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14815U - 扣合绑带和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扣合绑带和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14815U
CN212814815U CN202021717072.5U CN202021717072U CN212814815U CN 212814815 U CN212814815 U CN 212814815U CN 202021717072 U CN202021717072 U CN 202021717072U CN 212814815 U CN212814815 U CN 212814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p
fastening
belt body
fastener
buck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170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危永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170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14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14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14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扣合绑带和可穿戴设备,扣合绑带包括:第一带体;第二带体;第一扣合件,连接于第一带体,第一扣合件设有凸起部;及第二扣合件,与第一扣合件转动连接,第二带体的至少部分结构能够位于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之间;第二扣合件与第一扣合件具有扣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扣合状态下,凸起部与第二扣合件分别抵持第二带体的两侧,以固定第二带体;在打开状态下,第二带体能够相对于第二扣合件移动。在扣合状态下,凸起部和压板分别压紧第二带体的两侧,使得第二带体被固定,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形成的收容空间的尺寸固定。在打开状态下,用户可以对第二带体施力,可改变第一、第二带体围设的收容空间的尺寸,方便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扣合绑带和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穿戴设备,特别是涉及扣合绑带和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现市面手表表带分为两段式,一边带孔的长表带,一边是带表扣和表舌的短表带。用户在使用手表时,把长表带穿进短表带扣里面,反拉紧长表带后表舌伸进长表带孔里面扣接。表带的调节间距取决于长表带孔的间距,表带尺寸的调节为不连续的,佩戴舒适感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扣合绑带,以解决上述表带尺寸调节不连续的技术问题。
一种扣合绑带,包括:
第一带体;
第二带体;
第一扣合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带体,所述第一扣合件设有凸起部;及
第二扣合件,与所述第一扣合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带体的至少部分结构能够位于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之间;所述第二扣合件与所述第一扣合件具有扣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所述扣合状态下,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扣合件分别抵持所述第二带体的两侧,以固定所述第二带体;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二带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扣合件移动。
上述扣合绑带包括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和转动连接的第一扣合件、第二扣合件,第一扣合件包括凸起部,第二扣合件包括压板,第二带体的部分结构能够位于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之间,且在扣合状态下,凸起部和压板分别压紧第二带体的两侧,使得第二带体被固定,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形成的收容空间的尺寸固定。在打开状态下,用户可以对第二带体施力,使得第二带体相对于第二扣合件移动,从而改变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围设的收容空间的尺寸,方便用户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的其中之一设有转轴,其中之另一设有轴孔,所述第一扣合件和所述第二扣合件通过相互配合的所述转轴和所述轴孔进行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扣合件,所述凸起部设于所述转轴,在所述扣合状态下,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转轴的朝向所述第二带体的一侧,且所述凸起部压紧所述第二带体;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带体之间存在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转轴为一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合件包括固定部、平板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平板部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
所述第一带体固定于所述固定部,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带体的端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平板部的朝向所述第二扣合件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扣合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压板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二带体能够穿设所述通槽以使所述压板承载所述第二带体;所述轴孔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扣合件包括卡扣,所述卡扣位于所述压板的朝向所述第一扣合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带体开设有通孔,所述卡扣能够伸入所述通孔以固定所述第二带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第一带体的长度方向上,多个所述通孔依次开设于所述第一带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带环,在所述扣合状态下,所述第二带体的端部叠设于所述第一带体,所述带环能够环设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以解决上述表带尺寸调节不连续的技术问题。
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主体和所述的扣合绑带,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的相背设置的两端。
上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主体和扣合绑带,扣合绑带包括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和转动连接的第一扣合件、第二扣合件,第一扣合件包括凸起部,第二扣合件包括压板,第二带体的部分结构能够位于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之间,且在扣合状态下,凸起部和压板分别压紧第二带体的厚度方向的两侧,使得第二带体被固定,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形成的收容空间的尺寸固定。在打开状态下,用户可以对第二带体施力,使得第二带体相对于第二扣合件移动,从而改变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围设的收容空间的尺寸,方便用户佩戴或脱下可穿戴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扣合绑带的立体图,其中,扣合组件处于扣合状态;
图2为图1所示扣合绑带的立体图,第一带体被隐藏,扣合组件处于打开状态;
图3为图1所示扣合绑带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扣合绑带的扣合组件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扣合组件的截面立体图;
图6为图4所示扣合组件的截面图;
图7为图1所示扣合绑带的截面立体图;
图8为图1所示扣合绑带的截面图;
图9为图1所示扣合绑带的立体图,其中,扣合组件位于扣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
图10为图9所示扣合绑带的截面立体图;
图11为图2所示扣合绑带的截面立体图;
图12为图2所示扣合绑带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包括主体(图未示)和扣合绑带10。主体可以为表盘、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扣合绑带10连接于主体的相背设置的两端,使得主体能够固定于扣合绑带10上。扣合绑带10用于将主体固定于用户的身体上,比如四肢或躯干等等,可以理解的是,扣合绑带10可以将主体固定于用户的需要固定的任何位置,不仅仅局限于四肢或躯干。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可以为运动可穿戴设备或者常规可穿戴设备等,运动可穿戴设备的常见形式为电子表,常规可穿戴设备的常见形式为机械表。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还可以为智能手环等。
主体包括中框和盖设中框的后盖,用户佩戴手表时,后盖与用户皮肤接触。中框和后盖可以由塑胶、橡胶、硅胶、木材或陶瓷等非金属材质制成,也可以由不锈钢、铝合金或镁合金等金属材质制成。主体的内部形成收容腔。在一些实施方式,主体为智能电子设备,收容腔可用于安装电池、处理器、显示屏、生物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但显示屏不是必须的,因而可以省略。生物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生物数据例如心率、呼吸率、血压或者体脂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生物传感器还可用于检测运动状态例如用于计步。
在一实施例中,扣合绑带10与主体为可拆卸连接,主体损坏或扣合绑带10损坏的情况下,用户可以自行更换主体或更换扣合绑带10。在另一实施例中,扣合绑带10与主体为不可拆卸连接,即用户不可自行更换主体或扣合绑带10,除非送至维修机构进行专业拆卸或暴力拆卸或废弃式拆卸。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扣合绑带10包括第一带体100、第二带体200和扣合组件20,第一带体100和第二带体200各有一端连接主体,第一带体100和第二带体200的距离主体较远的一端通过扣合组件20可以扣合形成收容空间,以通过扣合绑带10将可穿戴设备佩戴至用户的手腕处或者大臂处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带体100和第二带体200也可以为一整段式的结构,两端分别连接主体,并通过扣合组件20调整收容空间的尺寸,以方便用户佩戴。本申请以第一带体100和第二带体200为分体结构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带体100和第二带体200的材质可以为皮革、塑胶、硅胶、橡胶、金属等。
参考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扣合绑带10包括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第一带体100或第二带体200展平时的长度方向为扣合绑带10的长度方向,第一带体100或第二带体200的宽度方向为扣合绑带10的宽度方向,第一带体100或第二带体200的厚度方向为扣合绑带10的厚度方向。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扣合组件20包括第一扣合件300和第二扣合件400,第一扣合件300连接于第一带体100的远离主体的一端,第二扣合件400与第一扣合件300转动连接,第二带体200能够穿设第一扣合件300使得第二带体200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第一扣合件300和第二扣合件400之间,且第一扣合件300和第二扣合件400压紧第二带体200,使得第二带体200被固定,避免第二带体200相对于扣合组件20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带体100和第二带体200扣合形成尺寸固定的收容空间,使得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时,可穿戴设备能够稳定的固定于用户的手腕等部位。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扣合件400和第一扣合件300之间能够相互转动,使得扣合组件20具有扣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扣合状态下,第一扣合件300的部分结构与第二扣合件400分别压紧第二带体200的厚度方向的两侧,以固定第二带体200。在打开状态下,第二带体200能够相对于第二扣合件400移动,即用户可对第二带体200施力,以改变第二带体200和第一带体100围设形成的收容空间的尺寸,使得用户可以佩戴可穿戴设备或脱去可穿戴设备。
如图4至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扣合件300和第二扣合件400的其中之一设有转轴340,其中之另一设有轴孔412,第一扣合件300和第二扣合件400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转轴340和轴孔412进行转动连接。具体的,本申请以第一扣合件300设有转轴340,第二扣合件400设有轴孔412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扣合件300包括固定部310、平板部320和第一连接部330,平板部320连接固定部310和连接部。固定部310开设有固定槽311,固定槽311为两端开口的槽或一端开口的盲槽,本申请以固定槽311为两端开口的槽为例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带体100的远离主体的末端位于固定槽311内,通过机械连接或者粘接方式实现固定,防止第一扣合件300从第一带体100上脱落。第一连接部330位于平板部320的远离第一带体100的一端,第一连接部330的数量为2个,分别位于平板部32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第一连接部330之间设有转轴340,转轴340与第二扣合件400上开设的轴孔412相配合,使得第一扣合件300能够与第二扣合件400转动连接。转轴340和第一连接部330固定连接,使得固定部310、平板部320和第一连接部330均与转轴340同步转动。在一实施例中,固定部310、平板部320、第一连接部330和转轴340为一体成型结构。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30和固定部310均位于平板部320的朝向第二扣合件400的一侧。
第二扣合件400包括相互连接的压板420和第二连接部410,第二连接部410开设有通槽411,第二带体200能够穿设通槽411以使压板420承载第二带体200。可以理解的是,通槽411的尺寸与第二带体200的截面尺寸大致配合,第二带体200能够位于通槽411内,且能够沿第二带体200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调节第一带体100和第二带体200围设的收容空间的尺寸。轴孔412开设于第二连接部410,与转轴340转动配合,使得第一扣合件300与第二扣合件400能够传动连接。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扣合件300设有凸起部350,在扣合状态下,凸起部350和第二扣合件400的压板420分别抵持第二带体200的厚度方向的两侧,以固定第二带体200,从而使得第一带体100和第二带体200的收容空间的尺寸固定。在一实施例中,在扣合状态下,凸起部350位于转轴340的朝向第二扣合件400的一侧;随着第一扣合件300和第二扣合件400之间的相对转动,使得扣合组件20能够处于打开状态,在打开状态下,凸起部350和第二带体200之间存在间隙,或者凸起部350与第二带体200之间接触且对第二带体200的压迫很小,用户对第二带体200施加拉力时,能够使得第二带体200相对于第二扣合件400移动。凸起部350与转轴340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凸起部350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转轴340,使得凸起部350和转轴340一起形成凸轮结构,即扣合组件20在扣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时,压板420与转轴340之间的距离是可变的,通过这个可变的距离,可以压紧或松开第二带体200。
在另一实施例中,凸起部350位于平板部320的朝向第二扣合件400的一侧。在扣合状态下,凸起部350和第二扣合件400的压板420分别抵持第二带体200的厚度方向的两侧,以固定第二带体200。在打开状态下,随着第一扣合件300相对于第二扣合件400的转动,凸起部350随着平板部320远离第二扣合件400,从而使得凸起部350对第二带体200的压力消失,用户可以拉动第二带体200。凸起部350与平板部320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凸起部350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平板部320。
本申请以凸出部位于转轴340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7和图8,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扣合绑带10在扣合状态下的截面图。在扣合状态下,凸起部350和压板420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1,L1小于第二带体200的厚度,使得凸起部350与压板420分别压紧第二带体200的厚度的两侧,以固定第二带体200。扣合绑带10还包括带环500,第二带体200的远离主体的一端与第一带体100叠层设置,且带环500环绕第一带体100和第二带体200,以使得第二带体200的末端贴合第一带体100。
参考图9和图10,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扣合绑带10在扣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的示意图。当用户需要佩戴可穿戴设备或需要将可穿戴设备从手腕上取下时,用户可以对第一扣合件300施力,使得第一扣合件300绕转轴340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扣合件300与第二扣合件400之间存在夹角,且随着第一扣合件300相对于第二扣合件400的转动,凸起部350对第二带体200的压力逐渐减小。
随着第一扣合件300的转动,扣合绑带10能够达到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打开状态,在打开状态下,凸起部350与压板420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2,L2不小于第二带体200的厚度,或者L2等于第二带体200的厚度,或者L2略小于第二带体200的厚度,凸起部350对第二带体200的压力较小或者趋近于零。用户对第二带体200施加拉力时,能够轻易拉动第二带体200,从而使得第二带体200能够相对于第二扣合件400移动,以改变第一带体100和第二带体200围设的收容空间的尺寸。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扣合件400还包括卡扣430,卡扣430凸出于压板420的朝向第一扣合件300的一侧。第二带体200开设有通孔210,卡扣430能够伸入通孔210内以固定第二带体200。在另一实施例中,通孔2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孔210沿第一带体100的长度方向排列,卡扣430伸入不同的通孔210内,可以调整第一带体100和第二带体200围设的收容空间的尺寸。可以理解的是,卡扣430和通孔210不是必须的,可以省略,在扣合状态下,通过凸起部350和压板420即可以固定第二带体200。
本申请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扣合绑带10和主体,扣合绑带10连接于主体的两端。扣合绑带10包括第一带体100、第二带体200和扣合组件20,扣合组件20能够改变第一带体100和第二带体200围设的收容空间的尺寸。扣合组件20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扣合件300和第二扣合件400,第一扣合件300包括凸起部350,第二扣合件400包括压板420,第二带体200的部分结构能够位于第一扣合件300和第二扣合件400之间,且在扣合状态下,凸起部350和压板420分别压紧第二带体200的厚度方向的两侧,使得第二带体200被固定,第一带体100和第二带体200形成的收容空间的尺寸固定。在打开状态下,凸起部350与第二带体200之间存在间隙或者稍微抵压第二带体200,用户可以对第二带体200施力,使得第二带体200相对于第二扣合件400移动,从而改变第一带体100和第二带体200围设的收容空间的尺寸,方便用户佩戴或脱下可穿戴设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扣合绑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带体;
第二带体;
第一扣合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带体,所述第一扣合件设有凸起部;及
第二扣合件,与所述第一扣合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带体的至少部分结构能够位于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之间;所述第二扣合件与所述第一扣合件具有扣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在所述扣合状态下,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扣合件分别抵持所述第二带体的两侧,以固定所述第二带体;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二带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扣合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的其中之一设有转轴,其中之另一设有轴孔,所述第一扣合件和所述第二扣合件通过相互配合的所述转轴和所述轴孔进行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合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扣合件,所述凸起部设于所述转轴,在所述扣合状态下,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转轴的朝向所述第二带体的一侧,且所述凸起部压紧所述第二带体;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带体之间存在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合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转轴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合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件包括固定部、平板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平板部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
所述第一带体固定于所述固定部,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扣合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带体的端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扣合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平板部的朝向所述第二扣合件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扣合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合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压板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二带体能够穿设所述通槽以使所述压板承载所述第二带体;所述轴孔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扣合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合件包括卡扣,所述卡扣位于所述压板的朝向所述第一扣合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带体开设有通孔,所述卡扣能够伸入所述通孔以固定所述第二带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扣合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第一带体的长度方向上,多个所述通孔依次开设于所述第一带体。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扣合绑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环,在所述扣合状态下,所述第二带体的端部叠设于所述第一带体,所述带环能够环设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
12.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扣合绑带,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的相背设置的两端。
CN202021717072.5U 2020-08-17 2020-08-17 扣合绑带和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212814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7072.5U CN212814815U (zh) 2020-08-17 2020-08-17 扣合绑带和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7072.5U CN212814815U (zh) 2020-08-17 2020-08-17 扣合绑带和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14815U true CN212814815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37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17072.5U Active CN212814815U (zh) 2020-08-17 2020-08-17 扣合绑带和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148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4680A1 (zh) * 2021-07-13 2023-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扣合组件、连接带组件和可穿戴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4680A1 (zh) * 2021-07-13 2023-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扣合组件、连接带组件和可穿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77108A1 (en) Attachment system for watchband
CN108024603B (zh) 手表带条
US20200405017A1 (en) Wearable Devices, Watchband and Connector
US9314072B2 (en) Reversible pin plate for fine wrist strap adjustment
CN212814815U (zh) 扣合绑带和可穿戴设备
WO2017165532A1 (en) Biosensor module for band attachment
CN108685289A (zh) 智能手环及其腕带
CN111973174B (zh) 一种心电图检测装置
CN213154452U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绑带和锁扣组件
CN212437585U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绑带
EP3866672B1 (en) Wearable measuring device that can be worn on a person s body
EP3960020B1 (en) Watchband and watch case; and watch
CN110973777A (zh) 一种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运动报警监测手环
US20060262952A1 (en) Hearing-aid remote control
WO2021098589A1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绑带
CN212630116U (zh) 绑带及可穿戴设备
CN211323310U (zh) 一种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运动报警监测手环
CN209518367U (zh) 一种带有显示屏防碰撞功能的智能手环
CN113455791B (zh) 绑带调节机构、带体结构以及腕戴设备
CN213371923U (zh) 可穿戴设备和绑带
WO2021227658A1 (zh) 电子设备、绑带及可穿戴设备
CN218790928U (zh) 按压式连接带和可穿戴设备
CN212630749U (zh) 一种手腕式监测仪
WO2023284680A1 (zh) 扣合组件、连接带组件和可穿戴设备
CN212414965U (zh) 一种带有测量式调节结构的运动手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