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60072B - 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60072B
CN115260072B CN202110472193.0A CN202110472193A CN115260072B CN 115260072 B CN115260072 B CN 115260072B CN 202110472193 A CN202110472193 A CN 202110472193A CN 115260072 B CN115260072 B CN 1152600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peroxide
diisopropylbenzene
diphenol
producing
sulfur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721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60072A (zh
Inventor
边新建
李俊平
冯民昌
马德森
张永振
王磊
黎源
华卫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7219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600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60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0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60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00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07/00Preparation of pe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07/00Preparation of peroxy compounds
    • C07C407/003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二羟基‑1,3‑二异丙基苯、烷基糖苷在溶剂中混合;2)硫酸溶于双氧水后滴加至步骤1)制得的溶液体系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分离纯化,制得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本发明令人惊奇的发现,通过DC氧化制备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时,烷基糖苷的引入可以促进DC与双氧水油水两相反应体系的反应速率,同时提高双氧水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二苯酚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间苯二酚(Res)为无色或类白色针状结晶或粉末,可溶于水,易衍生,主要用于橡胶工业、木材低温粘合剂、染料和医药。根据所用原料的不同,目前已经工业化的间苯二酚的合成方法主要为:苯磺化碱熔法、间苯二胺法和间二异丙苯氧化法。其中,苯磺化碱熔法技术含量高,三废的产生量大,环境污染严重。间苯二胺法尽管文献报道很多,但由于种种因素未实现工业化。日本住友采用间二异丙苯氧化法,工艺流程如下:
该工艺中,m-DIPB空气氧化制备过氧化物MHP、HHP和DHP的反应温度高、停留时间长、反应危害大,日本三井公司因m-DIPB空气氧化爆炸导致装置停产。
研究发现,通过二羟基-1,3-二异丙基苯(DC)氧化制备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DHP)具有工艺安全可靠的优点,其中DC可以通过间二异丙苯在强碱性条件下与空气反应制得,整个工艺路线如下:
但由于DC与双氧水反应的体系为油水两相,反应速率较慢,并且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大量水进一步稀释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会越来越慢。专利US4283570(A)报道了通过芳香烃与水的共沸移除反应生成的水,以维持双氧水浓度,进而提高反应速度,但仍未从根本解决油水界面反应速度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加速DC与双氧水反应速率以高效生产DHP的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烷基糖苷作为DC与双氧水反应的添加剂。本发明令人惊奇的发现,烷基糖苷的引入可以促进DC与双氧水油水两相反应体系的反应速率,同时实现较高的DC转化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羟基-1,3-二异丙基苯、烷基糖苷在溶剂中混合;
2)硫酸溶于双氧水后滴加至步骤1)制得的溶液体系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分离纯化,制得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
进一步地,所述烷基糖苷为包含至少一种如下结构式所示的原料:
式中,R为碳原子数C8-C16的烷基,聚合度n为1.1~3。
优选地,所述烷基糖苷为APG1214、APG0810、APG0814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烷基糖苷的添加量占二羟基-1,3-二异丙基苯质量的0.01~1%,优选0.1~0.3%。
进一步地,步骤1)的溶剂中还添加有螯合剂。本反应体系因添加有硫酸作为催化剂,会对反应容器的器壁造成一定的腐蚀,使Fe、Cr、Ni等金属离子脱落至反应溶液中,本发明研究发现,这些脱落的金属离子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双氧水和过氧化物DHP分解。本发明通过添加螯合剂对脱落在体系中的金属离子进行络合,可有效降低原料双氧水和产物DHP的分解。
进一步地,所述螯合剂为N-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N-月桂酰基乙二胺三乙酸、N-棕榈酰基乙二胺三乙酸、甲基甘氨酸二乙酸、N,N′-双癸酰基乙二胺二乙酸、N,N′-双棕榈酰基乙二胺二乙酸、N,N′-双椰油酰基乙二胺二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甲基甘氨酸二乙酸、N,N′-双椰油酰基乙二胺二乙酸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所述螯合剂的添加量为二羟基-1,3-二异丙基苯质量的0.01~5%,优选0.2~0.5%。
进一步地,步骤1)中溶剂为甲苯、异丙苯、二异丙苯、异丙基二甲基苄醇、丙酮、MIBK、环己烷、乙基环己烷、异丙基环己烷、DMF、DMAC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甲苯、二异丙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溶剂的添加量优选为二羟基-1,3-二异丙基苯质量的3~10倍,优选4~6倍。
进一步地,所述双氧水的用量以摩尔量计,为二羟基-1,3-二异丙基苯摩尔量的5~50倍,优选10~20倍;
优选地,双氧水的浓度为10~70%,优选25~30%。
进一步地,所述硫酸的添加量为双氧水质量的0.01~0.05倍,优选0.02~0.03倍;其中,硫酸为稀硫酸、浓硫酸或发烟硫酸,优选30~50%稀硫酸。
进一步地,反应温度为30~70℃。
进一步地,步骤2)硫酸溶于双氧水后采用缓慢滴加的方式加入至步骤1)制得的溶液体系,滴加时间为20~30min,滴加完成后继续老化10-100min,结束反应。
反应结束后进行油水分离,油相中产物即为DHP,可结晶纯化获得DHP产品,也可以进一步酸性裂解获得下游产品间苯二酚。其中,通过DHP酸性裂解获得间苯二酚的方法可参考US4339615A、US6350921B1或US4849549A中介绍进行制备。油水分离后的水相可共沸除水、补加新鲜双氧水后回用。
本发明通过DC与双氧水反应制备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方法,具有反应效率高、DC转化率高、双氧水利用率高的优点,适合工业化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实施例只是作为对本发明的说明,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主要原料信息:
二羟基-1,3-二异丙基苯(DC),武汉拉那白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APG1214,碳数为12-14,聚合度为1.4-1.8的烷基糖苷,济南道融化工有限公司;
APG0810,碳数为8-10,聚合度为1.4-1.8的烷基糖苷,武汉吉鑫益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PG0814,碳数为8-14,聚合度为1.4-1.8的烷基糖苷,苏州源泰润化工有限公司;
甲基甘氨酸二乙酸,济宁远联化工有限公司;
N,N′-双椰油酰基乙二胺二乙酸,武汉康琼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N-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湖北津乐达化工有限公司;
N,N′-双癸酰基乙二胺二乙酸,江苏欣诺科有限公司;
N,N′-双棕榈酰基乙二胺二乙酸,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
N-月桂酰基乙二胺三乙酸,广东金锦乐化学有限公司;
其他原料均可通过普通市售商业途径购买获得。
下面对实施例中所用到的检测方法进行介绍:
(1)HPLC法
本发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色谱分析条件如下:
仪器型号:LC-6A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
分析柱:CLC-SIL 150*6.0mm(岛津)
制备柱:Zorbax SIL 250*9.4mm(柱邦)
流动相:乙醚:甲醇:异丙醇:异丙基环己烷(60-90℃)=15:3:3:60(v/v)
流速:0.7ml/min
柱温:室温
紫外检测器(岛津SPD-6AV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检测器)波长:235nm;
(2)过氧化物滴定
参考国标GB/T 1616-2014和GB/T 32102-2015。
(3)DC转化率计算方法
DC转化率=(DC进料的摩尔量-反应后油相DC剩余的摩尔量)/DC进料的摩尔量*100%
(4)双氧水利用率计算方法
双氧水利用率=(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摩尔量*2+单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摩尔量)/(进料H2O2的摩尔量-水相剩余H2O2的摩尔量)*100%
【实施例1】
将10g DC、0.001g APG1214、0.001g甲基甘氨酸二乙酸和100g甲苯加入到500mL不锈钢反应釜中,升温至70℃。
将1.46g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解入87.6g质量分数为10%的双氧水中,然后将其缓慢滴加入上述不锈钢反应釜中,滴加时间30min,继续老化20min,结束反应。将反应液降温至室温,进行油水分离,油相通过HPLC法测定DC、DHP和单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摩尔量,水相通过滴定测试剩余双氧水含量。经分析确认,DC转化率为98.4%,双氧水利用率为94.5%。
【实施例2】
将10g DC、0.1g APG0810、0.5g N,N′-双椰油酰基乙二胺二乙酸和30g二异丙苯加入到500mL不锈钢反应釜中,升温至40℃。
将1.75g质量分数为50%的硫酸溶解入125.2g质量分数为70%的双氧水中,然后将其缓慢滴加入上述不锈钢反应釜中,滴加时间20min,继续老化35min,结束反应。将反应液降温至室温,进行油水分离,油相通过HPLC法测定DC、DHP和单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摩尔量,水相通过滴定测试剩余双氧水含量。经分析确认,DC转化率为99.1%,双氧水利用率为93.1%。
【实施例3】
将10g DC、0.02g APG0814、0.03g N,N′-双椰油酰基乙二胺二乙酸和50g二异丙苯加入到500mL不锈钢反应釜中,升温至30℃。
将1.97g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溶解入87.6g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中,然后将其缓慢滴加入上述不锈钢反应釜中,滴加时间25min,继续老化25min,结束反应。将反应液降温至室温,进行油水分离,油相通过HPLC法测定DC、DHP和单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摩尔量,水相通过滴定测试剩余双氧水含量。经分析确认,DC转化率为99.2%,双氧水利用率为95.7%。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按照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的条件制备DHP,区别仅在于不添加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作为螯合剂。反应结束后油水分离,经分析确认,DC转化率为98.1%,双氧水利用率为90.7%。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按照与实施例2大致相同的条件制备DHP,区别仅在于不添加N,N′-双椰油酰基乙二胺二乙酸作为螯合剂。反应结束后油水分离,经分析确认,DC转化率为98.6%,双氧水利用率为90.3%。
【实施例6】
将10g DC、0.05g APG0814、0.02g N-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和60g二异丙苯加入到500mL不锈钢反应釜中,升温至50℃。
将1.00g质量分数为35%的硫酸溶解入70.1g质量分数为25%的双氧水中,然后将其缓慢滴加入上述不锈钢反应釜中,滴加时间30min,继续老化20min后,结束反应。将反应液降温至室温,进行油水分离,油相通过HPLC法测定DC、DHP和单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摩尔量,水相通过滴定测试剩余双氧水含量。经分析确认,DC转化率为98.9%,双氧水利用率为91.4%。
【实施例7】
将10g DC、0.01g APG1214、0.005g N,N′-双癸酰基乙二胺二乙酸和80g异丙基环己烷加入到500mL不锈钢反应釜中,升温至35℃。
将6.84g质量分数为41%的硫酸溶解入233.7g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中,然后将其缓慢滴加入上述不锈钢反应釜中,滴加时间25min,继续老化30min后,结束反应。将反应液降温至室温,进行油水分离,油相通过HPLC法测定DC、DHP和单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摩尔量,水相通过滴定测试剩余双氧水含量。经分析确认,DC转化率为99.3%,双氧水利用率为91.1%。
【实施例8】
将10g DC、0.08g APG1214、0.04g N,N′-双棕榈酰基乙二胺二乙酸和40g乙基环己烷加入到500mL不锈钢反应釜中,升温至35℃。
将2.12g质量分数为33%的硫酸溶解入58.4g质量分数为60%的双氧水中,然后将其缓慢滴加入上述不锈钢反应釜中,滴加时间25min,继续老化25min后,结束反应。将反应液降温至室温,进行油水分离,油相通过HPLC法测定DC、DHP和单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摩尔量,水相通过滴定测试剩余双氧水含量。经分析确认,DC转化率为98.2%,双氧水利用率为92.3%。
【实施例9】
将10g DC、0.04g APG0810、0.003g N-月桂酰基乙二胺三乙酸和70g甲苯加入到500mL不锈钢反应釜中,升温至40℃。
将4.09g质量分数为45%的硫酸溶解入306.7g质量分数为20%的双氧水中,然后将其缓慢滴加入上述不锈钢反应釜中,滴加时间30min,继续老化20min后,结束反应。将反应液降温至室温,进行油水分离,油相通过HPLC法测定DC、DHP和单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摩尔量,水相通过滴定测试剩余双氧水含量。经分析确认,DC转化率为98.6%,双氧水利用率为91.6%。
【对比例1】
按照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的条件制备DHP,区别仅在于不添加APG1214与甲基甘氨酸二乙酸。反应结束后油水分离,经分析确认,DC转化率为71.4%,双氧水利用率为68.3%。
【对比例2】
按照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的条件制备DHP,区别仅在于不添加APG1214。反应结束后油水分离,经分析确认,DC转化率为75.7%,双氧水利用率为90.1%。
【对比例3】
将10g DC和25g甲苯加入到1000mL不锈钢反应釜中,升温至50℃;
将306.7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解入337g质量分数为18%的双氧水中,然后将其缓慢滴加入上述不锈钢反应釜中,滴加时间30min,继续老化20min后结束反应。将反应液降温至室温,进行油水分离,油相通过HPLC法测定DC、DHP和单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摩尔量,水相通过滴定测试剩余双氧水含量。经分析确认,DC转化率为73.1%,双氧水利用率为65.3%。
【对比例4】
将10g DC和25g甲苯加入到1000mL不锈钢反应釜中,升温至50℃;
将306.7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解入337g质量分数为18%的双氧水中,然后将其缓慢滴加入上述不锈钢反应釜中,滴加时间60min,继续老化120min后结束反应。将反应液降温至室温,进行油水分离,油相通过HPLC法测定DC、DHP和单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摩尔量,水相通过滴定测试剩余双氧水含量。经分析确认,DC转化率为85.3%,双氧水利用率为62.9%。
通过上述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中添加烷基糖苷的方案在DC氧化制备DHP的过程中,反应时间可由对比例4的3h降低至1h内,反应速率明显增加,并且DC转化率得到提升。另外,本发明添加螯合剂的方案使得双氧水利用率也显著提升,表明螯合剂的引入可以降低双氧水和过氧化物的分解。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羟基-1,3-二异丙基苯、烷基糖苷在溶剂中混合;
2)硫酸溶于双氧水后滴加至步骤1)制得的溶液体系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制得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
所述烷基糖苷为包含至少一种如下结构式所示的原料:
式中,R为碳原子数C8-C16的烷基,聚合度n为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糖苷为APG1214、APG0810、APG0814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糖苷的添加量占二羟基-1,3-二异丙基苯质量的0.0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糖苷的添加量占二羟基-1,3-二异丙基苯质量的0.1~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溶剂中还添加有螯合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螯合剂为N-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N-月桂酰基乙二胺三乙酸、N-棕榈酰基乙二胺三乙酸、甲基甘氨酸二乙酸、N,N′-双癸酰基乙二胺二乙酸、N,N′-双棕榈酰基乙二胺二乙酸、N,N′-双椰油酰基乙二胺二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螯合剂为甲基甘氨酸二乙酸、N,N′-双椰油酰基乙二胺二乙酸中的一种或两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螯合剂的添加量为二羟基-1,3-二异丙基苯质量的0.0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螯合剂的添加量为二羟基-1,3-二异丙基苯质量的0.2~0.5%。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溶剂为甲苯、异丙苯、二异丙苯、丙酮、MIBK、环己烷、乙基环己烷、异丙基环己烷、DMF、DMAC的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溶剂为甲苯、二异丙苯中的一种或两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的用量以摩尔量计,为二羟基-1,3-二异丙基苯摩尔量的5~50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的用量以摩尔量计,为二羟基-1,3-二异丙基苯摩尔量的10~20倍。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氧水的浓度为10~7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氧水的浓度为25~30%。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的添加量为双氧水质量的0.01~0.05倍;
所述硫酸为稀硫酸、浓硫酸或发烟硫酸。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的添加量为双氧水质量的0.02~0.03。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为30~50%稀硫酸。
19.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30~70℃。
2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硫酸溶于双氧水后采用缓慢滴加的方式加入至步骤1)制得的溶液体系,滴加时间为20~30min,滴加完成后继续老化10-100min,结束反应。
CN202110472193.0A 2021-04-29 2021-04-29 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2600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2193.0A CN115260072B (zh) 2021-04-29 2021-04-29 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2193.0A CN115260072B (zh) 2021-04-29 2021-04-29 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0072A CN115260072A (zh) 2022-11-01
CN115260072B true CN115260072B (zh) 2024-02-02

Family

ID=83746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72193.0A Active CN115260072B (zh) 2021-04-29 2021-04-29 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600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19308B (zh) * 2022-12-08 2024-03-29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过氧化氢异丙苯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56A (zh) * 1987-12-07 1989-06-21 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二羟酚的制备方法
US4935551A (en) * 1987-12-22 1990-06-19 Indspec Chemical Corporation Hydroperoxidation of diisopropylbenzene
CN101851187A (zh) * 2010-06-01 2010-10-06 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碱催化二异丙苯过氧化制二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的方法
CN112679403A (zh) * 2019-10-18 2021-04-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制备间位二异丙苯二过氧化氢和对位二异丙苯二过氧化氢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56A (zh) * 1987-12-07 1989-06-21 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二羟酚的制备方法
US4935551A (en) * 1987-12-22 1990-06-19 Indspec Chemical Corporation Hydroperoxidation of diisopropylbenzene
CN101851187A (zh) * 2010-06-01 2010-10-06 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碱催化二异丙苯过氧化制二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的方法
CN112679403A (zh) * 2019-10-18 2021-04-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制备间位二异丙苯二过氧化氢和对位二异丙苯二过氧化氢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0072A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88599B (zh) 聚甲醛二甲基醚的纯制方法
CN115260072B (zh) 间二苯酚中间体二过氧化氢-1,3-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
US11667597B2 (en) Method for linkage recovery of organic acid in aqueous organic acid solution
CN106632147B (zh) 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环氧丙烷的方法
CN104292066A (zh) 高纯度异丁烯制备方法
CN106588618A (zh) 一种含硒催化剂催化苯酚双氧水氧化合成对苯醌的方法
CN106588598B (zh) 精制聚甲醛二甲基醚的方法
CN104557652A (zh) 一种叔丁基过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9970511B (zh) 一种hppo副产资源化利用合成1,3-丙二醇的方法
CN102452935B (zh) 对乙酸基苯乙酮及其加氢、脱水产物的制备方法
CN113135819A (zh) 一种提高间二异丙苯氧化制备间苯二酚的收率的方法
CN110683935A (zh) 一种环十二醇的制备方法
CN101372445B (zh) 间苯二酚合成工艺
CN112409178A (zh) 一种以醋酸甲酯为原料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方法
CN106588596B (zh) 纯化聚甲醛二甲基醚的方法
CN102464633B (zh)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合成方法
CN106831661A (zh)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制备环氧丙烷的方法
CN104803951A (zh) 一种采用微流场反应技术制备高品质环氧环己烷的方法
CN108774198A (zh) 一种甲苯共氧化法制备环氧丙烷的方法
CN107400103B (zh) 一种烯烃环氧化氧化液的制备工艺及氧化液和应用
CN110845302A (zh) 一种基于聚碳酸乙烯酯制备乙二醇的方法
CN113173874B (zh) 一种从间二异丙苯氧化产物中萃取氢过氧化物的方法
CN116199565B (zh) 一种利用苯酚羟基化高效率合成间苯二酚的方法
KR101473706B1 (ko) 지환식 에폭시수지의 제조방법
CN111495108B (zh) 一种六氟环氧丙烷的分离纯化方法及所用吸附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