CN115303108A - 模块化充电机柜、换电站或储能站 - Google Patents

模块化充电机柜、换电站或储能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03108A
CN115303108A CN202111165880.4A CN202111165880A CN115303108A CN 115303108 A CN115303108 A CN 115303108A CN 202111165880 A CN202111165880 A CN 202111165880A CN 115303108 A CN115303108 A CN 1153031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air duct
cabinet
modular
modular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58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平
董志刚
陈新雨
赵政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588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0310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3317 priority patent/WO202305179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303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031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80Exchanging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e.g. removable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02Cooling of charging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50Charging stations characterised by energy-storage or power-generation means
    • B60L53/53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充电机柜、换电站或储能站,模块化充电机柜包括:柜体,柜体内部具有若干充电仓;若干充电机,充电机安装于所述充电仓内;柜体内部具有主风道和电路通道,柜体顶部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主风道连通,充电机与主风道相连通,且充电机与电路通道连接。该模块化充电机柜提供一种模块化可预装的模块化充电机柜整体,无需现场安装,方便运输和使用。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换电站或储能站。

Description

模块化充电机柜、换电站或储能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充电机柜、换电站或储能站。
背景技术
由于受充电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目前很多新能源电动汽车逐步采用快换式(即快速更换电池的模式)进行能源补给。目前正在逐步建设换电站以满足换电的需求,其中,充电装置是换电站的核心部分。充电装置对电池包进行充电,以保证换电过程的顺利进行。
现有技术中,充电装置大部分是现场组装的充电架。由于建设换电站的需求急迫,施工场地和施工工期都很紧张,充电架的部件也不利于运输,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因此急需一种充电装置,能够满足现场快速安装、方便运输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电装置不能在现场快速安装并且不方便运输的缺陷,提供一种模块化充电机柜、换电站或储能站。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模块化充电机柜,所述模块化充电机柜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内部具有若干充电仓;
若干充电机,所述充电机安装于所述充电仓内;
所述柜体内部具有主风道和电路通道,所述柜体顶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主风道连通,所述充电机与所述主风道相连通,且所述充电机与所述电路通道连接。
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结构形式,提供一种模块化可预装的模块化充电机柜整体,无需现场安装,方便运输和使用。
较佳地,所述模块化充电机柜的内部的第一侧设置有所述充电仓,所述模块化充电机柜内部的第二侧并列设置有所述电路通道和所述主风道。
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结构形式,将充电仓、电路通道和主风道分别设置于模块化充电机柜的两侧的内部空间,避开了正面区域。
较佳地,在所述主风道和所述电路通道一侧,所述模块化充电机柜封闭。
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结构形式,保证主风道和电路通道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性能,避免其他物体进入主风道和电路通道内部。
较佳地,所述模块化充电机柜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充电仓连通,所述充电机自所述开口插入或移出所述充电仓。
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结构形式,实现从开口插入或移出充电机,操作更方便。
较佳地,所述充电机的内部具有冷却风道,所述冷却风道沿所述充电机插入所述充电仓的方向设置,所述冷却风道的进口与外界连通,所述冷却风道的出口与所述主风道相连通。
在本发明中,充电机内具有冷却风道,冷却风道向主风道排风并排出至模块化充电机柜外部。
较佳地,所述主风道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充电仓一一对应,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冷却风道的出口对接并连通。
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结构形式,使冷却风道的出口直接对接于主风道的接口,在充电机安装到位时自动完成对接。
较佳地,所述模块化充电机柜还包括封板,所述封板于所述进风口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风道。
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结构形式,在充电机未安装或被移除时,利用安装至框架上的封板能够保持主风道的密封性能。
较佳地,所述电路通道内设有母排和导线,所述母排通过所述导线连接至所述柜体外部的电源。
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结构形式,将电路集成至电路通道内部,无需二次安装模块化充电机柜的电路部分,使模块化充电机柜安装更方便。
较佳地,所述母排安装于所述电路通道靠近所述充电仓的一侧,所述电路通道的外侧安装有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充电仓一一对应,所述母排通过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充电机相连接。
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结构形式,使充电机在插入充电仓之后能够自动与电连接器对接,实现电连接,并且通过母排等电路部分连接到电源。
较佳地,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母排通过导线连接。
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结构形式,将电连接器与母排通过导线连接,设置时无需受结构限制的影响即可实现电连接。
较佳地,所述电连接器和/或所述充电机的对插端上设置有对插导向面。
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结构形式,使充电机的电连接器直接对接于母排,在充电机安装到位时自动完成对接。
较佳地,所述电路通道的内侧和/或外侧表面具有绝缘层。
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结构形式,防止电路通道内的强电部分漏电造成危险。
较佳地,所述柜体的一侧具有气缸通道,所述气缸通道与所述充电仓连通。
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结构形式,在模块化充电机柜的内部设置有气缸通道,气缸通道内的空间专门用于布置气缸,以实现充电机与待充电部件的对接。
较佳地,所述模块化充电机柜顶部具有若干吊耳。
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结构形式,使模块化充电机柜可以利用起吊设备整体实现起吊运输。
较佳地,所述吊耳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吊耳分别设置于所述充电机柜顶面的四个角部。
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结构形式,使模块化充电机柜在吊装过程中受力均匀,吊装运输稳定可靠。
较佳地,所述模块化充电机柜还包括风道浮动接头,所述风道浮动接头于所述出风口处与所述柜体连接,所述风道浮动接头用于连接所述模块化充电机柜内部的所述主风道以及所述模块化充电机柜外部的热风风道,所述风道浮动接头包括柔性管道和顶推部件,所述柔性管道与所述主风道相连通,所述顶推部件连接于所述柔性管道并对所述柔性管道施加朝向所述热风风道的作用力,以实现所述柔性管道与所述热风风道之间的连通。
在本发明中,通过浮动接头来实现主风道与热风风道之间的对接,无需借助其他连接部件,并且顶推部件对柔性管道施加作用力,以便柔性管道能够紧贴热风风道形成连通结构。
较佳地,所述柔性管道包括柔性管道本体和基板,所述基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柔性管道本体靠近所述热风风道的一端并向外延伸,且所述基板与所述顶推部件相连。
在本发明中,柔性管道上端具有基板,顶推部件直接作用于基板上,并带动柔性管道本体移动。
较佳地,所述风道浮动接头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用于引导所述基板沿靠近所述热风风道的方向运动。
在本发明中,通过导向结构限制基板只能沿柔性管道的中心线方向运动,避免结构上发生干涉,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柔性管道本体、所述顶推部件和所述导向机构均安装在所述柜体上;或,所述柔性管道还包括安装板,所述柔性管道本体、所述顶推部件和所述导向机构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结构形式,提供柔性管道本体、顶推部件和导向机构的一种可选的安装方式。
较佳地,所述导向机构为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连接于所述柜体或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基板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穿设于所述导向孔。
在本发明中,采用导向柱和导向孔配合的形式,提供一种更加稳定的导向结构。
较佳地,所述顶推部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柱,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柜体和所述基板;或,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基板。
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结构形式,采用弹簧作为顶推部件,并且在导向过程中弹簧始终沿导向柱的外表面伸缩运动,防止弹簧发生侧向变形而发生损坏,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弹簧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簧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四周外缘。
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结构形式,多个弹簧分别设置于基板的四周外缘能够提供更均匀的顶推力。
一种换电站或储能站,所述换电站或储能站包括如上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
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结构形式,提供一种包括一体化可预装的模块化充电机柜整体的换电站或储能站,无需现场安装,方便运输和使用。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模块化充电机柜、换电站或储能站提供一种模块化可预装的模块化充电机柜整体,无需现场安装,方便运输和使用,以及一种包括一体化可预装的模块化充电机柜整体的换电站或储能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模块化充电机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模块化充电机柜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模块化充电机柜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图3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内部结构的A-A截面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图3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内部结构的B-B截面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风道浮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模块化充电机柜与热风风道通过风道浮动接头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模块化充电机柜100
充电仓1
充电机2
冷却风道21
主风道3
出风口31
进风口32
电路通道4
母排41
母排电连接器42
电源5
外板61
框架62
吊耳63
气缸通道7
风道浮动接头8
柔性管道81
基板82
弹簧83
导向柱84
导向孔85
密封件86
热风风道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一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块化充电机柜100。模块化充电机柜100包括:
柜体,柜体内部具有若干充电仓1;
若干充电机2,充电机2安装于充电仓1内;
柜体内部具有主风道3和电路通道4,柜体顶部开设有出风口31,出风口31与主风道3连通,充电机2与主风道3相连通,且充电机2与电路通道4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模块化充电机柜100通过上述结构布置,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可预装的模块化充电机柜100整体,模块化充电机柜的柜体内预留用于安装充电机的充电仓并集成主风道,现场施工时直接将充电机装入充电仓内即可完成现场装配,模块化充电机柜整体无需现场安装,方便运输和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模块化充电机柜100的内部的第一侧设置有充电仓1,模块化充电机柜100内部的第二侧并列设置有电路通道4和主风道3。具体地,第一侧和第二侧可以但不局限于为相对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仓1横向延伸设置,并且沿竖直方向自下而上堆叠布置。而主风道3和电路通道4都从模块化充电机柜100的底部开始向上延伸。这样一来,将充电仓1、电路通道4和主风道3分别设置于模块化充电机柜100的两侧的内部空间,避开了正面区域。也就是说,在面对充电架布置其他结构与模块化充电机柜100配合时,都不会受到模块化充电机柜100内部结构的影响。
具体地,充电仓1分为七层,分别用于容纳最多七个充电机2。
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主风道3和电路通道4一侧,模块化充电机柜100封闭。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模块化充电机柜100包括框架62和外板61,外板61安装于框架62上。由于模块化充电机柜100的整体结构主要由框架62和外板61组成,便于进行整体模块化的作业,并且框架62和外板61组成的整体结构有利于提高模块化充电机柜100的防水防尘性能,避免其他物体进入主风道3和电路通道4内部。
进一步地,在主风道3和电路通道4一侧,模块化充电机柜100内部被安装于框架62上的外板61封闭,通过外板于主风道3和电路通道4一侧封闭模块化充电机柜既能保证主风道3的密封性能,又能对电路通道4内的强电部件进行强电隔离,确保使用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此处的封闭并非特指完全隔离的密封,而是不具有敞开部分或影响结构整体封闭的间隙空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注意的是,框架62和外板61组成的基础结构已经具有一定的防水防尘效果。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安装位置的实际情况,在主风道3和电路通道4一侧增设一些密封部件,以实现更好的防水防尘效果。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模块化充电机柜100上开设有开口,开口与充电仓1连通,充电机2自开口插入或移出充电仓1。具体地,充电机2自开口插入充电仓1,并被收纳与充电仓1内。本实施例中充电仓1内部的尺寸大小及形状与充电机2大致相同。充电机2与模块化充电机柜100拆装操作时,将充电机2自开口处插入或移出充电仓1即可,操作更方便。
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充电机2的内部具有冷却风道21,冷却风道21沿充电机2插入充电仓1的方向设置。冷却风道21的进口与外界连通,冷却风道21的出口与主风道3相连通。进一步地,主风道3具有多个进风口32,每个进风口32分别与充电仓1一一对应,且进风口32与对应的冷却风道21的出口对接并连通。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气流自外界被吸入进入充电机2的冷却风道21,并且通过主风道3的进风口32向主风道3排风,再从主风道3向上被排出至模块化充电机柜100的外部。
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充电机2时,依靠充电机2与进风口32的位置关系,充电机2内的冷却风道21与主风道3得以通过进风口32完成对接。也就是说,随着充电机2安装到位,冷却风道21与主风道3能够自动实现对接。
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模块化充电机柜100还包括封板,封板于进风口32处可拆卸地连接于主风道3。
具体地,当充电机2全部安装时,封板全部被拆卸,对应位置被充电机2占据。而当某一充电仓1内未安装充电机2或充电机2被移除时,可以将封板安装至对应的进风口32处,利用安装至进风口32上的封板,能够保持主风道3的密封性能。
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路通道4内设有母排41和导线,母排41通过导线连接至柜体外部的电源5。
在本实施例中,将电路集成至电路通道4内部,且母排和电源之间直接通过导线连接,无需设置接线端子,无需二次安装模块化充电机柜100的电路部分,使模块化充电机柜100安装更方便,且有利于节约成本。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母排41安装于电路通道4靠近充电仓1的一侧,电路通道4的外侧安装有电连接器,电连接器与充电仓1一一对应,母排41通过电连接器与充电机2相连接。
与主风道3的原理类似,本实施例中通过电连接器与充电仓1的位置关系,使充电机2在插入充电仓1之后能够自动与电连接器对接,实现电连接,并且通过母排41等电路部分连接到电源5。具体地,电连接器与母排41通过导线连接。
现有的充电架通常在完成充电机2的安装固定之后,再单独使用导线和接线端子将充电机2连接至电连接器。而在本实施例中,将电连接器与母排41预先通过导线连接,无需增加安装步骤,同时在设置整体结构时也不会受到尺寸的限制即可实现充电仓1和母排41之间的空间排布。
具体地,在充电机2安装完成之后,形成了从电源5到母排41,再到电连接器最后连接于充电机2的电路。为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中与母排41连接的电连接器称为母排电连接器42。
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和/或充电机2的对插端上设置有对插导向面。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对插导向面,使充电机2与母排电连接器42直接对接,在充电机2安装到位时自动完成对接。本实施例中的对插导向面为两个互相配合的斜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对插导向面也可以是互相配合的锥面或其他具有引导作用的配合面。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通道4的内侧和/或外侧表面具有绝缘层。具体地,绝缘层由橡胶材料制成。
由于电路通道4属于强电部分,一旦漏电极其危险,因此额外设置了绝缘层以防止电路通道4内的强电部分漏电造成危险。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路通道4形成于模块化充电机柜100的内部空间内,因此电路通道4的内侧和/或外侧表面即对应模块化充电机柜100的外板61的内侧和/或外侧表面。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路通道4可以是位于模块化充电机柜100的内部空间内的一个实体通道。而在这种情况下,实体通道也应设有绝缘层来保证安全。
当然,无论在何种实施方式中,工作人员在正常情况下直接接触的仍是模块化充电机柜100的外板61,因此内部的设置方式并不影响模块化充电机柜100的外板61的内侧和/或外侧表面需要设置绝缘层。
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柜体的一侧具有气缸通道7,气缸通道7与充电仓1连通。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充电仓1内容纳有充电机2,充电机2与待充电的电池包对接处通过电池架上的气缸实现顶出或收回,因此在模块化充电机柜100的内部,设置有气缸通道7。气缸通道7用于提供气缸行程方向的空间,来对应气缸在其行程中实现的顶出或收回。
具体地,气缸的活动端安装有另一种电连接器,本实施例中称为充电电连接器,用于对接于待充电的电池包。
进一步地,当需要充电时,充电机2启动,气缸将充电电连接器顶出,并插接于待充电的电池包。当充电完成时,气缸收回充电电连接器将其拔出,并收回至气缸通道7。
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模块化充电机柜100顶部还具有若干吊耳63。具体地,吊耳63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于模块化充电机柜100顶面的四个角部。在整体完成预装后,可以利用起吊设备配合吊耳63来实现模块化充电机柜100整体的起吊运输及安装。且四个吊耳63分别设置于模块化充电机柜100顶面的四个角部使模块化充电机柜100在吊装过程中受力均匀,吊装运输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中的模块化充电机柜100还包括风道浮动接头8。风道浮动接头8于出风口31处与柜体连接,风道浮动接头8用于连接主风道3和模块化充电机柜100外部的热风风道9。风道浮动接头8包括柔性管道81和顶推部件。柔性管道81与主风道3相连通,顶推部件连接于柔性管道81并对柔性管道81施加朝向热风风道9的作用力,以实现柔性管道81与热风风道9之间的连通。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风道通常由风管组成,而风道之间的对接在满足风道性能要求的同时还要满足稳定、牢固的基本结构性的需求。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固定件和/或密封件来实现,不利于现场安装和拆除,还需要增设额外的结构,增加风道整体的重量。而在本实施例中,风道浮动接头8的柔性管道81作为整体风道结构的一部分,在顶推部件的作用下紧贴热风风道9,形成主风道3-柔性管道81-热风风道9的连接结构。在安装时,先将风道浮动接头8的第一端安装于主风道3一侧,再将主风道3与热风风道9对准后相互靠近,即可使顶推部件将柔性管道81的第二端紧贴于热风风道9。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风道浮动接头8来实现主风道3与热风风道9之间的对接,无需借助其他连接部件。并且顶推部件对柔性管道81施加作用力,以便柔性管道81能够紧贴热风风道9形成连通结构,确保主风道3和第二热风风道9之间对接稳定可靠,该风道浮动接头8能够有效提高风道对接结构的安装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柔性管道81包括柔性管道81本体和基板82。基板82的一端连接于柔性管道81本体靠近热风风道9的一端并向外延伸,且基板82与顶推部件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管道81上端具有基板82,顶推部件直接作用于基板82上,并带动柔性管道81本体移动。为了使柔性管道81靠近热风风道9一端的受力状态更稳定,在柔性管道81上端设置了横向向外延伸的基板82。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主风道3、热风风道9和柔性管道81的截面形状均为矩形,因此,出于受力稳定的考虑,将基板82的外轮廓也设置为矩形。当然在一些其他特殊结构形式中,并不要求基板82的外轮廓与柔性管道81的截面形状相同。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风道浮动接头8,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用于引导基板82沿靠近热风风道9的方向运动。柔性管道81还包括安装板,柔性管道本体、顶推部件和导向机构均安装在安装板上。
本实施例中,风道浮动接头8包括安装板,风道浮动接头8整体通过安装板与主风道3连接,风道浮动接头8与主风道3连接时直接将安装板与主风道3连接即可,连接操作简单方便。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风道浮动接头8的柔性管道81本体、顶推部件和导向机构还可以直接安装在主风道3上,采用该种结构的风道浮动接头8利于节约成本。
相较于直接安装,本实施例在安装风道浮动接头8时可以提前在安装板上安装好相应的结构,最后再将安装板固定在主风道3上,即可完成安装,更加适合模块化整体作业。
为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中以风道浮动接头8包括安装板、风道浮动接头8整体通过安装板与主风道3连接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机构为导向柱84。导向柱84连接于安装板上,基板82开设有导向孔85,导向柱84穿设于导向孔85。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柱84固定于安装板上,并且穿设于基板82上的导向孔85。也就是说,基板82在导向柱84不脱离导向孔85的情况下,在被导向柱84引导沿柔性管道81的中心线方向运动的同时,也会被导向柱84限制其在水平平面内的位置不发生变化,避免结构上发生干涉,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顶推部件为弹簧83。弹簧83的两端分别抵靠于安装板和基板82。弹簧8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簧83分别设置于基板82的四周外缘,能够提供更均匀的顶推力。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四个弹簧83分别设置于基板82的四个角部。
在本实施例中,弹簧83套设于导向柱84,即导向柱84穿设于弹簧83内部。这样可以使弹簧83也受到导向结构的引导作用,在导向过程中弹簧83始终沿导向柱84的外表面伸缩运动。这样可以防止弹簧83发生侧向变形而损坏,提高整体风道浮动接头8的结构稳定性。
顶推部件作为提供顶推力的关键部件,是风道浮动接头8实现对接的关键部件。在安装过程中,导向柱84和基板82上的导向孔85用于限定运动的方向,而顶推部件则是在结构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提供均匀、稳定的顶推力。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弹簧83作为顶推部件,并且将弹簧83设置于基板82的四个角部以获得更均匀的顶推力。当然,在保证平衡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以实际效果为参考,适当地增加弹簧83的数量或改变其布置规律,以适应不同的风道结构或形状。
进一步地,风道浮动接头8还包括密封件86,密封件86连接于基板82上,且密封件86被配置为能够贴合抵靠于热风风道9。在风道浮动接头8实现主风道3与热风风道9的连通的情况下,风道浮动接头8内部应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基于此,在基板82上设置密封件86,可以在顶推部件将基板82向热风风道9顶推时,密封件86与第二封道抵接,借助推力自动实现密封,使热风风道9和柔性管道贴合之后形成的风道具有更好的气密性。
进一步地,密封件86的材料为耐热橡胶。本实施例中,整体风道作为散热结构,其中的气流温度有时会较高,为了避免橡胶受热而损失弹性和硬度,采用耐热橡胶作为密封件86的材料,既保证了密封件86的力学性能,又提高了密封件86的耐热性能。
同理,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管道本体为防火硅胶布。与密封件86类似,柔性管道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耐热性能,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了防火硅胶布制成的柔性管道。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顶推部件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连接于安装板上,螺母连接于基板82上,螺栓和螺母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顶推部件采用螺栓螺母结构,通过调节螺母在螺栓上的位置即可调整顶推力,进而通过螺栓顶紧基板82以对所述柔性管道施加朝向热风风道9的作用力,使柔性管道紧贴于热风风道9。另外,本实施例中,顶推力直接作用于基板82上,其连接结构和力的传递效果都更加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顶推部件还包括弹簧83,弹簧83套设于螺栓。设置弹簧83有助于增加顶推力,进一步确保顶推稳定可靠。另外,将螺栓穿设于弹簧83内部,使弹簧83也受到螺栓的引导作用,其作用如前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区别仅在于顶推部件的结构不同,其它部件及结构组成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模块化充电机柜100的制造方法。和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架不同,模块化充电机柜100主体结构由框架62和外板61组成。在制造上述模块化充电机柜100时,采用如下步骤:
S1、将框架62组装形成模块化充电机柜100的主体结构;
S2、安装电路通道4、主风道3以及充电仓1;
S3、将模块化充电机柜100内部的电路通道4和主风道3分别与充电仓1相连通;
S4、将主风道3上端连通于出风口31,电路通道4上方连通于电源5;
S5、安装外板61以及风道浮动接头8。
通过上述步骤完成模块化充电机柜100的制造之后,进一步地,可以安装吊耳63以实现模块化充电机柜100整体的吊装。
在安装充电机2时,从开口处将充电机2插入充电仓1。当安装到位时,充电机2的电路部分通过母排电连接器42连通于母排41并形成电连接;充电机2的冷却风道21通过主风道3的进风口32连通于主风道3。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换电站或储能站。换电站或储能站包括如上的模块化充电机柜100。该换电站或储能站包括一体化可预装的模块化充电机柜100,无需现场安装,方便运输和使用。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3)

1.一种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充电机柜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内部具有若干充电仓;
若干充电机,所述充电机安装于所述充电仓内;
所述柜体内部具有主风道和电路通道,所述柜体顶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主风道连通,所述充电机与所述主风道相连通,且所述充电机与所述电路通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充电机柜的内部的第一侧设置有所述充电仓,所述模块化充电机柜内部的第二侧并列设置有所述电路通道和所述主风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风道和所述电路通道一侧,所述模块化充电机柜封闭。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充电机柜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充电仓连通,所述充电机自所述开口插入或移出所述充电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的内部具有冷却风道,所述冷却风道沿所述充电机插入所述充电仓的方向设置,所述冷却风道的进口与外界连通,所述冷却风道的出口与所述主风道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充电仓一一对应,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冷却风道的出口对接并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充电机柜还包括封板,所述封板于所述进风口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风道。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通道内设有母排和导线,所述母排通过所述导线连接至所述柜体外部的电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排安装于所述电路通道靠近所述充电仓的一侧,所述电路通道的外侧安装有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充电仓一一对应,所述母排通过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充电机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母排通过导线连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和/或所述充电机的对插端上设置有对插导向面。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通道的内侧和/或外侧表面具有绝缘层。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一侧具有气缸通道,所述气缸通道与所述充电仓连通。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充电机柜顶部具有若干吊耳。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吊耳分别设置于所述充电机柜顶面的四个角部。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充电机柜还包括风道浮动接头,所述风道浮动接头于所述出风口处与所述柜体连接,所述风道浮动接头用于连接所述模块化充电机柜内部的所述主风道以及所述模块化充电机柜外部的热风风道,所述风道浮动接头包括柔性管道和顶推部件,所述柔性管道与所述主风道相连通,所述顶推部件连接于所述柔性管道并对所述柔性管道施加朝向所述热风风道的作用力,以实现所述柔性管道与所述热风风道之间的连通。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管道包括柔性管道本体和基板,所述基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柔性管道本体靠近所述热风风道的一端并向外延伸,且所述基板与所述顶推部件相连。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浮动接头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用于引导所述基板沿靠近所述热风风道的方向运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管道本体、所述顶推部件和所述导向机构均安装在所述柜体上;或,所述柔性管道还包括安装板,所述柔性管道本体、所述顶推部件和所述导向机构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为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连接于所述柜体或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基板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穿设于所述导向孔。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部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柱,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柜体和所述基板;或,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基板。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簧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四周外缘。
23.一种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或储能站包括如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充电机柜。
CN202111165880.4A 2021-09-30 2021-09-30 模块化充电机柜、换电站或储能站 Pending CN1153031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5880.4A CN115303108A (zh) 2021-09-30 2021-09-30 模块化充电机柜、换电站或储能站
PCT/CN2022/123317 WO2023051794A1 (zh) 2021-09-30 2022-09-30 模块化充电机柜、换电站或储能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5880.4A CN115303108A (zh) 2021-09-30 2021-09-30 模块化充电机柜、换电站或储能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03108A true CN115303108A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53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5880.4A Pending CN115303108A (zh) 2021-09-30 2021-09-30 模块化充电机柜、换电站或储能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03108A (zh)
WO (1) WO2023051794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73119U (zh) * 2014-11-28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化数据中心
CN206490469U (zh) * 2017-02-16 2017-09-12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充电机柜
CN207161709U (zh) * 2017-08-22 2018-03-30 无锡金百特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浮动密封结构
CN211525763U (zh) * 2019-11-20 2020-09-18 四川企易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连接装置
CN113043866A (zh) * 2019-12-26 2021-06-29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快换电池的充电单元、电动汽车换电站及储能站
CN216545827U (zh) * 2021-09-30 2022-05-17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模块化充电机柜、换电站或储能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96539U (zh) * 2012-08-22 2013-04-24 北京国网普瑞特高压输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箱式充换电站
CN210126450U (zh) * 2019-06-05 2020-03-06 中邮智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散热的充换电柜
CN210380340U (zh) * 2019-10-10 2020-04-21 北京云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柜
CN110571889A (zh) * 2019-10-10 2019-12-13 北京云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柜
JP7222873B2 (ja) * 2019-11-11 2023-02-15 北陸電力株式会社 充放電システム
DE102019133041A1 (de) * 2019-12-04 2021-06-10 Westnetz Gmbh Elektroroller-Ladestation
CN212499998U (zh) * 2020-07-08 2021-02-09 北京兴能智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换电站充电机柜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73119U (zh) * 2014-11-28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化数据中心
CN206490469U (zh) * 2017-02-16 2017-09-12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充电机柜
CN207161709U (zh) * 2017-08-22 2018-03-30 无锡金百特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浮动密封结构
CN211525763U (zh) * 2019-11-20 2020-09-18 四川企易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连接装置
CN113043866A (zh) * 2019-12-26 2021-06-29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快换电池的充电单元、电动汽车换电站及储能站
CN216545827U (zh) * 2021-09-30 2022-05-17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模块化充电机柜、换电站或储能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51794A1 (zh) 2023-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0939A (zh) 锂离子电池包
CN216545827U (zh) 模块化充电机柜、换电站或储能站
CN205429045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114927819A (zh) 换电模组、电动作业机械及换电站
CN115303108A (zh) 模块化充电机柜、换电站或储能站
CN206022488U (zh) 一种电池模组固定结构
CN205429046U (zh) 一种电池框架和电池框架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09447888U (zh) 48v锂离子电池系统的防护安装装置
CN215344001U (zh) 双向储能移动电源
CN114597538B (zh) 一种方便检修的电池pack箱
CN109068525A (zh) 一种dc-dc功率模块的标准机箱结构
WO2022143942A1 (zh) 充电模块及包含其的换电站或储能站
CN203193040U (zh) 两用电源适配器及锂电池包
CN201708551U (zh) 一种低压无功补偿抽屉模块
CN213125296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箱式变电站
CN214034310U (zh) 一种组合式隔热型钢结构屋面
CN203674342U (zh) 一种模块化的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CN114421082B (zh) 一种框架、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的装配方法
CN219832950U (zh) 一种电池模组用多功能集成母排
CN219203268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磷酸铁锂电池
CN215204395U (zh) 一种动力电池mtc系统
CN110104070A (zh) 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CN220156468U (zh) 一种大功率可折叠快充太阳能移动电源
CN215184884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储能电源箱的接线切换装置
CN216886350U (zh) 集成式换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