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29913A - 一种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29913A
CN115229913A CN202210963981.4A CN202210963981A CN115229913A CN 115229913 A CN115229913 A CN 115229913A CN 202210963981 A CN202210963981 A CN 202210963981A CN 115229913 A CN115229913 A CN 115229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retardant
free flame
plate
formaldehy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639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杰
施连军
常庆华
周飞
郑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se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se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se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se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639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299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29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299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DWORKING VENEER OR PLYWOOD
    • B27D1/00Joining wood veneer with any material; Forming articles thereby; Preparatory processing of surfaces to be joined, e.g. scoring
    • B27D1/04Joining wood veneer with any material; Forming articles thereby; Preparatory processing of surfaces to be joined, e.g. scoring to produce plywood or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Plywood sheets
    • B27D1/08Manufacture of shaped articles; Presses specially design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DWORKING VENEER OR PLYWOOD
    • B27D1/00Joining wood veneer with any material; Forming articles thereby; Preparatory processing of surfaces to be joined, e.g. scoring
    • B27D1/04Joining wood veneer with any material; Forming articles thereby; Preparatory processing of surfaces to be joined, e.g. scoring to produce plywood or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Plywood sheets
    • B27D1/06Manufacture of central layers; Form of central lay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6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epoxy resin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18Fireproof paints including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Veneer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e Of Plywo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无醛阻燃胶粘涂料、面板、底板、多个网面板、多个中间板;中间板和网面板上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并组坯形成中间板组;对中间板组进行冷压;对中间板组进行热压;在面板的下表面、底板的上表面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并与中间板组进行组坯形成复合板材;对复合板材进行冷压;对复合板材进行热压;对复合板材进行陈放、分选打包;本发明在使用中,针对中间板、复合板材选用不同的冷热压时间、压力等参数,避免面板和底板因压力过大而破裂,或中间板因压力过小而开胶的问题,且网面板的设置锁住大量阻燃剂,使得无醛阻燃胶合板具备较强的阻燃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板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胶合板是由木段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多层的板状材料,通常用奇数层单板,并使相邻层单板的纤维方向互相垂直胶合而成,胶合板是家具常用材料之一,为人造板三大板之一,但现有胶合板存在含甲醛含量过高、阻燃效果较差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1421625A”的一种新型耐候阻燃无醛添加胶合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取异氰酸酯改性类无醛添加无醛胶粘剂,耐候耐水;步骤2:对单板进行阻燃处理,使其具备阻燃性;步骤3:调胶,在调胶过程中加入阻燃剂,使胶层具有阻燃性;步骤4:对处理后的单板进行涂胶、组丕、热压等工序,并使其成型;步骤5:成型后的基板表面进行表面处理,涂抹防火涂料,增加阻燃性;通过选用无醛胶合剂,减少甲醛的排放量,并在调胶的过程中添加物理阻燃剂,加强胶合板的阻燃性。
但现有技术仍存在较大缺陷,如:涂有阻燃涂料的板材在压合过程中会使得大量阻燃涂料溢出,从而使得板材上阻燃涂料量减少,导致板材阻燃效果下降的问题,且板材的面板和底板厚度较薄,若对复合板材整体进行压合时,在压力参数上难以调节,若压力过大会导致面板和底板破裂,若压力过小则会导致中间板因压力不够而发生开胶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S101、准备无醛阻燃胶粘涂料、面板、底板、多个网面板、多个中间板;
所述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组成:阻燃剂15-20%、环氧树脂20-30%、聚乙酸乙烯酯补足余量;该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的使用使得无醛阻燃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达到ENF级≤0.025mg/m3(气候箱法),且使得无醛阻燃胶合板的阻燃功能达到燃烧性能等级B1级,从而使得无醛胶合板具备极低的甲醛释放量和极高的阻燃性能;
所述阻燃剂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改性LDHs,制备方法为: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再加入纳米LDHs,搅拌0.5-1h后,滴加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5-70℃水浴搅拌反应3-5h后,过滤、真空干燥后,即得所述阻燃剂;
S102、在中间板和网面板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并组坯形成中间板组;
且中间板的涂胶方式为:当中间板处于中间板组的最中心位置时,采用两侧双面涂胶方式,涂胶量为160-220g/m2;其他情况下,中间板均采用内侧单面涂胶方式,即向着靠近中间板组中心的一面进行胶贴组坯,涂胶量为160-220g/m2
网面板采用内侧单面涂胶方式,即向着靠近中间板组中心的一面进行胶贴组坯,涂胶量为130-150g/m2
S103、对中间板组进行冷压;
S104、对中间板组进行热压;
S105、按100-120g/m2的涂胶量分别在面板的下表面、底板的上表面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并与中间板组进行组坯形成复合板材;
S106、对复合板材进行冷压;
S107、对复合板材进行热压;
S108、对复合板材进行陈放、分选打包;
先将网面板和中间板涂胶组坯形成中间板组,再对中间板组进行冷压、热压,热压后的中间板组和面板、底板涂胶组坯形成复合板材,再对复合板材进行冷压、热压,针对中间板、复合板材选用不同的冷热压时间、压力等参数,避免面板和底板因压力过大而破裂,或中间板因压力过小而开胶的问题,降低无醛阻燃胶合板制造过程的不良率,提高成品质量,且网面板的设置锁住大量阻燃剂,避免无醛阻燃胶合板在压合过程中出现大量阻燃剂溢出的问题,使得无醛阻燃胶合板的板层间存储大量的阻燃剂,从而使得无醛阻燃胶合板具备较强的阻燃性能。
优选的,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无水乙醇、纳米LDHs、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0.5-0.8):10:(2-4):(0.3-0.5)。
优选的,面板和底板含水率均为8-12%,中间板含水率为8-14%。
优选的,中间板组冷压压力为0.6-0.8Mpa,冷压时间为45-65min。
优选的,中间板组热压压力为0.65-0.75Mpa,热压时间为15-20min,热压温度为115-120℃。
优选的,复合板材冷压压力为0.6-0.8Mpa,冷压时间为6-10min。
优选的,复合板材热压压力为0.55-0.65Mpa,热压时间为10-12min,热压温度为115-120℃。
优选的,网面板为弹性材质的弹性绳编织而成,弹性材质的网面板提供缓冲效果,防止中间板、面板和底板在压合过程中因压力过大而破裂的问题。
优选的,在中间板和网面板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并组坯形成中间板组,具体包括:
多个中间板包括一个最厚的中间芯板和其他的多个中间层板,在中间芯板两侧各设置中间层板,且在中间芯板和中间层板间设置不低于一个的网面板,在中间芯板的两侧面、网面板和中间层板的内侧面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并对中间芯板、网面板和中间层板进行组坯成形,形成第一中间板组,并对第一中间板组进行冷压;
在冷压后的第一中间板组两侧各设置中间层板,且在第一中间板组和中间层板间设置不低于一个的网面板,在网面板和中间层板内侧面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并对第一中间板组、网面板和中间层板进行组坯成形,形成第二中间板组,并对第二中间板组进行冷压,以此类推并最终形成中间板组。
优选的,中间芯板、网面板和中间层板进行组坯成形,形成第一中间板组,具体包括:
1)选用大小尺寸小于中间芯板的网面板,在中间芯板两侧面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再将内侧面涂抹有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的网面板放置在中间芯板两侧上,使得中间芯板和网面板组坯成形;
2)再在步骤1)处理后的网面板边缘部上放置新的内侧面涂有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的网面板,使得两个网面板组坯成形;
3)多次重复步骤2),使得多个网面板边缘部彼此重叠压靠,以此使得多个网面板在中间芯板上组坯成形;
4)将内侧面涂有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的中间层板放在步骤3)处理后的最外层网面板上,使得中间层板和网面板组坯成形,以此形成带有多层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多层网面板的第一中间板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先将网面板和中间板涂胶组坯形成中间板组,再对中间板组进行冷压、热压,热压后的中间板组和面板、底板涂胶组坯形成复合板材,再对复合板材进行冷压、热压,相较于传统方法中对整体板材进行冷压、热压的生产方式而言,能够针对中间板、复合板材选用不同的冷热压时间、压力等参数,避免面板和底板因压力过大而破裂,或中间板因压力过小而开胶的问题,降低无醛阻燃胶合板制造过程的不良率,提高成品质量,且网面板的设置锁住大量无醛阻燃胶粘涂料,避免无醛阻燃胶合板在压合过程中出现大量胶粘涂料或阻燃剂溢出的问题,使得无醛阻燃胶合板的板层间固定存储大量的阻燃剂,从而使得无醛阻燃胶合板具备较强的阻燃性能。
2、本发明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的使用使得无醛阻燃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达到ENF级≤0.025mg/m3(气候箱法),且使得无醛阻燃胶合板的阻燃功能达到燃烧性能等级B1级,从而使得无醛胶合板具备极低的甲醛释放量和极高的阻燃性能。
3、本发明利用三聚氰胺氰尿酸盐、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纳米LDHs反应,以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中间体,65-70℃,通过-NH2与环氧基的开环反应形成共价键,进而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稳定插入纳米LDHs层间孔道,形成三嗪基共价插层LDHs的阻燃剂,为无卤高抑烟阻燃剂,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和LDHs高温吸热分解释放N2、CO2、H2O(g),降低燃烧气体浓度,并带走部分热量,达到良好协同阻燃效果,同时,LDHs在600℃时脱水转化为高稳定的尖晶石结构,而三聚氰胺氰尿酸盐遇明火燃烧成炭,生成的炭层结构与尖晶石骨架结构形成致密的耐火保护层,严防明火的继续侵入,进而保证胶合板内部不会燃烧,且避免了胶层结构的遇热、遇火塌陷问题,显著提高胶合板的抗火性、热稳定性。
4、本发明阻燃剂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改性LDHs,呈三嗪基共价插层LDHs纳米结构,富含-NH2、-OH活性基团,掺于无醛阻燃胶粘涂料中,在115-120℃热压过程中,阻燃剂微粒通过-NH2、-OH活性基团与环氧树脂发生交联反应,进而将阻燃剂微粒接枝到环氧树脂分子链中,形成阻燃剂-有机聚合物一体化的稳定胶粘涂料,进而使阻燃剂微粒稳定固定于胶层中,避免阻燃剂从胶粘涂料或胶层中的外溢或分离问题;同时,阻燃剂还充当聚合物胶粘剂的固化剂,促进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的快速固化。
5、本发明阻燃剂具有特殊层状结构,多网面板具有多孔道或孔洞结构,多网面板与胶层(胶层中分散有阻燃剂)相辅相成,二者具有协同吸附有害气体及PM 2.5微粒,净化室内空气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准备无醛阻燃胶粘涂料、面板、底板、多个网面板、多个中间板;
S102、在中间板和网面板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并组坯形成中间板组;
且中间板的涂胶方式为:当中间板处于中间板组的最中心位置时,采用两侧双面涂胶方式,涂胶量为160-220g/m2;其他情况下,中间板均采用内侧单面涂胶方式,即向着靠近中间板组中心的一面进行胶贴组坯,涂胶量为160-220g/m2
网面板采用内侧单面涂胶方式,即向着靠近中间板组中心的一面进行胶贴组坯,涂胶量为130-150g/m2
S103、对中间板组进行冷压;
S104、对中间板组进行热压;
S105、按100-120g/m2的涂胶量分别在面板的下表面、底板的上表面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并与中间板组进行组坯形成复合板材;
S106、对复合板材进行冷压;
S107、对复合板材进行热压;
S108、对复合板材进行陈放、分选打包;
先将网面板和中间板涂胶组坯形成中间板组,再对中间板组进行冷压、热压,热压后的中间板组和面板、底板涂胶组坯形成复合板材,再对复合板材进行冷压、热压,相较于传统方法中对整体板材进行冷压、热压的生产方式而言,能够针对中间板、复合板材选用不同的冷热压时间、压力等参数,避免面板和底板因压力过大而破裂,或中间板因压力过小而开胶的问题,降低无醛阻燃胶合板制造过程的不良率,提高成品质量,且网面板的设置锁住大量无醛阻燃胶粘涂料,避免无醛阻燃胶合板在压合过程中出现大量胶粘涂料或阻燃剂溢出的问题,使得无醛阻燃胶合板的板层间存储大量的阻燃剂,从而使得无醛阻燃胶合板具备较强的阻燃性能。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前序准备工作:准备不含甲醛的无醛阻燃胶粘涂料、面板、底板、多个网面板和多个中间板备用;面板和底板含水率均为8-12%,中间板含水率为8-14%;
所述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组成:阻燃剂15-20%、环氧树脂20-30%、聚乙酸乙烯酯补足余量;该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的使用使得无醛阻燃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达到ENF级≤0.025mg/m3(气候箱法),且使得无醛阻燃胶合板的阻燃功能达到燃烧性能等级B1级,从而使得无醛胶合板具备极低的甲醛释放量和极高的阻燃性能;
所述阻燃剂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改性LDHs,制备方法为: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再加入纳米LDHs,搅拌0.5-1h后,滴加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5-70℃水浴搅拌反应3-5h后,过滤、真空干燥后,即得所述阻燃剂;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无水乙醇、纳米LDHs、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0.5-0.8):10:(2-4):(0.3-0.5);
该阻燃剂利用三聚氰胺氰尿酸盐、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纳米LDHs反应制出,以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中间体,65-70℃,通过-NH2与环氧基的开环反应形成共价键,进而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稳定插入纳米LDHs层间孔道,形成三嗪基共价插层LDHs的阻燃剂,为无卤高抑烟阻燃剂,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和LDHs高温吸热分解释放N2、CO2、H2O(g),降低燃烧气体浓度,并带走部分热量,达到良好协同阻燃效果,同时,LDHs在600℃时脱水转化为高稳定的尖晶石结构,而三聚氰胺氰尿酸盐遇明火燃烧成炭,生成的炭层结构与尖晶石骨架结构形成致密的耐火保护层,严防明火的继续侵入,进而保证胶合板内部不会燃烧,且避免了胶层结构的遇热、遇火塌陷问题,显著提高胶合板的抗火性、热稳定性;
该阻燃剂呈三嗪基共价插层LDHs纳米结构,富含-NH2、-OH活性基团,掺于无醛阻燃胶粘涂料中,在115-120℃热压过程中,阻燃剂微粒通过-NH2、-OH活性基团与环氧树脂发生交联反应,进而将阻燃剂微粒接枝到环氧树脂分子链中,形成阻燃剂-有机聚合物一体化的稳定胶粘涂料,进而使阻燃剂微粒稳定固定于胶层中,避免阻燃剂从胶粘涂料或胶层中的外溢或分离问题;同时,阻燃剂还充当聚合物胶粘剂的固化剂,促进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的快速固化;
网面板选用弹性材质的弹性绳编织而成,弹性材质的网面板提供缓冲效果,防止中间板、面板和底板在压合过程中因压力过大而破裂的问题,对面板、底板和中间板的表面进行清理,刮除面板、底板和中间板上的毛边毛刺,防止毛边毛刺刮伤工作人员;
由于阻燃剂具有特殊层状结构,多网面板具有多孔道或孔洞结构,多网面板与胶层(胶层中分散有阻燃剂)相辅相成,二者具有协同吸附有害气体及PM 2.5微粒,净化室内空气环境;
2)将无醛阻燃胶粘涂料推入涂胶机中,并使用夹持装置或负压吸附装置固定网面板、中间板,利用涂胶机在中间板、网面板端面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且中间板上涂胶量为160-220g/m2,且网面板上涂胶量为130-150g/m2,将多个中间板和多个网面板对齐并进行粘连固定,实现对中间板和网面板的组坯操作,使得多个中间板和多个网面板组坯形成中间板组;且中间板的涂胶方式为:当中间板处于中间板组的最中心位置时,采用两侧双面涂胶方式;其他情况下,中间板均采用内侧单面涂胶方式,即向着靠近中间板组中心的一面进行胶贴组坯;网面板采用内侧单面涂胶方式,即向着靠近中间板组中心的一面进行胶贴组坯;
3)将组坯固定后的中间板组输送至冷压装置处,利用冷压装置对中间板组进行冷压,中间板组的冷压压力为0.6-0.8Mpa,冷压时间为45-65min,冷压温度为室温,并对冷压后的中间板组进行刮灰、修补;
4)冷压后的中间板组放置2h后再输送至热压装置处,利用热压装置对中间板组进行热压,中间板组的热压压力为0.65-0.75Mpa,热压时间为15-20min,热压温度为115-120℃,并对热压后的中间板组进行刮灰、修补;
5)热压后的中间板组放置至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利用涂胶机在面板下表面、底板上表面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且面板、底板上涂胶量均为100-120g/m2,将面板、底板和中间板组对齐,并将面板、底板分别粘连在中间板组上下两端面上,实现对面板、中间板组和底板的组坯操作,使得面板、中间板组和底板组坯形成复合板材;
6)将组坯固定后的复合板材输送至冷压装置处,利用冷压装置对复合板材进行冷压,复合板材的冷压压力为0.60-0.8Mpa,冷压时间为6-10min,冷压温度为室温,并对冷压后的复合板材进行刮灰、修补;
7)冷压后的复合板材放置2h后再输送至热压装置处,利用热压装置对复合板材进行热压,复合板材的热压压力为0.55-0.65Mpa,热压时间为10-12min,热压温度为115-120℃,并对热压后的中间板组进行刮灰、修补;
8)热压后的复合板材放置至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在复合板材上方压入重物并陈放6-10d,使得复合板材的各个板层间的粘连效果更为牢靠,陈放结束后分选打包复合板材。
实施例一:
1)前序准备工作:准备不含甲醛的无醛阻燃胶粘涂料、面板、底板、十八个网面板和七个中间板,备用,并对面板、底板和中间板的表面进行清理,刮除面板、底板和中间板上的毛边毛刺;面板和底板含水率均为8%,中间板含水率为8%;
所述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组成:阻燃剂15%、环氧树脂20%、聚乙酸乙烯酯补足余量;
所述阻燃剂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改性LDHs,制备方法为: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再加入纳米LDHs,搅拌0.5-1h后,滴加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5℃水浴搅拌反应3h后,过滤、真空干燥后,即得所述阻燃剂;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无水乙醇、纳米LDHs、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0.5:10:2:0.3;
2)将无醛阻燃胶粘涂料推入涂胶机中,并使用夹持装置或负压吸附装置固定网面板、中间板,利用涂胶机在中间板、网面板端面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将网面板三三夹持在相邻的中间板之间并进行粘连固定,实现对中间板和网面板的组坯操作,使得七个中间板和十八个网面板组坯形成中间板组;且中间板的涂胶方式为:位于中间板组最中心位置的中间板采用两侧双面涂胶方式,涂胶量为160g/m2;其他六个中间板均采用内侧单面涂胶方式,即向着靠近中间板组中心的一面进行胶贴组坯,涂胶量为160g/m2;网面板采用内侧单面涂胶方式,即向着靠近中间板组中心的一面进行胶贴组坯,涂胶量为130g/m2
3)将组坯固定后的中间板组输送至冷压装置处,利用冷压装置对中间板组进行冷压,中间板组的冷压压力为0.6Mpa,冷压时间为45min,冷压温度为室温,并对冷压后的中间板组进行刮灰、修补;
4)冷压后的中间板组放置2h后再输送至热压装置处,利用热压装置对中间板组进行热压,中间板组的热压压力为0.65Mpa,热压时间为15min,热压温度为115℃,并对热压后的中间板组进行刮灰、修补;
5)热压后的中间板组放置至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利用涂胶机在面板下表面、底板上表面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且面板、底板上涂胶量均为100g/m2,将面板、底板和中间板组对齐,并将面板、底板分别粘连在中间板组上、下两端面上,实现对面板、中间板组和底板的组坯操作,使得面板、中间板组和底板组坯形成复合板材;
6)将组坯固定后的复合板材输送至冷压装置处,利用冷压装置对复合板材进行冷压,复合板材的冷压压力为0.60Mpa,冷压时间为6min,冷压温度为室温,并对冷压后的复合板材进行刮灰、修补;
7)冷压后的复合板材放置2h后再输送至热压装置处,利用热压装置对复合板材进行热压,复合板材的热压压力为0.55Mpa,热压时间为10min,热压温度为115℃,并对热压后的中间板组进行刮灰、修补;
8)热压后的复合板材放置至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在复合板材上方压入重物并陈放6d,即得无醛阻燃胶合板,并分选打包。
实施例二:
1)前序准备工作:准备不含甲醛的无醛阻燃胶粘涂料、面板、底板、十八个网面板和七个中间板,备用,并对面板、底板和中间板的表面进行清理,刮除面板、底板和中间板上的毛边毛刺;面板和底板含水率均为10%,中间板含水率为11%;
所述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组成:阻燃剂18%、环氧树脂25%、聚乙酸乙烯酯补足余量;
所述阻燃剂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改性LDHs,制备方法为: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再加入纳米LDHs,搅拌1h后,滴加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70℃水浴搅拌反应4h后,过滤、真空干燥后,即得所述阻燃剂;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无水乙醇、纳米LDHs、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0.65:10:3:0.4;
2)将无醛阻燃胶粘涂料推入涂胶机中,并使用夹持装置或负压吸附装置固定网面板、中间板,利用涂胶机在中间板、网面板端面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将网面板三三夹持在相邻的中间板之间并进行粘连固定,实现对中间板和网面板的组坯操作,使得七个中间板和十八个网面板组坯形成中间板组;且中间板的涂胶方式为:位于中间板组最中心位置的中间板采用两侧双面涂胶方式,涂胶量为190g/m2;其他六个中间板均采用内侧单面涂胶方式,即向着靠近中间板组中心的一面进行胶贴组坯,涂胶量为190g/m2;网面板采用内侧单面涂胶方式,即向着靠近中间板组中心的一面进行胶贴组坯,涂胶量为140g/m2
3)将组坯固定后的中间板组输送至冷压装置处,利用冷压装置对中间板组进行冷压,中间板组的冷压压力为0.7Mpa,冷压时间为55min,冷压温度为室温,并对冷压后的中间板组进行刮灰、修补;
4)冷压后的中间板组放置2h后再输送至热压装置处,利用热压装置对中间板组进行热压,中间板组的热压压力为0.6Mpa,热压时间为18min,热压温度为118℃,并对热压后的中间板组进行刮灰、修补;
5)热压后的中间板组放置至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利用涂胶机在面板下表面、底板上表面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且面板、底板上涂胶量均为110g/m2,将面板、底板和中间板组对齐,并将面板、底板分别粘连在中间板组上、下两端面上,实现对面板、中间板组和底板的组坯操作,使得面板、中间板组和底板组坯形成复合板材;
6)将组坯固定后的复合板材输送至冷压装置处,利用冷压装置对复合板材进行冷压,复合板材的冷压压力为0.7Mpa,冷压时间为8min,冷压温度为室温,并对冷压后的复合板材进行刮灰、修补;
7)冷压后的复合板材放置2h后再输送至热压装置处,利用热压装置对复合板材进行热压,复合板材的热压压力为0.60pa,热压时间为11min,热压温度为118℃,并对热压后的中间板组进行刮灰、修补;
8)热压后的复合板材放置至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在复合板材上方压入重物并陈放8d,即得无醛阻燃胶合板,并分选打包。
实施例三:
1)前序准备工作:准备不含甲醛的无醛阻燃胶粘涂料、面板、底板、十八个网面板和七个中间板,备用,并对面板、底板和中间板的表面进行清理,刮除面板、底板和中间板上的毛边毛刺;面板和底板含水率均为12%,中间板含水率为14%;
所述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组成:阻燃剂20%、环氧树脂30%、聚乙酸乙烯酯补足余量;
所述阻燃剂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改性LDHs,制备方法为: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再加入纳米LDHs,搅拌1h后,滴加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70℃水浴搅拌反应5h后,过滤、真空干燥后,即得所述阻燃剂;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无水乙醇、纳米LDHs、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0.8:10:4:0.5;
2)将无醛阻燃胶粘涂料推入涂胶机中,并使用夹持装置或负压吸附装置固定网面板、中间板,利用涂胶机在中间板、网面板端面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将网面板三三夹持在相邻的中间板之间并进行粘连固定,实现对中间板和网面板的组坯操作,使得七个中间板和十八个网面板组坯形成中间板组;且中间板的涂胶方式为:位于中间板组最中心位置的中间板采用两侧双面涂胶方式,涂胶量为220g/m2;其他六个中间板均采用内侧单面涂胶方式,即向着靠近中间板组中心的一面进行胶贴组坯,涂胶量为220g/m2;网面板采用内侧单面涂胶方式,即向着靠近中间板组中心的一面进行胶贴组坯,涂胶量为150g/m2
3)将组坯固定后的中间板组输送至冷压装置处,利用冷压装置对中间板组进行冷压,中间板组的冷压压力为0.8Mpa,冷压时间为65min,冷压温度为室温,并对冷压后的中间板组进行刮灰、修补;
4)冷压后的中间板组放置2h后再输送至热压装置处,利用热压装置对中间板组进行热压,中间板组的热压压力为0.75Mpa,热压时间为20min,热压温度为120℃,并对热压后的中间板组进行刮灰、修补;
5)热压后的中间板组放置至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利用涂胶机在面板下表面、底板上表面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且面板、底板上涂胶量均为120g/m2,将面板、底板和中间板组对齐,并将面板、底板分别粘连在中间板组上、下两端面上,实现对面板、中间板组和底板的组坯操作,使得面板、中间板组和底板组坯形成复合板材;
6)将组坯固定后的复合板材输送至冷压装置处,利用冷压装置对复合板材进行冷压,复合板材的冷压压力为0.8Mpa,冷压时间为10min,冷压温度为室温,并对冷压后的复合板材进行刮灰、修补;
7)冷压后的复合板材放置2h后再输送至热压装置处,利用热压装置对复合板材进行热压,复合板材的热压压力为0.65Mpa,热压时间为12min,热压温度为120℃,并对热压后的中间板组进行刮灰、修补;
8)热压后的复合板材放置至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在复合板材上方压入重物并陈放10d,即得无醛阻燃胶合板,并分选打包。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
步骤1)中:七个中间板包括一个厚度最厚的中间芯板和六个厚度相同的中间层板,且中间芯板和中间层板均为桉木板,中间芯板起到主要的支撑效果;
步骤2)中:将十个网面板五五分成两组网面板组,且每组中的五个网面板一侧面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并进行组坯,再将两组网面板组中涂有胶粘涂料的一面分别放置在两侧涂有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的中间芯板上、下两端面上(采用内侧单面涂胶方式,使网面板组向着靠近中间芯板的一面进行胶贴组坯),控制中间芯板涂胶量为200g/m2、网面板涂胶量为140g/m2,并对中间芯板和网面板组进行组坯,再使用夹持装置或负压吸附装置固定两个中间层板,利用涂胶机在两个中间层板一侧面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且中间层板上的涂胶量为200g/m2,将两个中间层板中涂有胶粘涂料的一面分别放置在两组网面板组远离中间芯板的端面上(采用内侧单面涂胶方式,使两个中间层板向着靠近中间芯板的方向进行胶贴组坯),并对中间层板和网面板组进行组坯,形成第一中间板组,并将组坯后的第一中间板组输送至冷压装置处进行冷压,利用冷压装置对第一中间板组进行冷压,第一中间板组的冷压压力为0.75Mpa,冷压时间为30min,冷压温度为室温,并对冷压后的第一中间板组进行刮灰、修补;
使用夹持装置或负压吸附装置固定网面板、第一中间板组,将四个网面板两两分成两组网面板组,利用涂胶机在每组中的两个网面板一侧面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并进行组坯,且网面板涂胶量为140g/m2,再将两组网面板组中涂有胶粘涂料的一面分别放置在第一中间板组上、下两端面上,并对第一中间板组和网面板组进行组坯,再使用夹持装置或负压吸附装置固定两个中间层板,利用涂胶机在两个中间层板一侧面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且中间层板上的涂胶量为200g/m2,将两个中间层板中涂有胶粘涂料的一面分别放置在第一中间板组上、下两端面上,并对中间层板和第一中间板组进行组坯,形成第二中间板组,并将组坯后的第二中间板组输送至冷压装置处进行冷压,利用冷压装置对第二中间板组进行冷压,第二中间板组的冷压压力为0.75Mpa,冷压时间为30min,冷压温度为室温,并对冷压后的第一中间板组进行刮灰、修补;
使用夹持装置或负压吸附装置固定网面板、第二中间板组,将四个网面板两两分成两组网面板组,利用涂胶机在每组中的两个网面板一侧面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并进行组坯,且网面板涂胶量为140g/m2,再将两组网面板组中涂有胶粘涂料的一面分别放置在第二中间板组上、下端面上,并对第二中间板组和网面板组进行组坯,再使用夹持装置或负压吸附装置固定两个中间层板,利用涂胶机在两个中间层板一侧面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且中间层板上的涂胶量为200g/m2,将两个中间层板中涂有胶粘涂料的一面分别放置在第二中间板组上、下端面上,并对中间层板和第二中间板组进行组坯,形成中间板组。
相比于实施例1,通过分步制造、逐步冷压的制造方法生产中间板组,相较于将中间板组整体组坯冷压的制造方式而言,先制造第一中间板组并冷压、再制造第二中间板组再冷压,最后制造中间板组的制造方法,通过多次分步冷压的方式提高中间芯板、中间层板和网面板的连接牢靠度,更不易出现开胶。
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相同,区别在于:
步骤1)中:网面板的面积大小尺寸为中间芯板的五分之一;
步骤2)中:在中间芯板两侧面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再将内侧面涂抹有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的网面板放置在中间芯板两侧上,控制中间芯板涂胶量为200g/m2、网面板涂胶量为140g/m2,使得中间芯板和网面板组坯成形;
再继续在中间芯板上的网面板边缘部上放置新的内侧面涂有胶粘涂料的网面板,使得两个网面板边缘部重叠并组坯成形,重复该过程,直至中间芯板上、下端面各设置五个网面板;
使用夹持装置或负压吸附装置固定两个中间层板,利用涂胶机在两个中间层板的一侧面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且中间层板上的涂胶量为200g/m2,将两个中间层板涂有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的一面分别放置在中间芯板上下端面的网面板上,并使得中间层板和网面板间组坯成形,以此形成带有多层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多层网面板的第一中间板组,通过五个网面板边缘部重叠压靠的布置方式,在保证网面板间彼此连接固定强度的同时减小其排列占据的高度,使得第一中间板组的厚度更为轻薄,同等体积下,具有更高的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的层间储量,进而能使粘结强度和阻燃性能达到进一步提升。
对比例一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组成:阻燃剂15%、聚乙酸乙烯酯补足余量。
对比例二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无醛阻燃胶粘涂料中的阻燃剂为纳米LDHs。
对比例三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步骤2)中的中间板组直接由七个中间板胶合而成,不含网面板,具体为:将无醛阻燃胶粘涂料推入涂胶机中,并使用夹持装置或负压吸附装置固定中间板,利用涂胶机在中间板上均匀涂抹胶粘涂料,并将七个中间板对齐进行粘连固定,实现对七个中间板的组坯操作,且中间板的涂胶方式为:位于中间板组最中心位置的中间板采用两侧双面涂胶方式,涂胶量为160g/m2;其他六个中间板均采用内侧单面涂胶方式,即向着靠近中间板组中心的一面进行胶贴组坯,涂胶量为160g/m2
对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及对比例一至对比例三进行性能测试,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3793901780000101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方法制出的无醛阻燃胶合板的阻燃功能达到燃烧性能等级B1级,且胶层稳定性高,不脱胶、阻燃剂不外溢,成品率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1、准备无醛阻燃胶粘涂料、面板、底板、多个网面板、多个中间板;
所述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组成:阻燃剂15-20%、环氧树脂20-30%、聚乙酸乙烯酯补足余量;
所述阻燃剂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改性LDHs,制备方法为: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再加入纳米LDHs,搅拌0.5-1h后,滴加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5-70℃水浴搅拌反应3-5h后,过滤、真空干燥后,即得所述阻燃剂;
S102、在中间板和网面板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并组坯形成中间板组;
且中间板的涂胶方式为:当中间板处于中间板组的最中心位置时,采用两侧双面涂胶方式,涂胶量为160-220g/m2;其他情况下,中间板均采用内侧单面涂胶方式,即向着靠近中间板组中心的一面进行胶贴组坯,涂胶量为160-220g/m2
网面板采用内侧单面涂胶方式,即向着靠近中间板组中心的一面进行胶贴组坯,涂胶量为130-150g/m2
S103、对中间板组进行冷压;
S104、对中间板组进行热压;
S105、按100-120g/m2的涂胶量分别在面板的下表面、底板的上表面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并与中间板组进行组坯形成复合板材;
S106、对复合板材进行冷压;
S107、对复合板材进行热压;
S108、对复合板材进行陈放、分选打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无水乙醇、纳米LDHs、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0.5-0.8):10:(2-4):(0.3-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面板和底板含水率均为8-12%,中间板含水率为8-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间板组冷压压力为0.6-0.8Mpa,冷压时间为45-6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间板组热压压力为0.65-0.75Mpa,热压时间为15-20min,热压温度为115-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板材冷压压力为0.6-0.8Mpa,冷压时间为6-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板材热压压力为0.55-0.65Mpa,热压时间为10-12min,热压温度为115-1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网面板为弹性材质的弹性绳编织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中间板和网面板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并组坯形成中间板组,具体包括:
多个中间板包括一个最厚的中间芯板和其他的多个中间层板,在中间芯板两侧各设置中间层板,且在中间芯板和中间层板间设置不低于一个的网面板,在中间芯板的两侧面、网面板和中间层板的内侧面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并对中间芯板、网面板和中间层板进行组坯成形,形成第一中间板组,并对第一中间板组进行冷压;
在冷压后的第一中间板组两侧各设置中间层板,且在第一中间板组和中间层板间设置不低于一个的网面板,在网面板和中间层板内侧面上均匀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并对第一中间板组、网面板和中间层板进行组坯成形,形成第二中间板组,并对第二中间板组进行冷压,以此类推并最终形成中间板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间芯板、网面板和中间层板进行组坯成形,形成第一中间板组,具体包括:
1)选用大小尺寸小于中间芯板的网面板,在中间芯板两侧面涂抹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再将内侧面涂抹有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的网面板放置在中间芯板两侧上,使得中间芯板和网面板组坯成形;
2)再在步骤1)处理后的网面板边缘部上放置新的内侧面涂有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的网面板,使得两个网面板组坯成形;
3)多次重复步骤2),使得多个网面板边缘部彼此重叠压靠,以此使得多个网面板在中间芯板上组坯成形;
4)将内侧面涂有无醛阻燃胶粘涂料的中间层板放在步骤3)处理后的最外层网面板上,使得中间层板和网面板组坯成形,以此形成带有多层无醛阻燃胶粘涂料、多层网面板的第一中间板组。
CN202210963981.4A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52299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3981.4A CN115229913A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3981.4A CN115229913A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29913A true CN115229913A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79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63981.4A Pending CN115229913A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2991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9860A (zh) * 2015-05-29 2015-08-1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三聚氰胺氰尿酸盐与蒙脱土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88337A (zh) * 2019-03-27 2019-07-0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无卤协效复合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128102A1 (zh) * 2019-12-25 2021-07-01 宁波禾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木塑表层复合物及具有该阻燃木塑表层复合物的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085421A (zh) * 2021-12-24 2022-02-25 浙江丰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添加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2088715A1 (zh) * 2020-11-02 2022-05-05 石家庄华杰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阻燃板
CN114800722A (zh) * 2022-04-18 2022-07-29 小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三文鱼复合板材的制造方法
CN217098136U (zh) * 2022-03-25 2022-08-02 小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醛阻燃胶合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9860A (zh) * 2015-05-29 2015-08-1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三聚氰胺氰尿酸盐与蒙脱土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88337A (zh) * 2019-03-27 2019-07-0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无卤协效复合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128102A1 (zh) * 2019-12-25 2021-07-01 宁波禾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木塑表层复合物及具有该阻燃木塑表层复合物的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22088715A1 (zh) * 2020-11-02 2022-05-05 石家庄华杰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阻燃板
CN114085421A (zh) * 2021-12-24 2022-02-25 浙江丰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添加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17098136U (zh) * 2022-03-25 2022-08-02 小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醛阻燃胶合板
CN114800722A (zh) * 2022-04-18 2022-07-29 小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三文鱼复合板材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00770B (zh) 一种木质防火门的制备方法及木质防火门
CN112356179A (zh) 一种表面阻燃板
US11951712B2 (en) Multilayer facer
CA2587355A1 (en) Multi-step preheating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wood based composites
CN107791617B (zh) 一种低介电损耗覆铜板制备工艺
CN114213998B (zh) 一种无机阻燃剂、防霉阻燃无醛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防霉阻燃无醛胶合板的制备方法
KR101447235B1 (ko) 방염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5229913A (zh) 一种无醛阻燃胶合板的制造方法
CN114800722B (zh) 一种仿三文鱼复合板材的制造方法
CN109228554A (zh) 一种耐火性强的高密度纤维板
CN217454276U (zh) 防火防水抗变形的数码彩绘uv涂装家具板
CN108638619B (zh) 一种耐冲击的电磁屏蔽层压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958057B (zh) 一种轻质防火建筑幕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37408B1 (ko) 친환경 방염 건축용 외장 패널 및 그 제조공법
CN210970193U (zh) 一种汽车顶棚用玻璃纤维毡
KR100679330B1 (ko) 난연성을 갖는 함침무늬목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용하여 제조된난연성 합판
CN113914751A (zh) 一种气凝胶混合膏料填充木门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20198730U (zh) 一种耐火环保的胶合板
KR20170006094A (ko) 방염패널 제조방법
CN113929426B (zh) 一种不燃高压积层板
CN214658388U (zh) 一种环保型装饰板
CN114055572B (zh) 一种无机岩饰面难燃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40667B (zh) 一种防潮防霉耐腐蚀难燃人造板
CN214925228U (zh) 一种新型阻燃胶合板
KR102659001B1 (ko) 폐섬유를 이용한 건축 내장재용 난연성 가구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0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