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7633U - 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7633U
CN215637633U CN202122333503.9U CN202122333503U CN215637633U CN 215637633 U CN215637633 U CN 215637633U CN 202122333503 U CN202122333503 U CN 202122333503U CN 215637633 U CN215637633 U CN 215637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way valve
connection pipe
valve
out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335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远鹏
曹培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3350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7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7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7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外壳;压缩机,压缩机设置在外壳中并用于压缩冷媒;室外换热器,室外换热器设置在外壳中并用于供冷媒流动换热;氟水换热器,氟水换热器具有相互热交换的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氟水换热器设置在外壳中,第一换热流路用于供冷媒流动换热;控流阀模块,控流阀模块包括三个四通阀;其中,压缩机的排气口分别与三个四通阀的D接管连接,压缩机的回气口分别与三个四通阀的S接管连接;第一换热流路与其中一四通阀的C接管连接,室外换热器与另一四通阀的C接管连接。实现通过控流阀模块调节冷媒的流动方向,以改善换热器的性能并降低空调器整体能耗。

Description

空调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空调分为壁挂式空调和柜式空调。其中,空调通常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安装在室内侧,而室外机安装在室外侧。
现有技术中室外机一般包括压缩机、节流装置和室外换热器,而为了丰富其使用功能,室外机还配置有冷媒水换热器。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180304A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多功能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室外机中并联设置有室外换热器和冷媒水换热器。
但是,在制冷模式下,由于冷媒水换热器并联布置会旁通一部分冷媒,导致制冷回路中节流装置液侧的过冷度较低,使得制冷能力降低;而在制热模式下,冷媒水换热器又会缓慢的积存冷媒,进而造成冷媒水换热器的制热能力逐渐衰减,最终,造成空调器整体的能耗增加。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改善换热器性能并降低空调器整体能耗的空调技术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实现通过控流阀模块调节冷媒的流动方向,以改善换热器的性能并降低空调器整体能耗。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外机,包括:
外壳;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用于压缩冷媒;
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用于供冷媒流动换热;
氟水换热器,所述氟水换热器具有相互热交换的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所述氟水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第一换热流路用于供冷媒流动换热;
控流阀模块,所述控流阀模块包括三个四通阀;
其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分别与三个所述四通阀的D接管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分别与三个所述四通阀的S接管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流路与其中一所述四通阀的C接管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与另一所述四通阀的C接管连接。
通过采用控流阀模块将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氟水换热器进行连接,控流阀模块中的三个四通阀能够在空调器执行不同模式下进行冷媒流路的切换控制,进而在制冷模式下,能够确保室外换热器侧的过冷度,以提高制冷能力,并在制热模式下,减少氟水换热器中冷媒的存积量,以提高氟水换热器的制热能力,实现通过控流阀模块调节冷媒的流动方向,以改善换热器的性能并降低空调器整体能耗。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三个所述四通阀分为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和第三四通阀,所述第二四通阀的C接管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流路,所述第三四通阀的C接管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四通阀的C接管、所述第二四通阀的E接管和第三四通阀的E接管分别通过毛细管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流阀模块还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一四通阀的D接管、所述第二四通阀的D接管和所述第三四通阀的D接管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所述第一四通阀的S接管、所述第二四通阀的S接管、所述第三四通阀的S接管以及三根所述毛细管分别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节流模块,所述节流模块包括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流路。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有分流器和集液管,所述分离器上连接有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所述集液管与所述第三四通阀的C接管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四通阀的E接管连接所述第二截止阀。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两端口分别设置有阀门。
附图说明
图1是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空调室外机一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空调室外机使用状态下的结构原理图之一;
图4是空调室外机使用状态下的结构原理图之二;
图5是空调室外机使用状态下的结构原理图之三;
图6是空调室外机使用状态下的结构原理图之四;
图7是空调室外机使用状态下的结构原理图之五。
附图标记:
外壳1;
压缩机2;
室外换热器3;
分流器31、集液管32;
氟水换热器4;
第一换热流路41、第二换热流路42;
控流阀模块5;
第一四通阀51、第二四通阀52、第三四通阀53、第一集流管54、第二集流管55;
毛细管6;
节流模块7;
第一节流装置71、第二节流装置72;
第一截止阀81、第二截止阀82;
阀门9;
室内换热器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制热循环。制冷制热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冷媒介质。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冷媒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冷媒气体。所排出的冷媒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冷媒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冷媒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冷媒。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冷媒,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冷媒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冷媒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的室外机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室外风机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的部分,并且节流装置(如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机或室外机中。
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执行制热模式,当室内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执行制冷模式。
其中,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转换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的方式,一般采用四通阀,具体参考常规空调器的设置,在此不做赘述。
空调器的制冷工作原理是:压缩机工作使室内换热器(在室内机中,此时为蒸发器)内处于超低压状态,室内换热器内的液态冷媒迅速蒸发吸收热量,室内风机吹出的风经过室内换热器盘管降温后变为冷风吹到室内,蒸发汽化后的冷媒经压缩机加压后,在室外换热器(在室外机中,此时为冷凝器)中的高压环境下凝结为液态,释放出热量,通过室外风机,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如此循环就达到了制冷效果。
空调器的制热工作原理是:气态冷媒被压缩机加压,成为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室内换热器(此时为冷凝器),冷凝液化放热,成为液体,同时将室内空气加热,从而达到提高室内温度的目的。液体冷媒经节流装置减压,进入室外换热器(此时为蒸发器),蒸发气化吸热,成为气体,同时吸取室外空气的热量(室外空气变得更冷),成为气态冷媒,再次进入压缩机开始下一个循环。
参照图1-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空调室外机,包括:
外壳1;
压缩机2,压缩机2设置在外壳1中并用于压缩冷媒;
室外换热器3,室外换热器3设置在外壳1中并用于供冷媒流动换热;
氟水换热器4,氟水换热器4具有相互热交换的第一换热流路41和第二换热流路42,氟水换热器4设置在外壳1中,第一换热流路41用于供冷媒流动换热;
控流阀模块5,控流阀模块5包括三个四通阀;
其中,压缩机2的排气口分别与三个所述四通阀的D接管连接,压缩机2的回气口分别与三个所述四通阀的S接管连接;第一换热流路41与其中一所述四通阀的C接管连接,室外换热器3与另一所述四通阀的C接管连接。
具体而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空调室外机中的室外换热器3与空调室内机中的室内换热器进行连接,而氟水换热器4中的第二换热流路则与室内的散热终端(如地暖、暖气片)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以参考常规技术,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空调室外机在运行过程中,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不同,通过控制不同的四通阀动作以确保室外换热器3和氟水换热器4的使用性能,进而提高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制冷能力,并提高氟水换热器4的制热能力。
具体为,在氟水换热器4不用于制热的情况下,则需要将氟水换热器4设置为冷媒低压侧,而在氟水换热器4用于制热的情况下,则将氟水换热器4设置为冷媒高压侧。
这样,便可以有效地解决制冷时室外换热器3出现过冷度较低而造成制冷能力下降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制热时氟水换热器4因积存冷媒而导致制热能力衰减的技术问题,
通过采用控流阀模块将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氟水换热器进行连接,控流阀模块中的三个四通阀能够在空调器执行不同模式下进行冷媒流路的切换控制,进而在制冷模式下,能够确保室外换热器侧的过冷度,以提高制冷能力,并在制热模式下,减少氟水换热器中冷媒的存积量,以提高氟水换热器的制热能力,实现通过控流阀模块调节冷媒的流动方向,以改善换热器的性能并降低空调器整体能耗。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三个所述四通阀分为第一四通阀51、第二四通阀52和第三四通阀53,第二四通阀52的C接管连接第一换热流路41,第三四通阀53的C接管连接室外换热器3。
具体的,三个所述四通阀的结构相同,根据连接部件的不同,区分为第一四通阀51、第二四通阀52和第三四通阀53。
其中,第一四通阀51的E接管与室内换热器100 连接,第二四通阀52的C接管连接氟水换热器4中的第一换热流路,第三四通阀53的C接管连接室外换热器3。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不同模式下对冷媒进行节流处理的要求,第一四通阀51的C接管、第二四通阀52的E接管和第三四通阀的E接管分别通过毛细管6与压缩机2的回气口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控流阀模块5还包括第一集流管54和第二集流管55,压缩机2的排气口、第一四通阀51的D接管、第二四通阀52的D接管和第三四通阀53的D接管分别与第一集流管54连接,压缩机2的回气口、第一四通阀51的S接管、第二四通阀52的S接管、第三四通阀53的S接管以及三根毛细管6分别与第二集流管55连接。
具体的,通过在控流阀模块5中设置两条集流管,压缩机2的排气口可以通过第一集流管54与三个四通阀的D接管进行连接,同样的,压缩机2的回气口还可以通过第二集流管55与三个四通阀的S接管进行连接,进而方便管路的可靠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节流模块7,节流模块7包括第一节流装置71和第二节流装置72,第一节流装置71连接室外换热器3,第二节流装置72连接第一换热流路41。
具体的,为了满足与室内换热器100连接并实现节流的要求,对于室外换热器3和氟水换热器4而言,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节流装置与室内换热器100进行连接,进而在不同模式下满足室内换热器100与室外换热器3和氟水换热器4分别进行节流的要求。
其中,对于第一节流装置71和第二节流装置72的表现实体可以采用常规的节流器件,如电子膨胀阀。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3设置有分流器31和集液管32,所述分离器上连接有第一节流装置71,集液管32与第三四通阀53的C接管连接。
具体的,对于室外换热器3而言,其通过分流器31与第一节流装置71进行连接,并通过集液管32与第三四通阀53的C接管进行连接。这样,能够便捷可靠地将室外换热器3连接在空调器的冷媒回路中。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与空调室内机进行管路的连接,空调室外机还包括第一截止阀81和第二截止阀82,第一节流装置71和第二节流装置72分别连接第一截止阀81,第一四通阀51的E接管连接第二截止阀82。
具体的,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换热器的冷媒管的两端口分别连接第一截止阀81和第二截止阀82,进而方便操作人员在安装完室内机和室外机后,进行冷媒管路的连接。
同样的,对于氟水换热器4而言,为了方便与外部的散热终端进行连接,在本申请某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热流路42的两端口分别设置有阀门9。
具体的,空调室外机安装在室外后,用户家中的散热终端则通过管路连接在对应的阀门9上,以实现水路的连接。
结合图纸,针对三个四通阀的具体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空调器执行常规的室内机制冷模式下或者氟水换热器处于制冷水模式下,第一四通阀51的DC接管连接、ES接管连接,第二四通阀52的DE接管连接、CS接管连接,第三四通阀53的DC接管连接、ES接管连接。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时,第二节流装置72关闭,第一节流装置71全开,室内机内置膨胀阀节流,冷媒流经室内机蒸发吸热;此时如果氟水换热器4因内部水温较低需进行防冻结运行,切换第二四通阀使得第二四通阀的DC接管连接、ES接管连接,使得氟水换热器4维持高压侧达到防冻的目的;当进行氟水换热器制冷水时,室内机处于待机状态,室内机内置膨胀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一节流装置71全开,第二节流装置72节流。
如图4所示,在空调器执行常规的制热模式下,第一四通阀51的DE接管连接、CS接管连接,第二四通阀52的DE接管连接、CS接管连接,第三四通阀53的DE接管连接、CS接管连接,使得氟水换热器4在待机状态处于低压侧。此时,如果氟水换热器4因内部水温较低需进行防冻结运行,切换第二四通阀使得第二四通阀的DC接管连接、ES接管连接,使得氟水换热器4维持高压侧达到防冻的目的。
如图5所示,在空调器执行制冷并进行防冻结处理模式下,第一四通阀51的DC接管连接、ES接管连接,第二四通阀52的DC接管连接、ES接管连接,第三四通阀53的DC接管连接、ES接管连接,使得氟水换热器4在待机状态处于高压侧,氟水换热器4中的水温较低,以防止氟水换热器4中的水结冰。
如图6所示,在空调器执行水侧制热模式下,第一四通阀51的DE接管连接、CS接管连接,第二四通阀52的DC接管连接、ES接管连接,第三四通阀53的DE接管连接、CS接管连接,使得所述室内换热器制热并处于高压侧。如图7所示,在空调器执行水侧制热模式下,第一四通阀51的DC接管连接、ES接管连接,第二四通阀52的DC接管连接、ES接管连接,第三四通阀53的DE接管连接、CS接管连接,使得所述室内换热器制冷并处于低压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用于压缩冷媒;
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用于供冷媒流动换热;
氟水换热器,所述氟水换热器具有相互热交换的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所述氟水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第一换热流路用于供冷媒流动换热;
控流阀模块,所述控流阀模块包括三个四通阀;
其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分别与三个所述四通阀的D接管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分别与三个所述四通阀的S接管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流路与其中一所述四通阀的C接管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与另一所述四通阀的C接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四通阀分为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和第三四通阀,所述第二四通阀的C接管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流路,所述第三四通阀的C接管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四通阀的C接管、所述第二四通阀的E接管和第三四通阀的E接管分别通过毛细管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阀模块还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一四通阀的D接管、所述第二四通阀的D接管和所述第三四通阀的D接管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所述第一四通阀的S接管、所述第二四通阀的S接管、所述第三四通阀的S接管以及三根所述毛细管分别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节流模块,所述节流模块包括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流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有分流器和集液管,所述分离器上连接有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所述集液管与所述第三四通阀的C接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四通阀的E接管连接所述第二截止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两端口分别设置有阀门。
CN202122333503.9U 2021-09-26 2021-09-26 空调室外机 Active CN215637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3503.9U CN215637633U (zh) 2021-09-26 2021-09-26 空调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3503.9U CN215637633U (zh) 2021-09-26 2021-09-26 空调室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7633U true CN215637633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19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33503.9U Active CN215637633U (zh) 2021-09-26 2021-09-26 空调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7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39814B1 (ko) 냉장 및 냉동 복합 공조시스템
CN110425764B (zh) 换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WO2019091241A1 (zh) 空调制冷循环系统及空调器
KR100195913B1 (ko) 다실 공기조화기
CN113007831B (zh) 一种三管制多联机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86985B (zh) 两管制喷气增焓室外机及多联机系统
CN109442788A (zh) 空调的化霜方法和空调
CN113339909B (zh) 热泵空调系统
CN109386989B (zh) 两管制喷气增焓室外机及多联机系统
CN112432255B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2511480U (zh) 一种空调换热器、冷媒循环系统及空调器
CN210951942U (zh) 热管理系统
CN216481291U (zh) 空调器
CN215637633U (zh) 空调室外机
CN114909725A (zh) 一种高效节能多联机系统
JP2002277087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455021B (zh) 一种蓄热式热泵融霜系统
US7814761B2 (en) Air conditioner
KR101146783B1 (ko) 냉매시스템
CN216814408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16522045U (zh) 多功能空调器
JPH04257660A (ja) 二段圧縮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12657796U (zh) 空调器
CN219177868U (zh) 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
CN218269311U (zh) 新风除湿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