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81939A - 卫生巾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卫生巾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81939A
CN115281939A CN202211085987.2A CN202211085987A CN115281939A CN 115281939 A CN115281939 A CN 115281939A CN 202211085987 A CN202211085987 A CN 202211085987A CN 115281939 A CN115281939 A CN 115281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olding
folded
elastic body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859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81939B (zh
Inventor
刘善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bang Tianjin Hygiene Product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bang Tianjin Hygiene Produc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bang Tianjin Hygiene Product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bang Tianjin Hygiene Produc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8598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819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81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1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81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19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A61F13/475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characterised by edge leakage prevention means
    • A61F13/4751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characterised by edge leakage prevention means the means preventing fluid flow in a transversal dir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07Mechanical treatment, e.g. notching, twisting, compressing, shaping
    • A61F13/15723Partitioning batts; Cut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07Mechanical treatment, e.g. notching, twisting, compressing, shaping
    • A61F13/15739Sealing, e.g. involving cut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07Mechanical treatment, e.g. notching, twisting, compressing, shaping
    • A61F13/15747Folding; Pleating; Coiling; Stacking; Packag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卫生巾制备方法,包括,提供隔边层,并在隔边层上布设弹性体;第一次折叠;第二次折叠;在面层上铺设第二折叠体,结合面层与第二折叠体;在第二折叠体上布设第二粘合层,沿一第三折线翻折部分第二折叠体形成第三折叠体,第三折叠体与面层形成顶片;叠设顶片、吸收体及底片并形成本体;分切本体等步骤形成卫生巾,由于在该生产工艺中弹性体在第一次折叠及第二折叠过程中横向位置可以保持不变,相对于现有技术,车速和效率可以明显提升,同时,在第二区结合强度可以相应的降低,平均用胶量降低,以及提高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Description

卫生巾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卫生巾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卫生巾、护垫、纸尿裤等吸收用品广泛使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常的,这些吸收用品包括透液的顶片、不透液的底片以及夹设在顶片与底片之间的吸收芯体,通过吸收芯体吸收和保持体液,同时,为了防止体液在侧向发生侧漏,在侧向上通常会设置防漏隔边。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防漏隔边通常有两种形式:其一为,在顶片两侧设置由拒水材料铺设形成的“垫层”,由“垫层”形成阻挡效果,在这种形式下,由于“垫层”为直接铺设在顶片上,其高度非常有限,一方面不能很好的与皮肤贴合,二方面由于高度较低,因此仍然容易发生侧漏,同时,若增加“垫层”厚度则会造成使用舒适度降低;其二为,由拒水材料翻折,并在折线处设置弹性材料,如橡筋,在使用时,在弹性材料的弹性力作用下,拒水材料立起,形成围护,从而大大增加围挡的效果,但是在这种形式下,由于弹性材料的弹力作用,会使得折线处抵触皮肤,容易造成皮肤磨损或造成使用不适。
为了增加防漏隔边的高度并同时实现优异的舒适性,一些改进的技术被开发,如专利文献号为CN101686880A,名称为:吸收性物品,所揭示的,通过对防漏隔边进行折叠和回绕形成带有空腔的褶皱部,并在褶皱部设置多根弹性部件,通过弹性部件以及空腔形成立体的效果以及优异的舒适性,该文献同时揭示了其制造方法,实践发现,该方法制造吸收用品时,仍然存在下列不足:
一、在形成双层结构之后的对折工序以及对经过对折之后形成的折叠体进行三折工序过程中弹性体的位置需要进行变化,更具体的说,在进行对折工序时含有弹性体的双层结构翻折,弹性体的位置需要进行变化,然后对对折之后的折叠体再次翻折时,弹性体的位置需要再次变化,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弹性体处于预紧或带有预张力状态,在生产过程中弹性体的位置变化将会导致预张力变化,一方面导致生产速度降低,另一方面,使得弹性体供给系统的张力控制困难。
二、由于需要使得弹性体保持在预定的位置,由于上述一的影响,使得折叠体两端的固定部需要更稳定的被固定,特别是端部固定弹性体的位置,需要增加热熔胶的使用量或者使得热熔胶能够有足够的固化时间,进一步使得折叠体两端的固定部硬挺,使用舒适度降低。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的卫生巾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卫生巾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提供隔边层,并在隔边层上布设弹性体,所述的弹性体包括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
S2:第一次折叠:将第一折叠层沿第一折线向上翻折并覆盖到弹性体上方并形成第一折叠体,所述的第一折叠层为位于第一弹性体外侧,翻折并覆盖到弹性体上方的隔边层;
S3:第二次折叠:将第二折叠层沿第二折线向上翻折并覆盖到第一折叠体上方并形成第二折叠体,所述的第二折叠层为位于第二弹性体内侧,翻折并覆盖到第一折叠体上方的隔边层,同时,在第一折叠与第二次折叠过程中所述的弹性体在横向上的位置保持不变;
S4:提供一面层,并在面层上铺设第二折叠体,所述的面层包括邻近第一折线的第一端部,在邻近第一端部处设置有结合面层与第二折叠体的第二结合部,并通过第二结合部结合面层与第二折叠体;
S5:在第二折叠体上布设第二粘合层,沿一第三折线翻折部分第二折叠体形成第三折叠体,第三折叠体与面层形成顶片;
S6:提供吸收体、底片,叠设顶片、吸收体及底片并形成本体;
S7:分切本体,并形成卫生巾。
进一步的,经过第二次折叠之后将第一折叠层下方位于第一折线与第二折线之间的隔边层定义为基础层,所述的第二折叠体包括沿长度方向交替设置的第一区及第二区,其中,在第二区所述的基础层、第一折叠层及第二折叠层结合并形成第一结合区,所述的第一结合区与基础层的面积比≥70%,在所述的第一区,至少第一折叠层与第二折叠层呈分离状态。
进一步的,在第二区所述的第二折叠体还包括若干贯通第二折叠体厚度方向的通孔。
进一步的,在步骤S4中,在形成第二结合部之前还包括在面层上与第二区对应的区域设置第一粘合层,并通过第一粘合层结合第二折叠体与面层的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粘合层设置在第二结合部的内侧方向,并与第二结合部分离设置,在第一粘合层与第二结合部之间具有一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与至少一个通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粘合层被布设在第二结合部的内侧,且,第三折线与第二折线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一弹性体与第二弹性体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第一区,基础层与第一折叠层仅在弹性体对应的位置呈结合状态,其他位置呈分离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结合区至第二折线向第一折线方向延伸,并且不延伸到第一折线,第一结合区在邻近第一折线方向具有一边缘线,该边缘线与第一折线的距离大于等于8mm。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粘合层仅结合位于第三折线两侧的第三折叠层,在第一区,至少第二折叠层与第三折叠层仍然为分离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粘合层位于第一粘合层与第二结合部之间,且,在第二粘合层与第三折线之间具有一气流通道。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卫生巾制备方法,包括,提供隔边层,并在隔边层上布设弹性体;第一次折叠;第二次折叠;在面层上铺设第二折叠体,结合面层与第二折叠体;在第二折叠体上布设第二粘合层,沿一第三折线翻折部分第二折叠体形成第三折叠体,第三折叠体与面层形成顶片;叠设顶片、吸收体及底片并形成本体;分切本体等步骤形成卫生巾,由于在该生产工艺中弹性体在第一次折叠及第二折叠过程中横向位置可以保持不变,相对于现有技术,车速和效率可以明显提升,同时,在第二区结合强度可以相应的降低,平均用胶量降低,以及提高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弹性体铺设在隔边层上示意图;
图2第一次折叠形成第一折叠体状态示意图;
图3 经过第二次折叠后形成的第二折叠体上视图;
图4为图3中A-A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B处截面示意图;
图6第二折叠体铺设在面层上示意图;
图7在第二区设置第一粘合层并铺设在面层上示意图;
图8在第一区结合第二折叠体与面层状态示意图;
图9在第二区结合第二折叠体与面层状态示意图;
图10 在第二折叠体上设置第二粘合层后状态示意图;
图11 经过第三次折叠后形成第三折叠体示意图;
图12 第三折叠体在第二区状态示意图;
图13 层叠顶片、吸收体及底片示意图;
图14 分切本体示意图;
图15 形成的卫生巾示意图。
隔边层 10;褶皱区101;基础层102;第一折叠层11;第一折叠体110;第一折线111;第二折叠层12;第二折叠体120;第二折线121;第一区122;第二区123;第一结合区1231;通孔1232;第三折叠体130;第三折线131;弹性体21;第一弹性体211;第二弹性体212;面层31;第一端部311;第二结合部312;第一粘合层41;气流通道411;第二粘合层42;吸收体51;底片61;周封71;本体80;卫生巾 8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卫生巾制备方法,用于形成带有中空腔体的立体防漏隔边的卫生巾,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S1:提供隔边层10,并在隔边层10上布设弹性体21。
通常的,所述的隔边层10有一对,且该一对隔边层10间隔的托置在输送装置上,并由输送装置沿纵向输送,同时,该一对隔边层10以及由隔边层10形成的立体防漏隔边在横向上对称设置,所述的纵向是指隔边层10长度的延伸方向,所述的横向是指隔边层10的宽度方向,在图1中,横向为图示的左右方向,纵向是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同时,为了方便说明,在图1-图12中仅仅示出了位于左侧部分的隔边层10以及隔边层10形成左侧的立体防漏隔边的过程。
所述的隔边层10通常为拒水材料,以使得最终形成的立体防漏隔边能够阻挡液体的渗漏,具体的,可使用射流喷网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热粘合无纺布、熔喷无纺布、针刺无纺布、热风无纺布等各种无纺布,构成无纺布的纤维材料可使用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烯烃类、聚酯类、聚酰胺类等合成纤维以及合适的再生纤维、天然纤维,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单独或同时在材料表面设置拒水涂层以实现拒水性能。
所述的弹性体21通常呈长条状,并呈拉伸状态下布设在隔边层10上,通常的,隔边层10被输送装置连续的输送,以及弹性体21被连续的布放,并且,在布放过程中在弹性体21上间断的设置粘合剂,并通过这些间断的粘合剂固定到隔边层10上,可以理解的,固定在隔边层10上的弹性体21仍然呈拉伸状态,并具有一弹力,当在经过后续的分切工序后,在弹性体21这个弹力收缩作用下,使得立体防漏隔边隆起并最终形成带有中空腔体的大致呈Ω形态。
请参考图1,所述的弹性体21有多条,沿隔边层10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为了方便描述,将该多条弹性体21对应的隔边层10的区域称为褶皱区101,更具体的,若,所述的多条弹性体21中靠外侧的弹性体21称为第一弹性体211,靠内侧的弹性体21称为第二弹性体212,则褶皱区101为第一弹性体211与第二弹性体212之间的隔边层10,另外,所述的褶皱区101位于隔边层10的中部区域,即,在第一弹性体211的外侧,第二弹性体212的内侧均还具有足够的宽度,并能够使得第一弹性体211外侧的隔边层10以及第二弹性体212的内侧的隔边层10能够被翻折,在上述描述中外侧是图示中朝左侧的方向,内侧是指图示中朝右侧的方向,通常的,外侧也是指远离卫生巾吸收区的方向,内侧是指朝向卫生巾吸收区的方向。
可以理解的,弹性体21是细长条状可拉伸材料,具体的,可使用天然橡胶形成的线状橡胶、平型橡胶等或氨基甲酸乙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PE等热可塑性合成橡胶,更具体是,热可塑性合成橡胶例如是将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α烯烃共聚物等形成线状或成膜后裁成窄条。
S2:第一次折叠。
请参见图2,将第一弹性体211外侧的一部分隔边层10沿第一折线111向上翻折并覆盖到弹性体21上方并形成第一折叠体110,为了方便描述,将这部分翻折并覆盖到弹性体21上方的隔边层10称为第一折叠层11。
通常的,可以使用折叠板等折叠装置来实现第一次折叠。
可以理解的,第一折叠层11应完全覆盖弹性体21,更具体的说,第一折叠层11在隔边层10上的投影应大于褶皱区101。
S3:第二次折叠。
请参见图3-图5,将第二弹性体212内侧的一部分隔边层10沿第二折线121向上翻折并覆盖到第一折叠体110上方并形成第二折叠体120,为了方便描述,将这部分翻折并覆盖到第一折叠体110上方的隔边层10称为第二折叠层12。
可以理解的,在第一次折叠与第二次折叠过程中,对应的隔边层10的折叠方向相对,即第一折叠层11为顺时针沿第第一折线111翻折,而第二折叠层12则逆时针沿第二折线121翻折,同时,可以看到第一折叠层11及第二折叠层12均是向上折叠,另外,第二折叠层12叠压在第一折叠层11上,所述的第二折叠体120还包括位于第一折线111外侧的外侧区,为了方便描述,将经过折叠之后第一折叠层11下方位于第一折线111与第二折线121之间的隔边层10称为基础层102。
所述的第二折叠体120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交替设置的第一区122及第二区123,其中,在第二区123所述的基础层102、第一折叠层11及第二折叠层12结合,所述的结合,是指被结合的材料连接形成一个整体,通常的,可以通过压合、热熔或粘接的方式形成,其中,压合是指通过对部分材料施加压力以使得材料之间的纤维发生缠结形成连接,如,通过针刺或压花的形式使得相邻材料层的纤维被挤压发生缠结,另外,在进行压合时,还可以同时对材料进行加热以使得如植物纤维的氢键发生键合,以形成更好的结合效果,所述的热熔可以通过对材料本身进行加热,使其达到熔点温度后,局部熔化,凝固成型后形成连接,或者通过超声波等外部能量作用于材料,使得材料局部产生高温熔化,凝固成型后形成连接,所述的粘接可以通过粘合剂使得相邻材料在粘合剂的作用下形成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基础层102、第一折叠层11及第二折叠层12通过超声波熔接的方式实现结合。
进一步的,第二折叠体120在第二区123包括第一结合区1231,在第一结合区1231内基础层102、第一折叠层11及第二折叠层12进行结合,其中,所述的第一结合区1231与基础层102的面积比≥70%,以使得在第一结合区1231内稳定的固定基础层102、第一折叠层11及第二折叠层12,以及固定弹性体21的端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第一区122,至少第一折叠层11与第二折叠层12呈分离状态,即,第一折叠层11与第二折叠层12在第一区122不结合,并分离。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第一区122,基础层102与第一折叠层11仅在弹性体21对应的位置呈结合状态,其他位置呈分离状态。
进一步的,在第二区123所述的第二折叠体120还包括若干贯通第二折叠体120厚度方向的通孔1232,通过这些通孔1232至少起到两方面的作用,其一是,降低第二折叠体120整体的强度,使得第二折叠体120更加柔软,其二是,由于隔边层10为拒水材料,通常的,其透气性较低,第二折叠体120在第二区123设置有若干通孔1232使得这个位置形成一定的通气效果,防止立体防漏隔边中的空腔呈硬挺状态,从而增加使用舒适性。
进一步的,通孔1232的总面积占第二区123的面积的比例为2-10%。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结合区1231至第二折线121向第一折线111方向延伸,并且不延伸到第一折线11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结合区1231在邻近第一折线111方向具有一边缘线,该边缘线与第一折线111的距离大于等于8mm,以便于后续的与面层31结合工序的进行。
另外,在进行第一次折叠与第二折叠时,弹性体21在横向上的位置不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交错的设置一对折叠板,以几乎同时折叠第一折叠层11及第二折叠层12,以进一步提高效率。
S4:提供一面层31,并在面层31上铺设第二折叠体120,并结合第二折叠体120与面层31。
请一并参考图6、图8、图7及图9,其中图6及图8示出了在第一区122第二折叠体120与面层31的位置关系及结合后的形态,图7及图9则示出了在第二区123第二折叠体120与面层31的位置关系。
所述的面层31包括邻近第一折线111的第一端部311,优选的,第一端部311与第一折线111对齐,在邻近第一端部311处设置有结合面层31与第二折叠体120的第二结合部312,并通过第二结合部312使得面层31与第二折叠体120形成一个整体,优选的,在第二结合部312第二折叠体120的基础层102、第一折叠层11及第二折叠层12也被结合,更优选的,通过超声波熔接的形式一并结合第二折叠层12、第一折叠层11、基础层102及面层31。
进一步的,在结合第二折叠体120与面层31之前还包括在面层31上与第二区123对应的区域设置第一粘合层41,并通过第一粘合层41结合第二折叠体120与面层3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粘合层41设置在第二结合部312的内侧方向,并与第二结合部312分离设置,一方面使得在第二区123第二折叠体120与面层31具有两个结合位置,增加结合强度,二方面使得在第二区123第二折叠体120内侧方向有一个结合位置,相对于第一区122增加了结合宽度,能够使得在第一区122在弹力作用下能够隆起,三方面,分离设置的第一粘合层41与第二结合部312之间形成一个气流通道411,使得气流能够通过这个气流通道411与通孔1232连通,从而增加使用舒适性。
进一步的,第一粘合层41与第二结合部312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5mm,更优选的,设置为6-12mm。
进一步的,第二结合部312的宽度为4-10mm。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粘合层41包括粘合剂,所述的粘合剂并不做限制,具体可以为如,丙烯酸类粘合剂、热熔性粘合剂、淀粉胶、聚乙烯醇等。另外,粘合剂的使用量例如可以为0.1g/ ㎡~20g/㎡,具体如1g/㎡、5g/㎡、8g/㎡、10g/㎡、15g/㎡不做特定限制。
所述的第一粘合层41可以通过喷洒或涂布的方式布设在面层31预定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所述的预定位置为与第二区123对应的位置,同时,第一粘合层41也被布置呈长条状。
可以理解的,所述的面层31被配置在靠近使用者皮肤的一侧,且,所述的面层31应为至少一部分透液的,所述的透液的含义是,体液可以透过面层31进入至面层31下方的结构层中,如,吸收体51,通常的,所述的体液还可以沿面层31进行扩散,以进一步提高吸收体51对体液的吸收效率。
所述的至少一部分透液的,是指至少面层31与体液排出区对应的区域为透液性的,所述的体液排出区可以为阴道口、肛门、尿道口等位置。
由于面层31与皮肤接触,因此优选的选用具有低刺激的,柔软的,如,单位面积重量为10~60g/m2的纱布、棉布、水刺无纺布、热风无纺布等片状材料,更优选的,为由热塑性合成纤维构成的热风无纺布,作为构成上述热风无纺布的合成纤维,可以使用聚乙烯(PE)纤维、聚丙烯(PP)纤维等聚烯烃系纤维、聚酯系纤维、尼龙等聚酰胺系纤维等,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同时添加有天然纤维或粘胶纤维,以进一步降低对皮肤的刺激性,这些天然纤维可以包括木纤维、棉纤维等。
S5:在第二折叠体120上布设第二粘合层42,沿一第三折线131翻折部分第二折叠体120形成第三折叠体130,第三折叠体130与面层31形成顶片。
请一并参考图10-图12,在图10中示出了在第二折叠体120上布设第二粘合层42的状态示意图,图11示出了第三折叠体130在第一区122的状态,以及图12示出了第三折叠体130在第二区123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粘合层42被布设在第二结合部312的内侧,且,第三折线131与第二折线121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褶皱区101的宽度,可以理解的,第三折线131位于第一弹性体211的外侧,在翻折之后第一弹性体211将位于第三折叠体130的内侧,同时,褶皱区101将位于朝向使用者皮肤一侧。
可以理解的,所述的第二粘合层42仅结合位于第三折线131两侧的第三折叠层,在第一区122,至少第二折叠层12与第三折叠层仍然为分离状态,以使得在弹力作用下分离形成空腔,而在第二区123,第三折叠层、第二折叠层12及基础层102为结合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粘合层42位于第一粘合层41与第二结合部312之间,以在第二粘合层42与第三折线131之间也具有一气流通道411。
进一步的,第三折线131与第一弹性体211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5mm。
进一步的,第二折线121与第二弹性体212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8mm。
进一步的,第二粘合层42与第三折线131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5mm。
进一步的,第三折线131与第一粘合层41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10mm。
通过上述设置以在形成气流通道411的同时,使得第三折叠体130朝向内侧一端具有更佳的柔软度或触感。
S6:提供吸收体51、底片61,叠设顶片、吸收体51及底片61并形成本体80。
请参考图13,通常的,所述的吸收体51为由若干纤维缠结而被适当地连接形成三维网络状结构,在三维网络结构之间分布有若干孔隙,通过这些孔隙可以吸收、扩散体液,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三维网络结构之间包含有高分子吸水材料(SAP),以进一步通过高分子吸水材料吸收、保留体液,可以理解的,所述的纤维可以为绒毛浆。
进一步的,所述的吸收体51还可以包括覆盖层,所述的覆盖层覆盖或包覆在三维网络状结构体上,同时,所述的覆盖层为透液性材料,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覆盖层可以为无纺布或卫生纸,同时,覆盖层也优选的使用柔软的,如,单位面积重量为10~60g/m2的纱布、棉布、水刺无纺布、热风无纺布、卫生纸等片状材料,更优选的,覆盖层相对面层31具有更低的基重。
所述的底片61叠设在吸收体51下方,为了避免体液透过底片61污染使用者的衣物,所述的底片61通常为拒水材料,具体的,可以为PE膜、SMS无纺布、表面经过拒水处理的无纺布等,优选的,所述的底片61能够让气体,如水蒸气通过,而体液不能通过,从而使得使用时不会闷热。
可以理解的,所述的吸收体51及底片61可以通过布放装置连续的布放,所述的顶片叠设在底片61及吸收体51上。
可以理解的,在叠设顶片、吸收体51及底片61之后还可以包括结合顶片与底片61以形成一容置空间,并使得吸收体51位于该容置空间内的步骤,所述的结合顶片与底片61可以通过如周封压辊的装置来实现,周封压辊通常具备一对具有间隙的压辊,至少一个压辊设置有加热装置,且周封压辊上设置有预定形态的压花凸起,当顶片、吸收体51及底片61通过间隙时,被预定形状的压花凸起在加热状态下结合热熔顶片及底片61材料形成周封71,通常的,这些结合被称为周封71,当然,在热熔的过程中还可以同时使用粘合剂进行结合。
可以理解的,结合之后形成本体80。
S7:分切本体80,并形成卫生巾81。
请一并参考图13及图14,通常的,通过一分切装置按预定形状分切本体80并形成卫生巾,所述的分切装置包括一具有预定形状的分切刀,所述的预定形状为卫生巾的外形形状,经过分切之后形成单独的卫生巾个体。
可以理解的,在分切本体80之前还可以包括有在本体80上设置导流槽的步骤以在本体80上形成导流槽。
可以理解的,在分切之后,位于第二区123的弹性体21为弹性体21的端部,位于第一区122的弹性体21可以收缩并形成空腔。
申请人研究发现,由于在该生产工艺中弹性体21在第一次折叠及第二折叠过程中横向位置可以保持不变,相对于现有技术,平均车速可以提高70pis/min,当在生产长度为420mm以上产品时,由于弹性体21长度更长,位置变动对张力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在该类产品的生产中减少弹性体21位置变动带来的车速和效率提升更为明显,在实践中车速最高可以提升120pis/min,与此同时,在第二区123结合强度可以相应的降低,在实践中当使用粘合剂进行结合时,平均用胶量可以降低0.2g/㎡,即提高的产品在第二区123的柔软度和使用舒适度,另外配合在第二区123的打孔设置,进一步提高第二区123的使用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卫生巾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S1:提供隔边层,并在隔边层上布设弹性体,所述的弹性体包括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
S2:第一次折叠:将第一折叠层沿第一折线向上翻折并覆盖到弹性体上方并形成第一折叠体,所述的第一折叠层为位于第一弹性体外侧,翻折并覆盖到弹性体上方的隔边层;
S3:第二次折叠:将第二折叠层沿第二折线向上翻折并覆盖到第一折叠体上方并形成第二折叠体,所述的第二折叠层为位于第二弹性体内侧,翻折并覆盖到第一折叠体上方的隔边层,同时,在第一折叠与第二次折叠过程中所述的弹性体在横向上的位置保持不变;
S4:提供一面层,并在面层上铺设第二折叠体,所述的面层包括邻近第一折线的第一端部,在邻近第一端部处设置有结合面层与第二折叠体的第二结合部,并通过第二结合部结合面层与第二折叠体;
S5:在第二折叠体上布设第二粘合层,沿一第三折线翻折部分第二折叠体形成第三折叠体,第三折叠体与面层形成顶片;
S6:提供吸收体、底片,叠设顶片、吸收体及底片并形成本体;
S7:分切本体,并形成卫生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巾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第二次折叠之后将第一折叠层下方位于第一折线与第二折线之间的隔边层定义为基础层,所述的第二折叠体包括沿长度方向交替设置的第一区及第二区,其中,在第二区所述的基础层、第一折叠层及第二折叠层结合并形成第一结合区,所述的第一结合区与基础层的面积比≥70%,在所述的第一区,至少第一折叠层与第二折叠层呈分离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生巾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区所述的第二折叠体还包括若干贯通第二折叠体厚度方向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生巾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在形成第二结合部之前还包括在面层上与第二区对应的区域设置第一粘合层,并通过第一粘合层结合第二折叠体与面层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生巾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粘合层设置在第二结合部的内侧方向,并与第二结合部分离设置,在第一粘合层与第二结合部之间具有一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与至少一个通孔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生巾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粘合层被布设在第二结合部的内侧,且,第三折线与第二折线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一弹性体与第二弹性体之间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生巾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区,基础层与第一折叠层仅在弹性体对应的位置呈结合状态,其他位置呈分离状态。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生巾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结合区至第二折线向第一折线方向延伸,并且不延伸到第一折线,第一结合区在邻近第一折线方向具有一边缘线,该边缘线与第一折线的距离大于等于8mm。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生巾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粘合层仅结合位于第三折线两侧的第三折叠层,在第一区,至少第二折叠层与第三折叠层仍然为分离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卫生巾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粘合层位于第一粘合层与第二结合部之间,且,在第二粘合层与第三折线之间具有一气流通道。
CN202211085987.2A 2022-09-06 2022-09-06 卫生巾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2819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5987.2A CN115281939B (zh) 2022-09-06 2022-09-06 卫生巾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5987.2A CN115281939B (zh) 2022-09-06 2022-09-06 卫生巾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1939A true CN115281939A (zh) 2022-11-04
CN115281939B CN115281939B (zh) 2023-05-12

Family

ID=83833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85987.2A Active CN115281939B (zh) 2022-09-06 2022-09-06 卫生巾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81939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04170A (ja) * 1997-09-30 1999-04-20 Uni Charm Corp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H11318980A (ja) * 1998-05-18 1999-11-24 Zuiko Corp 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363262A (zh) * 2000-11-21 2002-08-14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卫生巾
WO2003057004A2 (en) * 2001-12-21 2003-07-1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barrier leg cuff and elasticized outer leg cuff
CN101686880A (zh) * 2007-06-29 2010-03-3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01926708A (zh) * 2010-08-18 2010-12-29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次性吸收物品
CN201832037U (zh) * 2010-08-18 2011-05-18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次性吸收物品
CN105473109A (zh) * 2013-05-28 2016-04-06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生理用卫生巾
CN105455962A (zh) * 2014-09-30 2016-04-06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N112076023A (zh) * 2020-09-21 2020-12-15 广东茵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物品防漏隔边制备工艺
WO2020256103A1 (ja) * 2019-06-20 2020-12-2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13164298A (zh) * 2018-12-31 2021-07-23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具有弯曲弹性化层合物的吸收制品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04170A (ja) * 1997-09-30 1999-04-20 Uni Charm Corp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H11318980A (ja) * 1998-05-18 1999-11-24 Zuiko Corp 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363262A (zh) * 2000-11-21 2002-08-14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卫生巾
WO2003057004A2 (en) * 2001-12-21 2003-07-1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barrier leg cuff and elasticized outer leg cuff
CN1602177A (zh) * 2001-12-21 2005-03-30 宝洁公司 具有用弹性线制成的外腿箍的一次性吸收制品
CN101686880A (zh) * 2007-06-29 2010-03-3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01926708A (zh) * 2010-08-18 2010-12-29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次性吸收物品
CN201832037U (zh) * 2010-08-18 2011-05-18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次性吸收物品
CN105473109A (zh) * 2013-05-28 2016-04-06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生理用卫生巾
CN105455962A (zh) * 2014-09-30 2016-04-06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N113164298A (zh) * 2018-12-31 2021-07-23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具有弯曲弹性化层合物的吸收制品
WO2020256103A1 (ja) * 2019-06-20 2020-12-2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12076023A (zh) * 2020-09-21 2020-12-15 广东茵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物品防漏隔边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1939B (zh) 2023-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44864B2 (ja) 吸収性物品
US7887527B2 (en) Absorbent article and inner absorbent article
JP4783723B2 (ja) 伸縮性止着テ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テープ型おむつ
JP3993978B2 (ja) 使い捨ての男性用尿取り袋
JP4416431B2 (ja)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
JP3779946B2 (ja) 吸収性パッド
JP5867152B2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4416441B2 (ja)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
JP4678632B2 (ja) 折り返し部を有する吸収体製品
WO2008062873A1 (fr) Article absorbant et procédé de production associé
JP3727246B2 (ja) 吸収性物品
WO2007116944A1 (ja) 吸収性着用物品および複数の管状部を備えた可撓性構造体
JP2004533300A (ja) 繊維層から作られた積層体
JP2002301097A (ja) 吸収性製品
JP2013000304A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815115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5413000B2 (ja) 止着テープ、止着テープ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テープ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3991013B2 (ja) 体液吸収構造体及びその製法
WO2004021937A1 (ja) 吸収性製品
JP4392937B2 (ja) 生理用ナプキン
CN115281939B (zh) 卫生巾制备方法
JP5566833B2 (ja) パンツタイプ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03062008A (ja) 吸収性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36413B2 (ja) 吸収性物品
CN219595003U (zh) 吸收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