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64675A -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64675A
CN115264675A CN202210476291.6A CN202210476291A CN115264675A CN 115264675 A CN115264675 A CN 115264675A CN 202210476291 A CN202210476291 A CN 202210476291A CN 115264675 A CN115264675 A CN 1152646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air
temperature
heat exchange
thrott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762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64675B (zh
Inventor
汤奇雄
黎辉玲
黄洁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762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646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64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4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64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46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Compression cycl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压缩机、蒸发器、第一冷凝器、第一节流部件、第二冷凝器、第二节流部件、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用于对非共沸制冷剂进行压缩,压缩机具有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第一冷凝器、第一节流部件串联设置于第一排气口和蒸发器的入口之间的第一冷凝支路上;第二冷凝器、第二节流部件串联设置于第二排气口和蒸发器的入口之间的第二冷凝支路上;气液分离器设置于第二冷凝支路上。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可以获得两种不同的冷凝压力,实现换热流体的能量梯级利用;通过相变温度的滑移与外部换热流体实现换热匹配,减小了换热
Figure DDA0003625704730000011
损失,降低冷凝压力,提高压缩机的制冷量,减少功率消耗,提供空调器运行的经济性。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厨卫空调器为例,其一般采用墙壁打孔或者通过自来水对冷凝器进行冷凝,受限于打孔尺寸、自来水流量的限制,制冷剂的冷凝温度较高,制冷量下降,压缩机功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以降低能耗、提升制冷量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
压缩机,用于对非共沸制冷剂进行压缩,所述压缩机具有吸气口、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的压力低于所述第二排气口的压力;
蒸发器;
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节流部件,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蒸发器的入口之间的第一冷凝支路上;
第二冷凝器和第二节流部件,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气口和所述蒸发器的入口之间的第二冷凝支路上;
气液分离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凝支路上,用于对所述第二冷凝器排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空调器包括回热器和第三节流部件,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三节流部件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三节流部件的出口与所述吸气口连通,所述回热器位于所述第三节流部件下游的制冷剂路径上。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回热器位于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一节流部件之间的制冷剂路径上。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回热器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节流部件之间的制冷剂路径上。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空调器包括第三冷凝器,所述第三冷凝器设置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和所述第二节流部件之间的第二冷凝支路上。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入口连通,以使得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气态制冷剂流向所述第一冷凝器。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散热通道、室外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所述散热通道连通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室外出风口,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均设置于所述散热通道内,且所述第一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风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第一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风侧;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冷凝器出风侧的当前第一风温、第一目标风温;
根据所述第一风温和所述第一目标风温的温差调节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二节流部件的开度。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获取第一目标风温,包括:
获取室内回风温度、冷凝侧的进风温度、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根据室内回风温度、冷凝侧的进风温度、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计算第一目标风温。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根据所述第一风温和所述第一目标风温的温差调节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二节流部件的开度,包括:
当所述第一风温大于所述第一目标风温,且两者的温差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增大第一节流部件的开度;
当所述第一风温小于所述第一目标风温,且两者的温差的绝对值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减小第一节流部件的开度;
当所述第一风温和所述第一目标风温的温差的绝对值不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获取第二冷凝器的实际换热比例系数和预设换热比例系数,并根据所述实际换热比例系数和所述预设换热比例系数调节所述第二节流部件的开度。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获取实际换热比例系数,包括:
获取空调器的冷凝侧的进风量、冷凝侧的进风温度、第二冷凝器的出风侧的第二风温;
根据所述冷凝侧的进风量、所述第一风温、所述第二风温,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实际换热量;
根据冷凝侧的进风量、冷凝侧的进风温度、所述第二风温,计算得到冷凝侧的总换热量;
根据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实际换热量与所述总换热量的比值得到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实际换热比例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单吸气双排气压缩机,实现两股不同压力的制冷剂独立排气,获得两种不同的冷凝压力,外界的换热流体(空气或自来水) 依次流经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可实现换热流体的能量梯级利用;由于采用非共沸制冷剂,在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中,其相变温度在不断变化,气相、液相中的制冷剂组分比也在不断变化,通过相变温度的滑移与外部换热流体实现换热匹配,减小了换热
Figure RE-GDA0003839169610000031
损失,降低冷凝压力,提高压缩机的制冷量,减少功率消耗,提供空调器运行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一种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一种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压缩机1;吸气口1a;第一排气口1b;第二排气口1c;
第一冷凝器21;第二冷凝器22;第三冷凝器23;
蒸发器31;
气液分离器32;出气口32b;出液口32c;
回热器33;
第一节流部件41;第二节流部件42;第三节流部件43;
第一冷凝支路5A;第二冷凝支路5B;
壳体100;散热通道100a;室外进风口100b;室外出风口100c;室内回风口 100d;室内送风口100e;送风通道100f;安装空间100g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包括压缩机1、蒸发器31、第一冷凝器21、第二冷凝器22、第一节流部件41、第二节流部件 42、气液分离器32。
压缩机1用于对非共沸制冷剂进行压缩。其中,非共沸制冷剂指的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具有不同沸点的制冷剂混合而成。
压缩机1具有吸气口1a、第一排气口1b和第二排气口1c,压缩机1为单吸气、双排气的压缩机。
第一排气口1b的排气压力低于第二排气口1c的排气压力,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排气口1b的排气温度也低于第二排气口1c的排气温度。
具体地,低温低压的非共沸气态制冷剂经吸气口1a进入压缩机内,被压缩后,一部分被压缩的气体从第一排气口1b排出,另一部分被压缩的气体从第二排气口1c排出,第一排气口1b排出的气流的压力和温度低于第二排气口1c排出的气体的压力和温度。
第一冷凝支路5A连接第一排气口1b和蒸发器31的入口,第一冷凝器21 和第一节流部件41串联设置于第一冷凝支路5A上。可以理解的是,制冷剂先流经第一冷凝器21,后流经第一节流部件41。
第二冷凝支路5B连接第二排气口1c和蒸发器31的入口。第二冷凝器22 和第二节流部件42串联设置于第二冷凝支路5B上。可以理解的是,制冷剂先流经第二冷凝器22,后流经第二节流部件42。
也就是说,第一冷凝支路5A和第二冷凝支路5B并联设置在压缩机1和蒸发器31之间。
气液分离器32用于对第二冷凝器22排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
气液分离器32分离后的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中的一者接入第二冷凝支路5B。可以理解的是,在气液分离后的气态制冷剂接入第二冷凝支路5B的实施例中,气态制冷剂需要经过冷凝成液体后再流经第二节流部件42。在气液分离后的液态制冷剂接入第二冷凝支路5B的实施例中,液态制冷剂可以不经再次冷凝,即可流经第二节流部件42,当然,液态制冷剂也可以再次冷凝,获得一定过冷度后,再流经第二节流部件42。
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压缩机1吸入低温低压的非共沸气态制冷剂,压缩后,中温中压的气态制冷剂从第一排气口1b排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从第二排气口1c排出。
从第一排气口1b排出的气态制冷剂经第一冷凝器21冷凝成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经第一节流部件41节流之后,流经蒸发器31,最后回到压缩机1 的吸气口1a。
从第二排气口1c排出的气态制冷剂经第二冷凝器22冷凝降温后,进入气液分离器32,在气液分离器32中,气态和液态的制冷剂相分离,由于制冷剂为非共沸制冷剂,因此,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中的成分不同,气态制冷剂比液态制冷剂含有更多的低沸点成分,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中的一者接入第二冷凝支路5B,参与后续的制冷剂循环。
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单吸气双排气压缩机1,实现两股不同压力的制冷剂独立排气,获得两种不同的冷凝压力,外界的换热流体(空气或自来水) 依次流经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可实现换热流体的能量梯级利用;由于采用非共沸制冷剂,在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中,其相变温度在不断变化,气相、液相中的制冷剂组分比也在不断变化,通过相变温度的滑移与外部换热流体实现换热匹配,减小了换热
Figure RE-GDA0003839169610000061
损失,降低冷凝过程中部分制冷剂的压力,提高压缩机的制冷量,减少功率消耗,提供空调器运行的经济性。
非共沸制冷剂的成分数量不限,例如,可以是两种、三种或者更多种。
示例性地,非共沸制冷剂为R290(丙烷)与CO2组成的混合物。
空调器的应用场合不限,例如,可以是厨房、卫浴用的空调器等。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中没有四通阀,从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均先流经冷凝器、后流经蒸发器31,也就是说,冷凝器和蒸发器31的功能是确定的,不会互换。
气液分离器3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结构。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气液分离器32具有入口32a、分离腔、出气口32b以及出液口32c,入口32a、出气口32b、出液口32c各自独立地与分离腔连通。
第二冷凝器22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32的入口32a连通,第二冷凝器22排出的全部制冷剂经入口32a进入分离腔。分离腔用于对进入其内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
分离腔进行气液分离的具体结构不限,例如,分离腔具有较大体积,制冷剂进入分离腔后,由于急速膨胀而速度下降,使得液态制冷剂分离出来,实现在分离腔中气液分离。
示例性地,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空调器包括回热器33和第三节流部件43。
回热器33的具体结构不限,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结构。
气液分离器32的出液口32c和第三节流部件43的入口连通,第三节流部件43的出口与吸气口1a连通,回热器33位于第三节流部件43下游的制冷剂流动路径上。经第三节流部件43节流后的制冷剂在回热器33中吸热气化,为回热器33提供低温冷源。
如此,流经回热器33的其他制冷剂与第三节流部件43节流后的制冷剂在回热器33内进行热交换,第三节流部件43节流后的制冷剂吸热而气化,转换成气态制冷剂,进而被吸入压缩机1的吸气口1a,流经回热器33的其他制冷剂放热,从气态被冷凝成液态。
第三节流部件43可以是膨胀阀,也可以是毛细管。
示例性地,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回热器33还位于第一冷凝器21和第一节流部件41之间的制冷剂路径上。在回热器33中,经第三节流部件43节流后的制冷剂、经第一冷凝器21冷凝后的制冷剂在回热器中进行热交换,
该实施例中,从第一排气口1b排出的制冷剂流经第一冷凝器21时进行了一次降温,随后在流经回热器33的过程中,再一次进行降温,使得制冷剂具有一定的过冷度,得到更低温度的制冷剂液体,以使得蒸发器具有较低的蒸发温度,获得较大的制冷量,提升制冷效率。
示例性地,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回热器33位于气液分离器32的出气口32b与第二节流部件42之间的制冷剂路径上。气液分离器32的出气口 32b排出的制冷剂,在流经回热器33时,在回热器33中与经过第三节流部件 43节流后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制冷剂从气态被冷凝成液态,之后,再流经第二节流部件42。
示例性地,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空调器包括第三冷凝器23,第三冷凝器23设置于气液分离器32的出气口32b和第二节流部件42之间的第二冷凝支路5B上,用于对气液分离器32排出的气态制冷剂进行冷凝降温。该实施例中,从气液分离器32的出气口32b排出的气态制冷剂可以不流经回热器 33,而通过第三冷凝器23进行冷凝降温。
示例性地,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气液分离器32的出气口32b与第一冷凝器21的入口连通,以使得气液分离器32分离出的气态制冷剂流向第一冷凝器21。该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回热器33。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排气口1b的压力相对较低,因此,气液分离器32分离出的气态制冷剂流向第一冷凝器21的阻力较小,通过第一冷凝器21对分离出来的气态制冷剂进行冷凝,能量得到再一次利用。
示例性地,空调器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具有散热通道100a、室外进风口100b和室外出风口100c,散热通道100a连通室外进风口100b和室外出风口100c。第一冷凝器21和第二冷凝器22均设置于散热通道100a内,外部环境的空气经室外进风口100b进入散热通道100a,空气流经各冷凝器的外表面,再从室外出风口100c排到外部环境中。
第一冷凝器21位于第二冷凝器22的进风侧,风先流经第一冷凝器21,之后再流经第二冷凝器22。由于第一冷凝器21的外表面的温度低于第二冷凝器 22的外表面的温度,因此,该实施例中,能够实现风的能量的梯级利用。
可以理解的是,在空调器包括第三冷凝器23的实施例中,沿风在散热通道 100a的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第三冷凝器23、第一冷凝器21、第二冷凝器22。
示例性地,壳体100还包括安装空间100g、送风通道100f、室内回风口100d 和室内送风口100e,送风通道100f连通室内回风口100d和室内送风口100e,蒸发器31设置于送风通道100f中。室内空气经室内回风口100d进入送风通道 100f,在送风通道100f中与蒸发器31进行热交换,再从室内送风口100e排向室内。
空调器为一体机,上述的压缩机1、气液分离器32、回热器33等零部件均设置于安装空间100g中。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经第一节流部件41和第二节流部件42 节流的制冷剂进入同一个蒸发器31中,获得同一蒸发温度。
以下结合附图对四种实施例进行描述。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空调器包括压缩机1、第一冷凝器21、第二冷凝器22、气液分离器32、回热器33、第一节流部件41、第二节流部件42、第三节流部件43、蒸发器31。
压缩机1的第一排气口1b连通第一冷凝器21的入口,第一冷凝器21的出口与第一节流部件41流通,第二冷凝器22的出口和第二节流部件42之间的制冷剂回路流经回热器33。
压缩机1的第二排气口1c连通第二冷凝器22的入口,第二冷凝器22的出口连通气液分离器32的入口,气液分离器32的出气口32b与第二节流部件42 连通,气液分离器32的出气口32b与第二节流部件42之间的制冷剂回路流经回热器33。气液分离器32的出液口32c与第三节流部件43的入口连通,第三节流部件43的出口连通压缩机1的吸气口1a,第三节流部件43下游的制冷剂回路流经回热器33。
第一冷凝器21位于第二冷凝器22的进风侧。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2,该实施例的大部分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包括:空调器包括第三冷凝器23,气液分离器32的出气口32b和第二节流部件42之间的制冷剂回路没有流经回热器33,而是流经第三冷凝器23。
第一冷凝器21位于第二冷凝器22的进风侧,第三冷凝器23位于第一冷凝器21的进风侧,进入散热通道100a的风依次流经第三冷凝器23、第一冷凝器 21、第二冷凝器22。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3,该实施例的大部分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包括:没有设置回热器33,气液分离器32的出气口32b连通至第一冷凝器21的入口,气液分离器32的出液口32c连通至第二节流部件42。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4,该实施例的大部分构造与第二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包括:没有设置回热器33,
气液分离器32的出液口32c排出的制冷剂、经第三冷凝器23冷凝后的制冷剂汇流至第二节流部件42的入口。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请参阅图5,包括:
S1:获取第一冷凝器21出风侧的当前第一风温To2以及第一目标风温 To2s。
当前的第一风温可以通过传感器采集而获得。第一目标风温To2s指的是在当前条件下期望达到的温度。
S2:根据第一风温To2和第一目标风温To2s的温差调节第一节流部件41 和第二节流部件42的开度。
第一风温To2和第一目标风温To2s的温差体现了第一冷凝器21的换热能力,通过调节对应的第一节流部件41和第二节流部件42的开度,以使得第一风温To2尽量接近第一目标风温To2s。
第一节流部件41和第二节流部件42的开度会影响压缩机1的排气背压,影响压缩机1的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进而影响各冷凝器的冷凝温度,因此,通过调节第一节流部件41和第二节流部件42的开度,能够调节各冷凝器的冷凝温度,通过相变温度的滑移与外部空气实现换热匹配,减小了换热
Figure RE-GDA0003839169610000101
损失,降低冷凝温度,提高压缩机的制冷量,减少功率消耗,提供空调器运行的经济性。
示例性地,获取第一目标风温To2s,包括:
S11:获取室内回风温度Ti、冷凝侧的进风温度Toi、压缩机1的运行频率F、冷凝侧的风量W、第二冷凝器22出风侧的当前第二风温Too;
S12:根据室内回风温度Ti、冷凝侧的进风温度Toi、压缩机1的运行频率 F,计算第一目标风温To2s。
其中,室内回风温度Ti指的是进入上述送风通道100f的风的温度,例如,可以在室内回风口100d处安装温度检测装置,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室内回风温度Ti。
本申请实施例中,冷凝侧与蒸发侧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冷凝侧指的是空调器的各冷凝器所在的一侧,蒸发侧指的是空调器的蒸发器所在的一侧。
具体地,冷凝侧的进风温度Toi是需要进入散热通道100a的风的温度,例如,在室外进风口100b处安装另一个温度检测装置,通过该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冷凝侧的进风温度Toi。
冷凝侧的风量W指的是,流经散热通道100a的风的流量。
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依据下列公式(1)、(2)进行计算第一目标风温To2s:
To2s=(Toos-Toi)/2+Toi+△T1′ (1)
Toos=Toi+Qas/(C*W*R) (2)
其中,ΔT1'为考虑实际第二冷凝器的换热窄点温差,取值范围为: 0<ΔT1'<5℃。
其中,C为空气的比热容,R为空气密度,C和R为常数。
Qas可以根据实际测试数据拟合成下列公式(3)的线性关系式:
Qas=a*Ti+b*Toi+c*F+d (3)
其中,a、b、c、d均为常数,在不同的冷凝侧的进风温度区间,具有不同的数值。
示例性地,上述的步骤S2,包括:
S21:当第一风温To2大于第一目标风温To2s,且温差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增大第一节流部件41的开度。其中,第一预设范围的取值为正数,即大于0 的数。
S22:当第一风温To2小于第一目标风温To2s,且温差的绝对值超过第一预设范围,则减小第一节流部件41的开度。
S23:当第一风温To2和第一目标风温To2s的温差的绝对值不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获取第二冷凝器22的实际换热比例系数和目标预设换热比例系数,并根据实际换热比例系数和目标换热比例系数调节第二节流部件42的开度。
该实施例中,只有当第一风温To2和第一目标风温To2s的温差的绝对值不超出第一预设范围时,也就是说,两者的温度相差不大时,才会考虑调节第二节流部件42的开度。如果两者的温差差异较大,则先不考虑调节第二节流部件 42的开度,优先调节第一节流部件41的开度。
由于进入散热通道内的空气会先流经第一冷凝器21,后流经第二冷凝器22,因此,流经第一冷凝器21后的空气的温度会升高,对第二冷凝器22的散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优先考虑调节第一冷凝器21 的冷凝温度。
示例性地,所述的获取第二冷凝器22的实际换热比例系数,包括:
S31:获取冷凝侧的进风量W、冷凝侧的进风温度Toi、第二冷凝器22出风侧的当前第二风温Too;
S32:根据冷凝侧的进风量W、第一风温To2、第二风温Too,计算得到第二冷凝器22的实际换热量Q1;
S33:根据冷凝侧的进风量W、冷凝侧的进风温度Toi、第二风温Too,计算得到冷凝侧的总换热量Qa;
S34:根据第二冷凝器22的实际换热量Q1与总换热量Qa的比值得到第二冷凝器22的换热比例系数n1。
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依据下列公式(4)、(5)、(6)计算n1。
Qa=C*W*R*(Too-Toi) (4)
Q1=C*W*R*(Too-To2) (5)
n1=Q1/Qa (6)
其中,C为空气的比热容,R为空气密度,C和R为常数。
目标换热比例系数n1s可以是预设于系统中的常数,例如,n1s的取值范围可以是0.4~0.6。
示例性地,根据实际换热比例系数n1和目标换热比例系n1s数调节第二节流部件42的开度,包括:
S41:若n1>n1s,且两者的差值超出第二预设范围,则增大第二节流部件 42的开度;
S42:若n1<n1s,且两者的差值的绝对值超出第二预设范围,则减小第二节流部件42的开度;
S43:若n1和n1s的差值的绝对值位于第二预设范围内,则第二节流部件 42的开度保持不变。
其中,第二预设范围可以根据实验或经验进行选择,例如,在0~0.1之间进行选取。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申请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申请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1),用于对非共沸制冷剂进行压缩,所述压缩机(1)具有吸气口(1a)、第一排气口(1b)和第二排气口(1c),所述第一排气口(1b)的压力低于所述第二排气口(1c)的压力;
蒸发器(31);
第一冷凝器(21)和第一节流部件(41),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气口(1b)和所述蒸发器(31)的入口之间的第一冷凝支路(5A)上;
第二冷凝器(22)和第二节流部件(42),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气口(1c)和所述蒸发器(31)的入口之间的第二冷凝支路(5B)上;
气液分离器(32),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凝支路(5B)上,用于对所述第二冷凝器(22)排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回热器(33)和第三节流部件(43),所述气液分离器(32)的出液口(32c)与所述第三节流部件(43)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三节流部件(43)的出口与所述吸气口(1a)连通,所述回热器(33)位于所述第三节流部件(43)下游的制冷剂路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器(33)位于所述第一冷凝器(21)和所述第一节流部件(41)之间的制冷剂路径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器(33)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32)的出气口(32b)与所述第二节流部件(42)之间的制冷剂路径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第三冷凝器(23),所述第三冷凝器(23)设置于所述气液分离器(32)的出气口(32b)和所述第二节流部件(42)之间的第二冷凝支路(5B)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32)的出气口(32b)与所述第一冷凝器(21)的入口连通,以使得所述气液分离器(32)分离出的气态制冷剂流向所述第一冷凝器(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具有散热通道(100a)、室外进风口(100b)和室外出风口(100c),所述散热通道(100a)连通所述室外进风口(100b)和所述室外出风口(100c),所述第一冷凝器(21)和所述第二冷凝器(22)均设置于所述散热通道(100a)内,且所述第一冷凝器(21)位于所述第二冷凝器(22)的进风侧。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风侧;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冷凝器出风侧的当前第一风温、第一目标风温;
根据所述第一风温和所述第一目标风温的温差调节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二节流部件的开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获取第一目标风温,包括:
获取室内回风温度、冷凝侧的进风温度、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根据室内回风温度、冷凝侧的进风温度、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计算第一目标风温。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所述第一风温和所述第一目标风温的温差调节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二节流部件的开度,包括:
当所述第一风温大于所述第一目标风温,且两者的温差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增大第一节流部件的开度;
当所述第一风温小于所述第一目标风温,且两者的温差的绝对值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减小第一节流部件的开度;
当所述第一风温和所述第一目标风温的温差的绝对值不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获取第二冷凝器的实际换热比例系数和预设换热比例系数,并根据所述实际换热比例系数和所述预设换热比例系数调节所述第二节流部件的开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获取实际换热比例系数,包括:
获取空调器的冷凝侧的进风量、冷凝侧的进风温度、第二冷凝器的出风侧的第二风温;
根据所述冷凝侧的进风量、所述第一风温、所述第二风温,计算得到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实际换热量;
根据冷凝侧的进风量、冷凝侧的进风温度、所述第二风温,计算得到冷凝侧的总换热量;
根据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实际换热量与所述总换热量的比值得到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实际换热比例系数。
CN202210476291.6A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52646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6291.6A CN115264675B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6291.6A CN115264675B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4675A true CN115264675A (zh) 2022-11-01
CN115264675B CN115264675B (zh) 2023-11-10

Family

ID=83758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76291.6A Active CN115264675B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64675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13321A (ja) * 2010-07-01 2012-01-19 Honda Motor Co Ltd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調システム
US20120260678A1 (en) * 2009-12-09 2012-10-18 Michiho Yoshida Air conditioner,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ning of expansion valve,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with expansion valve opening control program recorded thereon
JP2016124474A (ja) * 2015-01-07 2016-07-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8018767A1 (zh) * 2016-07-29 2018-02-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暖型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7906668A (zh) * 2017-11-03 2018-04-1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节流控制方法、装置与空调器
CN108679867A (zh) * 2018-05-23 2018-10-1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自复叠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895694A (zh) * 2018-07-20 2018-11-2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改进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0688806U (zh) * 2019-10-31 2020-06-05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
CN111609587A (zh) * 2020-04-24 2020-09-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2268321A (zh) * 2020-10-26 2021-01-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工质制冷系统及除湿机
WO2021208523A1 (zh) * 2020-04-14 2021-10-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制冷模式下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
CN214581894U (zh) * 2021-03-16 2021-11-02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系统和温度调节装置
CN114294942A (zh) * 2021-12-23 2022-04-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烘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60678A1 (en) * 2009-12-09 2012-10-18 Michiho Yoshida Air conditioner,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ning of expansion valve,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with expansion valve opening control program recorded thereon
JP2012013321A (ja) * 2010-07-01 2012-01-19 Honda Motor Co Ltd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調システム
JP2016124474A (ja) * 2015-01-07 2016-07-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8018767A1 (zh) * 2016-07-29 2018-02-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暖型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7906668A (zh) * 2017-11-03 2018-04-1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节流控制方法、装置与空调器
CN108679867A (zh) * 2018-05-23 2018-10-1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自复叠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895694A (zh) * 2018-07-20 2018-11-2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改进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0688806U (zh) * 2019-10-31 2020-06-05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
WO2021208523A1 (zh) * 2020-04-14 2021-10-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制冷模式下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
CN111609587A (zh) * 2020-04-24 2020-09-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2268321A (zh) * 2020-10-26 2021-01-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工质制冷系统及除湿机
CN214581894U (zh) * 2021-03-16 2021-11-02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系统和温度调节装置
CN114294942A (zh) * 2021-12-23 2022-04-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烘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4675B (zh) 2023-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99058B2 (en) Air conditioner heat pump with injection circuit and automatic control thereof
JP3334507B2 (ja) 冷凍システム装置および冷凍システム装置の制御方法
US677935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air conditioner
JP3925545B2 (ja) 冷凍装置
US10816245B2 (en) Vapour compression system with at least two evaporator groups
KR100888122B1 (ko) 공기조화 장치
US10941964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vapour compression system with a receiver
US20100192607A1 (en) Air conditioner/heat pump with injection circuit and automatic control thereof
US20060150648A1 (en) Air conditioner
KR20070007771A (ko) 냉동장치
US7380411B2 (en) Heat source unit with switching means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Wa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an injection-assisted air source heat pump with a novel two-stage variable-speed scroll compressor
AU2003281797B2 (e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WO2017081157A1 (en) A vapour compression system comprising a secondary evaporator
CN109312961B (zh) 制冷装置的热源机组
US7451615B2 (en) Refrigeration device
CN106949657B (zh) 带过冷装置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264675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944618B (zh) 一种空调能力估算方法及空调器
CN114151935A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13932506A (zh) 空调
JP2615496B2 (ja) 2段圧縮冷凍サイクル
CN220062230U (zh) 制冷系统及分选测试设备
KR102425344B1 (ko) 고효율 공조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공조기의 효율 개선방법
KR20090069923A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