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24071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24071A CN115224071A CN202210864517.XA CN202210864517A CN115224071A CN 115224071 A CN115224071 A CN 115224071A CN 202210864517 A CN202210864517 A CN 202210864517A CN 115224071 A CN115224071 A CN 1152240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mitting element
- light emitting
- color light
- layer
- l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688 persiste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5 discol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包括:驱动层,包括衬底以及分别位于衬底两侧的第一阵列层和第二阵列层;第一发光层,位于第一阵列层背离衬底的一侧,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第一颜色发光元件与第一阵列层电连接;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层,位于第二阵列层背离衬底的一侧,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均与第二阵列层电连接;在第一显示阶段,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分时发光。如此,在提高像素密度的同时,有利于降低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的热量耗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说,在预定的工作范围内,LED的驱动电流与发射光亮度之间有近似的正比关系。因此,为了产生高亮度,只需要增大驱动电流。然而,增大驱动电流导致LED单元中的功率损耗按比例增大。这种功率损耗的绝大部分转变成热能,导致LED单元本身的温度升高。由于LED单元有这样的特性,它的发光效率(电流-光转换效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出现的问题是,产生的光亮度随LED单元内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LED单元的温度升高时,LED的工作寿命也变得较短。另一个问题是,密封LED单元的透光树脂材料的热诱发变色也使它的透明度降低。这些问题使得LED实现商品化变得较困难,例如,当将LED应用至显示装置中时,LED需要满足高输出和高可靠性的要求,例如,长的工作寿命。因此,如何改善LED的热耗散问题,成为现阶段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旨在改善发光元件的热耗散问题,提升显示产品的使用寿命以及显示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驱动层,包括衬底、第一阵列层和第二阵列层,所述第一阵列层和所述第二阵列层分别位于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沿所述衬底的厚度方向相对;
第一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阵列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元件,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一阵列层电连接;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
第二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二阵列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元件均与所述第二阵列层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阶段,在所述第一显示阶段,所述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分时发光。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驱动层包括层叠设置在衬底两侧的第一阵列层和第二阵列层,第一颜色发光元件设置于第一阵列层背离衬底的一侧且与第一阵列层电连接,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设置于第二阵列层背离衬底的一侧且与第二阵列层电连接。也就是说,将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元件分别设置在显示面板相对的两个表面,当显示面板的面积固定时,将发光元件设置在相对的两个表面的方式有利于增大单个表面所设置的发光元件的数量,也就是说,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像素密度,提升显示效果。此外,本发明中的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这两种发光元件的发光颜色相同,区别在于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在第一显示阶段是分时发光的,分时发光时,在同一时间内仅需向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提供驱动信号,或者仅需向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提供驱动信号,由于人眼视觉暂留效应,只要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的总亮度达到预期亮度即可,因此,单独向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或者单独向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提供的驱动信号(比如驱动电流或者驱动电压)的值均可减小,驱动信号的值降低时,发光元件对应的温度的升高幅度也将减小,因而有利于改善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的热耗散问题,有效避免或减小发光元件的透光树脂材料由于热量较高而导致透明度降低的问题,有利于延长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的使用寿命以及工作可靠性,进而在提升显示产品的像素密度的同时,还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以及工作可靠性。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膜层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两个发光区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两个发光区的一种仰视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两个发光区的另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两个发光区的另一种仰视示意图;
图7所示为与图5和图6中的发光区所对应的显示面板的一种膜层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发光区的另一种俯视图;
图9所示为图8中的发光区对应的一种膜层示意图;
图10所示为图8中的发光区对应的另一种膜层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能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发明意在覆盖落入所对应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一种俯视图,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一种膜层示意图,请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
驱动层1,包括衬底00、第一阵列层10和第二阵列层20,第一阵列层10和第二阵列层20分别位于衬底0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沿衬底00的厚度方向相对;
第一发光层11,位于第一阵列层10背离衬底00的一侧,第一发光层11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与第一阵列层10电连接;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包括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
第二发光层22,位于第二阵列层20背离衬底00的一侧,第二发光层22包括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均与第二阵列层20电连接;
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显示阶段,在第一显示阶段,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分时发光。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以矩形结构的显示面板100为例对本发明的一种显示面板100进行了示意,并不对显示面板100的实际形状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的形状还可体现为圆角矩形、圆形或者其他异形结构。图1中所示出的发光元件也仅为示意,并不对显示面板100中实际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数量进行限定。此外,图2也仅对第一发光层11、第一阵列层10、第二阵列层20和第二发光层22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示意,并不代表实际膜层结构,比如,第一阵列层10和第二阵列层20实际上为多个绝缘层和多个导电层堆叠的结构。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及显示装置200中,驱动层1包括层叠设置在衬底00两侧的第一阵列层10和第二阵列层20,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设置于第一阵列层10背离衬底00的一侧且与第一阵列层10电连接,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设置于第二阵列层20背离衬底00的一侧且与第二阵列层20电连接。也就是说,将显示面板100中的发光元件分别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相对的两个表面,当显示面板100的面积固定时,将发光元件设置在相对的两个表面的方式有利于增大单个表面所设置的发光元件的数量,也就是说,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像素密度,提升显示效果。
此外,本发明中的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包括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这两种发光元件的发光颜色相同,区别在于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在第一显示阶段是分时发光的,二者分时发光时,在同一时间内仅需向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提供驱动信号,或者仅需向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提供驱动信号,由于人眼视觉暂留效应,只要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的总亮度达到预期亮度即可,也就是说,可适当降低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的亮度,因此,单独向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或者单独向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提供的驱动信号(比如驱动电流或者驱动电压)的值均可减小,驱动信号的值降低时,发光元件对应的温度的升高幅度也将减小,从而使得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的温度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的温度维持在较佳的水平,避免出现过热的现象,因而有利于改善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的热耗散问题,当感光元件包括透光树脂材料构成的封装层时,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小发光元件的透光树脂材料由于热量较高而导致透明度降低的问题,此外,还有利于延长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的使用寿命以及工作可靠性,进而在提升显示面板100的像素密度的同时,还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使用寿命以及工作可靠性。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的发光颜色各不相同。可选地,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均为微发光二极管,即均为Micro LED。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为红色发光元件,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分别为绿色发光元件和蓝色发光元件。采用此种设置时,相当于将红色发光元件单独设置在第一阵列层10背离衬底00的一侧,即在第一阵列层10背离衬底00的一侧仅设置红色发光元件,而将绿色发光元件和蓝色发光元件设置在第二阵列层20背离衬底00的一侧。
当发光元件为Micro LED时,可选地,Micro LED采用电流驱动,红色发光元件对应的EQE(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外量子效率)较低,相比于绿色发光元件和蓝色发光元件而言,红色发光元件的热量耗散较高。故,当本发明将热量耗散较高的红色发光元件单独设置在第一阵列层10背离衬底00的一侧时,且控制一部分红色发光元件与另一部分红色发光元件在第一显示阶段分时发光时,可减小向各红色发光元件所提供的驱动电流的值,避免红色发光元件出现热量过高的现象,因而有利于改善红色发光元件的热量耗散较高的问题,因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整体的显示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显示阶段,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与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同时发光,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与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同时发光。
相关技术中,为实现彩色画面显示,三种颜色发光元件同时发光,三种颜色混色形成预期的颜色。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与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分时发光的同时,设定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与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同时发光以形成第一混色,并设定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与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同时发光以形成第二混色,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即使第一混色和第二混色之间有些许时间差,也不会对显示面板100的正常显示效果造成影响。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与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分时发光,例如可以将原本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同时发光的某一时间段拆分为两个时间段,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在两个时间段中的一个时间段发光,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在两个时间段中的另一个时间段发光,以降低向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单独提供的驱动信号的值,以改善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的热量耗散较高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仅以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与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同时发光、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与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同时发光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体现为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与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同时发光、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与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同时发光,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两个发光区Q的一种俯视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两个发光区Q的一种仰视示意图,请结合图1至图4,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0包括多个发光区Q,同一发光区Q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一个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以及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一个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第一方向平行于衬底00所在平面;
同一发光区Q中,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和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沿衬底00的厚度方向交叠,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沿衬底00的厚度方向交叠。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区Q,图3和图4仅示意了两个发光区Q中发光元件的一种排列方式。同一发光区Q包括四个发光元件,分别为一个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一个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一个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一个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图3所示的俯视图中,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与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部分交叠,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将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部分遮挡,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与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部分交叠,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将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部分遮挡。本发明实施例将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设置在驱动层1的一侧,将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设置在驱动层1的另一侧,并且将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与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采用上述交叠的方式设置,相比于将三种颜色发光元件设置在同一膜层的方案,有效增大了显示面板100中单位面积内所设置的发光元件的数量,因此有利于增大显示面板100的像素密度,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品质。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两个发光区Q的另一种俯视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两个发光区Q的另一种仰视示意图,图7所示为与图5和图6中的发光区Q所对应的显示面板100的一种膜层示意图。
请参考图5至图7,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沿衬底00的厚度方向,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位于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的范围内,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位于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的范围内。
可选地,沿衬底00的厚度方向,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位于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的范围内,例如体现为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与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完全重合重合;沿衬底00的厚度方向,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位于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的范围内,例如体现为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与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重合。在俯视图中,仅能够看到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在仰视图中,仅能够看到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沿衬底00的厚度方向将发光元件重合设置的方式,充分利用了显示面板100的空间,使得单位面积的显示面板100中能够设置更多的发光元件,因而在改善发光元件的热量耗散的问题的同时,更加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像素密度。
继续参考图7,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阵列层10包括多个第一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分别连接不同的第一驱动电路。
可选地,第一阵列层10和第二阵列层20均包括多个驱动电路,各驱动电路分别包括至少一个晶体管T。图7示出的膜层图中,仅示出了与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分别连接的一个晶体管T,并未示出驱动电路中的所有晶体管T。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分别连接不同的第一驱动电路,在膜层图中体现为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分别连接不同的晶体管T。当为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分别连接不同的第一驱动电路时,可通过不同的第一驱动电路分别对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二者的分时发光。可选地,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分别连接不同的第二驱动电路,由不同的第二驱动电路分别控制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发光,进而实现对不同的发光元件的单独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与发光元件连接的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例如可以为2T1C(两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结构的驱动电路,还可为7T1C结构的驱动电路,亦或8T1C结构的驱动电路,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相关技术中驱动电路的结构,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阵列层10包括多个第一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第二阵列层20包括多个第二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与同一驱动芯片(图中未示出)电连接。
请适应性参考图7,图7示出的膜层图中,仅示出了与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分别连接的一个晶体管T,并未示出驱动电路中的所有晶体管T。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驱动层1包括两个阵列层时,第一阵列层10上设置有与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连接的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阵列层20上设置有与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连接的第二驱动电路,本发明限定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与同一驱动芯片电连接时,无需为不同的驱动电路分别设置不同的驱动芯片,因而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100的整体结构。
请适应性的参考图7,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电路与第一阵列层10上的第一信号线(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第二阵列层20上包括第二信号线(图中未示出);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通过衬底00上的连接孔K电连接,连接孔K沿垂直于衬底00的方向贯穿衬底00;第二信号线与驱动芯片电连接。
具体而言,为驱动发光元件发光,会在第一阵列层10和第二阵列层20上分别设置多条信号线,以通过信号线实现电信号的传输。假设第一阵列层10上设置有多条第一信号线,该第一信号线用于与第一驱动电路电连接,与第一驱动电路之间实现信号的传输或者交互,通常第一信号线上的信号是由驱动芯片提供的,假设驱动芯片设置于第二阵列层20相邻的一侧,第二阵列层20上的驱动电路可与驱动芯片直接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将第一阵列层10上的第一信号线通过衬底00上的连接孔K实现与第二阵列层20上的第二信号线电连接,相当于将第一阵列层10上的信号转移到了第二阵列层20,进而实现了第一信号线与驱动芯片的电连接,从而实现了驱动芯片与第一阵列层10上的第一驱动电路的电连接。如此,仅需在显示面板100中引入一个驱动芯片,即可实现对两个阵列层的信号的传输,故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100中驱动芯片的设置。
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发光区Q的另一种俯视图,图9所示为图8中的发光区Q对应的一种膜层示意图,请参考图8和图9,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0包括多个发光区Q,同一发光区Q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一个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以及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一个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第一方向平行于衬底00所在平面;
发光区Q包括多个导光通道40,导光通道40包括第一导光通道401和第二导光通道402,沿第一方向,第一导光通道401位于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远离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的一侧,第二导光通道402位于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远离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的一侧;第一导光通道401和第二导光通道402用于将第二发光层22或者第一发光层11的光线传输至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
具体而言,图8和图9所示实施例示出了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位于第一发光层11背离衬底00的一侧时的方案。本实施中,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是朝向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设置的,而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分别是背离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设置的,为实现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的光线能够从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射出,本实施例在发光区Q中引入了第一导光通道401和第二导光通道402,其中,第一导光通道401用于将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发出的光线传导至出光面从而与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发出的光线进行混色,第二导光通道402用于将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发出的光线传导至出光面从而与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发出的光线进行混色,实现了显示面板100的单面显示功能。当将出光面设置于第一发光层11背离衬底00的一侧时,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距离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较近,在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背离衬底00的一侧设置的膜层较少,因而有利于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产生的热量的散发,进而有利于改善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的热耗散问题。
当然,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还可位于第二阵列层20背离衬底00的一侧,此时,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是背离出光面设置的,第一导光通道401用于将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的光线传导至出光面而与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发出的光线进行混色,第二导光通道402用于将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的光线传导至出光面而与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发出的光线进行混色,同样能够实现显示面板100的单面显示功能。
继续参考图8和图9,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反光层50,反光层50位于第二发光层22远离衬底00的一侧;反光层50包括多个第一反射微结构51和多个第二反射微结构52,同一第一反射微结构51在衬底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一个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与该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相邻的第一导光通道401,同一第二反射微结构52在衬底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一个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和与该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相邻的第二导光通道402。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位于第一发光层11背离衬底00的一侧,此时,在第二发光层22背离衬底00的一侧引入反光层50,反光层50包括与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对应的第一反射微结构51和与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对应的第二反射微结构52,可选地,第一反射微结构51和第二反射微结构52包括弧形反射面,例如可体现为凹透镜结构。沿显示面板100的厚度方向,第一反射微结构51覆盖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第一导光通道401,第二反射微结构52覆盖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和第二导光通道402,如此,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反射微结构51的反射作用后能够通过第一导光通道401传导至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反射微结构52的反射作用后能够通过第二导光通道402传导至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从而实现了显示面板100的单面显示功能。
可选地,第一导光通道401和第二导光通道402在衬底00的正投影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可选地,相邻的第一导光通道401与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之间的间隔的宽度小于相邻的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与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之间的间隔的宽度,相邻的第二导光通道402与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之间的间隔的宽度小于相邻的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与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之间的间隔的宽度。考虑到各发光元件由不同的驱动电路排布时,相邻两个发光元件之间的间隔宽度受限于驱动电路的排布,二者之间的间隔的宽度需要大于或者等于一定的尺寸。而由于导光通道40不受驱动电路的限制,因此可将导光通道40与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设置为较小,使得相同面积的显示面板100中仍能布设数量较多的发光元件,因而仍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像素密度。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9,在第一发光层背离衬底的一侧引入光线调节层,光线调节层包括多个聚光透镜,可选地,聚光透镜与发光元件一一对应设置,聚光透镜可对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起到准直的作用,避免混色现象的发生,还有利于提升光线取出率,保证显示效果。
图10所示为图8中的发光区Q对应的另一种膜层示意图,请参考图8和图10,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反光层50,反光层50位于第一发光层11远离衬底00的一侧;反光层50包括多个第一反射微结构51和多个第二反射微结构52,同一第一反射微结构51在衬底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一个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和与该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相邻的第一导光通道401,同一第二反射微结构52在衬底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一个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和与该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相邻的第二导光通道402。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位于第二发光层22背离衬底00的一侧,此时,在第一发光层11背离衬底00的一侧引入反光层50,反光层50包括与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对应的第一反射微结构51和与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对应的第二反射微结构52,可选地,第一反射微结构51和第二反射微结构52包括弧形反射面,例如可体现为凹透镜结构。沿显示面板100的厚度方向,第一反射微结构51覆盖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和第一导光通道401,第二反射微结构52覆盖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和第二导光通道402,如此,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反射微结构51的反射作用后能够通过第一导光通道401传导至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反射微结构52的反射作用后能够通过第二导光通道402传导至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从而实现了显示面板100的单面显示功能。
可选地,在第一发光层11和第二发光层22背离衬底00的一侧还分别设置有遮光层30,例如黑矩阵层,遮光层30位于相邻两个光元件之间。可选地,在导光通道40对应的位置未设置遮光层30,以方便光线的导出。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导光通道40包括反射层,反射层复用第一阵列层10和第二阵列层20中的金属层。
可选地,反射层位于导光通道40的侧壁,经反射微结构反射的光线在传导至位于导光通道40侧壁的反射层后,经反射层的反射作用后射向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可选地,除导光通道40的侧壁外,导光通道40中仅包括透光层,以确保光线的取出量;导光通道40可看作是层叠的第一阵列层10、衬底00、第二阵列层20中未设置有遮光材料的区域。由于第一阵列层10和第二阵列层20均包括多层金属层(例如晶体管的栅极所在的金属层和源漏极所在的金属层),至少部分金属层位于导光通道40的侧壁,本实施将位于导光通道40侧壁的金属层复用作导光通道40的反射层,从而无需再在显示面板100中引入新的膜层结构和制作工艺,因而既能有效实现光导出功能,还不会增加显示面板100的制作工艺,在实现正常显示的同时还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100的制作流程。
当然,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通过在第一阵列层10、衬底00、第二衬底00上形成过孔,在过孔的侧壁形成反射金属层,例如铝或银等,同样能够实现导光的功能。
前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可应用于无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且直接进行显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发明中的显示面板应用至AR显示领域,例如请参考图11。
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1,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一耦入层61、第二耦入层62和耦出层70,第一耦入层61位于第一发光层11背离衬底00的一侧,第二耦入层62位于第二发光层22背离衬底00的一侧,耦出层70位于第一耦入层61和第二耦入层62的同一侧面;耦出层70用于接收第一耦入层61和第二耦入层62的传输的光线。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适用于AR显示眼镜用的显示面板100,在第一发光层11背离衬底00的一侧引入第一耦入层61,并在第二发光层22背离衬底00的一侧引入第二耦入层62,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第一耦入层61传输至耦出层70,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第二耦入层62传输至耦出层70,从而通过耦出层70实现AR显示。此种AR显示面板100中,由于将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单独设置在第一发光层11,且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1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2分时发光,从而有利于改善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的热量耗散问题。另外,将发光元件分别设置在第一发光层11和第二发光层22,从而增大了相同单位面积内所包含的发光元件的数量,因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像素密度。
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2,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一光线调节层81和第二光线调节层82,第一光线调节层81位于第一耦入层61和第一发光层11之间,第二光线调节层82位于第二耦入层62和第二发光层22之间;第一光线调节层81和第二光线调节层82分别包括多个聚光透镜90。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发光层11背离衬底00的一侧引入第一光线调节层81,可选地,第一光线调节层81中的聚光透镜90与第一颜色发光元件31一一对应设置;在第二发光层22背离衬底00的一侧引入第二光线调节层82,可选地,第二光线调节层82中的聚光透镜90与第二颜色发光元件32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33分别一一对应设置,聚光透镜90能够对与其对应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起到准直的作用,既有利于避免混色,又有利于提升光线取出率,保证AR眼镜的显示效果。
图1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200,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是手机、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AR眼镜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1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驱动层包括层叠设置在衬底两侧的第一阵列层和第二阵列层,第一颜色发光元件设置于第一阵列层背离衬底的一侧且与第一阵列层电连接,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设置于第二阵列层背离衬底的一侧且与第二阵列层电连接。也就是说,将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元件分别设置在显示面板相对的两个表面,当显示面板的面积固定时,将发光元件设置在相对的两个表面的方式有利于增大单个表面所设置的发光元件的数量,也就是说,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像素密度,提升显示效果。此外,本发明中的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这两种发光元件的发光颜色相同,区别在于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在第一显示阶段是分时发光的,分时发光时,在同一时间内仅需向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提供驱动信号,或者仅需向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提供驱动信号,由于人眼视觉暂留效应,只要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的总亮度达到预期亮度即可,因此,单独向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或者单独向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提供的驱动信号(比如驱动电流或者驱动电压)的值均可减小,驱动信号的值降低时,发光元件对应的温度的升高幅度也将减小,因而有利于改善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的热耗散问题,有效避免或减小发光元件的透光树脂材料由于热量较高而导致透明度降低的问题,有利于延长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的使用寿命以及工作可靠性,进而在提升显示产品的像素密度的同时,还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以及工作可靠性。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层,包括衬底、第一阵列层和第二阵列层,所述第一阵列层和所述第二阵列层分别位于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沿所述衬底的厚度方向相对;
第一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阵列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元件,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一阵列层电连接;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
第二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二阵列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元件均与所述第二阵列层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阶段,在所述第一显示阶段,所述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分时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元件为红色发光元件,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元件分别为绿色发光元件和蓝色发光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显示阶段,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同时发光,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同时发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区,同一所述发光区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一个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一个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
同一所述发光区中,所述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元件沿所述衬底的厚度方向交叠,所述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元件沿所述衬底的厚度方向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衬底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的范围内,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阵列层包括多个第一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分别连接不同的第一驱动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阵列层包括多个第一驱动电路,所述第二阵列层包括多个第二驱动电路,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与同一驱动芯片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阵列层上的第一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阵列层上包括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通过衬底上的连接孔电连接,所述连接孔沿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贯穿所述衬底;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区,同一所述发光区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一个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一个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三颜色发光元件,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
所述发光区包括多个导光通道,所述导光通道包括第一导光通道和第二导光通道,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导光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远离所述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导光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远离所述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光通道和所述第二导光通道用于将所述第二发光层或者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光线传输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光层,所述反光层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层远离衬底的一侧;所述反光层包括多个第一反射微结构和多个第二反射微结构,同一所述第一反射微结构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一个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与该第二颜色发光元件相邻的所述第一导光通道,同一所述第二反射微结构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一个第三颜色发光元件和与该第三颜色发光元件相邻的所述第二导光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光层,所述反光层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层远离衬底的一侧;所述反光层包括多个第一反射微结构和多个第二反射微结构,同一所述第一反射微结构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一个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和与该第一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相邻的所述第一导光通道,同一所述第二反射微结构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一个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和与该第二子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相邻的所述第二导光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通道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复用所述第一阵列层和所述第二阵列层中的金属层。
1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耦入层、第二耦入层和耦出层,所述第一耦入层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耦入层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耦出层位于所述第一耦入层和所述第二耦入层的同一侧面;所述耦出层用于接收第一耦入层和所述第二耦入层的传输的光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光线调节层和第二光线调节层,所述第一光线调节层位于所述第一耦入层和所述第一发光层之间,所述第二光线调节层位于所述第二耦入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层之间;所述第一光线调节层和所述第二光线调节层分别包括多个聚光透镜。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64517.XA CN115224071B (zh) | 2022-07-21 | 2022-07-21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64517.XA CN115224071B (zh) | 2022-07-21 | 2022-07-21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24071A true CN115224071A (zh) | 2022-10-21 |
CN115224071B CN115224071B (zh) | 2024-09-27 |
Family
ID=83613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64517.XA Active CN115224071B (zh) | 2022-07-21 | 2022-07-21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24071B (zh) |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243048A (ja) * | 2012-05-21 | 2013-12-05 | Canon Inc | 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
US20170040396A1 (en) * | 2015-04-01 | 2017-02-09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CN107331693A (zh) * | 2017-08-31 | 2017-11-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207082534U (zh) * | 2017-08-31 | 2018-03-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 |
WO2020157149A1 (de) * | 2019-01-29 | 2020-08-06 |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 µ-LED, µ-LED ANORDNUNG, DISPLAY UND VERFAHREN ZU SELBEN |
CN211743193U (zh) * | 2020-01-09 | 2020-10-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12038372A (zh) * | 2020-08-27 | 2020-12-04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US20200388782A1 (en) * | 2018-03-19 | 2020-12-10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
CN113056828A (zh) * | 2019-07-31 | 2021-06-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
CN113078201A (zh) * | 2021-03-29 | 2021-07-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540376A (zh) * | 2021-06-28 | 2021-10-22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20210399056A1 (en) * | 2019-08-27 | 2021-12-23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e method,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US20210399256A1 (en) * | 2019-06-19 | 2021-12-23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Arr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4038840A (zh) * | 2021-11-04 | 2022-02-11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156322A (zh) * | 2021-11-29 | 2022-03-08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14628439A (zh) * | 2020-12-11 | 2022-06-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
-
2022
- 2022-07-21 CN CN202210864517.XA patent/CN11522407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243048A (ja) * | 2012-05-21 | 2013-12-05 | Canon Inc | 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
US20170040396A1 (en) * | 2015-04-01 | 2017-02-09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CN107331693A (zh) * | 2017-08-31 | 2017-11-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207082534U (zh) * | 2017-08-31 | 2018-03-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 |
US20200388782A1 (en) * | 2018-03-19 | 2020-12-10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
WO2020157149A1 (de) * | 2019-01-29 | 2020-08-06 |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 µ-LED, µ-LED ANORDNUNG, DISPLAY UND VERFAHREN ZU SELBEN |
US20210399256A1 (en) * | 2019-06-19 | 2021-12-23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Arr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3056828A (zh) * | 2019-07-31 | 2021-06-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
US20210399056A1 (en) * | 2019-08-27 | 2021-12-23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e method,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CN211743193U (zh) * | 2020-01-09 | 2020-10-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12038372A (zh) * | 2020-08-27 | 2020-12-04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628439A (zh) * | 2020-12-11 | 2022-06-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
US20220190039A1 (en) * | 2020-12-11 | 2022-06-16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
CN113078201A (zh) * | 2021-03-29 | 2021-07-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540376A (zh) * | 2021-06-28 | 2021-10-22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4038840A (zh) * | 2021-11-04 | 2022-02-11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156322A (zh) * | 2021-11-29 | 2022-03-08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24071B (zh) | 2024-09-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125636B2 (ja) | 発光装置 | |
JP6857496B2 (ja) | 発光装置 | |
EP3568727B1 (en) | Backligh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light guide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KR20110087579A (ko) | Led 모듈과 이를 구비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 |
KR102630033B1 (ko) | 발광 모듈 | |
KR20120115896A (ko) | 발광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
KR100591687B1 (ko) | 칼라게멋을 향상한 멀티-칩 발광다이오드 패키지 및 이를채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 |
JP7319557B2 (ja) | 発光モジュール | |
CN113066830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EP2530375B1 (en) | Light guide design for edge-illumination in a backlight unit | |
CN114864797A (zh) | 发光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10571625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 |
JP2019062116A (ja) | 発光装置 | |
JP7128411B2 (ja) | 発光装置、発光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6066328A (ja) | 光源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の光源モジュールを用いた面照明装置 | |
TWI798473B (zh) | 發光裝置 | |
CN115224071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130070481A1 (en) | Linear light source apparatus | |
JP2020038760A (ja) | 発光装置 | |
JP7054018B2 (ja) | 発光装置 | |
KR20080061763A (ko) | Led백라이트 유닛 | |
JP7439530B2 (ja) | 光モジュール及び表示装置 | |
KR102031777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13889496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12111539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pane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