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74293B - 一种线圈缠脚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圈缠脚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74293B
CN115274293B CN202211205416.8A CN202211205416A CN115274293B CN 115274293 B CN115274293 B CN 115274293B CN 202211205416 A CN202211205416 A CN 202211205416A CN 115274293 B CN115274293 B CN 1152742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eccentric shaft
coil
lead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054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74293A (zh
Inventor
刘建军
陈军
冯宇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CRRC Times Transduc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CRRC Times Transduc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CRRC Times Transduc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CRRC Times Transduc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0541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742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74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42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74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42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10Connecting leads to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94Tensioning or braking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圈缠脚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线圈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缠脚机构,所述缠脚机构设置于容纳腔的上方,且所述缠脚机构包括偏心轴,通过所述偏心轴带动引线绕线圈上的引脚进行偏心转动并将引线缠于引脚上;移位机构,所述移位机构包括控制所述缠脚机构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移位结构;其中,在所述偏心轴绕所述引脚进行偏心转动时,所述第一移位结构带动所述偏心轴进行升降运动。本发明通过设置缠脚机构和移位机构,使得该装置在对线圈进行缠脚的同时还能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引线每缠绕引脚一周,移位机构上升或下降预设的距离,实现有序绕线,保证缠脚的位置精度和一致性,进而保证线圈缠脚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线圈缠脚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圈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圈缠脚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线圈作为电磁感应元件应用于传感器测量领域,线圈的生产过程中,在线圈绕制完成后往往还需要人工对引线进行定位或连接,现有缠脚工艺多为人工手动缠绕,不仅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且手工缠绕过程无法控制,容易导致缠绕不均匀,无法保证缠绕一致性和缠脚精度,影响后端工序焊接质量,最终影响整个线圈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缠脚精度高,缠绕一致性好且工作效率高的一种线圈缠脚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线圈缠脚装置,包括:机体,且在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凹设有用于放置线圈的容纳腔;缠脚机构,所述缠脚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上方,且所述缠脚机构包括偏心轴,所述偏心轴内设置有供引线穿过的第一通孔,通过所述偏心轴带动所述引线绕线圈上的引脚进行偏心转动并将引线缠于引脚上;移位机构,所述移位机构与所述缠脚机构相连接,且所述移位机构包括控制所述偏心轴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移位结构;其中,在所述偏心轴绕所述引脚进行偏心转动时,所述第一移位结构带动所述偏心轴进行升降运动,控制所述偏心轴对所述引脚进行有序绕线。
在上述的一种线圈缠脚装置中,所述第一移位结构包括竖直安装于底座上的第一电机,其中,在所述偏心轴绕所述引脚偏心转动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偏心轴沿竖直方向进行上升运动,控制所述偏心轴对所述引脚进行有序绕线。
在上述的一种线圈缠脚装置中,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缠脚机构之间连接有第二移位结构,其中,所述第二移位结构包括与所述缠脚机构相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偏心轴沿水平方向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线圈缠脚装置中,所述偏心轴包括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其中,所述第一轴部上靠近所述第二轴部的一端设置有偏心孔,且所述第二轴部沿所述偏心孔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线圈缠脚装置中,所述偏心轴包括第三轴部和第四轴部,其中,所述第四轴部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偏心槽,所述偏心槽贯穿于第四轴部,且所述引线通过所述偏心槽贯穿至所述第三轴部处。
在上述的一种线圈缠脚装置中,所述偏心槽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四轴部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四轴部的轴向设置,且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于所述第四轴部的外圆周处。
在上述的一种线圈缠脚装置中,所述缠脚机构连接有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相连接的弹性杆和阻尼器,所述弹性杆的两端分别连接阻尼器和引线,通过所述阻尼器为所述弹性杆提供阻力,并带动所述引线实现张紧。
在上述的一种线圈缠脚装置中,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剪切机构,所述剪切机构包括相连接的剪切部和第一滑移部,其中,所述剪切部与所述引脚相对应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滑移部带动所述剪切部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引脚处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线圈缠脚装置中,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和第二滑移部,其中,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上方,通过所述第二滑移部带动所述固定部对线圈进行压紧或松开。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线圈缠脚系统,包括上述线圈缠脚装置和控制箱,通过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线圈缠脚装置对引脚进行有序绕线。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线圈缠脚控制方法,基于上述的线圈缠脚装置,包括步骤:
S1:打开电源,选择待绕线的程序,对设备进行初始化;
S2:启动电磁阀开关,打开固定部,放置线圈;
S3:关闭电磁阀开关,通过固定部压紧线圈;
S4:将引线固定于偏心轴上,启动开关,第一电机带动偏心轴下降至引脚根部位置;
S5:通过第三电机带动偏心轴绕引脚进行旋转绕线,同时第一电机带动偏心轴按照预设程序参数沿竖直方向移动,使得偏心轴对引脚进行有序绕线,直至绕线结束;
S6: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偏心轴移动至安全位置,再通过第一滑移部带动剪切部移动至引脚处,剪断引线,然后通过第一滑移部带动剪切部远离引脚处,第一电机带动偏心轴复位,
S7:启动电磁阀开关,控制第二滑移部带动固定部远离容纳腔,解除对线圈的固定,取出线圈,一次缠脚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线圈缠脚装置,通过设置缠脚机构和移位机构,使得该装置在对线圈进行缠脚的同时还能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引线每缠绕引脚一周,移位机构上升或下降预设的距离,实现有序绕线,保证缠脚的位置精度和一致性,进而保证线圈缠脚的质量;
2、通过偏心轴的偏心转动实现引线缠脚,偏心轴包括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第二轴部内部设置有第二通孔,偏心轴的设置使得引线可以紧密缠绕在引脚上,而第一轴部设置薄壁部和第二轴部沿偏心孔设置则使得整个偏心轴的占用空间小,占用体积小,可以在引脚距离较近时使用,且不会产生干涉,适用于多种引脚尺寸,适用范围广;
3、通过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使得引线可以轻松穿过第四轴部,可以适用各种线径的引线,且无需更换偏心轴,同时,第一凹槽呈圆弧状设置,且该圆弧凹槽以第二凹槽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无论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缠脚,引线均可卡于第一凹槽处实现导向,穿线方便快捷,适用范围广;
4、通过设置第二电机,可以带动偏心轴沿水平方向移动,在缠脚开始前或结束后带动偏心轴移动至安全位置,不干涉后续工序和其他动作,第二电机的设置使得偏心轴的位置移动灵活,适用范围广;
5、通过设置剪切机构,且将剪切部与引脚相对应设置,在缠脚完成后,第一滑移部带动剪切部滑移至引脚处,并通过剪切部将引线剪断,不仅实现了自动化操作,无需人工剪断,还能保证剪断的一致性,便于后续加工,同时,第一滑移部的设置使得剪切部的动作更加灵活可靠;
6、通过设置固定部压紧线圈,固定线圈位置,避免在缠脚过程中因线圈位置移动影响缠脚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带线圈)。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不带线圈)。
图3是本发明适用的环形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缠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移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偏心轴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张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剪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偏心轴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偏心槽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机体;110、底座;120、容纳腔;200、缠脚机构;210、偏心轴;211、第一通孔;212、第一轴部;212a、薄壁部;213、第二轴部;214、第二通孔;215、偏心槽;215a、第一凹槽;215b、第二凹槽;216、第三通孔;217、第三轴部;218、第四轴部;220、第三电机;230、同步轮;240、第一齿轮;300、移位机构;310、第一移位结构;311、第一电机;320、第二移位结构;321、第二电机;400、张紧机构;410、弹性杆;420、阻尼器;500、剪切机构;510、剪切部;520、第一滑移部;600、固定机构;610、固定部;620、第二滑移部;700、线圈;710、引脚;720、引线;800、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圈缠脚装置,包括:机体100,且在所述机体100上设置有底座110,所述底座110上凹设有用于放置线圈700的容纳腔120;缠脚机构200,所述缠脚机构20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20的上方,且所述缠脚机构200包括偏心轴210,所述偏心轴210内设置有供引线720穿过的第一通孔211,通过所述偏心轴210带动所述引线720绕线圈700上的引脚710进行偏心转动并将引线720缠于引脚710上;移位机构300,所述移位机构300与所述缠脚机构200相连接,且所述移位机构300包括控制所述偏心轴210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移位结构310;其中,在所述偏心轴210绕所述引脚710进行偏心转动时,所述第一移位结构310带动所述偏心轴210进行升降运动,控制所述偏心轴210对所述引脚710进行有序绕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如图3所示环形线圈的缠脚装置,环形线圈700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绕线工艺的需要,需要预留出两根引线720缠绕在线圈700上的引脚710上,一方面用于对引线720进行固定,另一方面还需要将引线720焊接在引脚710上,以实现引脚710与引线720的电导通,现有缠脚工艺多为人工手动缠绕,不仅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且手工缠绕过程无法控制,容易导致缠绕不均匀,无法保证缠绕一致性,影响后端工序焊接质量,最终影响整个线圈700的性能。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缠脚机构200和移位机构300,使得该装置在对线圈700进行缠脚的同时还能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运动,引线720每缠绕引脚710一周,移位机构300上升或下降预设的距离,实现有序绕线,保证缠脚的位置精度和一致性,进而保证线圈700缠脚的质量。具体的,底座110上设置有放置线圈700的容纳腔120,偏心轴210设置于容纳腔120的上方,且偏心轴210内设置有第一通孔211,引线720从第一通孔211处穿出,并被张紧在偏心轴210上方,然后通过偏心轴210的偏心转动将引线720缠于引脚710上,并在缠脚的同时通过第一移位结构310带动偏心轴210上升,可以控制引线720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旋转缠绕,并能实现多种缠绕方式,如密绕、间隙绕以及分区绕等,不仅使得缠脚过程控制精度高,还能实现不同缠绕模式的控制,使得缠脚模式多样,适用范围广。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所述偏心轴210设置为至少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偏心轴210的数量与引脚710数量相一致,即多根引脚710可以同时实现缠脚,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环形线圈700为两根引脚710,则偏心轴210可以设置为两个,在缠脚过程中,两根偏心轴210同时对引脚710进行绕线缠脚,大大提高了缠脚的工作效率,在保证缠脚精度的同时还降低了成本,实用性高。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所述第一移位结构310包括竖直安装于底座110上的第一电机311,其中,在所述偏心轴210绕所述引脚710偏心转动时,所述第一电机311带动所述偏心轴210沿竖直方向进行上升运动,控制所述偏心轴210对所述引脚710进行有序绕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311用于带动偏心轴210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运动,具体的,在缠脚开始前,第一电机311带动偏心轴210下降至引脚710根部,缠脚时,在偏心轴210对引脚710进行偏心转动时,第一电机311带动偏心轴210依预设程序上升,保证缠脚精度和一致性。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所述第一电机311与所述缠脚机构200之间连接有第二移位结构320,其中,所述第二移位结构320包括与所述缠脚机构200相连接的第二电机321,所述第二电机321带动所述偏心轴210沿水平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缠脚机构200上还连接有第二移位结构320,即第二电机321可以带动偏心轴210沿水平方向移动,用于在缠脚开始前或结束后带动偏心轴210移动至安全位置,不干涉后续工序和其他动作,第二电机321的设置使得偏心轴210的位置移动灵活,适用范围广。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所述偏心轴210包括第一轴部212和第二轴部213,其中,所述第一轴部212上靠近所述第二轴部21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214,即偏心孔,且所述第二轴部213沿所述偏心孔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轴部212包括薄壁部212a。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偏心轴210的偏心转动实现引线720缠脚,偏心轴210包括第一轴部212和第二轴部213,第二轴部213内部设置有第二通孔214,第二通孔214即为第一轴部212的偏心孔,偏心轴210的设置使得引线720可以紧密缠绕在引脚710上,而第一轴部212设置薄壁部212a和第二轴部213沿偏心孔设置则使得整个偏心轴210的占用空间小,占用体积小,可以在引脚710距离较近时使用,且不会产生干涉,适用于多种引脚710尺寸,适用范围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缠脚机构200还包括第三电机220和同步轮230,所述第三电机220通过同步轮230与所述偏心轴210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偏心轴210上连接有第一齿轮240,通过第一齿轮240与同步轮230相连接,并通过第三电机220带动同步轮230旋转,进而控制偏心轴210旋转。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所述缠脚机构200连接有张紧机构400,所述张紧机构400包括相连接的弹性杆410和阻尼器420,所述弹性杆410的两端分别连接阻尼器420和引线720,通过所述阻尼器420为所述弹性杆410提供阻力,并带动所述引线720实现张紧。
在本实施例中,张紧机构400设置于偏心轴210的上方,弹性杆410的两端分别连接阻尼器420和引线720,弹性杆410的数量与偏心轴210的数量相对应,通过弹性杆410为引线720提供张紧力,具体的,引线720从第一通孔211穿出后将其与弹性杆410连接,在弹性杆410弹力的作用下为引线720提供张紧力,在缠脚开始前通过阻尼器420调整引线720的张紧力大小,然后通过弹性杆410控制引线720保持一定的张紧力,保证引线720在缠脚过程中处于适合的张紧状态,维持缠脚一致性。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所述底座110上安装有剪切机构500,所述剪切机构500包括相连接的剪切部510和第一滑移部520,其中,所述剪切部510与所述引脚710相对应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滑移部520带动所述剪切部510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引脚710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10上还设置有剪切机构500,剪切部510与引脚710相对应设置,在缠脚完成后,第一滑移部520带动剪切部510滑移至引脚710处,并通过剪切部510将引线720剪断,不仅实现了自动化操作,无需人工剪断,还能保证剪断的一致性,便于后续加工,同时,第一滑移部520的设置使得剪切部510的动作更加灵活可靠。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所述底座110上安装有固定机构600,所述固定机构600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610和第二滑移部620,其中,所述固定部61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20的上方,通过所述第二滑移部620带动所述固定部610对线圈700进行压紧或松开。
在本实施例中,容纳腔120处还设置有固定部610,固定部610用于压紧线圈700,在缠脚开始前,第二滑移部620带动固定部610远离容纳腔120处,此时容纳腔120处于打开状态,将线圈700放置在容纳腔120中,然后通过第二滑移部620带动固定部610靠近容纳腔120处,压紧线圈700,固定线圈700位置,避免在缠脚过程中因线圈700位置移动影响缠脚质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圈缠脚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启动电磁阀开关(图中未示出),控制第二滑移部620带动固定部610远离容纳腔120,将线圈700放置在容纳腔120内,然后控制第二滑移部620带动固定部610靠近容纳腔120,并通过固定部610压紧线圈700,然后启动开关(图中未示出),控制第一电机311带动偏心轴210下降至引脚710根部位置,然后偏心轴210围绕引脚710进行旋转,偏心轴210旋转一周的同时依据预设程序参数上升一定距离,持续缠绕和上升动作,直至绕线结束;再通过第二电机321带动偏心轴210沿水平方向移动至安全位置,然后通过第一滑移部520带动剪切部510移动至引脚710处,并剪断引线720,剪切部510复位,第一电机311带动偏心轴210复位,最后启动电磁阀开关,控制第二滑移部620带动固定部610远离容纳腔120,解除对线圈700的固定,取出线圈700,一次缠脚完成。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第四轴部218与所述第二轴部213的结构不同,其余部分结构均相同,所述第四轴部218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偏心槽215,所述偏心槽215贯穿于第四轴部218,且所述引线720通过所述偏心槽215贯穿至所述第三轴部217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偏心槽215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凹槽215a和第二凹槽215b,其中,所述第一凹槽215a沿所述第四轴部218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凹槽215b沿所述第四轴部218的轴向设置,且所述第二凹槽215b设置于所述第四轴部218的外圆周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四轴部218的圆心处还设置有第三通孔216。
在本实施例中,偏心轴210上设置有偏心槽215,优选设置有两个偏心槽215,呈对称设置,引线720从偏心槽215贯穿至第三轴部217处,且偏心槽215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凹槽215a和第二凹槽215b,且所述第二凹槽215b呈开放设置,通过设置第一凹槽215a和第二凹槽215b,使得引线720可以轻松穿过第四轴部218,可以适用各种线径的引线720,从细线到粗线均可适用,且无需更换偏心轴210,具体的,在需要穿出引线720时,将引线720从第二凹槽215b处放入并穿至第一通孔211处,然后将引线720卡在第一凹槽215a处即可固定导向,同时,第一凹槽215a呈圆弧状设置,且该圆弧凹槽以第二凹槽215b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无论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缠脚,引线720均可卡于第一凹槽215a处实现导向,穿线方便快捷,适用范围广。另外,第四轴部218处还设置有第三通孔216,第三通孔216在工作时起到定位孔的作用,通过将第三通孔216套设于引脚710上,使得引脚710位置与偏心轴210位置相对固定,即可保证偏心轴210运动的稳定有序,避免因引脚710与偏心轴210位置偏移影响缠脚的一致性,整个设备缠脚精度高,缠脚一致性好。
实施例三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线圈缠脚系统,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线圈缠脚装置和控制箱800,通过所述控制箱800控制所述线圈缠脚装置对引脚710进行有序绕线。
在本实施例中,线圈缠脚系统包括实施例一中描述的线圈缠脚装置和控制箱800,控制箱800内设置有多种缠脚绕线程序,在缠脚动作开始时,先选择对应的程序编号,然后控制线圈缠脚装置依预设程序进行缠脚动作,具体为同时控制偏心轴210的转动和第一电机311的升降动作,使得线圈缠脚装置可以依预设程序实现密绕或分区绕或间隙绕等。
实施例四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线圈缠脚控制方法,基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线圈缠脚装置,包括步骤:
S1:打开电源,选择待绕线的程序,对设备进行初始化;
S2:启动电磁阀开关,打开固定部,放置线圈;
S3:关闭电磁阀开关,通过固定部压紧线圈;
S4:将引线固定于偏心轴上,启动开关,第一电机带动偏心轴下降至引脚根部位置;
S5:通过第三电机带动偏心轴绕引脚进行旋转绕线,同时第一电机带动偏心轴按照预设程序参数沿竖直方向移动,使得偏心轴对引脚进行有序绕线,直至绕线结束;
S6: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偏心轴移动至安全位置,再通过第一滑移部带动剪切部移动至引脚处,剪断引线,然后通过第一滑移部带动剪切部远离引脚处,第一电机带动偏心轴复位,
S7:启动电磁阀开关,控制第二滑移部带动固定部远离容纳腔,解除对线圈的固定,取出线圈,一次缠脚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线圈缠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且在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凹设有用于放置线圈的容纳腔;
缠脚机构,所述缠脚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上方,且所述缠脚机构包括偏心轴,所述偏心轴内设置有供引线穿过的通孔,通过所述偏心轴带动所述引线绕线圈上的引脚进行偏心转动并将引线缠于引脚上;
移位机构,所述移位机构与所述缠脚机构相连接,且所述移位机构包括控制所述偏心轴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移位结构;
其中,在所述偏心轴绕所述引脚进行偏心转动时,所述第一移位结构带动所述偏心轴进行升降运动,控制所述偏心轴对所述引脚进行有序绕线;
所述偏心轴包括第三轴部和第四轴部,其中,所述第四轴部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偏心槽,所述偏心槽贯穿于第四轴部,且所述引线通过所述偏心槽贯穿至所述第三轴部处;
所述偏心槽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四轴部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四轴部的轴向设置,且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于所述第四轴部的外圆周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缠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位结构包括竖直安装于底座上的第一电机,其中,在所述偏心轴绕所述引脚偏心转动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偏心轴沿竖直方向进行上升运动,控制所述偏心轴对所述引脚进行有序绕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圈缠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缠脚机构之间连接有第二移位结构,其中,所述第二移位结构包括与所述缠脚机构相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偏心轴沿水平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缠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脚机构连接有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相连接的弹性杆和阻尼器,所述弹性杆的两端分别连接阻尼器和引线,通过所述阻尼器为所述弹性杆提供阻力,并带动所述引线实现张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缠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剪切机构,所述剪切机构包括相连接的剪切部和第一滑移部,其中,所述剪切部与所述引脚相对应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滑移部带动所述剪切部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引脚处的方向移动。
6.一种线圈缠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缠脚装置和控制箱,通过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线圈缠脚装置对引脚进行有序绕线。
7.一种线圈缠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缠脚装置,包括步骤:
S1:打开电源,选择待绕线的程序,对设备进行初始化;
S2:启动电磁阀开关,打开固定部,放置线圈;
S3:关闭电磁阀开关,通过固定部压紧线圈;
S4:将引线固定于偏心轴上,启动开关,第一电机带动偏心轴下降至引脚根部位置;
S5:通过第三电机带动偏心轴绕引脚进行旋转绕线,同时第一电机带动偏心轴按照预设程序参数沿竖直方向移动,使得偏心轴对引脚进行有序绕线,直至绕线结束;
S6: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偏心轴移动至安全位置,再通过第一滑移部带动剪切部移动至引脚处,剪断引线,然后通过第一滑移部带动剪切部远离引脚处,第一电机带动偏心轴复位,
S7:启动电磁阀开关,控制第二滑移部带动固定部远离容纳腔,解除对线圈的固定,取出线圈,一次缠脚完成。
CN202211205416.8A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线圈缠脚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52742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5416.8A CN115274293B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线圈缠脚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5416.8A CN115274293B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线圈缠脚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4293A CN115274293A (zh) 2022-11-01
CN115274293B true CN115274293B (zh) 2023-01-03

Family

ID=83757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05416.8A Active CN115274293B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线圈缠脚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74293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16200A1 (de) * 1974-04-23 1975-11-13 Meteor Ag Vorrichtung zum befestigen der wicklungsenden elektrischer spulen an am spulenkoerper vorhandene anschlussstifte
JPS57107017A (en) * 1980-12-25 1982-07-03 Toko Inc Lead wire winding method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
CN109326441A (zh) * 2018-09-29 2019-02-12 惠州攸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滤波器缠线设备
CN208954798U (zh) * 2018-12-19 2019-06-07 常熟市吉宏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线圈引出线缠绕工具
CN109979750A (zh) * 2019-04-26 2019-07-05 深圳市三五五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元件的引脚绕线装置
CN212303382U (zh) * 2020-05-29 2021-01-05 珠海市跃华磁电有限公司 变压器自动绕线机
CN212909283U (zh) * 2020-08-27 2021-04-06 新叶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侧绕型线圈自动化绕线机
CN113744998A (zh) * 2021-09-10 2021-12-03 中山市科彼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缠脚机
CN215731301U (zh) * 2021-05-31 2022-02-01 湖北省磁特科技有限公司 双导针高速挂线缠脚收线机构
CN216719746U (zh) * 2022-03-02 2022-06-10 芜湖欣丰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漏电线圈引线缠角装置
CN217468204U (zh) * 2022-06-01 2022-09-20 青岛安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Sq电感拉线缠脚切断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79708A (en) * 1962-07-02 1966-10-18 Ncr Co Electrical solenoid winding machines
JP4306003B2 (ja) * 1999-03-26 2009-07-29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空芯コイル成形装置
CN207474269U (zh) * 2017-10-26 2018-06-08 深圳市有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磁环绕线机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16200A1 (de) * 1974-04-23 1975-11-13 Meteor Ag Vorrichtung zum befestigen der wicklungsenden elektrischer spulen an am spulenkoerper vorhandene anschlussstifte
JPS57107017A (en) * 1980-12-25 1982-07-03 Toko Inc Lead wire winding method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
CN109326441A (zh) * 2018-09-29 2019-02-12 惠州攸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滤波器缠线设备
CN208954798U (zh) * 2018-12-19 2019-06-07 常熟市吉宏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线圈引出线缠绕工具
CN109979750A (zh) * 2019-04-26 2019-07-05 深圳市三五五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元件的引脚绕线装置
CN212303382U (zh) * 2020-05-29 2021-01-05 珠海市跃华磁电有限公司 变压器自动绕线机
CN212909283U (zh) * 2020-08-27 2021-04-06 新叶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侧绕型线圈自动化绕线机
CN215731301U (zh) * 2021-05-31 2022-02-01 湖北省磁特科技有限公司 双导针高速挂线缠脚收线机构
CN113744998A (zh) * 2021-09-10 2021-12-03 中山市科彼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缠脚机
CN216719746U (zh) * 2022-03-02 2022-06-10 芜湖欣丰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漏电线圈引线缠角装置
CN217468204U (zh) * 2022-06-01 2022-09-20 青岛安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Sq电感拉线缠脚切断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4293A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62411B1 (en) Winding device and winding method for a multipolar armature
CN105437818A (zh) 线式全智能装订机
US4052783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nding armatures
CN115274293B (zh) 一种线圈缠脚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4411255B2 (ja) コイル巻落とし方法及び装置
JP2008527703A (ja) 閉じた環状コアへの巻き付け装置及び方法
JPS5939981B2 (ja) 巻付部高さ調整可能なコイル付設機
US3263309A (en) Method of winding a loop containing coil
EP4170691A1 (en) Toroidal coil winding machine
CN108455366A (zh) 熔断器绕线机
CN109166723A (zh) 喷油器高精度自动绕线装置及其方法
CN207943651U (zh) 一种熔断器绕线机
CN113066660A (zh) 一种适配不同尺寸磁芯的半自动化绕线机构
CN113078785A (zh) 一种电机定子制作加工机械及加工方法
CN105743300A (zh) 一种电机转子绕线机
JP3422425B2 (ja) コイル巻線装置
CN215733949U (zh) 一种嵌线机构
JPH0133559Y2 (zh)
CN218619599U (zh) 一种自动绕线机
CN219906481U (zh) 一种电缆收线装置
CN215680388U (zh) 一种适配不同尺寸磁芯的半自动化绕线机构
CN218123216U (zh) 一种电感线圈加工用绕线装置
CN215265719U (zh) 一种绕线设备的绞线机构
CN109859903B (zh) 一种转线式自动包胶布机
CN218241574U (zh) 一种具有线圈自动剪线和修平功能的立式绕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