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82114B - 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及应用、微针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及应用、微针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82114B
CN115282114B CN202210904223.5A CN202210904223A CN115282114B CN 115282114 B CN115282114 B CN 115282114B CN 202210904223 A CN202210904223 A CN 202210904223A CN 115282114 B CN115282114 B CN 1152821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needle
recombinant protein
recombinant
solubl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042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82114A (zh
Inventor
马永浩
杨健
李成国
冷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we Zhuhai Biotechnology Co ltd
Zhuhai Keruiwe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we Zhuhai Biotechnology Co ltd
Zhuhai Keruiwe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we Zhuhai Biotechnology Co ltd, Zhuhai Keruiwe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uwe Zhuha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042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821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82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2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82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21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9Injectable compositions; Intramuscular, intravenous, arterial,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Compositions to be administered through the skin in an invasive manner
    • A61K9/0021Intradermal administration, e.g. through microneedle arrays, needleless injec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7Quinolines; Isoquinolines
    • A61K31/472Non-condensed isoquinolines, e.g. papaverine
    • A61K31/4725Non-condensed isoquinolines, e.g. papaverine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56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 A61K31/58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e.g. danazol, stanozolol, pancuronium or digitogen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A61K38/19Cytokines; Lymphokines; Interferons
    • A61K38/193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 [CS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A61K38/22Hormones
    • A61K38/29Parathyroid hormone, i.e. parathormone; 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ept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43Enzymes; Proenzyme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44Oxidoreductases (1)
    • A61K38/446Superoxide dismutase (1.15)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55Protease inhibitors
    • A61K38/57Protease inhibitors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A61K38/58Protease inhibitors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from leeches, e.g. hirudin, egl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1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nitrogen, e.g. nitro-, nitroso-, azo-compounds, nitriles, cyanates
    • A61K47/18Amines; Amides; Ureas;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Amino acids; Oligopeptides having up to five amino ac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esters, polyamino acids, polysiloxanes, polyphosphazines, copolymers of polyalkylene glycol or poloxam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42Proteins; Polypeptides; Degradation products thereof; Derivatives thereof, e.g. albumin, gelatin or ze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及应用、微针及制备方法,所述配方,由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和基础组分组成,其中,所述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由质量比1:1‑10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和带正电荷纳米药物载体制成;或质量比5‑20:1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和非去极化肌松药制成;或质量比5‑20:10‑40:1的重组蛋白类药物、纳米药物载体和非去极化肌松药制成。本发明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能将重组蛋白类药物微针剂型在给药后的达峰时间延后,实现了与其皮下注射剂型达峰时间基本吻合的效果。

Description

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及应用、微针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透皮给药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及应用、可溶性微针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重组蛋白类药物由于其在胃肠道会被体内环境所破坏,该类药物的口服剂型生物利用度极低。因此这类药物市场上的常见剂型为注射剂,包括静脉注射、皮下注射以及肌肉注射等。当采用皮下注射时,重组蛋白类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吸收是通过淋巴循环实现的。重组蛋白类药物首先进入毛细淋巴管,随后沿淋巴管道向心脏流动,途中经过若干淋巴结,最后流入静脉进入血液循环。
皮下注射往往是注射到真皮层下的皮下组织,其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层,这些脂肪层能够有效减缓药物的扩散以及被吸收,因此皮下注射的达峰时间往往稍晚。而近年来,将重组蛋白类药物搭载至微针上的案例并不少见,在可溶性微针剂型上,重组蛋白类药物在真皮层释放。而由于真皮层没有脂肪层,却仍存在着数量众多的毛细淋巴管,从而使得重组蛋白类药物从皮下注射剂替换成微针剂型时,药代动力学的达峰时间提前。
对于一款其皮下注射剂型已经通过临床评价的药物来说,由于药代动力学产生了较大差异而导致需要在新的微针剂型补充大量的安全有效性验证是极其浪费资源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开发成本。
针对上述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搭载重组蛋白类药物的可溶性微针配方,能够有效延后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剂型的达峰时间,使之与皮下注射剂型相吻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重组蛋白类药物微针剂型吸收速度相对与其皮下注射剂型较快、达峰时间较早的现状,提供一种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及应用、微针及制备方法,该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能将重组蛋白类药物微针剂型在给药后的达峰时间延后,实现了与其皮下注射剂型达峰时间基本吻合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由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和基础组分组成,其中,
所述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包括:重组蛋白类药物和带正电荷纳米药物载体;或
重组蛋白类药物和非去极化肌松药;或
重组蛋白类药物、带正电荷纳米药物载体和非去极化肌松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含带正电荷纳米药物载体,重组蛋白类药物包裹在表面带正电荷纳米药物载体中,此时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表面带正电荷,当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在真皮层溶解、被释放到真皮层内的细胞间质中时,由于细胞间质显微弱负电荷,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表面的正电荷与之相吸,降低了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在细胞间质液中的移动速度,从而延缓被毛细淋巴管吸收的速度,使得重组蛋白类药物经淋巴管进入静脉的时间减缓。
优选地,所述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由质量比1:1-10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和带正电荷纳米药物载体制成。
优选地,所述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方量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和带正电荷纳米药物载体混合,加水搅拌反应,离心超滤后,得到溶液,即为所述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水的加入量为重组蛋白类药物质量的7-14倍。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含非去极化肌松药,通过非去极化肌松药可以降低用药部位的骨骼肌收缩频率,降低淋巴的吸收及流动速度,延缓重组蛋白类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时间。
优选地,所述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由质量比5-20:1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和非去极化肌松药制成。
优选地,所述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方量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和非去极化肌松药混合,加水搅拌均匀,离心,得到溶液,即为所述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水的加入量为重组蛋白类药物质量的1-2.8倍。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当重组蛋白类药物包裹在表面带正电荷纳米药物载体中,且含有非去极化肌松药时,可产生协同增效,使得重组蛋白类药物经淋巴管进入静脉的时间极大减缓。
优选地,所述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由质量比5-20:10-40:1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带正电荷纳米药物载体和非去极化肌松药制成。
优选地,所述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方量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和带正电荷纳米药物载体混合,加水搅拌反应,离心超滤后,向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配方量的非去极化肌松药,搅拌均匀,离心,得到溶液,即为所述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
优选地,所述重组蛋白类药物,包括重组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重组人生长激素、重组人促卵泡成熟急速、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特立帕肽)、重组人干扰素(α、β、γ)、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人尿激酶原、重组人α葡萄糖苷酶制剂、重组链激酶、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重组尿酸氧化酶、重组精氨酸酶、重组葡激酶或重组水蛭素。
优选地,所述非去极化肌松药为阿曲库铵、维库溴铵、罗库溴铵和米库氯铵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带正电荷纳米药物载体为人血清白蛋白、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二甲基-二十八烷基溴化铵(DDAB)和阳离子脂质体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基础组分,包括增稠剂、稳定剂、增溶剂、pH缓冲体系和水。
所述增稠剂,用于调整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的粘度,优选为PVP、环糊精和低分子量透明质酸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低分子透明质酸的分子量≤30000da。
所述稳定剂,用于提高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的稳定性,优选为蔗糖、海藻糖和可溶性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增溶剂,用于提高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的载药量,优选为丙二醇、丁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苯扎氯铵和聚山梨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pH缓冲体系,用于调整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的溶解性和稳定性,优选为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碳酸氢钾/碳酸钾缓冲体系、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缓冲体系和柠檬酸/磷酸氢二钾缓冲体系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醋酸浓度为0.14-1.09g/L,醋酸钠浓度为26.13-27.08g/L、所述碳酸氢钾/碳酸钾缓冲体系中碳酸氢钾浓度为7.56-7.98g/L,碳酸钾浓度为0.53-1.06g/L、所述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缓冲体系中磷酸氢二钾浓度为26.56-28.15g/L,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11-0.48g/L、所述柠檬酸/磷酸氢二钾缓冲体系中柠檬酸浓度为0.10-0.34g/L,磷酸氢二钾浓度为8.17-8.98g/L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按重量份计,包括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10-25份,增稠剂10-30份、稳定剂1-10份、pH缓冲体系1-5份和水40-6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配方量的增稠剂、稳定剂、增溶剂、pH缓冲体系、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和水混合,搅拌均匀,离心,得到溶液,即为所述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在制备可溶性微针中的应用。
一种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包括微针基底和位于微针基底上的微针针体,所述微针针体包括微针根部和微针针尖,其中,所述微针针体或微针针尖由上述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微针基底和/或微针针体的微针基底制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微针骨架材料25-50份和水50-75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微针骨架材料为硫酸软骨素(CS)、聚谷氨酸(γ-PGA)、羧甲基纤维素(CM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PVA)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微针基底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方量的微针骨架材料和水混合均匀,去除气泡,得到微针基底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灌注于微针模具中,干燥,形成微针针体或微针针尖;
S2、将微针基底制剂灌注于步骤S1已形成微针针体或微针针尖的模具中,干燥,脱模,即得。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去除气泡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真空和/或离心。
优选地,步骤S1和S2中所述灌注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高压喷射、离心、真空吸附或自流平。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干燥的条件为:温度20-30℃,相对湿度75-90%,干燥时间为10-30min;进一步优选为:20-25℃,相对湿度80-85%,干燥时间为10-15min。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干燥的条件为:温度20-35℃,相对湿度45-65%,干燥时间为6-14h;进一步优选为20-30℃,相对湿度55-60%,干燥时间为8-10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通过重组蛋白类药物和非去极化肌松药配合、重组蛋白类药物和带正电荷纳米药物载体的包裹或重组蛋白类药物、非去极化肌松药和带正电荷纳米药物载体共同作用,均可以实现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给药后达峰时间延后,与其皮下注射剂型达峰时间基本吻合的技术效果。其中,通过非去极化肌松药可以降低用药部位的骨骼肌收缩频率,降低淋巴的吸收及流动速度,延缓重组蛋白类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时间;采用带正电荷纳米药物载体将重组蛋白类药物包裹,形成表面带正电荷的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并将其搭载在可溶性微针上。当可溶性微针在真皮层溶解时,由于细胞间质呈微弱电负性,从而与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有一定的相吸作用,因而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在其中的移动相对减缓,被淋巴管吸收的时间延后。
(2)同时,实验发现,非去极化肌松药和带正电荷的纳米药物载体二者产生了协同增效,使得重组蛋白类药物经淋巴管进入静脉的时间极大减缓。
(3)本发明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为分段式,重组蛋白类药物位于微针针尖部分,可以实现精确定量给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特立帕肽微针实物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特立帕肽微针机械强度测试结果。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特立帕肽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4为实施例2制备的特立帕肽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5为实施例3制备的特立帕肽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6为实施例4制备的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微针实物图。
图7为实施例4制备的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微针机械强度测试结果。
图8为实施例4制备的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9为实施例5制备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微针实物图。
图10为实施例5制备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微针机械强度测试结果。
图11为实施例5制备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12为实施例6制备的重组水蛭素微针实物图。
图13为实施例6制备的重组水蛭素微针机械强度测试结果。
图14为实施例6制备的重组水蛭素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15为实施例7制备的特立帕肽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16为实施例8制备的特立帕肽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17为实施例9制备的特立帕肽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18为实施例10制备的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19为实施例11制备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20为实施例12制备的重组水蛭素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21为对比例2制备的特立帕肽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22为实施例13制备的特立帕肽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23为实施例14制备的特立帕肽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24为实施例15制备的特立帕肽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25为实施例16制备的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26为实施例17制备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27为实施例18制备的重组水蛭素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28为对比例4制备的特立帕肽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29为对比例5制备的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30为对比例6制备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31为对比例7制备的重组水蛭素微针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图。
图32为文献中提及的特立帕肽皮下注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周杰,陈博.特立帕肽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大鼠的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J].浙江实用医学,2019,24(01):1-5.)。
图33为文献中提及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皮下注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袁玮,张黎华,李应全,吴葆杰.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生化药物杂志,1988(01):32-35.)。
图34为文献中提及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孙迎基,吕厚峰,廖建民,张奉国,刘煜,沈子龙.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3融合蛋白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药物生物技术,2006(05):355-359.)。
图35为文献中提及的重组水蛭素皮下注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任洪灿.应用生物测定法研究重组水蛭素在家兔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D].大连医科大学,200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在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对所采用原料的来源不作限定,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本技术领域普通市售品。其中,人血清白蛋白,CAS号为70024-90-7;可溶性淀粉,CAS号为9005-84-9;聚乳酸-羟基乙酸(单体CAS号为26780-50-7)共聚物;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CAS号为9054-89-1;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AS号为123774-72-1;重组水蛭素,CAS号为8001-27-2。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特立帕肽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并使用所得微针进行了动物实验,可溶性微针包括微针基底和设置于微针基底上的微针针体,微针针体包括微针根部和微针针尖。微针针体或微针针尖由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填充而成,包含有特立帕肽组合物、增稠剂、稳定剂、增溶剂、pH缓冲体系和水。微针基底和/或微针根部由微针基底制剂填充而成,不含药物成分,包含微针骨架材料和水。
重组蛋白类药物包括多肽激素类药物,本发明专利中多肽激素类药物包括重组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重组人生长激素、重组人促卵泡成熟急速、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特立帕肽)。本实施例多肽激素类药物为特立帕肽,所述其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及微针基底制剂的配方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091
具体地,所述特立帕肽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取特立帕肽1份、人血清白蛋白1份、水8份,水浴搅拌反应,离心超滤后,得到表面带正电荷的特立帕肽组合物。
步骤二、取PVP25份、蔗糖25份、丙二醇8份、碳酸氢钾/碳酸钾缓冲体系3份(碳酸氢钾浓度为7.56g/L,碳酸钾浓度为0.53g/L),加入特立帕肽组合物中,加入水29份,搅拌均匀得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
步骤三、将透明质酸45份、水55份混合均匀,离心后得均一且无气泡的微针基底制剂;
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灌注入模具微针成型槽中,形成微针针体或微针针尖,然后在25℃、80%相对湿度条件下干燥10min。
步骤五、将步骤三得到的微针基底制剂填充至模具空腔内,流平后进行干燥处理,用于形成微针基底和/或微针根部。然后在25℃、80%相对湿度条件下干燥8小时后,微针脱模即可得到特立帕肽微针(见图1),并对微针进行机械强度测试,可知其垂直断裂力为0.53N(见图2)。
步骤六、取SD大鼠,麻醉后,背部除毛,将上述制备的特立帕肽可溶性微针刺入老鼠背部,每隔数分钟在颈静脉取血,最后对血样进行离心后,用ELISA试剂盒检测其血药浓度。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25分钟(见图3),与文献报道的特立帕肽皮下注射达峰时间吻合(图3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制备工艺一致,区别仅在于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其中,碳酸氢钾/碳酸钾缓冲体系中碳酸氢钾浓度为7.76g/L,碳酸钾浓度为0.58g/L,具体配方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101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111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25分钟(见图4),与文献报道的特立帕肽皮下注射达峰时间吻合(图3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制备工艺一致,区别仅在于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其中,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醋酸浓度为0.14g/L,醋酸钠浓度为26.13g/L,具体配方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112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25分钟(见图5),与文献报道的特立帕肽皮下注射达峰时间吻合(图32)。
实施例4
重组蛋白类药物还包括重组酶,本发明专利中重组酶包括重组人尿激酶原、重组人α葡萄糖苷酶制剂、重组链激酶、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重组尿酸氧化酶、重组精氨酸酶、重组葡激酶。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并使用所得微针进行了动物实验,可溶性微针包括微针基底和设置于微针基底上的微针针体,微针针体包括微针根部和微针针尖。微针针体或微针针尖由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填充而成,包含有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组合物、增稠剂、稳定剂、增溶剂、pH缓冲体系和水。微针基底和/或微针根部由微针基底制剂填充而成,不含药物成分,包含微针骨架材料和水。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制备工艺一致,区别仅在于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其中,碳酸氢钾/碳酸钾缓冲体系中碳酸氢钾浓度为7.98g/L,碳酸钾浓度为1.06g/L,具体配方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121
将制备得到的可溶性微针在显微镜下拍摄照片(见图6),并测试其机械强度,可知其垂直断裂力为0.25N(见图7)。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80分钟(见图8),与文献报道的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皮下注射达峰时间吻合(图33)。
实施例5
重组蛋白类药物还包括重组细胞因子,其中重组细胞因子包括重组人干扰素(α、β、γ)、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并使用所得微针进行了动物实验,可溶性微针包括微针基底和设置于微针基底上的微针针体,微针针体包括微针根部和微针针尖。微针针体或微针针尖由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填充而成,包含有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合物、增稠剂、稳定剂、增溶剂、pH缓冲体系和水。微针基底和/或微针根部由微针基底制剂填充而成,不含药物成分,包含微针骨架材料和水。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制备工艺一致,区别仅在于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其中,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缓冲体系中磷酸氢二钾浓度为26.56g/L,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11g/L,具体配方如表5所示。
表5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131
将制备得到的可溶性微针在显微镜下拍摄照片(见图9),并测试其机械强度,通常认定曲线第一个转折点为微针断裂产生,可知其垂直断裂力为0.73N(见图10)。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6.5小时(见图11),与文献报道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达峰时间吻合(图34)。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重组水蛭素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并使用所得微针进行了动物实验,可溶性微针包括微针基底和设置于微针基底上的微针针体,微针针体包括微针根部和微针针尖。微针针体或微针针尖由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填充而成,包含有重组水蛭素组合物、增稠剂、稳定剂、增溶剂、pH缓冲体系和水。微针基底和/或微针根部由微针基底制剂填充而成,不含药物成分,包含微针骨架材料和水。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制备工艺一致,区别仅在于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其中,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醋酸浓度为0.46g/L,醋酸钠浓度为26.84g/L,并采用兔子展开动物实验,具体配方如表6所示。
表6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141
将制备得到的可溶性微针在显微镜下拍摄照片(见图12),并测试其机械强度,可知其垂直断裂力为0.48N(见图13)。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50分钟(见图14),与文献报道的重组水蛭素皮下注射达峰时间吻合(图35)。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一致,区别仅在于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其中,碳酸氢钾/碳酸钾缓冲体系中碳酸氢钾浓度为7.75g/L,碳酸钾浓度为0.67g/L,具体配方如表7所示。
表7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142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151
由于重组蛋白类药物与带正电荷纳米药物载体含量较多,溶解不完全,导致步骤一制备的特立帕肽组合物均匀度和稳定度差,无法制备成微针。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特立帕肽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并使用所得微针进行了动物实验,可溶性微针包括微针基底和设置于微针基底上的微针针体,微针针体包括微针根部和微针针尖。微针针体或针尖由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填充而成,包含有特立帕肽组合物、增稠剂、稳定剂、增溶剂、pH缓冲体系和水。微针基底和/或微针根部由微针基底制剂填充而成,不含药物成分,含微针骨架材料和水。
其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及微针基底制剂配方如表8所示。
表8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152
微针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量取特立帕肽药物10份、阿曲库铵0.5份、水14.5份,搅拌均匀,离心后,得到特立帕肽组合物。
步骤二、称量低分子量透明质酸10份、蔗糖15份、聚山梨醇酯1份、柠檬酸/磷酸氢二钾缓冲体系3份(柠檬酸浓度为0.10g/L,磷酸氢二钾浓度为8.17g/L),加入特立帕肽组合物中,加入46份水,搅拌均匀,得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
步骤三、将透明质酸40份、水60份混合均匀,离心后得均一且无气泡的微针基底制剂。
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采用离心方法灌注入模具微针成型槽,形成微针针体或微针针尖。然后在25℃、80%相对湿度条件下干燥10min。
步骤五、将步骤三得到的微针基底制剂填充至模具空腔内,流平后进行干燥处理,形成微针基底和/或微针根部。然后在25℃、80%相对湿度条件下干燥8小时后,微针脱模即可得到特立帕肽微针。
步骤六、取SD大鼠,麻醉后,背部除毛,将上述制备的特立帕肽可溶性微针刺入老鼠背部,每隔数分钟在颈静脉取血,最后对血样进行离心后,用ELISA试剂盒检测其血药浓度。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30分钟(见图15),与文献报道的特立帕肽皮下注射达峰时间吻合(图32)。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相比,制备工艺一致,区别仅在于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其中,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缓冲体系中磷酸氢二钾浓度为27.50g/L,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34g/L,具体配方如表9所示。
表9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161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171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30分钟(见图16),与文献报道的特立帕肽皮下注射达峰时间吻合(图32)。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相比,制备工艺一致,区别仅在于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其中,碳酸氢钾/碳酸钾缓冲体系中碳酸氢钾浓度为7.81g/L,碳酸钾浓度为1.01g/L,具体配方如表10所示。
表10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172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30分钟(见图17),与文献报道的特立帕肽皮下注射达峰时间吻合(图32)。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并使用所得微针进行了动物实验,可溶性微针包括微针基底和设置于微针基底上的微针针体,微针针体包括微针根部和微针针尖。微针针体或微针针尖由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填充而成,包含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组合物、增稠剂、稳定剂、增溶剂、pH缓冲体系和水。微针基底和/或微针根部由微针基底制剂填充而成,不含药物成分,包含微针骨架材料和水。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相比,制备工艺一致,区别仅在于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其中,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醋酸浓度为1.09g/L,醋酸钠浓度为27.08g/L,具体配方如表11所示。
表11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181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90分钟(见图18),与文献报道的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皮下注射达峰时间吻合(图33)。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并使用所得微针进行了动物实验,可溶性微针包括微针基底和设置于微针基底上的微针针体,微针针体包括微针根部和微针针尖。微针针体或微针针尖由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填充而成,包含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合物、增稠剂、稳定剂、增溶剂、pH缓冲体系和水。微针基底和/或微针根部由微针基底制剂填充而成,不含药物成分,包含微针骨架材料和水。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相比,制备工艺一致,区别仅在于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其中,碳酸氢钾/碳酸钾缓冲体系中碳酸氢钾浓度为7.84g/L,碳酸钾浓度为0.92g/L,具体配方如表12所示。
表12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182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191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7小时(见图19),与文献报道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达峰时间吻合(图34)。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重组水蛭素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并使用所得微针进行了动物实验,可溶性微针包括微针基底和设置于微针基底上的微针针体,微针针体包括微针根部和微针针尖。微针针体或微针针尖由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填充而成,包含重组水蛭素组合物、增稠剂、稳定剂、增溶剂、pH缓冲体系和水。微针基底和/或微针根部由微针基底制剂填充而成,不含药物成分,包含微针骨架材料和水。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相比,制备工艺一致,区别仅在于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其中,柠檬酸/磷酸氢二钾缓冲体系中柠檬酸浓度为0.24g/L,磷酸氢二钾浓度为8.57g/L,并采用兔子展开动物实验,具体配方如表13所示。
表13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192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60分钟(见图20),与文献报道的重组水蛭素皮下注射达峰时间吻合(图35)。
对比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相比,制备工艺一致,区别仅在于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其中,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醋酸浓度为0.38g/L,醋酸钠浓度为26.61g/L,具体配方如表14所示。
表14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201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45分钟(见图21),与文献报道的特立帕肽皮下注射达峰时间不吻合(图32)。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特立帕肽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并使用所得微针进行了动物实验,可溶性微针包括微针基底和设置于微针基底上的微针针体,微针针体包括微针根部和微针针尖。微针针体或针尖由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填充而成,包含特立帕肽组合物、增稠剂、稳定剂、增溶剂、pH缓冲体系和水。微针基底和/或微针根部由微针基底制剂填充而成,不含药物成分,含微针骨架材料和水。
其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及微针基底制剂配方如表15所示。
表15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202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211
微针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量取特立帕肽4份、二甲基-二十八烷基溴化铵8份,水12.8份,水浴搅拌反应,离心超滤后,往得到的溶液中称量并添加阿曲库铵0.2份,搅拌均匀,离心后,得到特立帕肽组合物。
步骤二、称量环糊精10份、蔗糖10份、丙二醇5份、柠檬酸/磷酸氢二钾缓冲体系5份(柠檬酸浓度为0.34g/L,磷酸氢二钾浓度为8.98g/L),加入特立帕肽组合物中,加入水45份,搅拌均匀得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
步骤三、将透聚乙烯吡咯烷酮50份、水50份混合均匀,离心后得均一且无气泡的微针基底制剂;
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以真空方式灌注入模具微针成型槽,形成微针针体或微针针尖。然后在25℃、80%相对湿度条件下干燥10min。
步骤五、将步骤三得到的微针基底制剂灌注至模具空腔内,离心方式填充铺平后进行干燥处理,形成微针基底和/或微针根部。然后在25℃、80%相对湿度条件下干燥8小时后,微针脱模即可得到特立帕肽微针。
步骤六、取SD大鼠,麻醉后,背部除毛,将上述制备的特立帕肽可溶性微针刺入老鼠背部,每隔数分钟在颈静脉取血,最后对血样进行离心后,用ELISA试剂盒检测其血药浓度。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35分钟(见图22),与文献报道的特立帕肽皮下注射达峰时间吻合(图32)。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相比,制备工艺一致,区别仅在于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其中,柠檬酸/磷酸氢二钾缓冲体系中柠檬酸浓度为0.30g/L,磷酸氢二钾浓度为8.38g/L,具体配方如表16所示。
表16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221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35分钟(见图23),与文献报道的特立帕肽皮下注射达峰时间吻合(图32)。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相比,制备工艺一致,区别仅在于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其中,柠檬酸/磷酸氢二钾缓冲体系中柠檬酸浓度为0.27g/L,磷酸氢二钾浓度为8.35g/L,具体配方如表17所示。
表17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222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35分钟(见图24),与文献报道的特立帕肽皮下注射达峰时间吻合(图32)。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并使用所得微针进行了动物实验,可溶性微针包括微针基底和设置于微针基底上的微针针体,微针针体包括微针根部和微针针尖。微针针体或微针针尖由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填充而成,包含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组合物、增稠剂、稳定剂、增溶剂、pH缓冲体系和水。微针基底和/或微针根部由微针基底制剂填充而成,不含药物成分,包含微针骨架材料和水。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相比,制备工艺一致,区别仅在于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其中,柠檬酸/磷酸氢二钾缓冲体系中柠檬酸浓度为0.29g/L,磷酸氢二钾浓度为8.64g/L,具体配方如表18所示。
表18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231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100分钟(见图25),与文献报道的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皮下注射达峰时间吻合(图33)。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并使用所得微针进行了动物实验,可溶性微针包括微针基底和设置于微针基底上的微针针体,微针针体包括微针根部和微针针尖。微针针体或微针针尖由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填充而成,包含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合物、增稠剂、稳定剂、增溶剂、pH缓冲体系和水。微针基底和/或微针根部由微针基底制剂填充而成,不含药物成分,包含微针骨架材料和水。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相比,制备工艺一致,区别仅在于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其中,碳酸氢钾/碳酸钾缓冲体系中碳酸氢钾浓度为7.59g/L,碳酸钾浓度为0.55g/L,具体配方如表19所示。
表19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241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7.5小时(见图26),与文献报道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达峰时间吻合(图34)。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重组水蛭素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并使用所得微针进行了动物实验,可溶性微针包括微针基底和设置于微针基底上的微针针体,微针针体包括微针根部和微针针尖。微针针体或微针针尖由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填充而成,包含重组水蛭素组合物、增稠剂、稳定剂、增溶剂、pH缓冲体系和水。微针基底和/或微针根部由微针基底制剂填充而成,不含药物成分,包含微针骨架材料和水。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相比,制备工艺一致,区别仅在于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其中,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缓冲体系中磷酸氢二钾浓度为28.15g/L,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48g/L,并采用兔子展开动物实验,具体配方如表20所示。
表20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251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70分钟(见图27),与文献报道的重组水蛭素皮下注射达峰时间吻合(图35)。
对比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相比,制备工艺一致,区别仅在于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其中,柠檬酸/磷酸氢二钾缓冲体系中柠檬酸浓度为0.34g/L,磷酸氢二钾浓度为8.98g/L,具体配方如表21所示。
表21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252
由于重组蛋白类药物以及纳米药物载体含量较多,溶解不完全,导致步骤一制备的特立帕肽组合物均匀度和稳定度差,无法制备成微针。
对比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特立帕肽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并使用所得微针进行了动物实验,可溶性微针包括微针基底和设置于微针基底上的微针针体,微针针体包括微针根部和微针针尖。微针针体或针尖由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填充而成,包含特立帕肽、增稠剂、稳定剂、增溶剂、pH缓冲体系和水。微针基底和/或微针根部由微针基底制剂填充而成,不含药物成分,包括微针骨架材料和水。
其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及微针基底制剂配方如表22所示。
表22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261
微针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称量特立帕肽5份、环糊精10份、蔗糖13份、丙二醇5份、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缓冲体系5份(磷酸氢二钾浓度为28.15g/L,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48g/L)、水62份,搅拌均匀,得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溶液;
步骤二、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7份、水63份混合均匀,离心后得均一且无气泡的微针基底制剂;
步骤三、将步骤一得到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填充溶液可溶性微针溶液以流平方式灌注入模具空微针成型槽,形成微针针体或微针针尖。然后在25℃、80%相对湿度条件下干燥10min。
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微针基底制剂灌注至模具空腔内,流平后进行干燥处理,形成微针基底和/或针体根部。然后在25℃、80%相对湿度条件下干燥8小时后,微针脱模,即可得到特立帕肽微针。
步骤五、取SD大鼠,麻醉后,背部除毛,将上述制备的特立帕肽可溶性微针刺入老鼠背部,每隔数分钟在颈静脉取血,最后对血样进行离心后,用ELISA试剂盒检测其血药浓度。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20分钟(见附图28),与文献报道的特立帕肽皮下注射达峰时间不吻合(图32)。
对比例5
本实施例与对比例4相比,制备工艺一致,区别仅在于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其中,碳酸氢钾/碳酸钾缓冲体系中碳酸氢钾浓度为7.74g/L,碳酸钾浓度为0.76g/L,具体配方如表23所示。
表23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271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60分钟(见图29),与文献报道的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皮下注射达峰时间不吻合(图33)。
对比例6
本实施例与对比例4相比,制备工艺一致,区别仅在于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其中,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醋酸浓度为0.82g/L,醋酸钠浓度为26.87g/L,具体配方如表24所示。
表24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281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5小时(见图30),与文献报道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达峰时间不吻合(图34)。
对比例7
本实施例与对比例4相比,制备工艺一致,区别仅在于配方比例有所不同,其中,柠檬酸/磷酸氢二钾缓冲体系中柠檬酸浓度为0.11g/L,磷酸氢二钾浓度为8.20g/L,具体配方如表25所示。
表25
Figure BDA0003771928860000282
最终将血药浓度数据整合成血药浓度曲线,可知其达峰时间为40分钟(见图31),与文献报道重组水蛭素皮下注射达峰时间不吻合(图35)。
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2)

1. 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制剂,其特征在于,由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和基础组分组成,其中,
所述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由质量比5-20:1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和非去极化肌松药制成;或
由质量比5-20:10-40:1的重组蛋白类药物、纳米药物载体和非去极化肌松药制成;
所述非去极化肌松药为阿曲库铵、维库溴铵、罗库溴铵和米库氯铵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蛋白类药物为重组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重组人生长激素、重组人促卵泡成熟激素、特立帕肽、重组人干扰素、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人尿激酶原、重组人α葡萄糖苷酶制剂、重组链激酶、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重组尿酸氧化酶、重组精氨酸酶、重组葡激酶或重组水蛭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药物载体为人血清白蛋白、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二甲基-二十八烷基溴化铵和阳离子脂质体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组分,包括增稠剂、稳定剂、增溶剂、pH缓冲体系和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10-25份,增稠剂10-30份、稳定剂1-10份、pH缓冲体系1-5份和水40-60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PVP、环糊精和低分子量透明质酸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蔗糖、海藻糖和可溶性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溶剂为丙二醇、丁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苯扎氯铵和聚山梨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制剂在制备可溶性微针中的应用。
10.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包括微针基底和位于微针基底上的微针针体,所述微针针体包括微针根部和微针针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针体或微针针尖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制剂制备而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基底和/或微针针体的基底制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微针骨架材料25-50份和水50-75份。
12.权利要求11所述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配方量的增稠剂、稳定剂、增溶剂、pH缓冲体系、重组蛋白类药物组合物和水混合,搅拌均匀,离心,得到溶液,即为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制剂;
S2、将配方量的微针骨架材料和水混合,去除气泡,得到微针基底制剂;
S3、将步骤S1得到的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制剂灌注于微针模具中,干燥,形成微针针体或微针针尖;
S4、将步骤S2得到的微针基底制剂灌注于步骤S3已形成微针针体或微针针尖的模具中,干燥,脱模,即得。
CN202210904223.5A 2022-07-29 2022-07-29 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及应用、微针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2821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4223.5A CN115282114B (zh) 2022-07-29 2022-07-29 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及应用、微针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4223.5A CN115282114B (zh) 2022-07-29 2022-07-29 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及应用、微针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2114A CN115282114A (zh) 2022-11-04
CN115282114B true CN115282114B (zh) 2023-06-02

Family

ID=83826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04223.5A Active CN115282114B (zh) 2022-07-29 2022-07-29 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及应用、微针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82114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69749A1 (en) * 2011-10-20 2014-08-27 Cosmed Pharmaceutical Co., Ltd. Microneedle deposition techniqu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7324B (zh) * 2013-03-06 2017-12-15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可溶性微针疫苗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58242B (zh) * 2022-03-04 2022-09-27 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溶性微针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69749A1 (en) * 2011-10-20 2014-08-27 Cosmed Pharmaceutical Co., Ltd. Microneedle deposition techniqu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2114A (zh)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ang et al. Phase‐transition microneedle patches for efficient and accurate transdermal delivery of insulin
Jin et al. Insulin delivery systems combined with microneedle technology
Chen et al. Preparation, proper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microneedles-based insulin delivery system
Kirkby et al. Microneedle mediated transdermal delivery of protein, peptide and antibody based therapeutic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considerations
CN105492064B (zh) 无痛及无膜片的注射微型结构体
KR101931845B1 (ko) 마이크로니들 용착법
JP5538897B2 (ja) 体表適用製剤、並びに、体表適用製剤保持シート
US20160045158A1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dermal delivery of compounds
Cernea et al. Insulin therapy: future perspectives
WO2006080508A1 (ja) 経皮吸収製剤、経皮吸収製剤保持シート、及び経皮吸収製剤保持用具
US20230310822A1 (en) Coated microneedle with multilayer structure,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microneedle patch comprising coated microneedle
CN102000020A (zh) 新型可降解聚合物微针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06917A (zh) 可溶性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6013A (zh) 鲑鱼降钙素可溶性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69485A (zh) 一种利拉鲁肽原位凝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0522B (zh) 含有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
CN114099414A (zh) 一种可控缓释药物的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CN205360022U (zh) 一种用于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透皮给药的高分子可溶微针
CN108434118A (zh) 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87419A (zh) 一种载药微针贴片及其应用
JP2023528622A (ja) 耐熱性埋込型ポリマー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ならびに用途
Men et al. Microneedle patch-assisted transdermal administration of recombinant hirudin for the treatment of thrombotic diseases
CN115282114B (zh) 重组蛋白类药物可溶性微针配方及应用、微针及制备方法
Wu et al. The promising application of hydrogel microneedles in medical application
CN106176573B (zh) 一种可溶性中空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