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58623A - 一种挡料隔离装置及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挡料隔离装置及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58623A
CN115258623A CN202211194757.XA CN202211194757A CN115258623A CN 115258623 A CN115258623 A CN 115258623A CN 202211194757 A CN202211194757 A CN 202211194757A CN 115258623 A CN115258623 A CN 115258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aterial blocking
transmission
driving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947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文静
李加林
王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9475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586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58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86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6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 B65G47/28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a single conveyor
    • B65G47/29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a single conveyor by temporarily stopping movement
    • B65G47/295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a single conveyor by temporarily stopping movement by means of at least two stopp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8Separating or stopping elements, e.g. fingers
    • B65G47/8876Separating or stopping elements, e.g. fingers with at least two stops acting as gates
    • B65G47/8892Stops acting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挡料隔离装置,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包括设置于运输带侧边的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多个传动机构,以及多个分布于所述运输带上的不同工位处的挡料板,各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动力连接,各所述挡料板的一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动力连接,以伸出至所述运输带上方进行挡料或缩回至所述运输带侧边进行放料。如此,利用驱动机构与各个传动机构的动力连接,将驱动力同时输出至各个挡料板上,确保各个挡料板同时进行伸缩运动,实现对运输带上的不同工位处产品的同步阻拦或放料,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生产线,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Description

一种挡料隔离装置及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挡料隔离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已得到广泛使用。
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生产中,需要通过运输带对产品进行传送,然后位于运输带两侧的工作人员或自动化设备对产品进行操作,这种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是一种工业生产的常用方式,能够一边进行传送一边进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及产量。
目前,在厂区内流水线作业方式中,在起始位置处,产品投放均为人工投放,而人工投放的产品在投放过程中依赖人的主观经验,所以在投放后可能会出现相邻两个产品的间距大小不一的情况。虽然误差通常较小,但是如果两个产品之间的间距大于正常的操作时间的行程,要是操作时间比较充裕,则还不会对下个工作站人员的工作进度造成较大影响;但是如果出现相邻两个产品的间距过小的情况,则往往导致后续工作人员的作业时间不够。可见,由于运输带上的产品间距无法统一,因此流水线上的产品流到后工站时,容易导致后工站的工作人员的作业时间无法确定,从而很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压力导致产生不良产品;并且,在全自动流水线上,若间距很小的两个产品连续进入到同一工位中,容易造成设备故障。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生产线上安装气缸的方式,实现对运输带上的产品的阻拦和分隔,当需要阻拦产品时,将气缸伸出;反之,当需要放行产品时,将气缸缩回即可。然而,在流水线上往往同时存在多个工位,运输带上的多个产品可能需要分别处于不同工位中,这就要求在每个工位处都设置气缸,如此导致气缸的安装数量较多,生产成本较高;并且,运输带上的各个产品往往同步进行工位流转,对各个产品的阻拦或放料动作同步性要求较高,而各个气缸单独控制伸缩状态,导致很难达到同步控制、同步伸缩。
因此,如何实现对运输带上的不同工位处产品的同步阻拦或放料,降低生产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挡料隔离装置,能够实现对运输带上的不同工位处产品的同步阻拦或放料,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挡料隔离装置,包括设置于运输带侧边的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多个传动机构,以及多个分布于所述运输带上的不同工位处的挡料板,各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动力连接,各所述挡料板的一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动力连接,以伸出至所述运输带上方进行挡料或缩回至所述运输带侧边进行放料。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动力部件、与所述动力部件的输出端动力连接的驱动板,各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驱动板动力连接。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动力部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板在所述安装板上沿所述运输带的运输方向进行水平直线运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所述运输带的运输方向呈直线延伸,且所述驱动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中。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板上沿其运动方向开设有波浪形槽,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波浪形槽配合的第一传动组件,用于将所述波浪形槽的水平直线运动转化为垂向升降运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各所述传动机构中的第一传动组件在所述波浪形槽中的配合位置分别处于不同相位。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可滚动地嵌设于所述波浪形槽内的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滚轮的转轴相连的升降板。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沿垂向延伸并分布于所述运输带上的对应工位处,所述升降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中。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升降板上的上端传动板,所述上端传动板开设有沿所述运输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上端长滑孔,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上端长滑孔配合的第二传动组件,用于将所述上端长滑孔的垂向升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安装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转动连杆、连接于所述转动连杆的上端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可滚动地嵌设于所述上端长滑孔内。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上插设有旋转轴,所述转动连杆可旋转地套设于所述旋转轴上。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连杆包括连接为一体且呈预设夹角的上连杆及下连杆,所述第二滚轮连接于所述上连杆的上端部,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下连杆的下端部相连的第三传动组件,用于将所述下连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沿所述运输带宽度方向的直线运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支撑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下端传动板、沿垂向开设于所述下端传动板中的下端长滑孔、可滚动地嵌设于所述下端长滑孔内的第三滚轮,所述下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三滚轮的转轴相连,所述挡料板与所述下端传动板相连。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传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沿所述运输带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下端传动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滑轨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生产线,包括运输带和挡料隔离装置,其中,所述挡料隔离装置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挡料隔离装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挡料隔离装置,主要包括安装板、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挡料板。其中,安装板设置在运输带的侧边位置,主要用于安装和承载其余零部件。驱动机构设置在安装板上,主要用于输出驱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安装板上,且同时设置有多个,比如3个或以上等,每个传动机构的输入端均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形成动力连接,即将驱动机构的输出动力划分为多份,同时传递至各个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中。挡料板也同时设置有多块,且分别分布在运输带上的不同工位区域位置,同时,各个挡料板分别与各自对应的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形成动力连接,以将驱动机构的部分动力通过传动机构的转化和传动后传递至挡料板上,使得各个挡料板伸出至运输带的上方位置处,对处于各个工位中的产品进行阻挡、分隔,或者使得各个挡料板缩回至运输带的侧边位置处,对处于各个工位中的产品进行放行。如此,本发明所提供的挡料隔离装置,利用驱动机构与各个传动机构的动力连接,以及各个传动机构与各个挡料板的动力连接,当驱动机构输出驱动力时,将驱动力划分为多份同时输出至各个传动机构上,使得各个传动机构同时将动力传递至各自对应的挡料板上,确保各个挡料板同时进行伸缩运动,因此能够实现对运输带上的不同工位处产品的同步阻拦或放料。并且,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无需在生产线上安装多个气缸,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所提供的生产线,主要包括运输带和上述挡料隔离装置,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4为第一传动组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三传动组件的装配图。
其中,图1—图5中:
运输带—1,安装板—2,驱动机构—3,传动机构—4,挡料板—5;
动力部件—31,驱动板—32,第一滑轨—33,波浪形槽—34;
第一传动组件—41,第二传动组件—42,第三传动组件—43;
第一滚轮—411,升降板—412,第二滑轨—413,上端传动板—414,上端长滑孔—415;
安装架—421,转动连杆—422,第二滚轮—423,旋转轴—424;
支撑架—431,下端传动板—432,下端长滑孔—433,第三滚轮—434,第三滑轨—435;
上连杆—4221,下连杆—42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挡料隔离装置主要包括安装板2、驱动机构3、传动机构4和挡料板5。
其中,安装板2设置在运输带1的侧边位置,主要用于安装和承载其余零部件。一般的,安装板2呈竖直姿态立设在运输带1的侧边,比如图示立设在运输带1的宽度方向右侧。同时,安装板2通常呈矩形板,具有一定高度,可将其余零部件按照高度方向进行排列。并且,安装板2的表面一般与运输带1的运输方向(或长度方向、纵向方向)保持平行。
驱动机构3设置在安装板2上,主要用于输出驱动力。一般的,驱动机构3具体设置在安装板2的顶部位置,其动力从上至下沿垂向朝底部传递。当然,驱动机构3也可以设置在安装板2的其余位置,具体可根据布局规划进行调整。
传动机构4设置在安装板2上,且同时设置有多个,比如3个或以上等,每个传动机构4的输入端均与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形成动力连接,即将驱动机构3的输出动力划分为多份,同时传递至各个传动机构4的输入端中。一般的,各个传动机构4整体设置在安装板2的高度方向中间区域,如此能够方便地承接从安装板2顶部传递而来的驱动机构3的动力。当然,传动机构4在安装板2上的设置数量并不固定,比如还可以设置2个甚至仅设置1个。
挡料板5也同时设置有多块,且分别分布在运输带1上的不同工位区域位置,同时,各个挡料板5分别与各自对应的传动机构4的输出端形成动力连接,以将驱动机构3的部分动力通过传动机构4的转化和传动后传递至挡料板5上,使得各个挡料板5伸出至运输带1的上方位置处,对处于各个工位中的产品进行阻挡、分隔,或者使得各个挡料板5缩回至运输带1的侧边位置处,对处于各个工位中的产品进行放行。一般的,各个挡料板5整体位于安装板2的底部区域,如此能够方便地承接从各个传动机构4传递转化而来的动力。并且,由于挡料板5需要伸出至与运输带1上的产品形成抵接,因此,各个挡料板5具体位于运输带1的上方预设高度处,该高度的具体取值需要根据产品的高度而定。
一般的,挡料板5的设置数量与传动机构4的设置数量相当,如此可确保一个传动机构4与一个挡料板5相连。当然,若有必要,也可以一个传动机构4同时与多个挡料板5相连。
如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挡料隔离装置,利用驱动机构3与各个传动机构4的动力连接,以及各个传动机构4与各个挡料板5的动力连接,当驱动机构3输出驱动力时,将驱动力划分为多份同时输出至各个传动机构4上,使得各个传动机构4同时将动力传递至各自对应的挡料板5上,确保各个挡料板5同时进行伸缩运动,因此能够实现对运输带1上的不同工位处产品的同步阻拦或放料。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无需在生产线上安装多个气缸,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2、图3所示,图2为驱动机构3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在关于驱动机构3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该驱动机构3主要包括动力部件31和驱动板32。
其中,动力部件31设置在安装板2上,主要用于输出动力。一般的,该动力部件31具体设置在安装板2的顶部位置处,比如安装板2的顶部侧边等,通常可采用气缸、油缸、电机等部件,主要用于输出直线运动。当然,动力部件31在安装板2上的具体设置位置并不固定,比如安装板2的高度方向中间位置等,而将动力部件31置于安装板2的顶部位置,是为了方便使动力从上至下逐渐传递至位于安装板2底部位置的运输带1位置。
驱动板32与动力部件31的输出端形成动力连接,主要用于在动力部件31的驱动下进行运动。同时,各个传动机构4的输入端分别与驱动板32形成动力连接,从而通过驱动板32将动力部件31的动力同时传递至各个传动机构4的输入端,进而使各个传动机构4进行同步动力传递和转化。
一般的,动力部件31主要用于带动驱动板32在安装板2上进行水平直线运动,且其运动方向为运输带1的运输方向,通常为运输带1的长度方向或纵向方向,同时一般也为安装板2的长边(或宽边)的延伸方向。由于驱动板32主要呈矩形长条状,而其在安装板2上的设置方向可与安装板2的长边(或宽边)的延伸方向保持平行,因此,驱动板32同时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进行直线运动。
为便于驱动板32与动力部件31之间的动力连接,在驱动板32的长度方向两端可设置折弯边,并通过该折弯边与动力部件31的输出端相连,比如通过联轴器与气缸、油缸的伸缩杆相连或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当然,驱动板32上还增设专用于与动力部件31的输出端相连的动力转化部件。
此外,考虑到驱动板32的运动速度需求不高,通常为低速应用场景,而动力部件31的输出速度较快,因此,在驱动板32与动力部件31之间还可以增设减速机构,比如齿轮减速器等,从而降低驱动板32的运动速度,进而后续各个传动机构4的低速动力传动,最终保证各块挡料板5能够进行平缓、稳定的伸缩运动,避免与运输带1上的各个工位中的产品形成撞击、碰撞等事故。
为保证驱动板32在动力部件31的驱动下能够保持稳定、精确的直线运动,本实施例在驱动机构3中增设了第一滑轨33。具体的,该第一滑轨33设置在安装板2上,具有一定长度,并且在安装板2上沿着运输带1的运输方向(长度方向或延伸方向)呈直线分布,通常也沿着安装板2的长边(或短边)、驱动板32的长度方向延伸。同时,驱动板32具体设置在第一滑轨33中,与第一滑轨33形成滑动配合连接,可在第一滑轨33中进行直线往复滑动。如此设置,当动力部件31带动驱动板32进行直线运动时,可通过第一滑轨33对驱动板32的直线运动形成导向作用。
为便于实现驱动板32同时与多个传动机构4之间的动力连接,本实施例在驱动机构3中增设了波浪形槽34。具体的,该波浪形槽34开设在驱动板32上,其槽型呈波浪形状或多个凸轮形状的组合,即正余弦波形结构或弧形高低起伏结构。同时,波浪形槽34整体沿着驱动板32的长度方向延伸,即整个波浪形槽34从驱动板32的长度方向一端开始延伸至长度方向另一端。如此设置,当动力部件31带动驱动板32沿其长度方向或延伸方向进行直线运动时,相当于带动整条波浪形槽34沿其长度方向或延伸方向进行平移。
在关于传动机构4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为便于与驱动机构3中的波浪形槽34配合传动,传动机构4主要包括第一传动组件41,该第一传动组件41主要用于与波浪形槽34配合,以将波浪形槽34的水平直线运动转化为垂向升降运动。
如图4所示,图4为第一传动组件41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第一传动组件41主要包括第一滚轮411和升降板412。其中,第一滚轮411嵌设在波浪形槽34中,并可在波浪形槽34中进行滚动,而升降板412与第一滚轮411的转轴相连。一般的,升降板412呈矩形长板状,通常其顶端与第一滚轮411的转轴相连。当然,也可以通过升降板412的中间部位或底端与第一滚轮411的转轴相连。如此设置,由于第一滚轮411与波浪形槽34形成滚动配合,当动力部件31带动驱动板32进行水平直线运动时,波浪形槽34同步进行水平直线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利用其槽壁与第一滚轮411的圆周面的抵接作用力,推动第一滚轮411沿着波浪形槽34的槽壁进行垂向升降运动,进而实现升降板412的垂向升降运动。整体上看,波浪形槽34与第一滚轮411之间的传动方式,类似于凸轮传动机构的传动方式。
进一步的,为保证第一滚轮411在波浪形槽34中仅能够进行垂向升降运动,避免与波浪形槽34产生同步水平直线运动或因重力因素影响而左右滑移,本实施例在第一传动组件41中增设了第二滑轨413。具体的,该第二滑轨413设置在安装板2上,并且同时设置有多个,比如3个或更多等,其具体设置数量可与挡料板5的数量相当。同时,各个第二滑轨413在安装板2上沿垂向方向(高度方向)延伸,并且,各个第二滑轨413分别分布在与运输带1上的各个工位对应的位置处,或者说与各个挡料板5对应的位置处。相应的,升降板412设置在该第二滑轨413中,并形成滑动配合,从而能够沿着第二滑轨413的延伸方向(垂向)进行滑动运动。如此设置,利用第二滑轨413对升降板412的运动进行限制和导向,使得升降板412只能进行垂向升降运动,进而使得第一滚轮411只能在波浪形槽34中进行垂向升降运动。
此外,虽然驱动板32在进行水平直线运动时,将带动着各个传动机构4进行同步动力传递,最终使得各个挡料板5进行同步运动,但各个挡料板5的具体运动形式有两种,即伸和缩,因此,各个挡料板5可以均同步进行伸出运动,也可以均同步进行缩回运动,还可以部分挡料板5进行伸出运动,另一部分挡料板5同步进行缩回运动,具体的同步运动形式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为便于实现各个挡料板5的不同运动形式,在本实施例中,各个传动机构4中的第一传动组件41在波浪形槽34中的配合位置分别处于不同相位,比如,其中一个传动机构4中的第一传动组件41在波浪形槽34中的配合位置处于某一个波形的波谷,而另一个传动机构4中的第一传动组件41在波浪形槽34中的配合位置处于某一个波形的波峰,当驱动板32进行水平直线运动时,该两个传动机构4的运动相位相反,同步传动到两个挡料板5上,即其中一个挡料板5处于伸出状态,而另一个挡料板5处于缩回状态。
同理,为便于实现各个挡料板5的相同运动形式,在本实施例中,各个传动机构4中的第一传动组件41在波浪形槽34中的配合位置均处于相同相位,比如均处于波峰或均处于波谷等。
当然,各个传动机构4中的第一传动组件41在波浪形槽34中的配合位置还可处于波峰、波谷以外的相位,如此可使各个挡料板5的伸缩运动存在不同的相位差,具体可根据工艺要求,对各个传动机构4中的第一传动组件41在波浪形槽34中的配合位置进行调整。
此外,为方便实现各个传动机构4中的第一传动组件41在波浪形槽34中的相位位置调整,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调整驱动板32在安装板2上的初始位置,即调整波浪形槽34在第一滑轨33上的相对位置的方式,实现各个传动机构4中的第一传动组件41在波浪形槽34中的相位位置调整。
如图5所示,图5为第二传动组件42与第三传动组件43的装配图。
为将第一传动组件41的垂向升降运动继续转化、传递至挡料板5上,本实施例中增设了第二传动组件42。该第二传动组件42主要用于将第一传动组件41的垂向升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并继续传递动力。而为便于实现第一传动组件41与第二传动组件42之间的动力传递,本实施例还在第一传动组件41中增设了上端传动板414和上端长滑孔415。
其中,上端传动板414连接在升降板412上,与升降板412进行同步垂向升降运动。一般的,该上端传动板414具体连接在升降板412的底部位置处,当然也可以连接在升降板412的中部位置等其余位置处。同时,上端传动板414通常与升降板412保持互相垂直关系,即上端传动板414立设在升降板412的表面上。
上端长滑孔415开设在上端传动板414中,该上端长滑孔415在上端传动板414中具体沿着运输带1的宽度方向(即挡料板5的伸缩运动方向)进行延伸,通常也为垂直于安装板2或升降板412的方向,或者沿着上端传动板414的长度方向延伸。
如此设置,当升降板412进行垂向升降运动时,将带动上端传动板414及上端长滑孔415进行同步升降运动。
在关于第二传动组件42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为便于与第一传动组件41中的上端长滑孔415配合,该第二传动组件42主要包括安装架421、转动连杆422和第二滚轮423。
其中,安装架421设置在安装板2上,通常位于安装板2的高度方向中间区域,并靠近安装板2上的第二滑轨413。同时,安装架421立设在安装板2上,朝与安装板2垂直的方向延伸一定距离,并一直延伸至运输带1的上方区域。具体的,该安装架421主要包括两根并列的架杆,并形成夹持机构,能够用于夹持安装转动连杆422。
转动连杆422设置在安装架421上,并可在安装架421上进行旋转运动。一般的,转动连杆422的旋转平面与运输带1的宽度方向保持平行,且通常垂直于安装板2。安装架421通常呈双列夹持结构,而转动连杆422就被夹持在安装架421中,并保持旋转运动自由度,能够在安装架421的两根架杆之间空隙中进行旋转或往复摆动。同时,转动连杆422的上端倾斜朝向第一传动组件41延伸,而转动连杆422的下端倾斜朝向运输带1或挡料板5延伸。
第二滚轮423连接在转动连杆422的上端位置,主要用于与第一传动组件41中的上端长滑孔415配合,以嵌设在上端长滑孔415内,并与其形成滚动配合。如此设置,当升降板412带动上端长滑孔415进行垂向升降运动时,通过第二滚轮423与上端长滑孔415的孔壁之间的抵接作用力,能够带动转动连杆422的上端部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般的,如图1所示,当升降板412带动上端长滑孔415进行垂向下降时,将通过第二滚轮423与上端长滑孔415的孔壁之间的抵接作用力下压转动连杆422的上端部,并带动转动连杆422整体进行顺时针旋转;当升降板412带动上端长滑孔415进行垂向上升时,将通过第二滚轮423与上端长滑孔415的孔壁之间的抵接作用力顶升转动连杆422的上端部,并带动转动连杆422整体进行逆时针旋转。当然,无论转动连杆422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当上端长滑孔415的一端孔壁与转动连杆422的上端部形成抵接时,即达到最大旋转位置,实现限位。
为便于实现转动连杆422在安装架421上的旋转运动,本实施例在安装架421上插设有旋转轴424,而转动连杆422具体套设在该旋转轴424上,可围绕旋转轴424进行旋转运动。一般的,旋转轴424具体插设在安装架421的端部夹持位置,远离安装板2,能够有效防止转动连杆422在旋转时与安装板2等其余零部件产生运动干涉。当然,旋转轴424在安装架421上的具体插设位置并不固定,可以根据实际尺寸情况进行调整。
在关于转动连杆422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该转动连杆422具体为分体式结构,主要包括上连杆4221和下连杆4222。其中,上连杆4221与下连杆4222连接为一体,比如可在出厂时即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进行可拆卸连接,或者通过胶黏剂进行粘连,或者还可以直接进行焊接固定。同时,上连杆4221的端部与下连杆4222的端部相连,两者之间保持一定夹角,通常为钝角,比如120°~150°,如125°、130°、135°、140°、145°等。上连杆4221朝向第一传动组件41延伸,而下连杆4222朝向挡料板5延伸,相应的,第二滚轮423具体连接在上连杆4221的上端部位置。
为便于将第二传动组件42的旋转运动继续转化为沿着运输带1的宽度方向的直线运动,并最终传递至挡料板5上,本实施例在传动机构4中增设了第三传动组件43。该第三传动组件43的输入端与下连杆4222的下端部相连,而第三传动组件43的输出端与挡料板5相连,主要用于将下连杆4222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挡料板5的直线运动。
具体的,第三传动组件43主要包括支撑架431、下端传动板432、下端长滑孔433和第三滚轮434。其中,支撑架431设置在安装板2上,一般设置于安装板2的底部位置,接近运输带1,但仍位于运输带1的上方区域。下端传动板432设置在支撑架431上,并可在支撑架431上进行滑动运动,而其运动方向即为运输带1的宽度方向。一般的,下端传动板432立设在支撑架431上,以便靠近下连杆4222,方便与下连杆4222形成动力连接。下端长滑孔433开设在下端传动板432上,该下端长滑孔433在下端传动板432上沿着垂向方向延伸分布。第三滚轮434嵌设在下端长滑孔433内,并可在下端长滑孔433内进行滚动运动,同时,第三滚轮434的转轴与下连杆4222的下端部相连。相应的,挡料板5具体与下端传动板432相连。如此设置,当下连杆4222进行旋转运动时,第三滚轮434与其同步运动,并与下端长滑孔433的孔壁形成抵接,利用该抵接作用力,使得第三滚轮434在下端长滑孔433内进行垂向滑动的同时,也驱动着下端传动板432在支撑架431上进行直线运动,进而驱动挡料板5与下端传动板432进行同步直线运动,最终实现在运输带1的宽度方向上的伸缩运动。
下端长滑孔433与第三滚轮434之间的配合传动,跟前述上端长滑孔415与第二滚轮423之间的配合传动同理。
进一步的,为保证下端传动板432在支撑架431上的直线运动稳定、精确,本实施例中增设了第三滑轨435。具体的,该第三滑轨435设置在支撑架431上,并在支撑架431上沿着运输带1的宽度方向延伸一定距离,而下端传动板432具体设置在该第三滑轨435中,与第三滑轨435形成滑动配合,使得下端传动板432能够沿着第三滑轨435进行直线运动。如此设置,利用第三滑轨435对下端传动板432的运动限制和导向作用,能够确保挡料板5始终沿着运输带1的宽度方向进行伸缩运动。
实施例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生产线,主要包括运输带1和挡料隔离装置,其中,该挡料隔离装置的具体内容与上述相关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挡料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运输带(1)侧边的安装板(2)、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上的驱动机构(3)、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上的多个传动机构(4),以及多个分布于所述运输带(1)上的不同工位处的挡料板(5),各所述传动机构(4)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动力连接,各所述挡料板(5)的一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所述传动机构(4)的输出端动力连接,以伸出至所述运输带(1)上方进行挡料或缩回至所述运输带(1)侧边进行放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料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上的动力部件(31)、与所述动力部件(31)的输出端动力连接的驱动板(32),各所述传动机构(4)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驱动板(32)动力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料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31)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板(32)在所述安装板(2)上沿所述运输带(1)的运输方向进行水平直线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料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上的第一滑轨(33),所述第一滑轨(33)沿所述运输带(1)的运输方向呈直线延伸,且所述驱动板(32)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33)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料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32)上沿其运动方向开设有波浪形槽(34),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与所述波浪形槽(34)配合的第一传动组件(41),用于将所述波浪形槽(34)的水平直线运动转化为垂向升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料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传动机构(4)中的第一传动组件(41)在所述波浪形槽(34)中的配合位置分别处于不同相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料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1)包括可滚动地嵌设于所述波浪形槽(34)内的第一滚轮(411)、与所述第一滚轮(411)的转轴相连的升降板(4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挡料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上的第二滑轨(413),所述第二滑轨(413)沿垂向延伸并分布于所述运输带(1)上的对应工位处,所述升降板(412)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413)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挡料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1)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升降板(412)上的上端传动板(414),所述上端传动板(414)开设有沿所述运输带(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上端长滑孔(415),所述传动机构(4)还包括与所述上端长滑孔(415)配合的第二传动组件(42),用于将所述上端长滑孔(415)的垂向升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挡料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42)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上的安装架(421)、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421)上的转动连杆(422)、连接于所述转动连杆(422)的上端的第二滚轮(423),所述第二滚轮(423)可滚动地嵌设于所述上端长滑孔(415)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挡料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21)上插设有旋转轴(424),所述转动连杆(422)可旋转地套设于所述旋转轴(424)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挡料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杆(422)包括连接为一体且呈预设夹角的上连杆(4221)及下连杆(4222),所述第二滚轮(423)连接于所述上连杆(4221)的上端部,所述传动机构(4)还包括与所述下连杆(4222)的下端部相连的第三传动组件(43),用于将所述下连杆(4222)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沿所述运输带(1)宽度方向的直线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挡料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组件(43)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上的支撑架(431)、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31)上的下端传动板(432)、沿垂向开设于所述下端传动板(432)中的下端长滑孔(433)、可滚动地嵌设于所述下端长滑孔(433)内的第三滚轮(434),所述下连杆(4222)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三滚轮(434)的转轴相连,所述挡料板(5)与所述下端传动板(432)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挡料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组件(4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31)上的第三滑轨(435),所述第三滑轨(435)沿所述运输带(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下端传动板(432)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滑轨(435)中。
15.一种生产线,包括运输带(1)和挡料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隔离装置具体为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挡料隔离装置。
CN202211194757.XA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挡料隔离装置及生产线 Pending CN1152586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4757.XA CN115258623A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挡料隔离装置及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4757.XA CN115258623A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挡料隔离装置及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8623A true CN115258623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57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94757.XA Pending CN115258623A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挡料隔离装置及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586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23110A (zh) * 2023-10-08 2023-11-1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阻挡机构及物流传输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580766U (zh) * 2018-08-14 2019-03-05 东莞昶通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led支架的自动下料堆放装置
CN211225409U (zh) * 2019-12-19 2020-08-11 拉萨黑鹰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滚道用挡料机构
CN211418550U (zh) * 2019-12-16 2020-09-04 乐陵山水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袋装水泥的输送装置
CN216686384U (zh) * 2021-12-15 2022-06-07 永吉县大明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线运输带用间隔阻断装置
CN217534536U (zh) * 2022-03-31 2022-10-04 福建呈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竹筒卸料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580766U (zh) * 2018-08-14 2019-03-05 东莞昶通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led支架的自动下料堆放装置
CN211418550U (zh) * 2019-12-16 2020-09-04 乐陵山水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袋装水泥的输送装置
CN211225409U (zh) * 2019-12-19 2020-08-11 拉萨黑鹰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滚道用挡料机构
CN216686384U (zh) * 2021-12-15 2022-06-07 永吉县大明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线运输带用间隔阻断装置
CN217534536U (zh) * 2022-03-31 2022-10-04 福建呈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竹筒卸料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23110A (zh) * 2023-10-08 2023-11-1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阻挡机构及物流传输线
CN117023110B (zh) * 2023-10-08 2024-03-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阻挡机构及物流传输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258623A (zh) 一种挡料隔离装置及生产线
CN111824762A (zh) 一种板材用机械加工生产线
CN212638092U (zh) 一种旋转输送机构
CN206751011U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生产用蓝膜板定位输送机构
CN207475468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边框组装设备
CN205766134U (zh) 一种具有同步轮传动机构的平移式冲压机械手
CN210503426U (zh) 一种自动撑箱机
CN205312461U (zh) 一种离合式输料轨道及吸板机
CN217864996U (zh) 一种高度升降同步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整模抬升装置
CN204777464U (zh) 用于光伏电池流水线的新型混出排板机
CN216104445U (zh) 一种电子元件转运装置
CN217075871U (zh) 一种链盖式锂电池托盘提升转运装置及转运托盘
CN106014066B (zh) 电动门传动装置
CN104174781A (zh) 一种传递包芯冲工件的机械手
CN204957715U (zh) 一种生产线输送机纸箱对中机构
CN210418040U (zh) 多用型返板机
CN219822725U (zh) 一种顶升移载装置
CN113682777A (zh) 输送线换向分拣装置
CN106744529A (zh) 搬运货叉机构及其智能移动装置
CN212502285U (zh) 一种用于实现纸箱二层转接的自动输送装置
CN212150445U (zh) 一种用于瓦楞纸生产线系统的板链式输送地轨
CN201494948U (zh) 连续式收料装置
CN108111114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边框组装设备及其组装工艺
CN215556481U (zh) 一种输送链
CN217436161U (zh) 一种新型箱体旋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1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