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33960B - 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33960B CN115233960B CN202210678269.XA CN202210678269A CN115233960B CN 115233960 B CN115233960 B CN 115233960B CN 202210678269 A CN202210678269 A CN 202210678269A CN 115233960 B CN115233960 B CN 11523396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 platform
- core tube
- frame body
- conver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8—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4—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3/00—Structural elongated elements designed for load-supporting
- E04C3/02—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 E04C3/20—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e.g. with reinforcements or tensioning membe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04—Means for fastening, supporting, or bracing scaffolds on or against building constructions
- E04G5/046—Means for fastening, supporting, or bracing scaffolds on or against building constructions for fastening scaffoldings on wal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用于解决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在空中增加墙体的施工问题。该结构,包括钢平台和转换梁,钢平台包括顶梁、底梁、内筒架和外挂架,内筒架包括通过活动梁连接的外侧内筒架体和内侧内筒架体,外侧内筒架体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架体单元和第二架体单元;转换梁梁底埋设一根钢骨钢梁,转换梁两端分别与劲性钢柱顶端所在的侧墙浇筑为一体结构;钢骨钢梁两端分别搁置于墙体劲性钢柱的钢牛腿上,钢骨钢梁两端与两侧劲性钢柱抵紧,钢骨钢梁下端通过短钢柱悬挂模板支架平台;钢骨钢梁上方通过倒链拉结扁担梁,多根扁担梁间隔设置于外侧内筒架体和内侧内筒架体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超高层建筑大多数都需要设置核心筒来提高整体塔楼的抗侧力能力。面临核心筒在空中增加墙体的施工,传统施工方法多采用由楼板层做落地满堂支模架的方法浇筑转换梁,传统落地支架的做法,支模高度大,施工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解决了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在空中增加墙体的施工问题,也可以解决核心筒外墙向中间转移而下部没有墙体的施工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包括:
钢平台,所述钢平台沿核心筒剪力墙横截面延伸,所述钢平台包括顶梁、底梁、内筒架和外挂架,所述内筒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梁和底梁固定连接,所述内筒架通过位于其底部的钢牛腿支撑于核心筒剪力墙的预留孔中,所述内筒架包括通过活动梁连接的外侧内筒架体和内侧内筒架体,所述外侧内筒架体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架体单元和第二架体单元,所述外挂架悬挂于钢平台顶梁下方;
转换梁,所述转换梁梁底埋设一根钢骨钢梁,所述转换梁的两端分别与劲性钢柱顶端所在的侧墙浇筑为一体结构;所述钢骨钢梁两端分别搁置于核心筒剪力墙沿墙体高度方向的预埋劲性钢柱的钢牛腿上,所述钢骨钢梁两端与两侧劲性钢柱抵紧,所述钢骨钢梁下端通过短钢柱悬挂模板支架平台;所述钢骨钢梁上方通过倒链拉结扁担梁,多根所述扁担梁间隔设置于所述钢骨钢梁上方的钢平台主梁上。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吊装钢骨钢梁,将钢骨钢梁对应位置处的钢大模结构中设置抽条模板,即钢骨钢梁两端的模板为抽条模板,所述抽条模板的宽度大于转换梁的宽度,所述抽条模板与钢大模可拆卸式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提供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安装钢平台,所述钢平台沿核心筒剪力墙横截面延伸,所述钢平台包括顶梁、底梁、内筒架和外挂架,所述内筒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梁和底梁固定连接,所述内筒架通过位于其底部的钢牛腿支撑于核心筒剪力墙的预留孔中,所述内筒架包括通过活动梁连接的外侧内筒架体和内侧内筒架体,所述外侧内筒架体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架体单元和第二架体单元,所述外挂架悬挂于钢平台顶梁下方;
将所述钢平台爬升至待施工转换梁的下一层,并在核心筒墙体中对应埋设劲性钢柱;
步骤S2、将所述钢平台爬升一层,移除所述活动梁、钢骨钢梁上方的内侧内筒架体和钢骨钢梁两端的抽条模板,并在劲性钢柱上安装钢牛腿,将钢骨钢梁斜吊进钢平台内并搁置于钢牛腿上;然后在钢平台上安装扁担梁并使用倒链拉结到所述钢骨钢梁上,微调钢骨钢梁的位置,并使其与两侧劲性钢柱焊接形成整体;所述钢骨钢梁下端通过短钢柱悬挂模板支架平台,所述模板支架平台承托所述转换梁底模;
步骤S3、绑扎转换梁钢筋;随后吊入所述转换梁侧模、阴角三角模板,并完成各模板之间的固定连接,同时浇筑混凝土完成转换梁和同层核心筒墙体的施工;
步骤S4、断开外侧内筒架体的第一架体单元和第二架体单元之间的连接,得到变形后的钢平台,并爬升变形后的钢平台,此时第二架体单元转化为变形后钢平台的外挂脚手;
步骤S5、当后续施工工序中核心筒墙体厚度小于转换梁宽度时,核心筒墙体外侧增加一个木质盒子,以使模板适合墙体的墙厚。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劲性钢柱上安装钢牛腿;
第二步、拆除钢平台活动梁,将钢骨钢梁斜吊进钢平台内,先将钢骨钢梁一端安装到一侧钢牛腿上,再将钢骨钢梁另一端安装到另一侧钢牛腿上;
第三步、在钢平台的主梁上临时安装多根扁担梁;并在扁担梁上悬挂倒链,所述钢骨钢梁通过倒链拉结到扁担梁上;
第四步、微调钢骨钢梁的位置,使得所述钢骨钢梁一端与劲性钢柱焊接连接完成后,再将所述钢骨钢梁另一端焊接接长,与另一侧劲性钢柱焊接连接,使得钢骨钢梁与劲性钢柱形成整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短钢柱的最小长度为钢骨钢梁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转换梁底模的厚度以及模板支架平台厚度之和,所述短钢柱上端与钢骨钢梁的下翼缘焊接连接,所述短钢柱下端穿过模板支架平台留设的洞口,在模板支架平台下部通过转换件将模板支架平台拉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模板支架平台的宽度与转换梁的梁宽相同,在模板支架平台上有一排对拉螺栓孔,用于安装转换梁底模下部坎脚固定螺栓。这样使得核心筒墙体既有模板和新增加的墙体模板高度、构造相同,便于后续施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转换梁钢筋绑扎完成后,吊入转换梁侧模,并临时固定在模板支架平台上,再恢复活动梁,并在活动梁上悬挂倒链拉结,将所述转换梁侧模通过倒链微调到位,所述转换梁侧模通过对拉螺杆连接,下部的坎脚通过对拉螺杆搁置在模板支架平台上,至此,所述转换梁侧模安装完成。
进一步地,所有模板采用标准化设计,在需要施工转换梁的地方,钢骨钢梁两端的钢大模采用抽条模板,方便拆装,施工转换梁时,先把抽条模板取走,转换梁每边增加一块阴角三角模板,阴角三角模板用于连接钢大模和转换梁侧模;当新增加墙体厚度小于转换梁宽度时,需要在阴角三角模板端部增加一块接宽模板,该接宽模板与所述钢大模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包括:随着核心筒墙体的变形,所述变形后的钢平台每爬升一层,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封板来封闭拆除位置的空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包括钢平台和转换梁,钢平台沿核心筒剪力墙横截面延伸,钢平台包括顶梁、底梁、内筒架和外挂架,内筒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梁和底梁固定连接,内筒架通过位于其底部的钢牛腿支撑于核心筒剪力墙的预留孔中,内筒架包括通过活动梁连接的外侧内筒架体和内侧内筒架体,外侧内筒架体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架体单元和第二架体单元,外挂架悬挂于钢平台顶梁下方,转换梁梁底埋设一根钢骨钢梁,转换梁的两端分别与劲性钢柱顶端所在的侧墙浇筑为一体结构;钢骨钢梁两端分别搁置于核心筒剪力墙沿墙体高度方向的预埋劲性钢柱的钢牛腿上,钢骨钢梁两端与两侧劲性钢柱抵紧,钢骨钢梁下端通过短钢柱悬挂模板支架平台;钢骨钢梁上方通过倒链拉结扁担梁,多根扁担梁间隔设置于所述钢骨钢梁上方的钢平台主梁上。通过模块化的钢平台爬模系统,采用钢平台活动梁、模块化设计的内筒架,满足了转换梁快速施工的要求。而且,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内筒架,实现了内筒架的拆分,完成了钢平台的空中变形,同时原有内筒架转换为变形后钢平台的外挂架,提高了高空作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用于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的示意图;
图2至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施工方法步骤S1~S5的示意图;
图7至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施工方法步骤S2的详图;
图11是图8的A-A剖视图;
图12是图9的B-B剖视图;
图13是图10的C-C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用于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的抽条模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用于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的阴角三角模板、接宽模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
10-钢平台顶梁,11-外挂架,12-活动梁,13-外侧内筒架体,14-内侧内筒架体,15-第一架体单元,16-第二架体单元,17-劲性钢柱,18-钢平台主梁;20-转换梁,21-钢骨钢梁,22-扁担梁,23-钢牛腿,24-倒链,25-短钢柱,26-接宽模板,27-抽条模板,28-转换梁底模,29-阴角三角模板,30-模板支架平台,31-调高螺母,33-封口调节件;40-侧墙,41-加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图1至图15,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
请参考图1至图15,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包括:
钢平台和转换梁20,钢平台沿核心筒剪力墙横截面延伸,钢平台包括钢平台顶梁10、底梁、内筒架和外挂架11,内筒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钢平台顶梁10和底梁固定连接,内筒架通过位于其底部的钢牛腿23支撑于核心筒剪力墙的预留孔中,内筒架包括通过活动梁12连接的外侧内筒架体13和内侧内筒架体14,外侧内筒架体13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架体单元15和第二架体单元16,外挂架11悬挂于钢平台顶梁10下方,转换梁20梁底埋设一根钢骨钢梁21,转换梁20的两端分别与劲性钢柱17顶端所在的侧墙40浇筑为一体结构;钢骨钢梁21两端分别搁置于核心筒剪力墙沿墙体高度方向的预埋劲性钢柱17的钢牛腿23上,钢骨钢梁21两端与两侧劲性钢柱17抵紧,钢骨钢梁21下端通过短钢柱25悬挂模板支架平台30;钢骨钢梁21上方通过倒链24拉结扁担梁22,多根扁担梁22间隔设置于钢骨钢梁21上方的钢平台主梁18上。通过模块化的钢平台爬模系统,采用钢平台活动梁12、模块化设计的内筒架,满足了转换梁20快速施工的要求。而且,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内筒架,实现了内筒架的拆分,完成了钢平台的空中变形,同时原有内筒架转换为变形后钢平台的外挂架,提高了高空作业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为了方便吊装钢骨钢梁21,将钢骨钢梁21对应位置处的钢大模结构中设置抽条模板27,即钢骨钢梁21两端的模板为抽条模板27,抽条模板27的宽度大于转换梁20的宽度,抽条模板27与钢大模可拆卸式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提供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安装钢平台,钢平台沿核心筒剪力墙横截面延伸,钢平台包括钢平台顶梁18、底梁、内筒架和外挂架11,内筒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钢平台顶梁18和底梁固定连接,内筒架通过位于其底部的钢牛腿23支撑于核心筒剪力墙的预留孔中,内筒架包括通过活动梁12连接的外侧内筒架体13和内侧内筒架体14,外侧内筒架体13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架体单元15和第二架体单元16,外挂架悬挂于钢平台顶梁下方;
将钢平台爬升至待施工转换梁的下一层,并在核心筒墙体中对应埋设劲性钢柱17;
步骤S2、将钢平台爬升一层,移除活动梁12、钢骨钢梁21上方的内侧内筒架体14和钢骨钢梁21两端的抽条模板27,并在劲性钢柱17上安装钢牛腿23,将钢骨钢梁21斜吊进钢平台内并搁置于钢牛腿23上;然后在钢平台上安装扁担梁22并使用倒链24拉结到钢骨钢梁21上,微调钢骨钢梁21的位置,并使其与两侧劲性钢柱17焊接形成整体;钢骨钢梁21下端通过短钢柱25悬挂模板支架平台30,模板支架平台30承托转换梁底模28;
步骤S3、绑扎转换梁20钢筋;随后吊入转换梁侧模、阴角三角模板29,并完成各模板之间的固定连接,同时浇筑混凝土完成转换梁20和同层核心筒墙体的施工;
步骤S4、断开外侧内筒架体13的第一架体单元15和第二架体单元16之间的连接,得到变形后的钢平台,并爬升变形后的钢平台,此时第二架体单元转化为变形后钢平台的外挂脚手;
步骤S5、当后续施工工序中核心筒墙体厚度小于转换梁20宽度时,核心筒墙体外侧增加一个木质盒子,以使模板适合墙体的墙厚。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劲性钢柱17上安装钢牛腿23;
第二步、拆除钢平台活动梁12,将钢骨钢梁21斜吊进钢平台内,先将钢骨钢梁21一端安装到一侧钢牛腿23上,再将钢骨钢梁21另一端安装到另一侧钢牛腿23上;
第三步、在钢平台的主梁18上临时安装多根扁担梁22;并在扁担梁22上悬挂倒链24,钢骨钢梁21通过倒链24拉结到扁担梁22上;
第四步、微调钢骨钢梁21的位置,使得钢骨钢梁21一端与劲性钢柱17焊接连接完成后,再将钢骨钢梁21另一端焊接接长,与另一侧劲性钢柱17焊接连接,使得钢骨钢梁21与劲性钢柱17形成整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短钢柱25的最小长度为钢骨钢梁21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转换梁底模28的厚度以及模板支架平台30的厚度之和,短钢柱25上端与钢骨钢梁21的下翼缘焊接连接,短钢柱25下端穿过模板支架平台30留设的洞口,在模板支架平台30下部通过转换件将模板支架平台30拉住。
特别地,短钢柱25包括螺纹拉杆(未图示)和调高螺母31,从而保证转换梁底模28的平整度。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模板支架平台30的宽度与转换梁20的梁宽相同,在模板支架平台30上有一排对拉螺栓孔,用于安装转换梁底模28下部坎脚固定螺栓。这样使得核心筒墙体既有模板和新增加的墙体模板高度、构造相同,便于后续施工。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转换梁20钢筋绑扎完成后,吊入转换梁侧模,并临时固定在模板支架平台30上,再恢复活动梁12,并在活动梁12上悬挂倒链24拉结,将转换梁侧模通过倒链24微调到位,转换梁侧模通过对拉螺杆连接,下部的坎脚通过对拉螺杆搁置在模板支架平台30上,至此,转换梁侧模安装完成。为了保证受力稳定性,转换梁侧模上设有加劲板41。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所有模板采用标准化设计,在需要施工转换梁20的地方,钢骨钢梁21两端的钢大模采用抽条模板27,方便拆装,施工转换梁20时,先把抽条模板27取走,转换梁20每边增加一块阴角三角模板29,阴角三角模板29用于连接钢大模和转换梁侧模;当新增加墙体厚度小于转换梁20宽度时,需要在阴角三角模板29端部增加一块接宽模板26,该接宽模板26与钢大模通过螺栓连接。
特别地,模板支架平台30的端部还设有封口调节件33,从而保证转换梁底模28的安全架设,防止出现模板滑移脱轨的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所述步骤S4包括:随着核心筒墙体的变形,变形后的钢平台每爬升一层,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封板来封闭拆除位置的空挡。
上述实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以上实例的限制。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平台,所述钢平台沿核心筒剪力墙横截面延伸,所述钢平台包括顶梁、底梁、内筒架和外挂架,所述内筒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梁和底梁固定连接,所述内筒架通过位于其底部的钢牛腿支撑于核心筒剪力墙的预留孔中,所述内筒架包括通过活动梁连接的外侧内筒架体和内侧内筒架体,所述外侧内筒架体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架体单元和第二架体单元,所述外挂架悬挂于钢平台顶梁下方;
转换梁,所述转换梁梁底埋设一根钢骨钢梁,所述转换梁的两端分别与劲性钢柱顶端所在的侧墙浇筑为一体结构;所述钢骨钢梁两端分别搁置于核心筒剪力墙沿墙体高度方向的预埋劲性钢柱的钢牛腿上,所述钢骨钢梁两端与两侧劲性钢柱抵紧,所述钢骨钢梁下端通过短钢柱悬挂模板支架平台;所述钢骨钢梁上方通过倒链拉结扁担梁,多根所述扁担梁间隔设置于所述钢骨钢梁上方的钢平台主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骨钢梁两端的模板为抽条模板,所述抽条模板的宽度大于转换梁的宽度,所述抽条模板与钢大模可拆卸式连接。
3.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提供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安装钢平台,所述钢平台沿核心筒剪力墙横截面延伸,所述钢平台包括顶梁、底梁、内筒架和外挂架,所述内筒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梁和底梁固定连接,所述内筒架通过位于其底部的钢牛腿支撑于核心筒剪力墙的预留孔中,所述内筒架包括通过活动梁连接的外侧内筒架体和内侧内筒架体,所述外侧内筒架体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架体单元和第二架体单元,所述外挂架悬挂于钢平台顶梁下方;
将所述钢平台爬升至待施工转换梁的下一层,并在核心筒墙体中对应埋设劲性钢柱;
步骤S2、将所述钢平台爬升一层,移除所述活动梁、钢骨钢梁上方的内侧内筒架体和钢骨钢梁两端的抽条模板,并在劲性钢柱上安装钢牛腿,将钢骨钢梁斜吊进钢平台内并搁置于钢牛腿上;然后在钢平台上安装扁担梁并使用倒链拉结到所述钢骨钢梁上,微调钢骨钢梁的位置,并使其与两侧劲性钢柱焊接形成整体;所述钢骨钢梁下端通过短钢柱悬挂模板支架平台,所述模板支架平台承托所述转换梁底模;
步骤S3、绑扎转换梁钢筋;随后吊入所述转换梁侧模、阴角三角模板,并完成各模板之间的固定连接,同时浇筑混凝土完成转换梁和同层核心筒墙体的施工;
步骤S4、断开外侧内筒架体的第一架体单元和第二架体单元之间的连接,得到变形后的钢平台,并爬升变形后的钢平台,此时第二架体单元转化为变形后钢平台的外挂脚手;
步骤S5、当后续施工工序中核心筒墙体厚度小于转换梁宽度时,核心筒墙体外侧增加一个木质盒子,以使模板适合墙体的墙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劲性钢柱上安装钢牛腿;
第二步、拆除钢平台活动梁,将钢骨钢梁斜吊进钢平台内,先将钢骨钢梁一端安装到一侧钢牛腿上,再将钢骨钢梁另一端安装到另一侧钢牛腿上;
第三步、在钢平台的主梁上临时安装多根扁担梁;并在扁担梁上悬挂倒链,所述钢骨钢梁通过倒链拉结到扁担梁上;
第四步、微调钢骨钢梁的位置,使得所述钢骨钢梁一端与劲性钢柱焊接连接完成后,再将所述钢骨钢梁另一端焊接接长,与另一侧劲性钢柱焊接连接,使得钢骨钢梁与劲性钢柱形成整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钢柱的最小长度为钢骨钢梁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转换梁底模的厚度以及模板支架平台厚度之和,所述短钢柱上端与钢骨钢梁的下翼缘焊接连接,所述短钢柱下端穿过模板支架平台留设的洞口,在模板支架平台下部通过转换件将模板支架平台拉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模板支架平台的宽度与转换梁的梁宽相同,在模板支架平台上有一排对拉螺栓孔,用于安装转换梁底模下部坎脚固定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转换梁钢筋绑扎完成后,吊入转换梁侧模,并临时固定在模板支架平台上,再恢复活动梁,并在活动梁上悬挂倒链拉结,将所述转换梁侧模通过倒链微调到位,所述转换梁侧模通过对拉螺杆连接,下部的坎脚通过对拉螺杆搁置在模板支架平台上,至此,所述转换梁侧模安装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转换梁时,先把抽条模板取走,转换梁每边增加一块阴角三角模板,阴角三角模板用于连接钢大模和转换梁侧模;当墙体厚度小于转换梁宽度时,需要在阴角三角模板端部增加一块接宽模板,该接宽模板与所述钢大模通过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所述变形后的钢平台每爬升一层,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封板来封闭拆除位置的空挡。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78269.XA CN115233960B (zh) | 2022-06-13 | 2022-06-13 | 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 |
PCT/CN2022/118867 WO2023240812A1 (zh) | 2022-06-13 | 2022-09-15 | 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78269.XA CN115233960B (zh) | 2022-06-13 | 2022-06-13 | 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33960A CN115233960A (zh) | 2022-10-25 |
CN115233960B true CN115233960B (zh) | 2023-06-02 |
Family
ID=83668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78269.XA Active CN115233960B (zh) | 2022-06-13 | 2022-06-13 | 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33960B (zh) |
WO (1) | WO202324081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06152B (zh) * | 2022-10-12 | 2022-12-16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大倾角斜墙收分顶升式钢平台施工装置及方法 |
CN115559554B (zh) * | 2022-12-01 | 2023-03-24 |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支顶结构过多时安装与既有梁碰撞的新增梁的施工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92572Y (zh) * | 2008-11-19 | 2009-08-19 | 江苏省江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后浇带空中转换层 |
CN109457930A (zh) * | 2018-11-07 | 2019-03-12 | 上海建工建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不规则墙体施工的整体提升钢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CN110805259A (zh) * | 2019-11-09 | 2020-02-18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同步施工的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及施工方法 |
CN113502924A (zh) * | 2021-07-31 | 2021-10-15 | 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层封闭核心筒内钢梁施工的方法 |
CN113931313A (zh) * | 2021-10-22 | 2022-01-14 |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034593A1 (en) * | 2009-09-18 | 2011-03-24 | Rotondo Weirich,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rapid manufacturing of concrete modular housing units |
-
2022
- 2022-06-13 CN CN202210678269.XA patent/CN115233960B/zh active Active
- 2022-09-15 WO PCT/CN2022/118867 patent/WO2023240812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92572Y (zh) * | 2008-11-19 | 2009-08-19 | 江苏省江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后浇带空中转换层 |
CN109457930A (zh) * | 2018-11-07 | 2019-03-12 | 上海建工建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不规则墙体施工的整体提升钢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CN110805259A (zh) * | 2019-11-09 | 2020-02-18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同步施工的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及施工方法 |
CN113502924A (zh) * | 2021-07-31 | 2021-10-15 | 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层封闭核心筒内钢梁施工的方法 |
CN113931313A (zh) * | 2021-10-22 | 2022-01-14 |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240812A1 (zh) | 2023-12-21 |
CN115233960A (zh) | 2022-10-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88582B (zh) | 滑模平台及其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筒体滑模施工方法 | |
CN202090591U (zh) | 一种建筑施工升降式爬升模板 | |
CN201339250Y (zh) | 劲性结构框架梁预制钢筋骨架结构 | |
CN200975103Y (zh) | 液压中心顶升爬模装置 | |
CN115233960B (zh) | 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 | |
WO2013185277A1 (zh) | 高层钢结构建筑钢筋砼筒体的施工方法 | |
CN202627506U (zh) | 现浇混凝土联系梁模板 | |
CN105780922B (zh) | 大跨度型钢混凝土转换桁架分段吊装支模体系施工方法 | |
CN111305439A (zh) | 一种带免拆模钢架叠合板 | |
CN109914244B (zh) | 一种适用于高塔钢混结合横梁钢结构安装及底、顶板混凝土浇筑的弱支架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
CN110878522B (zh) | 主塔下横梁施工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09025103A (zh) | 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楼梯 | |
CN111663659B (zh) | 错层同步施工方法 | |
CN112832368A (zh) | 一种超高处悬挑梁快速施工工艺 | |
CN103485574A (zh) | 一种造粒塔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 | |
CN110965757A (zh) | 一种适用于具有翻边结构墙体的脚手架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442737B (zh) | 一种复合保温楼面板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512776B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多腔体钢板组合剪力墙的施工方法 | |
CN108797350B (zh) | 一种塔柱内外劲性骨架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7296399U (zh) | 连续浇筑成型整体装配式楼梯模板体系 | |
CN101324086A (zh) | 大跨度箱形变截面钢筋混凝土拱施工方法 | |
CN212336673U (zh) | 一种适用于具有翻边结构墙体的脚手架及脚手架组件 | |
CN215630118U (zh) | 一种可移动式铝模板管廊连续浇筑成型结构 | |
CN211818054U (zh) | 装配式剪力墙外围现浇部位安全防护装置的固定结构 | |
CN114837350A (zh) | 一种等同现浇的装配式预制竖向构件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