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4395U - 一种动力电池mtc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mtc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4395U
CN215204395U CN202120886278.9U CN202120886278U CN215204395U CN 215204395 U CN215204395 U CN 215204395U CN 202120886278 U CN202120886278 U CN 202120886278U CN 215204395 U CN215204395 U CN 215204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low
quick connector
battery module
liquid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862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浩民
黄冬林
刘俊鹏
陈朝海
江吉兵
徐宇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ve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ve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862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4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4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4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MTC系统,通过在新能源车车架上设电池模组安装槽,安装槽里设安装通道和锁止机构,在电池模组上设吊耳,吊耳通过安装通道可以快速进入锁止机构,从而实现电池模组可以快速安装到车架上。对液冷系统和高低压系统进行重新设计,高低压系统设有高压快插接头和低压快插接头,液冷系统设有液冷快插接头,实现了电池模组在安装到车架的过程中与高低压系统和液冷系统快插连接。本实用新型去除PACK箱体减轻了整车重量,减少了物料、人力、设备的投入。当电池模组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更换或者维修,也可以拆掉故障模组后将剩余模组重新连接形成动力系统,实现后期维护成本更低、更方便和更快捷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电池MTC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模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MTC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电池部份的成组方式是从电芯装配成电池模组,再将电池模组装配成电池包,最后再将电池包安装在整车车架上。这种传统的集成方式需要的物料、人力和设备等成本过高、成组效率低。在使用的过程中,传统电池包维护成本高,尤其是当单个模组出现故障时,要先将整个电池包卸下来,然后进行拆解将故障模组移除或维修,这个过程需要花费的成本更高。
公开号为CN202010646646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MTC动力电池系统,所述系统的电池模组安装在车架上的结构设计复杂、后期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MTC系统,所述MTC(Module tochassis,即是模组与底盘的集成)系统通过在车架上设有电池模组安装槽,安装槽里设有安装通道和锁止机构,在电池模组上设有吊耳,吊耳通过安装通道可以快速进入锁止机构里,从而实现电池模组可以快速安装到车架上。对液冷系统和高低压系统线路进行重新设计,高低压系统设有第一高压快插接头和第一低压快插接头,液冷系统设有液冷第一快插接头,实现了电池模组在安装到车架的过程中与高低压系统和液冷系统快插连接。所述系统去除了PACK箱体减轻整车重量,减少物料、人力、设备等成本的投入。当单个电池模组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更换或维修,也可以直接拆掉故障模组后将剩余模组重新连接形成动力系统,实现了后期维护成本更低、更方便和更快捷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前,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力电池MTC系统,包括车架、电池模组和高低压系统;所述车架上设有安装槽和空腔;所述电池模组固定在安装槽里;所述高低压系统固定在空腔里并与电池模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电池MTC系统还包括保护盖组件、液冷系统和防火材料;所述保护盖组件固定在车架上与安装槽和空腔对应的位置;所述液冷系统固定在空腔里并与电池模组连接;所述防火材料设置在电池模组与车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里设有安装通道,安装通道里设有锁止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里固定有电芯,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吊耳,所述箱体的底部包含液冷板,所述箱体的前部端板上设有液冷接口、高压端口和低压端口,所述箱体的上面设有箱盖;所述液冷接口与液冷板连接;所述高压端口和低压端口分别与电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吊耳位于锁止机构里。
进一步的,所述高低压系统包括第一高压快插接头、第一低压快插接头、高压线、低压线、BDU单元、BMS单元、第二高压快插接头和第二低压快插接头;所述BDU单元分别通过高压线与第一高压快插接头和第二高压快插接头连接;所述BMS单元分别通过低压线与第一低压快插接头和第二低压快插接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高压快插接头与高压端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低压快插接头与低压端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液冷系统包括液冷第一快插接头、液冷第二快插接头和管路;所述液冷第一快插接头和液冷第二快插接头分别固定在管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液冷第一快插接头与液冷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MTC系统,所述系统通过对车架和电池模组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在车架上设有电池模组安装槽,安装槽里设有安装通道和锁止机构,在电池模组上设有吊耳,吊耳通过安装通道可以快速进入锁止机构里,从而实现电池模组可以快速安装到车架上。同时对液冷系统和高低压系统线路进行重新设计敷设,高低压系统设有第一高压快插接头和第一低压快插接头,液冷系统设有液冷第一快插接头,实现了电池模组在安装到车架的过程中与高低压系统和液冷系统快插连接。所述动力电池MTC系统的应用减轻了整车重量,减少了物料种类和人力、设备成本的投入。在单个电池模组出现故障时,可以直接更换或者维修故障的模组,也可以直接拆掉故障模组后将剩余模组重新连接形成动力系统,实现了后期维护成本更低、更方便和更快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动力电池MTC系统的底部安装结构图;
图2为车架上的锁止机构图;
图3为一种电池模组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液冷系统的结构图;
图5为高低压系统的结构图;
图6为一种动力电池MTC系统的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车架、11-安装槽、12-安装通道、13-空腔、121-锁止机构、2-电池模组、21-箱盖、22-箱体、23-吊耳、24-电芯、25-高压端口、26-低压端口、27-液冷接口、3-保护盖组件、4-液冷系统、41-液冷第一快插接头、42-液冷第二快插接头、43-管路、5-高低压系统、51-第一高压快插接头、52-第一低压快插接头、53-高压线、54-低压线、55-BDU单元、56-BMS单元、57-第二高压快插接头、58-第二低压快插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公开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为一种动力电池MTC系统的底部安装结构图,车架1的底部设有用来安装电池模组2用的安装槽11,在安装槽11的左右两侧各设有安装通道12,安装通道12内设有如图2所示可以单向锁止的锁止机构121,用于防止安装电池模组2后出现滑落现像。车架1的底部在靠近安装槽11的右端头外设有用于安装液冷系统4和高低压系统5的空腔13,空腔13在靠近安装槽11一侧与各个安装槽11之间设有第一端口安装孔,在相对的另一侧与外界之间设有第二端口安装孔。车架1的底面在安装槽11和空腔13的四周设有螺栓安装孔,用于安装螺栓以固定保护盖组件3。通过对车架1底部的安装位置进行设计更改,实现了单个电池模组2可以直接在车架上进行安装。
如图3所示为一种电池模组的结构爆炸图,每个电池模组2为长方体结构,包括有箱盖21和箱体22。箱体22的内部设有若干个串/并联的电芯24,底部包含有液冷板,前部端板上设有液冷接口27、高压端口25和低压端口26,其中液冷接口27在高压端口25和低压端口26的下方,高压端口25在低压端口26的两侧呈一字排列。液冷接口27又分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液冷板连通,为整个电池模组2起到散热降温作用;高压端口25和低压端口26均具有快插功能并与电芯24连接,实现电芯24充放电控制和信息采集的同时,提高了电池模组2之间的连接或拆卸效率。箱体22的两边侧面各设有圆柱体形状的吊耳23,用于与车架1的锁止机构121配合把整个电池模组2挂在车架1上。箱盖21通过焊接、螺接或者铆接等方式固定在箱体22的上面,使整个电池模组2具有密封作用,为电池模组2内部各部件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
如图4所示为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液冷系统4包括液冷第一快插接头41、液冷第二快插接头42和管路43。液冷第一快插接头41安装在管路43上与电池模组2的液冷接口27连接的那一端,液冷第二快插接头42安装在管路43上与外界连接的那一端。管路43又分为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分别用于输进冷却前的水和输出冷却后的水。
如图5所示为高低压系统示意图,高低压系统5包括第一高压快插接头51、第一低压快插接头52、高压线53、低压线54、BDU单元55、BMS单元56、第二高压快插接头57和第二低压快插接头58。第一高压快插接头51安装在高压线53上需要与电池模组2的高压端口25连接的那一端,第二高压快插接头57安装在高压线53上需要与外界连接的那一端,BDU单元55通过高压线53分别与电池模组2和外界连接。第一低压快插接头52安装在低压线54上与电池模组2的低压端口26连接的那一端,第二低压快插接头58安装在低压线54上与外界连接的那一端,BMS单元56通过低压线54分别与电池模组2和外界连接。
如图6所示为一种动力电池MTC系统的结构爆炸图,图1所示为一种动力电池MTC系统的底部安装结构图,所述系统包括车架1、电池模组2、保护盖组件3、液冷系统4、高低压系统5和防火材料6。液冷系统4和高低压系统5安装在空腔13之中,其中液冷第二快插接头42、第二高压快插接头57和第二低压快插接头58安装在空腔13与外界连接的第二端口安装孔中,液冷第二快插接头42位于第二高压快插接头57和第二低压快插接头58的两边;液冷第一快插接头41、第一高压快插接头51和第一低压快插接头52安装在空腔13与安装槽11之间的第一端口安装孔中,其中第一高压快插接头51在第一低压快插接头52的两侧,液冷第一快插接头41在第一低压快插接头52两侧的下方。
电池模组2安装前,先在安装槽11里敷设有防火材料6,安装时通过工装将电池模组2从下往上托举至合适高度,此时电池模组2的吊耳23进入到车架1的安装通道12的顶部,然后再推动电池模组2向前移,如图4所示吊耳23进入锁止机构121里面,锁止机构121单向锁死吊耳23将电池模组2固定。在安装的过程中,电池模组2的液冷接口27插入液冷第一快插接头41之中,使液冷接口27的进水口与管路43的进水管路连接,液冷接口27的出水口与管路43的出水管路连接;电池模组2的高压端口25插入第一高压快插接头51之中,低压端口26插入第一低压快插接头52之中,实现了电池模组2与高低压系统5的连接。
安装完电池模组2之后,在车架1的底面对应安装槽11和空腔13的位置上盖上保护盖组件3,通过螺栓把保护盖组件3固定车架1的底面上,起到防护和密封电池模组2、液冷系统4和高低压系统5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MTC系统,所述系统通过对车架和电池模组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在车架上设有电池模组安装槽,安装槽里设有安装通道和锁止机构,在电池模组上设有吊耳,吊耳通过安装通道可以快速进入锁止机构里,从而实现电池模组可以快速安装到车架上。同时对液冷系统和高低压系统线路进行重新设计敷设,高低压系统设有第一高压快插接头和第一低压快插接头,液冷系统设有液冷第一快插接头,实现了电池模组在安装到车架的过程中与高低压系统和液冷系统快插连接。相比于传统电池包,本实用新型去除PACK箱体减轻整车重量、能量密度更高,也去掉了将电池模组装配成电池包的过程,有效减少了物料种类和人力、设备成本的投入。当单个电池模组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更换或者维修故障的模组,也可以直接拆掉故障模组后将剩余模组重新连接形成动力系统,实现了后期维护成本更低、更方便和更快捷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长度”、“上”、“下”、“前”、“后”、“竖直”、“水平”、“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MTC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电池模组(2)和高低压系统(5);所述车架(1)上设有安装槽(11)和空腔(13);所述电池模组(2)固定在安装槽(11)里;所述高低压系统(5)固定在空腔(13)里并与电池模组(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MTC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盖组件(3)、液冷系统(4)和防火材料(6);所述保护盖组件(3)固定在车架(1)上与安装槽(11)和空腔(13)对应的位置;所述液冷系统(4)固定在空腔(13)里并与电池模组(2)连接;所述防火材料(6)设置在电池模组(2)与车架(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MTC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里设有安装通道(12),安装通道(12)里设有锁止机构(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MTC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2)包括箱体(22),所述箱体(22)里固定有电芯(24),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吊耳(23),所述箱体(22)的底部包含液冷板,所述箱体(22)的前部端板上设有液冷接口(27)、高压端口(25)和低压端口(26),所述箱体(22)的上面设有箱盖(21);所述液冷接口(27)与液冷板连接;所述高压端口(25)和低压端口(26)分别与电芯(2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MTC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23)位于锁止机构(121)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MTC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压系统(5)包括第一高压快插接头(51)、第一低压快插接头(52)、高压线(53)、低压线(54)、BDU单元(55)、BMS单元(56)、第二高压快插接头(57)和第二低压快插接头(58);所述BDU单元(55)分别通过高压线(53)与第一高压快插接头(51)和第二高压快插接头连接(57);所述BMS单元(56)分别通过低压线(54)与第一低压快插接头(52)和第二低压快插接头(5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MTC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快插接头(51)与高压端口(2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MTC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压快插接头(52)与低压端口(2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MTC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系统(4)包括液冷第一快插接头(41)、液冷第二快插接头(42)和管路(43);所述液冷第一快插接头(41)和液冷第二快插接头(42)分别固定在管路(4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MTC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第一快插接头(41)与液冷接口(27)连接。
CN202120886278.9U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动力电池mtc系统 Active CN215204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6278.9U CN215204395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动力电池mtc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6278.9U CN215204395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动力电池mtc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4395U true CN215204395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51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86278.9U Active CN215204395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动力电池mtc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4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7272B (zh) 单电机逆变器总成
WO2023020175A1 (zh) 车辆的车身地板总成以及车辆
JP6818054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キャリア、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池システムを含む自動車
CN105742554B (zh) 电动汽车模块化快换动力电池单元
CN105552477A (zh) 牵引电池的热管理
CN212967913U (zh) 一种电动机械快换动力电池包的结构及电动机械
CN210167414U (zh) 用于车辆的动力电池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5133207A (zh) 电池系统单元、电池系统、电动作业机械及换电站
CN215204395U (zh) 一种动力电池mtc系统
CN217477097U (zh) 一种电动汽车能量转换与分配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2038517A (zh) 一种mtc动力电池系统
CN217134580U (zh) 一种电池堆、从底部拆卸电池的ctc集成车架及其车辆
CN215513242U (zh) 一种储能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15578861U (zh) 一种车载移动储能方舱
CN214203873U (zh) 电池插箱箱体、电池插箱及电气柜
CN210554141U (zh) 一种电池pack系统及汽车
CN210467917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CN203883625U (zh) 一种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车辆
JP6431151B2 (ja) 電力スイッチング装置
CN220314916U (zh) 域控制器、域控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290981U (zh) 电池系统
CN218005095U (zh) 电池包
CN214153080U (zh) 电池包
CN219832905U (zh) 一种模块化电池系统
CN203872037U (zh) 一种一体式逆变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