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64649A -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64649A CN115264649A CN202210883468.4A CN202210883468A CN115264649A CN 115264649 A CN115264649 A CN 115264649A CN 202210883468 A CN202210883468 A CN 202210883468A CN 115264649 A CN115264649 A CN 1152646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outdoor heat
- conditioning system
- air conditioning
- out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8000010257 tha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316 z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46—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48—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airflow, e.g. inlet or outlet airflow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用于延长空调系统的制热周期。该空调系统包括:位于迎风面的第一室外换热器和远离迎风面的第二室外换热器;室外风扇;在空调系统处于第一制热除霜模式时,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室外风扇以第一方向旋转以使得与第二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经过第一室外换热器;在空调系统处于第二制热除霜模式时,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室外风扇以第二方向旋转以使得与第一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经过第二室外换热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空调系统在娱乐、居家及工作等多种场所越来越被广泛使用。
通常情况下在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若空调系统的室外机所处环境的温度过低致使室外机结霜,则空调系统需要停止制热模式而对室外机进行除霜工作。若空调系统频繁的对室外机进行除霜工作,会造成空调系统的制热周期较短,从而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用于延长空调系统的制热周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包括位于迎风面的第一室外换热器和远离迎风面的第二室外换热器;室外风扇;在空调系统处于第一制热除霜模式时,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室外风扇以第一方向旋转以使得与第二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经过第一室外换热器;或者,在空调系统处于第二制热除霜模式时,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室外风扇以第二方向旋转以使得与第一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经过第二室外换热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通过将室外换热器划分为位于迎风面的第一室外换热器和远离迎风面(也可以称作背风面)的第二室外换热器。在空调系统处于第一制热除霜模式时,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继续进行工作,也即继续为室内换热器所处空间制热。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产生冷凝热,进而控制室外风扇以第一方向旋转,以使得与第二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可以经过第一室外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第一室外换热器,以提升第一室外换热器周围的温度,实现了对第二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的同时延缓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结霜时间,延长了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的时间,也即实现了延长空调系统的制热周期,有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同样的,在空调系统处于第二制热除霜模式时,将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也即第二室外换热器继续为室内换热器所处空间制热。将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产生冷凝热,进而控制室外风扇以第二方向进行旋转,以使得与第一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可以经过第二室外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第二室外换热器,以提升第二室外换热器周围的温度,实现了对第一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的同时延缓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结霜时间,延长了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的时间,也即实现了延长空调系统的制热周期,有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包括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阀门组件,第一阀门组件分别与第一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吸气口、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阀门组件用于控制流入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制冷剂的流向,以使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或者冷凝器进行工作;第二阀门组件,第二阀门组件分别与第二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吸气口、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阀门组件用于控制流入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制冷剂的流向,以使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或者冷凝器进行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在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室内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泠凝器进行工作,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满足第一除霜条件时,控制空调系统由制热模式切换至第一制热除霜模式;在满足第二除霜条件时,控制空调系统由第一制热除霜模式切换至第二制热除霜模式;在满足除霜结束条件时,控制空调系统由第二制热除霜模式切换至制热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压缩机以第一频率进行工作,以使得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值大于结霜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第二室外换热器上,用于检测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值;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控制第一压缩机以第一频率进行工作之后,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值;在检测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结霜温度时,控制第一压缩机以第二频率进行工作;第二频率大于第一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包括多排换热管,多排换热管沿垂直于迎风面的方向依次排布,多排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组成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二换热管组成第二室外换热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排换热管还包括第三换热管,第三换热管位于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之间,第三换热管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一换热管组成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二部分与第二换热管组成第二室外换热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的空调系统,该方法包括:在满足第一除霜条件时,控制空调系统由制热模式切换至第一制热除霜模式;在满足第二除霜条件时,控制空调系统由第一制热除霜模式切换至第二制热除霜模式;在满足除霜结束条件时,控制空调系统由第二制热除霜模式切换至制热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压缩机以第一频率进行工作,以使得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值大于结霜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第一压缩机以第一频率进行工作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值;在检测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结霜温度时,控制第一压缩机以第二频率进行工作;第二频率大于第一频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其中,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控制器执行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任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任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直接加载到存储器中,并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如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任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与控制器的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与控制器的处理器单独封装,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中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描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关技术中换热器分区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关技术中单风扇换热器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分区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换热器分区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换热器分区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换热器分区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换热器分区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对管线进行描述时,本申请中所用“相连”、“连接”则具有进行导通的意义。具体意义需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
为了实现空调系统的不间断制热,传统的方案是采取换热器分区,即一半换热器除霜,另一半换热器继续制热,然后轮换进行除霜。对于具有两个风扇两个换热器的大型商用室外机,如图1所示,上述分区方案是容易实现的。但对于只有一个换热器一个风扇的机型,则无法实现上述分区方案。
如图2所示,相关技术中单风扇的不间断制热方案采用换热器上下分区,但是该方案是顶出风,风扇在框体顶部。当其中一个换热器除霜时,风扇必须停止,则另一个换热器无风可用,相当于整个空调系统无蒸发器可用,因此无法实现不间断制热。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通过将室外换热器进行前后分区,将室外换热器划分为位于迎风面的第一室外换热器和远离迎风面(也可以称作背风面)的第二室外换热器,在不同情况控制室外风扇以不同方向进行旋转,以使得与作为冷凝器的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能够经过作为蒸发器的室外换热器,以提升作为蒸发器的室外换热器周围的温度,延缓作为蒸发器的室外换热器的结霜时间,以延长作为蒸发器的室外换热器为室内机所处空间进行制热的时间,延长了空调系统的制热周期。且在满足不同的除霜条件下控制空调系统进入不同的除霜模式,保证空调系统可以持续制热,实现了空调系统的不间断制热。
图3为本申请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空调系统可以是由一个室内机和一个室外机组成的普通空调系统,也可以是俗称一拖多的多联机空调系统。为了便于描述,不同类型的空调系统均以图1所示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该空调系统100包括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第一阀门组件3、第二阀门组件4、室内机5、第一节流装置6、第二节流装置7、室外换热器8、第一气液分离器9、第二气液分离器10、多个电磁阀(例如第一电磁阀11、第二电磁阀12、第三电磁阀13和第四电磁阀14)和控制器15。其中,室外机5包括第三节流装置51,室外换热器8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8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82。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顺序连通仅说明各个器件之间连接的顺序关系,而各个器件之间还可包括其他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用于为空调系统100提供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缩机1用于将由第一气液分离器9输送的制冷剂压缩,并将压缩后的制冷剂经由第一阀门组件3输送至第一室外换热器81。第一压缩机1可以是进行基于逆变器的转速控制的容量可变的逆变器压缩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压缩机2用于将由第二气液分离器10输送的制冷剂压缩,并将压缩后的制冷剂经由第二阀门组件4输送至第二室外换热器82。第二压缩机2可以是进行基于逆变器的转速控制的容量可变的逆变器压缩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阀门组件3分别与第一压缩机1的排气口和吸气口、第一室外换热器8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阀门组件3用于控制流入进入第一室外换热器81的制冷剂的流向,以使第一室外换热器81作为蒸发器或者冷凝器进行工作。其中,制冷剂可以是冷媒。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阀门组件4分别与第二压缩机2的排气口和吸气口、第二室外换热器8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阀门组件4用于控制流入进入第二室外换热器82的制冷剂的流向,以使第二室外换热器82作为蒸发器或者冷凝器进行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不同的情况下,第一阀门组件3和第二阀门组件4的各个接口之间的导通情况是不同的。例如图3所示,在第一阀门组件3处于OFF状态、第二阀门组件4处于OFF状态时,第一阀门组件3的C/D接口导通、S/E接口导通,第二阀门组件4的C/D接口导通,S/E接口导通。
又例如图4所示,在第一阀门组件3处于ON状态、第二阀门组件4处于ON状态时,第一阀门组件3的D/E接口导通、S/C接口导通,第二阀门组件4的D/E接口导通、S/C接口导通。
又例如图5所示,在第一阀门组件3处于OFF状态、第二阀门组件4处于ON状态时,第一阀门组件3的C/D接口导通、S/E接口导通,第二阀门组件4的D/E接口导通、S/C接口导通。
又例如图6所示,在第一阀门组件3处于ON状态、第二阀门组件4处于OFF状态时,第一阀门组件3的D/E接口导通、S/C接口导通,第二阀门组件4的C/D接口导通,S/E接口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阀门组件3和第二阀门组件4可以是四通阀,为了便于描述,下述实施例均以第一阀门组件3和第二阀门组件4为四通阀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机5的第一端连接第一阀门组件3和第二阀门组件4,室内机5的第二端连接室外换热器8的第二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机5包括第三节流装置51、室内换热器52和室内风扇5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节流装置51为电子膨胀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换热器52具有用于使液体制冷剂在与第三节流装置51之间流通的第一出入口,并且,具有用于使气体制冷剂在与压缩机1和压缩机2的排出口之间流通的第二出入口。室内换热器52使连接于第一出入口与第二出入口之间的热传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风扇53产生通过室内换热器52的室内空气的气流,以促进在第一出入口和第二出入口之间的传热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室内机5,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以空调系统100包括一个室内机5为例进行说明,但不代表空调系统100仅包括一个室内机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节流装置6设置于第二室外换热器82与室内机5之间的管路上,第二节流装置7设置于第一室外换热器81与室内机5之间的管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节流装置6和第二节流装置7均为电子膨胀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节流装置6和第二节流装置7的开度范围为0-500pls。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具有使流经电子膨胀阀的制冷剂膨胀而减压的功能,可以用于调节管道内制冷剂的供应量。若电子膨胀阀减小开度,则通过电子膨胀阀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增加。若电子膨胀阀增大开度,则通过电子膨胀阀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减小。这样,即使回路中其他器件的状态不变化,当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变化时,流向室内机5的制冷剂流量也会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8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81、第二室外换热器82和室外风扇8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室外换热器81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阀门组件3与第一气液分离器9相连,第二端与室内机5相连。第一室外换热器81具有用于使制冷剂经由第一气液分离器9在第一室外换热器81与压缩机1的吸入口之间流通的第一出入口,并且具有用于使制冷剂在第一室外换热器81与第二节流装置7之间流通的第二出入口。第一室外换热器81使连接于第一出入口和第二出入口之间的传热管中流动的热冷机与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室外换热器82的第一端通过第二阀门组件4与第二气液分离器10相连,第二端与室内机5相连。第二室外换热器82具有用于使制冷剂经由第二气液分离器10在第二室外换热器82与压缩机2的吸入口之间流通的第一出入口,并且具有用于使制冷剂在第二室外换热器82与第一节流装置6之间流通的第二出入口。第二室外换热器82使连接于第一出入口和第二出入口之间的传热管中流动的热冷机与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空调系统100处于制热模式时,室内换热器52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第一室外换热器81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第二室外换热器82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室内换热器52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第一室外换热器81作为泠凝器进行工作,第二室外换热器82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阀11、第二电磁阀12、第三电磁阀13和第四电磁阀14均只有ON和OFF通断两种状态。
本申请中空调系统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蒸发器和四通阀作为冷媒循环回路来执行空调系统的制冷循环。以空调系统的制冷循环为例,空调系统的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电子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电子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系统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可以实现多种运行模式,具体的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情形1、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
在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两个压缩机可以实现不同频率的运转,进而第一室外换热器8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82可以具有不同的排气压力,使第一室外换热器8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82的冷凝压力不同,能够使室外换热器尽可能的发挥至最佳状态。
如上述图3所示,在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第一阀门组件3和第二阀门组件4均是OFF状态,第一电磁阀11和第二电磁阀12为ON状态,第三电磁阀13和第四电磁阀14为OFF状态,制冷剂的流动流程是:
1→3→81→7→5→3→11→9→1。
2→4→82→6→5→4→12→10→2。
情形2、空调系统100处于小负荷制冷模式。
在室内机5包括多个室内机且多个室内机中只有部分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时,称作小负荷制冷模式。此时若两个压缩机或者两个室外换热器全部开启,则会造成多个室内机中处于运行状态的室内机的室内换热器大小配比失衡,运行的能效低,空调系统100的可靠性不高。此时可以开启一半的压缩机或者一半的室外换热器,继续参见上述图3,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种运行模式:
(1)压缩机1开启,第一室外换热器81运行。
将第一节流装置开度调整至预设开度,例如40pls,将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至最大开度500pls,第二压缩机2不开启,第一电磁阀11开启,第二电磁阀12、第三电磁阀13和第四电磁阀14关闭。
(2)压缩机1开启,第一室外换热器8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82均运行。
第一节流装置6和第二节流装置7将开度调整至最大开度,第二压缩机2不运行,第一电磁阀11和第四电磁阀14开启,第二电磁阀12和第三电磁阀13关闭。
(3)压缩机2开启,第二室外换热器81运行。
将第二节流装置7开度调整至预设开度,例如40pls,将第一节流装置6开度调整至最大开度500pls,第一压缩机1不运行,第二电磁阀12开启,第一电磁阀11、第三电磁阀13和第四电磁阀14关闭。
(4)压缩机2开启,第一室外换热器8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82均运行。
将第一节流装置6和第二节流装置7的开度均调整至最大开度500pls,第一压缩机1不运行,第一电磁阀11和第三电磁阀13关闭,第二电磁阀12和第四电磁阀14开启。
情形3、空调系统100处于制热模式。
在空调系统100处于制热模式时,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种运行模式:
(1)第一室外换热器81作为冷凝器进行除霜。
在此模式下,第二室外换热器82继续作为蒸发器,从而实现空调系统100的不间断制热。参见图5,第一电磁阀11和第四电磁阀14关闭,第二电磁阀12和第三电磁阀13开启,制冷剂的流动流程是:
1→3→81→7→6→82→4→12→13→9→1。
2→4→5→6→82→4→12→10→2。
(2)第二室外换热器82作为冷凝器进行除霜。
在此模式下,第一室外换热器81作为蒸发器,从而实现空调系统100的不间断制热。参见图6,第二电磁阀12和第四电磁阀14关闭,第一电磁阀11和第三电磁阀13开启,制冷剂的流动流程是:
1→3→5→7→81→3→11→9→1。
2→4→82→6→7→81→3→11→13→10→2。
情形4、空调系统100处于小负荷制热模式。
在室内机5包括多个室内机且多个室内机中只有部分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时,称作小负荷制热模式。由上述情形2的描述可知,此时若两个压缩机或者两个室外换热器全部开启,则会造成多个室内机中处于运行状态的室内机的室内换热器大小配比失衡,运行的能效低,空调系统100的可靠性不高。此时可以开启一半的压缩机或者一半的室外换热器,
参照图4,在此模式下可以包括下述几种运行方式:
(1)第一压缩机1开启,第一室外换热器81运行。
将第一节流装置6的开度调整至最小开度0pls,第二压缩机2不运行,第二室外换热器82不运行,第一电磁阀11开启,第二电磁阀12、第三电磁阀13和第四电磁阀14关闭。
(2)第一压缩机1开启,第一室外换热器8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82均运行。
第二压缩机2关闭,第一电磁阀11和第四电磁阀14开启,第二电磁阀12和第三电磁阀13关闭。
(3)第二压缩机2开启,第二室外换热器82运行。
第一压缩机1关闭,第一室外换热器81不运行,将第二节流装置7开度调整至最小开度0pls,第二电磁阀12开启,第一电磁阀11、第三电磁阀13和第四电磁阀14关闭。
(4)第二压缩机2开启,第一室外换热器8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82均运行。
第一压缩机1关闭,第二电磁阀12和第四电磁阀14开启,第一电磁阀11和第三电磁阀13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0包括第一制热除霜模式和第二制热除霜模式。在空调系统100处于第一制热除霜模式时,室内换热器52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第一室外换热器81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第二室外换热器82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室外风扇83以第一方向旋转以使得与第二室外换热器82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经过第一室外换热器81。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空调系统100处于第二制热除霜模式时,室内换热器52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第一室外换热器81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第二室外换热器82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室外风扇83以第二方向旋转以使得与第一室外换热器81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经过第二室外换热器82。
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例如,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或者,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可以理解的,空调系统100处于第二制热除霜模式时,也就是第一室外换热器81处于结霜状态,此时可以将第一室外换热器81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产生冷凝热,以此来除霜。且在第一室外换热器81作为冷凝器进行除霜的过程中,室外风扇83以第二方向旋转以使得与第一室外换热器82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可以经过第二室外换热器82,以此来提升第二室外换热器82周围的温度,延缓第二室外换热器82的结霜时间,以此来延长第二室外换热器82作为蒸发器的时间,也即延长空调系统100的制热周期。
在本申请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器15是指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指示空调系统执行控制指令的装置。示例性的,控制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控制器还可以是其它具有处理功能的装置,例如电路、器件或软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此外,控制器15可以用于控制空调系统100内部中各部件工作,以使得空调系统100各个部件运行实现空调系统的各预定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5可以集成于室外机中,也就是室外机可以控制空调系统100中各部件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0还附属有遥控器,该遥控器具有例如使用红外线或其他通信方式与控制器15进行通信的功能。遥控器用于用户可以对空调系统的各种控制,实现用户与空调系统100之间的交互。
图7所示为本申请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100的硬件配置框图。如图7所示,该空调系统100还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第一温度传感器201、第二温度传感器202、第三温度传感器203、压力传感器204、通信器205和存储器206。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温度传感器201与控制器15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201设置于第一室外换热器81的液管上,用于检测第一室外换热器81作为蒸发器时的蒸发温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温度传感器202与控制器15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202设置于第二室外换热器82的液管上,用于检测第二室外换热器82作为蒸发器时的蒸发温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温度传感器203与控制器15连接,第三温度传感器203设置于室外机的外壳上,用于检测室外机所在的室外环境温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204与控制器15连接,压力传感器204设置于第一室外换热器81上,用于检测第一室外换热器81作为蒸发器时的蒸发压力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器205与控制器15电连接,用于与其他网络实体建立通信连接,例如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通信器205可以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蜂窝模块、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以及GPS模块等。以RF模块为例,RF模块可以用于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给控制器15处理;另外,将控制器15生成的信号发送出去。通常情况下,RF电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
存储器206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数据。控制器15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06的软件程序或数据,从而执行空调系统10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206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器206存储有使得空调系统100能运行的操作系统。本申请中存储器206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程序,还可以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代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硬件结构并不构成对空调系统的限定,空调系统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进行具体介绍。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空调系统100中的控制器15,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在满足第一除霜条件时,控制空调系统由制热模式切换至第一制热除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均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控制器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第一室外换热器的蒸发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第二室外换热器的蒸发温度以及通过第三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室外机所处环境的室外环境温度值,以实时获知空调系统是否满足第一除霜条件,以便于在满足第一除霜条件时,控制器及时控制空调系统由制热模式切换至第一制热除霜模式,以此来保证空调系统的不间断制热。
需要说明的是,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第一室外换热器的蒸发温度值会高于第二室外换热器的蒸发温度值,也就是第二室外换热器会先于第一室外换热器结霜,可以理解为空调系统会先满足第一除霜条件,再满足第二除霜条件。关于第二室外换热器为何会先于第一室外换热器结霜的描述,可以参照下述步骤S201的描述,在此不予赘述。
其中,第一除霜条件满足下述几项公式中的一项或多项:
Ta≤a,且Te1≤b*(c*Ta-d) 公式(1)
其中,Ta为室外机所在环境的室外环境温度值,Te1为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的蒸发温度值,a、b、c和d均为常数,例如a为-2,b为1/26,c为15,d为480。
e≤Ta,且Te1≤f 公式(2)
其中,e和f均为常数,例如,e为7,f为-5。
a<Ta<e,且Te1≤g*(h*Ta-i) 公式(3)
其中,g、h和i均为常数,例如g为1/8,h为16,i为50。
Ta≤a,且Te1≤g*(J*Ta-k) 公式(4)
其中,j和k均为常数,例如,j为25,k为30。
由上述关于第一制热除霜模式的描述可知,在空调系统处于第一制热除霜模式时,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室外风扇以第一方向旋转以使得与第二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经过第一室外换热器。
可以理解的,在满足第一除霜条件时,也就是第二室外换热器处于结霜状态,此时可以将第二室外换热器由蒸发器切换至冷凝器进行工作,产生冷凝热,以此来对第二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而第一室外换热器可以继续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也即继续为室内环境进行制热,实现了空调系统的不间断制热。且在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除霜的过程中,室外风扇以第一方向旋转以使得与第二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可以经过第一室外换热器,以此来提升第一室外换热器周围的温度,延缓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结霜时间,以此来延长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的时间,也即实现了延长空调系统的制热周期。
S102、在满足第二除霜条件时,控制空调系统由第一制热除霜模式切换至第二制热除霜模式。
其中,第二除霜条件满足下述几项公式中的一项或多项:
Ta≤a,且Te2≤b*(c*Ta-d) 公式(5)
其中,Te2为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的蒸发温度值。
e≤Ta,且Te2≤f 公式(6)
a<Ta<e,且Te2≤g*(h*Ta-i) 公式(7)
Ta≤a,且Te2≤g*(J*Ta-k) 公式(8)
由上述关于第二制热除霜模式的描述可知,在空调系统处于第二制热除霜模式时,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室外风扇以第二方向旋转以使得与第一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经过第二室外换热器。
可以理解的,在满足第二除霜条件时,也就是第一室外换热器处于结霜状态,此时可以通过将第一室外换热器由蒸发器切换至冷凝器进行工作,产生冷凝热,以此来对第一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而将第二室外换热器由冷凝器切换至蒸发器来对室内环境进行制热。且在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除霜的过程中,室外风扇以第二方向旋转以使得与第一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可以经过第二室外换热器,以此来提升第二室外换热器周围的温度,延缓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结霜时间,以此来延长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对室内环境进行制热的时间,延长了空调系统的制热周期。
S103、在满足除霜结束条件时,控制空调系统由第二制热除霜模式切换至制热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霜结束条件包括第二室外换热器的蒸发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
其中,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是空调系统出厂时预先设定的,也可以是用户通过空调系统的遥控器自行设定的,例如,预设温度阈值为15℃。也就是在检测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蒸发温度值大于或等于15℃时,确定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均未结霜,控制器可以控制空调系统由第二制热除霜模式切换至制热模式,以使得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均作为蒸发器来为室内环境进行制热,以提升空调系统的制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201、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压缩机以第一频率进行工作,以使得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值大于结霜温度。
由上述关于制热模式的描述可知,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由上述关于第一压缩机的描述可知,第一压缩机与第一室外换热器连接,故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的蒸发压力与第一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相关。
可以理解的,第一室外换热器位于迎风面,风会先经过第一室外换热器后到达第二室外换热器。在第一室外换热器的表面温度值大于0℃的情况下,第一室外换热器可以起到除湿器的作用,但是第一室外换热器不结霜。在此情况下,第一室外换热器对风进行除湿后,第二室外换热器的进风湿度相对下降,进而降低了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结霜速度,也即延长了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的时间,因此实现了延长空调系统的制热周期。
基于此,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压缩机以第一频率进行工作,使得第一室外换热器的蒸发压力在0.8MPa(对应制冷剂饱和温度0.25℃)以上,以使得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值大于结霜温度。
其中,第一频率可以是空调系统出厂时预先设定的,也可以是控制器根据结霜温度和当前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值实时计算出来的,结霜温度值可以是空调系统出厂时预先设定的,例如结霜温度为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器控制第一压缩机以第一频率进行工作的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二压缩机以第三频率进行工作,以使得第二室外换热器的蒸发压力在0.7MPa-0.75MPa之间。其中,第三频率大于第一频率,第三频率可以是空调系统出厂时预先设定的,也可以是控制器结合第一频率和结霜温度实时计算出来的。
由上述关于制冷模式的描述可知,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可实现不同频率的运行。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由于控制第一压缩机以第一频率进行工作可以延缓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结霜时间,也即延长了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为室内环境进行制热的时间。故控制器控制第一压缩机以第一频率进行工作的同时,控制第二压缩机以第三频率进行工作,也即控制第二压缩机高频运转,以提升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的制热效果,也即提升空调系统的制热效果。
且由于控制第一压缩机以第一频率进行工作的同时控制第二压缩机以第三频率进行工作,能够使得位于迎风面的第一室外换热器和远离迎风面的第二室外换热器具有相同的结霜速度且霜层均匀分布,能够延缓霜堵的效果,以延长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均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的时间,也即延长了空调系统的制热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步骤S201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301、获取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值。
可以理解的,在控制器控制第一压缩机以第一频率进行工作以延长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结霜时间后,第二室外换热器仍会结霜。为了及时获知到第二室外换热器是否将要结霜,控制器可以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获取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值。
S302、在检测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结霜温度时,控制第一压缩机以第二频率进行工作。
其中,第二频率大于第一频率,也即在检测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结霜温度时,提升第一压缩机的频率进行工作。
可以理解的,在检测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结霜温度值时,代表第二室外换热器将要结霜了。基于此,通过提升第一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使得第一室外换热器先结霜。如此,第二室外换热器的进风湿度进一步下降,进一步延长了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结霜时间,减少了除霜次数,延长了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为室内环境进行制热的时间,也即延长了空调系统的制热周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在步骤S20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401、获取第一室外换热器的蒸发压力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为了检测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制热效果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控制器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获取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的蒸发压力值。
S402、在检测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蒸发压力值大于预设压力阈值,控制第一压缩机升频。
可以理解的,若第一室外换热器的蒸发压力值大于预设压力阈值,代表当前第一室外换热器的蒸发压力值过高,也即第一室外换热器对于室内环境的制热效果较差。基于此,为了使第一室外换热器对于室内环境的制热效果满足用户的需求,可以控制第一压缩机升频来降低第一室外换热器的蒸发压力值。
其中,预设压力阈值可以是空调系统出厂时预先设定的,例如,预设压力阈值为0.8MPa。
S403、在检测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蒸发压力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压力阈值,控制第一压缩机降频。
可以理解的,若第一室外换热器的蒸发压力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压力阈值,代表当前第一室外换热器的蒸发压力值过低,易结霜。基于此,为了使第一室外换热器具有除湿器的作用以延长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的时间,可以控制第一压缩机降频来提升第一室外换热器的蒸发压力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器控制第一压缩机升频或降频之后,控制器可以再次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第一室外换热器的蒸发压力值。若检测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蒸发压力值位于预设压力区间范围内时,控制第一压缩机以当前频率进行工作。若检测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蒸发压力值未位于预设压力区间范围内时,则再次执行上述步骤S402或步骤S403。
其中,预设压力区间范围可以是空调系统出厂时预先设定的,例如预设压力区间范围为(0.8-0.05,0.8+0.05)。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对于室外换热器的分区方法,具体阐述如下:
由上述对于室外换热器的描述可知,室外换热器包括位于迎风面的第一室外换热器和远离迎风面的第二室外换热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包括多排换热管,多排换热管沿垂直于迎风面的方向依次排布,多排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组成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二换热管组成第二室外换热器。
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在室外换热器包括2排换热管时,则图12中右侧的换热管为第一换热管,图12中左侧的换热管为第二换热管。也就是图12中右侧的换热管为第一室外换热器,图12中左侧的换热管为第二室外换热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换热管的数量与第二换热管的不作限制。如图13中的(a)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排换热管还包括第三换热管,第三换热管位于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之间,第三换热管与第一换热管组成第一室外换热器,或者,第三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组成第二室外换热器。
示例性的,在室外换热器包括3排换热管时,则右侧的换热管为第一换热管,左侧的换热管为第二换热管,中间侧的一排换热管为第三换热管。如图13中的(a)所示,第一换热管和第三换热管组成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二换热管组成第二室外换热器。或者,如图13中的(b)所示,第一换热管组成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三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组成第二室外换热器。
示例性的,在室外换热器包括4排换热管时,则右侧的换热管为第一换热管,左侧的换热管为第二换热管,中间侧的两排换热管为第三换热器。如图14中的(a)所示,第一换热管和第三换热管组成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二换热管组成第二室外换热器。或者,如图14中的(b)所示,第一换热管组成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三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组成第二室外换热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换热管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一换热管组成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二部分与第二换热管组成第二室外换热器。
示例性的,在室外换热器包括3排换热管时,则右侧的换热管为第一换热管,左侧的换热管为第二换热管,中间侧的一排换热管为第三换热管,第三换热管的上半部分作为第三换热管的第一部分,第三换热管的下半部分作为第三换热管的第二部分。如图15中的(a)所示,第三换热管的第一部分与第一换热管组成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三换热管的第二部分与第二换热管组成第二室外换热器。或者,如图15中的(b)所示,第三换热管的第二部分与第一换热管组成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三换热管的第一部分与第二换热管组成第二室外换热器。
示例性的,在室外换热器包括4排换热管时,则右侧的换热管为第一换热管,左侧的换热管为第二换热管,中间侧的两排换热管为第三换热管。如图16中的(a)所示,可以将第三换热管的右侧管作为第三换热管的第一部分,将第三换热管的左侧管作为第三换热管的第二部分。进而第三换热管的第一部分与第一换热管组成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三换热管的第二部分与第二换热管组成第二室外换热器。
也可以将第三换热管的上半部分作为第三换热管的第一部分,第三换热管的下半部分作为第三换热管的第二部分。如图16中的(b)所示,第三换热管的第一部分与第一换热管组成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三换热管的第二部分与第二换热管组成第二室外换热器。或者,如图16中的(c)所示,第三换热管的第二部分与第一换热管组成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三换热管的第一部分与第二换热管组成第二室外换热器。
需要说的是,在室外换热器包括3排换热管时,在空调系统侧重于制冷能力时,优选图13中的(a)和图15中的(a),在空调系统侧重于制热能力时,优选图13中的(b)和图15中的(b)。
在室外换热器包括4排换热管时,在空调系统侧重于制冷能力时,优选图14中的(a),次选图16中的(b)。在空调系统侧重于制热能力时,优选图14中的(b)和图16中的(c)。
应理解,图中所示的换热管的数量仅仅是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和第三换热管中每个换热管所具有的数量不作限制。
可以看出,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控制器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该控制器3000包括处理器3001,可选的,还包括与处理器3001连接的存储器3002和通信接口3003。处理器3001、存储器3002和通信接口3003通过总线3004连接。
处理器30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处理器3001还可以是其它任意具有处理功能的装置,例如电路、器件或软件模块。处理器3001也可以包括多个CPU,并且处理器3001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30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存储器3002可以是独立存在,也可以和处理器3001集成在一起。其中,存储器3002中可以包含计算机程序代码。处理器30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通信接口3003可以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3003可以是模块、电路、收发器或者任何能够实现通信的装置。
总线30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30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直接加载到存储器中,并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
室内换热器;
室外换热器,包括位于迎风面的第一室外换热器和远离迎风面的第二室外换热器;
室外风扇;
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第一制热除霜模式时,所述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所述室外风扇以第一方向旋转以使得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经过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或者,
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第二制热除霜模式时,所述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所述室外风扇以第二方向旋转以使得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经过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第一阀门组件,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吸气口、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组件用于控制流入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制冷剂的流向,以使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或者冷凝器进行工作;
第二阀门组件,所述第二阀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吸气口、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阀门组件用于控制流入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制冷剂的流向,以使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或者冷凝器进行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
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室内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泠凝器进行工作,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控制器,被配置为:
在满足第一除霜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由所述制热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制热除霜模式;
在满足第二除霜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由所述第一制热除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制热除霜模式;
在满足除霜结束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由所述第二制热除霜模式切换至所述制热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压缩机以第一频率进行工作,以使得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值大于结霜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上,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值;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控制所述第一压缩机以第一频率进行工作之后,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值;
在检测到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结霜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压缩机以第二频率进行工作;所述第二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多排换热管,所述多排换热管沿垂直于所述迎风面的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多排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组成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管组成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排换热管还包括第三换热管,所述第三换热管位于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所述第三换热管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成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组成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
9.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在满足第一除霜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由制热模式切换至第一制热除霜模式;
在满足第二除霜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由所述第一制热除霜模式切换至第二制热除霜模式;
在满足除霜结束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由所述第二制热除霜模式切换至所述制热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压缩机以第一频率进行工作,以使得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值大于结霜温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83468.4A CN115264649A (zh) | 2022-07-26 | 2022-07-26 |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83468.4A CN115264649A (zh) | 2022-07-26 | 2022-07-26 |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64649A true CN115264649A (zh) | 2022-11-01 |
Family
ID=83769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83468.4A Pending CN115264649A (zh) | 2022-07-26 | 2022-07-26 |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64649A (zh) |
-
2022
- 2022-07-26 CN CN202210883468.4A patent/CN115264649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60226B2 (en) | Heat pump system | |
CN114893902B (zh) |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US6843425B2 (en) |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
JPWO2003087681A1 (ja) | 空気調和装置の熱源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 |
CN114151934A (zh) | 空调器 | |
US7574872B2 (en) | Capacity-variable air conditioner | |
JP2004170023A (ja) | 多室形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 |
US11371735B2 (en)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
JP6589946B2 (ja) | 冷凍装置 | |
CN114427760A (zh) |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5949994A (zh) |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5264649A (zh) |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5111819A (zh) | 多联式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 |
CN114857663A (zh) |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3089945U (zh) | 一种空调装置 | |
CN115264619A (zh) | 空调系统、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US11300337B2 (en) | Outdoor system for air conditioner | |
CN107401851B (zh) | 空调器系统以及空调器系统不停机除霜的控制方法 | |
CN220524232U (zh) | 空调器 | |
CN218495083U (zh) | 空调器 | |
CN115682313A (zh) |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5637633U (zh) | 空调室外机 | |
WO2023243517A1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106338118A (zh)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5451530A (zh) |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除霜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