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35027A - 护理系统消杀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护理系统消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35027A
CN115235027A CN202210856748.6A CN202210856748A CN115235027A CN 115235027 A CN115235027 A CN 115235027A CN 202210856748 A CN202210856748 A CN 202210856748A CN 115235027 A CN115235027 A CN 115235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suction
port
air
mount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567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顺
苏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hu Bao Smart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hu Bao Smart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hu Bao Smart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hu Bao Smart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5674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350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35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350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5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by chemical means
    • F24F8/167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by chemical means using catalytic rea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2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terilisation
    • F24F8/22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terilisation using UV l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2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terilisation
    • F24F8/24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terilisation using sterilising media
    • F24F8/26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terilisation using sterilising media using ozo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护理系统消杀装置,包括壳体组件、抽吸组件、污水箱和空气净化组件;抽吸组件具有抽吸端和排气端;污水箱设有进污口和抽吸口,抽吸口与抽吸组件的抽吸端连通,进污口用于连通随身卧便器的排出口;空气净化组件包括净化壳体、紫外线灯、空气过滤器和密封盖,净化壳体设有依次连通的净化入口、消毒腔、过滤腔和净化出口,净化入口与抽吸组件的排气端连通,净化出口用于连通随身卧便器的进风口,紫外线灯安装于消毒腔,净化壳体还设有连通过滤腔的第一安装口,空气过滤器通过第一安装口可拆卸地安装于过滤腔内,密封盖盖合于第一安装口。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提升送风气流的消毒效果的同时,避免杀菌介质对人体造成损害。

Description

护理系统消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护理系统消杀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对于一些不能移动或不方便移动的患者或老人,其护理极为不易。目前,有一些护理仪器,例如随身卧便器和与配合的护理装置,能够帮助患者或老人解决一定的卫生问题。通常,随身卧便器具有排出口、冲洗口和进风口,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排出口将患者或老人的排泄物排出,而冲洗口可以喷水,用以对患者或老人进行清洗,而进风口可以暖风烘干。其中,通常是在护理装置中设置抽吸装置,通过抽吸装置将随身卧便器内排泄物抽向污水箱中,同时利用抽吸装置的排气端连通进风口,以利用排气端排出的气流经过净化加热后通过进风口吹向人体进行烘干。但是利用排气端排出的气流吹向人体时,气流中可能存在病毒或有害细菌,存在交叉感染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护理系统消杀装置,旨在提升送风气流的消毒效果的同时,避免杀菌介质对人体造成损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护理系统消杀装置,包括:
壳体组件;
抽吸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抽吸组件具有抽吸端和排气端;
污水箱,设有进污口和抽吸口,所述抽吸口与所述抽吸组件的抽吸端连通,所述进污口用于连通随身卧便器的排出口;以及
空气净化组件,包括净化壳体、紫外线灯、空气过滤器和密封盖,所述净化壳体设有依次连通的净化入口、消毒腔、过滤腔和净化出口,所述净化入口与所述抽吸组件的排气端连通,所述净化出口用于连通所述随身卧便器的进风口,所述紫外线灯安装于所述消毒腔,所述紫外线灯用于发出紫外线和产生臭氧,所述净化壳体还设有连通所述过滤腔的第一安装口,所述空气过滤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口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过滤腔内,所述空气过滤器用于过滤由所述紫外线灯照射产生的臭氧,密封盖盖合于所述第一安装口。
可选地,所述壳体组件具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设有第一装配口和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第一装配口的盖板,所述密封盖通过所述第一装配口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口。
可选地,所述护理系统消杀装置还包括进污管和送气管,所述壳体组件还具有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设有第二装配口,所述进污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污口连通,所述进污管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装配口处,所述送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净化出口连通,所述送气管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装配口处。
可选地,护理系统消杀装置还包括连接管,所述护理系统消杀装置具有对所述污水箱消毒的消毒模式,在所述消毒模式,所述空气过滤器从所述过滤腔取出,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送气管位于所述第二装配口处的一端,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污管位于所述第二装配口处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护理系统消杀装置还包括光触媒组件,所述光触媒组件设于所述消毒腔内,并隔在所述消毒腔和所述过滤腔之间,所述光触媒组件朝向所述紫外线灯设置,用以供所述紫外线灯照射,所述光触媒组件设有多个连通所述过滤腔和所述消毒腔的通气孔。
可选地,所述净化壳体上且在所述第一安装口的旁侧还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光触媒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口安装于所述过滤腔内,所述密封盖包括第一盖合部和朝所述第一盖合部侧向凸出的第二盖合部,所述第一盖合部密封盖合于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二盖合部密封盖合于所述第二安装口。
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朝所述第一密封部侧向凸出的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抵接于所述第一盖合部和所述第一安装口的边缘之间,所述第二密封部盖合于所述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二盖合部盖合于所述第二密封部背离所述第二安装口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净化壳体上且在所述第一安装口的旁侧还设有第三安装口,所述第三安装口与所述消毒腔连通,所述紫外线灯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口安装于所述消毒腔内。
可选地,所述净化壳体仅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安装口和所述第三安装口均设于所述第一侧部,所述抽吸组件邻近所述第二侧部设置,所述净化入口位于所述第二侧部,所述消毒腔沿所述第二侧部指向所述第一侧部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护理系统消杀装置还包括臭氧检测器,所述臭氧检测器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内,并位于所述净化壳体外。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净化壳体中设置紫外线灯和空气过滤器,在抽吸组件排气端排出的气流从净化入口流入消毒腔后,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可以对气流进行杀菌消毒,同时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可以使得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激活离解成氧原子,进而形成臭氧,可以臭氧对气流进行杀菌消毒,提升了对送风气流的杀菌消毒效果。而在经过消毒腔后的气流流入过滤腔后,可以通过空气过滤器过滤气流中的臭氧,避免臭氧随气流流到随身卧便器中对人体造成伤害。而通过在净化壳体设有连通过滤腔的第一安装口,使得空气过滤器通过第一安装口可拆卸地安装于过滤腔内,这样在空气过滤器过滤不能满足过滤要求时,将密封盖拆下即可以将空气过滤取出,不需要拆开净化外壳,便于更换空气过滤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护理系统消杀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护理系统消杀装置拆下部分壳体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护理系统消杀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护理系统消杀装置拆下壳体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护理系统消杀装置一实施例中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护理系统消杀装置的俯视图;
图9为图8中X-X处的剖视图;
图10为图8中Y-Y处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B处的放大图;
图12为图10中D处的放大图;
图13为图2中空气净化组件、抽吸组件和电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中进污口处的剖视图;
图15为图14中E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壳体组件;11、第一侧板;111、第一装配口;112、盖板;12、第二侧板;121、第二装配口;13、管接件;131、第一接口;132、第二接口;133、封堵盖;14、安装开口;20、抽吸组件;31、污水箱;311、进污口;312、抽吸口;32、净水箱;40、过滤组件;50、光触媒组件;60、空气净化组件;61、净化壳体;601、净化入口;602、消毒腔;603、过滤腔;604、净化出口;605、第一安装口;606、第二安装口;607、第三安装口;611、第一侧部;612、第二侧部;613、导风部;62、紫外线灯;63、空气过滤器;631、入口侧;632、出口侧;64、密封盖;641、第一盖合部;642、第二盖合部;643、抵接部;65、密封件;651、第一密封部;652、第二密封部;71、连接管;72、接头结构;73、进污管;74、送气管;75、导风壳;751、第一内壁;752、第二内壁;80、滑动架;81、架体;82、前板;83、锁具;91、电控组件;92、加热器;93、第一温度传感器;94、第二温度传感器;721、连接壳;7211、底壁;7212、周壁;7215、第三接口;7216、第四接口;7217、限位扣部;7218、抵持部;7219、第一触发结构;722、卡接件;7221、安装部;7223、卡接部;7223、按压部;723、弹性复位件;134、插接槽;135、卡槽;15、显示屏组件;151、第一密封圈;152、显示屏主体;153、安装支架;101、第四安装口;313、导管;314、挡板;315、密封胶圈。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护理系统消杀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5所示,该护理系统消杀装置包括壳体组件10、污水箱31、抽吸组件20和空气净化组件60,抽吸组件20设于壳体组件10内,抽吸组件20具有抽吸端和排气端;污水箱31设有进污口311和抽吸口312,抽吸口312与抽吸组件20的抽吸端连通,进污口311用于连通随身卧便器的排出口。
空气净化组件60包括净化壳体61、紫外线灯62、空气过滤器63和密封盖64,净化壳体61设有依次连通的净化入口601、消毒腔602、过滤腔603和净化出口604,净化入口601与抽吸组件20的排气端连通,净化出口604用于连通随身卧便器的进风口,紫外线灯62安装于消毒腔602,紫外线灯62用于发出紫外线和产生臭氧,净化壳体61还设有连通过滤腔603的第一安装口605,空气过滤器63通过第一安装口605可拆卸地安装于过滤腔603内,空气过滤器63用于过滤由紫外线灯62照射产生的臭氧,密封盖64盖合于第一安装口605。
本实施例中,护理系统恒温控制装置还包括过滤组件40,过滤组件40连接于抽吸组件20的抽吸端和污水箱31的抽吸口312之间,进污口311和抽吸口312均连通污水箱31的内腔。在抽吸组件20工作时,抽吸组件20通过过滤组件40和抽吸口312在污水箱31内产生负压,从而可以通过进污口311将随身卧便器内的排泄物抽入污水箱31内。而从抽吸口312排向抽吸组件20的空气需要先经过过滤组件40过滤后才流向抽吸组件20,即可以通过过滤组件40过滤流向抽吸组件20的气流中的杂物,可以净化流向抽吸组件20的气流,进而使得从排气端流向随身卧便器内腔的气流洁净。
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抽吸组件20将随身卧便器内的排泄物抽入污水箱31内,在通过随身卧便器内的喷水口冲洗使用者臀部后,可以通过抽吸组件20的排气端向随身卧便器的内腔送风,从而快速烘干使用者臀部。在抽吸组件20排气端排出的气流从净化入口601流入消毒腔602后,在紫外线灯62的照射下,可以对气流进行杀菌消毒,同时在紫外线灯62的照射下,可以使得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激活离解成氧原子,进而形成臭氧,可以臭氧对气流进行杀菌消毒。而在经过消毒腔602后的气流流入过滤腔603后,可以通过空气过滤器63过滤气流中的臭氧,避免臭氧随气流流到随身卧便器中对人体造成伤害。密封盖64可以通过螺钉或卡接结构固定于壳体组件10。其中,空气过滤器63可以为活性炭过滤器等等。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净化壳体61中设置紫外线灯62和空气过滤器63,在抽吸组件20排气端排出的气流从净化入口601流入消毒腔602后,在紫外线灯62的照射下,可以对气流进行杀菌消毒,同时在紫外线灯62的照射下,可以使得空气中的氧分子被激活离解成氧原子,进而形成臭氧,可以臭氧对气流进行杀菌消毒,提升了对送风气流的杀菌消毒效果。而在经过消毒腔602后的气流流入过滤腔603后,可以通过空气过滤器63过滤气流中的臭氧,避免臭氧随气流流到随身卧便器中对人体造成伤害。而通过在净化壳体61设有连通过滤腔603的第一安装口605,使得空气过滤器63通过第一安装口605可拆卸地安装于过滤腔603内,这样在空气过滤器63过滤不能满足过滤要求时,将密封盖64拆下即可以将空气过滤取出,不需要拆开净化外壳,便于更换空气过滤器63。
在一些实施例中,护理系统消杀装置还包括连接管71,护理系统消杀装置具有对污水箱31消毒的消毒模式,在消毒模式,空气过滤器63从过滤腔603取出,且连接管71连通净化出口604和进污口311。即在使用后,需要对污水箱31进行杀菌消毒时,可以将空气过滤器63从过滤腔603取出后,将密封盖64盖合第一安装口605,将随身卧便器与护理系统消杀装置的连接管71路拆下。再通过连接管71连通净化出口604和进污口311,使得抽吸组件20、污水箱31和空气净化组件60形成循环回路,即从抽吸组件20排气端排出的气流从净化入口601流入消毒腔602杀菌消毒后,从净化出口604和连接管71流向污水箱31内,此时由于已经将空气过滤器63从过滤腔603取出,故可以使得臭氧随气流流到污水箱31内,从而对污水箱31进行杀菌消毒。这样不需要将污水箱31取出就可以对污水箱31进行杀菌消毒,可以在使用者多次排便后集中进行排污处理,在减少倾倒污水箱31的同时,可以使得污水箱31的卫生情况较好,可以降低污染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净化壳体61内且于净化出口604和过滤腔603之间设有加热器92,这样经过空气过滤器63过滤后的气流需要经过加热器92加热后才从净化出口604流出,这样可以使得吹向人体的是热气流,提升使用舒适性。而且在净化出口604和过滤腔603之间设有加热器92,即使空气过滤器63没有完全过滤臭氧的情况下(例如因使用时间长空气过滤器63过滤效率变差),这样在对送风气流加热的过程中,可以使得臭氧会加速还原成氧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具有第一侧板11,第一侧板11设有第一装配口111和可拆卸地盖合于第一装配口111的盖板112,密封盖64通过第一装配口111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安装口605。具体地,第一装配口111的尺寸不小于密封盖64的尺寸,以使密封盖64能够从第一装配口111取出或安装于第一安装口605。即在需要将空气过滤器63取出时,先将盖板112拆下,再通过第一装配口111拆下密封盖64,最后将空气过滤器63取出即可。这样不需要拆卸壳体组件10,且将第一装配口111设于第一侧板11(壳体组件10的侧面),这样即使壳体组件10放在床底的情况下,不需要完全将护理系统消杀装置拖出即可拆卸空气过滤器63,可以减小护理系统消杀装置的挪动,从而降低因护理系统消杀装置挪动幅度大而导致护理系统消杀装置与随身卧便器之间管路脱离的风险,也便于拆装空气过滤器63。
在一些实施例中,护理系统消杀装置还包括进污管73和送气管74,壳体组件10还具有与第一侧板11相对的第二侧板12,第二侧板12设有第二装配口121,进污管73的一端与进污口311连通,进污管73的另一端安装于第二装配口121处,送气管74的一端与净化出口604连通,送气管74的另一端安装于第二装配口121处。即进污管73和送气管74从第二装配口121处显露,这样不需要拆卸壳体组件10就可以连接随身卧便器的排污管和进气管,便于护理系统消杀装置与随身卧便器之间管路的连接。而且通过将第一装配口111和第二装配口121分设于壳体组件10的相对两侧,可以避免拆装空气过滤器63与管路相互干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连接管71的一端直接连接进污口311,另一端直接连接净化出口604。
可选地,第二装配口121处设有管接件13,管接件13设有第一接口131和第二接口132,进污管73的一端与进污口311连通,进污管73的另一端与第一接口131连接,送气管74的一端与净化出口604连通,送气管74的另一端与第二接口132连接。这样可以使得进污管73和送气管74稳定地固定在第二装配口121处,也便于护理系统消杀装置与随身卧便器之间的排污管(排污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接口131,另一端连接于随身卧便器的排出口)和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接口132,另一端连接于随身卧便器的进风口)安装。可选地,护理系统消杀装置还包括封堵盖133,封堵盖133盖合于第二安装口606。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进污管73和送气管74直接放置在第二装配口121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消毒模式,连接管71的一端连接于送气管74位于第二装配口121处的一端,连接管71的另一端连接于进污管73位于第二装配口121处的一端。这样使得进污管73和送气管74从第二装配口121处显露,这样不需要拆卸壳体组件10就可以将连接管71连接进污管73和送气管74,使用更加方便。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7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接口131,连接管7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接口132。
在一些实施例中,护理系统消杀装置还包括接头结构72,连接管71的两端均连接于接头结构72,接头结构72可拆卸地安装于管接件13,管接件13设有第一感应开关,第一感应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接头结构72设有第一触发结构7219,在接头结构72安装于管接件13时,第一触发结构7219触发第一感应开关,用于判断接头节接头结构72和连接管71是否正常安装。其中,第一感应开关可以为霍尔开关或微动开关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头结构72与管接件13卡接。这样方便连接管71拆装。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接头结构72与管接件13也可以通过螺钉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接件13设有插接槽134,第一接口131和第二接口132均设于插接槽134的槽底壁7211,插接槽134的槽侧壁设有卡槽135,接头结构72包括连接壳721、卡接件722和弹性复位件723,连接壳721包括底壁7211和环设于底壁7211外周的周壁7212,周壁7212设有第一过孔,底壁7211设有第二过孔,卡接件722包括安装部7221、卡接部7223和按压部7223,安装部7221沿所述第一过孔的孔深方向可活动地安装于连接壳721内,卡接部7223连接于安装部7221,并位于第一过孔内,按压部7223连接于安装部7221,并位于第二过孔内。弹性复位件723安装于安装部7221和连接壳721之间,并具有驱使安装部7221朝第一过孔运动的弹性形变,以使卡接部7223从第一过孔伸出,按压部7223用于供使用者按压,用于克服弹性复位件723的弹性形变,使得卡接部7223缩回第一过孔内。连接壳721可拆卸地安装于插接槽134内,在将连接壳721插接于插接槽134内时,卡接部7223对应卡入卡槽135内。
底壁7211设有第三接口7215和第四接口7216,连接管71的一端安装于第三接口7215,连接管71的另一端安装于第四接口7216,在将管接件13插接于插接槽134内时,连接管71安装于第三接口7215的一端与第一接口131连接,连接管71安装于第四接口7216的一端与第二接口132连接。这样便于接头结构72与管接件13拆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壁7211内侧设有抵持部7218和相对的两个限位扣部7217,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均位于两个限位扣部7217之间,抵持部7218位于限位扣部7217远离第一过孔的一侧,安装部7221可活动地安装于两个限位扣部7217之间,弹性复位件723的一端抵接于安装部7221,另一端抵接于抵持部7218。这样使得抵持部7218和两个限位扣部7217远离底壁7211的一侧形成开口,安装时可以将安装部7221从该开口处装入,便于卡接件722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接槽134相对的两个槽侧壁均设有卡槽135,连接壳721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卡接件722,两个卡接件722与两个卡槽135一一对应。这样可以使得接头结构72与管接件13连接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部7223伸出第一过孔的部分设有导向斜面,在连接壳721插入插接槽134内的过程中,导向斜面与插接槽134的槽侧壁滑动接触,这样能够便于将卡接部7223卡入卡槽135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净化组件60还包括光触媒组件50,光触媒组件50设于消毒腔602内,并隔在消毒腔602和过滤腔603之间,光触媒组件50朝向紫外线灯62设置,用以供紫外线灯62照射,光触媒组件50设有多个连通过滤腔603和消毒腔602的通气孔。这样在通过紫外线灯62照射光触媒组件50时,可以使得光触媒组件50产生强氧化性的物质(如羟基自由基、氧气等),在气流流经光触媒组件50可以对气流进一步杀菌消毒,而且光触媒组件50在紫外线灯62的照射下产生氧气时,可以增加消毒腔602的氧气含量,从而在紫外线灯62的照射下能更好地产生臭氧,提升杀菌消毒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净化壳体61上且在第一安装口605的旁侧还设有第二安装口606,光触媒组件50通过第二安装口606安装于过滤腔603内,密封盖64包括第一盖合部641和朝第一盖合部641侧向凸出的第二盖合部642,第一盖合部641密封盖64合于第一安装口605,第二盖合部642密封盖64合于第二安装口606。具体地,在安装时,将光触媒组件50从第二安装口606安装于过滤腔603内,空气过滤器63从第一安装口605安装于过滤腔603内后,再通过密封盖64同时盖合第一安装口605和第二安装口606。如此不需要对第二安装口606另外设置盖子,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而且将第一安装口605和第二安装口606设于净化壳体61的同一侧,在壳体组件10上只需要设置一个第一装配口111即可,不需要对应第一安装口605和第二安装口606独立设置开口,可以简化壳体组件10的结构,且能够方便拆装空气过滤器63和拆装光触媒组件50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净化组件60还包括密封件65,密封件65包括第一密封部651和朝第一密封部651侧向凸出的第二密封部652,第一密封部651抵接于第一盖合部641和第一安装口605的边缘之间,第二密封部652盖合于第二安装口606,第二盖合部642盖合于第二密封部652背离第二安装口606的一侧。具体地,第一密封部651呈环状,并对应位于第一安装口605的边缘处,第二密封部652呈板状,并覆盖第二安装口606设置,这样可以通过一个密封件65密封第一安装口605和第二安装口606,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简化护理系统消杀装置的结构。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对应第一安装口605和第二安装口606各设有一个密封件65。
在一些实施例中,净化壳体61上且在第一安装口605的旁侧还设有第三安装口607,第三安装口607与消毒腔602连通,紫外线灯62通过第三安装口607安装于消毒腔602内。具体地,紫外线灯62包括灯座和安装于灯座的灯管,灯管位于消毒腔602内,灯座密封安装于第三安装口607处。可以将紫外线灯62从第三安装口607装入消毒腔602或者从消毒腔602取出,通过将第一安装口605和第三安装口607设于净化壳体61的同一侧,在壳体组件10上只需要设置一个第一装配口111即可,不需要对应第一安装口605和第三安装口607独立设置开口,可以简化壳体组件10的结构,且能够方便拆装空气过滤器63和紫外线灯62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净化壳体6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部611和第二侧部612,第一安装口605和第三安装口607均设于第一侧部611,抽吸组件20邻近第二侧部612设置,净化入口601位于第二侧部612,消毒腔602沿第二侧部612指向第一侧部611的方向延伸,第一侧部611设有净化出口604。如此设置,可以使得消毒腔602的长度较长,从而使得消毒腔602内可容纳较长的紫外线灯62,相当于增加了紫外线灯62的照射面积,可以更好地进行消毒杀菌。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过滤器63具有相对的入口侧631和出口侧632,入口侧631指向出口侧632的方向与第二侧部612指向第一侧部611的方向一致,入口侧631与消毒腔602连通,出口侧632朝向密封盖64设置,出口侧632与密封盖64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排气腔,净化出口604位于排气腔的上方。这样使得消毒腔602和过滤腔603并行地设置在净化壳体61内,可以使得消毒腔602和过滤腔603沿第二侧部612指向第一侧部611的方向的尺寸较大,可以提升消毒效果和过滤效果,且可以使得空气净化组件60结构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盖64的内侧凸设有抵接部643,抵接部643抵接于空气过滤器63的出口侧632,以将空气过滤器63限制在消毒腔602内,防止空气过滤器63在消毒腔602内晃动。这样可以简化净化壳体61的结构。可选地,空气过滤器63设有提拉带,提拉带位于出口侧632,以便于将空气过滤器63从过滤腔603拉出。抵接部643抵接于提拉带。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过滤腔603内设置卡接结构,将空气过滤器63卡接在卡接结构。
可选地,密封盖64的外侧面凹陷,并在内侧对应隆起形成抵接部643,这样相当于密封盖64部分朝过滤腔603内隆起形成抵接部643,这样可以简化密封盖64的结构,且便于注塑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护理系统消杀装置还包括臭氧检测器,臭氧检测器设于壳体组件10内,并位于净化壳体61外。这样可以通过臭氧检测器检测是否存在臭氧泄漏的情况。可选地,护理系统消杀装置还包括控制器,臭氧检测器和紫外线灯62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在臭氧检测器检测到壳体组件10内腔的臭氧浓度大于预设浓度值时控制紫外线灯62停止工作。可选地,护理系统消杀装置还包括提醒组件,提醒组件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在臭氧检测器检测到壳体组件10内腔的臭氧浓度大于预设浓度值时控制紫外线灯62停止工作,且控制提醒组件发出提醒信息,这样可以及时提醒使用者或护理人员。具体地,提醒组件可以为扬声器或提示灯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部612朝远离第一侧部611的方向凸设有导风部613,导风部613远离第一侧部611的一端设有净化入口601,抽吸组件20邻近第二侧部612设置,并与导风部613间隔。具体地,导风部613位于第二侧部612的一端,抽吸组件20设于第二侧部612的另一端,即抽吸组件20和导风部613沿第二侧部612的延伸方向(第二侧部61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二侧部612指向第一侧部611的方向和上下方向)间隔分布。如此设置,可以使得抽吸组件20和净化入口601之间的管件径直延伸,避免抽吸组件20和净化入口601之间的管件弯曲的情况,可以减小抽吸组件20和净化入口601之间的管件在壳体组件10内的占用空间,进一步提升了护理系统消杀装置的结构紧凑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组件40设于第二侧部612远离第一侧部611的一侧,且位于导风部613朝向抽吸组件20的一侧,过滤组件40与污水箱31的连接管71位于导风部613的下方。如此可以充分利用第二侧部612与导风部613形成的角落空间安装过滤组件40,可以进一步提升护理系统消杀装置的结构紧凑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的一侧设有安装开口14,护理系统恒温控制装置包括电控组件91和滑动架80,电控组件91和抽吸组件20并行地设于空气净化组件60背离安装开口14的一侧,滑动架80通过安装开口14滑动安装于壳体组件10内,污水箱31设于滑动架80上,且邻近第二侧部612设置。具体地,抽吸组件20、导风部613和污水箱31沿第二侧部612的延伸方向(滑动架80的滑动方向)大致呈直线分布,这样可以使得第一管件和污水箱31和抽吸组件20的抽吸端之间的管件直线延伸,可以减小管路结构的长度,从而可以减少管路结构的占用空间,可以进一步提升护理系统恒温控制装置的结构紧凑性。
可选地,进污口311和抽吸口312均位于污水箱31朝向空气净化组件60的一侧,护理系统恒温控制装置包括进污管73和连接过滤组件40和污水箱31的抽吸管,抽吸管与抽吸口312可拆卸地插接配合,进污管73与进污口311可拆卸地插接配合,即在将滑动架80拉出时,可以使得抽吸管与抽吸口312分开,进污管73与进污口311分开,以便于将污水箱31取出。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抽吸管也可以为伸缩管,并卡接于抽吸口312处,进污管73为伸缩管,并卡接于进污口311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污口311处设有导管313,导管313自进污口311处朝污水箱31内延伸,进污管73通过进污口311可拆卸地插接于导管313内。导管313远离进污口311的一端形成有朝上的斜口,即斜口的端面在远离进污口311的方向逐渐朝下倾斜延伸,斜口的上端铰接有挡板314,挡板314可活动地盖合于斜口,这样在污水从进污口311流入时,污水可以冲开挡板314,从而流入污水箱31内。而在没有污水流入时,挡板314在重力作用下自动盖合于斜口,例如在提拿污水箱31进行倾倒污水的过程中,可以防止污水箱31内的污水从进污口311飞溅处外部的情况。而且这样结构简单,可以简化为污水箱31的结构,极大提升了护理系统恒温控制装置的实用性。可选地,导管313在远离进污口311的方向上逐渐朝下倾斜。或者导管313呈水平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污口311的边缘部分与之间导管313设有密封胶圈315,在进污管73通过进污口311插入导管313时,进污管73的外周面与密封胶圈315的内圈抵接,以密封进污管73和进污口311之间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净化出口604设于净化壳体61的上表面,护理系统消杀装置还包括导风壳75和送气管74,导风壳75罩设于净化出口604,导风壳75的侧面设有导风出口,送气管74连接于导风出口,并位于净化壳体61的上方。具体地,导风出口位于导风壳75上大致垂直净化壳体61上表面的侧面,这样可以使得送气管74并行地安装在净化壳体61的上方,即可以送气管74与净化壳体61紧凑配合,可以提升护理系统消杀装置的结构紧凑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净化壳体61内且于净化出口604和过滤腔603之间设有加热器92,导风壳75具有与净化出口604相对的第一内壁751及自第一内壁751朝净化出口604延伸的第二内壁752,第一内壁751连接于第二内壁752的一端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93,第一温度传感器93朝向净化出口604设置,第二内壁752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94;护理系统恒温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9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94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在第一温度传感器93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器92停止加热,控制器用于在第二温度传感器94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器92停止加热,第一预设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
具体地,第一预设温度即为第一温度传感器93的被触发温度,第二预设温度即为第二温度传感器94的被触发温度。第一内壁751和第二内壁752呈小于180°的夹角设置,例如第一内壁751和第二内壁752可以大致垂直设置。
在使用过程中,经过空气过滤器63过滤后的气流流向净化出口604时先流经加热器92,在经过加热器92加热后的热气流流向导风壳75内时,热气流先沿着第二内壁752流动,当热气流流到第二内壁752处时,热气流改变流动方向,并沿着第一内壁751流出。
这样虽然热气流会先流经第二内壁75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94,但是热气流与第二内壁752接触不充分,而热气流会直接冲击在第一内壁751连接于第二内壁752的一端,热气流与第一内壁751连接于第二内壁752的一端能够充分接触,因此实际上第一内壁751连接于第二内壁752的一端的温度会先于第二内壁752升高,即可以使得第一温度传感器93充分检测到热气流的温度。
通过在第一内壁751连接于第二内壁752的一端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93,第二内壁752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94,且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93的被触发温度低于第二温度传感器94的被触发温度,这样可以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93准确检测到热气流的温度。而第二温度传感器94的设置,可以提供双重保护,例如在第一温度传感器93故障时,还可以利用第二温度传感器94检测热气流的温度。由于第二温度传感器94的被触发温度高于第一温度传感器93的被触发温度,故可以避免在第一温度传感器93正常使用时第二温度传感器94先于第一温度传感器93被触发的情况。这样在提升对热气流温度检测准确性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提供双重温度保护。
可选地,第一温度传感器93设置为可恢复温度传感器(可重复使用),第二温度传感器94设置为不可恢复温度传感器(一次使用),即在使用过程中,控制器在第一温度传感器93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器92停止加热后,控制器还用于在第一温度传感器93检测道热气流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器92继续加热工作。而控制器在第二温度传感器94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器92停止加热后,即使热气流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时也不控制加热器92继续加热工作。由于第二温度传感器94被触发时,热气流的温度实际上高于人体适宜温度,故在第二温度传感器94被触发后,需要通过维护人员进行检查,例如检测加热器92等结构是否存在异常情况。维护完成后,可以重置控制器或更换第二温度传感器94,以在下次使用过程中控制器在第二温度传感器94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能控制加热器92停止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护理系统恒温控制装置还包括净水箱32和水管组件,水管组件的一端连接净水箱32,另一端用于连接随身卧便器的喷水口。净水箱32与污水箱31并行地安装于滑动架80上,以便于将净水箱32和污水箱31一起拉出进行清洗或补充净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污水箱31设有抽吸通道,抽吸通道的一端与抽吸口312连通,另一端位于污水箱31的顶部,进污口311设于污水箱31的顶部,且所述进污口311和抽吸通道位于污水箱31顶部的一端之间设有隔板,以隔开进污口311和抽吸通道,防止从进污口311进入污水箱31的排泄物流向抽吸通道。
可选地,抽吸口312位于污水箱31的底部,这样可以使得抽吸口312与过滤组件40之间的距离较小,可以简化抽吸口312与过滤组件40之间的管路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架80包括架体81和连接于架体81的前板82,架体81滑动安装于壳体组件10内,污水箱31和净水箱32安装于架体81上,在架体81整体滑入壳体组件10内时,前板82盖合于安装开口14处,前板82和壳体组件10之间设有锁具83,用于将滑动件锁固在壳体组件10上。这样可以避免滑动架80使用过程中或者消毒模式时误滑出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内设有第二感应开关,滑动架80设有与第二感应开关对应的第二触发结构,第二感应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滑动架80具有位于壳体组件10内的使用状态和从壳体组件10抽出的抽出状态,在滑动架80从使用状态切换至抽出状态时,第二触发结构与第二感应开关的配合状态发生变化,控制器用于在第二感应开关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控制紫外线灯62停止工作。
这样在将滑动架80从壳体组件10抽出时,控制器可以自动控制紫外线灯62停止工作,从而防止在将滑动架80抽出的情况下紫外线灯62继续工作产生臭氧,从而可以降低臭氧泄漏风险。
其中,第二触发结构与第二感应开关的配合方式具有多种,例如,一实施例中,在使用状态,第二触发结构与第二感应开关相互配合,而在将滑动架80朝壳体组件10外滑出时,第二触发结构与第二感应开关分离,从而使得第二感应开关的状态发生变化,进而产生对应的电信号,在控制器接收到该电信号时控制紫外线灯62停止工作。另一实施例中,在使用状态,第二触发结构与第二感应开关相互分离,而在将滑动架80朝壳体组件10外滑出时,第二触发结构与第二感应开关相互配合或者第二触发结构触发第二感应开关,从而使得第二感应开关的状态发生变化,进而产生对应的电信号,在控制器接收到该电信号时控制紫外线灯62停止工作。第二感应开关可以为霍尔开关或微动开关(行程开关)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护理系统恒温控制装置还包括显示屏组件15,显示屏组件15与控制器电连接,显示屏组件15密封安装于壳体组件10的顶部。这样将护理系统恒温控制装置放在床底或地面时,便于使用者或护理人员查看。且显示屏组件15与壳体组件10之间密封设置可以较好地实现防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的顶部设有第四安装口101,显示屏组件15包括第一密封圈151、显示屏主体152和环设于显示屏主体152四周的安装支架153,安装支架153对应安装于第四安装口101的内侧,第一密封圈151抵接于第四安装口101的边缘和安装支架153之间,显示屏主体152通过第四安装口101显露在外。这样在装配时,可以先将显示屏主体152安装在安装支架153上,再将安装支架153和密封圈安装在第四安装口101,这样在安装时是安装支架153与第四安装口101的边缘部分直接接触,两个承受压力较大,从而可以使得密封圈夹紧在安装支架153与第四安装口101的边缘部分之间,密封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护理系统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
抽吸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抽吸组件具有抽吸端和排气端;
污水箱,设有进污口和抽吸口,所述抽吸口与所述抽吸组件的抽吸端连通,所述进污口用于连通随身卧便器的排出口;以及
空气净化组件,包括净化壳体、紫外线灯、空气过滤器和密封盖,所述净化壳体设有依次连通的净化入口、消毒腔、过滤腔和净化出口,所述净化入口与所述抽吸组件的排气端连通,所述净化出口用于连通所述随身卧便器的进风口,所述紫外线灯安装于所述消毒腔,所述紫外线灯用于发出紫外线和产生臭氧,所述净化壳体还设有连通所述过滤腔的第一安装口,所述空气过滤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口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过滤腔内,所述空气过滤器用于过滤由所述紫外线灯照射产生的臭氧,所述密封盖盖合于所述第一安装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系统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具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设有第一装配口和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第一装配口的盖板,所述密封盖通过所述第一装配口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理系统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系统消杀装置还包括进污管和送气管,所述壳体组件还具有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设有第二装配口,所述进污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污口连通,所述进污管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装配口处,所述送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净化出口连通,所述送气管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装配口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理系统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系统消杀装置还包括连接管,所述护理系统消杀装置具有对所述污水箱消毒的消毒模式,在所述消毒模式,所述空气过滤器从所述过滤腔取出,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送气管位于所述第二装配口处的一端,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污管位于所述第二装配口处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系统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组件还包括光触媒组件,所述光触媒组件设于所述消毒腔内,并隔在所述消毒腔和所述过滤腔之间,所述光触媒组件朝向所述紫外线灯设置,用以供所述紫外线灯照射,所述光触媒组件设有多个连通所述过滤腔和所述消毒腔的通气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理系统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壳体上且在所述第一安装口的旁侧还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光触媒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口安装于所述过滤腔内,所述密封盖包括第一盖合部和朝所述第一盖合部侧向凸出的第二盖合部,所述第一盖合部密封盖合于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二盖合部密封盖合于所述第二安装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理系统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朝所述第一密封部侧向凸出的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抵接于所述第一盖合部和所述第一安装口的边缘之间,所述第二密封部盖合于所述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二盖合部盖合于所述第二密封部背离所述第二安装口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系统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壳体上且在所述第一安装口的旁侧还设有第三安装口,所述第三安装口与所述消毒腔连通,所述紫外线灯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口安装于所述消毒腔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护理系统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安装口和所述第三安装口均设于所述第一侧部,所述抽吸组件邻近所述第二侧部设置,所述净化入口位于所述第二侧部,所述消毒腔沿所述第二侧部指向所述第一侧部的方向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系统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系统消杀装置还包括臭氧检测器,所述臭氧检测器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内,并位于所述净化壳体外。
CN202210856748.6A 2022-07-20 2022-07-20 护理系统消杀装置 Pending CN1152350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6748.6A CN115235027A (zh) 2022-07-20 2022-07-20 护理系统消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6748.6A CN115235027A (zh) 2022-07-20 2022-07-20 护理系统消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35027A true CN115235027A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72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56748.6A Pending CN115235027A (zh) 2022-07-20 2022-07-20 护理系统消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3502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18204A (ja) * 2006-07-13 2008-01-31 Ekomu:Kk 排便・排尿検出器付オムツと、その汚物移送洗浄殺菌装置および汚物槽殺菌・脱集装置
CN104546352A (zh) * 2014-12-26 2015-04-29 南通康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自消毒医用便盆
CN206443857U (zh) * 2016-10-21 2017-08-29 深圳市医护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大小便护理装置及其包含该装置的护理床
CN208536205U (zh) * 2018-06-29 2019-02-22 何祥金 一种感染科用空气置换装置
CN111671959A (zh) * 2020-05-27 2020-09-18 包头市节与洁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传染性疾病专用杀菌消毒厕所
CN112268343A (zh) * 2020-11-16 2021-01-26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高净化及病原微生物消杀多功能空气净化器、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18204A (ja) * 2006-07-13 2008-01-31 Ekomu:Kk 排便・排尿検出器付オムツと、その汚物移送洗浄殺菌装置および汚物槽殺菌・脱集装置
CN104546352A (zh) * 2014-12-26 2015-04-29 南通康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自消毒医用便盆
CN206443857U (zh) * 2016-10-21 2017-08-29 深圳市医护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大小便护理装置及其包含该装置的护理床
CN208536205U (zh) * 2018-06-29 2019-02-22 何祥金 一种感染科用空气置换装置
CN111671959A (zh) * 2020-05-27 2020-09-18 包头市节与洁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传染性疾病专用杀菌消毒厕所
CN112268343A (zh) * 2020-11-16 2021-01-26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高净化及病原微生物消杀多功能空气净化器、装置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86620B2 (ja) 一体式加湿器を備えた呼吸ガスの供給装置
JP6134456B1 (ja) 温水循環型介護機器
KR100955105B1 (ko) 환자용 침대 겸용 배변장치
CN107449061B (zh) 一种呼吸内科病房用空气净化装置
CN101869523A (zh) 卧床人体护理器
KR101212650B1 (ko) 데스크형 의료용 흡인장치
KR20090028299A (ko) 살균 장치가 구비된 청소기
WO2020132979A1 (zh) 设备带及其工作方法
CN115235027A (zh) 护理系统消杀装置
CN210250389U (zh) 设备带
CN111256222A (zh) 一种医院病房空气净化装置
CN212788769U (zh) 牙科电动抽吸机
CN113057829B (zh) 一种卧便护理设备及使用方法
KR101018471B1 (ko) 자동 배설물 처리 장치
KR20190055869A (ko) 공기 청정기
JP2005320715A (ja) 温水洗浄便座装置
JP2001321443A (ja) 陽圧呼吸療法装置
JPH1156892A (ja) 排泄物処理装置
JP2003056871A (ja) 加湿機
KR20140085843A (ko) 비데
BR112021004151A2 (pt) conjunto de filtração para reduzir mau odores no ar e rejeitos aerossolizados de banheiros
CN220250187U (zh) 一种icu室内净化装置
KR200237128Y1 (ko) 화장실의 좌변기용 오존 탈취 장치
CN115192345A (zh) 一种护理系统恒温控制装置
KR20110101681A (ko) 환자 오물 처리용 흡입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