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64587A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64587A
CN115264587A CN202110474300.3A CN202110474300A CN115264587A CN 115264587 A CN115264587 A CN 115264587A CN 202110474300 A CN202110474300 A CN 202110474300A CN 115264587 A CN115264587 A CN 115264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odule
heat exchange
uniformizing
exchang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743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聪
刘为
谭普兆
江磊
路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gao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gao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gao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7430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645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64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45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第一换热模块,其侧部开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二换热模块,其侧部开设有第二出风口,并且,第二换热模块与第一换热模块并列设置,中间形成有送风风道;第二出风口与第一出风口相对;匀风模块,设置于送风风道内;送风模块,与匀风模块相连通,用于吸入外界气体,并将外界气体通过匀风模块吹出。匀风模块吹出风量的大小可以通过送风模块送风量的大小来控制,从而改变匀风模块匀风量,进而达到主动匀风且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匀风量的目的;同时匀风模块吹出的风能够混合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的出风,从而使整体的出风温度适宜。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空调产品的匀风是基于射流引射原理实现的,但匀风风量会随着空调器的出风风速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匀风是被动的,匀风风量大小取决于出风风速,没有办法根据实际出风情况调整匀风量。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的空调产品的匀风量是被动的,没有办法根据实际出风情况调整匀风量。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的空调产品的匀风量被动,没有办法根据实际出风情况调整匀风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第一换热模块,其侧部开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二换热模块,其侧部开设有第二出风口,并且,所述第二换热模块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并列设置,中间形成有送风风道;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匀风模块,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内;送风模块,与所述匀风模块相连通,用于吸入外界气体,并将所述外界气体通过所述匀风模块吹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匀风模块包括:匀风风柱,并列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所述第二换热模块的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所述匀风风柱的内部设置有匀风风道,并且,所述匀风风道与所述送风模块相连通;所述匀风风柱的侧壁开设有用以向所述送风风道输送所述外界气体的匀风出风口,所述匀风出风口与所述匀风风道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匀风风道沿所述匀风风柱的顶部至底部的直线方向设置;所述匀风出风口沿所述匀风风柱的顶部至底部的直线方向开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匀风模块还包括:驱动机构,与所述匀风风柱相连接,以驱动所述匀风风柱向所述第一换热模块所在的一侧转动,或向所述第二换热模块所在的一侧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第一换热模块、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所述匀风模块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顶盖之间,且所述匀风模块的底部可相对所述底座、顶部可相对于所述顶盖进行水平转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安装于所述顶盖,并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匀风风柱的顶部相连接,以驱动所述匀风风柱向所述第一换热模块所在的一侧转动,或向所述第二换热模块所在的一侧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风模块包括:壳体,其顶部还开设有用于向所述匀风模块送风的引风出风口,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壳体内部相连通的引风进风口;吸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吸风组件与所述引风进风口的位置相对应;引风风道,所述吸风组件通过所述引风风道与所述引风出风口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风组件包括一离心风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风模块还包括:净化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其中,外界气体经过所述净化模块的净化后,被所述吸风组件输送至所述引风风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净化模块包括:水箱,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水箱的壁面设置有与所述水箱内部相连通的水洗进风口和新风进风口;风门,与所述水箱可转动地相连接,用于对所述水洗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进行切换打开;水洗转片,设置于所述水箱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与所述送风模块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送风模块的送风量,从而控制所述匀风模块的匀风量。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匀风模块设置在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之间形成的送风风道内,同时送风模块与匀风模块相连通,送风模块能够吸入外界气体,并将外界气体通过匀风模块吹出,吹出风量的大小可以通过送风模块送风量的大小来控制,从而改变匀风模块匀风量,进而达到主动匀风且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匀风量的目的;同时,匀风模块吹出的风能够混合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的出风,从而使整体的出风温度适宜。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侧视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中,净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双柱运行时,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双柱运行时的主视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双柱运行时的侧视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三柱运行时,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三柱运行时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三柱运行时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三柱运行时,只进行匀风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三柱运行时,进行水洗和匀风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三柱运行时,进行新风、水洗和匀风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匀风模块多角度运行时,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1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匀风模块多角度运行时的主视图;
图1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中,送风模块、匀风模块与控制器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第一换热模块;110:第一出风口;120:第一外壳;130:第一蒸发器;140:第一风扇;
200:第二换热模块;210:第二出风口;220:第二外壳;230:第二蒸发器;240:第二风扇;
300:匀风模块;310:匀风风柱;320:匀风风道;330:匀风出风口;340:驱动机构;341:电机;342:电机的输出轴;
400:送风模块;410:壳体;411:引风出风口;412:引风进风口;420:吸风组件;430:引风风道;440:净化模块;441:水箱;442:水洗进风口;443:新风进风口;444:风门;445:水洗转片;446:送风部;447:送风腔;448:匀风进风口;449:送风口;450:水洗过滤网;451:水箱出口;
500:送风风道;600:底座;700:顶盖;80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至图3,该空调器包括第一换热模块100、第二换热模块200、匀风模块300和送风模块400。第一换热模块100包括第一外壳120、第一风扇140和第一蒸发器130,第一风扇140和第一蒸发器130设置于第一外壳120内。第一换热模块100的侧部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10,具体地,第一出风口110开设于第一外壳120的侧部。第二换热模块200包括第二外壳220、第二风扇240和第二蒸发器230,第二风扇240和第二蒸发器230设置于第二外壳220内,第二换热模块200的侧部开设有第二出风口210,具体地,第二出风口210开设于第二外壳220的侧部。第二换热模块200与第一换热模块100并列设置,二者中间形成有送风风道500,第二出风口210和第一出风口110相对,即第二出风口210和第一出风口110均朝向送风风道500。匀风模块300设置于送风风道500内,送风模块400与匀风模块300相连通,送风模块400能够吸入外界气体,并将外界气体通过匀风模块300吹出。通过匀风模块300吹出的风可以混合第一出风口110和第二出风口210吹出的风一同吹出。
本实施例中,匀风模块300设置在第一换热模块100和第二换热模块200之间形成的送风风道500内,同时送风模块400与匀风模块300相连通,送风模块400能够吸入外界气体,并将外界气体通过匀风模块300吹出,吹出风量的大小可以通过送风模块400送风量的大小来控制,从而改变匀风模块300的匀风量,进而达到主动匀风且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匀风量的目的;同时,匀风模块300吹出的风能够混合第一换热模块100和第二换热模块200的出风,从而使整体的出风温度适宜。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1和图2,匀风模块300包括匀风风柱310,匀风风柱310设置于送风风道500内,并且与第一换热模块100和第二换热模块200并列设置。匀风风柱310的内部设置有匀风风道320,匀风风道320与送风模块400相连通。匀风风柱310朝向外界一侧的侧壁开设有用以向送风风道500输送外界气体的匀风出风口330,匀风出风口330与匀风风道320相连通。送风模块400将外界气体吸入,并将外界气体输送至匀风风道320内,外界气体通过匀风出风口330吹出。
本实施例中,匀风风柱310呈柱状设置在送风风道500内,并与两侧的第一换热模块100和第二换热模块200并列设置,能够使从匀风风柱310吹出的风与第一换热模块100和第二换热模块200吹出的风很好地混合在一起,从而使得空调器吹出的风的整体温度均衡,提高用户的舒适感。
可选地,匀风风道320沿匀风风柱310的顶部至底部的直线方向设置,匀风出风口330也沿匀风风柱310的顶部至底部的直线方向开设,即匀风风道320与匀风出风口330的开设方向一致,提高了匀风风柱310的出风量和出风效率,从而提高了匀风效果。
可选地,参见图4,匀风模块300还包括驱动机构340,驱动机构340与匀风风柱310相连接,能够驱动匀风风柱310向第一换热模块100所在的一侧转动,或驱动匀风风柱310向第二换热模块200所在的一侧转动,即驱动机构340可以调节匀风模块300的匀风角度。通过调节匀风模块300的匀风角度,可以使得同一环境下,不同用户接收风的温度不同,例如,男性用户和女性用户对空气温度的需求不同,通过驱动机构340调节匀风风柱310的匀风角度,使一侧的匀风量增加,另一侧的匀风量减少,从而实现同一空间,不同区域温度的不同。
可选地,再次参见图2,空调器还包括底座600和顶盖700,其中,第一换热模块100、第二换热模块200和匀风模块300均设置在底座600和顶盖700之间,匀风模块300的底部可相对底座600进行水平转动,匀风模块300的顶部可相对顶盖700进行水平转动。再次参见图4,驱动机构340包括电机341,电机341安装于顶盖700的底部,并且,电机341的输出轴342与匀风风柱310的顶部相连接,在电机341的驱动下,匀风风柱310可以向第一换热模块100所在的一侧转动,或者向第二换热模块200所在的一侧转动。电机341的输出轴342与匀风模块300的顶部相连接,更便于驱动匀风风柱310的转动。通过电机341驱动匀风风柱310转动,能够调节匀风风柱310的匀风角度,从而实现同一空间,不同区域温度不同的目的。可选地,匀风风柱的310的匀风角度在左右各15°的范围内可调。
可选地,再次参见图2和图3,送风模块400包括壳体410、吸风组件420和引风风道430。壳体410的顶部开设有向匀风模块300的匀风风道320内送风的引风出风口411,壳体410的侧壁开设有与壳体410内部相连通的引风进风口412。吸风组件420设置于壳体410内,并且,吸风组件420与引风进风口412的位置相对应,且吸风组件420通过引风风道430与引风出风口411相连通。当吸风组件420吸风时,外界气体通过引风进风口412被吸入壳体410内,然后被吸风组件420输送至引风风道430内,再通过引风出风口411输送匀风风道320内,最后通过匀风出风口330吹出。引风风道430可以更好地将吸风组件420输出的外界气体进行聚集,并顺利地将外界气体引流至匀风风道320内,充分保证进入匀风风道320内的风量。
可选地,吸风组件420包括一离心风机,离心风机的吸风效果较好,有利于匀风风量的保证。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2和图3,送风模块400还包括净化模块440,净化模块440设置于壳体410内,外界气体通过引风进风口412进入壳体410内后,进入净化模块440,净化模块440对外界气体进行净化,净化后的外界气体再被吸风组件420输送至引风风道430。净化模块440可以对外界气体进行净化,使得匀风模块300匀出的风的质量更好,有利于人体健康。
可选地,参见图5,净化模块440包括水箱441、风门444和水洗转片445。水箱441设置于壳体410内,水箱441的侧壁设置有水洗进风口442和新风进风口443,水洗进风口442和新风进风口443均与水箱441的内部相连通。风门444与水箱441的内壁可转动地相连接,并可转动至水洗进风口442处或新风进风口443处,从而对水洗进风口442和新风进风口443切换打开。水洗转片445设置于水箱441内。水箱441的壁面还设置有与水箱441内部相连通的水箱出口451,外界气体经过水洗转片445后通过水箱出口451流入壳体410中,然后被吸风组件420吸入。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5,净化模块440还包括水洗过滤网450和送风部446。水洗过滤网450设置于水箱441内,并将水洗转片445与水洗进风口442和新风进风口443隔离开,即水洗转片445在水洗过滤网450的一侧,水洗进风口442和新风进风口443在水洗过滤网450的另一侧,水洗过滤网450能够将外界气体中的尘土过滤掉,从而保证匀风模块300匀风的清新。送风部446的内部设置有送风腔447,并且送风部446的壁面还开设有与送风腔447相连通的匀风进风口448和送风口449。送风腔447通过水箱出口451与水箱441的内部相连通,送风口449与吸风组件420的位置相对应,匀风进风口448与引风进风口412的位置相对应。外界气体经过水洗转片445后通过水箱出口451进入送风腔447中,然后再通过送风口448被吸风组件420吸入。
空调器的工作状态包括:关机状态、双柱运行、三柱运行和匀风模块300多角度运行,具体为:
1、关机状态:参见图1至图3,图1至图3示出了空调器关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双柱运行(开机第一换热模块100和第二换热模块200,不开启匀风模块300和送风模块400):参见图6至图7,空调进风进入第一换热模块100和第二换热模块200,空调风通过第一出风口110和第二出风口210进入送风风道500内,空调风混合室内风从送风风道500吹出;
3、三柱运行(开启第一换热模块100、第二换热模块200、匀风模块300和送风模块400):参见图9至图11,空调进风进入第一换热模块100和第二换热模块200,空调风通过第一出风口110和第二出风口210进入送风风道500内;外界气体进入依次通过送风模块400和匀风模块300进入送风风道500内,经送风模块400和匀风模块300吹出的风为模块风,空调风混合室内风和模块风从送风风道500吹出;
在三柱运行的过程中:
(1)只进行匀风:参见图12,外界气体通过匀风进风口448进入送风腔447,再通过送风口449进入吸风组件420,吸风组件420将外界气体输送至引风风道430内,然后外界气体进入匀风风道320内,最后通过匀风出风口330吹出;
(2)进行水洗和匀风:参见图13,风门444转动至新风进风口443,以将新风进风口443封堵,从而将水洗进风口442打开。外界气体通过水洗进风口442进入水箱441内,并依次经过水洗过滤网450和水洗转片445,然后进入送风腔447,再通过送风口449进入吸风组件420,吸风组件420将外界气体输送至引风风道430内,然后外界气体进入匀风风道320内,最后通过匀风出风口330吹出;
(3)进行新风、水洗和匀风:参见图14,风门444转动至水洗进风口442,以将水洗进风口442封堵,从而将新风进风口443打开。外界气体通过新风进风口443进入水箱441内,并依次经过水洗过滤网450和水洗转片445,然后进入送风腔447,再通过送风口449进入吸风组件420,吸风组件420将外界气体输送至引风风道430内,然后外界气体进入匀风风道320内,最后通过匀风出风口330吹出;
4、匀风模块300多角度运行:参见图15至图16,电机341驱动匀风风柱310转动,从而使从匀风风柱310输出的风吹到一侧的比较多,吹到另一侧的比较少。
可选地,参见图17,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800,控制器800与送风模块400电连接,用于控制送风模块400的匀风量,从而控制匀风模块300的匀风量。控制器800还与匀风模块300电连接,从而控制匀风模块300的转动方向和角度。具体地,驱动机构340和吸风组件420均与控制器800电连接,控制器800能够控制驱动机构340的电机341的开启、关闭和正反转,从而控制匀风风柱310转动、停止转动和转动的方向、角度。控制器800还能控制吸风组件420的离心风机的转速,从而控制离心风机向匀风风道320内输送的风量,进而控制匀风出风口330吹出的匀风量。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换热模块(100),其侧部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10);
第二换热模块(200),其侧部开设有第二出风口(210),并且,所述第二换热模块(200)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00)并列设置,中间形成有送风风道(500);所述第二出风口(210)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10)相对;
匀风模块(300),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内(500);
送风模块(400),与所述匀风模块(300)相连通,用于吸入外界气体,并将外界气体通过所述匀风模块(300)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匀风模块(300)包括:
匀风风柱(310),并列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00)、所述第二换热模块(200)的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500);所述匀风风柱(310)的内部设置有匀风风道(320),并且,所述匀风风道(320)与所述送风模块(400)相连通;
所述匀风风柱(310)的侧壁开设有用以向所述送风风道(500)输送所述外界气体的匀风出风口(330),所述匀风出风口(330)与所述匀风风道(320)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匀风风道(320)沿所述匀风风柱(310)的顶部至底部的直线方向设置;
所述匀风出风口(330)沿所述匀风风柱(310)的顶部至底部的直线方向开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匀风模块(300)还包括:
驱动机构(340),与所述匀风风柱(310)相连接,以驱动所述匀风风柱(310)向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00)所在的一侧转动,或向所述第二换热模块(200)所在的一侧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底座(600)和顶盖(700),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00)、所述第二换热模块(200)和所述匀风模块(300)设置在所述底座(600)和所述顶盖(700)之间,且所述匀风模块(300)的底部可相对所述底座(600)、顶部可相对于所述顶盖(700)进行水平转动;
所述驱动机构(340)包括:
电机(341),安装于所述顶盖(700),并且,所述电机(341)的输出轴(342)与所述匀风风柱(310)的顶部相连接,以驱动所述匀风风柱(310)向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00)所在的一侧转动,或向所述第二换热模块(200)所在的一侧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模块(400)包括:
壳体(410),其顶部还开设有用于向所述匀风模块(300)送风的引风出风口(411),所述壳体(410)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壳体(410)内部相连通的引风进风口(412);
吸风组件(420),设置于所述壳体(410)内,并且,所述吸风组件(420)与所述引风进风口(412)的位置相对应;
引风风道(430),所述吸风组件(420)通过所述引风风道(430)与所述引风出风口(411)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组件(420)包括一离心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模块(400)还包括:
净化模块(440),设置于所述壳体(410)内,其中,外界气体经过所述净化模块(440)的净化后,被所述吸风组件(420)输送至所述引风风道(4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模块(440)包括:
水箱(441),设置于所述壳体(410)内,并且,所述水箱(441)的壁面设置有与所述水箱(441)内部相连通的水洗进风口(442)和新风进风口(443);
风门(444),与所述水箱(441)可转动地相连接,用于对所述水洗进风口(442)和所述新风进风口(443)进行切换打开;
水洗转片(445),设置于所述水箱(44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控制器(800),与所述送风模块(400)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送风模块(400)的送风量,从而控制所述匀风模块(300)的匀风量。
CN202110474300.3A 2021-04-29 2021-04-29 空调器 Pending CN1152645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4300.3A CN115264587A (zh) 2021-04-29 2021-04-29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4300.3A CN115264587A (zh) 2021-04-29 2021-04-29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4587A true CN115264587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45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74300.3A Pending CN115264587A (zh) 2021-04-29 2021-04-29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6458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77675B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3673084B (zh) 空调器室内机、具有其的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WO2009021356A1 (fr) Soufflante centrifuge et dispositif d'air frais présentant la soufflante
KR20160051093A (ko) 공기조화기
CN107940570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9340916B (zh) 空调器
CN103673087B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KR20080101477A (ko) 공기조화기
KR20070060877A (ko) 공기조화기
CN106196286A (zh) 柜式空调及混风方法
CN216744601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1706920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JP7174296B2 (ja) 室内空気処理装置及びその作動方法
CN216953357U (zh) 空调器的换气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3392098B (zh) 浴室干燥机
CN113944956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891907U (zh) 一种上下出风柜式空调器
CN113587232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5264587A (zh) 空调器
KR20210108248A (ko) 환기장치
CN111089083A (zh)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482887U (zh)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14381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3483400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6123265A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及混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