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4070A - 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4070A
CN110104070A CN201910348121.8A CN201910348121A CN110104070A CN 110104070 A CN110104070 A CN 110104070A CN 201910348121 A CN201910348121 A CN 201910348121A CN 110104070 A CN110104070 A CN 110104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anel
tray side
plate
chassis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81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支涛
彭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481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040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04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40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8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the vehicle type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2D21/02 - B62D21/17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该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底板;底盘侧板,垂直固定于所述底盘底板上;电机管理板,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上;电源管理板,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上;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上,且与所述电机管理板位于所述底盘侧板同侧;传感器管理板,设置在所述底盘侧板上,且与所述电源管理板位于所述底盘侧板的同侧;雷达模块,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及所述底盘侧板上,且与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底盘侧板同侧;电池模块,设置在所述底盘侧板上,且与所述电源管理板位于所述底盘侧板的同侧。本申请解决了由于器件布局受空间的限制导致各器件以及控制板堆叠后出现拆卸和后期维护的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器人底盘。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机器人底盘内部器件布局由于空间狭小,器件较多,所以整体器件布局受空间的限制导致各器件以及控制板堆叠后出现拆卸和后期维护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底盘,以解决整体器件布局受空间的限制导致各器件以及控制板堆叠后出现拆卸和后期维护的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底盘。
根据本申请的机器人底盘包括:
底盘底板;
底盘侧板,垂直固定于所述底盘底板上;
电机管理板,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上;
电源管理板,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上;
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上,且与所述电机管理板位于所述底盘侧板同侧;
传感器管理板,设置在所述底盘侧板上,且与所述电源管理板位于所述底盘侧板的同侧;
雷达模块,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及所述底盘侧板上,且与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底盘侧板同侧;及
电池模块,设置在所述底盘侧板上,且与所述电源管理板位于所述底盘侧板的同侧。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侧板包括:第一底盘侧板、第二底盘侧板、第三底盘侧板及第四底盘侧板;其中,所述第一底盘侧板、所述第二底盘侧板、所述第三底盘侧板及所述第四底盘侧板依次首尾连接,所述传感器管理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底盘侧板的一侧,且所述电源管理板及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传感器管理板位于所述第一底盘侧板的同侧;所述雷达模块,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及所述第三底盘侧板上,且与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第三底盘侧板的同侧。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主机连接所述电池;CAN模块,连接所述电池;及无线板,连接所述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底盘还包括:充电电极,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上,且与所述电源管理板位于所述第一底盘侧板的同侧。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所述CAN模块及所述无线板插接所述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底盘还包括:走线空间,设置于所述电池模块的下方,且所述雷达模块、所述电机管理板、所述摄像头、所述电源管理板与传感器管理板相互之间的走线位于所述走线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为3D摄像头。
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底盘还包括:驱动轮及悬挂,所述驱动轮及悬挂连接所述第二底盘侧板及所述第四底盘侧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人。
根据本申请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及机器人底盘;
其中所述机器人底盘包括:
底盘底板;
底盘侧板,垂直固定于所述底盘底板上;
电机管理板,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上;
电源管理板,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上;
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上,且与所述电机管理板位于所述底盘侧板同侧;
传感器管理板,设置在所述底盘侧板上,且与所述电源管理板位于所述底盘侧板的同侧;
雷达模块,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及所述底盘侧板上,且与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底盘侧板同侧;及
电池模块,设置在所述底盘侧板上,且与所述电源管理板位于所述底盘侧板的同侧。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侧板包括:第一底盘侧板、第二底盘侧板、第三底盘侧板及第四底盘侧板;其中,所述第一底盘侧板、所述第二底盘侧板、所述第三底盘侧板及所述第四底盘侧板依次首尾连接,所述传感器管理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底盘侧板的一侧,且所述电源管理板及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传感器管理板位于所述第一底盘侧板的同侧;所述雷达模块,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及所述第三底盘侧板上,且与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第三底盘侧板的同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合理布局,达到了各部件相互空间配合,不需要堆叠设置的目的,从而解决了整体器件布局受空间的限制导致各器件以及控制板堆叠后出现拆卸和后期维护的不方便的问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机器人底盘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机器人底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涉及一种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底板100、底盘侧板200、电机管理板1、电源管理板2、摄像头3、传感器管理板5、雷达模块6及电池模块7。其中,底盘侧板200垂直固定于所述底盘底板100上。电机管理板1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100上。电源管理板2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100上。摄像头3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100上,且与所述电机管理板1位于所述底盘侧板200同侧。传感器管理板5设置在所述底盘侧板200上,且与所述电源管理板2位于所述底盘侧板200的同侧。雷达模块6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100及所述底盘侧板200上,且与所述摄像头3位于所述底盘侧板200同侧。电池模块7设置在所述底盘侧板200上,且与所述电源管理板2位于所述底盘侧板200的同侧。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底盘侧板200包括:第一底盘侧板201、第二底盘侧板202、第三底盘侧板203及第四底盘侧板204。其中,所述第一底盘侧板201、所述第二底盘侧板202、所述第三底盘侧板203及所述第四底盘侧板204依次首尾连接,所述传感器管理板5设置于所述第一底盘侧板201的一侧,且所述电源管理板2及所述电池模块7与所述传感器管理板5位于所述第一底盘侧板201的同侧。所述雷达模块6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100及所述第三底盘侧板203上,且与所述摄像头3位于所述第三底盘侧板203的同侧。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主机、CAN模块及无线板(图中未绘示)。其中主机连接所述电池;CAN模块连接所述电池;无线板连接所述电池。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底盘还包括:充电电极4,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100上,且与所述电源管理板2位于所述第一底盘侧板201的同侧。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机、所述CAN模块及所述无线板插接所述电池。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底盘还包括:走线空间9,设置于所述电池模块7的下方,且所述雷达模块6、所述电机管理板1、所述摄像头3、所述电源管理板2与传感器管理板5相互之间的走线位于所述走线空间9。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为3D摄像头。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底盘还包括:驱动轮及悬挂8,所述驱动轮及悬挂8连接所述第二底盘侧板202及所述第四底盘侧板204。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及机器人底盘。其中所述机器人底盘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机器人底板。
该机器人底盘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电机管理板、电源管理板、3D摄像头、充电电极以及传感器管理板直接固定在底盘底板或侧板上,安装接线以及后期维护拆卸均很方便,雷达模块固定在电机管理板上面,也是可以独立拆卸的,上层的电池模块集成了主机、CAN模块以及无线板,组装在一起成为一个组件,采用抽插的设计,插入后,固定前后的螺钉即可,如果需要维护时,拔掉连接的线缆,松开固定的螺钉,可直接将电池模块整体抽出来(在不拆卸其他零件的情况下),而且电池模块中的电池可兼容20Ah和35Ah两种电池,上方的主机部分也可兼容移动脑的设计,设计灵活。底盘前面的雷达模块、电机管理板,3D摄像头与后面的电源管理板、传感器管理板等之间的走线在电池模块下方的区域。
此结构安装方式比较方便,各个器件以及模块都是独立安装,电池模块在下面组装完成之后直接插入底盘中固定即可,互相之间安装也不干涉,底盘前面和后面之间的走线也预留了走线空间,将底盘各个区域之间联系起来。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底盘内部器件的布局不再是传统的对各器件的堆叠,而是充分利用底盘的立体空间,将各个器件的布局立体化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拆卸和维护的便利,每一个器件都可以在不动其他器件的情况下从底盘上拆卸下来,前后区域采用集中走线的形式,也是本设计的一个亮点,不再是到处布满各种线缆。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底板;
底盘侧板,垂直固定于所述底盘底板上;
电机管理板,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上;
电源管理板,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上;
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上,且与所述电机管理板位于所述底盘侧板同侧;
传感器管理板,设置在所述底盘侧板上,且与所述电源管理板位于所述底盘侧板的同侧;
雷达模块,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及所述底盘侧板上,且与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底盘侧板同侧;及
电池模块,设置在所述底盘侧板上,且与所述电源管理板位于所述底盘侧板的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侧板包括:第一底盘侧板、第二底盘侧板、第三底盘侧板及第四底盘侧板;
其中,所述第一底盘侧板、所述第二底盘侧板、所述第三底盘侧板及所述第四底盘侧板依次首尾连接,所述传感器管理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底盘侧板的一侧,且所述电源管理板及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传感器管理板位于所述第一底盘侧板的同侧;所述雷达模块,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及所述第三底盘侧板上,且与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第三底盘侧板的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包括:
电池;
主机,连接所述电池;
CAN模块,连接所述电池;及
无线板,连接所述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底盘还包括:
充电电极,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上,且与所述电源管理板位于所述第一底盘侧板的同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所述CAN模块及所述无线板插接所述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底盘还包括:
走线空间,设置于所述电池模块的下方,且所述雷达模块、所述电机管理板、所述摄像头、所述电源管理板与传感器管理板相互之间的走线位于所述走线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为3D摄像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底盘还包括:驱动轮及悬挂,所述驱动轮及悬挂连接所述第二底盘侧板及所述第四底盘侧板。
9.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器人本体;及
机器人底盘;
其中所述机器人底盘包括:
底盘底板;
底盘侧板,垂直固定于所述底盘底板上;
电机管理板,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上;
电源管理板,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上;
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上,且与所述电机管理板位于所述底盘侧板同侧;
传感器管理板,设置在所述底盘侧板上,且与所述电源管理板位于所述底盘侧板的同侧;
雷达模块,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及所述底盘侧板上,且与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底盘侧板同侧;及
电池模块,设置在所述底盘侧板上,且与所述电源管理板位于所述底盘侧板的同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侧板包括:第一底盘侧板、第二底盘侧板、第三底盘侧板及第四底盘侧板;
其中,所述第一底盘侧板、所述第二底盘侧板、所述第三底盘侧板及所述第四底盘侧板依次首尾连接,所述传感器管理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底盘侧板的一侧,且所述电源管理板及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传感器管理板位于所述第一底盘侧板的同侧;所述雷达模块,设置在所述底盘底板及所述第三底盘侧板上,且与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第三底盘侧板的同侧。
CN201910348121.8A 2019-04-28 2019-04-28 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Pending CN1101040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8121.8A CN110104070A (zh) 2019-04-28 2019-04-28 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8121.8A CN110104070A (zh) 2019-04-28 2019-04-28 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4070A true CN110104070A (zh) 2019-08-09

Family

ID=67487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8121.8A Pending CN110104070A (zh) 2019-04-28 2019-04-28 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040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48274A1 (en) * 2020-01-09 2021-07-14 Mobile Industrial Robots A/S Chassis for an autonomous mobile robo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8666A (zh) * 2017-03-17 2017-07-1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全地形移动机器人底盘
CN207173773U (zh) * 2017-09-29 2018-04-03 盈科视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移动机器人底盘结构
US20180169685A1 (en) * 2015-06-22 2018-06-21 Q-Bot Limited Robotic Vehicle
US20180201311A1 (en) * 2016-10-08 2018-07-19 Zhejiang Guoz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Unmanned transporting robots and the chassis thereof
CN207843103U (zh) * 2017-12-26 2018-09-11 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轮式机器人底盘
CN108710376A (zh) * 2018-06-15 2018-10-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slam与避障的移动底盘
CN210526652U (zh) * 2019-04-28 2020-05-15 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69685A1 (en) * 2015-06-22 2018-06-21 Q-Bot Limited Robotic Vehicle
US20180201311A1 (en) * 2016-10-08 2018-07-19 Zhejiang Guoz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Unmanned transporting robots and the chassis thereof
CN106938666A (zh) * 2017-03-17 2017-07-1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全地形移动机器人底盘
CN207173773U (zh) * 2017-09-29 2018-04-03 盈科视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移动机器人底盘结构
CN207843103U (zh) * 2017-12-26 2018-09-11 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轮式机器人底盘
CN108710376A (zh) * 2018-06-15 2018-10-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slam与避障的移动底盘
CN210526652U (zh) * 2019-04-28 2020-05-15 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48274A1 (en) * 2020-01-09 2021-07-14 Mobile Industrial Robots A/S Chassis for an autonomous mobile robot
WO2021140039A1 (en) * 2020-01-09 2021-07-15 Mobile Industrial Robots A/S Chassis for an autonomous mobile robo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34507U (zh) 充电承插连接结构、充电桩、机器人及其自动充电系统
CN204031632U (zh) 一种通信用可拼装机柜
CN209433362U (zh) 具冗余供电架构的atx规格电源供应器
CN206077018U (zh) 一种基于igbt的大功率dcdc快速充电模块
CN107901778A (zh) 一种能够延长使用寿命的电动车充电桩
CN110104070A (zh) 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WO2013009011A1 (en) Power connection box for hybrid vehicle
CN106194686A (zh) 一种空压机双变频驱动控制一体机
CN207090843U (zh) 具有无线充电式可视化视频系统的塔吊
CN206436749U (zh) 一种改进型胎压监测器
CN210526652U (zh) 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CN208538954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外置模块化机器人电池装置
CN104142549A (zh) 电力通信设备箱
CN206162674U (zh) 一种可重构仓库管理模块
CN206003363U (zh) 一种电动汽车搭建平台
CN205791664U (zh) 一种充电箱
CN210416848U (zh) 一种采用led显示的电动自行车仪表
CN207895051U (zh) 一种可插拔式模块化蓄电池充放电检测设备
CN205829230U (zh) 一种车载移动电源
CN209298950U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07955386U (zh) 移动充电平台
CN211047547U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供电电控箱壳体、新能源汽车
CN207352082U (zh) 电池管理单元插拔测试装置
CN105429511B (zh) 一种维修方便的软启动柜
CN220324575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堆叠式储能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702, 7th floor, NO.67, Beisihuan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702, 7th floor, NO.67, Beisihuan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