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01191A - 一种碳酸锂连续碳化制备碳酸氢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酸锂连续碳化制备碳酸氢锂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01191A
CN115301191A CN202211085798.5A CN202211085798A CN115301191A CN 115301191 A CN115301191 A CN 115301191A CN 202211085798 A CN202211085798 A CN 202211085798A CN 115301191 A CN115301191 A CN 115301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carbon dioxide
lithium carbonate
carbonization
slur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857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01191B (zh
Inventor
陈世鹏
计彦发
杨东东
王彦丽
汪叔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Ruisike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Ruisike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Ruisike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Ruisike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857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011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01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01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01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011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24Stationary reactors without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B01J19/2415Tubular reactors
    • B01J19/243Tubular reactors spirally, concentrically or zigzag wou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DCOMPOUNDS OF ALKALI METALS, i.e. LITHIUM, SODIUM, POTASSIUM, RUBIDIUM, CAESIUM, OR FRANCIUM
    • C01D15/00Lithium compounds
    • C01D15/08Carbonates; Bicarbon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41Feedstock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锂连续碳化制备碳酸氢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工业级碳酸锂粉碎至粒度大于等于110目;(2)按所得的碳酸氢锂溶液锂含量为7.5‑8g/L,取步骤(1)中粉碎后碳酸锂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成碳酸锂浆料;(3)通过循环泵将碳酸锂浆料打入管路发生器中,进行碳化反应;当反应后溶液清亮,且Li含量为7.5‑8g/L时碳化完成,得到溶解度较高的碳酸氢锂溶液。本发明首次提出使用管路发生器作为碳化设备,管路发生器上分段通入二氧化碳进行碳化,最终得到碳酸氢锂溶液,极大的缩短了碳化周期,减少了二氧化碳的单耗。此方法实际的二氧化碳单耗与理论单耗0.5956kg/kg接近,二氧化碳的利用率极高。

Description

一种碳酸锂连续碳化制备碳酸氢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酸锂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碳酸锂连续碳化制备碳酸氢锂液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碳酸锂是一种重要的基础锂盐,是制备其它锂盐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于电子行业、能源、玻璃业、陶瓷业、冶金以及医药行业。近年来,随着电子材料、锂电池及医药行业的迅速发展,高纯碳酸锂制备工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工业级碳酸锂为原料制备高纯碳酸锂的方法主要有电解法、苛化法、碳化分解法、碳化沉淀法等,其中,碳化热解法以其工艺简单、高效、可操作性强、污染小、成本低廉等优点,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
碳化分解法是主流的生产高纯碳酸锂的方法,主要流程是将粗碳酸锂与去离子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浆料,在搅拌时通入CO2气体,将微溶于水的碳酸锂转化成溶解度大的碳酸氢锂,其余大部分不溶性杂质不能被碳化,不溶性碳酸盐过滤除去,再经络合除杂、化学除杂或者离子交换除杂,然后热解得到高纯碳酸锂产品的一种工艺方法。碳酸氢锂反应是一个气-液-固三相反应,整个过程化学反应和传质同时进行,由于化学反应速率很快,总的化学反速率取决于碳酸锂溶解扩散和CO2气体的传质吸收过程。传统方法中所进行的碳化反应传质吸收差,反应时间长,反应效率低,二氧化碳单耗高。在《高纯碳酸锂制备过程中碳化反应的优化和除钙镁研究》论文中表明:在较优条件下,碳化150min,碳化效率仅为79.2%。因此,提高碳化效率,对大规模生产高纯碳酸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碳化工艺生产均采用简单、间断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三种操作方式:(1)单独反应釜方式,即将碳酸锂浆料一次性注入釜内,从反应釜顶部向溶液内插入二氧化碳管道,通过二氧化碳管道不断向溶液中鼓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锂溶。(2)单独反应釜方式,即将碳酸锂浆料一次性注入反应塔内,从反应塔底部插入二氧化碳管道,通过二氧化碳管道不断向溶液中鼓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锂溶液。
(3)两釜串联静态反应釜方式,即将碳酸锂浆料一次性注入串联的两个反应塔内,从第一反应塔底部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逐步被第一反应塔内的溶液吸收,生成碳酸氢锂溶液。剩余二氧化碳从第二反应塔顶部管道通入到第二反应塔内,由此,可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的利用率。然而,以上三种碳化工艺均存在碳化周期长,碳化效率低,二氧化碳单耗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碳酸锂碳化工艺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碳酸锂连续碳化制备碳酸氢锂的方法。
为实现其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酸锂连续碳化制备碳酸氢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工业级碳酸锂粉碎至粒度大于等于110目;
(2)按所得的碳酸氢锂溶液锂含量为7.5-8g/L,取步骤(1)中粉碎后碳酸锂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成碳酸锂浆料;所述碳酸锂用量=去离子水体积*碳酸氢锂溶液中锂含量/0.188/0.992,其中碳酸锂用量单位为kg,去离子水体积单位为m³,碳酸氢锂溶液中锂含量单位为kg/ m³,0.188为碳酸锂中锂的质量分数,0.992是工业级碳酸锂的主含量99.2%;
(3)将所述碳酸锂浆料置于碳化液循环储槽中,通过循环泵打入管路发生器中,所述管路发生器包括竖直螺旋管,竖直螺旋管底部为浆料进口,顶部为物料出口,竖直螺旋管左右两端间隔设有二氧化碳进气口,二氧化碳进气口与二氧化碳气源相连通,二氧化碳以进气量0.01-0.2kg/min分段通入碳酸锂浆料中,进行碳化反应;碳酸锂浆料在管路发生器和碳化液循环储槽中循环流动,当管路发生器物料出口排出的溶液清亮,且取样测定其中Li含量为7.5-8g/L时碳化完成,得到溶解度较高的碳酸氢锂溶液。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管路发生器竖直螺旋管总长200-700m,设有20个二氧化碳进气口。
优选地,步骤(2)中,碳化完成后碳酸氢锂溶液中锂的含量为7.8-8g/L。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取样测定方法为盐酸滴定法或原子吸收法。
与现有碳酸锂碳化工艺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首次提出使用管路发生器作为碳化设备,将碳酸锂与去离子水混配制成碳酸锂浆料,然后将碳酸锂浆料通入管路发生器中,管路发生器上分段通入二氧化碳进行碳化,最终得到碳酸氢锂溶液,极大的缩短了碳化周期,减少了二氧化碳的单耗。此方法实际的二氧化碳单耗与理论单耗0.5956kg/kg接近,二氧化碳的利用率极高。
2、本发明通过在连续的密封管路发生器中利用粒度大于等于110目的细颗粒碳酸锂,增大反应接触面积以及反应管路中接触时间,强化碳酸锂碳化三相反应(气相-液相-固相)过程,增大反应过程中的传质速率,促进碳化反应的进行,可进一步缩短碳化周期,降低二氧化碳的单耗,提高二氧化碳利用率和碳化效率。
3、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操作,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管路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竖直螺旋管;2、浆料进口;3、物料出口;4、二氧化碳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以下实施例所使用的碳化反应釜为管路发生器,其包括200-700m竖直螺旋管1,螺旋管每圈为圆形,每圈管路长度为4m,竖直螺旋管1的末尾管线不设置进气口,末尾长度为总的竖直螺旋管1长度的十分之一,十分之一前面的管线部分二氧化碳进气口4的排布为在竖直螺旋管1左右均匀间隔排布即可。例如700m的管线,设置进气口管线长度为700(1-1/10)=630m,后70m不设置进气口。设置20个进气口,则每隔630/20=31.5米设置一个进气口,31.5/4=7.8,即每隔8圈设置一个进气口。竖直螺旋管1底端为浆料进口2,顶端为物料出口3,竖直螺旋管1左右均匀间隔设有20个二氧化碳进气口4,二氧化碳进气口4通过管路接头与二氧化碳气源相连通。浆料进口2通过管路接头与循环泵相连通,物料出口通过管路接头连接放料阀,放料阀与碳化液循环储槽相连通。其中,所述管路接头、循环泵、二氧化碳气源、放料阀、碳化液循环储槽均为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
实施例1
将850L去离子水注入1000L的碳化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称取纯度为99.2%,粒度为大于等于110目的工业级碳酸锂35.55kg,投入碳化反应釜中(碳酸锂少量多次加入),配制成碳酸锂浆料。将浆料通过循环泵经由浆料进口2打入竖直螺旋管1直径为57mm,长度为300m的管路发生器中。然后通过二氧化碳进气口4向竖直螺旋管1中分段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进气流量0.0531kg/min,二氧化碳进气口4数量为20个。当物料出口3排出的溶液清亮,且采用盐酸滴定法测定溶液中Li含量为7.8g/L时,碳化完成。整个碳化过程耗时20min,循环次数为6次,消耗二氧化碳21.227kg,二氧化碳单耗0.5971kg/kg,接近理论单耗(0.5956kg/kg)。实际单耗/理论单耗=0.5971/0.5956=1.0025,二氧化碳的利用率极高。
实施例2-6:
实施例2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进行碳化,只是所用的工业级碳酸锂粒度不同,具体参数和测试结果可见下表。
Figure 601635DEST_PATH_IMAGE001
由实施例1-6的实验数据可知,随着碳酸锂的粒度越细,碳化完成所用的时间在逐渐减少。当粒度大于等于110目后,碳化所用时间变化不大,所以择优选择大于等于110目的碳酸锂为原料进行碳化。
实施例7(对比例工艺):
工艺方式:单独反应釜方式,即将碳酸锂浆料一次性注入釜内,从反应釜顶部向碳酸锂浆料内插入二氧化碳管道,通过二氧化碳管道不断向溶液中鼓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锂溶液。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850L去离子水注入1000L的碳化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称取纯度为99.2%,粒度为大于等于110目的工业级碳酸锂35.55kg,投入碳化反应釜中(碳酸锂少量多次加入),配制成碳酸锂浆料。然后从反应釜顶部向碳酸锂浆料内插入二氧化碳管道,通过二氧化碳管道不断向溶液中鼓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锂溶液。当反应釜物料出口中排出的溶液清亮,且采用盐酸滴定法测定溶液中Li含量为7.8g/L时,碳化完成。整个碳化完成过程耗时12h,消耗二氧化碳69.33kg,二氧化碳单耗1.95kg/kg。与理论单耗(0.5956kg/kg)相差很大。实际单耗/理论单耗=1.95/0.5956=3.274,二氧化碳的利用率较低。
实施例8对比例工艺):
工艺方式:单独反应釜方式,即将碳酸锂浆料一次性注入反应塔内,从反应釜底部插入二氧化碳管道,通过二氧化碳管道不断向溶液中鼓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锂溶液。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850L去离子水注入1000L的碳化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称取纯度为99.2%,粒度为大于等于110目的工业级碳酸锂35.55kg,投入碳化反应釜中(碳酸锂少量多次加入),配制成碳酸锂浆料。然后从反应釜底部向碳酸锂浆料内插入二氧化碳管道,通过二氧化碳管道不断向浆料中鼓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锂溶液。当反应釜物料出口中排出的溶液清亮,且采用盐酸滴定法测定溶液中Li含量为7.8g/L时,碳化完成。整个碳化完成过程用了10h,消耗二氧化碳52.025kg,二氧化碳单耗1.463kg/kg。与理论单耗(0.5956kg/kg)相差较大。实际单耗/理论单耗=1.463/0.5956=2.456,二氧化碳的利用率一般。
实施例9(对比例工艺):
工艺方式:两釜串联静态反应釜方式,即将碳酸锂浆料一次性注入串联的两个反应釜内,从第一反应釜底部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逐步被第一反应釜内的碳酸锂浆料吸收,生成碳酸氢锂溶液。剩余二氧化碳从第二反应釜顶部管道通入到第二反应釜内,与第二反应釜内的浆料继续反应生成碳酸氢锂溶液。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850L去离子水注入1000L的碳化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称取纯度为99.2%,粒度为大于等于110目的工业级碳酸锂35.55kg,投入碳化反应釜中(碳酸锂少量多次加入),配制成碳酸锂浆料。然后将浆料打入两个串联的反应釜中,从第一反应釜底部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逐步被第一反应釜内的碳酸锂浆料吸收,生成碳酸氢锂溶液。剩余二氧化碳从第二反应釜顶部管道通入到第二反应釜内,与第二反应釜内的碳酸锂浆料继续反应生成碳酸氢锂溶液。当第二反应釜物料出口中排出的溶液清亮,且采用盐酸滴定法测定溶液中Li含量为7.8g/L时,碳化完成。整个碳化完成过程用了6h,消耗二氧化碳29.729kg,二氧化碳单耗0.836kg/kg。与理论单耗(0.5956kg/kg)相差较大。实际单耗/理论单耗=0.836/0.5956=1.403,二氧化碳的利用率较好。
850L碳酸锂浆料碳化完全完成后,四种工艺(实施例1、实施例7、实施例8和实施例9)数据对比,可见表1。
表1 四种碳酸锂碳化工艺数据对比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从上面数据可分析得出,本发明的管路发生器与传统的单釜工艺和双釜串联工艺相比,碳化周期短,仅用20min就可将35.55kg碳酸锂完全碳化,碳化后Li含量为7.8g/L。此外,完全碳化35.55kg碳酸锂,消耗二氧化碳21.227kg,二氧化碳单耗为0.5971kg/kg,单耗低,与理论单耗0.5956kg/kg相比较,几乎接近。二氧化碳的利用率高,极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
实施例10(管路发生器放大对比例):
将1.2m3去离子水注入2m³的碳化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称取纯度为99.2%,粒度为大于等于110目的工业级碳酸锂50.189kg,投入碳化反应釜中(碳酸锂少量多次加入),配制成碳酸锂浆料。然后将浆料通过循环泵经由浆料进口2打入竖直螺旋管1直径为57mm,长度为300m的管路发生器中。然后通过二氧化碳进气口4向竖直螺旋管1中分段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流量为0.0531kg/min,二氧化碳进气口4数量为20个。当物料出口3排出的溶液清亮,且采用盐酸滴定法测定溶液中Li含量为7.8g/L时,碳化完成。整个碳化完成过程耗时33min,循环次数为6次,消耗二氧化碳30.204kg,二氧化碳单耗=实际二氧化碳消耗量/碳化碳酸锂质量=0.6018kg/kg。与理论单耗(0.5956kg/kg)接近。实际单耗/理论单耗=0.6018/0.5956=1.01,二氧化碳的利用率高。
实施例11(管路发生器放大对比例):
将2.4m³去离子水注入3m³的碳化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称取纯度为99.2%,粒度为大于等于110目的工业级碳酸锂100.377kg,投入碳化反应釜中(碳酸锂少量多次加入)配制成碳酸锂浆料。然后将浆料通过循环泵经由浆料进口2打入竖直螺旋管1直径为57mm,长度为300m的管路发生器中。然后通过二氧化碳进气口4向竖直螺旋管1中分段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流量为0.0531kg/min,二氧化碳进气口数量为20个。当物料出口3排出的溶液清亮,且采用盐酸滴定法测定溶液中Li含量为7.8g/L时,碳化完成。整个碳化完成过程耗时70min,循环次数为6次,消耗二氧化碳60.226kg,二氧化碳单耗=实际消耗二氧化碳量/碳化使用碳酸锂质量=0.6kg/kg。与理论单耗(0.5956kg/kg)接近。实际单耗/理论单耗=0.6/0.5956=1.007,二氧化碳的利用率高。
从上述放大对比例中可以看出,放大之后碳化时间增长,但二氧化碳的单耗跟未放大相接近,与二氧化碳的理论单耗接近,利用率高。原因是碳化液体积放大后,二氧化碳的通气量太小,导致浆料未及时碳化,增加了碳化所用的时间。此外,管路发生器竖直螺旋管1的长度也影响碳化周期和二氧化碳的单耗。下面实施例中会探究二氧化碳的流量以及竖直螺旋管1长度对碳化周期以及二氧化碳单耗的影响。
实施例12-18:
按照实施例11的方式进行碳化,不同之处在于CO2的进气流量不同,具体参数和测试结果可见表2。
表2包括实施例12-18碳化管路长度、CO2流量、二氧化碳进气口数量、完全碳化所用的时间、CO2理论单耗、CO2实际单耗。
表2 实施例12-18碳化工艺参数
Figure 987617DEST_PATH_IMAGE003
由表2中结果可知,管路发生器的二氧化碳进气流量对碳化反应的进行有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管路发生器的管路二氧化碳进气流量的变化,当进气流量超过0.15kg/min时,碳化时间不再随进气流量的增大而减少,还造成二氧化碳的单耗增大。原因是由于CO2的流速过大,未及时反应的二氧化碳随着管路发生器流出,导致利用率逐渐降低,单耗增大。
实施例19-23:
按照实施例18的方式进行碳化,不同之处在于管路发生器竖直螺旋管1的长度不同,具体参数和测试结果可见表3。
表3包括实施例19-23碳化管路长度、CO2流量、通气孔数量、完全碳化所用的时间、CO2理论单耗、CO2实际单耗。
表3 实施例19-23碳化工艺参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由表3的测试结果可知,管路发生器竖直螺旋管1的长度对碳化反应的进行有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竖直螺旋管1长度的增大,碳化时间先减少后增加,二氧化碳的单耗逐渐减小。原因是由于随着管路的增长CO2被充分吸收,但到一定长度后碳酸锂浆料已经完全转化为碳酸氢锂溶液,而由于管路过长,碳酸氢锂溶液需要一定的时间从管路中流出,导致碳化时间增长。此外,这个过程中二氧化碳一直在进气,还会导致二氧化碳的浪费,单耗增大。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完成2.4m³的碳酸氢锂溶液的较优的工艺条件是,使用大于等于110目的工业级碳酸锂,在二氧化碳进气口4为20个,竖直螺旋管1直径57mm,长度为600米的管路发生器中进行碳化反应,保持每个进气口二氧化碳流量为0.16kg/min,仅用15min的时间,就可将2.4m³的碳酸锂浆料完全碳化。碳化效率高,极大的缩短了碳化周期。此外,完成碳化后,CO2的单耗为0.5967kg/kg,与理论单耗0.5956kg/kg接近,二氧化碳单耗极低,利用率高。
在后续的实验中,申请人尝试了继续加长管路发生器竖直螺旋管1的长度,增大二氧化碳进气流量,仅用13min即可将2.4m³碳酸锂浆料完全碳化为碳酸氢锂溶液,二氧化碳单耗也与理论值接近。因此,使用管路发生器和改变管路发生器螺旋管摆放方式、长度、内径、二氧化碳进气口以及进气流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碳酸锂连续碳化制备碳酸氢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工业级碳酸锂粉碎至粒度大于等于110目;
(2)按所得的碳酸氢锂溶液锂含量为7.5-8g/L,取步骤(1)中粉碎后工业级酸酸锂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成碳酸锂浆料;
(3)将所述碳酸锂浆料置于碳化液循环储槽中,通过循环泵打入管路发生器中,所述管路发生器包括竖直螺旋管,竖直螺旋管底部为浆料进口,顶部为物料出口,竖直螺旋管左右两端间隔设有二氧化碳进气口,二氧化碳进气口与二氧化碳气源相连通,二氧化碳以进气量0.01-0.2kg/min分段通入碳酸锂浆料中,进行碳化反应;碳酸锂浆料在管路发生器和碳化液循环储槽中循环流动,当管路发生器物料出口排出的溶液清亮,且取样测定其中Li含量为7.5-8g/L时碳化完成,得到溶解度较高的碳酸氢锂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酸锂连续碳化制备碳酸氢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发生器竖直螺旋管总长200-700m,设有20个二氧化碳进气口。
3.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碳酸锂连续碳化制备碳酸氢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碳化完成后碳酸氢锂溶液中锂的含量为7.5-8g/L。
4.根据权利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碳酸锂连续碳化制备碳酸氢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取样测定方法为盐酸滴定法或原子吸收法。
CN202211085798.5A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碳酸锂连续碳化制备碳酸氢锂的方法 Active CN1153011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5798.5A CN115301191B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碳酸锂连续碳化制备碳酸氢锂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5798.5A CN115301191B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碳酸锂连续碳化制备碳酸氢锂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01191A true CN115301191A (zh) 2022-11-08
CN115301191B CN115301191B (zh) 2023-04-11

Family

ID=83865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85798.5A Active CN115301191B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碳酸锂连续碳化制备碳酸氢锂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0119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3369A (zh) * 2011-12-28 2013-07-03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管道连续碳化钙镁装置和方法
CN107416870A (zh) * 2017-08-16 2017-12-01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碳酸锂连续碳酸氢化反应的方法
CN109133119A (zh) * 2018-11-21 2019-01-04 徐彦国 一种碳酸锂生产系统
US20190256987A1 (en) * 2018-02-17 2019-08-22 Lilac Solutions, Inc. Integrated system for lithium extraction and conversion
CN216024788U (zh) * 2021-06-25 2022-03-15 湖北金泉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碳化反应气体循环装置
CN114477245A (zh) * 2022-02-24 2022-05-13 宁夏天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级碳酸锂连续碳化制备电池碳酸锂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3369A (zh) * 2011-12-28 2013-07-03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管道连续碳化钙镁装置和方法
CN107416870A (zh) * 2017-08-16 2017-12-01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碳酸锂连续碳酸氢化反应的方法
US20190256987A1 (en) * 2018-02-17 2019-08-22 Lilac Solutions, Inc. Integrated system for lithium extraction and conversion
CN109133119A (zh) * 2018-11-21 2019-01-04 徐彦国 一种碳酸锂生产系统
CN216024788U (zh) * 2021-06-25 2022-03-15 湖北金泉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碳化反应气体循环装置
CN114477245A (zh) * 2022-02-24 2022-05-13 宁夏天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级碳酸锂连续碳化制备电池碳酸锂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01191B (zh)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8769B (zh) 一种高纯氟化氢铵的生产方法
CN107814418A (zh) 一种间歇式镍钴铝前驱体制备方法
CN105036100A (zh) 一种晶体六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7244681A (zh) 一种连续制备六氟磷酸锂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26208A (zh) 一种六氟磷酸锂原料的高纯氟化锂制备方法
CN104947179A (zh) 一种硫酸钙晶须的制备方法
CN103803584A (zh) 氟化氢铵制备方法
CN110171818A (zh) 一种玉米秸秆中石墨烯的提取方法
CN1830788B (zh) 水热法将普通氢氧化镁转化为六角片状氢氧化镁的工艺
CN102502627B (zh) 一种工业化超级电容活性炭的生产方法
CN103570760B (zh) 羟基亚乙基二膦酸生产设备及其方法
CN101798077A (zh) 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原料的碳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CN115301191B (zh) 一种碳酸锂连续碳化制备碳酸氢锂的方法
CN106830031A (zh) 高纯纳米氧化铝的生产方法
CN104051731B (zh) 一种无污染零排放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
CN203513282U (zh) 一种五氟化磷的连续合成装置
CN211256109U (zh) 一种四乙基氢氧化铵制备装置
CN114345153A (zh) 一种八氧化三铀连续溶解的装置及方法
CN109809441B (zh) 一种提高碳酸锂氢化效率的方法
CN1043521C (zh) 塔式湿法浓磷酸生产方法及设备
CN109179458B (zh) 一种工业级碳酸锂到电池级碳酸锂的提纯方法
CN201250135Y (zh) 一种能高效脱除氨氮废水中氨氮的处理装置
CN107892335A (zh) 一种连续式镍钴铝三元前驱体的制备工艺
CN104577121A (zh) 微分反应结晶法制备高纯纳米级产物的方法
CN206033638U (zh) 一种锂盐制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