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98068A - 车辆的前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前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98068A
CN115298068A CN202180022874.5A CN202180022874A CN115298068A CN 115298068 A CN115298068 A CN 115298068A CN 202180022874 A CN202180022874 A CN 202180022874A CN 115298068 A CN115298068 A CN 1152980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mper
grille
vehicle
locking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28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下宏二
增岛雄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uzu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uzu Mo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uzu Motors Ltd filed Critical Isuzu Motor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298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80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52Radiator or grille guards ; Radiator gril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65/00Designing, manufacturing, e.g. assembling, facilitating disassembly, or structurally modifying 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65/02Joi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o, or positio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with respect to, body shell or other sub-units or components
    • B62D65/16Joi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o, or positio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with respect to, body shell or other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he sub-units or components being exterior fittings, e.g. bumpers, lights, wipers, exhau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在保险杠(3)的车宽度方向的外端缘部(3a)设置有保险杠侧安装部(5),在翼子板面板(2)的前端部设置有挡泥板侧安装部。在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设置有向后方突出的卡止销(7)。在翼子板面板(2)的保险杠保持架(9)上形成有卡止孔(16)。在将保险杠(3)及格栅(4)向翼子板面板(2)侧装配时,在保险杠(3)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到达翼子板面板(2)的挡泥板侧安装部之前,格栅(4)的卡止销(7)插入到保险杠保持架(9)的卡止孔(16)中。保险杠保持架(9)的卡止孔(16)在插入有格栅(4)的卡止销(7)的状态下,限制格栅(4)相对于保险杠保持架(9)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移动,并且,允许保险杠(3)及格栅(4)相对于翼子板面板(2)向后方移动。

Description

车辆的前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的前部构造。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车辆前部构造。保险杠侧托架被固定于翼子板面板的前部下缘。在保险杠表面的左右两方的端部上缘具备朝内地形成的卡止鳍片。卡止鳍片被插入到保险杠侧托架与翼子板面板之间。在保险杠表面的前侧上缘端的部分固定于加强件。加强件的外侧端具备销,该销嵌合到设置在保险杠侧托架的前端的卡合部。保险杠侧托架的卡合部具有:沿行进方向贯通的销孔;以及从该销孔向外侧切除而成的插入口。在使保险杠表面合并到翼子板面板上的情况下,保险杠表面侧的销被从外侧安装到翼子板面板侧的销孔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977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此外,根据车辆的不同,有的情况下,在将保险杠向翼子板面板(车身面板)侧装配之前,预先将设置在车辆的前端的空气取入口上的格栅安装于保险杠,然后,将一体化的保险杠等(包含格栅)向车身面板侧装配。在此情况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辆那样,当为了将保险杠的车宽度方向的一端部从车宽度方向外侧向车身面板侧安装,而使保险杠的一端侧以向车宽度方向外侧扩展的方式暂时变形时,固定在保险杠上的格栅的一端侧也与保险杠一起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变形,配置在格栅的周围的其他零件(例如车灯等)会碰到格栅,存在损伤其他零件的风险。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预先将保险杠和格栅一体化的状态下向车身面板侧装配的情况下的格栅的变形的车辆的前部构造。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第1方式的车辆的前部构造具备保险杠和格栅和车身面板。保险杠在车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个外侧的端部具有保险杠侧安装部,在车辆的前端部沿车宽度方向延伸。格栅具有被配置在比保险杠侧安装部靠车宽度方向内侧处的格栅侧卡止部,被固定于保险杠。车身面板具有安装保险杠侧安装部的车身侧安装部、以及被配置在比车身侧安装部靠车宽度方向内侧并卡止格栅侧卡止部的车身侧卡止部,被配置在位于保险杠的后方的车辆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在将保险杠及格栅从装配到车身面板时,在格栅侧卡止部卡止于车身侧卡止部的状态下,将保险杠侧安装部安装到车身侧安装部。车身侧卡止部在卡止了格栅侧卡止部的状态下,允许保险杠及格栅相对于车身面板向后方移动,并且,限制格栅相对于车身面板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移动。
在所述构成中,在将保险杠及格栅从前方装配到车身面板时,在格栅侧卡止部卡止于车身侧卡止部的状态下,将保险杠侧安装部安装到车身侧安装部。即,在预先将格栅固定于保险杠,并将保险杠及格栅从前方装配到车身面板的情况下,在保险杠的保险杠侧安装部到达车身面板的车身侧安装部之前,格栅的格栅侧卡止部卡止于车身面板的车身侧卡止部。然后,车身侧卡止部在卡止了格栅侧卡止部的状态下,限制格栅相对于车身面板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移动。因此,即使在将保险杠的保险杠侧安装部安装到车身面板的车身侧安装部时使保险杠的外侧的端部以向车宽度方向外侧暂时扩展的方式弹性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格栅的外侧的端部与保险杠一起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变形(扩展)。
另外,车身侧卡止部在卡止了格栅侧卡止部的状态下允许保险杠及格栅相对于车身面板向后方移动,因此,能够在将格栅侧卡止部卡止于车身侧卡止部并限制了格栅相对于车身面板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移动的状态下,使保险杠及格栅向后方移动从而向车身面板装配。
本公开的第2方式为所述第1方式的车辆的前部构造,车身侧卡止部及格栅侧卡止部中的一个卡止部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卡止孔。车身侧卡止部及格栅侧卡止部终端另一个的卡止部为沿前后方向延伸并能够插入到卡止孔中的卡止销。
在所述构成中,车身侧卡止部及格栅侧卡止部中的一个卡止部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卡止孔,另一个卡止部为沿前后方向延伸并能够插入到卡止孔中的卡止销,因此,在卡止销插入到卡止孔中而卡止的状态下,车身侧卡止部限制格栅相对于车身面板向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因此,通过车身侧卡止部与格栅侧卡止部的卡止,能够进行格栅相对于车身面板的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定位。
本公开的第3方式为所述第2方式的车辆的前部构造,格栅具有被配置在比保险杠侧安装部靠车宽度方向内侧处的第2格栅侧卡止部。车身面板具有被配置在比车身侧安装部靠车宽度方向内侧处并卡止第2格栅侧卡止部的第2车身侧卡止部。在将保险杠及格栅从前方装配到车身面板时,在第2格栅侧卡止部卡止于第2车身侧卡止部的状态下,格栅侧卡止部卡止于车身侧卡止部。第2车身侧卡止部在卡止了第2格栅侧卡止部的状态下,允许保险杠及格栅相对于车身面板向后方移动,并且,限制格栅相对于车身面板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移动。
在所述构成中,在将保险杠及格栅从前方装配到车身面板时,在第2格栅侧卡止部卡止于第2车身侧卡止部的状态下,格栅侧卡止部卡止于车身侧卡止部。即,在预先将格栅固定于保险杠,并将保险杠及格栅从前方装配到车身面板的情况下,在格栅侧卡止部卡止于车身侧卡止部之前,第2格栅侧卡止部卡止于第2车身侧卡止部。于是,第2车身侧卡止部在卡止了第2格栅侧卡止部的状态下,限制格栅相对于车身面板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移动。因此,在将保险杠的保险杠侧安装部安装到车身面板的车身侧安装部时,即使在格栅侧卡止部卡止于车身侧卡止部之前,使保险杠的外侧的端部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弹性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格栅的外侧的端部与保险杠一起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变形(扩展)。
另外,第2车身侧卡止部在卡止了第2格栅侧卡止部的状态下,限制格栅相对于车身面板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移动,因此,能够限制格栅侧卡止部相对于车身侧卡止部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卡止销相对于卡止孔向车宽度方向偏移,因此,能够可靠地将卡止销引导至卡止孔。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抑制在将保险杠和格栅预先一体化的状态下向车身面板侧装配的情况下的格栅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前部的立体图,表示将保险杠及格栅向车身侧装配前的状态。
图2是表示将图1的保险杠和格栅分解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保险杠及格栅与翼子板面板的安装部分的从车宽度方向内侧观察的立体图,表示装配前的状态。
图4是与图3对应的立体图,表示将保险杠及格栅向翼子板面板侧装配后的装配状态。
图5是图4的V部分的放大图。
图6A是将保险杠及格栅向翼子板面板装配时的从上方观察的概略图,表示装配前的状态。
图6B是将保险杠及格栅向翼子板面板装配时的从上方观察的概略图,表示第1卡止状态。
图6C是将保险杠及格栅向翼子板面板装配时的从上方观察的概略图,表示第2卡止状态。
图6D是将保险杠及格栅向翼子板面板装配时的从上方观察的概略图,表示装配后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此外,在各图中,FR表示车辆的前方,UP表示上方,IN表示车宽度方向内侧。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表示车辆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表示朝向车辆前方的状态下的左右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具有:翼子板面板(车身面板)2,其位于车宽度方向外端部,被设置在前轮(省略图示)的周围;保险杠3,其在车辆1的前端部沿车宽度方向延伸;以及格栅4,其被配置于向车辆1的前端部的散热器(省略图示)等的空气取入口。保险杠3与格栅4在被相互固定而预先一体化的状态下向翼子板面板2侧装配。
如图2及图3所示,保险杠3为树脂制的面板,在车辆1的前端下部沿车宽度方向延伸。保险杠3的车宽度方向两端侧平缓地弯曲并向后方延伸。在保险杠3的车宽度方向两侧的外端缘部3a设置有向翼子板面板2侧安装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也将保险杠3的车宽度方向的各外端缘部3a称为“外侧的端部”,保险杠侧安装部5至少设置在一个外侧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保险杠侧安装部5在从保险杠3的外端缘部3a向车宽度方向内侧曲折的状态下沿着保险杠3的外端缘部3a从前上方向后下方延伸,在险杠侧安装部5设置有多个爪部(省略图示)。
格栅4具有向保险杠3的车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上方露出的格栅本体部4a、以及从格栅本体部4a向车宽度方向两侧延伸的左右的延伸设置部4b,被从后方安装于保险杠3。格栅4的左右的延伸设置部4b沿着保险杠3的上端部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延伸。格栅4的左右的延伸设置部4b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被配置在保险杠3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的车宽度方向内侧的附近。以下,将格栅4的左右的延伸设置部4b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简单地称为“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在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的后表面11,设置有从该后表面11向后方突出的卡止销(格栅侧卡止部)7。卡止销7被形成为从左右的延伸设置部4b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向后方前端变细的形状。卡止销7被配置在比保险杠3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靠前方(前后方向的一侧)的位置。在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的下表面12,设置有从该下表面12向下方突出的左右1对的卡止壁部(第2格栅侧卡止部)8。左右的卡止壁部8被形成为与车宽度方向交叉的板状并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在比卡止销7靠前方处相互左右分离地配置。
如图1所示,翼子板面板2具有:前轮(省略图示)的周围的树脂制的作为外装面板的翼子板面板本体17;以及被固定在翼子板面板本体17的前端部的保险杠保持架9。在翼子板面板2的前端部设置有挡泥板侧安装部(车身侧安装部)10,该挡泥板侧安装部安装保险杠3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在本实施方式中,挡泥板侧安装部10被形成为在保险杠保持架9的后端缘与翼子板面板本体17之间以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状态从前上方向后下方延伸的槽状(参照图6A~图6D)。在挡泥板侧安装部10的槽内,设置有能够将保险杠侧安装部5的多个爪部(省略图示)卡止的多个卡止部(省略图示)。即,通过将保险杠3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从车宽度方向外侧插入到翼子板面板2的挡泥板侧安装部10,并将保险杠侧安装部5的多个爪部卡止到挡泥板侧安装部10的多个卡止部,从而能够将保险杠3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安装到翼子板面板2的挡泥板侧安装部10(参照图5及图6D)。
如图3~图6D所示,保险杠保持架9具有:被固定在翼子板面板本体17的前端部的固定部14;从固定部14向前方延伸的格栅支承部(第2车身侧卡止部)13;以及被形成为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板状并从格栅支承部13的上表面向上方起立的上壁部15。格栅支承部13及上壁部15被配置在比翼子板面板2的挡泥板侧安装部10靠前方处。
在将保险杠3及格栅4向翼子板面板2侧装配的状态(以下,称为“装配状态”),格栅支承部13被配置在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的左右的卡止壁部8之间的车宽位置,且被配置在将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的下表面12从下方支承的高度位置。即,格栅支承部13被配置在比翼子板面板2的挡泥板侧安装部10靠车宽度方向内侧处,格栅支承部13的车宽度方向的长度L1比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的左右的卡止壁部8之间的距离L2更短(参照图6A)。在本实施方式中,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的左右的卡止壁部8被卡止在格栅支承部13的前端部。
上壁部15被配置在从格栅支承部13的前端13a向后方分离的位置。在上壁部15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卡止孔(车身侧卡止部)16。卡止孔16被形成为能够将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的卡止销7插入的大小,并被配置在比翼子板面板2的挡泥板侧安装部10更靠车宽度方向内侧处。卡止孔16被形成为在将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的卡止销7插入的状态下在车宽度方向上具有游隙的横长状。卡止孔16在装配状态下被配置在能够将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的卡止销7插入的前后位置、上下位置及车宽位置。从格栅支承部13的前端13a至上壁部15的前后距离(前后方向的分开距离)L3比从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的卡止销7的顶端(后端)至左右的卡止壁部8的后端的前后距离L4更长(参照图6A)。即,格栅4的卡止销7的顶端(后端)与左右的卡止壁部8的后端之间的前后距离L4被设定为如下距离:在将保险杠3及格栅4从前方向翼子板面板2侧进行装配时,在将格栅4的卡止销7插入到翼子板面板2的上壁部15的卡止孔16中之前,格栅4的左右的卡止壁部8被卡止于格栅支承部13。另外,从翼子板面板2的挡泥板侧安装部10至上壁部15的卡止孔16的前后距离L5比从保险杠3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至格栅4的卡止销7的顶端(后端)的前后距离L6更长(参照图6A)。即,从保险杠3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至格栅4的卡止销7的顶端(后端)的前后距离L6被设定为如下距离:在将保险杠3及格栅4从前方向翼子板面板2侧进行装配时,在保险杠3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到达翼子板面板2的挡泥板侧安装部10之前,格栅4的卡止销7被插入到翼子板面板2的上壁部15的卡止孔16。
接下来,说明将保险杠3及格栅4向翼子板面板2侧装配时的从装配前到装配后的各状态。此外,图6A表示将保险杠3及格栅4向翼子板面板2侧装配前的状态,图6B表示后述的第1卡止状态,图6C表示后述的第2卡止状态,图6D表示装配状态。
在将保险杠3及格栅4向翼子板面板2侧装配时,如上所述,首先,将格栅4固定于保险杠3,预先将保险杠3和格栅4一体化(参照图2),使一体化的保险杠3及格栅4从车身的前方向后方的翼子板面板2侧移动(参照图6A)。当使保险杠3及格栅4相对于翼子板面板2向后方移动时,在保险杠3的外端缘部3a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到达翼子板面板2的前端部的挡泥板侧安装部10之前,保险杠保持架9的格栅支承部13插入到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的左右的卡止壁部8之间,成为格栅4的左右的卡止壁部8卡止于保险杠保持架9的格栅支承部13的第1卡止状态(参照图6B)。在第1卡止状态下,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的卡止销7位于翼子板面板2的保险杠保持架9的卡止孔16的前方,尚未插入到卡止孔16。即,在卡止销7插入到保险杠保持架9的卡止孔16之前,格栅4的左右的卡止壁部8卡止于保险杠保持架9的格栅支承部13。在第1卡止状态下,保险杠保持架9的格栅支承部13对于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的下表面12(参照图5)以能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式从下方支承。在第1卡止状态下,保险杠保持架9的格栅支承部13限制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相对于保险杠保持架9向车宽度方向及下方移动,并且,允许保险杠3及格栅4相对于翼子板面板2向后方移动。在从第1卡止状态起使保险杠3及格栅4相对于翼子板面板2进一步向后方移动时,在使保险杠3的外端缘部3a侧向车宽度方向外侧扩展而临时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使保险杠3及格栅4向后方移动。当从第1卡止状态起使保险杠3及格栅4相对于翼子板面板2进一步向后方移动时,在保险杠3的外端缘部3a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到达翼子板面板2的前端部的挡泥板侧安装部10之前,成为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的卡止销7插入到翼子板面板2的保险杠保持架9的卡止孔16中的第2卡止状态(参照图6C)。在第2卡止状态下,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的左右的卡止壁部8及卡止销7分别卡止于翼子板面板2的保险杠保持架9的格栅支承部13及卡止孔16。翼子板面板2的保险杠保持架9的卡止孔16在插入有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的卡止销7的状态下,限制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相对于翼子板面板2的保险杠保持架9向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车宽度方向及上下方向)移动,并且,允许保险杠3及格栅4相对于翼子板面板2向后方移动。当从第2卡止状态起使保险杠3及格栅4相对于翼子板面板2进一步向后方移动时,保险杠3的外端缘部3a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到达翼子板面板2的前端部的挡泥板侧安装部10,并车宽度方向外侧插入而卡止于从挡泥板侧安装部10。由此,保险杠3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被安装到翼子板面板2的挡泥板侧安装部10,成为将保险杠3及格栅4向翼子板面板2侧装配的装配状态。在装配状态下,格栅4的左右的卡止壁部8及卡止销7分别卡止于翼子板面板2的保险杠保持架9的格栅支承部13及卡止孔16。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车辆1中,在将保险杠3及格栅4向翼子板面板2侧装配时,在保险杠3的外端缘部3a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到达翼子板面板2的前端部的挡泥板侧安装部10之前,成为格栅4的左右的卡止壁部8卡止于保险杠保持架9的格栅支承部13的第1卡止状态。在第1卡止状态下,保险杠保持架9的格栅支承部13限制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相对于保险杠保持架9向车宽度方向及下方移动。即,在第1卡止状态下,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相对于翼子板面板2的保险杠保持架9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即使使保险杠3的外端缘部3a侧以向车宽度方向外侧扩展的方式临时弹性变形,也能够防止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与保险杠3一起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变形(扩展)。
另外,在将保险杠3及格栅4向翼子板面板2侧装配时,在格栅4的卡止销7插入到保险杠保持架9的卡止孔16之前,成为格栅4的左右的卡止壁部8卡止于保险杠保持架9的格栅支承部13的第1卡止状态。即,能够比格栅4的卡止销7插入到保险杠保持架9的卡止孔16更早地将格栅4的左右的卡止壁部8卡止于保险杠保持架9的格栅支承部13。因此,即使在格栅4的卡止销7插入到保险杠保持架9的卡止孔16之前,使保险杠3的外端缘部3a侧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弹性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与保险杠3一起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变形(扩展)。
另外,在将保险杠3及格栅4向翼子板面板2侧装配时,在格栅4的卡止销7插入到保险杠保持架9的卡止孔16之前,格栅4的左右的卡止壁部8卡止于保险杠保持架9的格栅支承部13,限制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相对于保险杠保持架9向车宽度方向及下方移动。因此,能够抑制格栅4的卡止销7相对于保险杠保持架9的卡止孔16向车宽度方向的偏移,因此,能够可靠地将卡止销7引导至卡止孔16。
另外,在将保险杠3及格栅4向翼子板面板2侧装配时,在保险杠3的外端缘部3a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到达翼子板面板2的前端部的挡泥板侧安装部10之前,成为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的卡止销7插入在翼子板面板2的保险杠保持架9的卡止孔16中的第2卡止状态。翼子板面板2的保险杠保持架9的卡止孔16在插入了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的卡止销7的状态下,限制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相对于翼子板面板2的保险杠保持架9向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车宽度方向及上下方向)移动。即,在第2卡止状态下,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相对于翼子板面板2的保险杠保持架9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即使使保险杠3的外端缘部3a侧以向车宽度方向外侧扩展的方式临时弹性变形,也能够防止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与保险杠3一起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变形(扩展)。
另外,在第1卡止状态及第2卡止状态下,能够使保险杠3的外端缘部3a侧向车宽度方向外侧扩展而临时弹性变形,因此,在将保险杠3及格栅4向翼子板面板2侧装配时,能够避免保险杠3的外端缘部3a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与翼子板面板2的保险杠保持架9干扰。
另外,在第1卡止状态及第2卡止状态下,允许保险杠3及格栅4相对于翼子板面板2向后方移动,因此,能够在限制了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相对于翼子板面板2的保险杠保持架9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移动的状态下,使保险杠3及格栅4相对于翼子板面板2向后方移动从而装配。
另外,在装配状态下,格栅4的卡止销7插入于保险杠保持架9的卡止孔16,因此,能够进行保险杠3及格栅4相对于翼子板面板2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定位。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在将保险杠3和格栅4预先一体化的状态下向翼子板面板2侧装配的情况下的格栅4的变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格栅4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6设置有左右的卡止壁部(第2格栅侧卡止部)8,在保险杠保持架9上设置有能够插入到左右的卡止壁部8之间的格栅支承部(第2车身侧卡止部)13,但是,第2格栅侧卡止部及第2车身侧卡止部的形状不限定于此。第2格栅侧卡止部及第2车身侧卡止部只要是在格栅4的卡止销7插入到保险杠保持架9的卡止孔16之前,相互卡止从而限定格栅4相对于翼子板面板2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移动,并且,允许保险杠3及格栅4相对于翼子板面板2向后方移动的结构,则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格栅4的卡止销7插入到保险杠保持架9的卡止孔16之前相互卡止的左右的卡止壁部(第2格栅侧卡止部)8及格栅支承部(第2车身侧卡止部)13分别设置于格栅4及保险杠保持架9,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设置第2格栅侧卡止部及第2车身侧卡止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格栅4上设置有卡止销(格栅侧卡止部)7,在保险杠保持架9上设置有卡止孔(车身侧卡止部)16,但是,格栅侧卡止部及车身侧卡止部的形状不限定于此。格栅侧卡止部及车身侧卡止部的形状只要是在将保险杠3及格栅4向翼子板面板2侧装配时,在保险杠3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到达翼子板面板2的挡泥板侧安装部10之前,相互卡止从而限制格栅4相对于翼子板面板2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移动,并且,允许保险杠3及格栅4相对于翼子板面板2向后方移动的构成,则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也可以在格栅4上设置卡止孔(格栅侧卡止部),并在保险杠保持架9上设置能够插入于该卡止孔而卡止的卡止销(车身侧卡止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格栅4的卡止销7配置在比保险杠3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靠前方处,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格栅4的卡止销7配置在与保险杠3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相同的前后位置,或者,也可以将格栅4的卡止销7配置在比保险杠3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靠后方的位置。在此情况下,格栅4的卡止销(格栅侧卡止部)7的顶端的前后位置也设定为:在将保险杠3及格栅4向翼子板面板2侧装配时,在保险杠3的保险杠侧安装部5到达翼子板面板2的挡泥板侧安装部10之前,格栅4的卡止销7插入到翼子板面板2的卡止孔16的前后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格栅4的左右的卡止壁部8配置在比卡止销7靠前方处,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格栅4的左右的卡止壁部8配置在与卡止销7相同的前后位置,或者,也可以将格栅4的左右的卡止壁部8配置在比卡止销7靠后方处。在此情况下,格栅4的左右的卡止壁部(第2格栅侧卡止部)8的后端的前后位置也设定为:在将保险杠3及格栅4向翼子板面板2侧装配时,在格栅4的卡止销7插入到翼子板面板2的卡止孔16之前,格栅4的左右的卡止壁部8卡止于翼子板面板2的格栅支承部13的前后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保险杠3及格栅4装配于在车辆1的前轮(省略图示)的周围设置的翼子板面板(车身面板)2,但是,装配保险杠3及格栅4的车身面板不限定于翼子板面板,只要是配置在保险杠3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的后方的车身侧的面板(车身面板)即可。
以上,基于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内容,当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适当变更。即,基于本实施方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等做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实施例及运用技术等当然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内。
本申请基于2020年3月25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20-055133),将其内容作为参照援引于此。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的车辆的前部构造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将保险杠和格栅在预先一体化的状态下向车身面板侧装配的车辆。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
2:翼子板面板(车身面板)
3:保险杠
3a:保险杠的外端缘部(外侧的端部)
4:格栅
5:保险杠侧安装部
7:卡止销(格栅侧卡止部)
8:左右的卡止壁部(第2格栅侧卡止部)
10:挡泥板侧安装部(车身侧安装部)
13:格栅支承部(第2车身侧卡止部)
16:卡止孔(车身侧卡止部)

Claims (3)

1.一种车辆的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包括:
保险杠,其在车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个外侧的端部具有保险杠侧安装部,并在车辆的前端部沿车宽度方向延伸;
格栅,其具有配置在比所述保险杠侧安装部靠车宽度方向内侧处的格栅侧卡止部,并被固定于所述保险杠;以及
车身面板,其具有安装所述保险杠侧安装部的车身侧安装部、以及被配置在比所述车身侧安装部靠车宽度方向内侧处并卡止所述格栅侧卡止部的车身侧卡止部,并被配置在位于所述保险杠的后方的所述车辆的车宽度方向外端部,
在将所述保险杠及所述格栅从前方装配到所述车身面板时,在所述格栅侧卡止部卡止于所述车身侧卡止部的状态下,将所述保险杠侧安装部安装到所述车身侧安装部,
所述车身侧卡止部在卡止了所述格栅侧卡止部的状态下,允许所述保险杠及所述格栅相对于所述车身面板向后方移动,并且,限制所述格栅相对于所述车身面板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侧卡止部及所述格栅侧卡止部中的一个卡止部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卡止孔,
所述车身侧卡止部及所述格栅侧卡止部中的另一个卡止部为沿前后方向延伸并能够插入到所述卡止孔中的卡止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栅具有被配置在比所述保险杠侧安装部靠车宽度方向内侧处的第2格栅侧卡止部,
所述车身面板具有被配置在比所述车身侧安装部靠车宽度方向内侧并卡止所述第2格栅侧卡止部的第2车身侧卡止部,
在将所述保险杠及所述格栅从前方装配到所述车身面板时,在所述第2格栅侧卡止部卡止于所述第2车身侧卡止部的状态下,将所述格栅侧卡止部卡止到所述车身侧卡止部,
所述第2车身侧卡止部在卡止了所述第2格栅侧卡止部的状态下,允许所述保险杠及所述格栅相对于所述车身面板向后方移动,并且,限制所述格栅相对于所述车身面板向车宽度方向外侧移动。
CN202180022874.5A 2020-03-25 2021-03-18 车辆的前部构造 Pending CN1152980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55133 2020-03-25
JP2020055133A JP7190115B2 (ja) 2020-03-25 2020-03-25 車両の前部構造
PCT/JP2021/010980 WO2021193324A1 (ja) 2020-03-25 2021-03-18 車両の前部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8068A true CN115298068A (zh) 2022-11-04

Family

ID=77890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2874.5A Pending CN115298068A (zh) 2020-03-25 2021-03-18 车辆的前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90115B2 (zh)
CN (1) CN115298068A (zh)
WO (1) WO202119332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84963B2 (ja) * 2007-07-31 2010-11-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5261528B2 (ja) * 2011-04-01 2013-08-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ンパ取付構造
JP6756097B2 (ja) * 2015-10-23 2020-09-16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54799A (ja) 2021-10-07
JP7190115B2 (ja) 2022-12-15
WO2021193324A1 (ja) 202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11163B1 (en) Radiator support structure of motor vehicle
US10160418B2 (en)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US10166860B2 (en) Multi-stage detachable hood air scoop assemblies and vehicl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9561756B2 (en) Trim member attachment structure
US10704756B2 (en) Loose layered build components and vehicle front end assembly strategy
US9132861B2 (en) Vehicle body reinforcing structure
EP2108569A1 (en) Rear panel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US20220185373A1 (en) Cross member and vehicle frame
JP4383425B2 (ja) 車両用フード構造
JP3956845B2 (ja) 自動車のバンパー構造
US20070044990A1 (en) Automotive cable holding system
CN115298068A (zh) 车辆的前部构造
CN102862532B (zh) 前保险杠结构
JP2001138840A (ja) バンパ配設部構造
CN113002465A (zh) 外装部件的连接构造
JP4990986B2 (ja) テールライト構造
JP3981581B2 (ja) 車輌用灯具の取付構造
KR100716354B1 (ko) 자동차의 프론트 범퍼커버의 마운팅 구조
JP7035700B2 (ja) 内装部品取付構造
JP7182082B2 (ja) 車両の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構造
US12011979B2 (en) Catcher structure of door beam
CN210139810U (zh) 汽车尾灯支架及汽车
KR20190068129A (ko) 전방 차체 보강구조
JP7506857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US20230302881A1 (en) Catcher structure of door be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