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5229A - 扣合组件、连接带组件和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扣合组件、连接带组件和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45229A
CN115245229A CN202110787843.0A CN202110787843A CN115245229A CN 115245229 A CN115245229 A CN 115245229A CN 202110787843 A CN202110787843 A CN 202110787843A CN 115245229 A CN115245229 A CN 1152452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connecting band
assembly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878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胜蓝
杨俊杰
张斌
程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8784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4522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4926 priority patent/WO2023284680A1/zh
Priority to EP22841316.7A priority patent/EP4356777A1/en
Publication of CN115245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52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8Fasteners for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 A44C5/20Fasteners for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for open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扣合组件、连接带组件和可穿戴设备。扣合组件包括压板和底座。压板包括相连的第一侧部、中间部和第二侧部,第一侧部及第二侧部均相对中间部弯折;第一侧部的一侧与第二侧部的一侧均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一侧部的另一侧与第二侧部的另一侧均与底座形成卡扣连接,第一侧部、中间部、第二侧部及底座围成通道。底座朝向中间部的表面和/或中间部朝向底座的表面有压合凸起。连接带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和扣合组件。第一连接带穿过扣合组件的通道,并被夹在中间部与底座之间;第二连接带固定在扣合组件的盖板与底座之间。可穿戴设备包括连接带组件及与连接带组件连接的主体。本申请能够精细地调节表带长度,无需在表带上开孔。

Description

扣合组件、连接带组件和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扣合组件、连接带组件和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手表(例如智能手表)通常采用马蹄扣来连接表带。如图1所示,表带3连接有马蹄扣1,马蹄扣1内设有锁舌2,表带4上开设有孔41。表带扣合时,表带4穿过马蹄扣1,锁舌2插入孔41,以将表带4扣合锁紧在表带3上。此种设计中,表带4上的每个孔41均对应一个腕围尺寸。对于一些用户,此种设计导致锁舌2插入前一个孔41时手腕被表带勒的过紧,而锁舌2插入后一个孔41时表带又过于松弛,也即此种设计无法精细地调节表带长度以适配所有用户的腕围尺寸。并且,此种马蹄扣的设计需要在表带4上打孔,不仅会增加成本,也减小了表带4的结构强度与结构可靠性,另外也影响外观一体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扣合组件、连接带组件和可穿戴设备,能够精细地调节表带长度并适配任意用户的腕围尺寸,而且无需在表带上开孔。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扣合组件,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一连接带,也可以包括第二连接带。当包括第二连接带时,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可分别连接于可穿戴设备的主体的相对两侧。
扣合组件包括压板和底座;压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侧部、中间部和第二侧部,第一侧部及第二侧部均相对中间部弯折;第一侧部的一侧与第二侧部的一侧均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一侧部的另一侧与第二侧部的另一侧均能够与底座形成卡扣连接,第一侧部、中间部、第二侧部及底座围成通道,通道用于容纳第一连接带;底座朝向中间部的表面和/或压板的中间部朝向底座的表面设有压合凸起,压合凸起用于压紧位于通道内的第一连接带。
本申请的方案中,扣合组件可固定至第二连接带,或者扣合组件可直接固定至第一连接带或可穿戴设备的主体。压板可近似呈C形板状结构。中间部可近似为矩形平板状。第一侧部及第二侧部均相对中间部弯折可以指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本身是弯曲的,或者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基本为平板状结构,该平板状结构与中间部形成夹角。卡扣连接是一种可拆卸连接。压合凸起可以设在底座与中间部中的至少一个上。
本申请的方案中,当压板相对底座转动至相对底座张开时,可以将第一连接带从压板与底座之间穿过。第一连接点穿过一定距离后,可以按压压板使其转动,使得压板与底座卡合。由于设计了压合凸起,压板与底座可以将第一连接带夹紧,使得第一连接带能可靠地固定在扣合组件中。
本申请的方案能够适用任意用户的腕围尺寸。对于不同腕围尺寸的用户,只需要调节第一连接带穿过通道的距离,即能使第一连接带自身的围合口径(针对无第二连接带的情况)或者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的围合口径(针对有第二连接带的情况)适应该用户的腕围。并且,本申请的方案能够实现表带长度的连续调节和精细调节,不像传统设计那样只能非连续调节和粗调。另外,本申请的方案使得第一连接带的外观部分无需打孔,不仅能够保证结构强度,也能够提升外观整体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底座朝向第一侧部的表面设有第一卡扣部,第一侧部朝向底座的表面设有第二卡扣部;其中,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中的一个为锁止凸起,另一个为锁止凹槽,锁止凸起与锁止凹槽配合并形成卡扣连接。
本实现方式中,锁止凸起能插入锁止凹槽中,并与锁止凹槽形成可拆卸的卡扣连接。此种设计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连接强度与可靠性较好。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锁止凸起的表面为弧面,锁止凸起在锁止凸起的设计面上的正投影为长圆形。
本实现方式中,设计面即为形成有锁止凸起的表面,例如当锁止凸起在底座朝向第一侧部的表面时,设计面即为该表面。锁止凸起的长圆形外形中的直边设计,有利于增大扣合面积,保证连接强度。该长圆形外形中的弧边设计,有利于保证扣合或分离的阻力适中,使得锁止凸起卡入锁止凹槽的行程或脱离锁止凹槽的行程比较顺畅。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压合凸起在压合凸起的设计面上的正投影为长圆形,压合凸起的表面为弧面;或者,压合凸起在压合凸起的设计面上的正投影为圆角矩形,压合凸起的表面包括弧面与平面,其中平面的正投影为圆角矩形中较短的直边。
本实现方式中,设计面即为形成有压合凸起的表面,例如当压合凸起在底座朝向中间部的表面时,设计面即为该表面。压合凸起的长圆形外形或者圆角矩形中的直边设计,有利于增大压合面积,保证对第一连接带的夹紧力。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均位于底座的外侧;扣合组件包括转轴,转轴穿过第一侧部、底座及第二侧部,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均通过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此种设计结构简单,机构运动可靠。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二连接带;扣合组件包括盖板,盖板位于底座背离中间部的一侧,盖板与底座固定连接,以将第二连接带固定在盖板与底座之间。此种设计能通过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的围合,来适配用户的腕围尺寸。而且能够以简单地结构设计实现第二连接带与扣合组件的可靠连接,量产性高。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连接带设有若干通孔;扣合组件包括螺纹连接件;底座背离中间部的一侧设有连接柱和定位柱,连接柱内设有螺纹孔;盖板设有若干连接孔;连接柱与定位柱用于穿过第二连接带上的不同的通孔;螺纹连接件穿过盖板的连接孔,并与连接柱的螺纹孔连接,以将第二连接带固定在盖板与底座之间。
本实现方式中,通过连接柱、螺纹连接件、盖板的配合,将第二连接带固定在扣合组件中,此种设计容易实现第二连接带的可拆卸,便于用户更换/维修扣合组件或者第二连接带。而且,螺纹连接件与连接柱配合,并非与第二连接带直接配合,能够避免装拆螺纹连接件时对第二连接带造成磨损,有利于保证第二连接带的寿命。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底座包括基板和侧板,侧板凸设于基板的部分边缘,侧板与基板围成具有开口的凹槽;基板朝向中间部,侧板背向中间部;压合凸起设于基板朝向中间部的表面,连接柱和定位柱均设于凹槽的底面;开口用于供第二连接带设有通孔的一端装入凹槽;侧板与第一侧部形成转动连接及卡扣连接,侧板与第二侧部形成转动连接及卡扣连接。此种设计使得底座的结构简单、可装配性较高。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连接带组件,连接带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和上述任一项的扣合组件;第一连接带穿过扣合组件的通道,并被中间部与底座夹紧;第二连接带固定在扣合组件的盖板与底座之间。
本申请的连接带组件,当第一连接带穿过扣合组件的通道后可以与第二连接带围合起来,构成完整的连接带。对于不同腕围尺寸的用户,只需要调节第一连接带穿过通道的距离,即能使第一连接带自身的围合口径(针对无第二连接带的情况)或者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的围合口径(针对有第二连接带的情况)适应该用户的腕围。并且,本申请的方案能够实现表带长度的连续调节和精细调节,不像传统设计那样只能非连续调节和粗调。另外,本申请的方案使得第一连接带的外观部分无需打孔,不仅能够保证结构强度,也能够提升外观整体性。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可穿戴设备包括主体;第一连接带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连接端用于连接至主体,自由端与连接端分别外露于通道的相对两端;第一侧部靠近连接端的一侧以及第二侧部靠近连接端的一侧,均与底座转动连接。
本实现方式中,盖板在底座上的转轴位置远离第一连接带的自由端,此种设计的优点在于:当自由端穿过一定距离后,用户可以较为顺手地压下压板以固定第一连接带;当需要松开第一连接带时,用户可以方便地上提自由端以抬起压板。这样使得压下压板与抬起压板的操作符合用户习惯,尤其是便于用户单手操作。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主体及上述任一项的连接带组件;主体连接第一连接带的一端,以及第二连接带背离扣合组件的一端。
本申请中,主体为可穿戴设备的功能主体,其可以包括壳体及壳体内(或壳体上)安装的若干部件。该若干部件可以包括显示屏、电子器件、电路板组件及结构件。其中,显示屏可与电路板组件电连接以实现显示(还可以实现触控功能)。电子器件可与电路板组件电连接以实现相应的功能。结构件可具有承载、定位、结构加强、接收用户的按压或旋转操作(例如该结构件可以是表冠)等功能。连接带组件可以连接至主体的壳体。本申请的方案能够实现连接带长度的连续调节和精细调节,能够保证连接带的结构强度,提升连接带的外观整体性。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主体为智能手表的表体。本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均为表带。本实现方式的方案能够实现表带长度的连续调节和精细调节,能够保证表带的结构强度,提升表带的外观整体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常规的表带结构;
图2是本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可穿戴设备的第一连接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可穿戴设备的第二连接带与扣合组件在一个视角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第二连接带与扣合组件的组装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扣合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扣合组件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的底座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中的底座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的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7中的压板与图8中的底座的一种组装状态示意图;
图12是图6中的扣合组件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5中的扣合组件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4中的第二连接带与扣合组件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施例中的压板绕扣合组件转动一定角度,以待第一连接带穿入扣合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16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带穿入扣合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17是本实施例中的压板与底座形成卡扣连接,以将第一连接带夹紧在压板与底座之间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以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电子血压计。该可穿戴设备在人体的佩戴位置包括但不限于手腕、胳膊。以下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可以佩戴在手腕上。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10可以包括主体14和连接带组件100。连接带组件10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带11、第二连接带12和扣合组件13。
主体14为可穿戴设备10的功能主体,其可以包括壳体及壳体内(或壳体上)安装的若干部件。该若干部件可以包括显示屏、电子器件、电路板组件及结构件。其中,显示屏可与电路板组件电连接以实现显示(还可以实现触控功能)。电子器件可与电路板组件电连接以实现相应的功能。结构件可具有承载、定位、结构加强、接收用户的按压或旋转操作(例如该结构件可以是表冠)等功能。当可穿戴设备10为智能手表时,主体14可以称为表体。
连接带组件100中,第一连接带11与第二连接带12分别连接在主体14的相对两端,第一连接带11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连接带12的长度。扣合组件13固定在第二连接带12远离主体14的一端。第一连接带11的相对两端可以分别称为自由端111与连接端112。其中,连接端112连接于主体14上,并可相对主体14转动。自由端111用于穿过扣合组件13,以使第一连接带11与第二连接带12围合起来。自由端111穿过一定距离后,可以通过扣合组件13将第一连接带11夹紧,使得第一连接带11与第二连接带12相固定,以便连接带组件100能够可靠地包绕在用户的手腕上。
图3可以表示第一连接带11在展平状态下的结构。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带11可基本为矩形条状(或板状),其连接端112可以设转轴,以与主体14转动连接。第一连接带11上没有通孔(指的是轴线沿第一连接带11的厚度方向的通孔),呈现出完整一体的外观效果。
第一连接带11柔软易形变,例如可以为尼龙编织带或涤纶编织带;或者可以为软胶带,例如氟橡胶、硅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TPU)制造的软胶带;或者可以为皮带。
图4和图5可以表示扣合组件13与第二连接带12的组装结构,其中第二连接带12处于展平状态。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连接带12可基本为矩形条状(或板状)。第二连接带12的相对两端可以分别称为配合端121与连接端122。配合端121开设若干通孔(通孔的轴线沿第二连接带12的厚度方向),例如设有两个通孔121a和两个通孔121b,两个通孔121b可以示意性地位于两个通孔121a之间,通孔121a的孔径可以大于通孔121b的孔径。通孔121a与通孔121b用于实现与扣合组件13的配合(下文将继续描述)。配合端121上的通孔的结构与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上文所述仅仅是一种示意。连接端122用于连接至主体14,连接端122可以设转轴,以与主体14转动连接。
结合图5和图4所示,配合端121与扣合组件13连接,配合端121开设的通孔被扣合组件13遮挡。第二连接带12中除配合端121外的其余部分为可被用户直接看到的外观部分,该外观部分上没有开设通孔,因此该外观部分呈现出完整一体的外观效果。
第二连接带12柔软易形变,例如可以为尼龙编织带或涤纶编织带;或者可以是软胶带,例如氟橡胶、硅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造的软胶带;或者可以是皮带。第二连接带12与第一连接带11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图4和图5所示,扣合组件13固定在第二连接带12的配合端121,扣合组件13与配合端121的通孔配合(下文将继续描述)。
图6为扣合组件1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扣合组件13可以包括压板131、底座132、盖板133、螺钉134和转轴135。下面将逐一进行描述。
如图7所示,压板131可近似呈C形板状结构。压板131可以包括中间部131b,以及连接在中间部131b的相对两端的第一侧部131a与第二侧部131c。中间部131b可近似为矩形平板状。第一侧部131a的外表面与第二侧部131c的外表面均可近似呈弧形(例如圆弧、椭圆弧或其他曲线弧),第一侧部131a的内表面与第二侧部131c的内表面均可以为平面。第一侧部131a与第二侧部131c朝中间部131b的厚度方向的同一侧(例如图7中的下侧)弯曲。第一侧部131a、第二侧部131c均可与中间部131b平滑过渡。
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部131a与第二侧部131c本身是弯曲的,可称二者均相对中间部131b弯折。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侧部131a与第二侧部131c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基本为平板状结构,该平板状结构与中间部131b形成夹角。此种情况也称为第一侧部131a与第二侧部131c相对中间部131b弯折。
如图7所示,第一侧部131a的内表面131f的一侧可以设有锁止凹槽131e。锁止凹槽131e的内表面可以为弧面(本实施例中的弧面均遵从以下定义),该弧面可以是球体、椭球体、圆柱体的部分表面,或者其他数学曲面(如双曲面、双曲抛物面等)。锁止凹槽131e在内表面131f(内表面131f也可称为锁止凹槽131e的设计面,即设计锁止凹槽131e的表面)上的正投影可以为长圆形(本实施例中的长圆形均遵从以下定义),长圆形也可以称为跑道形,由两条直线与两条弧线围成,其中两条直线平行等长,每条弧线均与这两条直线相切,两条弧线的形状可以基本一致。“两条直线平行等长”包含误差,即两条直线的平行度与长度可以存在公差范围内的误差。每条弧线均可以指圆弧、椭圆弧或其他数学曲线(例如对数曲线、正弦曲线、渐开线等)。第二侧部131c的内表面(与内表面131f间隔相对)也可以设有锁止凹槽,该锁止凹槽与锁止凹槽131e的结构可以基本一致。
压板131与底座132装配时,第一侧部131a的内表面131f朝向底座,锁止凹槽131e与底座132上的锁止凸起配合(下文将会描述)。同样的,第二侧部131c的该内表面也朝向底座,该内表面上的锁止凹槽也与底座132上的锁止凸起配合(下文将会描述)。
如图7所示,第一侧部131a上可以开设通孔131d,通孔131d可与锁止凹槽131e间隔分布,二者可分别位于第一侧部131a的两侧。第二侧部131c上也可以开设通孔131d,第二侧部131c上的通孔131d可与第二侧部131c上的锁止凹槽间隔分布,二者可分别位于第二侧部131c的两侧。通孔131d用于与转轴135配合。示意性的,第一侧部131a及第一侧部131a上的结构,与第二侧部131c及第二侧部131c上的结构,可以对称分布在中间部131b的两侧。
如图8和图9所示,底座132可以包括第一侧板132a、第二侧板132k、第三侧板132d和基板132b。基板132b可以近似为矩形平板。第一侧板132a、第二侧板132k、第三侧板132d依次连接,三者分别连接在基板132b的三边。第一侧板132a、第二侧板132k、第三侧板132d均竖立于基板132b的同一大面(大面指法线沿基板132b的厚度方向的表面)。第一侧板132a与第三侧板132d的厚度可以较小,第二侧板132k的厚度可以较大。
本实施例中,可将第一侧板132a、第二侧板132k、第三侧板132d围成的结构称为侧板。该侧板位于基板132b的边缘。如图9所示,该侧板仅沿基板132b的部分边缘延伸,并未围成封闭形状,因而该侧板与基板132b可围成具有开口的凹槽132g。
如图8所示,基板132b背离凹槽132g的大面d上设有若干压合凸起132c,压合凸起132c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例如可以为5个。这些压合凸起132c的排列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例如可以分为两列,其中一列中的一个压合凸起132c,位于另一列中的相邻两个压合凸起132c之间。上述排列方式较为规律,当然各个压合凸起132c的排列也可以没有规律。
如图8和图10所示,压合凸起132c可以近似为半圆柱体,该半圆柱体的高度大于底面直径。压合凸起132c的大部分表面可以为弧面,压合凸起132c的高度方向上的两端均可以具有较小的平面p。这仅仅是一种举例,实际上根据产品需要,该平面p可以被弧面代替。如图10所示,压合凸起132c在基板132b的大面d(大面d也可称为压合凸起132c的设计面,即设计压合凸起132c的面)上的正投影可以近似为圆角矩形,其中平面p的正投影为该圆角矩形的较短的直边。或者,当平面p被弧面代替时,压合凸起132c在基板132b的大面d上的正投影可以近似为长圆形。
如图9所示,基板132b背离压合凸起132c的表面设有连接柱132h和定位柱132i,或者说连接柱132h和定位柱132i设在凹槽132g的底面。连接柱132h和定位柱132i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例如均为两个。连接柱132h和定位柱132i的排列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例如定位柱132i可以位于连接柱132h之间。
连接柱132h为螺纹柱,其内可以设螺纹孔132j,该螺纹孔132j的轴线与连接柱132h的轴线基本重合。连接柱132h的高度以及定位柱132i的高度,均可以小于该侧板(由第一侧板132a、第二侧板132k、第三侧板132d围成)的高度,也即连接柱132h的顶面以及定位柱132i的顶面均可以低于该侧板的顶面,这样便于后续在凹槽132g内安装第二连接带12和盖板133(下文将继续描述)。结合图9与图5所示,当第二连接带12装入凹槽132g,连接柱132h与第二连接带12上的通孔121a配合,定位柱132i与第二连接带12上的通孔121b配合。
如图8-图10所示,第三侧板132d背离凹槽132g的表面设有锁止凸起132f,第一侧板132a背离凹槽132g的表面设有锁止凸起132m,锁止凸起132f与锁止凸起132m均靠近凹槽132g的开口(即靠近基板132b未设侧板的一边)。锁止凸起132f与锁止凸起132m的结构可以一致,以下将以锁止凸起132f为例进行描述。
如图8所示,锁止凸起132f的表面可以为弧面。锁止凸起132f在第三侧板132d背离凹槽132g的表面(也可称为锁止凸起132f的设计面,即设计锁止凸起132f的面)上的正投影可以为长圆形。结合图8与图7所示,底座132与压板131装配时,第三侧板132d的该表面朝向压板131的第一侧部131a的内表面131f,锁止凸起132f与内表面131f上的锁止凹槽131e配合(下文将继续描述)。结合图10与图7所示,底座132与压板131装配时,第一侧板132a上的锁止凸起132m与压板131的第一侧部131a的内表面上的锁止凹槽配合(下文将继续描述)。
本实施例中,锁止凸起可以卡入锁止凹槽,形成可拆卸的卡扣连接。其中,锁止凸起的长圆形外形中的直边设计,有利于增大扣合面积,保证连接强度。该长圆形外形中的弧边设计,有利于保证扣合或分离的阻力适中,使得锁止凸起卡入锁止凹槽的行程或脱离锁止凹槽的行程比较顺畅。
在其他实施例中,锁止凸起与锁止凹槽的设计位置可以互换,即锁止凸起也可以设在压板131的第一侧部131a的内表面131f。相应的,锁止凹槽也可以设在底座132的第三侧板132d背离凹槽132g的表面。因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锁止凸起与锁止凹槽中的一个称为第一卡扣部,将另一个称为第二卡扣部(第一卡扣部为锁止凸起或锁止凹槽,第二卡扣部为锁止凹槽或锁止凸起)。可以认为第一卡扣部设在底座132上,第二卡扣部设在压板131上。
如图8和图9所示,底座132上开设有通孔132e,通孔132e贯通第一侧板132a、第二侧板132k和第三侧板132d。通孔132e远离凹槽132g的该开口,而锁止凸起132f则靠近凹槽132g的该开口。通孔132e可与压板131上的通孔131d对准,通孔132e用于安装转轴135。
图11表示压板131、底座132以及转轴135三者的装配结构。结合图7、图8与图11所示,压板131可将底座131包围起来,压板131的第一侧部131a位于底座132的第三侧板132d的外侧,压板131的第二侧部131c位于底座132的第一侧板132a的外侧,压板131的中间部131b可与底座132的基板132b对应。转轴135可穿过第一侧部131a的通孔131d、底座132的通孔132e以及第二侧部131c的通孔131d,以将压板131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132上。
图11表示压板131相对底座132转动一定角度后的状态。结合图7与图11所示,压板131的第二侧部131c上的锁止凹槽131g,与底座132的第一侧板132a上的锁止凸起分离;压板131的第一侧部131a上的锁止凹槽131e,与底座132的第三侧板132d上的锁止凸起132f分离。此时,可以将第一连接带11的自由端111从转轴135一侧插入到压板131的中间部131b与底座132的基板132b之间(下文将继续描述)。
当压下压板131时,压板131的第二侧部131c上的锁止凹槽131g,可与底座132的第一侧板132a上的锁止凸起形成卡扣连接;压板131的第一侧部131a上的锁止凹槽131e,与底座132的第三侧板132d上的锁止凸起132f形成卡扣连接。此时,压板131的中间部131b可与底座132的基板132b间隔相对,压板131与底座132可以围成通道。位于该通道中的第一连接带11,将被压板131压紧在底座132的压合凸起132c上。由此,第一连接带11能可靠地固定于扣合组件13。
根据上文描述的组装原理,在其他实施例中,压合凸起也可以设在压板131的中间部131b的内表面,底座132的基板132b上可以不设压合凸起;或者,中间部131b的内表面与基板132b上均可以设压合凸起。这两种设计均能实现将第一连接带11夹紧在压板131与底座132之间的目的。在该其他实施例中,压合凸起的结构可与上文所述的一致。
图12表示盖板133的结构。如图12所示,盖板133基本为平板状,其上可以开设若干连接孔133a,例如两个连接孔133a。
图13表示扣合组件13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也可以表示盖板133与底座132的配合。如图13所示,盖板133可以封盖底座132的凹槽132g,位于凹槽132g中的连接柱132h与定位柱132i均位于盖板133之下(以图13视角为例)。结合图12、图9与图13所示,盖板133的连接孔133a,可与底座132的连接柱132h的螺纹孔132j对准。螺钉134可与连接孔133a及螺纹孔132j配合,以将盖板133固定在底座132上。
图14表示第二连接带12与扣合组件13的组装结构。结合图5、图13及图14所示,在装配时,可先将第二连接带12的配合端121放入底座132的凹槽132g,并使凹槽132g内的连接柱132h穿过配合端121的通孔121a、使凹槽132g内的定位柱132i穿过配合端121的通孔121b,由此完成配合端在凹槽132g内的定位。然后将盖板133封盖凹槽132g,通过螺钉134将盖板133与连接柱132h连接,以将盖板133固定在底座132上,从而将第二连接带12的配合端121固定在扣合组件13中。
本实施例中,设计定位柱132i能够保证对第二连接带12的配合端121的定位与限位。
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产品需要也可以不设定位柱132i。
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柱132h、螺钉134、盖板133的配合,将第二连接带12固定在扣合组件13中,此种设计容易实现第二连接带12的可拆卸,便于用户更换/维修扣合组件13或者第二连接带12。而且,螺钉134与连接柱132h配合,并非与第二连接带12的配合端121配合,能够避免装拆螺钉134时对配合端121造成磨损,有利于保证第二连接带12的寿命。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产品需要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实现第二连接带12与扣合组件13的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采用其他连接件替代螺钉134,或者不使用连接件而是以其他连接结构(如卡扣结构)将盖板133固定在凹槽132g中。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带12与扣合组件13可以形成可拆卸连接或者不可拆卸连接。
当扣合组件13中的压板131转动至如图15所示的状态时,可以将第一连接带11的自由端111从压板131与底座132之间穿过,以将第一连接带11与第二连接带12围合起来,如图16所示。自由端111穿过一定距离后,可以按压压板131使其转动,使得压板131上的锁止凸起与底座132上的锁止凹槽卡合。此时压板131可以将第一连接带11压紧在底座132的压合凸起132c上。在压板131与压合凸起132c的夹持下,第一连接带11能可靠地固定在扣合组件13中,如图17所示。
参考图17和图16所示,当需要将第一连接带11从扣合组件13上拆卸时,可以上提自由端111以抬起压板131(例如在图17视角中使压板131逆时针转动),以解除压板131与底座132的扣合。此时,压板131与压合凸起132c对第一连接带11的夹持解除,可以将第一连接带11从压板131与底座132之间抽出。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转轴135安装在扣合组件13远离自由端111的一侧,此种设计的优点在于:当自由端111穿过一定距离后,用户可以较为顺手地压下压板131(例如在图16视角中使压板131顺时针转动)以固定第一连接带11;当需要松开第一连接带11时,用户可以方便地上提自由端111以抬起压板131。转轴135的上述位置设计,使得压下压板131与抬起压板131的操作符合用户习惯,尤其是便于用户单手压下压板131和抬起压板131。可以理解的是,根据需要,也可以交换转轴135与锁止凸起/锁止凹槽在扣合组件13中的位置。
基于以上描述容易理解,第一连接带11与扣合组件13的配合设计,能够适用任意用户的腕围尺寸。对于不同腕围尺寸的用户,只需要调节自由端111穿过的距离,即能使第一连接带11与第二连接带12的围合口径(即表带长度)适应该用户的腕围。并且,此种设计能够实现表带长度的连续调节和精细调节,不像传统设计那样只能非连续调节和粗调。另外,本实施例的方案使得第一连接带11与第二连接带12的外观部分无需打孔,不仅能够保证结构强度,也能够提升外观整体性。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方案,通过设计扣合组件13,能够可靠、便捷地实现连接带的围合口径的连续精细调节,也能保证连接带的结构强度,提升连接带的外观整体性。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连接带组件也可以不含第二连接带,该连接带组件中的扣合组件可直接连接至可穿戴设备的主体。该连接带组件中的第一连接带可穿入该扣合组件的通道,并被夹紧在该通道内。该第一连接带从该通道穿出的部分可卷绕以贴合人体。该其他实施例的方案,同样能够可靠、便捷地实现连接带的围合口径的连续精细调节,保证连接带的结构强度,提升连接带的外观整体性。而且由于省去了第二连接带,结构更为简洁,可以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扣合组件,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一连接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合组件包括压板和底座;
所述压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侧部、中间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及所述第二侧部均相对所述中间部弯折;所述第一侧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侧部的一侧均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侧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侧部的另一侧均能够与所述底座形成卡扣连接,所述第一侧部、所述中间部、所述第二侧部及所述底座围成通道,所述通道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连接带;
所述底座朝向所述压板的所述中间部的表面,和/或所述压板的所述中间部朝向所述底座的表面设有压合凸起,所述压合凸起用于压紧位于所述通道内的所述第一连接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朝向所述第一侧部的表面设有第一卡扣部,所述第一侧部朝向所述底座的表面设有第二卡扣部;其中,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中的一个为锁止凸起,另一个为锁止凹槽,所述锁止凸起与所述锁止凹槽配合并形成所述卡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凸起的表面为弧面,所述锁止凸起在所述锁止凸起的设计面上的正投影为长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扣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合凸起在所述压合凸起的设计面上的正投影为长圆形,所述压合凸起的表面为弧面;
或者,所述压合凸起在所述压合凸起的设计面上的正投影为圆角矩形,所述压合凸起的表面包括弧面与平面,其中所述平面的正投影为所述圆角矩形中较短的直边。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扣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均位于所述底座的外侧;所述扣合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侧部、所述底座及所述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均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扣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二连接带;
所述扣合组件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中间部的一侧,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以将所述第二连接带固定在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扣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带设有若干通孔;
所述扣合组件包括螺纹连接件;所述底座背离所述中间部的一侧设有连接柱和定位柱,所述连接柱内设有螺纹孔;所述盖板设有若干连接孔;
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定位柱用于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带上的不同的所述通孔;所述螺纹连接件穿过所述盖板的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连接柱的所述螺纹孔连接,以将所述第二连接带固定在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扣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包括基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凸设于所述基板的部分边缘,所述侧板与所述基板围成具有开口的凹槽;所述基板朝向所述中间部,所述侧板背向所述中间部;
所述压合凸起设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中间部的表面,所述连接柱和所述定位柱均设于所述凹槽的底面;所述开口用于供所述第二连接带设有所述通孔的一端装入所述凹槽;
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侧部形成所述转动连接及所述卡扣连接,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二侧部形成所述转动连接及所述卡扣连接。
9.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连接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带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和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扣合组件;所述第一连接带穿过所述扣合组件的所述通道,并被所述中间部与所述底座夹紧;所述第二连接带固定在所述扣合组件的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主体;
所述第一连接带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用于连接至所述主体,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连接端分别外露于所述通道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侧部靠近所述连接端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侧部靠近所述连接端的一侧,均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1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体及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连接带组件;所述主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带背离所述扣合组件的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所述主体为所述智能手表的表体。
CN202110787843.0A 2021-07-13 2021-07-13 扣合组件、连接带组件和可穿戴设备 Pending CN1152452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7843.0A CN115245229A (zh) 2021-07-13 2021-07-13 扣合组件、连接带组件和可穿戴设备
PCT/CN2022/104926 WO2023284680A1 (zh) 2021-07-13 2022-07-11 扣合组件、连接带组件和可穿戴设备
EP22841316.7A EP4356777A1 (en) 2021-07-13 2022-07-11 Fastening assembly, connecting belt assembly, and wearable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7843.0A CN115245229A (zh) 2021-07-13 2021-07-13 扣合组件、连接带组件和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5229A true CN115245229A (zh) 2022-10-28

Family

ID=83697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87843.0A Pending CN115245229A (zh) 2021-07-13 2021-07-13 扣合组件、连接带组件和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356777A1 (zh)
CN (1) CN115245229A (zh)
WO (1) WO2023284680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00015585A (ko) * 1989-03-27 1990-10-27 도날드 밀러 셀 조절가능한 전도성 보디 스트랩
CN101283854A (zh) * 2007-04-12 2008-10-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连接件、具有连接件的长条体、携带式设备、钟表及装饰品
CN201821991U (zh) * 2009-12-07 2011-05-11 张颂扬 常用保健腰带
CN203016005U (zh) * 2012-11-28 2013-06-26 向仲荣 一种带有锁紧装置的皮带扣
US20160037866A1 (en) * 2014-08-11 2016-02-11 Apple Inc. Self-closing buckle mechanism
CN206547997U (zh) * 2017-01-24 2017-10-13 北京越秀盛和贤商贸有限公司 手环
CN107440255A (zh) * 2017-08-24 2017-12-08 厦门求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内穿限位自紧编织腰带筘
CN112401420A (zh) * 2020-11-12 2021-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96532A (en) * 1980-03-21 1981-10-27 Timex Corporation Clasp for watch strap
JP2006061571A (ja) * 2004-08-30 2006-03-09 Nippon Jido Hokanki Kk キーホルダー保持バンド
CN211653415U (zh) * 2020-04-21 2020-10-09 深圳市汉瑞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放置蓝牙耳机的智能手表
CN212160723U (zh) * 2020-06-30 2020-12-15 惠州恩智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腕带式rfid电子标签
CN212814815U (zh) * 2020-08-17 2021-03-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扣合绑带和可穿戴设备
CN111920153A (zh) * 2020-08-18 2020-11-13 瑞信五金(河源)有限公司 按压调节表带松紧的表扣及手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00015585A (ko) * 1989-03-27 1990-10-27 도날드 밀러 셀 조절가능한 전도성 보디 스트랩
CN101283854A (zh) * 2007-04-12 2008-10-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连接件、具有连接件的长条体、携带式设备、钟表及装饰品
CN201821991U (zh) * 2009-12-07 2011-05-11 张颂扬 常用保健腰带
CN203016005U (zh) * 2012-11-28 2013-06-26 向仲荣 一种带有锁紧装置的皮带扣
US20160037866A1 (en) * 2014-08-11 2016-02-11 Apple Inc. Self-closing buckle mechanism
CN206547997U (zh) * 2017-01-24 2017-10-13 北京越秀盛和贤商贸有限公司 手环
CN107440255A (zh) * 2017-08-24 2017-12-08 厦门求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内穿限位自紧编织腰带筘
CN112401420A (zh) * 2020-11-12 2021-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56777A1 (en) 2024-04-24
WO2023284680A1 (zh) 2023-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33162U (zh) 腕戴设备
EP0126629A2 (en) Strap assembly
CN110928169A (zh) 智能手表
CN115245229A (zh) 扣合组件、连接带组件和可穿戴设备
CN1446501A (zh) 一种手腕安装型便携装置
CN215124967U (zh) 快拆机构和腕戴设备
WO2021208567A1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绑带
CN213154452U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绑带和锁扣组件
CN112754118B (zh) 一种表带以及可穿戴设备
CN114081252B (zh) 可穿戴设备
CN211092181U (zh)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表带组件
CN212814815U (zh) 扣合绑带和可穿戴设备
CN210895009U (zh) 智能手表
CN212630116U (zh) 绑带及可穿戴设备
CN113854715A (zh) 可穿戴设备
CN211559009U (zh) 表扣及手表
CN113995209B (zh) 锁扣、绑带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CN111588148A (zh) 一种旋转扣合式表扣及手表
CN114052352A (zh) 锁扣、绑带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CN113558353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WO2022017332A1 (zh) 表带扣、表带及穿戴设备
CN217364874U (zh) 一种磁吸式手表表扣及手表
CN217187479U (zh) 防静电手环
US11406050B2 (en) Floated-type shielding mechanism and circuit board module
CN216453715U (zh) 可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