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9692B - 一种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及防爆轮胎和防爆轮胎胎面的更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及防爆轮胎和防爆轮胎胎面的更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9692B
CN115179692B CN202211011861.0A CN202211011861A CN115179692B CN 115179692 B CN115179692 B CN 115179692B CN 202211011861 A CN202211011861 A CN 202211011861A CN 115179692 B CN115179692 B CN 1151796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lance
cylinder
pneumatic cylinder
air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18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79692A (zh
Inventor
于成龙
孟照宏
周磊
王君
翟明荣
史彩霞
宋美芹
庄磊
甄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Lunyu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Lunyu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Lunyu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Lunyu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1186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796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79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9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79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96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7/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C17/04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utilising additional non-inflatable supports which become load-supporting in emergency
    • B60C17/044Expandable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5/00Apparatus or tools adapted for mounting, removing or inspecting ty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04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road vehicles, e.g. passenger c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及防爆轮胎和防爆轮胎胎面的更换方法,涉及防爆轮胎领域。其支撑装置包括包括轮辋、支撑杆、支撑板、气压缸和储气罐,支撑杆环绕分布于轮辋上并设有多个,其下端与轮辋相铰接;支撑板铰接于支撑杆的上端,且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邻支撑板上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滑动抵接;气压缸铰接于支撑杆和轮辋之间;储气罐与气压缸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现有防爆轮胎通过改变胎侧橡胶材质及硬度而造成的耐曲挠性能差、滚动阻力大、操控性及舒适性差的问题;并采用机械结构进行支撑,爆胎后仍然可反复使用,便于后期的维修。

Description

一种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及防爆轮胎和防爆轮胎胎面的更换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及防爆轮胎和防爆轮胎胎面的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轮胎爆胎对于行驶中的车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尤其是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爆胎,车身会出现重心偏移,发生跑偏、甩尾及翻滚,对自身及周围人员造成极大的危险。据统计,国内高速公路70%的意外交通事故是由爆胎引起的,爆胎是高速行驶车辆随时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
现有的防爆轮胎,是通过改变胎侧部位支撑橡胶硬度来实现爆胎后支撑车身的,但是这就会牺牲轮胎的静音效果和舒适性能,同时这种改变胎侧硬度的防爆轮胎需要配备减震性能较高的汽车悬架,因此适应范围受限。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即能在日常行驶中满足人们对静音和舒适性的要求,又能保证在爆胎后车辆可安全行驶的防爆轮胎支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及防爆轮胎和防爆轮胎胎面的更换方法,解决现有防爆轮胎通过改变胎侧橡胶材质及硬度而造成的轮胎耐曲挠性能差、滚动阻力大、操控性及舒适性差的问题,在爆胎的瞬间采用机械结构进行快速支撑并可反复使用,便于后期的维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包括
轮辋;
支撑杆,环绕分布于轮辋上并设有多个,其下端与轮辋相铰接;
支撑板,铰接于支撑杆的上端,且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相邻支撑板上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滑动抵接;
气压缸,铰接于支撑杆和轮辋之间;
储气罐,与气压缸相连接,用于与气压缸提供气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两位四通气压阀和平衡气压缸;
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设于两位四通气压阀上并形成第一导气流道;
第三气口和第四气口,设于两位四通气压阀上并形成第二导气流道;
开关阀,设于两位四通气压阀上,并用于同步切换第一导气流道和第二导气流道的开启和闭合;
气压缸活塞,设于气压缸内,并将其分隔成气压缸第一腔和气压缸第二腔;
气压缸推杆,一端与气压缸活塞相连接,另一端贯穿于气压缸第二腔并在其外端与支撑杆相铰接;
第一气口和气压缸第一腔的气压缸第一腔气口相连通;
第二气口和储气罐相连通;
第三气口和气压缸第二腔的气压缸第二腔气口相连通;
第四气口直接对外导通;
平衡气压缸活塞,设于平衡气压缸内部,并将其分隔成平衡气压缸内腔和平衡气压缸外腔;
平衡气压缸内腔为密闭式结构;平衡气压缸外腔为开口式结构;
平衡气压缸推杆,一端与平衡气压缸活塞相连接,另一端贯穿于平衡气压缸内腔并在其外端通过销轴与开关阀相连接,通过拉动开关阀实现第一导气流道和第二导气流道的开启和闭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支撑杆用于支撑一个支撑板,且两个支撑杆之间铰接有拉杆;气压缸的一端通过安装座与轮辋相铰接,气压缸的另一端通过气压缸推杆与拉杆相铰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气压缸第二腔内的气压缸推杆上套设有气压缸弹簧;气压缸第一腔内的底端设有气压缸止推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平衡气压缸外腔和平衡气压缸活塞之间设有平衡气压缸弹簧;平衡气压缸推杆上设有平衡气压缸止推板;平衡气压缸推杆贯穿平衡气压缸内腔处设有平衡气压缸密封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平衡气压缸内腔上设有平衡气压缸内腔气口;轮辋上设有第一气门嘴、第二气门嘴和第三气门嘴;平衡气压缸内腔气口和第二气门嘴相连通;储气罐和第一气门嘴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板上方设有橡胶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气压缸为电磁伸缩缸,并在轮辋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电源和ECU电脑控制单元。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爆轮胎,包括设置于轮辋上的胎面,且轮辋上设置有如上述任一项的防爆轮胎支撑装置。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爆轮胎胎面的更换方法,包括由轮辋和胎面组成的轮胎,且轮辋上设置有如上述的防爆轮胎支撑装置;
其更换方法为:
S1:松开第一气门嘴,将气压缸第一腔及储气罐内的气压通过气压缸第一腔气口、第一气口、第二气口进行排出,此时气压缸活塞左移,带动拉杆和支撑杆运动,实现支撑板的收缩,完成防爆轮胎支撑装置的折叠收缩;
S2:松开第二气门嘴,将平衡气压缸内腔内的气压通过平衡气压缸内腔气口进行排出,此时平衡气压缸弹簧实现复位,从而拉动开关阀,使第一导气流道和第二导气流道处于闭合状态;
S3:卸下破碎的胎面,并进行更换;
S4:通过第三气门嘴向轮胎内充入的额定气压,此时平衡气压缸外腔与轮胎内部气压相等,并通过充入的额定气压将平衡气压缸活塞推动,使平衡气压缸止推板与平衡气压缸内腔相抵接,此时第一导气流道和第二导气流道处于闭合状态;
S5:通过第一气门嘴向储气罐内注入压缩存储气,将压缩存储气存储在储气罐内;
S6:通过第二气门嘴向平衡气压缸内腔内注入与轮胎内部相等的气压,即可完成新充气轮胎的更换,同时也完成下次爆胎时,防爆轮胎支撑装置起作用的准备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机械结构支撑的方式代替传统通过改变胎侧橡胶材质及硬度的支撑方式,使其可以更广泛的适用于乘用车、载货车、重型矿用专用车等任何公路及非公路行驶车辆,并具有更好的舒适性、燃油经济性,从而达到即满足乘客的舒适性、驾驶员的操控性,还能实现爆胎后车辆继续安全行驶的目的。
2.本装置占地空间小,在轮胎正常使用时折叠起来,紧贴轮辋,占用轮胎内部空间极小,对轮胎径向、侧向及扭转变形没有任何影响,保证了轮胎正常的舒适性、吸能减震性、操控性能,只有车辆发生爆胎,支撑装置才会伸展起来,通过支撑板上的橡胶块与溃缩的内胎面接触,通过支撑装置撑起整个轮胎,使车辆重心保持不变,保证车辆继续正常行驶,避免交通事故,达到车辆高速行驶无后顾之忧;使车辆继续行驶到达附近维修站,实现车辆无备胎化;同时保证轮胎日常使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
3.由于本装置采用机械结构,因此为可反复使用,防爆胎支撑装置使用后无损耗,一次性投入,永久使用。
4.本装置可以通过纯机械控制原理进行打开,无需外接电源和任何电子设备避免由于电池寿命或电路接触不良而影响产品可靠性;根据轮胎爆胎后内部气压降低,机械气压调节装置控制支撑装置自动展开,实现轮胎爆胎后的正常运转。
5.本装置后期对爆胎轮胎更换简单,维修人员只需要进行放气就可以收起支撑板,然后在对轮胎更换,最后通过充气和调校,便可做好下次爆胎时的准备工作,操作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防爆轮胎爆胎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爆轮胎支撑装置爆胎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防爆轮胎爆胎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防爆轮胎支撑装置爆胎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防爆轮胎支撑装置爆胎后的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防爆轮胎支撑装置爆胎前的原理图。
附图说明:橡胶块1、支撑板2、第一卡槽21、第二卡槽22、气压缸3、气压缸止推环31、气压缸第一腔气口32、气压缸第一腔33、气压缸活塞34、气压缸弹簧35、气压缸第二腔气口36、气压缸第二腔37、气压缸推杆38、安装座4、两位四通气压阀5、第一气口51、第二气口52、第三气口53、第四气口54、储气罐6、拉杆7、支撑杆8、平衡气压缸9、平衡气压缸密封圈91、平衡气压缸止推板92、平衡气压缸活塞93、平衡气压缸内腔气口94、平衡气压缸推杆95、平衡气压缸内腔96、平衡气压缸外腔97、平衡气压缸弹簧98、第一气门嘴10、第二气门嘴11、第三气门嘴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发明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发明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在本发明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包括轮辋、支撑杆8、支撑板2、气压缸3和储气罐6,其中,支撑杆8环绕分布于轮辋上并设有多个,其下端与轮辋相铰接;支撑板2铰接于支撑杆8的上端,且支撑板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相邻支撑板2上的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滑动抵接;气压缸3铰接于支撑杆8和轮辋之间;储气罐6与气压缸3相连接,用于与气压缸3提供气源。
气压缸3将储气罐6存储的空气注入到其内部,并推动支撑杆8运动,从而实现支撑板2的撑开,支撑板2两侧的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相互滑动抵接,通过摩擦接触组合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支撑环,与地面的支撑力同时分布在所有的支撑板2上,避免由于局部支撑板2接触造成的支撑板2和支撑杆8弯曲变形及断裂的现象,大大提升了防爆胎支撑装置承载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位四通气压阀5和平衡气压缸9;其中,第一气口51和第二气口52设于两位四通气压阀5上并形成第一导气流道;第三气口53和第四气口54设于两位四通气压阀5上并形成第二导气流道;开关阀设于两位四通气压阀5上,并用于同步切换第一导气流道和第二导气流道的开启和闭合;气压缸活塞34设于气压缸3内,并将其分隔成气压缸第一腔33和气压缸第二腔37;气压缸推杆38一端与气压缸活塞34相连接,另一端贯穿于气压缸第二腔37并在其外端与支撑杆8相铰接;第一气口51和气压缸第一腔33的气压缸第一腔气口32相连通;第二气口52和储气罐6相连通;第三气口53和气压缸第二腔37的气压缸第二腔气口36相连通;第四气口54直接对外导通;平衡气压缸活塞93设于平衡气压缸9内部,并将其分隔成平衡气压缸内腔96和平衡气压缸外腔97;平衡气压缸内腔96为密闭式结构;平衡气压缸外腔97为开口式结构;平衡气压缸推杆95,一端与平衡气压缸活塞93相连接,另一端贯穿于平衡气压缸内腔96并在其外端通过销轴与开关阀相连接,通过拉动开关阀实现第一导气流道和第二导气流道的开启和闭合。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一种纯机械控制支撑板2打开的结构,当轮胎胎面爆胎后,平衡气压缸内腔96和平衡气压缸外腔97处的气压产生均衡的状态,此时平衡气压缸活塞93向平衡气压缸外腔97运动,从而通过销轴拉动两位四通气压阀5上的开关阀,使得第一导气流道导通,储气罐6内的气体通过第二气口52、第一气口51、气压缸第一腔气口32进入气压缸第一腔33内,从而推动压缸活塞34向气压缸第二腔37运动,使其气压缸推杆38向外挤压支撑杆8,从而实现支撑杆8的打开,整个过程不需要借助任何的电池、电子设备和传感单元就可实现,从而避免由于电池寿命或外接电源电路接触不良等原因而造成的防爆支撑装置在爆胎关键时刻出现故障,大大提升防爆支撑装置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杆8用于支撑一个支撑板2,且两个支撑杆8之间铰接有拉杆7;气压缸3的一端通过安装座4与轮辋相铰接,气压缸3的另一端通过气压缸推杆38与拉杆7相铰接。通过双支撑杆8的结构设计,提高了其支撑的稳定效果,同时通过拉杆7可以实现有效的联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压缸第二腔37内的气压缸推杆38上套设有气压缸弹簧35;气压缸第一腔33内的底端设有气压缸止推环31。气压缸3内部有气压缸止推环31和气压缸弹簧35,其中气压缸止推环31起到对气压缸活塞34的限位作用,保持气压缸第一腔气口32始终畅通。气压缸弹簧35则提供复位的作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衡气压缸外腔97和平衡气压缸活塞93之间设有平衡气压缸弹簧98;平衡气压缸推杆95上设有平衡气压缸止推板92;平衡气压缸推杆95贯穿平衡气压缸内腔96处设有平衡气压缸密封圈91。
平衡气压缸密封圈91对平衡气压缸内腔96起到密封作用;平衡气压缸止推板92对平衡气压缸活塞93起到限位作用,以保证平衡气压缸内腔96的空间固定。同时,平衡气压缸止推板92对两位四通气压阀5的开关阀常闭状态起到限位及保护作用;平衡气压缸弹簧98推动平衡气压缸活塞93和平衡气压缸推杆95向右移动,使平衡气压缸止推板92卡在平衡气压缸内腔96,保证两位四通气压阀5的开关阀为常闭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衡气压缸内腔96上设有平衡气压缸内腔气口94;轮辋上设有第一气门嘴10、第二气门嘴11和第三气门嘴12;平衡气压缸内腔气口94和第二气门嘴11相连通;储气罐6和第一气门嘴10相连通。
平衡气压缸外腔97与轮胎内部空间相贯通,实现平衡气压缸外腔97的气压与轮胎内部气压保持一致;储气罐6下端与第一气门嘴10通过气管连接,通过第一气门嘴10充气和放气实现储气罐6内部气压增大和降低;第二气门嘴11与平衡气压缸内腔气口94通过气管连接;第三气门嘴12为轮胎内部的进出气口,由于平衡气压缸外腔97与轮胎内部相贯通,通过第三气门嘴12充气和放气可以实现轮胎内部气压和平衡气压缸外腔气压97的增大和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2上方设有橡胶块1。在发生爆胎时,橡胶块1的外缘将与轮胎内壁接触,起到支撑作用,并通过橡胶块1提供缓冲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压缸3为电磁伸缩缸,并在轮辋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电源和ECU电脑控制单元。
本实施例中,气压缸3采用电控和压力传感的方式结合从而实现支撑板2的撑起和打开。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爆轮胎,包括设置于轮辋上的胎面,且轮辋上设置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爆轮胎支撑装置。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爆轮胎胎面的更换方法,包括由轮辋和胎面组成的轮胎,且轮辋上设置有包括两位四通气压阀5和平衡气压缸9的防爆轮胎支撑装置。
其具体步骤为:
S1:松开第一气门嘴10,将气压缸第一腔33及储气罐6内的气压通过气压缸第一腔气口32、第一气口51、第二气口52进行排出,此时气压缸活塞34左移,带动拉杆7和支撑杆8运动,实现支撑板2的收缩,完成防爆轮胎支撑装置的折叠收缩;
S2:松开第二气门嘴11,将平衡气压缸内腔96内的气压通过平衡气压缸内腔气口94进行排出,此时平衡气压缸弹簧98实现复位,从而拉动开关阀,使第一导气流道和第二导气流道处于闭合状态;
S3:卸下破碎的胎面,并进行更换;
S4:通过第三气门嘴12向轮胎内充入的额定气压,此时平衡气压缸外腔97与轮胎内部气压相等,并通过充入的额定气压将平衡气压缸活塞93推动,使平衡气压缸止推板92与平衡气压缸内腔96相抵接,此时第一导气流道和第二导气流道处于闭合状态;
S5:通过第一气门嘴10向储气罐6内注入压缩存储气,将压缩存储气存储在储气罐6内;
S6:通过第二气门嘴11向平衡气压缸内腔96内注入与轮胎内部相等的气压,即可完成新充气轮胎的更换,同时也完成下次爆胎时,防爆轮胎支撑装置起作用的准备工作。
其工作原理为:
轮胎在正常行驶过程中,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呈收起状态,此处参照图4、图5和图7所示,橡胶块1和支撑板2紧贴轮辋,不占用轮胎内部空间,不影响轮胎正常行驶的径向、横向及扭转变形,保证轮胎正常舒适性和操控性能。
当轮胎发生爆胎现象后,防爆轮胎支撑装置瞬间张开,此处参照图1、图2和图6所示,由于胎面破裂,原本胎内恒定的气压平衡被破坏,平衡气压缸内腔96内的气压大于平衡气压缸外腔97内的气压,从而推动平衡气压缸推杆95左移,并在移动过程中通过销轴拉动两位四通气压阀5上的开关阀,从而实现第一导气流道的导通,储气罐6内的气体通过第二气口52、第一气口51、气压缸第一腔气口32进入气压缸第一腔33内,从而瞬间通过气压缸推杆38撑起支撑板2,支撑板2向外展开,且相邻支撑板2之间的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相互滑动抵接,通过摩擦接触组合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支撑环;支撑板2外的橡胶块1与破损的轮胎内壁接触,从而达到了防爆支撑装置支撑车身的目的。
爆胎后,借助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可以继续行驶至附近维修点,便于维修人员更换新轮胎。其更换过程及步骤,上文已具体阐述,因此不再赘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辋;
支撑杆,环绕分布于轮辋上并设有多个,其下端与轮辋相铰接;
支撑板,铰接于支撑杆上,且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相邻支撑板上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滑动抵接;
气压缸,气压缸通过气压缸活塞将其分隔成气压缸第一腔和气压缸第二腔,并铰接于支撑杆和轮辋之间;
储气罐,与气压缸相连接,用于与气压缸提供气源;
平衡气压缸,通过其内部的平衡气压缸活塞将其分割呈密闭式结构的平衡气压缸内腔和开口结构式的平衡气压缸外腔,且所述平衡气压缸活塞上连接有平衡气压缸推杆;
气压阀,其上设有形成第一导气流道的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以及形成第二导气流道的第三气口和第四气口;第一气口、第二气口、第三气口和第四气口分别与气压缸第一腔、储气罐、气压缸第二腔和外界相连通;
开关阀,设于气压阀上并与平衡气压缸推杆相连接,通过平衡气压缸推杆的运动带动开关阀动作以同步切换第一导气流道和第二导气流道的开启和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平衡气压缸推杆与开关阀相铰接;气压阀为两位四通气压阀,且第一气口和第三气口位于两位四通气压阀的同一侧边处,第三气口和第四气口位于两位四通气压阀的另外同一侧边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撑杆用于支撑一个支撑板,且两个支撑杆之间铰接有拉杆;气压缸的一端通过安装座与轮辋相铰接,气压缸的另一端通过气压缸推杆与拉杆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压缸第二腔内的气压缸推杆上套设有气压缸弹簧;气压缸第一腔内的底端设有气压缸止推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衡气压缸外腔和平衡气压缸活塞之间设有平衡气压缸弹簧;平衡气压缸推杆上设有平衡气压缸止推板;平衡气压缸推杆贯穿平衡气压缸内腔处设有平衡气压缸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衡气压缸内腔上设有平衡气压缸内腔气口;轮辋上设有第一气门嘴、第二气门嘴和第三气门嘴;平衡气压缸内腔气口和第二气门嘴相连通;储气罐和第一气门嘴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上方设有橡胶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压缸为电磁伸缩缸,并在轮辋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电源和ECU电脑控制单元。
9.一种防爆轮胎,包括设置于轮辋上的胎面,其特征在于:轮辋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爆轮胎支撑装置。
10.一种防爆轮胎胎面的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轮辋和胎面组成的轮胎,且轮辋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爆轮胎支撑装置;
其更换方法为:
S1:松开第一气门嘴,将气压缸第一腔及储气罐内的气压通过气压缸第一腔气口、第一气口、第二气口进行排出,此时气压缸活塞左移,带动拉杆和支撑杆运动,实现支撑板的收缩,完成防爆轮胎支撑装置的折叠收缩;
S2:松开第二气门嘴,将平衡气压缸内腔内的气压通过平衡气压缸内腔气口进行排出,此时平衡气压缸弹簧实现复位,从而拉动开关阀,使第一导气流道和第二导气流道处于闭合状态;
S3:卸下破碎的胎面,并进行更换;
S4:通过第三气门嘴向轮胎内充入额定气压,此时平衡气压缸外腔与轮胎内部气压相等,并通过充入的额定气压将平衡气压缸活塞推动,使平衡气压缸止推板与平衡气压缸内腔相抵接,此时第一导气流道和第二导气流道处于闭合状态;
S5:通过第一气门嘴向储气罐内注入压缩存储气,将压缩存储气存储在储气罐内;
S6:通过第二气门嘴向平衡气压缸内腔内注入与轮胎内部相等的气压,即可完成新充气轮胎的更换,同时也完成下次爆胎时,防爆轮胎支撑装置起作用的准备工作。
CN202211011861.0A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及防爆轮胎和防爆轮胎胎面的更换方法 Active CN1151796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1861.0A CN115179692B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及防爆轮胎和防爆轮胎胎面的更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1861.0A CN115179692B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及防爆轮胎和防爆轮胎胎面的更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9692A CN115179692A (zh) 2022-10-14
CN115179692B true CN115179692B (zh) 2023-10-17

Family

ID=83523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1861.0A Active CN115179692B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及防爆轮胎和防爆轮胎胎面的更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7969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78727A (ja) * 2000-12-08 2002-06-26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用中子体、中子付きリムホイール及びタイヤ・リム組立体
CN201082666Y (zh) * 2007-09-12 2008-07-09 陈贺章 轮胎防爆装置
CN202138164U (zh) * 2011-06-10 2012-02-08 张历涛 一种汽车车胎防爆装置
JP2012236360A (ja) * 2011-05-12 2012-12-06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用のシェーピングフォーマ
CN203854428U (zh) * 2014-01-22 2014-10-01 王国 一种爆胎可继续行驶轮胎
CN104626883A (zh) * 2015-01-13 2015-05-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轮胎及其装配方法
CN108297628A (zh) * 2018-01-23 2018-07-20 浙江邦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扎防漏防爆装置
CN109050168A (zh) * 2018-08-31 2018-12-21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非充气式可变形轮胎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78727A (ja) * 2000-12-08 2002-06-26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用中子体、中子付きリムホイール及びタイヤ・リム組立体
CN201082666Y (zh) * 2007-09-12 2008-07-09 陈贺章 轮胎防爆装置
JP2012236360A (ja) * 2011-05-12 2012-12-06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用のシェーピングフォーマ
CN202138164U (zh) * 2011-06-10 2012-02-08 张历涛 一种汽车车胎防爆装置
CN203854428U (zh) * 2014-01-22 2014-10-01 王国 一种爆胎可继续行驶轮胎
CN104626883A (zh) * 2015-01-13 2015-05-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轮胎及其装配方法
CN108297628A (zh) * 2018-01-23 2018-07-20 浙江邦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扎防漏防爆装置
CN109050168A (zh) * 2018-08-31 2018-12-21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非充气式可变形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9692A (zh)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65081B2 (en) Pneumatic tire security system employing internal high pressure air bag
CN106608149A (zh) 气囊式防爆安全汽车轮胎
CN104626883B (zh) 一种真空轮胎及其装配方法
CN115179692B (zh) 一种防爆轮胎支撑装置及防爆轮胎和防爆轮胎胎面的更换方法
CN206765714U (zh) 一种安全轮胎
CN103231628B (zh) 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
CN103213459A (zh) 一种防爆轮胎
CN2905516Y (zh) 防爆防扎轮胎
CN101898735B (zh) 车用自救扩张器
CN201729630U (zh) 一种扩张器装置
CN203391572U (zh) 一种真空胎爆胎安全装置
JP3389465B2 (ja) 二輪車用のタイヤとリムの組立体
CN210617756U (zh) 具有补偿功能的充气轮胎
CN2789059Y (zh) 双内胎轮胎
CN203236983U (zh) 一种防爆轮胎
CN209600175U (zh) 一种轮胎
CN206765719U (zh) 轮胎爆胎应急安全保护装置及其所使用的排气单向阀
CN110077175B (zh) 一种汽车多气囊充气防爆内胎
GB801994A (en) Dual compartment tire
CN112145714A (zh) 一种带有泄压机构的截止阀阀瓣及该装置的减压方法
CN208123336U (zh) 双筒充气式液压减振器的充气设备
CN103042886A (zh) 汽车内置式防爆备用轮胎
CN108253074A (zh) 双筒充气式液压减振器的充气设备
CN2288865Y (zh) 轿车用升降式减振器
CN2774824Y (zh) 车辆防爆内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