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85179B - 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设备、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设备、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85179B
CN115285179B CN202210939044.5A CN202210939044A CN115285179B CN 115285179 B CN115285179 B CN 115285179B CN 202210939044 A CN202210939044 A CN 202210939044A CN 115285179 B CN115285179 B CN 1152851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creep
time
train
inter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390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85179A (zh
Inventor
卢恺
蒲超
肖骁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390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851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85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5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85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51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7/00Central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Trackside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1L27/04Automatic systems, e.g. controlled by train; Change-over to manual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7/00Central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Trackside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1L27/10Operations, e.g. scheduling or time t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设备、介质,该方法包括:当出现区间单向缓行,确定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在出现区间单向缓行时,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实现了自动编制运行图,进而较好地应对事态变化,减少信息传输造成的错位以及延误,避免人工操作出现列车没有及时扣车造成更大范围的延误,提升故障处置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设备、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设备、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有轨道交通运营调度中,面向站后折返缓行场景,多为调度员凭借自身经验,预判故障造成的时间,对线上列车进行人工调整和协调,行车调整方式较为主观。
由于需要确定折返的条件、道岔的占用情况以及扳道岔的时间,信息交互较多同时行车执行较为混乱,经常出现后方车辆拥堵的情况。
此外,现有的列车调整方式通过电话方式联系司机、车站,人工调整列车到发时间,自动化程度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设备、介质。
本申请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出现区间单向缓行,确定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
根据所述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包括:
根据所述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确认是否具备站前折返条件;
若不具备,则调整运行图为站后折返缓行和小交路折返;
若具备,则确认站前折返能力能否保障原有折返能力;
若能保障,则调整运行图为站前折返;
若不能保障,则调整运行图为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
可选地,所述确认站前折返能力能否保障原有折返能力,包括:
若Itudown-before>Iplanedup,则确认站前折返能力能保障原有折返能力;
若Itudown-before≤Iplanedup,则确认站前折返能力不能保障原有折返能力;
其中,Itudown-before为站前折返最小间隔的起始时刻,Iplanedup正常发车间隔的起始时刻。
可选地,所述调整运行图为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包括:
获取正常发车间隔的终止时刻Iplaneddown
根据所述Iplaneddown确定后车车次k;
保持原有的发车间隔,按照k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Iplaneddown确定后车车次k,包括:
计算或者,/>
其中,TNi为列车标识,为列车TNi在/>站的离站时间,/>为列车TNi缓行开始车站,tslowdown为区间缓行过程中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为在Staslow-final停站时间,Staslow-final为缓行结束车站,为列车TNi在/>站的离站时间,/>为列车TNi缓行结束车站,tplaneddown为缓行区段正常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
所述保持原有的发车间隔,按照k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包括:
则对Staslow-final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
其中,为列车TNi+k在/>站的离站时间,为列车TNi+k缓行开始车站。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Iplaneddown确定后车车次k,包括:
计算
所述保持原有的发车间隔,按照k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包括:
计算晚点列车到达终点站的时间 其中,TNi为列车标识,/>为列车TNi在/>站的离站时间,Sn为列车TNi的停站标识,tslowdown为区间缓行过程中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tplaneddown为缓行区段正常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
根据与tb之间的关系,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其中,tb为时刻表冗余时间。
可选地,所述调整运行图为站后折返缓行和小交路折返,包括:
确定受影响列车集合 其中,Tstart为缓行发生的时间,/>为计划运行图中列车TNj在/>站的到达时间,/>为列车TNj缓行开始车站,Tfinish为缓行终止的时间,/>为列车TNj在/>站的离站时间,/>为列车TNj缓行结束车站;
基于TR中的列车,调整运行图为站后折返缓行和小交路折返。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之后,还包括:
预设时间后,确认区间单向缓行是否结束;
若已结束,则重新执行确定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的步骤及后续步骤。
本申请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设备、介质,该方法包括:当出现区间单向缓行,确定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
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在出现区间单向缓行时,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实现了自动编制运行图,进而较好地应对事态变化,减少信息传输造成的错位以及延误,避免人工操作出现列车没有及时扣车造成更大范围的延误,提升故障处置效率。
另外,在一种实现中,根据是否具备站前折返条件以及站前折返能力能否保障原有折返能力进行运行图调整,实现了自动编制运行图,进而较好地应对事态变化,减少信息传输造成的错位以及延误,避免人工操作出现列车没有及时扣车造成更大范围的延误,提升故障处置效率。
另外,在一种实现中,明确了确认站前折返能力能否保障原有折返能力的方法,保证了自动编制运行图的准确性,减少信息传输造成的错位以及延误,避免人工操作出现列车没有及时扣车造成更大范围的延误,提升故障处置效率。
另外,在一种实现中,明确了调整运行图为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的方法,保证了自动编制运行图的准确性,减少信息传输造成的错位以及延误,避免人工操作出现列车没有及时扣车造成更大范围的延误,提升故障处置效率。
另外,在一种实现中,明确了确定后车车次以及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的一种方法,保证了自动编制运行图的准确性,减少信息传输造成的错位以及延误,避免人工操作出现列车没有及时扣车造成更大范围的延误,提升故障处置效率。
另外,在一种实现中,明确了确定后车车次以及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的另一种方法,保证了自动编制运行图的准确性,减少信息传输造成的错位以及延误,避免人工操作出现列车没有及时扣车造成更大范围的延误,提升故障处置效率。
另外,在一种实现中,明确了调整运行图为站后折返缓行和小交路折返的方法,保证了自动编制运行图的准确性,减少信息传输造成的错位以及延误,避免人工操作出现列车没有及时扣车造成更大范围的延误,提升故障处置效率。
另外,在一种实现中,预设时间后,若区间单向缓行未结束,则重新进行运行图调整,保证了对运行图的持续调整,直至区间单向缓行结束,恢复正常运行。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其上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在出现区间单向缓行时,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实现了自动编制运行图,进而较好地应对事态变化,减少信息传输造成的错位以及延误,避免人工操作出现列车没有及时扣车造成更大范围的延误,提升故障处置效率。
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在出现区间单向缓行时,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实现了自动编制运行图,进而较好地应对事态变化,减少信息传输造成的错位以及延误,避免人工操作出现列车没有及时扣车造成更大范围的延误,提升故障处置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行图调整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运行图为站后折返缓行和小交路折返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运行图为站前折返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运行图调整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运行图为驶出缓行区间后,延长停站时间归图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运行图为折返后归图的折返前车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运行图为折返后归图的折返后车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现有轨道交通运营调度中,面向站后折返缓行场景,多为调度员凭借自身经验,预判故障造成的时间,对线上列车进行人工调整和协调,行车调整方式较为主观。由于需要确定折返的条件、道岔的占用情况以及扳道岔的时间,信息交互较多同时行车执行较为混乱,经常出现后方车辆拥堵的情况。此外,现有的列车调整方式通过电话方式联系司机、车站,人工调整列车到发时间,自动化程度较低。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设备、介质,该方法包括:当出现区间单向缓行,确定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在出现区间单向缓行时,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实现了自动编制运行图,进而较好地应对事态变化,减少信息传输造成的错位以及延误,避免人工操作出现列车没有及时扣车造成更大范围的延误,提升故障处置效率。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实现过程为:
101,当出现区间单向缓行,确定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
区间单向缓行时,
·对于时间
缓行发生的时间Tstart是一个确定的时间点。
由于在调度处置过程中,考虑一定的算法延误、列车确认等冗余时间toperation,因此可以开始缓行处置的时间Toperation=Tstart+toperation
缓行结束的时间Tfinish为开始时间Tstart与缓行持续时间tlast之和,即Tfinish=Tstart+tlast
·对于线路信息/车站信息
缓行开始车站为Staslow-start,缓行结束车站为Staslow-final,上行车站序列为Staup={S1 up,S2 up,…,Sn up},下行车站序列为Stadown={Sn down,Sn-1 down,…,S1 down}。
●区间运行时分与停站
单方向第一趟进入缓行区段的列车运行的起始时刻为tslowup 1,单方向第一趟进入缓行区段的列车运行的终止时刻为tslowdown 1,因此单方向第一趟进入缓行区段的列车运行时分为tslowup 1~tslowdown 1
在区间缓行过程中的区间运行起始时刻为tslowup,在区间缓行过程中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为tslowdown,因此在区间缓行过程中的区间运行时分(缓行区段稳定运行)为tslowup~tslowdown
缓行区段正常的区间运行起始时刻为tplanedup,缓行区段正常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为tplaneddown,因此缓行区段正常的区间运行时分为tplanedup~tplaneddown
在Si的停站时间
·列车间隔与折返间隔
正常发车间隔的起始时刻为Iplanedup,正常发车间隔的终止时刻为Iplaneddown,因此正常的发车间隔为Iplanedup~Iplaneddown
区间缓行的最小追踪起始时刻为Islowup,区间缓行的最小追踪终止时刻为Islowdown,因此区间缓行的最小追踪间隔为Islowup~Islowdown
站前折返最小间隔的起始时刻为Itudown-before,站前折返最小间隔的终止时刻为Ituup-before,因此站前折返最小间隔为Itudown-before~Ituup-before
缓行时站后折返间隔的起始时刻为Ituudown-slow,缓行时站后折返间隔的终止时刻为Ituup-slow,因此缓行时站后折返间隔为Itudown-slow~Ituup-slow
·时刻表冗余时间
时刻表冗余时间tb,主要指计划运行图通过折返、停站时间所可以调整的时间,即buffer time。
·列车计划运行信息
车次信息为TNi,列车的停站信息为StaTN={S1,S2,…,Sn},列车在s站的到达时间为arrs,列车在s站的离站时间为deps。其中,n为停站总数量
对于某一车次TNi,其计划运行图的到发时间为
·车底周转信息
对于某一车底i,车底周转信息为其接续的列车车次Vehi={TN1,TN2,…TNx},其中,x为车底总数量。
·受到影响的列车集合
受到影响的列车集合TR中的元素为所有受影响的车次,即已经或将要驶入影响区段,尚未离开影响区段的列车,因此,TR中的车次满足以下条件:
或/>
已经发出但是只能缓行的车TRslow为在受影响的列车中,在终点站已经发车的列车。
已经发出但是可以折返的车或要扣车的列车为TRactive
列车调整后的运行信息
102,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
在进行运行图调整时,参见图2,本实施例会首先需要判断是否有站前折返条件并是否满足折返能力要求,否则需采用站前、站后同时折返的方式。若无站前折返条件,则需要在站后折返缓行的基础上,部分列车进行小交路折返。
本步骤的实现过程为:
1、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确认是否具备站前折返条件。
2、若不具备,则调整运行图为站后折返缓行和小交路折返。
具体的,确定受影响列车集合 或/>基于TR中的列车,调整运行图为站后折返缓行和小交路折返。
其中,Tstart为缓行发生的时间,为计划运行图中列车TNj站的到达时间,/>为列车TNj缓行开始车站,Tfinish为缓行终止的时间,/>为列车TNj在/>站的离站时间,为列车TNj缓行结束车站。
若不具备站前折返条件,具体实现时,需要站后折返+小交路折返。
当无站前折返条件时,则需要部分列车在距离折返站最近的车站小交路折返。在该算法中,主要考虑如下2方面因素:
①在站后折返的列车,需要在后方相关车站需要扣车。
②计算小交路、站后折返的比例,明确需要小交路折返与站后折返的列车,若有需要,加车。
所有受影响的列车集合为TR,
1)在站后折返的列车并在后方车站扣车
在受影响的列车中TRj,若在站后折返缓行发生时,j列车已经通过距离终点最近的折返站,则智能站后缓行通过,TRslow,即
需缓行通过的列车,在没有到达缓行区间时(在缓行后方车站运行),需要在后方车站依次扣车。扣车的方式采用到达车站同时发车的方式。即,根据缓行列车在缓行开始车站的发车时间,确定后续列车在后方车站的扣车发车时间。
根据缓行条件以及缓行间隔,可以依次得到通过缓行区间的列车的发车时间,即
对于缓行列车TRslow-j,其在车站(/>与Staslow-start间的车站间隔数量为m)的发车时间/>
2)小交路折返列车与比例
根据列车控制等时间因素toperation,即该列车在Toperation之时(深色虚线)还未到达离终点最近的折返站,此时列车具备小交路折返条件并作为第一辆小交路折返列车,并按照K:1的方式进行小交路折返和站后缓行折返。
K为小交路列车与站后缓行列车的比例,
3)若车底有无法值乘的列车,及时加车
根据以上方法,调整后的运行图如图3所示。
3、若具备,则确认站前折返能力能否保障原有折返能力。
在具体实现时,
若Itudown-before>Iplanedup,则确认站前折返能力能保障原有折返能力。
若Itudown-before≤Iplanedup,则确认站前折返能力不能保障原有折返能力。
其中,Itudown-before为站前折返最小间隔的起始时刻,Iplanedup正常发车间隔的起始时刻。
4、若能保障,则调整运行图为站前折返。
采用站前折返时,折返能力充足,可以保障现有的发车间隔,即Itudown-before>Iplanedup。此时在ATS(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列车自动监控系统)中进行修改,将全部站后折返调整为站前折返,如图4所示。
5、若不能保障,则调整运行图为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
具体的,
1)获取正常发车间隔的终止时刻Iplaneddown
2)根据Iplaneddown确定后车车次k。
本步骤有多种实现方式,在实现时选择其一即可。下面列举2种实现方式作为示例,实践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
示例1,计算或者,/>
其中,TNi为列车标识,为列车TNi在/>站的离站时间,/>为列车TNi缓行开始车站,tslowdown为区间缓行过程中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为在Staslow-final停站时间,Staslow-final为缓行结束车站,为列车TNi在/>站的离站时间,/>为列车TNi缓行结束车站,tplaneddown为缓行区段正常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
示例2,计算
3)保持原有的发车间隔,按照k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
k的计算方式不同,本步骤的实现过程也不同,例如:
上述示例1,即或者,/>则本步骤会在 时,对Staslow-final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
其中,为列车TNi+k在/>站的离站时间,为列车TNi+k缓行开始车站。
上述示例2,即则本步骤会计算晚点列车到达终点站的时间/>根据与tb之间的关系,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
其中,TNi为列车标识,为列车TNi在/>站的离站时间,Sn为列车TNi的停站标识,tslowdown为区间缓行过程中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tplaneddown为缓行区段正常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tb为时刻表冗余时间。
另外,为了保证了对运行图的持续调整,在执行步骤102之后,还会在预设时间后,确认区间单向缓行是否结束。若已结束,则重新执行确定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的步骤及后续步骤。
在具体实现时,对于站前折返能力不能保障原有折返能力的情况,由于其站前折返能力不足以保证现有的发车间隔,因此,采用站前站后同时折返的方式。
以下行折返为例,根据站后折返间隔Itudown-slow与现有发车间隔,可以计算出站前折返与站后折返的比例K:1,在此基础上,保持原有的发车间隔,按照K:1的比例进行站前、站后折返。其调整方案如图5所示。
例如上述示例1,调整为驶出缓行区间后,延长停站时间归图。
1)当前车次为i,确定后车车次(向上取整)
或计算方式为:
后车车次为i+k。
2)判断晚到列车与后车的关系
3)延长i列车在Staslow-final的停站时分,同时将Staslow-final之后的运行时分与停站按照i+k列车计划图执行,i之后的列车以此类推。
4)车次[i,i+k-1]车次,掉线,折返后的列车需要加车。
如,FindTNi inVehi,找到Vehi在TNi后需要接续的列车-加车值乘。
调整运行图为驶出缓行区间后,延长停站时间归图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
例如上述示例2,调整为折返后归图。
1)到达终点后,折返调整到前一车底
后车车次为i+k,晚点车前车车次为i+k-1。
晚点列车到达终点站的时间
列车晚点时间与前车的关系,是否可以提前发车,用前车的
可以折返前车i+k-1的车底
车次[i,i+k-2]掉线,列车折返后的车,要对应加车。其调整运行图为折返后归图的折返前车示意图如图7所示。
2)到达终点后,晚发,用后面的车底
后车车次为i+k,晚点车前车车次为i+k-1。其中,为下取整函数。
晚点列车到达终点站的时间
列车晚点时间与前车的关系,是否可以提前发车,用前车的
只可以在终点站晚发,折返到i+k折返后的车次,以此类推。
车次[i,i+k-1]掉线,列车折返后的车,要对应加车。其调整运行图为折返后归图的折返后车示意图如图8所示。
通过上述过程保证了对运行图的持续调整,直至区间单向缓行结束,恢复正常运行。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具体实现时,可以根据故障事件,确认终点站是否有站前折返条件,明确故障持续时间,确认缓行折返区段的发车间隔与缓行区间的运行时分。其次,调用站后折返运行图调整算法,生成应对该场景的运行图,并下发至ATS(AutomaticTrain Supervision,列车自动监控系统)执行。持续关注事件发展,若在预判时间内恢复正常通行,则调整结束。若缓行状态持续时间比预判时间长,则到达上一次预判时间后,再次预判缓行持续时间,并在此再次调用运行图调整算法,直至缓行结束,恢复正常运行。其实现流程如图9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当出现区间单向缓行,确定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出现区间单向缓行时,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实现了自动编制运行图,进而较好地应对事态变化,减少信息传输造成的错位以及延误,避免人工操作出现列车没有及时扣车造成更大范围的延误,提升故障处置效率。
基于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的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
其中,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
具体的,
当出现区间单向缓行,确定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
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
可选地,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包括:
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确认是否具备站前折返条件。
若不具备,则调整运行图为站后折返缓行和小交路折返。
若具备,则确认站前折返能力能否保障原有折返能力。
若能保障,则调整运行图为站前折返。
若不能保障,则调整运行图为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
可选地,确认站前折返能力能否保障原有折返能力,包括:
若Itudown-before>Iplanedup,则确认站前折返能力能保障原有折返能力。
若Itudown-before≤Iplanedup,则确认站前折返能力不能保障原有折返能力。
其中,Itudown-before为站前折返最小间隔的起始时刻,Iplanedup正常发车间隔的起始时刻。
可选地,调整运行图为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包括:
获取正常发车间隔的终止时刻Iplaneddown
根据Iplaneddown确定后车车次k。
保持原有的发车间隔,按照k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
可选地,根据Iplaneddown确定后车车次k,包括:
计算或者,/>
其中,TNi为列车标识,为列车TNi在/>站的离站时间,/>为列车TNi缓行开始车站,tslowdown为区间缓行过程中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为在Staslow-final停站时间,Staslow-final为缓行结束车站,为列车TNi在/>站的离站时间,/>为列车TNi缓行结束车站,tplaneddown为缓行区段正常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
保持原有的发车间隔,按照k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包括:
则对Staslow-final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
其中,为列车TNi+k在/>站的离站时间,为列车TNi+k缓行开始车站。
可选地,根据Iplaneddown确定后车车次k,包括:
计算
保持原有的发车间隔,按照k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包括:
计算晚点列车到达终点站的时间 其中,TNi为列车标识,/>为列车TNi在/>站的离站时间,Sn为列车TNi的停站标识,tslowdown为区间缓行过程中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tplaneddown为缓行区段正常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
根据与tb之间的关系,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其中,tb为时刻表冗余时间。
可选地,调整运行图为站后折返缓行和小交路折返,包括:
确定受影响列车集合 其中,Tstart为缓行发生的时间,/>为计划运行图中列车TNj在/>站的到达时间,/>为列车TNj缓行开始车站,Tfinish为缓行终止的时间,/>为列车TNj在/>站的离站时间,/>为列车TNj缓行结束车站。
基于TR中的列车,调整运行图为站后折返缓行和小交路折返。
可选地,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之后,还包括:
预设时间后,确认区间单向缓行是否结束。
若已结束,则重新执行确定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的步骤及后续步骤。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其上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在出现区间单向缓行时,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实现了自动编制运行图,进而较好地应对事态变化,减少信息传输造成的错位以及延误,避免人工操作出现列车没有及时扣车造成更大范围的延误,提升故障处置效率。
基于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的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
具体的,
当出现区间单向缓行,确定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
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
可选地,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包括:
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确认是否具备站前折返条件。
若不具备,则调整运行图为站后折返缓行和小交路折返。
若具备,则确认站前折返能力能否保障原有折返能力。
若能保障,则调整运行图为站前折返。
若不能保障,则调整运行图为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
可选地,确认站前折返能力能否保障原有折返能力,包括:
若Itudown-before>Iplanedup,则确认站前折返能力能保障原有折返能力。
若Itudown-before≤Iplanedup,则确认站前折返能力不能保障原有折返能力。
其中,Itudown-before为站前折返最小间隔的起始时刻,Iplanedup正常发车间隔的起始时刻。
可选地,调整运行图为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包括:
获取正常发车间隔的终止时刻Iplaneddown
根据Iplaneddown确定后车车次k。
保持原有的发车间隔,按照k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
可选地,根据Iplaneddown确定后车车次k,包括:
计算或者,/>
其中,TNi为列车标识,为列车TNi在/>站的离站时间,/>为列车TNi缓行开始车站,tslowdown为区间缓行过程中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为在Staslow-final停站时间,Staslow-final为缓行结束车站,为列车TNi在/>站的离站时间,/>为列车TNi缓行结束车站,tplaneddown为缓行区段正常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
保持原有的发车间隔,按照k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包括:
则对Staslow-final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
其中,为列车TNi+k在/>站的离站时间,为列车TNi+k缓行开始车站。
可选地,根据Iplaneddown确定后车车次k,包括:
计算
保持原有的发车间隔,按照k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包括:
计算晚点列车到达终点站的时间 其中,TNi为列车标识,/>为列车TNi在/>站的离站时间,Sn为列车TNi的停站标识,tslowdown为区间缓行过程中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tplaneddown为缓行区段正常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
根据与tb之间的关系,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其中,tb为时刻表冗余时间。
可选地,调整运行图为站后折返缓行和小交路折返,包括:
确定受影响列车集合 其中,Tstart为缓行发生的时间,/>为计划运行图中列车TNj在/>站的到达时间,/>为列车TNj缓行开始车站,Tfinish为缓行终止的时间,/>为列车TNj在/>站的离站时间,/>为列车TNj缓行结束车站。
基于TR中的列车,调整运行图为站后折返缓行和小交路折返。
可选地,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之后,还包括:
预设时间后,确认区间单向缓行是否结束。
若已结束,则重新执行确定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的步骤及后续步骤。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在出现区间单向缓行时,根据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实现了自动编制运行图,进而较好地应对事态变化,减少信息传输造成的错位以及延误,避免人工操作出现列车没有及时扣车造成更大范围的延误,提升故障处置效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实现,例如,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和直译式脚本语言JavaScript等。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出现区间单向缓行,确定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
根据所述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包括:
根据所述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确认是否具备站前折返条件;
若不具备,则调整运行图为站后折返缓行和小交路折返;
若具备,则确认站前折返能力能否保障原有折返能力;
若能保障,则调整运行图为站前折返;
若不能保障,则调整运行图为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站前折返能力能否保障原有折返能力,包括:
若Itudown-before>Iplanedup,则确认站前折返能力能保障原有折返能力;
若Itudown-before≤Iplanedup,则确认站前折返能力不能保障原有折返能力;
其中,Itudown-before为站前折返最小间隔的起始时刻,Iplanedup正常发车间隔的起始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运行图为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包括:
获取正常发车间隔的终止时刻Iplaneddown
根据所述Iplaneddown确定后车车次k;
保持原有的发车间隔,按照k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Iplaneddown确定后车车次k,包括:
计算或者,
其中,TNi为列车标识,为列车TNi在/>站的离站时间,/>为列车TNi缓行开始车站,tskowdown为区间缓行过程中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为在Staslow-final停站时间,Staslow-final为缓行结束车站,为列车TNi在/>站的离站时间,/>为列车TNi缓行结束车站,tpkaneddown为缓行区段正常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
所述保持原有的发车间隔,按照k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包括:
则对Staslow-final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
其中,为列车TNi+k在/>站的离站时间,为列车TNi+k缓行开始车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Iplaneddown确定后车车次k,包括:
计算
所述保持原有的发车间隔,按照k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包括:
计算晚点列车到达终点站的时间 其中,TNi为列车标识,/>为列车TNi在/>站的离站时间,Sn为列车TNi的停站标识,tslowdown为区间缓行过程中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tpkaneddown为缓行区段正常的区间运行终止时刻;
根据与tb之间的关系,进行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其中,tb为时刻表冗余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运行图为站后折返缓行和小交路折返,包括:
确定受影响列车集合 其中,Tstart为缓行发生的时间,/>为计划运行图中列车TNj站的到达时间,/>为列车TNj缓行开始车站,Tfinish为缓行终止的时间,/>为列车TNj在/>站的离站时间,为列车TNj缓行结束车站;
基于TR中的列车,调整运行图为站后折返缓行和小交路折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调整运行图之后,还包括:
预设时间后,确认区间单向缓行是否结束;
若已结束,则重新执行确定故障持续时间,缓行区间位置,缓行区段发车间隔,缓行区间运行时分的步骤及后续步骤。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939044.5A 2022-08-05 2022-08-05 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设备、介质 Active CN1152851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9044.5A CN115285179B (zh) 2022-08-05 2022-08-05 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设备、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9044.5A CN115285179B (zh) 2022-08-05 2022-08-05 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设备、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5179A CN115285179A (zh) 2022-11-04
CN115285179B true CN115285179B (zh) 2024-01-30

Family

ID=83828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39044.5A Active CN115285179B (zh) 2022-08-05 2022-08-05 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设备、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851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02570B (zh) * 2023-08-04 2024-03-26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行车调度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31636A (ja) * 2009-12-22 2011-07-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列車ダイヤ調整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6159746A (ja) * 2015-02-27 2016-09-05 株式会社東芝 運行計画作成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54536A (ja) * 2016-02-29 2017-09-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務員運用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乗務員運用管理方法
CN109823374A (zh) * 2018-12-27 2019-05-31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基于ctc系统的列车运行图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0203257A (zh) * 2019-05-09 2019-09-06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轨道交通事件下列车运行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13665640A (zh) * 2021-10-21 2021-11-19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含多方向车站的调度区段列车运行计划调整方法和系统
CN113705958A (zh) * 2021-07-13 2021-11-26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实时客流的轨道交通运力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4202101A (zh) * 2021-11-11 2022-03-18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技术创新研究院分公司 一种网络化列车运行图智能编制及评估优化系统
CN114219288A (zh) * 2021-12-15 2022-03-22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间缓行的列车运行计划自动调整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31636A (ja) * 2009-12-22 2011-07-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列車ダイヤ調整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6159746A (ja) * 2015-02-27 2016-09-05 株式会社東芝 運行計画作成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54536A (ja) * 2016-02-29 2017-09-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務員運用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乗務員運用管理方法
CN109823374A (zh) * 2018-12-27 2019-05-31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基于ctc系统的列车运行图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0203257A (zh) * 2019-05-09 2019-09-06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轨道交通事件下列车运行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13705958A (zh) * 2021-07-13 2021-11-26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实时客流的轨道交通运力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3665640A (zh) * 2021-10-21 2021-11-19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含多方向车站的调度区段列车运行计划调整方法和系统
CN114202101A (zh) * 2021-11-11 2022-03-18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技术创新研究院分公司 一种网络化列车运行图智能编制及评估优化系统
CN114219288A (zh) * 2021-12-15 2022-03-22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间缓行的列车运行计划自动调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5179A (zh)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4293B (zh) 具备目标速度计算功能的列车控制装置
CN115285179B (zh) 基于站后折返缓行条件下的运行图调整方法、设备、介质
CN114872767B (zh) 基于区间单向缓行的列车运图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12776858B (zh) 一种基于运行图的非货运铁路自动控车方法、装置、设备
CN114044031B (zh) 列车运行图的自动调整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717242B (zh) 一种辅助停车区asa位置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979407A (zh) 一种城轨列车时刻表群调整方法
Kim et al. Bus signal priority strategies for multi-directional bus routes
CN104123846A (zh) 一种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法、系统及信号机
US11480979B2 (en) Transport opera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transport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9229152A (zh) 基于实时客流的列车自组织调度系统的提前折返调度方法
CN113184024B (zh) 一种面向有轨电车的到站时间静态预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15959180A (zh) 一种运营中断场景下的列车运行图自动调整方法
JPH0976914A (ja) 列車運行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CN109625036B (zh) 一种非通信车车次窗的推算处理方法
CN116588169B (zh) 列车运行图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15878B (zh) 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大小交路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和系统
JPH11234813A (ja) 列車の自動運転制御装置
CN113838285A (zh) 一种车路协同环境下实现车辆群体决策的方法及装置
US11572090B2 (en) Headway control device
CN105711568A (zh) 车辆控制方法和装置
JPH05131931A (ja) 時隔調整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CN114091981B (zh) 车辆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7002570B (zh) 列车行车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4613185A (zh) 一种突发延误下调整公交车辆发车时间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