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91063A - 用于电池组结构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通信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池组结构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通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91063A
CN115191063A CN202180017734.9A CN202180017734A CN115191063A CN 115191063 A CN115191063 A CN 115191063A CN 202180017734 A CN202180017734 A CN 202180017734A CN 115191063 A CN115191063 A CN 115191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ductor cable
wireless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77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尼古拉斯·R·亨丽埃特
法比安·R·科利
乔纳森·M·里格尔斯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nsata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ensata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nsata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ensata Technolog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191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10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45Passive 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2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01Q1/3208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wherein the antenna is used
    • H01Q1/3233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wherein the antenna is used particular used as part of a sensor or in a security system, e.g. for automotive radar, naviga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8Systems for data transfer from batteries, e.g. transfer of battery parameters to a controller, data transferred between battery controller and main controll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在特定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包括电池组结构的装置,该电池组结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该装置还包括无线电池管理系统,该无线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和射频无源中继器。射频无源中继器包括:导体线缆、在导体线缆的第一端处的第一天线、以及在导体线缆的第二端处的第二天线。在该示例实施例中,第一天线位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区内,第二天线位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区内。

Description

用于电池组结构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通信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车辆由具有多个电池单元的高压电池系统提供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用于监测电池单元的各种属性(包括电压、温度和电流),以便确保电池的正确和安全操作。在常规的有线电池管理系统中,电池的多个电池单元被分组为模块,其中每个模块均具有用于监测这些属性的部件。这些部件中的每个均线连接到中央控制器。由该解决方案引起的问题包括:缺乏包装设计的灵活性、由于电池组内部的连接器和布线引起的空间浪费、以及增加了电池二次寿命使用的挑战。虽然可以使用无线技术来将电池监测部件连接至中央控制器,但是这些无线技术容易受到来自电池组结构的干扰。
发明内容
公开了用于电池组结构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中的改进的通信的实施例。在特定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组结构。该装置还包括无线电池管理系统,该无线电池管理系统具有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和射频无源中继器。该射频无源中继器包括:导体线缆、在该导体线缆的第一端处的第一天线以及在该导体线缆的第二端处的第二天线。在该示例实施例中,第一天线位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区内,第二天线位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区内。
在另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改进用于包括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组结构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的方法。该无线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射频(radio frequency,RF)无源中继器,该射频(RF)无源中继器包括:导体线缆、在该导体线缆的第一端处的第一天线以及在该导体线缆的第二端处的第二天线。该方法包括:RF无源中继器的第二天线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与电池组结构中的多个电池单元相关联的数据。在该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RF无源中继器的第一天线将所接收的与电池组结构中的多个电池单元相关联的数据发送至第一通信设备。
如下文将解释的,电池组装置的部件可以阻碍或阻止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有效通信。将RF无源中继器放置在通信设备之间可通过促进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来改进无线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通信。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根据下文如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更具体的描述中变得明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表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相同部分。
附图说明
图1展示了包括无线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组装置的示意图;
图2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图1的电池组装置的电池组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增加了RF无源中继器;
图3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图2的RF无源中继器的示意图;
图4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图1的电池组装置的电池组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增加了RF无源中继器;
图5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图4的RF无源中继器的示意图;
图6展示了指示在图1、图2和图4的各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置中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处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的信号强度的曲线图的示意图。
图7A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包括无线电池管理系统的装置的框图;
图7B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包括无线电池管理系统的装置的框图;
图8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图7A和图7B的模块监测系统的框图;
图9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图7A和图7B的无线控制器的示意图;以及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在用于电池组结构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中通信的方法的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出于描述特定示例的目的,本文使用的术语不旨在对进一步的示例进行限制。无论何时使用诸如“一”、“一种”和“该”的单数形式并且仅使用单个元件既不明确也不隐含地被限定为是强制性的,进一步的示例也可以使用多个元件来实现相同的功能。同样,当后续将功能描述为使用多个元件来实现时,进一步的示例可以使用单个元件或处理实体来实现相同的功能。将进一步理解,在术语“包括(comprises)”、“包含(comprising)”、“含有(includes)”和/或“囊括(including)”被使用时指定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过程、动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过程、动作、元件、部件和/或其任何组的存在或添加。
应当理解,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这些元件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或经由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元件连接或耦接。如果两个元件A和B使用“或”来组合,则应理解为公开了所有可能的组合,即仅A、仅B以及A和B。相同组合的可替换的措辞是“A和B中的至少一个”。这同样适用于多于两个元件的组合。
因此,虽然进一步的示例能够进行各种修改和替代形式,但其一些特定示例在附图中被示出并且随后将被详细描述。然而,该详细描述并不将进一步的示例限制为所描述的特定形式。进一步的示例可以涵盖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物和替代物。相同的标号在整个附图的描述中指代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当把它们相互比较时,它们可以同等地实施或以修改的形式实施,同时提供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从图1开始,参考附图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无线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通信的示例性方法、系统和装置。图1展示了电池组装置(100)的示意图,该电池组装置(100)具有包括电池组结构(102)和另一部件(130)的外壳(132)。
尽管未示出,电池组结构(102)可以用于存储多个电池单元,如锂离子(Li-ion)电池单元。电池单元可以被分组为模块,使得每个模块均包括电池单元的对应子集。可使用盒、底盘或其他外壳将电池单元物理地分组为模块。如下面将描述的,电池单元也可以凭借由不同的模块监测系统监测的电池单元的不同分组在逻辑上被分组为模块。
在图1的示例中,电池组装置(100)包括第一通信设备(104)和第二通信设备(106)。第一通信设备(104)和第二通信设备(106)可被配置为彼此无线通信。即,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发送无线信号的无线收发器。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104)和第二通信设备(106)是无线电池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例如,第二通信设备(106)可以是模块监测系统(module monitoring system,MMS),模块监测系统(MMS)被配置为监测电池组(102)内电池单元的对应模块(未示出)。例如,每个电池单元模块可以具有MMS,该MMS附接至底盘、底座、托盘或保持模块的电池单元的其他机构。每个MMS均包括用于测量电池单元的对应模块的电池单元的各个属性的传感器。这样的属性可以包括电压、电流、温度和潜在的其他属性。该属性在MMS生成的电池传感器数据中表示。每个MMS均可以被配置为对其电池传感器数据进行编码以作为无线射频信号传输,并经由无线收发器将其电池传感器数据作为射频信号无线地发送到中央控制器。在该示例中,第一通信设备(104)可以是被配置为从多个MMS(诸如第二无线设备(106))接收数据的中央控制器。然后,中央控制器可以将电池传感器数据提供给车辆控制系统。
如下文将进一步解释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104)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106)之间的无线通信可能经受来自电池组结构(102)或电池组装置(100)的其他部件的干扰,这可能产生与通信设备(104、106)的射频(RF)链路预算相关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解释,图2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图1的电池组装置(100)的电池组装置(200)的示意图,其中增加了RF无源中继器(201)。RF无源中继器(201)包括导体线缆(202)、在导体线缆(202)的第一端处的第一天线(204)以及在导体线缆(202)的第二端处的第二天线(206)。在图2的示例中,第一天线(204)位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104)的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区内,第二天线(206)位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106)的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区内。
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区是围绕第一通信设备的区域,设备可以位于该区域以及可以发送由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的无线信号。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区是围绕第二通信设备的区域,接收器可以位于该区域以及可以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无线信号。通过将RF无源中继器的天线分别放置在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区和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区内,RF无源中继器可将无线信号从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区传播到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区。在具有阻碍或阻止通信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的部件的电池组装置中,增加RF无源中继器可促进无线信号的传输,因此改善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果第一天线(204)和第二天线(206)的阻抗与导体线缆(202)的阻抗匹配,则不需要电气部件来创建纯电气独立波导以帮助第一通信设备(104)与第二通信设备(106)之间的RF链路预算。可以使用任何种类的天线,只要所选择的天线是无源的,以及可以容易地与导体线缆的特性阻抗匹配。
为了进一步解释,图3展示了图2的RF无源中继器的示意图。在图2和图3的示例中,RF无源中继器(201)的导体线缆(202)是同轴电缆,第一天线(204)和第二天线(206)可使用耦接至导体线缆的基板(302)形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使用能够进行RF传输的多种材料可以形成导体线缆。例如,导体线缆可以是微带或共面波导。
为了进一步解释,图4展示了包括图1的电池组装置(100)的装置(400)的图示,其中增加了RF无源中继器(401)。图4的RF无源中继器(401)包括导体线缆(402)、在导体线缆(402)的第一端处的第一天线(404)、以及在导体线缆(402)的第二端处的第二天线(406)。在图4的示例中,第一天线(404)位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104)的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区内,第二天线(406)位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106)的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区内。
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区是围绕该第一通信设备的区域,设备可以位于该区域以及可以发送由该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的无线信号。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区是围绕第二通信设备的区域,接收器可位于该区域以及可以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无线信号。通过将RF无源中继器的天线分别放置在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区和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区内,RF无源中继器可将无线信号从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区传播到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区。在具有阻碍或阻止通信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的部件的电池组装置中,增加RF无源中继器可促进无线信号的传输,因此改善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果第一天线(204)和第二天线(206)的阻抗与导体线缆(202)的阻抗匹配,则不需要电气部件来创建纯电气独立波导以帮助第一通信设备(104)与第二通信设备(106)之间的RF链路预算。可以使用任何种类的天线,只要所选择的天线是无源的,以及可以容易地与导体线缆的特性阻抗匹配。
为了进一步解释,图5展示了图4的RF无源中继器(401)的示意图。在图4和图5的示例中,RF无源中继器(401)的导体线缆(402)是同轴电缆,第一天线(404)和第二天线(406)可通过剥去导体线缆(402)的第一端来形成,第二天线通过剥去导体线缆(402)的第二端来形成。在特定实施例中,导体线缆(402)的端被剥去四分之一波长,留下足够的被暴露的内导体,以便以感兴趣的频率辐射。
为了进一步解释,图6展示了指示在图1、图2、和图4的各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置中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104)处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106)接收的信号强度的曲线图(600)的图示。曲线图(600)上的水平条指示传输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ion,RSSI),垂直条指示RSSI水平(dB)。在图6的示例中,曲线图(600)对应于2.4GHz频带(从2.4GHz到2.48GHz的80个信道)中的测试。RSSI表示第一通信设备(104)和第二通信设备(106)之间的RF链路的可靠性。
数据点(606)指示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104)处从图1的电池组装置(100)中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106)接收的信号强度。数据点(602)表示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104)处从图2的装置(200)中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106)接收的信号强度。数据点(604)表示在第一无线通信设备(104)处从图4的装置(400)中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106)接收的信号强度。相比于不包括RF无源中继器的图1的电池组装置(100),曲线图(600)示出了通过将RF无源中继器(201、401)包括在电池组装置中(如在图2的电池组设备(200)和图4的电池组设备(400)中),,总频带可以改善10dB。
图7A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包括无线电池管理系统的装置(700)的框图。该装置包括电池组外壳(790),电池组外壳(790)具有电池组结构(702),诸如在电动车辆中使用的高压电池。电池组结构(702)包括多个电池单元(704a-n),诸如锂离子(Li-ion)单元。电池单元(704a-n)被分组为模块(706a-n),使得每个模块(706a-n)均包括电池单元(704a-n)的对应子集。可以使用盒、底盘或其他外壳将电池单元(704a-n)物理地分组为模块(706a-n)。如下文将描述的,电池单元(704a-n)也可以凭借由不同模块监测系统(708a-n)监测的电池单元(704a-n)的不同分组在逻辑上被分组为模块(706a-n)。
该装置(700)还包括多个模块监测系统(MMS)(708a-n)。每个MMS(708a-n)均被配置为监测电池单元(704a-n)的对应模块(706a-n)。例如,每个模块(706a-n)可以具有MMS(708a-n),该MMS(708a-n)附接至底盘、底座、托盘或保持模块(706a-n)的电池单元(704a-n)的其他机构。每个MMS(708a-n)均包括用于测量电池单元(704a-n)的对应模块(706a-n)的电池单元(704a-n)的各个属性的传感器。这样的属性可以包括电压、电流、温度和潜在的其他属性。该属性在MMS(708a-n)生成的电池传感器数据中表示。
每个MMS(708a-n)均对其电池传感器数据进行编码以作为无线信号传输,并将其电池传感器数据作为无线信号发射至中央控制器(114)。例如,每个MMS(108a-n)均包括无线发射器。然后,中央控制器(114)的无线接收器可接收无线信号并将该无线信号转换成数据。然后,中央控制器(114)可以向车辆控制系统(112)提供电池传感器数据。
如上所述,电池组外壳(790)内的部件可阻碍或阻止无线信号从MMS到中央控制器的通信。为了帮助无线信号的传输,图7A的装置(700)包括具有导体线缆(782)的射频(RF)无源中继器(701),该导体线缆(782)具有第一天线(784)和第二天线(780)。在图7A的示例中,第一天线(784)位于MMS的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区内,第二天线(780)位于中央控制器(714)的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区内。在操作期间,RF无源中继器的第一天线接收来自MMS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无线信号,通过导体线缆(782)传播信号,以及将无线信号从第二天线(780)发送到中央控制器(714)。即,RF无源中继器可实现MMS与中央控制器之间的无线信号的传输。
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区是围绕一个或更多个MMS的区域,接收器可以位于该区域以及可以从MMS接收无线信号。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区是围绕中央控制器的区域,设备可以位于该区域以及可以发送由中央控制器接收的无线信号。通过将RF无源中继器的天线分别放置在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区和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区内,RF无源中继器可将无线信号从一个或更多个MMS的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区传播到中央控制器的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区。在具有阻碍或阻止MMS与中央控制器之间的无线传输的部件的电池组装置中,增加RF无源中继器可促进无线信号的传输,因此改善MMS与中央控制器之间的通信。
图7B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包括无线电池管理系统的装置(750)的框图。在图7B的示例中,装置(750)包括图7A的部件,其中中央控制器(714)和第二天线(780)在电池组外壳(790)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图7A和图7B仅为示例配置,附加外壳、部件和结构可并入到电池组装置中,RF无源中继器(701)可根据一个或更多个MMS(708a-n)与中央控制器(714)之间的信号而被定位。
为了进一步解释,图8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电池组装置中通信的模块监测系统(MMS)(800)(例如,图7A和图7B的模块监测系统(708a-n))的框图。MMS(800)包括耦接到存储器(803)的控制器(801)。控制器(801)被配置为从传感器(805)(例如,电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获取传感器读数以生成电池传感器数据(811)。控制器(801)还被配置为经由射频收发器(809)发送传感器数据(811)。根据本公开,控制器(801)可以包括或实施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或其他数据计算单元。电池传感器数据(811)可被存储在存储器(803)中。存储器(803)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
为了进一步解释,图9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中央控制器(900)(例如,图7A和图7B的中央控制器(714))的框图。中央控制器(900)包括耦接到存储器(903)的控制器(901)。控制器(901)被配置为经由射频收发器(909)从多个MMS(例如,图8的MMS(800))接收编码传感器数据(911)的无线信号。然后,控制器(901)可以基于无线信号生成传感器数据(911)。
根据本公开,控制器(901)可以包括或实施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数据计算单元。电池传感器数据(911)可被存储在存储器(903)中。存储器(903)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控制器(901)进一步被配置为经由VCS接口(913)向车辆控制系统(例如,图7A的VCS(712))提供传感器数据。VCS接口(913)可包括总线或连接到VCS的其他线。
为了进一步解释,图10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出了在用于电池组结构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中通信的方法的实现方式的流程图。图10的方法包括:由RF无源中继器的第二天线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与电池组结构中的多个电池单元相关联的数据(1002)。由RF无源中继器的第二天线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与电池组结构中的多个电池单元相关联的数据(1002)可由第二天线(例如,图2的第二天线(206))从第二通信设备(例如,图2的第二通信设备(106))的无线收发器无源地接收无线信号来执行。
图10的方法还包括:由RF无源中继器的第一天线将所接收的与电池组结构中的多个电池单元相关联的数据发送至第一通信设备(1004)。由RF无源中继器的第一天线将所接收的与电池组结构中的多个电池单元相关联的数据发送至第一通信设备(1004)可由第一天线(例如,图2的第一天线(204))将无线信号无源地广播给第一通信设备(例如,图1的第一通信设备(104))的无线收发器来执行。
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可以通过以下陈述来进一步描述:
1.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池组结构和无线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组结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无线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以及射频(RF)无源中继器,射频(RF)无源中继器包括:导体线缆、在导体线缆的第一端处的第一天线、以及在导体线缆的第二端处的第二天线;其中,第一天线位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区内,第二天线位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区内。
2.根据陈述1所述的装置,其中,电池单元被分组为一个或更多个模块。
3.根据陈述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通信设备是模块监测系统(MMS),该模块监测系统(MMS)被配置为监测一个或更多个模块中的电池单元的属性,以及将所监测的属性发送至第一通信设备。
4.根据陈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通信设备是中央控制器,该中央控制器被配置为从MMS接收所监测的属性。
5.根据陈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导体线缆包括同轴电缆。
6.根据陈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天线是通过剥去导体线缆的第一端而形成的;第二天线是通过剥去导体线缆的第二端而形成的。
7.根据陈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耦接至导体线缆的基板。
8.根据陈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导体线缆包括微带。
9.根据陈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导体线缆包括共面波导。
10.根据陈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阻抗与导体线缆的阻抗匹配。
11.一种在用于电池组结构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中通信的方法,该电池组结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无线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射频(RF)无源中继器,射频(RF)无源中继器包括:导体线缆、在导体线缆的第一端处的第一天线、以及在导体线缆的第二端处的第二天线;所述方法包括:由RF无源中继器的第二天线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与电池组结构中的多个电池单元相关联的数据;以及由RF无源中继器的第一天线将所接收的与电池组结构中的多个电池单元相关联的数据发送至第一通信设备。
12.根据陈述11所述的方法,其中,电池单元被分组为一个或更多个模块。
13.根据陈述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二通信设备是模块监测系统(MMS),该模块监测系统(MMS)被配置为监测一个或更多个模块中的电池单元的属性,以及将所监测的属性发送至该第一通信设备。
14.根据陈述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通信设备是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被配置为从MMS接收所监测的属性。
15.根据陈述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耦接至所述导体线缆的基板。
16.根据陈述1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导体线缆包括同轴电缆。
17.根据陈述1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剥去导体线缆的第一端来形成第一天线;通过剥去导体线缆的第二端来形成第二天线。
18.根据陈述1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导体线缆包括微带。
19.根据陈述1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导体线缆包括共面波导。
20.根据陈述1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阻抗与导体线缆的阻抗匹配。
可以在本文中借助说明特定功能及其关系的性能的方法步骤来描述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为了描述方便,本文已经任意限定了这些功能构建块和方法步骤的边界和顺序。只要适当地执行指定的功能和关系,就可以限定可替代边界和顺序。因此,任何这样的可替代边界或顺序都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精神内。此外,为了描述方便,已经任意限定了这些功能构建块的边界。只要适当地执行某些重要功能,就可以限定可替代边界。类似地,流程图块也可以在本文中被任意限定以说明某些重要的功能。
在所使用的范围内,流程图块边界和顺序可以其他方式限定,并且仍然执行某些重要的功能。因此,功能构建块和流程图块和顺序的这种可替代限定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精神内。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将认识到,本文的功能构建块和其他说明性块、模块和部件可以如所说明的那样来实施或通过分立部件、专用集成电路、执行适当软件的处理器等来实施或其任意组合来实施。
虽然本文明确描述了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的各种功能和特征的特定组合,但这些特征和功能的其他组合同样是可能的。本公开不受本文公开的特定示例的限制,并且明确地结合了这些其他组合。
从前述的描述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真实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进行修改和改变。本说明书中的描述仅用于说明的目的,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本公开的范围仅受所附权利要求的语言限制。

Claims (20)

1.一种装置,包括:
电池组结构,所述电池组结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以及
无线电池管理系统,所述无线电池管理系统包括:
第一无线通信设备;
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以及
射频(RF)无源中继器,所述射频(RF)无源中继器包括:
导体线缆;
在所述导体线缆的第一端处的第一天线;以及
在所述导体线缆的第二端处的第二天线;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位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区内,所述第二天线位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电池单元被分组为一个或更多个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通信设备是模块监测系统(MMS),所述模块监测系统(MMS)被配置为监测所述一个或更多个模块中的所述电池单元的属性,以及将所检测的属性发送至第一通信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是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被配置为从所述MMS接收所监测的属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导体线缆包括同轴电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是通过剥去所述导体线缆的所述第一端而形成的;所述第二天线是通过剥去所述导体线缆的所述第二端而形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耦接至所述导体线缆的基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导体线缆包括微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导体线缆包括共面波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阻抗与所述导体线缆的阻抗匹配。
11.一种在用于电池组结构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中通信的方法,所述电池组结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所述无线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和射频(RF)无源中继器;所述射频(RF)无源中继器包括:导体线缆、在所述导体线缆的第一端处的第一天线、以及在所述导体线缆的第二端处的第二天线;所述方法包括:
由RF无源中继器的所述第二天线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与所述电池组结构中的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相关联的数据;以及
由所述RF无源中继器的所述第一天线将所接收的与所述电池组结构中的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相关联的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池单元被分组为一个或更多个模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是模块监测系统(MMS),所述模块监测系统(MMS)被配置为监测所述一个或更多个模块中的所述电池单元的属性,以及将所监测的属性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是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被配置为从所述MMS接收所监测的属性。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耦接至所述导体线缆的基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导体线缆包括同轴电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剥去所述导体线缆的所述第一端来形成所述第一天线;通过剥去所述导体线缆的所述第二端来形成所述第二天线。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导体线缆包括微带。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导体线缆包括共面波导。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阻抗与所述导体线缆的阻抗匹配。
CN202180017734.9A 2020-02-14 2021-02-12 用于电池组结构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通信 Pending CN1151910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2976907P 2020-02-14 2020-02-14
US62/976,907 2020-02-14
PCT/US2021/017876 WO2021163500A1 (en) 2020-02-14 2021-02-12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battery pack struct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1063A true CN115191063A (zh) 2022-10-14

Family

ID=74860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7734.9A Pending CN115191063A (zh) 2020-02-14 2021-02-12 用于电池组结构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通信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40826A1 (zh)
EP (1) EP4091213A1 (zh)
CN (1) CN115191063A (zh)
WO (1) WO202116350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29953B2 (en) * 2006-03-03 2008-09-30 Motorola, Inc. Passive repeater for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s
JP4234167B2 (ja) 2006-10-23 2009-03-04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Rfidタグ付物品収容ケースおよびrfidシステム
CN201549594U (zh) * 2009-10-16 2010-08-11 江苏大学 隐蔽式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柔性天线
JP2014197805A (ja) * 2013-03-29 2014-10-1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池システム
WO2015083208A1 (ja) * 2013-12-02 2015-06-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二次電池システム
JP6194857B2 (ja) 2014-06-27 2017-09-13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電池システム
JP6916983B2 (ja) 2016-11-01 2021-08-1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両用のバッテリ監視システム
DE102019103705A1 (de) * 2018-02-15 2019-08-22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Mehrpunkt-Kommunikationssysteme für Batteriemanagementsysteme und zugehörige Systeme und Verfahren
JP7127494B2 (ja) 2018-11-05 2022-08-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池監視装置
JP7099339B2 (ja) 2019-01-18 2022-07-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池システム
KR102550319B1 (ko) 2019-02-01 2023-07-04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시스템 및 슬레이브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US11064418B2 (en) 2019-09-09 2021-07-13 Analog Devices International Unlimited Company Two-hop wireless network communication
JP7298517B2 (ja) 2020-03-05 2023-06-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40826A1 (en) 2023-05-04
EP4091213A1 (en) 2022-11-23
WO2021163500A1 (en) 2021-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77851B2 (en)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systems for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8513963B2 (en) Radio frequency testing apparatus
CN109417205B (zh) 电池
CN104541407A (zh) 包括隔离提供设备的双极化天线
CN111551796B (zh) 5g毫米波微带阵列天线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US20230140826A1 (en)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battery pack structure
US8142204B2 (en) Automation appliance which uses the same configuration plug 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antenna plug and coaxial cable
US20110305175A1 (en) Self-contained antenna device with quick aiming switching
US20120062305A1 (en) Antenna Matching System and Device
Takano et al. Study on cavity resonat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to sensors in an enclosed space with scatterers
CN104364963A (zh) 无线装置
JP7039000B2 (ja) 受電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CN212646817U (zh) 5g毫米波微带阵列天线的测试装置
CN114362848A (zh) 一种终端设备及天线性能测试装置
CN109450565B (zh) 校准监测装置及天线系统
Gnanamani et al. Rf energy harvesting using 2× 4 circular microstrip array antenna for 5g-iot zero power wireless sensors
CN108141246B (zh) 电池组模块和在监控装置与控制装置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10351680A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电网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15989223U (zh) 一种天线装置、充电座及电池装置
WO2024009616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216015673U (zh) 定向耦合器及通信设备
CN208173764U (zh) 一种高互调新型防水负载
US20100123550A1 (en) Coaxial Antenna Connection
US9888516B1 (en) Redundant contactless communication
CN113506970A (zh) 定向耦合器及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