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89018B - 压缩机及温度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及温度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89018B CN115289018B CN202210866212.2A CN202210866212A CN115289018B CN 115289018 B CN115289018 B CN 115289018B CN 202210866212 A CN202210866212 A CN 202210866212A CN 115289018 B CN115289018 B CN 11528901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oil
- cylinder
- piston
- compres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6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27 cylinder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347 spindle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5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 F04C18/356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the inner and outer member being in contact along one line or continuous surface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7/00—Sealing arrangements in 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7/02—Liquid sealing for high-vacuum pumps or for compress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3—Lubricant distribution through a hollow driving sh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机及温度调节系统,该压缩机其包括转轴组件、滑片、气缸、主轴承、副轴承和外壳,所述转轴组件贯穿所述气缸、主轴承和副轴承,所述主轴承位于所述气缸的上部,所述副轴承位于所述气缸的下部;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和活塞,所述转轴和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内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外壳内形成有油池,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油池内,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转轴出油孔,所述转轴出油孔与所述空腔相连通;该压缩机及温度调节系统通过在转轴的侧壁上设置转轴出油孔,提高压缩机的密封性,减少高压制冷剂渗漏到压缩腔外的量,从而有效提高能效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及温度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冷压缩机行业中,转子式压缩机以其简单的结构、较高使用寿命和成熟的加工工艺等诸多有利条件一直保持着绝对的市场优势。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不管是原材料、加工设备还是生产能力都可保证批量化生产压缩机零部件有较高的加工精度,但受传统结构的限制压缩机内部的泄露问题和余隙问题是制约了转子式压缩机进一步提升能效重要阻碍。
传统的旋转式压缩机泵体结构中主轴承、气缸、副轴承、曲轴/活塞和滑片各零件之间都是以面和面相贴合的位置关系进行装配,根据功能作用不同或相对固定:如气缸与主副轴承,或相对运动:如滑片与气缸及主副轴承,较好的加工精度保证了泵体结构能有效运行,但在压缩制冷剂时较高的压力和温度使得相当一部高压制冷剂经由各配合面的微小间隙渗漏到压缩腔以外的其它空间内导制作无用功,降低能效比。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能效比的压缩机及温度调节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转轴组件、滑片、气缸、主轴承、副轴承和外壳,所述转轴组件贯穿所述气缸、主轴承和副轴承,所述主轴承位于所述气缸的上部,所述副轴承位于所述气缸的下部;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和活塞,所述转轴和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内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外壳内形成有油池,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油池内,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转轴出油孔,所述转轴出油孔与所述空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转轴出油孔包括第一出油孔,所述活塞本体的两端形成有活塞上端面和活塞下端面,所述第一出油孔靠近所述活塞上端面设置;所述转轴的空腔内固定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随所述转轴转动时,将位于所述油池内的润滑油带到所述空腔内,并从所述第一出油孔甩出,从所述第一出油孔出来的润滑油落在所述活塞上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活塞上端面上形成有第一油槽,所述第一油槽包括第一环形槽、第一连通槽和第一储存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环绕所述轴孔,且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内侧贯穿所述轴孔的侧壁;所述第一连通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一连通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储存槽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活塞下端面设置有第二油槽,所述第二油槽包括第二环形槽、第二连通槽和第二储存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与所述第一环形槽相连通,所述第二连通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二连通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储存槽相连通;所述活塞上设置有活塞纵向连通孔,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槽通过所述活塞纵向连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油槽比所述第二油槽长;所述副轴承上设置有副轴承导油槽,所述副轴承导油槽在其轴向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活塞和所述气缸上。
优选地,所述活塞为偏心活塞,所述活塞内形成有过渡腔和上开口,所述上开口与所述过渡腔连通,所述上开口包括第一上开口和第二上开口,所述第一上开口位于所述偏心活塞的最大半径的一侧,所述第二上开口位于所述偏心活塞的最大半径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连通槽位于所述第一上开口和所述第二上开口之间,至少所述第一储存的一端与所述连通槽连接,所述第一储存槽向所述偏心活塞的低压侧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油孔的周侧形成有缺口,使所述转轴与外部部件配合时形成间隙;或者,
至少所述第一出油孔上部至所述活塞上端面之间的部分转轴的直径比所述第一出油孔上部的直径小。
优选地,所述转轴的空腔内固定有螺旋叶片,所述主轴承的底壁上开设有导油通孔;所述转轴出油孔还包括第二出油孔,所述第二出油孔位于所述转轴的顶部,所述螺旋叶片随所述转轴转动时,将位于所述油池内的润滑油带到所述空腔内,并从所述第二出油孔甩出落在所述主轴承内,润滑油通过所述导油通孔进入到所述主轴承和所述气缸之间。
优选地,所述滑片包括滑片本体,所述滑片本体的侧面设置有滚柱槽,所述滑片本体的上端面设置有上滑片油槽,所述上滑片油槽的一端向所述滑片本体的一个侧面延伸,且贯穿该侧面。
优选地,所述上滑片油槽包括第一上滑片油槽和第二上滑片油槽,所述第一上滑片油槽的一端向所述滑片本体的一个侧面延伸,且贯穿该侧面;所述第一上滑片油槽和所述第二上滑片油槽相连通,所述第二上滑片油槽的一端贯穿所述滚柱槽的侧壁,并与所述滚柱槽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滑片本体的下端面也设置有下滑片油槽,所述下滑片油槽包括第一下滑片油槽和第二下滑片油槽,所述第一下滑片油槽的一端向所述滑片本体的一个侧面延伸,且贯穿该侧面;所述第一下滑片油槽和所述第二下滑片油槽相连通;所述第一上滑片油槽和所述第一下滑片油槽皆连通所述滑片本体的低压侧。
优选地,所述气缸包括气缸本体,所述气缸本体上开设有压缩腔,所述气缸本体上还开设有滑片槽和气缸上端面油槽,所述滑片槽与所述压缩腔相连通,所述气缸上端面油槽位于所述气缸的上端面上,所述气缸上端面油槽贯穿所述滑片槽的侧壁,并与所述上滑片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气缸上端面油槽环绕所述压缩腔设置,所述滑片槽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连通缺口,所述连通缺口与所述气缸上端面油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气缸上端面油槽包括第一气缸上端面油槽和第二气缸上端面油槽,所述第一气缸上端面油槽贯穿所述滑片槽的一个侧壁,所述第二气缸上端面油槽贯穿所述滑片槽的另一个侧壁,所述第一气缸上端面油槽和所述第二气缸上端面油槽不连通。
优选地,所述气缸上端面油槽沿所述压缩腔的边缘延伸;或者,部分所述气缸上端面油槽沿所述压缩腔的边缘延伸。
优选地,所述气缸的下端面设置有气缸下端面油槽,至少所述气缸上端面油槽的一端贯穿所述滑片槽的其中一个侧壁,至少所述气缸下端面油槽的一端贯穿所述滑片槽的一个侧壁。
优选地,所述滑片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气缸纵向油槽,所述气缸纵向油槽的一端与所述气缸上端面油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气缸还包括中隔板,所述气缸本体包括上气缸本体和下气缸本体,所述活塞包括上活塞和下活塞,所述中隔板位于所述上气缸本体和所述下气缸本体之间,所述上活塞位于所述上气缸本体的压缩腔内,所述下活塞位于所述下气缸本体的压缩腔内;所述第一出油孔包括上出油孔和下出油孔,从所述上出油孔甩出的润滑油落在所述上活塞的上端面,从所述下出油孔甩出的润滑油落在所述下活塞的上端面;所述中隔板上设置有中隔板导油槽,所述中隔板导油槽在轴向方向的投影与部分下活塞重合,也与部分下气缸本体和/或部分下滑片重合,从所述下活塞出来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中隔板导油槽被甩至所述下气缸本体和/或下滑片上。
优选地,所述主轴承包括主轴承本体,所述主轴承本体上开设有导油槽,所述导油槽在轴向方向的投影与部分活塞重合,也与部分气缸和/或部分滑片重合,从所述第一油槽出来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导油槽被甩至所述气缸和/或滑片上。
优选地,所述导油槽包括低压侧导油槽,所述低压侧导油槽位于所述滑片的低压侧,且其轴向方向的投影与气缸上端面油槽有重合;和/或,
所述导油槽包括高压侧导油槽,所述高压侧导油槽位于所述滑片的高压侧,所述气缸上开设有气缸上端面油槽,所述气缸上端面油槽包括第一气缸上端面油槽,所述高压侧导油槽在其轴向方向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气缸上端面油槽有重合,所述第一气缸上端面油槽未延伸至所述气缸的低压侧。
优选地,所述导油槽的深度为0.1mm-0.2mm或者0.2mm-0.25mm或者0.25mm-0.5mm或者0.5mm-0.8mm或者0.8-1.0mm或者,
所述导油槽所在壁的厚度与所述导油槽的深度之比值为6-30。
优选地,所述转轴出油孔包括第一出油孔,该压缩机内形成有第一油路,所述第一油路依次包括位于所述转轴上的第一出油孔、位于所述活塞上的第一油槽和位于所述主轴上的导油槽;所述第一油路还包括与所述导油槽连通的位于所述气缸上的气缸上端面油槽和位于所述滑片上的上滑片油槽。
优选地,所述转轴出油孔包括第二出油孔,该压缩机内形成有第二油路,所述第二油路包括位于所述转轴上的第二出油孔和位于所述主轴承上的导油通孔。
优选地,所述转轴出油孔包括第三出油孔,该压缩机内形成有第三油路,所述第三油路包括位于第三出油孔和位于所述活塞下端面的气缸下端面油槽。
优选地,所述活塞为偏心活塞,所述活塞内形成有过渡腔和下开口,所述下开口与所述过渡腔连通;所述副轴承上设置有高压导入气槽和低压导出气槽;所述高压导入气槽在轴向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气缸的高压侧,且位于所述滑片槽和气缸出气口之间;所述低压导出气槽在轴向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气缸的低压侧,且位于气缸进气口的下游。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之间有制冷剂循环流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转轴的侧壁上设置转轴出油孔,可以将油池中的润滑油引入至转轴组件、滑片、气缸、主轴承和副轴承之间的缝隙中,使这些部件的缝隙中形成油膜,提高这些部件之间的密封性,减少高压制冷剂渗漏到压缩腔外的量,从而有效提高能效比。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发明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的主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转轴组件的上端面朝上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转轴组件的下端面朝上状态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滑片的上端面朝上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滑片的下端面朝上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的气缸的上端面朝上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7为图6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8-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气缸的上端面朝上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气缸的下端面朝上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主轴承的下表面朝上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3本发明的副轴承的整体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副轴承的整体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压缩机中各部件配合的示意图。
图16为图14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17为本发明双气缸的压缩机的剖面图。
图18为图17中的中隔板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1、转轴组件;11、转轴;111、第一出油孔;112、第二出油孔;113、第三出油孔;12、活塞;121、第一油槽;1211、第一环形槽;1212、第一连通槽;1213、第一储存槽;122、第二油槽;1221、第二环形槽;1222、第二连通槽;1223、第二储存槽;123、过渡腔;124、上开口;125、下开口;2、滑片;21、滚柱槽;22、上滑片油槽;221、第一上滑片油槽;222、第二上滑片油槽;23、下滑片油槽;231、第一下滑片油槽;232、第二下滑片油槽;3、气缸;31、压缩腔;32、滑片槽;33、气缸上端面油槽;331、第一气缸上端面油槽;332、第二气缸上端面油槽;34、气缸下端面油槽;35、气缸纵向油槽;36、连通缺口;37、气缸进气口;38、气缸出气口;301、上气缸本体;302、下气缸本体;4、主轴承;41、导油通孔;42、导油槽;421、低压侧导油槽;422、高压侧导油槽;5、副轴承;51、高压导入气槽;52、低压导出气槽;53、副轴承导油槽;6、滚柱;7、中隔板;71、中隔板导油槽。
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考图1至图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转轴组件11、滑片2、气缸3、主轴承4、副轴承5和外壳,转轴组件11贯穿气缸3、主轴承4和副轴承5,主轴承4位于气缸3的上部,副轴承5位于气缸3的下部;转轴组件11包括转轴11和活塞12,转轴11和活塞12固定连接,转轴11内形成有空腔,空腔的下端设置有开口,外壳内形成有油池,开口位于油池内,转轴11上设置有转轴出油孔,转轴出油孔与空腔相连通。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转轴11的侧壁上设置转轴出油孔,通过外力可以将油池中的润滑油引入至转轴组件11、滑片2、气缸3、主轴承4和副轴承5之间的缝隙中,使主轴承、气缸、副轴承、转轴组件和滑片各零件之间都是以面和面相贴的缝隙中形成油膜,提高其之间的密封性,减少制冷剂在压缩过程中渗漏到压缩腔31外的量,从而有效提高能效比。
参考图2和图3,转轴出油孔包括第一出油孔111,活塞本体的两端形成有活塞上端面和活塞下端面,第一出油孔111靠近活塞上端面设置;转轴11的空腔内固定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随转轴11转动时,将位于油池内的润滑油带到空腔内,并从第一出油孔111甩出,从第一出油孔111出来的润滑油落在活塞上端面上。活塞12随转轴11转动过程中可以将润滑油带到活塞12的上表面及气缸3与活塞12接触的面上,即起到润滑作用,还会由于在气缸3和活塞12之间产生的油膜使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在其他实施例中,油池中的润滑油也可以通过油泵泵入到转轴的空腔上部。
在优选实施例中,活塞上端面上形成有第一油槽121,第一出油孔甩出来的润滑油被在第一油槽内汇聚,起到油封和润滑活塞和主轴承连接面的作用。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转轴出油孔还包括第三出油孔113,活塞下端面设置有第二油槽122,在活塞12转动过程中,第三出油孔113中的润滑油被甩到活塞和副轴承之间,并在第二油槽汇聚,第二油槽122内的润滑油可以在第二油槽122和副轴承5之间形成密封油膜,同样可以起到润滑和密封的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活塞上端面上形成有第一出油孔111和第三出油孔113,第一出油孔111和第三出油孔113的作用与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的作用相同。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油槽121包括第一环形槽1211、第一连通槽1212和第一储存槽1213,第一环形槽1211环绕轴孔,且第一环形槽1211的内侧贯穿轴孔的侧壁,第一环形槽1211内的润滑油可以渗入至转轴11和活塞12之间,起到油膜密封的作用。第一连通槽1212的一端与第一环形槽1211连通,第一连通槽1212的另一端与第一储存槽1213相连通,将第一环形槽1211内的润滑油导至第一连通槽1212和第一储存槽1213内,使润滑油更容易涂抹在活塞12和主轴承4之间,且也为润滑油向该压缩机其他结构渗漏,让其他部件的接触面上也更容易形成油膜,进一步加强该压缩机的密封效果。
参考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转轴11上设置有第三出油孔113,第三出油孔113位于活塞12的下部,活塞下端面设置有第二油槽122,从第三出油孔113甩出的润滑油至少部分汇聚在所述第二油槽122内。第二油槽122包括第二环形槽1221、第二连通槽1222和第二储存槽1223,第二环形槽1221与第一环形槽1211相连通,第二连通槽1222的一端与第二环形槽1221连通,第二连通槽1222的另一端与第二储存槽1223相连通。从第三出油孔113被甩出来的润滑油在第二环形槽1221、第二连通槽1222和第二储存槽1223流动,使润滑油更容易在副轴承5和活塞12之间铺开,形成油膜,既起到润滑作用,也起到油封的作用。第一油槽121比第二油槽122长,具体地,第二油槽122位于远离活塞12的下开口125的位置,即第二油槽122仅在活塞12未开口的位置延伸,活塞12开口位置壁比较薄,再开设槽体会影响活塞12结构的稳定性,如此设置,在保证润滑油流动的情况下,使活塞12的结构稳定性还得到保障,减少偏心活塞12因压力过大而受损的风险。副轴承上设置有副轴承导油槽,所述副轴承导油槽在其轴向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活塞和所述气缸上,使从第三出油口出来的润滑油落在活塞上,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过该副轴承导油槽被甩至气缸和副轴承之间,在该位置形成油膜,加强密封效果。
本发明在转轴11的上端面(逆T)和下端面(T)分别设置有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在电机驱动下转轴11做旋转运动,结合转轴11内部的空腔结构,油池内的润滑油会被导至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内,油槽内的润滑油可形成密封油膜,有效的防止压缩腔31内的高压气体串入到活塞12内部的空腔之中,同时减少下端面(T)和上端面(逆T)的磨擦阻力,减少磨损。
在优选实施例中,活塞12为偏心活塞,活塞12内形成有过渡腔123和上开口124,上开口124与过渡腔123连通,上开口124包括第一上开口124和第二上开口124,第一上开口124位于偏心活塞的最大半径的一侧,第二上开口124位于偏心活塞的最大半径的另一侧,需要说明的是,偏心活塞的最大半径是指从转轴11中线到活塞12边缘的垂直距离最大的线。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通槽1212位于偏心活塞12的最大半径上,即第一连通槽1212位于第一上开口124和第二上开口124之间,第一连通槽1212沿最大半径延伸。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连通槽1212靠近偏心活塞12的最大半径上设置。第一连通槽1212位于第一上开口124和第二上开口124之间,至少第一储存槽1213的一端与第一连通槽1212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连通槽1212位于偏心活塞的最大半径上,由于偏心活塞的最大半径是偏心活塞与气缸3密封接触的位置,该位置距离气缸3最近,也最容易将位于偏心活塞上的润滑油甩到气缸3和滑片2上的位置,因此在此处设置油槽,更容易积聚更多的润滑油并将润滑油甩至气缸上端面和滑片2的上端面上。第一储存槽1213向偏心活塞的低压侧延伸(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高压侧和低压侧是以滑片所在的直径为分界线),由于高压侧压力大,偏心活塞的高压侧的侧壁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低压侧则无此风险,因此,将第一储存槽1213向低压侧延伸,可以减少偏心活塞12因压力过大而受损的风险。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出油孔111的周侧形成有缺口,使转轴11与外部部件配合时形成间隙,由于转轴11和主轴承4的接触面基本处于密封状态,如果不设置缺口,润滑油从第一出油孔111甩出的量就微乎其微,起不到密封和润滑的作用,设置一缺口,可以使润滑油能够更容易的从第一出油孔111甩出。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至少第一出油孔111上部至活塞上端面之间的部分转轴11的直径比第一出油孔111上部的直径小,使第一出油孔111的位置形成间隙,同样地是为了更容易甩出润滑油,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出油孔111上部是指位于第一出油孔111上部的一个点或者一个环形线,至于第一出油孔111上部的具体位置本发明不做限定,只要其位于第一出油孔111竖直方向的上部就可以。当然,转轴11的其他位置的直径也可以有不同,其只要满足本申请的上述条件,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费范围之内。
转轴11的空腔内固定有螺旋叶片,主轴承4的底壁上开设有导油通孔41,螺旋叶片随转轴11转动时,可以将润滑油带到空腔的上部。转轴出油孔还包括第二出油孔112,第二出油孔112位于转轴11的顶部,螺旋叶片随转轴11转动时,将位于油池内的润滑油带到空腔内,并从第二出油孔112甩出落在主轴承4内,润滑油通过导油通孔41进入到主轴承4和气缸3之间。本发明的压缩机的主轴承4上设置导油通孔41,在副轴承5上设置油池,利用螺旋叶片的作用将油池内聚集的润滑油引入气缸3的上端面上,确保其油量供应充分,润滑油可以循环利用。
参考图4和图5,滑片2包括滑片本体,滑片本体的侧面设置有滚柱槽21,滑片本体的上端面设置有上滑片油槽22,上滑片油槽22的一端向滑片本体的一个侧面延伸,且贯穿该侧面。随着活塞12的转动,滑片2会做往复运动,当滑片2运动至上滑片油槽22与气缸上端面油槽33连通的状态时,气缸上端面油槽33内的润滑油会流入到上滑片油槽22内,当上滑片油槽22内的润滑油足够多时,会形成油封,加强密封效果。
在优选实施例中,上滑片油槽22包括第一上滑片油槽221和第二上滑片油槽222,第一上滑片油槽221的一端向滑片本体的一个侧面延伸,且贯穿该侧面,用于与气缸上端面油槽33连通,将气缸上端面油槽33内的润滑油引入至上滑片油槽22内。第一上滑片油槽221和第二上滑片油槽222相连通,第二上滑片油槽222的一端贯穿滚柱槽21的侧壁,并与滚柱槽21相连通,上滑片油槽22内的润滑油渗入至滚柱槽21内,在滚柱6和滚柱槽21之间起到润滑的作用。
在优选实施例中,滑片本体的下端面也设置有下滑片油槽23,下滑片油槽23包括第一下滑片油槽231和第二下滑片油槽232,第一下滑片油槽231的一端向滑片本体的一个侧面延伸,且贯穿该侧面;第一下滑片油槽231和第二下滑片油槽232相连通;第一上滑片油槽221和第一下滑片油槽231皆连通滑片本体的低压侧,润滑油从滑片2和滑片槽32之间渗到滑片本体的下部,再从第一下滑片油槽231流入到第二下滑片油槽232,当下滑片油槽23内有足够的润滑油,就会渗入到滑片2和上轴承之间的缝隙中,同样起到油封的作用,提供密封效果。
参考图6,在优选实施例中,气缸3包括气缸本体,气缸本体上开设有压缩腔31,气缸本体上还开设有滑片槽32和气缸上端面油槽33,滑片槽32与压缩腔31相连通,气缸上端面油槽33位于气缸3的上端面上,气缸上端面油槽33贯穿滑片槽32的侧壁,并与滑片槽32连通,可以将气缸上端面油槽33中的润滑油导入至滑片槽32中,使滑片2和气缸3之间的相对运动得到润滑。
参考图6和图7,在优选实施例中,气缸上端面油槽33环绕压缩腔31设置,滑片槽32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连通缺口36,连通缺口36与气缸上端面油槽33连通,连通缺口36可以承接气缸上端面油槽33的润滑油,还可以承接活塞12转动时甩出来的润滑油,然后再将润滑油导入至上滑片油槽22内,同时使上滑片油槽22能够与其他油路连通的时间更久一点,更多的润滑油流入至上滑片油槽22内。
参考图9和图10,在优选实施例中,气缸上端面油槽33包括第一气缸上端面油槽331和第二气缸上端面油槽332,第一气缸上端面油槽331贯穿滑片槽32的一个侧壁,用于通过滑片2和气缸3之间缝隙向下渗润滑油,第二气缸上端面油槽332贯穿滑片槽32的另一个侧壁,用于承接滑片2和气缸3之间渗下来的润滑油,第一气缸上端面油槽331和第二气缸上端面油槽332不连通。
参考图6,在优选实施例中,气缸上端面油槽33沿压缩腔31的边缘延伸;参考图8,在另一实施例中,部分气缸上端面油槽33沿压缩腔31的边缘延伸。无论气缸油槽怎么延伸,其如果靠近压缩腔31的边缘就可以更容易承接活塞12甩出来的润滑油。
参考图11,在优选实施例中,气缸3的下端面设置有气缸下端面油槽34,至少气缸上端面油槽33的一端贯穿滑片槽32的其中一个侧壁,至少气缸下端面油槽34的一端贯穿滑片槽32的一个侧壁,用于将气缸上端面油槽33和气缸下端面油槽34通过滑片槽32连通。
参考图7,在优选实施例中,滑片槽32的侧壁上设置有气缸纵向油槽35,气缸纵向油槽35的一端与气缸上端面油槽33连通,进一步地,气缸纵向油槽35与连通缺口36连通,润滑油从连通缺口36渗入至滑片2和气缸3之间,增加润滑油从气缸上端面油槽33渗入气缸下端面油槽34的速度。
在气缸3的上下端面和滑片槽32的两个侧面开设油槽,其中上端面与主轴承4端面装配、下端面与副轴承5端面装配,滑片槽32内安装滑片2,以上各结构装配完成后可构成一个相互联接且起到加强密封作用的油槽;在滑片2的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油槽,随着滑片2的住复运动,油槽内的油既减小了磨擦阻力、又可以加强密封防止在泵体运转过程中高低压腔体之间通过滑片2的各配合面串气。
参考图17-18,该压缩机还包括中隔板7,气缸本体包括上气缸本体301和下气缸本体302,活塞包括上活塞和下活塞,中隔板7位于上气缸本体301和下气缸本体302之间,上活塞位于上气缸本体301的压缩腔内,下活塞位于下气缸本体302的压缩腔内,此为双气缸结构的压缩机,具体的结构已经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第一出油孔111包括上出油孔和下出油孔,从上出油孔甩出的润滑油落在上活塞的上端面,从下出油孔甩出的润滑油落在下活塞的上端面。参考图18,中隔板7上设置有中隔板导油槽71,中隔板导油槽71在轴向方向的投影与部分活塞重合(需要说明的是,中隔板导油槽71在轴向方向的投影是指中隔板导油槽71沿转轴11方向,且落在下气缸本体上端面所在的面上的投影,本申请中,其他关于投影方向的描述可参考该解释说明),也与部分下气缸本体和/或部分下滑片重合,从下活塞出来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中隔板导油槽71被甩至下气缸和/或下滑片上,中隔板7上设置中隔板导油槽71的作用和主轴承设置导油槽的作用完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隔板导油槽71可以设置一个,该中隔板导油槽71设置在下气缸本体的高压侧或者低压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两个中隔板导油槽71,两个中隔板导油槽71分别位于下气缸的高压侧和低压侧。下气缸本体302上设置的油槽与中隔板导油槽71配合设置,保证下气缸本体302的高压侧和低压侧不会窜气。
参考图12,在优选实施例中,主轴承4包括主轴承本体,主轴承本体上开设有导油槽42,导油槽42在轴向方向的投影与部分活塞12重合,也与部分气缸3和/或部分滑片2重合,从第一油槽121出来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导油槽42被甩至气缸3、和/或滑片2上,从而实现将活塞12上的润滑油转移到气缸3、和/或滑片2,润滑油也可以在其他部件的结合处产生油膜,进一步增加该气缸3的密封效果。
参考图12,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导油槽42包括低压侧导油槽421,低压侧导油槽421位于滑片2的低压侧,且其轴向方向的投影与气缸上端面油槽33有重合。在第二实施例中,导油槽42包括高压侧导油槽422,高压侧导油槽422位于滑片2的高压侧,高压侧导油槽422在其轴向方向的投影与第一气缸上端面油槽331有重合,第一气缸上端面油槽331开设于气缸的高压侧,第一气缸上端面油槽331未延伸至气缸3的低压侧,低压侧设置第二气缸上端面油槽332,第二气缸上端面油槽332仅开设在气缸的低压侧,第一气缸上端面油槽331和第二气缸上端面油槽332不连通。在第三实施例中,导油槽42包括低压侧导油槽421和高压侧导油槽422,低压侧导油槽421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高压侧导油槽422与第二实施例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在更多实施例中,副轴承上也设置导油槽,其结构与作用可以参考主轴承的导油槽。
在优选实施例中,导油槽42的深度为0.1mm-0.2mm或者0.2mm-0.25mm或者0.25mm-0.5mm或者0.5mm-0.8mm或者0.8-1mm。主轴承4底壁的厚度一般有3mm,如果导油槽42如果太浅,甩油效果不好,如果太深又会影响主轴承4的机构稳定性及气密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油槽所在壁的厚度与导油槽的深度之比值为6-30。
参考图12,在第一实施例中,转轴出油孔包括第一出油孔111,该压缩机内形成有第一油路,第一油路依次包括位于转轴11上的第一出油孔111、位于活塞12上的第一油槽121和位于主轴上的导油槽42;第一油路还包括与导油槽42连通的位于气缸3上的气缸上端面油槽33和位于滑片2上的上滑片油槽22。在第二实施例中,转轴出油孔包括第二出油孔112,该压缩机内形成有第二油路,第二油路包括位于转轴11上的第二出油孔112和位于主轴承4上的导油通孔41。在第三实施例中,转轴出油孔包括第三出油孔113,该压缩机内形成有第三油路,第三油路包括位于第三出油孔113和位于活塞12下端面的气缸下端面油槽34,设置气缸下端面油槽34可以在副轴承5和活塞12之间形成间隙,润滑油汇聚在该间隙内,可以对副轴承5和活塞12起到润滑和密封的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可以同时存在两个或者三个。
参考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气缸上设置有滑片槽、低压腔和高压腔。活塞12为偏心活塞,活塞12内形成有过渡腔123和下开口125,下开口125与过渡腔123连通。参考图13和图14,副轴承5上设置有高压导入气槽51和低压导出气槽52;高压导入气槽51在轴向方向的投影位于气缸3的高压侧,且位于滑片槽32和气缸出气口38之间,当偏心转轴11转动到特定位置时,高压导入气槽51正好跨在下开口125的侧壁上,从而将过渡腔123和高压腔连通,高压腔内的高压制冷剂会瞬间进入到过渡腔123内。低压导出气槽52在轴向方向的投影位于气缸3的低压侧,且位于气缸进气口37的下游(活塞12转动的方向的下游),当偏心活塞12转动的特定位置时,低压导气槽刚好跨在过渡腔123的侧壁上,低压导气槽将过渡腔123和低压腔导通,过渡腔123中的高压制冷剂也会瞬间进入到低压腔内。现有技术中,压缩腔31中的高压制冷剂通过气缸出气口38泄压,由于气缸出气口38和滑片2之间还有一些间隙,会残留部分高压的制冷剂(余隙容积),此角度范围内的高压状态的制冷剂(余隙容积)会随着偏心活塞12转动反向流串回低压腔,此时因腔内压力较低导致余隙容积膨胀并占据吸气腔部份空间从而导致每次动作能将外部新吸入的低压制冷剂减少从而直接降低了压缩机的容积效率,进一步直接降低了能效比。本发明通过在副轴承5上设置高压导入气槽51和低压导出气槽52,实现将残留部分高压的制冷剂转移到低压腔中,并对其进行继续压缩,从而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高了压缩机的能效比。
参考图14,在优选实施例中,在副轴承5设置副轴承导油槽53,可供润滑油通过。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在副轴承5设置还设置有高压导入气槽51和低压导出气槽52,高压导入气槽51和低压导出气槽52配合作为余隙容积的引入和导出控制开关,可吸入高压余隙,并排出到过渡腔123内,此结构的主要作用是在特定位置作为开关联通高压腔导入高压余隙容积到转轴11偏心部的过渡腔123 ,当高压导入气槽51封闭后该结构联通转轴偏心部的过渡腔123和低压压缩机将压力较高的余隙容积释放出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和上述任一项的压缩机,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之间有制冷剂循环流动。
本发明通过通过转轴出油孔将润滑油引出,在气缸3端面及滑片槽32两侧面、滑片2端面和转轴11偏心部端对设置油槽,并在主轴承4设置导油槽42,从而实现在不添加其它元件的的前提下充份借助压缩机内部润滑油、压力差来提高压缩机泵体压缩腔31中各配合面的有效密封性,将有害泄露降到最低,有效提高气缸3的能效比。通过在副轴承5(主轴承4)设置联通的槽作为控制开关,以一体化转轴11偏心部的空腔作为过渡的储气结构,将压缩机腔内的余隙容积以增焓补气的方式重新引入到吸气腔中且不会将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反向推出而降低容积效率。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4)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组件、滑片、气缸、主轴承、副轴承和外壳,所述转轴组件贯穿所述气缸、主轴承和副轴承,所述主轴承位于所述气缸的上部,所述副轴承位于所述气缸的下部;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和活塞,所述转轴和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内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外壳内形成有油池,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油池内,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转轴出油孔,所述转轴出油孔与所述空腔相连通;
所述活塞为偏心活塞,所述活塞内形成有过渡腔和下开口,所述下开口与所述过渡腔连通;所述副轴承上设置有高压导入气槽和低压导出气槽;所述气缸上设置有滑片槽、低压腔和高压腔,所述高压导入气槽在轴向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气缸的高压侧,且位于所述滑片槽和气缸出气口之间;所述低压导出气槽在轴向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气缸的低压侧,且位于气缸进气口的下游;当偏心活塞转动到第一个特定位置时,高压导入气槽将所述活塞上的过渡腔和所述高压腔连通,当所述偏心活塞转动的第二个特定位置时,所述低压导出气槽将所述过渡腔和所述低压腔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出油孔包括第一出油孔,所述活塞本体的两端形成有活塞上端面和活塞下端面,所述第一出油孔靠近所述活塞上端面设置;所述转轴的空腔内固定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随所述转轴转动时,将位于所述油池内的润滑油带到所述空腔内,并从所述第一出油孔甩出,从所述第一出油孔出来的润滑油落在所述活塞上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端面上形成有第一油槽,所述第一油槽包括第一环形槽、第一连通槽和第一储存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环绕所述活塞的轴孔,且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内侧贯穿所述轴孔的侧壁;所述第一连通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一连通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储存槽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三出油孔,所述第三出油孔位于所述活塞的下部,所述活塞下端面设置有第二油槽,从所述第三出油孔甩出的润滑油至少部分汇聚在所述第二油槽内,所述第二油槽包括第二环形槽、第二连通槽和第二储存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与所述第一环形槽相连通,所述第二连通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二连通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储存槽相连通,所述第一油槽比所述第二油槽长;所述副轴承上设置有副轴承导油槽,所述副轴承导油槽在其轴向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活塞和所述气缸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槽位于所述偏心活塞的最大半径上,且沿所述最大半径延伸;或者,所述第一连通槽靠近所述偏心活塞的最大半径上设置;
至少所述第一储存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槽连接,所述第一储存槽向所述偏心活塞的低压侧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油孔的周侧形成有缺口,使所述转轴与外部部件配合时形成间隙;或者,
至少所述第一出油孔上部至所述活塞上端面之间的部分转轴的直径比所述第一出油孔上部的直径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空腔内固定有螺旋叶片,所述主轴承的底壁上开设有导油通孔;所述转轴出油孔还包括第二出油孔,所述螺旋叶片随所述转轴转动时,将位于所述油池内的润滑油带到所述空腔内,并从所述第二出油孔甩出落在所述主轴承内,润滑油通过所述导油通孔进入到所述主轴承和所述气缸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片包括滑片本体,所述滑片本体的侧面设置有滚柱槽,所述滑片本体的上端面设置有上滑片油槽,所述上滑片油槽的一端向所述滑片本体的一个侧面延伸,且贯穿该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片油槽包括第一上滑片油槽和第二上滑片油槽,所述第一上滑片油槽的一端向所述滑片本体的一个侧面延伸,且贯穿该侧面;所述第一上滑片油槽和所述第二上滑片油槽相连通,所述第二上滑片油槽的一端贯穿所述滚柱槽的侧壁,并与所述滚柱槽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片本体的下端面也设置有下滑片油槽,所述下滑片油槽包括第一下滑片油槽和第二下滑片油槽,所述第一下滑片油槽的一端向所述滑片本体的一个侧面延伸,且贯穿该侧面;所述第一下滑片油槽和所述第二下滑片油槽相连通;所述第一上滑片油槽和所述第一下滑片油槽皆连通所述滑片本体的低压侧;或者,
所述滚柱槽的横向切面呈弧形,所述滚柱槽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滚柱槽端面和第二滚柱槽端面,所述第一滚柱槽端面靠近所述气缸的低压侧,所述第二滚柱槽端面靠近所述滚柱槽的高压侧;所述第二滚柱槽端面比所述第一滚柱槽端面突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包括气缸本体,所述气缸本体上开设有压缩腔,所述气缸本体上还开设有滑片槽和气缸上端面油槽,所述滑片槽与所述压缩腔相连通,所述气缸上端面油槽位于所述气缸的上端面上,所述气缸上端面油槽贯穿所述滑片槽的侧壁,并与所述滑片槽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上端面油槽环绕所述压缩腔设置,所述滑片槽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连通缺口,所述连通缺口与所述气缸上端面油槽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上端面油槽包括第一气缸上端面油槽和第二气缸上端面油槽,所述第一气缸上端面油槽贯穿所述滑片槽的一个侧壁,所述第二气缸上端面油槽贯穿所述滑片槽的另一个侧壁,所述第一气缸上端面油槽和所述第二气缸上端面油槽不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上端面油槽沿所述压缩腔的边缘延伸;或者,部分所述气缸上端面油槽沿所述压缩腔的边缘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下端面设置有气缸下端面油槽,至少所述气缸上端面油槽的一端贯穿所述滑片槽的其中一个侧壁,至少所述气缸下端面油槽的一端贯穿所述滑片槽的一个侧壁。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片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气缸纵向油槽,所述气缸纵向油槽的一端与所述气缸上端面油槽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中隔板,所述气缸本体包括上气缸本体和下气缸本体,所述活塞包括上活塞和下活塞,所述中隔板位于所述上气缸本体和所述下气缸本体之间,所述上活塞位于所述上气缸本体的压缩腔内,所述下活塞位于所述下气缸本体的压缩腔内;所述转轴出油孔包括第一出油孔,所述第一出油孔包括上出油孔和下出油孔,从所述上出油孔甩出的润滑油落在所述上活塞的上端面,从所述下出油孔甩出的润滑油落在所述下活塞的下端面;所述中隔板上设置有中隔板导油槽,所述中隔板导油槽在轴向方向的投影与部分下活塞重合,也与部分下气缸本体和/或部分下滑片重合,从所述下活塞出来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中隔板导油槽被甩至所述下气缸本体和/或下滑片上。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承包括主轴承本体,所述主轴承本体上开设有导油槽,所述导油槽在轴向方向的投影与部分活塞重合,也与部分气缸和/或部分滑片重合,从所述第一油槽出来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导油槽被导至所述气缸和/或滑片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槽包括低压侧导油槽,所述低压侧导油槽位于所述滑片的低压侧,且其轴向方向的投影与气缸上端面油槽有重合;和/或,
所述导油槽包括高压侧导油槽,所述高压侧导油槽位于所述滑片的高压侧,所述气缸上开设有气缸上端面油槽,所述气缸上端面油槽包括第一气缸上端面油槽,所述高压侧导油槽在其轴向方向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气缸上端面油槽有重合,所述第一气缸上端面油槽未延伸至所述气缸的低压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槽的深度为0.1mm-0.2mm或者0.2mm-0.25mm或者0.25mm-0.5mm或者0.5mm-0.8mm或者0.8-1.0mm;或者,
所述导油槽所在壁的厚度与所述导油槽的深度之比值为6-30。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出油孔包括第一出油孔,该压缩机内形成有第一油路,所述第一油路依次包括位于所述转轴上的第一出油孔、位于所述活塞上的第一油槽和位于所述主轴承或者中隔板上的导油槽;所述第一油路还包括与所述导油槽连通的位于所述气缸上的气缸上端面油槽和位于所述滑片上的上滑片油槽。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出油孔包括第二出油孔,该压缩机内形成有第二油路,所述第二油路包括位于所述转轴上的第二出油孔和位于所述主轴承上的导油通孔。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出油孔包括第三出油孔,该压缩机内形成有第三油路,所述第三油路包括位于第三出油孔和位于所述活塞下端面的气缸下端面油槽。
24.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和上述权利要求1-23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之间有制冷剂循环流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66212.2A CN115289018B (zh) | 2022-07-22 | 2022-07-22 | 压缩机及温度调节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66212.2A CN115289018B (zh) | 2022-07-22 | 2022-07-22 | 压缩机及温度调节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89018A CN115289018A (zh) | 2022-11-04 |
CN115289018B true CN115289018B (zh) | 2023-05-05 |
Family
ID=83824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66212.2A Active CN115289018B (zh) | 2022-07-22 | 2022-07-22 | 压缩机及温度调节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89018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133317A (ja) * | 2008-12-04 | 2010-06-17 | Panasonic Corp | 密閉型圧縮機 |
CN202659502U (zh) * | 2012-05-10 | 2013-01-09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旋转式压缩机 |
CN203404081U (zh) * | 2013-07-17 | 2014-01-22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
CN207349092U (zh) * | 2017-10-23 | 2018-05-11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间隔件、泵体以及压缩机 |
CN113494456B (zh) * | 2020-04-07 | 2023-10-24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压缩机的轴承及压缩机 |
JP7313560B2 (ja) * | 2020-06-22 | 2023-07-2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ロータリ圧縮機 |
-
2022
- 2022-07-22 CN CN202210866212.2A patent/CN11528901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89018A (zh) | 2022-1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214672B1 (ko) | 베인 로터리형 압축기 | |
KR101587171B1 (ko) | 스크롤 압축기 및 이를 적용한 냉동기기 | |
KR101553953B1 (ko) | 스크롤 압축기 및 이를 적용한 냉동기기 | |
CN113446215A (zh) | 一种涡盘组件及涡旋式压缩机 | |
CN115289018B (zh) | 压缩机及温度调节系统 | |
CN219733637U (zh) | 一种压缩机用轴承、压缩机及温度调节系统 | |
KR102491634B1 (ko) | 배압유로 로터리 압축기 | |
CN113482932B (zh) |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KR102339600B1 (ko) | 로터리 압축기 | |
CN218118046U (zh) | 压缩机用轴承、压缩机及温度调节系统 | |
CN214036117U (zh) | 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流体机械 | |
CN218816987U (zh) | 气缸、压缩机及温度调节系统 | |
CN218816988U (zh) | 压缩机用转轴组件、压缩机及温度调节系统 | |
JP2004052675A (ja) | 気体圧縮機 | |
KR102004090B1 (ko) | 누설 저감 구조가 적용된 로터리 압축기 | |
KR102619911B1 (ko) | 압축기 | |
CN218235484U (zh) | 压缩机用滑片、压缩机及温度调节系统 | |
CN112412792B (zh) |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冷冻循环装置 | |
CN116906328B (zh) | 一种一体式摆动转子式泵体组件 | |
CN219754796U (zh) | 涡旋压缩机及车辆 | |
CN110836183A (zh) | 压缩机及其压缩机构 | |
US11994119B2 (en) | Compressor | |
CN220505317U (zh) | 一种曲轴结构、泵体组件及摆动转子式压缩机 | |
JP2004190509A (ja) | 気体圧縮機 | |
CN218816975U (zh) | 一种压缩机泵体及压缩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