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36885A - 包覆装置和包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覆装置和包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36885A
CN115236885A CN202210809493.8A CN202210809493A CN115236885A CN 115236885 A CN115236885 A CN 115236885A CN 202210809493 A CN202210809493 A CN 202210809493A CN 115236885 A CN115236885 A CN 1152368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pressing roller
workpiece
conveying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094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36885B (zh
Inventor
高军鹏
康宏刚
李世杰
李勇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tmade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tmade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tmade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tmade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0949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368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36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36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36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368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LC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覆装置和包覆方法,包覆装置用于将胶带包覆在工件上并包括: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平台、固定压辊和滑动压辊,所述升降平台能够沿第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所述固定压辊和所述滑动压辊均转动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所述滑动压辊能够相对所述升降平台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压辊运动;支撑机构,包括能够沿第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支撑平台;及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组件和输送平台,所述输送平台用于承载所述工件,所述输送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输送平台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做直线运动,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支撑平台位于所述升降平台和输送平台之间。如此可以在结构简单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包覆装置和包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覆装置和包覆方法。
背景技术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显示面板也即液晶显示面板,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包边工艺过程中,一般需要通过胶带对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进行包覆。但是,包边工艺通常采用人工完成,由此会导致工作效率低,制造成本高。当采用传统的包覆机构进行包边工艺处理时,该包覆机构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高,且依然存在工作效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在结构简单的基础上提高包覆装置的工作效率。
一种包覆装置,用于将胶带包覆在工件的正面、背面和侧面上,所述包覆装置包括:
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平台、固定压辊和滑动压辊,所述升降平台能够沿第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所述固定压辊和所述滑动压辊均转动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所述滑动压辊能够相对所述升降平台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压辊运动;
支撑机构,包括能够沿第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支撑平台;及
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组件和输送平台,所述输送平台用于承载所述工件,所述输送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输送平台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做直线运动,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支撑平台位于所述升降平台和输送平台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直线输送器和旋转输送器,所述直线输送器驱动所述旋转输送器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所述旋转输送器驱动所述输送平台绕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转轴产生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线输送器为直线模组,所述旋转输送器为直驱旋转电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平台上开设有真空孔,所述真空孔能够产生将工件吸附在所述输送平台上的真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压辊和所述滑动压辊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且两者的直径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平台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平台运动。
一种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方法应用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覆装置,所述包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胶带的第一部分放置在所述工件的正面,以使所述胶带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悬置在所述工件之外;
使所述输送平台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所述支撑平台运动,所述支撑平台支撑所述工件,所述固定压辊压载在所述胶带上,以使所述第一部分固定在所述工件的正面;
使所述输送平台沿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支撑平台运动设定距离,当所述固定压辊位于所述工件的边缘时,所述升降平台沿从所述滑动压辊指向所述固定压辊固定压辊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二部分相对所述第一部分弯折并固定在所述工件的侧面;及
将所述第三部分相对所述第二部分弯折并固定在所述工件的背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三部分相对所述第二部分弯折并固定在所述工件的背面包括如下步骤:
使所述固定压辊跟随所述升降平台运动至所述工件的背面所处的一侧,并使所述滑动压辊靠近所述固定压辊运动设定距离;及
使所述输送平台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所述支撑平台运动,以使所述工件被夹置在所述固定压辊和所述滑动压辊之间,继而使所述第三部分相对所述第二部分弯折并固定在所述工件的背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方案中的至少一项:
在使所述输送平台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所述支撑平台运动之前,使得所述支撑平台远离所述工件运动;
当所述第三部分固定在所述工件的背面后,使所述输送平台沿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支撑平台运动,并使所述输送组件驱动所述输送平台转动90°。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该包覆装置结构简单,并能够快速将胶带包覆在工件上,如此可以提高包覆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液晶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胶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包覆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包覆装置将胶带胶接在液晶显示面板正面上的操作示意图;
图5为包覆装置将胶带胶接在液晶显示面板侧面上的操作示意图;
图6为胶带完全胶接在液晶显示面板侧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包覆装置将胶带胶接在液晶显示面板背面上的操作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包覆方法的工艺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覆装置10用于将胶带30包覆在工件的边缘上,工件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20等。液晶显示面板20可以为矩形,液晶显示面板20具有四个边缘部,为描述方便起见,将四个边缘部分别记为第一边缘部21、第二边缘部22、第三边缘部23和第四边缘部24。例如,液晶显示面板20的两条长边分别位于第一边缘部21和第三边缘部23上,液晶显示面板20的两条短边分别位于第二边缘部22和第四边缘部24上。当然,液晶显示面板20还具有中心部25,中心部25居中设置,使得第一边缘部21、第二边缘部22、第三边缘部23和第四边缘部24四者共同环绕该中心部25设置。
参阅图3、图4和图5,胶带30将贴附在每个边缘部的正面26、侧面27和背面28上,从而使得胶带30对边缘部进行包覆,最终实现液晶显示面板20的包边处理。包覆装置10包括基座100、升降机构200、支撑机构300和输送机构400;升降机构200、支撑机构300和输送机构400三者均设置在基座100上,故基座100可以作为升降机构200、支撑机构300和输送机构400三者的安装载体。
参阅图3、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机构200包括第一电机210、升降平台220、固定压辊230、滑动压辊240、和直线驱动器250。第一电机210可以设置在基座100上,第一电机210用于驱动升降平台220沿第一方向做直线运动,该第一方向可以为竖直方向,也即Z轴方向。固定压辊230和滑动压辊240两者均转动设置在升降平台220上,固定压辊230和滑动压辊240两者分别能够绕沿Y轴方向延伸的两条转轴产生转动,显然,固定压辊230和滑动压辊240转动时所绕的转轴相互平行。直线驱动器250固定在升降平台220上,直线驱动器250用于驱动滑动压辊240沿第一方向往复滑动;而固定压辊230无法相对升降平台220在第一方向上产生滑动。当直线驱动器250带动滑动压辊240沿第一方向靠近固定压辊230运动时,滑动压辊240和固定压辊230两者之间的间距减少;当直线驱动器250带动滑动压辊240沿第一方向远离固定压辊230运动时,滑动压辊240和固定压辊230两者之间的间距增大。因此,通过滑动压辊240沿第一方向的运动,可以有效调节滑动压辊240和固定压辊230两者之间的间距。
滑动压辊240和固定压辊230两者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例如可以采用柔性硅胶等材料。滑动压辊240和固定压辊230两者的直径可以相等。固定压辊230位于滑动压辊240的下方,即固定压辊230相对滑动压辊240更靠近基座100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机构300设置在升降机构200的旁侧,支撑机构300包括第二电机310和支撑平台320。第二电机310可以设置在基座100上,第二电机310用于驱动支撑平台320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支撑平台320用于承载液晶显示面板20,使得支撑平台320对液晶显示面板20施加一定的支撑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机构400包括输送组件410和输送平台420,输送平台420用于承载并固定液晶显示面板20。输送组件410包括直线输送器411和旋转输送器412,直线输送器411可以为直线模组,旋转输送器412可以为直驱旋转电机。直线输送器411设置在基座100上,旋转输送器412设置在直线输送器411上,输送平台420设置在旋转输送器412上。直线输送器411可以驱动旋转输送器412沿第二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该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实际为水平方向的X轴方向。旋转输送器412可以驱动输送平台420产生转动,使得输送平台420绕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转轴产生转动。输送平台420上开设有真空孔,通过真空发生器可以对该真空孔进行抽真空处理,当液晶显示面板20放置在输送平台420上时,真空孔内产生的真空负压可以将液晶显示面板20稳定可靠地吸附在输送平台420上。因此,通过输送组件410驱动输送平台420运动,可以使得液晶显示面板20跟随输送平台420沿第二方向做往复之间运动,也可以绕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转轴的产生转动。在第二方向上,支撑平台320位于升降平台220和输送平台420之间。
在包覆装置10处于初始状态时,通常使得第一电机210驱动升降平台220向下运动到最低位置,也使得第二电机310驱动支撑平台320运动到最低位置。
下面介绍包覆装置10的工作原理;
参阅图3,第一步,将液晶显示面板20的中心部25放置在输送平台420上,然后对输送平台420上的真空孔进行抽真空处理,使得液晶显示面板20稳定地固定在输送平台420上。当液晶显示面板20的中心部25固定在输送平台420上之后,第一边缘部21、第二边缘部22、第三边缘部23和第四边缘部24四者将不与输送平台420接触,使得四者相对输送平台420悬空设置。
为描述方便起见,将胶带30划分为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和第三部分33。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和第三部分33三者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显然,当胶带30并未弯折时,胶带30可以抽象为一个平面,通俗而言,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和第三部分33三者均位于同一平面内。首先,将第一部分31放置在第一边缘部21的正面26,使得第一部分31的胶接面初步胶接在第一边缘部21的正面26上。并使得第二部分32和第三部分33并未与第一边缘部21接触,即第二部分32和第三部分33相对第一边缘部21悬空设置。
参阅图4,第二步,直线输送器411驱动输送平台420和液晶显示面板20沿第二方向靠近支撑平台320向左运动,并使第一电机210驱动升降平台220沿第一方向向上运动。当第一边缘部21的边缘大致运动到固定压辊230的正下方时,直线输送器411停止运动。然后使得第二电机310驱动支撑平台320向上运动,使得支撑平台320运动至液晶显示面板20的下方,从而对液晶显示面板20提供一定的支撑力量。接着直线输送器411继续驱动输送平台420靠近支撑平台320向左运动设定距离后停止运动,该设定距离大致可以等于第一部分31在第二方向上所占据的长度。在输送平台420运动该设定距离的过程中,固定压辊230将对第一部分31施加一定的压力,同时第一部分31相对固定压辊230沿第二方向产生运动,使得固定压辊230将胶带30的整个第一部分31稳定可靠地胶接在第一边缘部21的正面26。
参阅图5和图6,第三步,使直线输送器411驱动输送平台420远离支撑平台320向右运动,当第一边缘部21的边缘再次运动到固定压辊230的正下方时,直线输送器411停止运动。接着第一电机210驱动升降平台220沿第一方向靠近基座100向下运动设定距离,从而使得固定压辊230跟随升降平台220向下运动设定距离,该设定距离可以大致等于第二部分32在第二方向上所占据的长度。在固定压辊230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将对胶带30的第二部分32施加向下的压力,从而使得第二部分32相对第一部分31逐步产生弯折,直至第二部分32的胶接面胶接在第一边缘部21的侧面27上。显然,固定压辊230也将对粘接在侧面27上的第二部分32施加向右的压力,使得第二部分32稳定可靠地粘接在第一边缘部21的侧面27上。
参阅图7,第四步,使得第二电机310带动支撑平台320靠近基座100向下运动,并使得第一电机210带动升降平台220靠近基座100向下运动设定距离后停止运动,使得整个固定压辊230位于液晶显示面板20背面28所处的一侧,以便后续液晶显示面板20能够运动至固定压辊230的上方。接着直线驱动器250驱动滑动压辊240沿第一方向向下滑动,使得滑动压辊240逐渐靠近固定压辊230滑动。当滑动压辊240向下运动至设定位置后,直线驱动器250停止驱动滑动压辊240继续向下运动,此时,滑动压辊240与固定压辊230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该间距小于液晶显示面板20的厚度。
然后使直线输送器411驱动输送平台420向左运动设定距离后停止运动,该设定距离可以大致等于第三部分33在第二方向上所占据的长度。固定压辊230与胶带30的第三部分33接触并对第三部分33施加向右的压力,使得第三部分33相对第二部分32产生弯折,继而使得第二部分32的胶接面胶接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背面28上。在输送平台420向左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固定压辊230和滑动压辊240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故两者容易产生弹性变形,使得液晶显示面板20的第一边缘部21、胶带30的第一部分31和第三部分33将被夹置在固定压辊230和滑动压辊240之间的间隙中,固定压辊230和将对第三部分33施加向上的压力,从而使得第三部分33稳定可靠地胶接在第一边缘部21的背面28上。值得一提的是,滑动压辊240将继续对第一部分31施加向下的压力,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部分31和第一边缘部21的正面26之间的胶接力。并且,在第二部分32于固定压辊230和滑动压辊240之间的间隙中运动的过程中,固定压辊230和滑动压辊240两者也将同时对第二部分32施加向右的压力,从而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二部分32与第一边缘部21的侧面27之间的胶接力。
此时,胶带30将稳定可靠地胶接在第一边缘部21的正面26、侧面27和背面28上,即实现第一边缘部21的包边处理。
第五步,直线输送器411驱动输送平台420右运动至初始位置,然后旋转输送器412驱动输送平台420旋转90°。使得第二边缘部22朝向升降平台220设置,换言之,使得第二边缘部22处于原来第一边缘部21所处的位置。接着,重复上述第一步到第四步的操作,使得胶带30将稳定可靠地胶接在第二边缘部22的正面26、侧面27和背面28上,从而实现第二边缘部22的包边处理。然后,直线输送器411驱动输送平台420右运动至初始位置,使得旋转输送器412驱动输送平台420再次旋转90°。使得第三边缘部23朝向升降平台220设置。接着,重复上述第一步到第四步的操作,使得胶带30将稳定可靠地胶接在第三边缘部23的正面26、侧面27和背面28上,从而实现第三边缘部23的包边处理。然后,直线输送器411驱动输送平台420右运动至初始位置,使得旋转输送器412驱动输送平台420再次旋转90°。使得第四边缘部24朝向升降平台220设置。接着,重复上述第一步到第四步的操作,使得胶带30将稳定可靠地胶接在第四边缘部24的正面26、侧面27和背面28上,从而实现第四边缘部24的包边处理。
至此,整个液晶显示面板20的第一边缘部21、第二边缘部22、第三边缘部23和第三边缘部23上均包覆有胶带30,故整个液晶显示面板20的包边处理完毕。最终,停止对真空孔抽真空处理,使得包边处理完毕的液晶显示面板20从输送平台420上卸载,以便将待需包边处理的下一个液晶显示面板20放置在输送平台420上。
因此,上述包覆装置10的结构比较简单,并且能对整个液晶显示面板20快速进行包边处理。当通过人工或传统包覆装置10进行包边处理时,一个液晶显示面板20完成包括包边处理至少需要10秒,而上述实施例中的包覆装置10可以在6秒之内即可完成对一个液晶显示面板20的包边处理,生产效率提高至少40%,故包覆装置10对液晶显示面板20包边处理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同时通过将胶带30的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和第三部分33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包覆,可以使得气体快速排出而消除气泡,也能有效避免胶带30在包覆过程中产生翘曲或褶皱,从而也能够提高胶带30的包覆精度。
参阅图8,参照上述包覆装置10对液晶显示面板20等工件的包边处理操作流程,该包覆装置10可以形成如下包覆方法,该包覆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S510,第一步,将胶带30的第一部分31放置在工件的正面26,以使胶带30的第二部分32和第三部分33悬置在工件之外。
S520,第二步,使输送平台420沿第二方向靠近支撑平台320运动,支撑平台320支撑工件,固定压辊230压载在胶带30上,以使第一部分31固定在工件的正面26。
S530,第三步,使输送平台420沿第二方向远离支撑平台320运动设定距离,当固定压辊230位于工件的边缘时,升降平台220沿从滑动压辊240指向固定压辊230固定压辊230的方向运动,以使第二部分32相对第一部分31弯折并固定在工件的侧面27。
S540,第四步,将第三部分33相对第二部分32弯折并固定在工件的背面28上。
对于上述第四步,还存在如下子步骤:
首先,使固定压辊230跟随升降平台220运动至工件的背面28所处的一侧,并使滑动压辊240靠近固定压辊230运动设定距离。
然后,使输送平台420沿第二方向靠近支撑平台320运动,以使工件被夹置在固定压辊230和滑动压辊240之间,继而使第三部分33相对第二部分32弯折并固定在工件的背面28。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包覆装置,用于将胶带包覆在工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装置包括:
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平台、固定压辊和滑动压辊,所述升降平台能够沿第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所述固定压辊和所述滑动压辊均转动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所述滑动压辊能够相对所述升降平台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压辊运动;
支撑机构,包括能够沿第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支撑平台;及
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组件和输送平台,所述输送平台用于承载所述工件,所述输送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输送平台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做直线运动,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支撑平台位于所述升降平台和输送平台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直线输送器和旋转输送器,所述直线输送器驱动所述旋转输送器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所述旋转输送器驱动所述输送平台绕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转轴产生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输送器为直线模组,所述旋转输送器为直驱旋转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平台上开设有真空孔,所述真空孔能够产生将工件吸附在所述输送平台上的真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压辊和所述滑动压辊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且两者的直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平台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平台运动。
8.一种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方法应用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覆装置,所述包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胶带的第一部分放置在所述工件的正面,以使所述胶带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悬置在所述工件之外;
使所述输送平台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所述支撑平台运动,所述支撑平台支撑所述工件,所述固定压辊压载在所述胶带上,以使所述第一部分固定在所述工件的正面;
使所述输送平台沿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支撑平台运动设定距离,当所述固定压辊位于所述工件的边缘时,所述升降平台沿从所述滑动压辊指向所述固定压辊固定压辊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二部分相对所述第一部分弯折并固定在所述工件的侧面;及
将所述第三部分相对所述第二部分弯折并固定在所述工件的背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三部分相对所述第二部分弯折并固定在所述工件的背面包括如下步骤:
使所述固定压辊跟随所述升降平台运动至所述工件的背面所处的一侧,并使所述滑动压辊靠近所述固定压辊运动设定距离;及
使所述输送平台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所述支撑平台运动,以使所述工件被夹置在所述固定压辊和所述滑动压辊之间,继而使所述第三部分相对所述第二部分弯折并固定在所述工件的背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方案中的至少一项:
在使所述输送平台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所述支撑平台运动之前,使得所述支撑平台远离所述工件运动;
当所述第三部分固定在所述工件的背面后,使所述输送平台沿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支撑平台运动,并使所述输送组件驱动所述输送平台转动90°。
CN202210809493.8A 2022-07-11 2022-07-11 包覆装置和包覆方法 Active CN1152368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9493.8A CN115236885B (zh) 2022-07-11 2022-07-11 包覆装置和包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9493.8A CN115236885B (zh) 2022-07-11 2022-07-11 包覆装置和包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36885A true CN115236885A (zh) 2022-10-25
CN115236885B CN115236885B (zh) 2023-03-14

Family

ID=83672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09493.8A Active CN115236885B (zh) 2022-07-11 2022-07-11 包覆装置和包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3688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24358A (ja) * 2011-04-18 2012-11-15 Hiroko Mochizuki 包装用パックシール機
EP2985235A1 (de) * 2014-08-13 2016-02-17 MULTIVAC Marking & Inspection GmbH & Co. KG Etikettiervorrichtung mit einer Siegeletikettenandruckvorrichtung
CN208456979U (zh) * 2018-06-08 2019-02-01 潍坊路加精工有限公司 胶带压合机构及胶带贴附装置
CN208856582U (zh) * 2018-08-31 2019-05-14 佛山信涵机器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缠胶带设备
CN212449981U (zh) * 2020-06-08 2021-02-02 东莞市飞华机器人有限公司 屏幕贴胶及包边设备
CN112550876A (zh) * 2020-09-17 2021-03-26 深圳市联得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贴膜装置及贴膜方法
CN213082351U (zh) * 2020-06-08 2021-04-30 东莞市飞华机器人有限公司 屏幕包边机构
CN113263784A (zh) * 2021-05-22 2021-08-17 武汉帮合印务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高品质印刷制品及其加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24358A (ja) * 2011-04-18 2012-11-15 Hiroko Mochizuki 包装用パックシール機
EP2985235A1 (de) * 2014-08-13 2016-02-17 MULTIVAC Marking & Inspection GmbH & Co. KG Etikettiervorrichtung mit einer Siegeletikettenandruckvorrichtung
CN208456979U (zh) * 2018-06-08 2019-02-01 潍坊路加精工有限公司 胶带压合机构及胶带贴附装置
CN208856582U (zh) * 2018-08-31 2019-05-14 佛山信涵机器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缠胶带设备
CN212449981U (zh) * 2020-06-08 2021-02-02 东莞市飞华机器人有限公司 屏幕贴胶及包边设备
CN213082351U (zh) * 2020-06-08 2021-04-30 东莞市飞华机器人有限公司 屏幕包边机构
CN112550876A (zh) * 2020-09-17 2021-03-26 深圳市联得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贴膜装置及贴膜方法
CN113263784A (zh) * 2021-05-22 2021-08-17 武汉帮合印务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高品质印刷制品及其加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36885B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7622C (zh) 粘结卡盘装置
US20210178729A1 (en) Attach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urved display panel
JP4729652B2 (ja) 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方法
JP4328472B2 (ja) 基板反転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ネル製造装置
US9126393B2 (en) Bon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bonding component on substrate using the same
JP6346968B2 (ja) フィルム貼付装置及び方法
KR102118873B1 (ko)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및 곡면 커버 부재의 합착 장치 및 합착 방법
JP2001133745A (ja) 基板の組立方法とその装置
JPWO2014021192A1 (ja) 基板貼合装置及び基板貼合方法
US10399321B2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display device and a method using the same
KR102175509B1 (ko)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및 곡면 커버 부재의 합착 장치 및 합착 방법
CN106486402B (zh) 贴膜压合一体机
JP4340788B2 (ja) 基板への偏光板貼付装置
JP4124022B2 (ja) 貼り合わせ装置および貼り合わせ方法
CN113731746B (zh) 翻折装置
CN115236885B (zh) 包覆装置和包覆方法
JP5795109B2 (ja) パネル取り付け装置
KR100794708B1 (ko) “ㄷ” 자 형상 부위의 테이프 부착 장치
CN112078216A (zh) 玻璃基板贴合装置及其工艺
KR101404057B1 (ko) 기판 합착 장치용 라미네이팅 장치 및 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한 기판 합착 장치 및 방법
JP4576268B2 (ja) テープ貼込装置
JPH08330747A (ja) 表示パネルの組立装置および組立方法
KR101309699B1 (ko) 라미네이팅 장치 및 라미네이팅 방법
JP2019082693A (ja) 基板組立装置とそのテーブル構造
JP7468945B2 (ja) 基板組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