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88527A - 门锁 - Google Patents

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88527A
CN115288527A CN202210948774.1A CN202210948774A CN115288527A CN 115288527 A CN115288527 A CN 115288527A CN 202210948774 A CN202210948774 A CN 202210948774A CN 115288527 A CN115288527 A CN 115288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output
rotate
transmission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487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88527B (zh
Inventor
苏祺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ada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ada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ada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ada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487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885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88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8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88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8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05B15/10Bolts of locks or night latch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47/0012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rotary electro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3/00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E05B63/14Arrangement of several locks or locks with several bolts, e.g. arranged one behind the other
    • E05B63/146Arrangement of several locks or locks with several bolts, e.g. arranged one behind the other locks with two or more bolts, each bolt itself being a tumbl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2047/001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ctuators or power transmissions therefor
    • E05B2047/0018Details of actuator transmissions
    • E05B2047/002Geared transmiss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2047/0048Circuits, feeding, monitoring
    • E05B2047/0067Monitoring
    • E05B2047/0069Monitoring bolt position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门锁,门锁包括壳体、驱动结构、锁舌、天地钩及斜舌。当电机运动时,电机能够驱动第三传动件转动,使第一输出件转动,从而使锁舌与天地钩滑动。第三传动件还能够带动第一传动件转动,以使第四输出件滑动,从而使斜舌滑动。当电机停止运动时,第一传动件能够带动第三传动件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输出件转动,进而使锁舌与天地钩滑动。第一传动件还能够带动第四输出件滑动,从而使斜舌滑动。本申请的门锁采用电机配合多个部件转动及滑动的结构,以控制锁舌、天地钩、及斜舌凸出或者收容于壳体。由于部件通过转动及滑动实现开关锁,能够减少门锁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且降低各个部件之间发生卡死的几率,提高门锁的工作稳定性。

Description

门锁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门锁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门锁。
背景技术
门锁是人们用于控制开锁与关锁的重要结构之一。目前,人们常用机械锁体结构来实现开关锁。但是,这样的门锁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仅会产生的较大噪音,而且各个部件之间容易产生摩擦,导致部件卡死的几率较高,降低门锁的工作稳定性。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门锁,包括:
壳体,具有收容空间;
驱动结构,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第一传动件、第三传动件、第一输出件、及第四输出件,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三传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件,所述第三传动件还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滑动连接所述第四输出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能够转动;
锁舌,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连接所述第一输出件;
天地钩,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连接所述第一输出件;及
斜舌,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连接所述第四输出件;
其中,当所述电机运动时,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第三传动件转动,使所述第一输出件转动,从而使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实现开关锁;所述第三传动件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以使所述第四输出件滑动,从而使所述斜舌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实现开关锁;
当所述电机停止运动时,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三传动件能够各自独立转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三传动件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输出件转动,进而使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实现开关锁;所述第一传动件还能够带动所述第四输出件滑动,从而使所述斜舌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实现开关锁。
本申请的门锁通过壳体、驱动结构、锁舌、天地钩、及斜舌相互配合能够使斜舌、锁舌、及天地钩相对于壳体滑动以凸出或收容于壳体,从而实现开关锁。其中,本申请的门锁具有两种实现开关锁的方式,一种为通过电机驱动驱动结构中的其他部件运动,以实现开关锁;另一种为当电机停止运动时,通过第一传动件转动以带动驱动结构中的其他部件运动,以实现开关锁。
电机具有工作与停止工作两者状态。当电机停止工作时,也可以理解为,此时电机与驱动结构的其他部件相对独立,以降低由于第一传动件驱动其他部件导致电机卡死的几率,提高门锁的工作稳定性。并且,第一输出件连接锁舌与天地钩,能够使锁舌与天地钩同步运动,既简化了门锁的结构,又增加了门锁的可靠性。
具体地,在第一种开关锁方式中,电机能够驱动第三传动件转动,以使第三传动件带动第一输出件转动,且第三传动件还能够带动第一传动件转动、第四输出滑动,以使锁舌、天地钩、及斜舌凸出或者收容于壳体,实现开关锁。在第二种开关锁方式中,由于电机停止运动,所以通过第一传动件转动以带动第三传动件转动、第一输出件转动,且第一传动件还能够带动第四输出件转动,以使锁舌、天地钩、及斜舌凸出或者收容于壳体,实现开关锁。
对比相关技术中的机械锁,本申请的门锁采用电机配合多个部件转动及滑动的结构,以控制锁舌、天地钩、及斜舌凸出或者收容于壳体。由于部件通过转动及滑动实现开关锁,所以能够减少门锁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且降低各个部件之间发生卡死的几率,提高门锁的工作稳定性。
另外,当电机停止运动时,本申请的门锁也能够通过转动第一传动件,以控制锁舌、天地钩、及斜舌的运动,实现开关门,进一步降低了由于电机损坏或者卡死导致门锁无法使用的几率,进一步提高了门锁的工作稳定性。
其中,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包括:
支架,具有容纳空间;
摆动件,连接所述电机且转动连接所述支架;及
离合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
其中,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摆动件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至非同步位置时,所述摆动件与所述离合件相分离,以使所述摆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离合件转动,从而使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三传动件各自独立转动;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摆动件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至同步位置时,所述摆动件与所述离合件相抵接,以使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摆动件、所述支架、所述离合件、及所述第三传动件同步转动。
其中,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第二传动件与第四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离合件,所述第四传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
其中,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离合件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三传动件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输出件转动,进而使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当所述第三传动件转动时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以使所述第四输出件滑动,从而使所述斜舌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以实现开关锁;
当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相互固定时,所述第二传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四传动件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以使所述第四输出件滑动,从而使所述斜舌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以实现开关锁。
其中,当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至第一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四输出件转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第一输出件转动,以使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当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至第二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动件还能够带动所述第四输出件滑动,从而使所述斜舌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
其中,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的第二输出件,所述第二输出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输出件的转动轴线重合;
当所述第一输出件转动至第三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一输出件与所述第二输出件各自独立转动,所述第三传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所述第四输出件滑动,以使所述斜舌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当所述第一输出件转动至第四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三传动件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输出件转动,所述第一输出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输出件同步转动,从而使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
其中,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三输出件与限位件,所述第三输出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三输出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输出件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锁舌、所述天地钩相抵接或相分离;
其中,当所述第三输出件转动至第五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三输出件与所述第一输出件各自独立转动,所述第三传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三输出件转动,从而使所述限位件沿远离所述锁舌、所述天地钩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锁舌、所述天地钩相分离;当所述第三输出件转动至第六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三输出件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输出件同步转动,从而使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
其中,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包括:
把手,能够转动,部分所述把手凸出于所述壳体;
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及
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斜舌,所述把手、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转动轴线重合;
其中,当所述把手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从而使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实现开关锁;所述把手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从而使所述斜舌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实现开关锁。
其中,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滑动连接所述把手,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锁舌、所述天地钩相抵接或相分离;
其中,当所述把手转动至第七配合位置时,所述把手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所述把手能够带动所述限位件沿远离所述锁舌、所述天地钩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锁舌、所述天地钩相分离;当所述把手转动至第八配合位置时,所述把手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从而使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
其中,当所述把手转动至第九配合位置时,所述把手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所述把手能够带动所述限位件沿远离所述锁舌、所述天地钩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锁舌、所述天地钩相分离;当所述把手转动至第十配合位置时,所述把手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从而使所述斜舌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
其中,所述门锁还包括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锁舌、所述斜舌及所述天地钩的位置;
其中,所述驱动结构能够驱动所述锁舌、所述斜舌及所述天地钩朝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检测组件的方向滑动;当所述锁舌、所述斜舌、所述天地钩中至少一者滑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锁舌、所述斜舌、所述天地钩中至少一者相抵接,所述检测组件用于发出第一位置信息;和/或,当所述锁舌、所述斜舌、所述天地钩中至少一者滑动至非预设位置时,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锁舌、所述斜舌、所述天地钩中至少一者相分离,所述检测组件用于发出第二位置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离合组件的零件爆炸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离合组件处于同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离合组件处于游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离合组件去除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件位于第一配合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件位于第二配合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出件与第二输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出件与第二输出件的零件爆炸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出件与第三输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出件与第三输出件的零件爆炸图。
图1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去除锁舌与第二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把手与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把手与第一连接件的零件爆炸图。
图2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把手与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把手与第二连接件的零件爆炸图。
图2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天地钩组件与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天地钩组件、锁舌组件与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三角舌组件与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斜舌组件与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采用电机上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采用电机解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采用锁芯上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采用锁芯解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采用把手上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采用把手解锁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门锁-1、壳体-10、收容空间-10a、驱动结构-20、电机-21、第一传动件-221、容置空间-221a、第五配合部-2211、第二传动件-222、第一空间-222a、第三传动件-223、第四传动件-224、平衡件-225、锁芯-226、第一输出件-231、第一配合部-2311、第四配合部-2312、齿圈区-2313、空隙区-2314、第二输出件-232、第二配合部-2321、第三输出件-233、第三配合部-2331、第四输出件-234、第五输出件-235、第五弹性件-236、限位件-24、第一转动件-241、第一滑动件-242、第二转动件-243、第二滑动件-244、第一限位部-2441、第二限位部-2442、第三限位部-2443、第二弹性件-245、第一固定件-246、锁止结构-30、锁舌组件-31、锁舌-311、天地钩组件-32、天地钩-321、第一抵接部-322、同步件-323、斜舌组件-33、斜舌-331、第三抵接部-332、第四弹性件-333、三角舌组件-34、三角舌-341、第二抵接部-342、第三弹性件-343、离合组件-40、支架-41、容纳空间-41a、摆动件-42、第五抵接部-421、离合件-43、第一弹性件-44、第三转动件-45、第四抵接部-451、减速齿轮组件-50、把手组件-60、把手-61、第六配合部-611、第八配合部-612、第一连接件-62、第七配合部-621、第二连接件-63、第九配合部-631、第三连接件-64、检测组件-70、第一检测件-71、第二检测件-72、第三检测件-7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前,再详细介绍下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门锁是人们用于控制开门与关门的重要结构之一。目前全自动锁体主要采用机械锁结构,且需依靠面板提供动力。这样的门锁在使用过程中噪音较大,且面板需要很大空间来放外置动力输出模块。并且,这样的门锁中各个部件之间容易产生摩擦,导致部件卡死的几率较高,降低门锁的工作稳定性。其中,机械锁结构指的是一种不带电子器件的锁具,完全不通电,通常用于配合机械门把手使用,使用时需用机械钥匙开关门锁,操作繁琐,钥匙易丢,把自己锁在门外,需要采用暴力开启门锁。
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门锁。请一并参考图1-图3,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件的立体结构图。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电机在图2中未标示,但将在其他附图中进行标示。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门锁1,包括壳体10、驱动结构20、锁舌311、天地钩321及斜舌331。壳体10具有收容空间10a。驱动结构20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0a内,所述驱动结构20包括电机21、第一传动件221、第三传动件223、第一输出件231、及第四输出件234,所述电机21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223,所述第三传动件22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件231,所述第三传动件223还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221,所述第一传动件221滑动连接所述第四输出件234,所述第一传动件221能够转动。锁舌311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0a内且连接所述第一输出件231。天地钩321,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0a内且连接所述第一输出件231。及斜舌331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0a内且连接所述第四输出件234。
其中,当所述电机21运动时,所述电机21能够驱动所述第三传动件223转动,使所述第一输出件231转动,从而使所述锁舌311与所述天地钩321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10,实现开关锁;所述第三传动件223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221转动,以使所述第四输出件234滑动,从而使所述斜舌331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10,实现开关锁。
当所述电机21停止运动时,所述电机21与所述第三传动件223能够各自独立转动;所述第一传动件221能够带动所述第三传动件223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输出件231转动,进而使所述锁舌311与所述天地钩321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10,实现开关锁;所述第一传动件221还能够带动所述第四输出件234滑动,从而使所述斜舌331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10,实现开关锁。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转动连接包括直接转动连接与间接转动连接,滑动连接包括直接滑动连接与间接滑动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门锁1通过壳体10、驱动结构20、锁舌311、天地钩321、及斜舌331相互配合能够使斜舌331、锁舌311、及天地钩321相对于壳体10滑动以凸出或收容于壳体10,从而实现开关锁。其中,本实施方式的门锁1具有两种实现开关锁的方式,一种为通过电机21驱动驱动结构20中的其他部件运动,以实现开关锁;另一种为当电机21停止运动时,通过第一传动件221转动以带动驱动结构20中的其他部件运动,以实现开关锁。且,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门锁1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与结构的门体中。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门锁1包括壳体10,通常用于固定、支撑或者保护其他结构部件等,甚至壳体10的设置还可以提高门锁1的外观性能。本申请对提供的壳体10的形状、材料不进行限定。并且,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门锁1还包括锁舌311、天地钩321、及斜舌331。本实施方式对斜舌331、锁舌311、及天地钩321的形状不进行限定,仅需斜舌331连接第四输出件234,锁舌311与天地钩321均连接第一输出件231即可。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结构20包括电机21,电机21用于驱动驱动结构20的其他部件运动。其中,电机21具有工作与停止工作两者状态。当电机21停止工作时,也可以理解为,此时电机21与驱动结构20的其他部件相对独立,以降低由于第一传动件221驱动其他部件导致电机21卡死的几率,提高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结构20还包括第一传动件221,第一传动件221能够转动,以带动其他部件转动。本实施方式对第一传动件221的形状、尺寸不进行限定。可选地,第一传动件221包括但不限于为具有一圈外齿的齿轮、皮带等能够转动部件。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第一传动件221命名为驱动齿轮。可选地,也可以使其他部件转动连接第一传动件221,例如旋钮、锁芯226等,人为地使第一传动件221转动,以实现开关锁。
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传动件221具有容置空间221a,容置空间221a用于容置锁芯226。进一步可选地,第一传动件221为具有外齿的玦形齿轮,玦形齿轮具有相连通的容置空间221a与缺口空间,锁芯226包括锁芯226本体与凸起部,至少部分锁芯226本体设于玦形齿轮的容置空间221a内,且至少部分凸起部设于缺口空间;其中,当锁芯226转动时,能够使凸起部朝向靠近第一传动件221的方向转动,以使凸起部抵接第一传动件221,从而使锁芯226能够带动第一传动件221同步转动。需要说明的是,玦形指的具有缺口的环形。
本实施方式通过在第一传动件221中增设用于容置锁芯226的容置空间221a,增加了用户能够通过锁芯226从外界控制驱动结构20的途径,并且由于第一传动件221为具有外齿的玦形齿轮,既能够确保锁芯226、第一传动件221、及其他部件之间能够实现转动配合,又能够通过玦形的缺口,降低了锁芯226装设于第一传动件221上时的装设难度,提高装设效率。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结构20还包括第三传动件223,可与其他部件连接,以带动其他部件转动。本实施方式对第三传动件223的形状、尺寸不进行限定。可选地,第三传动件223包括但不限于为具有一圈外齿的齿轮、皮带等能够转动部件。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第三传动件223命名为第二行星齿轮。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结构20还包括第一输出件231,可与其他部件连接,以带动其他部件转动。本实施方式对第一输出件231的形状、尺寸不进行限定。可选地,第一输出件231为具有一圈外齿的齿轮。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第一输出件231命名为间歇齿轮。
并且,第一输出件231连接锁舌311与天地钩321,能够使锁舌311与天地钩321同步运动,既简化了门锁1的结构,又增加了门锁1的可靠性。关于锁舌311与天地钩321的具体结构将在下文进行介绍。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结构20还包括第四输出件234,第四输出件234能够将相对于壳体10滑动,以带动斜舌331滑动。本实施方式对第四输出件234的形状、尺寸不进行限定。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第四输出件234命名为斜舌331推杆。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五输出件235,所述第五输出件235的一端转动连接第四输出件234,另一端连接斜舌331。其中,所述第四输出件234滑动能够使所述第五输出件235相对于壳体10转动,进而使所述斜舌331相对于壳体10滑动以凸出或者收容于壳体10,实现开关锁。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第五输出件235命名为斜舌331上拨片。
具体地,在第一种开关锁方式中,电机21能够驱动第三传动件223转动,以使第三传动件223带动第一输出件231转动,且第三传动件223还能够带动第一传动件221转动、第四输出滑动,以使锁舌311、天地钩321、及斜舌331凸出或者收容于壳体10,实现开关锁。在第二种开关锁方式中,由于电机21停止运动,所以通过第一传动件221转动以带动第三传动件223转动、第一输出件231转动,且第一传动件221还能够带动第四输出件234转动,以使锁舌311、天地钩321、及斜舌331凸出或者收容于壳体10,实现开关锁。
对比相关技术中的机械锁,本实施方式的门锁1采用电机21配合多个部件转动及滑动的结构,以控制锁舌311、天地钩321、及斜舌331凸出或者收容于壳体10。由于部件通过转动及滑动实现开关锁,所以能够减少门锁1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且降低各个部件之间发生卡死的几率,提高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
另外,当电机21停止运动时,本申请的门锁1也能够通过转动第一传动件221,以控制锁舌311、天地钩321、及斜舌331的运动,实现开关门,进一步降低了由于电机21损坏或者卡死导致门锁1无法使用的几率,进一步提高了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
请一并参考图4-图8,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离合组件的零件爆炸图。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离合组件处于同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离合组件处于游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离合组件去除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结构20还包括离合组件40,所述离合组件40包括支架41、摆动件42、及离合件43。支架41具有容纳空间41a。摆动件42连接所述电机21且转动连接所述支架41。及离合件43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纳空间41a内,且离合件43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223。
其中,当所述电机21驱动所述摆动件42相对于所述支架41转动至非同步位置时,所述摆动件42与所述离合件43相分离,以使所述摆动件42能够相对于所述离合件43转动,从而使所述电机21与所述第三传动件223各自独立转动;当所述电机21驱动所述摆动件42相对于所述支架41转动至同步位置时,所述摆动件42与所述离合件43相抵接,以使所述电机21能够驱动所述摆动件42、所述支架41、所述离合件43、及所述第三传动件223同步转动。
本实施方式的驱动结构20包括离合组件40,离合组件40具有摆动件42与离合件43同步转动的同步状态,离合组件40还具有摆动件42与离合件43分别独立运动的游离状态。当离合组件40处于同步状态时,由于摆动件42与离合件43相抵接,电机21能够带动支架41、摆动件42、离合件43、及第三传动件223同步运动。换句话说,此时电机21通过驱动离合组件40运动,从而带动第三传动件223转动,以控制斜舌331、锁舌311、及天地钩321滑动,从而实现开关锁。当离合组件40处于游离状态,由于摆动件42与离合件43相分离,摆动件42与离合件43分别独立转动,所以此时电机21无法带动第三传动件223转动。但是此时,驱动结构20能够通过第一传动件221带动斜舌331、锁舌311、及天地钩321滑动,从而实现开关锁。
可选地,通过正转电机21,能够使摆动件42转动至非同步位置,以使离合组件40处于游离状态。还能够通过反转电机21,使摆动件42转动至同步位置,以使离合组件40由游离状态转变为同步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合组件40由支架41、摆动件42、及离合件43组成。其中,支架41用于与其他部件连接,或者支撑固定其他部件。摆动件42可与其他部件连接,或者相对其他部件转动以实现不同部件的配合。离合件43用于与其他部件连接,能够相对于摆动件42转动,或与摆动件42同步转动,以实现离合组件40的离合。离合组件40的离合指的是通过离合组件40断开电机21与第三传动件223的连接,或者通过电机21驱动第三传动件223转动,上述两者状态分别与离合组件40的游离状态、离合组件40的同步状态相对应。
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离合组件40,使得当需要电机21驱动斜舌331、锁舌311、及天地钩321滑动时,使离合组件40处于同步状态;当不需要电机21驱动斜舌331、锁舌311、及天地钩321滑动时,使离合组件40处于离合状态,使电机21通过第三传动件223控制斜舌331、锁舌311、及天地钩321的运动与第一传动件221控制斜舌331、锁舌311、及天地钩321的运动分别独立,降低了驱动结构20卡死的概率,从而提高驱动结构20的工作稳定性。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合组件4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4,所述第一弹性件44连接所述摆动件42与所述支架41。
其中,当所述电机21驱动所述摆动件42相对于所述支架41转动至同步位置时,所述摆动件42与所述离合件43相抵接且所述第一弹性件44处于形变状态;所述第一弹性件44的反弹力能够使所述摆动件42相对于所述支架41转动至非同步位置,且所述摆动件42与所述离合件43相分离。
本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4,第一弹性件44用于连接其他部件,以使与其连接的部件转动或者移动后,恢复原位。具体地,当电机21停止运动时,由于第一弹性件44的反弹力能够使摆动件42转动至非同步位置,以使离合组件40处于游离状态,能够进一步确保将电机21通过第三传动件223控制斜舌331、锁舌311、及天地钩321的运动与第一传动件221控制斜舌331、锁舌311、及天地钩321的运动分隔,进一步降低了驱动结构20卡死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驱动结构20的工作稳定性。
可选地,驱动结构20还包括减速齿轮组件50,所述减速齿轮组件50转动连接所述电机21与所述摆动件42;其中,所述电机21能够驱动所述减速齿轮组件50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摆动件42转动。本实施方式通过增设减速齿轮组件50,使电机21能够更好的控制摆动件42的转动速度,从而更好的带动驱动结构20的其他部件,提高了驱动结构20的工作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8所示,所述离合组件40还包括第三转动件45,所述第三转动件45转动连接所述电机21,且所述第三转动件45靠近所述摆动件42的一侧设有第四抵接部451,所述摆动件42远离所述容纳空间41a的一侧设有第五抵接部421;其中,所述电机21能够驱动所述第三转动件45转动,以使所述第四抵接部451朝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五抵接部421的方向转动;当所述第四抵接部451与所述第五抵接部421相抵接时,所述摆动件42转动至同步位置,以使所述摆动件42与所述离合件43相抵接,从而使所述离合组件40处于同步状态;当所述第四抵接部451与所述第五抵接部421相分离时,所述摆动件42转动至非同步位置,以使所述摆动件42与所述离合件43相分离,从而使所述离合组件40处于游离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三转动件45,能够与摆动件42相互配合,以控制离合组件40的状态。本实施方式对第三转动件45的形状、尺寸不进行限定。可选地,第三转动件45包括但不限于为具有一圈外齿的齿轮、皮带等能够转动部件。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三转动件命名为齿盘。本实施方式对第四抵接部451与第五抵接部421的形状不进行限定。可选地,第四抵接部451与第五抵接部421为凸起。本实施方式中电机21能够通过驱动第三转动件45转动,以控制第四抵接部451朝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五抵接部421转动,从而控制离合组件40处于同步状态或者离合状态。
请参考图9,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结构20还包括第二传动件222与第四传动件224,所述第二传动件222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223与所述离合件43,所述第四传动件22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222与所述第一传动件221。
其中,所述电机21能够驱动所述离合件43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222转动,所述第二传动件222能够带动所述第三传动件223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输出件231转动,进而使所述锁舌311与所述天地钩321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10;当所述第三传动件223转动时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221转动,以使所述第四输出件234滑动,从而使所述斜舌331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10,以实现开关锁。
当所述第三传动件223与所述第一传动件221相互固定时,所述第二传动件222能够带动所述第四传动件224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221转动,以使所述第四输出件234滑动,从而使所述斜舌331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10,以实现开关锁。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结构20还包括第二传动件222,能够转动以带动其他部件转动。本实施方式对第二传动件222的形状、尺寸不进行限定。可选地,第二传动件222包括但不限于为具有一圈外齿的齿轮、皮带等能够转动部件。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第二传动件222命名为齿圈。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结构20还包括第四传动件224,可与其他部件连接,以带动其他部件转动。本实施方式对第四传动件224的形状、尺寸不进行限定。可选地,第四传动件224包括但不限于为具有一圈外齿的齿轮、皮带等能够转动部件。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第四传动件224命名为第三行星齿轮。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增设第二传动件222,第二传动件222转动能够带动第三传动件223以控制斜舌331、锁舌311、及天地钩321的运动。并且,当第三传动件223与第一传动件221相互固定时,例如,由于其他部件限制锁舌311与天地钩321,导致第三传动件223固定不动或者第三传动件223卡死时,第三传动件223与第一传动件221相互固定,此时无法通过第三传动件223与第一传动件221以使斜舌331滑动。所以本实施方式通过增设第四传动件224,使得第二传动件222能够通过第四传动件224以带动第一传动件221转动,第四输出件234滑动,从而使斜舌331滑动,以实现开关锁,进而增加了用户控制斜舌331的途径,从而提高了驱动结构20的可靠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限位件24与锁舌311、天地钩321相抵接,所以连接锁舌311、天地钩321的第二输出件232、第三传动件223及第一传动件221相互固定。此时,第二传动件222能够通过第四传动件224以带动第一传动件221转动,从而使第四输出件234滑动,进而使斜舌331滑动,以实现开关锁。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限位件24、锁舌311、及天地钩321在图9中未标示,但将在其他附图中进行标示。
可选地,第二传动件222具有第一空间222a,第一传动件221设于所述第一空间222a内,第三传动件223与第四传动件224设于第一空间222a内,且第三传动件223转动连接于第二传动件222与第一传动件221之间,第四传动件224转动连接于第二传动件222与第一传动件221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二传动件222看作具有一圈外齿和一圈内齿的齿圈,第一传动件221看作具有一圈外齿的太阳轮,第三传动件223与第四传动件224看作具有一圈外齿的行星轮。这样设置能够减少第一传动件221、第二传动件222、第三传动件223、及第四传动件224占用驱动结构20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驱动结构20还包括至少一个平衡件225,所述平衡件22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222;其中,所述平衡件225与所述第三传动件223设于所述第一传动件221的相对两侧;和/或所述平衡件225与所述第四传动件224设于所述第一传动件221的相对两侧。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平衡件225命名为第一行星齿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平衡件225,以确保第一传动件221、第二传动件222、第三传动件223、及第四传动件224在相互配合时,降低了第二传动件222由于不平衡导致卡死的几率,提高了驱动结构20的工作稳定性。
请再次参考图3、以及参考图10与图11,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件位于第一配合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件位于第二配合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传动件221转动至第一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动件221能够相对于所述第四输出件234转动,所述第一传动件221能够带动所述第三传动件223与所述第一输出件231转动,以使所述锁舌311与所述天地钩321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10;当所述第一传动件221转动至第二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动件221还能够带动所述第四输出件234滑动,从而使所述斜舌331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10。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传动件221具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第一传动件221与第四输出件234分别独立运动;第二种情况:第一传动件221能够带动第四输出件234滑动。由于这样设置的第一传动件221能够使驱动结构20控制斜舌331的运动与控制锁舌311、天地钩321的运动分别独立,所以降低了控制斜舌331的运动与控制锁舌311、天地钩321的运动相互影响的可能性,降低了驱动结构20卡死的概率,从而提高驱动结构20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件221设有第五配合部2211。当所述第五配合部2211与所述第四输出件234相分离时,所述第一传动件221转动至所述第一配合位置,且所述第一传动件221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输出件231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锁舌311和所述天地钩321滑动;同时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五配合部2211朝向靠近所述第四输出件234的方向转动。
当所述第五配合部2211与所述第四输出件234相抵接时,所述第一传动件221转动至所述第二配合位置,且所述第一传动件221还能够带动所述第四输出件234滑动,用于使所述斜舌331滑动。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传动件221设有第五配合部2211。在实际生产中,第五配合部2211与第一传动件221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但为了方便理解,人为地将第五配合部2211与第一传动件221进行了不同地命名。本实施方式对第五配合部2211的形状不进行限定,仅需能够与第四输出件234配合即可。可选地,第五配合部2211为凸起。
首先,当第五配合部2211与第四输出件234相分离时,第一传动件221能够相对于第四输出件234独立转动,所以当第一传动件221转动时,第一传动件221带动第一输出件231转动,进而使锁舌311和天地钩321滑动,但第一传动件221无法带动第四输出件234滑动。换句话说,此时第一传动件221无法带动连接第四输出件234的斜舌331滑动。但是,当第五配合部2211与第四输出件234相抵接时,第一传动件221能够带动第四输出件234滑动,以使斜舌331滑动。
因此,本实施方式通过在第一传动件221上设置配合部,使驱动结构20控制斜舌331的运动与控制锁舌311、天地钩321的运动分别独立,进一步降低了控制斜舌331的运动与控制锁舌311、天地钩321的运动相互影响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了驱动结构20卡死的概率,从而提高驱动结构20的工作稳定性。
请一并参考图12-图13,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出件与第二输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出件与第二输出件的零件爆炸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结构20还包括连接所述锁舌311与所述天地钩321的第二输出件232,所述第二输出件232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输出件231的转动轴线重合。
当所述第一输出件231转动至第三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一输出件231与所述第二输出件232各自独立转动,所述第三传动件223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221转动、所述第四输出件234滑动,以使所述斜舌331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10;当所述第一输出件231转动至第四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三传动件223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输出件231转动,所述第一输出件231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输出件232同步转动,从而使所述锁舌311与所述天地钩321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10。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结构20还包括第二输出件232,第二输出件232可与其他部件连接,以带动其他部件转动。本实施方式对第二输出件232的形状、尺寸不进行限定。可选地,第二输出件232为具有一圈外齿的齿轮。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第二输出件232命名为输出齿轮。
并且,第二输出件232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输出件231的转动轴线重合,为第一输出件231能够带动第二输出件232转动提供基础。可选地,第一输出件231套设于第二输出件232,或者第二输出件232套设于第一输出件231,又或者第一输出件231与第二输出件232均贯穿于第一转轴。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输出件231具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第一输出件231与第二输出件232分别独立运动;第二种情况:第一输出件231能够带动第二输出件232同步转动。由于这样设置的第一输出件231与第二输出件232,能够使驱动结构20控制斜舌331的运动与控制锁舌311、天地钩321的运动分别独立,降低了控制斜舌331的运动与控制锁舌311、天地钩321的运动相互影响的可能性,从而提高驱动结构20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2与图13所示,所述第一输出件231设有第一配合部2311,及第二输出件232设有第二配合部2321。其中,当所述第一传动件221转动时带动所述第四输出滑动,以使所述斜舌331滑动,同时当所述第一配合部231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321相分离时,所述第一输出件231转动至所述第三配合位置,且所述第一传动件221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输出件231相对于所述第二输出件232转动;当所述第一配合部231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321相抵接时,所述第一输出件231转动至所述第四配合位置,所述第一输出件231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输出件232同步转动,使所述锁舌311和所述天地钩321滑动。
在实际生产中,第一配合部2311与第一输出件231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但为了方便理解,人为地将第一配合部2311与第一输出件231进行了不同地命名。本实施方式对第一配合部2311的形状不进行限定,仅需能够与第二配合部2321配合即可。第二配合部2321与第二输出件232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但为了方便理解,人为地将第二配合部2321与第二输出件232进行了不同地命名。本实施方式对第二配合部2321的形状不进行限定,仅需能够与第一配合部2311配合即可。并且,第二输出件232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输出件231的转动轴线重合,为后续第一配合部2311与第二配合部2321配合时,第一输出件231能够带动第二输出件232转动提供基础。
具体地,由于第一输出件231设有第一配合部2311,第二输出件232设有第二配合部2321。首先,当第一配合部2311与第二配合部2321相分离时,第一输出件231与第二输出件232能够各自独立转动,所以当第一传动件221带动斜舌331滑动时,第一传动件221带动第一输出件231转动,但第一输出件231无法带动第二输出件232转动。换句话说,此时第一传动件221无法带动连接第二输出件232的锁舌311与天地钩321。其次,当第一输出件231转动至第一配合部2311与第二配合部2321相抵接时,第一输出件231能够带动第二输出件232同步转动,以控制锁舌311、天地钩321的运动。
因此,本实施方式通过在输出件上设置配合部,使驱动结构20控制斜舌331的运动与控制锁舌311、天地钩321的运动分别独立,降低了控制斜舌331的运动与控制锁舌311、天地钩321的运动相互影响的可能性,从而提高驱动结构20的工作稳定性。
请一并参考图14-图17,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出件与第三输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出件与第三输出件的零件爆炸图。图1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去除锁舌与第二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结构20还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三输出件233与限位件24,所述第三输出件233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223,所述第三输出件233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输出件231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限位件24与所述锁舌311、所述天地钩321相抵接或相分离。
其中,当所述第三输出件233转动至第五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三输出件233与所述第一输出件231各自独立转动,所述第三传动件223能够带动所述第三输出件233转动,从而使所述限位件24沿远离所述锁舌311、所述天地钩321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限位件24与所述锁舌311、所述天地钩321相分离;当所述第三输出件233转动至第六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三输出件233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输出件231同步转动,从而使所述锁舌311与所述天地钩321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10。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结构20包括第三输出件233,第三输出件233能够带动限位件24滑动。本实施方式对第三输出件233的形状、尺寸不进行限定。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第三输出件233命名为叠加齿轮。
可选地,第三输出件233与限位件24之间还具有其他部件,以将第一传动件221的转动转换为滑动。进一步可选地,所述驱动结构20还包括齿条、拨片中的其中一者,限位件24滑动连接齿条或拨片。第三输出件233转动能够带动齿条滑动,和/或拨片摆动,以使限位件24滑动。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结构20还包括限位件24,限位件24用于限定连接所述第二输出件232的锁舌311、天地钩321。本实施方式对限位件24的形状、尺寸不进行限定。限位件24具有限位状态与活动状态。当限位件24处于限位状态时,限位件24与锁舌311、天地钩321相抵接;当限位件24处于活动状态时,限位件24与锁舌311、天地钩321相分离,此时锁舌311与天地钩321能够在第一输出件231的转动下滑动。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限位件24命名为定位滑板。
具体地,当限位件24从限位状态转换为活动状态时,第三传动件223转动能够带动第三输出件233转动,从而带动限位件24沿远离所述锁舌311、所述天地钩321的方向滑动,进而使限位件24与锁舌311、天地钩321相分离。当限位件24从活动状态转换为限位状态时,第三传动件223反向转动能够带动第三输出件233反向转动,从而带动限位件24沿靠近所述锁舌311、所述天地钩321的方向滑动,进而使限位件24与锁舌311、天地钩321相抵接。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结构20还包括第一转动件241、第一滑动件242、及第二转动件243,第一转动件241转动连接第三输出件233,第一滑动件242一端连接第一转动件241,另一端滑动连接第二转动件243,第二转动件243连接限位件24。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第一转动件241命名为定位齿轮,将第一滑动件242命名为定位齿条,将第二转动件243命名为定位拨片。其中,当第三输出件233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转动件241转动,使得第一滑动件242滑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动件243转动,进而使限位件24相对于第三输出滑动,以限位件24与锁舌311、天地钩321相抵接或相分离。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驱动结构20还包括第二滑动件244,第二滑动件244与第三输出件233转动连接,锁舌311与天地钩321均连接第二滑动件244。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第二滑动件244命名为锁舌311托板。其中,当限位件24与锁舌311、天地钩321相抵接时,限位件24与第二滑动件244相抵接;当限位件24与锁舌311、天地钩321相分离时,限位件24与第二滑动件244相分离。
可选地,所述第二滑动件244具有第一限位部2441,当所述第一限位部2441与所述限位件24抵接时,所述限位件24与所述第二滑动件244相抵接,以使所述限位件24抵接所述锁舌311与所述天地钩321。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2441为凸起。
可选地,限位件24具有第二限位部2442与第三限位部2443,第二限位部2442较所述第三限位部2443远离所述门体。当第二滑动件244朝向远离门体的方向滑动,且锁舌311与天地钩321收容于壳体10时,所述第一限位部244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2442相抵接,以使所述限位件24与所述第二滑动件244相抵接;当第二滑动件244朝向靠近门体的方向,且滑动锁舌311与天地钩321凸出于壳体10时,所述第一限位部2441与所述第三限位部2443相抵接,以使所述限位件24与所述第二滑动件244相抵接。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2442为凹槽,所述第三限位部2443为凸起。
本实施方式通过增设限位件24,当需要使锁舌311与天地钩321滑动时,使限位件24处于活动状态;当无需使锁舌311与天地钩321滑动时,使限位件24处于限位状态,以降低锁舌311与天地钩321随意滑动的几率,提高了驱动结构20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驱动结构2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45与第一固定件246,所述第二弹性件245的一端连接所述限位件24,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246;其中,当所述限位件24沿远离所述锁舌311、所述天地钩321的方向滑动时,所述限位件24与所述锁舌311、所述天地钩321相分离且所述弹性件处于形变状态;所述第二弹性件245的反弹力能够使限位件24沿靠近所述锁舌311、所述天地钩321的方向滑动,且所述限位件24与所述锁舌311、所述天地钩321相抵接。
本实施方式通过增设第二弹性件245,能够使限位件24在反弹力的作用下由活动状态转换为限位状态,以进一步降低锁舌311与天地钩321随意滑动的几率,进一步提高了驱动结构20的可靠性。例如,当电机21停止运动时,在反弹力的作用下,限位件24处于限位状态,锁舌311与天地钩321无法滑动,所以不会改变门锁1的开关锁状态,影响用户的下一次开关锁,降低了用户的开关锁难易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件246固设于壳体10内,不会相对于壳体10移动。
其中,第三输出件233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输出件231的转动轴线重合,为后续第三输出件233能够带动第一输出件231转动提供基础。可选地,第一输出件231套设于第三输出件233,或者第三输出件233套设于第一输出件231,又或者第一输出件231与第三输出件233均贯穿于第二转轴。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三输出件233具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第三输出件233与第一输出件231分别独立运动;第二种情况:第三输出件233能够带动第一输出件231同步转动。由于这样设置的第三输出件233与第一输出件231,能够使驱动结构20控制限位件24的运动与控制锁舌311、天地钩321的运动分别独立,降低了控制限位的运动与控制锁舌311、天地钩321的运动相互影响的可能性,降低了驱动结构20卡死的概率,从而提高驱动结构20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4与图15所示,所述第三输出件233设有第三配合部2331,所述第一输出件231设有第四配合部2312。其中,当所述限位件24与所述锁舌311、所述天地钩321相抵接,且所述第三配合部2331与所述第四配合部2312相分离时,所述第三输出件233转动至所述第五配合位置,且所述第三传动件223能够带动所述第三输出件233相对于所述第一输出件231转动。
当所述限位件24与所述锁舌311、所述天地钩321相分离,且所述第三配合部2331与所述第四配合部2312相抵接时,所述第三输出件233转动至所述第六配合位置,且所述第三输出件233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输出件231同步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输出件231与所述第二输出件232同步转动,用于使所述锁舌311和所述天地钩321滑动。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第三输出件233设有第三配合部2331,第一输出件231设有第四配合部2312。在实际生产中,第三配合部2331与第三输出件233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但为了方便理解,人为地将第三配合部2331与第三输出件233进行了不同地命名。第四配合部2312与第一输出件231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但为了方便理解,人为地将第四配合部2312与第一输出件231进行了不同地命名。本实施方式对第三配合部2331、第四配合部2312的形状不进行限定,仅需第三配合部2331与第四配合部2312能够配合即可。关于第三配合部2331与第四配合部2312的具体结构将在下文进行介绍。
并且,第三输出件233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输出件231的转动轴线重合,为后续第三配合部2331与第四配合部2312配合时,第三输出件233能够带动第一输出件231转动提供基础。
首先,当限位件24处于限位状态,且第三配合部2331与第四配合部2312相分离时,第三输出件233与第一输出件231能够各自独立转动,所以当第三传动件223转动时,第三传动件223带动第三输出件233转动,进而使限位件24滑动,但第三输出件233无法带动第一输出件231转动。换句话说,此时第三传动件223无法带动连接第二输出件232的锁舌311与天地钩321滑动。但是,当限位件24处于活动状态,且第三配合部2331与第四配合部2312相抵接时,第三输出件233能够带动第一输出件231同步转动,以控制锁舌311、天地钩321的运动。
因此,本实施方式通过在第三输出件233与第一输出件231上设置配合部,使驱动结构20控制限位件24的运动与控制锁舌311、天地钩321的运动分别独立,降低了控制限位的运动与控制锁舌311、天地钩321的运动相互影响的可能性,降低了驱动结构20卡死的概率,从而提高驱动结构20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输出件232贯穿所述第一输出件231与所述第三输出件233,所述第一输出件231的内周侧设有所述第一配合部2311,所述第二输出件232的外周侧设有所述第二配合部2321,所述第三输出件233的内周侧设有所述第三配合部2331,所述第一输出件231靠近所述第三输出件233的一侧设有所述第四配合部2312。
本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第二输出件232贯穿第一输出件231与第三输出件233,换句话说,第一输出件231与第三输出件233套设于第二输出件232。具体地,第一输出件231的内周侧设有第一配合部2311,第二输出件232的外周侧设有第二配合部2321。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231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321中的一者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配合部231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321中的另一者包括第一凸起;其中,当所述第一配合部231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321相抵接时,所述第一凸起抵接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
第三输出件233的内周侧设有第三配合部2331,第一输出件231靠近第三输出件233的一侧设有所述第四配合部2312。可选地,所述第三配合部2331与所述第四配合部2312中的一者包括第二凸起,所述第三配合部2331与所述第四配合部2312中的另一者包括第三凸起;其中,当所述第三配合部2331与所述第四配合部2312抵接时,所述第二凸起抵接所述第三凸起。
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231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321中的一者包括第四凸起,所述第一配合部231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321中的另一者包括第五凸起;其中,当所述第一配合部231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321相抵接时,所述第四凸起抵接所述第五凸起;或者所述第三配合部2331与所述第四配合部2312中的一者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三配合部2331与所述第四配合部2312中的另一者包括第六凸起;其中,当所述第三配合部2331与所述第四配合部2312相抵接时,所述第六凸起抵接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
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第一输出件231与第三输出件233套设于第二输出件232,且在输出件的周侧壁或者一侧表面上设置配合部,减少了第一输出件231、第二输出件232、及第三输出件233在驱动结构20中占用空间,提高了第一输出件231、第二输出件232、及第三输出件233的集成度,不仅能够留下更多的空间给驱动结构20中的其他部件,还能够减少驱动结构20的整体厚度。
可选地,如图13与图14所示,第一输出件231的外周侧具有相连接的齿圈区2313与空隙区2314,与齿圈区2313对应的第一输出件231部分外周侧设有外齿。其中,当与齿圈区2313对应的部分第一输出件231接触第三传动件223时,第三传动件223与第一输出件231转动连接;当与空隙区2314对应的部分第一输出件231靠近第三传动件223时,第三传动件223与第一输出件231具有间隙,第三传动件223与第一输出件231各自独立运动。也可以将第一输出件231理解为具有缺口的齿轮。
当锁舌311与天地钩321收容于壳体10,且限位件24与锁舌311、天地钩321抵接时,第三传动件223与第一输出件231具有间隙,第三传动件223与第一输出件231各自独立运动。此时,门锁1处于开锁状态,由于第三传动件223与第一输出件231各自独立运动,所以电机21无法驱动锁舌311与天地钩321运动,进一步限制锁舌311与天地钩321的运动,降低了锁舌311与天地钩321随意滑动的几率,确保锁舌311、天地钩321不会凸出于壳体10,提高了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
并且,当与齿圈区2313对应的部分第一输出件231接触第三传动件223时,第三传动件223能够同时带动第三输出件233与第一输出件231转动,从而使锁舌311与天地钩321相对于壳体10滑动以凸出于壳体10,实现开锁。此时,第三传动件223同时转动连接第三输出件233与第一输出件231,能够增加第三传动件223、第一输出件231、及第三输出件233之间相互配合的齿轮强度,从而提高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
请参考图18,图1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结构20还包括把手组件60,所述把手组件60包括把手61、第一连接件62、及第二连接件63。把手61能够转动,部分所述把手61凸出于所述壳体10。第一连接件62连接所述锁舌311与所述天地钩321。及第二连接件63连接所述斜舌331,所述把手61、所述第一连接件62、及所述第二连接件63的转动轴线重合。
其中,当所述把手61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62转动,从而使所述锁舌311与所述天地钩321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10,实现开关锁;所述把手61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63转动,从而使所述斜舌331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10,实现开关锁。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把手组件60还包括把手61,把手61能够转动,以带动其他部件转动。本实施方式对把手61的形状、尺寸不进行限定。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把手61命名为拨轮。通过人为地使把手61转动,使第一连接件62与第二连接件63转动,进而使斜舌331、锁舌311、及天地钩321凸出或者收容于壳体10,以实现开关锁。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把手组件6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62与第二连接件63,可连接其他部件,以带动其他部件转动。本实施方式对第一连接件62与第二连接件63的形状、尺寸不进行限定。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第一连接件62命名为快开拨片,下文也将第二连接件63命名为斜舌331下拨片。
并且,把手61、第一连接件62、及第二连接件63的转动轴线重合,为后续把手61能够带动第一连接件62与第二连接件63转动提供基础。可选地,第一连接件62套设于把手61,或者把手61套设于第一连接件62,又或者第一连接件62与把手61均贯穿于第三转轴。选地,第二连接件63套设于把手61,或者把手61套设于第二连接件63,又或者第二连接件63与把手61均贯穿于第四转轴。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把手61、第一连接件62、及第二连接件63相互配合,用户能够转动壳体10外的部分把手61以控制斜舌331、锁舌311、及天地钩321的运动,增加了控制驱动结构20以实现开关锁的途径,降低了部分部件卡死导致门锁1损坏的几率,提高了门锁1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五输出件235套设于把手61,第五输出件235能够相对于把手61转动。也可以理解为,第五输出件235与把手61能够独立转动。可选地,第一转动件241套设于把手61,第一转动件241能够相对于把手61转动。也可以理解为,第一转动件241与把手61能够独立转动。可选地,第五输出件235与第二连接件63设于斜舌331的相对两侧。通过设置将各个部件叠加或者设于相对两侧,既能够确保驱动结构20能够实现开关锁,又能够提高壳体10内的空间利用率,以及降低各个部件运动相互干扰的几率。
请一并参考图19-图20,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把手与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把手与第一连接件的零件爆炸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结构20还包括限位件24,所述限位件24滑动连接所述把手61,所述限位件24与所述锁舌311、所述天地钩321相抵接或相分离。
其中,当所述把手61转动至第七配合位置时,所述把手61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62转动,所述把手61能够带动所述限位件24沿远离所述锁舌311、所述天地钩321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限位件24与所述锁舌311、所述天地钩321相分离;当所述把手61转动至第八配合位置时,所述把手61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62转动,从而使所述锁舌311与所述天地钩321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10。
上文已经对限位件24进行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把手61连接第一滑动件242,把手61转动能够带动第一滑动件242滑动,从而使第二转动件243摆动,以使限位件24相对于所述锁舌311、所述天地钩321滑动。
可选地,请再次参考图18,把手组件60还包括第三连接件64,第三连接件64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62,另一端连接锁舌311与天地钩321。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第三连接件64命名为快开拨杆。其中,当把手61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连接件62转动,以使第三连接件64转动,从而使锁舌311与天地钩321滑动以凸出或者收容于壳体10,实现开关锁。
进一步可选地,第三连接件64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62,另一端连接第二滑动件244。其中,当把手61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连接件62转动、第三连接件64转动,从而使第二滑动件244滑动,从而使锁舌311与天地钩321滑动以凸出或者收容于壳体10,实现开关锁。
本实施方式中的把手61具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把手61与第一连接件62分别独立运动;第二种情况:把手61能够带动第一连接件62转动。由于这样设置的把手61与第一连接件62,能够使把手组件60控制限位件24的运动与控制锁舌311、天地钩321的运动分别独立,降低了控制限位的运动与控制锁舌311、天地钩321的运动相互影响的可能性,降低了驱动结构20卡死的概率,从而提高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0所示,所述把手61设有第六配合部611,所述第一连接件62设有第七配合部621。其中,当所述限位件24与所述锁舌311、所述天地钩321相抵接,且所述第六配合部611与所述第七配合部621相分离时,所述把手61转动至所述第七配合位置,且所述把手61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62转动。
当所述限位件24与所述锁舌311、所述天地钩321相分离,且所述第六配合部611与所述第七配合部621相抵接时,所述把手61转动至所述第八配合位置,且所述把手61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62转动,进而使所述锁舌311和所述天地钩321滑动。
可选地,请再次参考图15,所述驱动结构20包括第五弹性件236,所述第五弹性件236的一端连接第一输出件231,另一端连接第三输出件233,第三输出件233转动连接把手61。其中,当第三输出件233转动至第六配合位置时,第三输出件233能够带动第一输出件231同步转动且第五弹性件236处于形变状态;第五弹性件236的反弹力能够使第三输出件233转动至第五配合位置,且第三输出件233与第一输出件231各自独立转动。
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五弹性件236,使第三输出件233能够转动至第五配合位置,以降低当把手61转动时带动第三输出件233转动,从而导致其他部件同时转动,进而导致驱动结构20卡死的几率,以提高驱动结构20的工作稳定性。
请一并参考图21-图22,图2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把手与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把手与第二连接件的零件爆炸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把手61转动至第九配合位置时,所述把手61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63转动,所述把手61能够带动所述限位件24沿远离所述锁舌311、所述天地钩321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限位件24与所述锁舌311、所述天地钩321相分离;当所述把手61转动至第十配合位置时,所述把手61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63转动,从而使所述斜舌331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10。
本实施方式中的把手61具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把手61与第二连接件63分别独立运动;第二种情况:把手61能够带动第二连接件63转动。由于这样设置的把手61与第二连接件63,能够使把手组件60控制限位件24的运动与控制斜舌331的运动分别独立,降低了控制限位的运动与控制斜舌331的运动相互影响的可能性,降低了驱动结构20卡死的概率,从而提高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把手61设有第八配合部612,所述第二连接件63设有第九配合部631。其中,当所述限位件24与所述锁舌311、所述天地钩321相抵接,且所述第八配合部612与所述第九配合部631相分离时,所述把手61转动至所述第九配合位置,且所述把手61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63转动。
当所述限位件24与所述锁舌311、所述天地钩321相分离,且所述第八配合部612与所述第九配合部631相抵接时,所述把手61转动至所述第十配合位置,且所述把手61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63转动,进而使所述斜舌331滑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所述把手61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件6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63,所述把手61靠近第一连接件62的外周侧设有所述第六配合部611,所述第一连接件62的内周侧设有所述第七配合部621,所述把手61靠近第二连接件63的外周侧设有所述第八配合部612,所述第二连接件63的内周侧设有所述第九配合部631。
可选地,所述第六配合部611与所述第七配合部621中的一者包括第三凹槽,所述第六配合部611与所述第七配合部621中的另一者包括第七凸起;其中,当所述第六配合部611与所述第七配合部621相抵接时,所述第七凸起抵接所述第三凹槽的侧壁。
所述第八配合部612与所述第九配合部631中的一者包括第四凹槽,所述第八配合部612与所述第九配合部631中的另一者包括第八凸起;其中,当所述第八配合部612与所述第九配合部631相抵接时,所述第八凸起抵接所述第四凹槽的侧壁。
请参考图23,图2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门锁1还包括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0a内的检测组件70,所述检测组件70用于检测所述锁舌311、所述斜舌331及所述天地钩321的位置;
其中,所述驱动结构20能够驱动所述锁舌311、所述斜舌331及所述天地钩321朝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检测组件70的方向滑动;当所述锁舌311、所述斜舌331、所述天地钩321中至少一者滑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检测组件70与所述锁舌311、所述斜舌331、所述天地钩321中至少一者相抵接,所述检测组件70用于发出第一位置信息;和/或,当所述锁舌311、所述斜舌331、所述天地钩321中至少一者滑动至非预设位置时,所述检测组件70与所述锁舌311、所述斜舌331、所述天地钩321中至少一者相分离,所述检测组件70用于发出第二位置信息。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门锁1能够通过壳体10、驱动结构20、锁舌311、斜舌331、天地钩321、及检测组件70相互配合,以实现对锁舌311、斜舌331、天地钩321中至少一者位置的检测,以得出门锁1的工作状态,从而判断门锁1的开关门、开关锁情况。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门锁1还包括检测组件70,用于检测锁舌311、斜舌331、天地钩321中至少一者的位置。本申请对提供的检测组件70的形状不进行限定,仅需检测组件70能够检测锁舌311、斜舌331、天地钩321中至少一者的位置即可。
当锁舌311、斜舌331、天地钩321中至少一者滑动至预设位置时,锁舌311、斜舌331、天地钩321中至少一者抵接检测组件70;和/或,当锁舌311、斜舌331、天地钩321中至少一者滑动至非预设位置时,锁舌311、斜舌331、天地钩321中至少一者与检测组件70分离。这两种情况下检测组件70均能够检测锁舌311、斜舌331、天地钩321中至少一者的位置,为用户判断锁舌311、斜舌331、天地钩321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进而判断门锁1的开关门、开关锁状态提供基础。也可理解为,检测组件70能够判断锁舌311、斜舌331、天地钩321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从而判断的门锁状态包括门打开、门关闭、门上锁、及门解锁。
具体地,第一,检测组件70发出第一位置信息、或只发出第二位置信息、或既发出第一位置信息又发出第二位置信息。也可以理解为,检测组件70检测第一位置、或只检测第二位置、或既检测第一位置又检测第二位置。第二,根据检测组件70发出的位置信息,即检测组件70检测的位置,能够判断的门锁状态具有四种情况:门打开、或门关闭、或门上锁、或门解锁。
例如,门锁1处于开锁状态时,锁舌311、斜舌331、天地钩321中至少一者滑动至预设位置,以抵接检测组件70,检测组件70发出第一位置信息,即检测锁舌311、斜舌331、天地钩321中至少一者的第一位置,帮助用户判断此时锁舌311、斜舌331、天地钩321中至少一者收容于壳体10内,从而帮助用户判断此时门锁1已经开锁完成。又例如,当门锁1处于关门状态时,锁舌311、斜舌331、天地钩321中至少一者滑动至非预设位置,以使检测组件70与锁舌311、斜舌331、天地钩321中至少一者分离,检测组件70发出第二位置信息,即检测组件70检测锁舌311、斜舌331、天地钩321中至少一者的第二位置,从而帮助用户判断此时门处于关门状态,为后续通过驱动结构20进行关锁提供基础。
以上所列举的仅为参考示例,为了避免冗余,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实际运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组合,但任一组合均属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也就覆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门锁1能够通过增设检测组件70,以检测锁舌311、斜舌331、天地钩321中至少一者的位置,从而判断门锁状态,进而降低了开关锁的难度。换句话说,便于用户判断天地钩321、锁舌311、及斜舌331的工作状态,降低用户进行重复上锁或者关锁操作的概率,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需要说明的是,锁舌311、天地钩321、及斜舌331属于门锁1的锁止结构30。锁止结构30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0a内且连接所述驱动结构20,所述锁止结构30用于相对所述壳体10滑动以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10,从而实现开关锁。
请参考图24,图2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天地钩组件与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组件70包括第一检测件71,所述锁止结构30还包括天地钩组件32,所述天地钩组件32包括天地钩321、以及装设于所述天地钩321一侧的第一抵接部322,所述天地钩321连接所述驱动结构20。
其中,所述驱动结构20能够驱动所述天地钩321相对于所述壳体10滑动,当所述天地钩321凸出于所述壳体10并滑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抵接部322抵接所述第一检测件71,所述第一检测件71用于发出第一关锁信息,所述检测组件70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结构20运动。
第一检测件71用于发出第一关锁信息,也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检测件71用于检测所述天地钩321的第一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的检测组件70包括第一检测件71,第一检测件71能够与天地钩组件32的第一抵接部322配合,以检测天地钩321的位置。本实施方式对第一检测件71的形状、尺寸不进行限定,仅需第一检测件71能够检测天地钩321的位置即可。
本实施方式中的锁止结构30包括天地钩组件32,天地钩组件32包括天地钩321与第一抵接部322。天地钩321用于凸出或收容于壳体10,以实现开关锁。第一抵接部322用于与第一检测件71配合,以检测天地钩321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天地钩组件32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于所述第一抵接部322背离所述第一检测件71的一侧。更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抵接部322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设于所述天地钩321的一侧,所述加强件抵接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通过增设加强件,能够增加第一检测件71的强度,增加第一抵接部322的使用寿命,提高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
具体地,当天地钩321凸出于壳体10时,门锁1实现关锁,同时天地钩321滑至预设位置,第一抵接部322与第一检测件71相抵接。第一检测件71用于发出第一关锁信息,第一关锁信息表示天地钩321此时凸出于壳体10,门锁状态为关锁。检测组件70驱动驱动结构20运动。可选地,驱动结构20的运动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方式对此不进行限定。例如,当用户需要开锁时,根据第一关锁信息,驱动结构20能够控制锁止结构30的运动,以使锁止结构30收容于壳体10,以实现开锁。
本实施方式通过使天地钩321的第一抵接部322与第一检测件71相互配合,从而使第一检测件71能够发出第一关锁信息,以便于判断此时门锁1处于关锁状态,便于用户的后续操作,降低了开关锁的难度。
请再次参考图5-图8、以及图2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离合组件40的离合件43连接所述锁止结构30,用于连接所述驱动结构20中的锁芯226或把手61。其中,所述检测组件70驱动所述电机21运动,以使所述电机21驱动所述摆动件42相对于所述支架41摆动至非同步位置,从而使所述摆动件42与所述离合件43相分离,进而使所述离合件43能够在所述锁芯226或所述把手61的控制下相对于所述摆动件42转动。
离合组件40在上文已经进行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方式中当检测组件70发出第一关锁信息时,检测组件70能够驱动电机21运动,以使摆动件42转动至非同步位置,从而使摆动件42与离合件43相分离。换句话说,检测组件70能够驱动电机21带动离合组件40处于游离状态,使离合组件40断开电机21与锁止结构30的连接。此时,用户还能够通过驱动结构20中的锁芯226或把手61控制锁止结构30的运动。当门锁1处于关锁状态时,断开电机21的连接,能够将电机21与驱动结构20中的锁芯226或把手61分隔,降低锁芯226或把手61与电机21相互影响的几率,从而降低了驱动结构20的卡死几率,进而提高了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
可选地,当用户需要开锁时,第一抵接部322抵接所述第一检测件71,第一检测件71发出第一关锁信息,检测组件70用于驱动电机21运动,使摆动件42与离合件43相抵接,通过电机21带动驱动结构20的其他部件运动,从而使锁止结构30相对壳体10滑动以收容于壳体10,从而实现开锁。
请再次参考图2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天地钩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驱动结构20的同步件323,所述同步件323的一侧转动连接一个所述天地钩321,相对的另一侧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天地钩321。
其中,所述驱动结构20能够驱动所述同步件323相对于两个所述天地钩321转动,从而使两个所述天地钩321同步相向运动,或同步背向运动,以使所述天地钩321相对所述壳体10滑动以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10,实现开关锁。
本实施方式天地钩组件32包括同步件323与天地钩321,同步件323用于驱动两个天地钩321同步相向运动,或同步背向运动。可选地,同步件323包括但不限于转轴、齿轮、皮带等,能够带动天地钩321滑动的部件。天地钩321能够相对于壳体10滑动,以凸出或收容于壳体10,实现开关锁。可选地,天地钩321与同步件323抵接的一侧具有间隔排列的齿,以使天地钩321能够将同步件323的转动转换为相对于壳体10滑动。
本实施方式将两个天地钩321分别设于同步件323的相对两侧,既确保了两个天地钩321能够同步运动,实现开关锁,又能够避免天地钩321之间的运动相互影响,提高了锁止结构30的工作稳定性。
请参考图25,图2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天地钩组件、锁舌组件与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锁止结构30还包括锁舌组件31,所述锁舌组件31包括滑动连接第二输出件232的锁舌311,所述第二输出件232转动连接所述同步件323。
其中,当所述同步件323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输出件232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锁舌311滑动,以使所述锁舌311与所述天地钩321同步滑动。
本实施方式的锁止结构30还包括锁舌组件31,锁舌组件31包括锁舌311,其滑动连接第二输出件232,第二输出件232用于控制锁舌311相对于壳体10滑动。第二输出件232与同步件323转动连接,所以第二输出件232与同步件323能够同步转动,以使天地钩321与锁舌311同步滑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输出件232与同步件323转动连接包括直接转动连接与间接转动连接。
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与同步件323转动连接的第二输出件232,将天地钩321与锁舌311的运动同步,即当天地钩321凸出于壳体10时,锁舌311也凸出于壳体10。当天地钩321收容于壳体10时,锁舌311也收容于壳体10。这样设置通过检测天地钩321的位置,也能够获得锁舌311的位置,既提高了检测组件70的检测效率,又便于驱动结构20同步控制锁舌311与天地钩321的运动。
请参考图26,图2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三角舌组件与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组件70包括第二检测件72,所述锁止结构30包括三角舌组件34,所述三角舌组件34包括三角舌341、以及设于所述三角舌341一侧的第二抵接部342,所述三角舌341用于与所述门体抵接。
其中,当所述门锁1装设于所述门体,且所述门体处于开门状态时,所述三角舌341的部分凸出于所述壳体10并位于所述预设位置,且所述第二抵接部342抵接所述第二检测件72;当所述门锁1装设于所述门体,且所述门体处于关门状态时,所述三角舌341与所述门体接触,且所述三角舌341沿远离所述门体的方向滑动;当所述三角舌341滑动至所述非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抵接部342与所述第二检测件72分离,所述第二检测件72用于发出第一关门信息,所述检测组件70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结构20运动。
第二检测件72用于发出第一关门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第二检测件72用于检测所述三角舌341的第二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的检测组件70包括第二检测件72,第二检测件72能够与三角舌组件34的第二抵接部342分离,以检测三角舌组件34的位置。本实施方式对第二检测件72的形状、尺寸不进行限定,仅需第二检测件72能够检测三角舌组件34的位置即可。
本实施方式中的锁止结构30包括三角舌组件34,三角舌组件34包括三角舌341与第二抵接部342。三角舌341用于凸出于壳体10、或收容于壳体10以抵接门体,以表示开关门的状态。第二抵接部342用于与第二检测件72配合,以检测三角舌341的位置。
具体地,当三角舌341与门体接触时,门锁1实现关门,同时三角舌341滑至非预设位置,第二抵接部342与第二检测件72相分离。第二检测件72能够发出第一关门信息,第一关门信息表示三角舌341此时与门体抵接,或者说三角舌341收容于壳体10内,门锁状态为关门。驱动结构20根据第一关门信息运动。可选地,驱动结构20的运动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方式对此不进行限定。
本实施方式通过使三角舌341的第二抵接部342与第二检测件72相互配合,从而使第二检测件72能够发出第一关门信息,以便于判断此时门锁1处于关门状态,便于用户的后续操作,降低了开关锁的难度。
可选地,当所述门锁1装设于所述门体,且所述门体处于开门状态时,所述三角舌341的部分凸出于所述壳体10并位于所述预设位置,且所述第二抵接部342抵接所述第二检测件72,所述第二检测件72用于发出第二开门信息,所述检测组件70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结构20运动。
请再次参考图5-图8、以及图2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离合件43连接所述锁止结构30。其中,所述检测组件70驱动所述电机21运动,以使所述电机21驱动所述摆动件42相对于所述支架41摆动至同步位置,使所述摆动件42与所述离合件43相抵接,从而使所述电机21能够驱动所述摆动件42、所述支架41、所述离合件43、所述锁止结构30同步转动,进而使所述锁止结构30凸出于所述壳体10,实现关锁。
本申请在上文已对电机21与离合组件40进行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需要注意的是,当离合组件40处于同步状态时,由于摆动件42与离合件43相抵接,电机21能够带动支架41、摆动件42、离合件43、及锁止结构30同步运动。
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二检测件72发出第一关门信息时,检测组件70能够驱动电机21运动,以使摆动件42摆动至同步位置,从而使摆动件42与离合件43相抵接。换句话说,检测组件70能够驱动电机21带动离合组件40处于同步状态,使电机21能够带动锁止结构30的运动,以使锁止结构30凸出于壳体10,实现关锁,从而降低了用户的关锁的难度,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请再次参考图26,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固定件在图26中未标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三角舌组件34还包括第三弹性件343与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位于所述三角舌341的一侧,所述第三弹性件343套设于所述三角舌341,且所述第三弹性件343的一端连接所述三角舌34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其中,当所述三角舌341沿远离所述门体的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二抵接部342与所述第二检测件72相分离且所述第三弹性件343处于形变状态;所述第三弹性件343的反弹力能够使所述三角舌341的部分凸出于所述壳体10并位于所述预设位置,且所述第二抵接部342与所述第二检测件72相抵接。
本实施方式通过增设第三弹性件343与第二固定件,能够使三角舌341在反弹力的作用下凸出于壳体10并位于预设位置,以进一步限制三角舌341的运动。当三角舌341与门体接触,即三角舌341位于非预设位置时,第二检测件72用于检测三角舌341的第二位置,以表示门锁1处于关门状态。因此,本实施方式通过第三弹性件343进一步限定三角舌341的运动状态,降低了三角舌341随意运动导致后续判断门锁状态错误的几率,提高了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固定件固设于壳体10内,即第二固定件不会相对于壳体10移动。
请参考图27,图2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斜舌组件与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固定件在图27中未标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组件70包括第三检测件73,所述锁止结构30包括斜舌组件33,所述斜舌组件33包括斜舌331、以及设于所述斜舌331一侧的第三抵接部332,所述斜舌331连接所述驱动结构20;
其中,当关锁时,所述驱动结构20驱动所述斜舌331的部分凸出于所述壳体10并位于所述非预设位置,且所述第三抵接部332与所述第三检测件73相分离;当开锁时,所述驱动结构20驱动所述斜舌331相对于所述壳体10滑动,且所述斜舌331收容于所述壳体10;当所述斜舌331滑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三抵接部332与所述第三检测件73抵接,所述第三检测件73用于发出第一开门信息,所述检测组件70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结构20运动。
第三检测件73用于发出第一开门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第三检测件73用于检测所述斜舌331的第一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的检测组件70包括第三检测件73,第三检测件73能够与斜舌组件33的第三抵接部332相抵接,以检测斜舌组件33的位置。本实施方式对第三检测件73的形状、尺寸不进行限定,仅需第三检测件73能够检测斜舌组件33的位置即可。
本实施方式中的锁止结构30包括斜舌组件33,斜舌组件33包括斜舌331与第三抵接部332。斜舌331用于凸出于壳体10、或收容于壳体10以抵接门体,以表示开关锁的状态。第三抵接部332用于与第三检测件73配合,以检测斜舌331的位置。
具体地,当斜舌331收容于壳体10时,门锁1实现关锁,同时斜舌331滑至预设位置,第三抵接部332与第三检测件73相抵接。第三检测件73发出第一开门信息,第一开门信息表示斜舌331此时收容于壳体10,门锁状态为关锁。驱动结构20根据第一开门信息运动。可选地,驱动结构20的运动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方式对此不进行限定。
本实施方式通过使斜舌331的第三抵接部332与第三检测件73相互配合,从而使第三检测件73能够检测第一开门信息,以便于判断此时门锁1处于关锁状态,便于用户的后续操作,降低了开关锁的难度。
可选地,所述斜舌组件33还包括第四弹性件333与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位于所述斜舌331的一侧,所述第四弹性件333套设于所述斜舌331,且所述第四弹性件333的一端连接所述斜舌33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固定件。
其中,当所述斜舌331收容于所述壳体10时,所述第三抵接部332与所述第三检测件73相抵接且所述第四弹性件333处于形变状态;所述第四弹性件333的反弹力能够使所述斜舌331的部分凸出于所述壳体10,且所述第三抵接部332与所述第三检测件73相分离。
本实施方式通过增设第四弹性件333与第三固定件,能够使斜舌331在反弹力的作用下凸出于壳体10,以进一步限制斜舌331的运动。当斜舌331收容于壳体10且第三抵接部332与第三检测件73相抵接,即斜舌331位于预设位置时,第三检测件73用于检测斜舌331的第一位置,以表示门锁1处于关锁状态。因此,本实施方式通过第四弹性件333进一步限定斜舌331的运动状态,降低了斜舌331随意运动导致后续判断门锁状态错误的几率,提高了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
请再次参考图5-图8、以及图2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离合件43连接所述锁止结构30,用于连接所述驱动结构20中的锁芯226或把手61。其中,所述检测组件70驱动所述电机21运动,以使所述电机21驱动所述摆动件42相对于所述支架41摆动至非同步位置,从而使所述摆动件42与所述离合件43相分离,进而使所述离合件43能够在所述锁芯226或所述把手61的控制下相对于所述摆动件42转动。
本实施方式中当检测组件70发出第一开门信息时,检测组件70能够驱动电机21运动,以使摆动件42转动至非同步位置,从而使摆动件42与离合件43相分离。换句话说,第一开门信息能够驱动电机21带动离合组件40处于游离状态,使离合组件40断开电机21与锁止结构30的连接。此时,用户还能够通过驱动结构20中的锁芯226或把手61控制锁止结构30的运动。当门锁1处于开锁状态时,断开电机21的连接,能够将电机21与驱动结构20中的锁芯226或把手61分隔,降低锁芯226或把手61与电机21相互影响的几率,从而降低了驱动结构20的卡死几率,进而提高了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
可选地,当用户需要关锁时,第三抵接部332抵接所述第三检测件73,第三检测件73检测斜舌331的第一位置,检测组件70用于驱动电机21运动,使摆动件42与离合件43相抵接,通过电机21带动驱动结构20的其他部件运动,从而使锁止结构30相对壳体10滑动以凸出于壳体10,从而实现关锁。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舌311门锁1还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电连接检测组件70与电机21,处理器能够接收检测组件70发出的第一位置信息和/或第二位置信息,处理器还能够控制电机21的运动,从而驱动驱动结构20,以实现开关锁。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在本申请的附图中并未标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门锁1具有三种实现开关锁的方式:电机21开关锁,连接第一传动件221的锁芯226开关锁,及把手61开关锁。以下对上述开关锁的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28,图2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采用电机上锁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种情况为电机21上锁:当三角舌341收容于壳体10时,此时第二抵接部342与第二检测件72相分离。第二检测件72能够发出第一关门信息,即检测到门已关好。电机21接收第一关门信息,电机21反转驱动摆动件42,摆动件42转动至同步位置,从而使摆动件42与离合件43相抵接。电机21能够带动离合组件40驱动第二传动件222(齿圈),第二传动件222带动第三传动件223(第二行星齿轮)转动,第三传动件223带动第三输出件233(叠加齿轮)转动,第三输出件233带动第一转动件241(定位齿轮)转动,第一转动件241带动第一滑动件242(定位齿条)横向滑动,第一滑动件242带动第二转动件243(定位拨片)摆动,第二转动件243拉动限位件24(定位滑板)横向滑动实现第二滑动件244(锁舌311托板)解除限位,此时第三输出件233转动一定角度至第六配合位置,从而带动第一输出件231(间歇齿轮)旋转动,第一输出件231带动第二输出件232(输出齿轮)转动,第二输出件232带动锁舌311滑动,同时带动天地钩321滑动。
当天地钩321上的第一抵接部322抵接第一检测件71,第一检测件71能够发出第一关锁信息,此时限位件24靠第二弹性件245复位,对锁舌311进行限位,防止锁舌311后退,即防止锁舌311滑动以收容于壳体10。第一关锁信息表示上锁已完成,电机21接收第一关锁信息,电机21反向转动,使离合组件40处于游离状态。第一输出件231靠第五弹性件236复位,使第三输出件233与第一输出件231各自独立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三角舌341受到第三弹性件343反弹力、斜舌331受到第四弹性件333反弹力,三角舌341与斜舌331均凸出于壳体10。当需要关门或者开锁时,门锁1能够通过驱动结构20或者外力的作用,使三角舌341与斜舌331收容于壳体10。
请参考图29,图2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采用电机解锁的结构示意图。第二种情况为电机21解锁:当电机21收到开锁指令时,电机21正转驱动摆动件42,摆动件42转动至同步位置,从而使摆动件42与离合件43相抵接。电机21带动离合组件40驱动第二传动件222(齿圈),第二传动件222带动第三传动件223(第二行星齿轮),第三传动件223第三输出件233(叠加齿轮)转动,第三输出件233带动第一转动件241(定位齿轮)转动,第一转动件241带动第一滑动件242(定位齿条)横向滑动,第一滑动件242带动第二转动件243(定位拨片)摆动,第二转动件243拉动限位件24(定位滑板)横向滑动实现第二滑动件244(锁舌311托板)解除限位,此时第三输出件233转动一定角度至第六配合位置,从而带动第一输出件231(间歇齿轮)转动,第一输出件231带第二输出件232(输出齿轮)转动,第二输出件232带动锁舌311滑动,同时带动天地钩321滑动,实现开锁。
当锁舌311移动到最底端时,第一传动件221(驱动齿轮)因锁舌311行程限制,处于锁住状态,第三传动件223也相对处于固定状态,此时电机21驱动第二传动件222转动,从而驱动第四传动件224(第三行星齿轮)转动,第四传动件224带动第一传动件221转动,第一传动件221推动第四输出件234(斜舌331推杆)滑动,以使锁舌311滑动收容于壳体10,实现开锁。
当第四输出件234推动第五输出件235(斜舌331上拨片)至预设位置,第三抵接部332与第三检测件73抵接,第三检测件73能够发出第一开门信息,提示开锁已完成。处理器中程序设置n秒后,电机21反转,使离合组件40处于游离状态。第一输出件231靠第五弹性件236复位,使第三输出件233与第一输出件231各自独立转动。限位件24靠第二弹性件245复位,对锁舌311进行限位,防止锁舌311后退,即防止锁舌311滑动以凸出于壳体10。斜舌331依靠第四弹性件333复位,使斜舌331的部分凸出于壳体10。
开门状态时,三角舌341处于弹出状态,即三角舌341凸出于壳体10,此时第二抵接部342抵接第二检测件72,第二检测件72能够发出第二开门信息,以提示门未关。此状态下,电机21不会驱动锁舌311自动上锁。
请参考图30,图3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采用锁芯上锁的结构示意图。第三种情况为锁芯226上锁:当连接第一传动件221的锁芯226反向驱动第一传动件221(驱动齿轮)时,第一传动件221驱动第三传动件223(第二行星齿轮),第三传动件223带动第三输出件233(叠加齿轮)转动,第三输出件233带动第一转动件241(定位齿轮)转动,第一转动件241带动第一滑动件242(定位齿条)横向滑动,第一滑动件242带动第二转动件243(定位拨片)摆动,第二转动件243拉动限位件24(定位滑板)横向滑动实现第二滑动件244(锁舌311托板)解除限位,此时第三输出件233转动一定角度至第六配合位置,从而带动第一输出件231(间歇齿轮)转动,第一输出件231第二输出件232(输出齿轮)转动,第二输出件232带动锁舌311移动,同时带动天地钩321移动,实现关锁。
当锁舌311到达第二滑动件244上齿条最大行程时,锁舌311完全伸出,门锁1处于关锁状态。限位件24靠第二弹性件245复位,对锁舌311进行限位,防止锁舌311后退,即防止锁舌311滑动以收容于壳体10。第一输出件231靠第五弹性件236复位,使第三输出件233与第一输出件231各自独立转动。
请参考图31,图3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采用锁芯解锁的结构示意图。第四种情况为锁芯226解锁:当连接第一传动件221的锁芯226正向驱动第一传动件221(驱动齿轮)时,第一传动件221驱动第三传动件223(第二行星齿轮),第三传动件223带动第三输出件233(叠加齿轮)转动,第三输出件233带动第一转动件241(定位齿轮)转动,第一转动件241带动第一滑动件242(定位齿条)横向滑动,第一滑动件242带动第二转动件243(定位拨片)摆动,第二转动件243拉动限位件24(定位滑板)横向滑动实现第二滑动件244(锁舌311托板)解除限位,第三输出件233转动一定角度至第六配合位置,从而带动第一输出件231(间歇齿轮)转动,第一输出件231第二输出件232(输出齿轮)转动,第二输出件232带动锁舌311移动,同时带动天地钩321移动,实现开锁。
当锁舌311到达第二滑动件244上齿条最大行程时,锁舌311完全收容于壳体10,第一传动件221因锁舌311行程限制,处于锁住状态,第三传动件223也相对处于固定状态。此时电机21驱动第二传动件222转动,从而驱动第四传动件224(第三行星齿轮)转动,第四传动件224带动第一传动件221转动,第一传动件221推动第四输出件234(斜舌331推杆)滑动,第四输出件234推动第五输出件235(斜舌331上拨片)至斜舌组件33最大行程,此时斜舌331完全开启,即斜舌331收容于壳体10。
请参考图32,图3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采用把手上锁的结构示意图。第五种情况为把手61上锁:当凸出于壳体10的部分把手61上提时,把手61(拨轮)相对于壳体10转动,把手61带动第一连接件62(快开拨片)转动,第一连接件62带动第三连接件64(快开拨杆)撬动锁舌311移动到最大行程,使锁舌311完全伸出,即使得锁舌311凸出于壳体10,实现关锁。
请参考图33,图3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采用把手解锁的结构示意图。第六种情况为把手61解锁:当凸出于壳体10的部分把手61下压时,把手61(拨轮)相对于壳体10反向转动,把手61带动第一连接件62(快开拨片)转动,第一连接件62带动第三连接件64(快开拨杆)撬动锁舌311移动到最大行程。同时,把手61会带动第二连接件63(斜舌331下拨片)拨动斜舌331,从而使锁舌311和斜舌331同时完全缩回锁壳,即使得锁舌311与斜舌331均收容于壳体10,以实现开锁。
因此,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门锁1,也可以理解为全自动锁体,通过处理器接收检测组件70的位置信息,以控制电机21的运动,从而控制锁舌311、天地钩321、及斜舌331的运动,以实现开关锁。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门锁1能够让面板结构更简单,只需提供输出控制信号即可,让面板外观局限性更低。并且,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门锁1由多个部件转动及滑动以实现开关锁,所以能够减少门锁1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且降低各个部件之间发生卡死的几率,提高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与说明,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收容空间;
驱动结构,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第一传动件、第三传动件、第一输出件、及第四输出件,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三传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件,所述第三传动件还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滑动连接所述第四输出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能够转动;
锁舌,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连接所述第一输出件;
天地钩,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连接所述第一输出件;及
斜舌,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连接所述第四输出件;
其中,当所述电机运动时,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第三传动件转动,使所述第一输出件转动,从而使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实现开关锁;所述第三传动件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以使所述第四输出件滑动,从而使所述斜舌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实现开关锁;
当所述电机停止运动时,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三传动件能够各自独立转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三传动件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输出件转动,进而使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实现开关锁;所述第一传动件还能够带动所述第四输出件滑动,从而使所述斜舌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实现开关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包括:
支架,具有容纳空间;
摆动件,连接所述电机且转动连接所述支架;及
离合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
其中,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摆动件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至非同步位置时,所述摆动件与所述离合件相分离,以使所述摆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离合件转动,从而使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三传动件各自独立转动;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摆动件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至同步位置时,所述摆动件与所述离合件相抵接,以使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摆动件、所述支架、所述离合件、及所述第三传动件同步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第二传动件与第四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离合件,所述第四传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
其中,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离合件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三传动件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输出件转动,进而使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当所述第三传动件转动时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以使所述第四输出件滑动,从而使所述斜舌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以实现开关锁;
当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相互固定时,所述第二传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四传动件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以使所述第四输出件滑动,从而使所述斜舌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以实现开关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至第一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四输出件转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第一输出件转动,以使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当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至第二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动件还能够带动所述第四输出件滑动,从而使所述斜舌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的第二输出件,所述第二输出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输出件的转动轴线重合;
当所述第一输出件转动至第三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一输出件与所述第二输出件各自独立转动,所述第三传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所述第四输出件滑动,以使所述斜舌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当所述第一输出件转动至第四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三传动件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输出件转动,所述第一输出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输出件同步转动,从而使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三输出件与限位件,所述第三输出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三输出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输出件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锁舌、所述天地钩相抵接或相分离;
其中,当所述第三输出件转动至第五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三输出件与所述第一输出件各自独立转动,所述第三传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三输出件转动,从而使所述限位件沿远离所述锁舌、所述天地钩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锁舌、所述天地钩相分离;当所述第三输出件转动至第六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三输出件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输出件同步转动,从而使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包括:
把手,能够转动,部分所述把手凸出于所述壳体;
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及
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斜舌,所述把手、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转动轴线重合;
其中,当所述把手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从而使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实现开关锁;所述把手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从而使所述斜舌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实现开关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滑动连接所述把手,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锁舌、所述天地钩相抵接或相分离;
其中,当所述把手转动至第七配合位置时,所述把手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所述把手能够带动所述限位件沿远离所述锁舌、所述天地钩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锁舌、所述天地钩相分离;当所述把手转动至第八配合位置时,所述把手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从而使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把手转动至第九配合位置时,所述把手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所述把手能够带动所述限位件沿远离所述锁舌、所述天地钩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锁舌、所述天地钩相分离;当所述把手转动至第十配合位置时,所述把手还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从而使所述斜舌凸出或收容于所述壳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还包括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锁舌、所述斜舌及所述天地钩的位置;
其中,所述驱动结构能够驱动所述锁舌、所述斜舌及所述天地钩朝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检测组件的方向滑动;当所述锁舌、所述斜舌、所述天地钩中至少一者滑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锁舌、所述斜舌、所述天地钩中至少一者相抵接,所述检测组件用于发出第一位置信息;和/或,当所述锁舌、所述斜舌、所述天地钩中至少一者滑动至非预设位置时,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锁舌、所述斜舌、所述天地钩中至少一者相分离,所述检测组件用于发出第二位置信息。
CN202210948774.1A 2022-08-09 2022-08-09 门锁 Active CN1152885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8774.1A CN115288527B (zh) 2022-08-09 2022-08-09 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8774.1A CN115288527B (zh) 2022-08-09 2022-08-09 门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8527A true CN115288527A (zh) 2022-11-04
CN115288527B CN115288527B (zh) 2023-11-24

Family

ID=83828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48774.1A Active CN115288527B (zh) 2022-08-09 2022-08-09 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88527B (zh)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68001A2 (de) * 1984-07-11 1986-01-15 Aug. Winkhaus GmbH & Co. KG Treibstangenschloss
DE20203565U1 (de) * 2002-02-27 2002-05-23 Gretsch Unitas Gmbh Schließvorrichtung
EP1213426A1 (de) * 2000-12-11 2002-06-12 Roto Frank Eisenwarenfabrik Aktiengesellschaft Mehrriegelverschluss
JP2010133144A (ja) * 2008-12-04 2010-06-17 Miwa Lock Co Ltd 扉用施錠装置
CN202391228U (zh) * 2011-11-16 2012-08-22 青岛德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锁的离合装置
US20180010367A1 (en) * 2016-07-07 2018-01-11 Samsung Sds Co., Ltd. Door locking device
CN108118975A (zh) * 2017-12-21 2018-06-05 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安装方式和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CN110080628A (zh) * 2019-06-04 2019-08-02 范震波 一种全自动锁体
CN209457532U (zh) * 2018-10-25 2019-10-01 浙江宏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
CN111894355A (zh) * 2020-07-16 2020-11-06 浙江威欧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门锁
CN212317685U (zh) * 2020-08-21 2021-01-08 江门市嘉铭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门锁及应用该门锁的门体
CN112459623A (zh) * 2020-12-14 2021-03-09 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锁体
CN213418752U (zh) * 2020-08-10 2021-06-11 赛福(深圳)建材有限公司 电子锁
CN113062660A (zh) * 2021-04-27 2021-07-02 中山欧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锁体
CN113090120A (zh) * 2021-04-30 2021-07-09 中山市乐可多制锁有限公司 一种机电分离的电子锁
WO2021184678A1 (zh) * 2020-03-18 2021-09-23 深圳市智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机械解锁空转游离装置
CN113530374A (zh) * 2021-08-04 2021-10-22 深圳宝嘉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带分体孔位和天地杆的锁体
CN215520428U (zh) * 2020-11-29 2022-01-14 侯洪兵 便捷防盗门锁体
CN114215425A (zh) * 2021-12-17 2022-03-22 杭州六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锁体的机械解锁机构以及自动锁体
WO2022068481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门锁的驱动机构、门锁
CN216788073U (zh) * 2021-12-17 2022-06-21 杭州六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锁体的斜舌收回组件以及自动锁体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68001A2 (de) * 1984-07-11 1986-01-15 Aug. Winkhaus GmbH & Co. KG Treibstangenschloss
EP1213426A1 (de) * 2000-12-11 2002-06-12 Roto Frank Eisenwarenfabrik Aktiengesellschaft Mehrriegelverschluss
DE20203565U1 (de) * 2002-02-27 2002-05-23 Gretsch Unitas Gmbh Schließvorrichtung
JP2010133144A (ja) * 2008-12-04 2010-06-17 Miwa Lock Co Ltd 扉用施錠装置
CN202391228U (zh) * 2011-11-16 2012-08-22 青岛德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锁的离合装置
US20180010367A1 (en) * 2016-07-07 2018-01-11 Samsung Sds Co., Ltd. Door locking device
CN108118975A (zh) * 2017-12-21 2018-06-05 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安装方式和联动开门功能的智能锁
CN209457532U (zh) * 2018-10-25 2019-10-01 浙江宏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
CN110080628A (zh) * 2019-06-04 2019-08-02 范震波 一种全自动锁体
WO2021184678A1 (zh) * 2020-03-18 2021-09-23 深圳市智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机械解锁空转游离装置
CN111894355A (zh) * 2020-07-16 2020-11-06 浙江威欧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门锁
CN213418752U (zh) * 2020-08-10 2021-06-11 赛福(深圳)建材有限公司 电子锁
CN212317685U (zh) * 2020-08-21 2021-01-08 江门市嘉铭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门锁及应用该门锁的门体
WO2022068481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门锁的驱动机构、门锁
CN215520428U (zh) * 2020-11-29 2022-01-14 侯洪兵 便捷防盗门锁体
CN112459623A (zh) * 2020-12-14 2021-03-09 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锁体
CN113062660A (zh) * 2021-04-27 2021-07-02 中山欧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锁体
CN113090120A (zh) * 2021-04-30 2021-07-09 中山市乐可多制锁有限公司 一种机电分离的电子锁
CN113530374A (zh) * 2021-08-04 2021-10-22 深圳宝嘉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带分体孔位和天地杆的锁体
CN114215425A (zh) * 2021-12-17 2022-03-22 杭州六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锁体的机械解锁机构以及自动锁体
CN216788073U (zh) * 2021-12-17 2022-06-21 杭州六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锁体的斜舌收回组件以及自动锁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8527B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479410B2 (ja) 扉開閉機構
EP0995635A2 (en) Rotatably closing antitheft covering for car apparatus.
TWI611089B (zh) 裝設於雙扇門的鎖具構造
CN212336961U (zh) 锁舌的锁定与解锁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全自动锁
GB2415990A (en) Vehicle door latch arrangement
CN212478850U (zh) 全自动锁
CN106836996B (zh) 磁力静音锁
KR20140138619A (ko) 가전제품의 도어를 위한 도어록 장치
CN105041065B (zh) 一种房门锁体
JP3788968B2 (ja) 電気錠
CN110644858B (zh) 锁具及其控制方法
JP5278934B2 (ja) 電気錠のクラッチ機構
CN115288527A (zh) 门锁
CN218029581U (zh) 门锁
KR200402198Y1 (ko) 디지털식 도어록의 데드볼트 제어장치
AU2011245881B2 (en) Door lock drive assembly
CN111608494A (zh) 一种全自动安全锁体
CN219733079U (zh) 门锁
CN219344350U (zh) 门锁
CN110118040A (zh) 一种铰链结构
CN219711250U (zh) 门锁
CN110685509B (zh) 可排障的锁体
KR200457974Y1 (ko) 클러치 기능을 갖는 디지털 도어록
CN218029582U (zh) 驱动结构、门锁
CN219733090U (zh) 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Office Building 02, 11th Floor, Building B2, Xiandong Road, Xiandong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Kaid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9 / F, block B, Tsinghua information port, No.1, Xindong Road, songpingshan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KAADA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