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62484B - 船舶拦阻系统 - Google Patents

船舶拦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62484B
CN115262484B CN202210923583.XA CN202210923583A CN115262484B CN 115262484 B CN115262484 B CN 115262484B CN 202210923583 A CN202210923583 A CN 202210923583A CN 115262484 B CN115262484 B CN 1152624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arresting
net
fixing piece
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235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62484A (zh
Inventor
周衍领
李峰帜
孙世豪
贾慧光
梁志新
李满庆
叶林
曹维国
张文斌
杨华柱
王冰
蔡松昆
叶斌
刘金国
王浩
温贵生
袁嘉俊
张木
罗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SDI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SDI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SDI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SDI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2358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624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62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2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62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2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20Equipment for shipping on coasts, in harbours or on other fixed marine structures, e.g. bollards
    • E02B3/26Fender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3/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marine craft
    • G08G3/02Anti-collision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桥梁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拦阻系统,包括拦阻网,拦阻网具有位于水下的自由状态及提升至水面以上对船舶进行拦截的拦截状态;若干组提拉组件,且若干组提拉组件沿桥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组提拉组件均包括:撑杆,撑杆通过固定件设置于海或河床上,固定件上设有转轴,撑杆通过转轴与固定件转动连接,且撑杆与拦阻网连接,适于使拦阻网由自由状态转动至拦截状态;钢丝绳,当拦阻网处于拦截状态时,撑杆靠近固定件的一端为第一端,钢丝绳的一端与撑杆的第一端连接;卷扬机,固定设置于桥梁上,卷扬机的输出端与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本公开提供的船舶拦阻系统避免了现有的船舶拦阻系统需要定期清理维护的缺陷。

Description

船舶拦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桥梁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拦阻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长大桥梁,特别是跨海大桥,一般设置有主通航孔及非通航孔,非通航孔的桥跨宽度、高度、桥墩强度等都不满足船舶通行的要求,一旦非通航孔桥梁或桥墩被大吨位船舶撞击,就有可能发生桥塌船毁的事故。
现有的船舶阻拦系统在拦阻船舶的同时会阻拦一些海或河上的漂浮物,因此工作人员后期需要定期清理维护,清理维护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船舶拦阻系统。
本公开提供了船舶拦阻系统,包括:
拦阻网,所述拦阻网具有位于水下的自由状态及提升至水面以上对船舶进行拦截的拦截状态;
若干组提拉组件,若干组所述提拉组件沿桥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组所述提拉组件均包括:
撑杆,所述撑杆通过固定件设置于海或河床上,所述固定件上设有转轴,所述撑杆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且所述撑杆与所述拦阻网连接,适于使所述拦阻网由所述自由状态转动至所述拦截状态;
钢丝绳,当所述拦阻网处于拦截状态时,所述撑杆靠近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撑杆的第一端连接;
卷扬机,固定设置于桥梁上,所述卷扬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且所述钢丝绳部分缠绕于所述导向轮上。
可选的,所述导向轮靠近所述固定件的底端设置。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为立杆,所述立杆的顶端低于水面一定距离设置。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上固定连接有浮标,所述浮标漂浮于水面上。
可选的,所述船舶拦阻系统还包括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所述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设置于桥梁上,所述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与所述卷扬机通信连接,适于根据船舶是否有穿越桥梁非通航孔的趋势控制所述卷扬机的启闭状态。
可选的,所述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的数量为若干个,每个所述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均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卷扬机之间,且每个所述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与其两侧相邻的所述卷扬机通信连接。
可选的,所述船舶拦阻系统还包括重力锚,所述重力锚固定设置于海或河床上,且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卷扬机与所述重力锚之间,所述重力锚上固定连接有锚链,所述重力锚通过所述锚链与所述拦阻网连接。
可选的,所述拦阻网的宽度为D,所述撑杆的长度为L,L>2D,所述拦阻网远离所述撑杆的第一端设置。
可选的,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撑杆长度方向的中点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在本公开中,当船舶有穿越桥梁非通航孔的趋势时,启动卷扬机,卷扬机工作张紧钢丝绳,钢丝绳带动撑杆旋转,将拦阻网由位于水下的自由状态转至位于水上的拦截状态,从而对即将穿越桥梁非通航孔的船只进行阻拦;提拉组件未工作时,拦阻网位于水下,不影响水上环境,因此不会阻拦水上的无害漂浮物通过非通航孔,后期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工作人员清理维护漂浮物,且本公开提供的船舶拦阻系统防护效果较好,安全可靠,成本较低,不影响环境及水面的美观性,若拦阻网损坏后更换或修复也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船舶拦阻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船舶拦阻系统的俯视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船舶拦阻系统的侧视图。
图中:1、拦阻网;2、桥梁;3、撑杆;4、固定件;41、转轴;42、导向轮;43、浮标;5、钢丝绳;6、卷扬机;7、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8、重力锚;9、锚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船舶拦阻系统包括拦阻网1及若干组提拉组件。其中,拦阻网1具有位于水下的自由状态及提升至水面以上对船舶进行拦截的拦截状态;若干组提拉组件沿桥梁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组提拉组件均包括撑杆3、钢丝绳5及卷扬机6,撑杆3通过固定件4设置于海或河床上,固定件4上设有转轴41,撑杆3通过转轴41与固定件4转动连接,且撑杆3与拦阻网1连接,适于使拦阻网1由自由状态转动至拦截状态;当拦阻网1处于拦截状态时,撑杆3靠近固定件4的一端为第一端,钢丝绳5的一端与撑杆3的第一端连接;卷扬机6固定设置于桥梁2上,卷扬机6的输出端与钢丝绳5的另一端连接。在该实施例中,当船舶有穿越桥梁2非通航孔的趋势时,启动卷扬机6,卷扬机6工作张紧钢丝绳5,钢丝绳5带动撑杆3旋转,将拦阻网1由位于水下的自由状态转至位于水上的拦截状态,从而对即将穿越桥梁2非通航孔的船只进行阻拦;提拉组件未工作时,拦阻网1位于水下,不影响水上环境,因此不会阻拦水上的无害漂浮物通过非通航孔,后期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工作人员清理维护漂浮物,且本公开提供的船舶拦阻系统防护效果较好,安全可靠,成本较低,不影响环境及水面的美观性,若拦阻网1损坏后更换或修复也较为简单。
具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卷扬机6为液压式卷扬机。在一个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卷扬机6为机械式卷扬机,在另一个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卷扬机6为电动式卷扬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拦阻网1的宽度为D,撑杆3的长度为L,L>2D,拦阻网1远离撑杆3的第一端设置。在该实施例中,拦阻网1远离撑杆3的第一端设置,当钢丝绳5张紧并牵拉撑杆3转动,撑杆3的第一端逐渐靠近固定件4,而拦阻网1逐渐浮出水面进入拦截状态,此时减小拦阻网1的宽度即减小拦阻网1的面积,在仍能保证拦阻网1对船舶具有拦阻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了本船舶拦阻系统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41连接于撑杆3长度方向的中点处。在该实施例中,若转轴41靠近撑杆3的第一端设置,由于转轴41与第一端的距离较短,卷扬机6需要提供更大的动力才能将拦阻网1转至拦截状态;而转轴41若远离撑杆3的第一端设置,在撑杆3转动过程中,第一端转过的距离更多,因此卷扬机6需要牵引更长的钢丝绳5才能将拦阻网1转至拦截状态,从而需要更多的动力,因此将转轴41连接于撑杆3长度方向的中点处,避免了以上情况的动力浪费,进一步节约了使用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固定件4上设有导向轮42,导向轮42与固定件4固定连接,且钢丝绳5部分缠绕于导向轮42上。在该实施例中,在钢丝绳5牵拉撑杆3转动的过程中,导向轮42为钢丝绳5导向,避免撑杆3偏移转动轨迹而造成部件损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导向轮42靠近固定件4的底端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4为立杆,立杆的顶端低于水面一定距离设置。在该实施例中,立杆的顶端低于水面一定距离设置,避免占用航道。在一个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固定件4为锚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4上固定连接有浮标43,浮标43漂浮于水面上。在该实施例中,浮标43漂浮于水面上,指示固定件4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后期对船舶拦阻系统进行维护维修。
具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浮标43与固定件4采用连接链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船舶拦阻系统还包括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7,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7设置于桥梁2上,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7与卷扬机6通信连接。在该实施例中,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7可智能判断将要穿越非通航孔船舶的吨位、水上高度等,对非通航孔桥梁2几乎没有威胁的小船通过非通航孔时,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7不会对卷扬机6发送启动信号,而当大吨位、超高船舶有穿越桥梁2非通航孔的趋势时,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7控制卷扬机6启动,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7的设置使船舶拦阻系统更加自动化及整体化。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7的数量为若干个,每个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7均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卷扬机6之间,且每个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7均与其两侧相邻的卷扬机6通信连接。在该实施例中,当船舶有穿越桥梁2非通航孔的趋势时,位于船舶航线上对应的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7进行识别,且该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7对其两侧相邻的卷扬机6发送启动信号,从而控制对应的撑杆3转动,使拦阻网1位于该船舶航线上的部分进入拦截状态,而拦阻网1其余部分仍处于自由状态,该设置方式使船舶拦阻系统能适应多种船舶通行状况,且保证了船舶拦阻系统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4所示,船舶拦阻系统还包括重力锚8,重力锚8固定设置于海或河床上,且固定件4位于卷扬机6与重力锚8之间,重力锚8上固定连接有锚链9,重力锚8通过锚链9与拦阻网1连接。在该实施例中,当船舶撞击拦阻网1时,锚链9张紧,张力沿锚链9传递到重力锚8,与拦阻网1共同完成对船舶的拦截工作,重力锚8的设置使船舶拦阻系统对船舶的拦截作用更加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船舶拦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拦阻网(1),所述拦阻网(1)具有位于水下的自由状态及提升至水面以上对船舶进行拦截的拦截状态;
若干组提拉组件,若干组所述提拉组件沿桥梁(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组所述提拉组件均包括:
撑杆(3),所述撑杆(3)通过固定件(4)设置于海或河床上,所述固定件(4)为立杆,所述立杆的顶端低于水面一定距离设置,所述固定件(4)上设有转轴(41),所述撑杆(3)通过所述转轴(41)与所述固定件(4)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41)连接于所述撑杆(3)长度方向的中点处,所述撑杆(3)与所述拦阻网(1)连接,适于使所述拦阻网(1)由所述自由状态转动至所述拦截状态;
钢丝绳(5),当所述拦阻网(1)处于拦截状态时,所述撑杆(3)靠近所述固定件(4)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钢丝绳(5)的一端与所述撑杆(3)的第一端连接;
卷扬机(6),固定设置于桥梁(2)上,所述卷扬机(6)的输出端与所述钢丝绳(5)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拦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上设有导向轮(42),所述导向轮(42)与所述固定件(4)固定连接,且所述钢丝绳(5)部分缠绕于所述导向轮(4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拦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42)靠近所述固定件(4)的底端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拦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上固定连接有浮标(43),所述浮标(43)漂浮于水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拦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拦阻系统还包括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7),所述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7)设置于桥梁(2)上,所述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7)与所述卷扬机(6)通信连接,适于根据船舶是否有穿越桥梁(2)非通航孔的趋势控制所述卷扬机(6)的启闭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拦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7)的数量为若干个,每个所述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7)均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卷扬机(6)之间,且每个所述智能识别警示监控装置(7)均与其两侧相邻的所述卷扬机(6)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船舶拦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拦阻系统还包括重力锚(8),所述重力锚(8)固定设置于海或河床上,且所述固定件(4)位于所述卷扬机(6)与所述重力锚(8)之间,所述重力锚(8)上固定连接有锚链(9),所述重力锚(8)通过锚链(9)与所述拦阻网(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船舶拦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阻网(1)的宽度为D,所述撑杆(3)的长度为L,L>2D,所述拦阻网(1)远离所述撑杆(3)的第一端设置。
CN202210923583.XA 2022-08-02 2022-08-02 船舶拦阻系统 Active CN115262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23583.XA CN115262484B (zh) 2022-08-02 2022-08-02 船舶拦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23583.XA CN115262484B (zh) 2022-08-02 2022-08-02 船舶拦阻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2484A CN115262484A (zh) 2022-11-01
CN115262484B true CN115262484B (zh) 2023-08-01

Family

ID=83747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23583.XA Active CN115262484B (zh) 2022-08-02 2022-08-02 船舶拦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6248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4800B (zh) * 2011-03-16 2012-07-25 张光裕 大桥防撞系统及其工作过程
CN102535400B (zh) * 2012-02-20 2014-04-09 上海友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水上拦船设施
CN202577235U (zh) * 2012-04-27 2012-12-05 宁波大学 一种主动式船舶拦截装置
CN102644250B (zh) * 2012-04-27 2015-11-04 宁波大学 一种主动式船舶拦截方法
US9695560B2 (en) * 2014-08-22 2017-07-04 Stephen NEUSCH Portable net barrier system
CN205348068U (zh) * 2015-12-14 2016-06-29 宁波大学 一种用于长桥的可移动式船舶拦截装置
CN216445920U (zh) * 2021-11-26 2022-05-06 巢湖市银环航标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间距的船舶拦截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2484A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O164367B (no) Flytende tidevannskraftstasjon for anbringelse i sjoe- eller elvestroemmer for aa skaffe energi.
KR100619277B1 (ko) 현수교 구조물의 이동식 안전진단장치
CN107313360B (zh) 溜索式无支架支座更换操作平台
CN110937077B (zh) 船用洗窗装置
CN115262484B (zh) 船舶拦阻系统
EP0680540B1 (en) Scaffolding system
KR101016638B1 (ko) 소형 선박 인양장치
JP2007261720A (ja) 鉄塔昇降機レールの撤去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レール撤去方法
CN113235394A (zh) 可水平开启的浮桥
WO2004022421A1 (en) A cradle for lifting and launching a small watercraft on an exposed marine landing site
CN108018778B (zh) 不通航水域的猫道索架设牵引系统及猫道索快速架设方法
CN112356987B (zh) 一种浮标
CN112850477B (zh) 一种升船机、船坞及升船机的工作方法
CN213452129U (zh) 油气化工码头软管提升装置
JP2007514589A (ja) ブーム移動の浮遊可動システムからなる係留セット
CN218951991U (zh) 桥墩导流罩水上安装平台
CN217129419U (zh) 一种水电厂冲沙底孔流道伸缩式爬梯
KR200271701Y1 (ko) 교량 점검용 승강장치
CN220503930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升降式围隔装置及阻水围隔系统
CN219670013U (zh) 一种适用于具有多个倾角的狭长隧道锚洞的吊装系统
CN109083011B (zh) 起重设备能力不足时钢引桥的安装方法
CN218463825U (zh) 一种水上施工平台
CN213442966U (zh) 一种新型浮标
CN212611948U (zh) 一种用于市政桥梁工程的桥梁检修吊架
CN212294526U (zh) 一种浮码头接驳系统及其联系桥自动提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