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钢车间轧辊在线自动磨槽装置及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行业棒线材车间轧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轧钢车间轧辊在线自动磨槽装置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冶金行业棒线材车间轧辊的使用有着巨大的重要性,用量大、更换频繁。其中轧辊上轧槽的打磨在开班成功率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无论是在线还是离线,轧槽的打磨耗时费力,特别是停机后现场轧辊的余温及散热(夏天可达80-100℃)、打磨时飞扬的粉尘操作工都难以承受。
棒线车间轧槽的打磨在开班成功率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新轧槽打磨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红钢咬入时的摩擦力,防止咬钢不进堆废。轧槽打磨费时耗力工作量大且现场环境恶劣,人工打磨还存在打磨不到位不牢靠造成过钢堆废产生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轧钢车间轧辊在线自动磨槽装置及操作方法,保障了生产稳定性又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人员工作积极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轧钢车间轧辊在线自动磨槽装置,包括上支座、下支座、摆动机构、固定机构、自动磨槽机构,其中:
上支座和下支座均呈板状,上支座设置于下支座上方;
摆动机构用于带动下支座以上支座中部为旋转中心在水平面内进行摆动,摆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输出转轴、摇摆片、鱼眼轴承拉杆、前支架;
驱动电机安装在上支座顶面;
输出转轴一端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
摇摆片垂直于输出转轴,且摇摆片与输出转轴另一端固接;
鱼眼轴承拉杆沿水平方向设置,鱼眼轴承拉杆一端与摇摆片铰接;
前支架沿竖直方向固定在下支座顶面,且前支架与鱼眼轴承拉杆另一端固接;
固定机构用于将所述自动磨槽装置固定在轧机机架上,固定机构包括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一管夹、第二管夹、安装支架;
第一钢管一端固定在轧机机架上,另一端向轧槽方向延伸;
第二钢管垂直轧槽面布置,且第二钢管通过第一管夹与第一钢管连接;
第二管夹设置在上支座顶面,第二管夹夹持住第二钢管朝向轧槽的一端;
安装支架将第二管夹与上支座顶面连接在一起;
自动磨槽机构用于对轧槽进行打磨,自动磨槽机构包括两支座前支撑、两支座后支撑、电磨、打磨头;
两支座前支撑均位于前支架下方,且两支座前支撑均一端与下支座底面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两支座后支撑均位于安装支架下方,且两支座后支撑均一端与下支座底面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电磨设置于两支座前支撑与两支座后支撑围成的空间内,电磨与两支座前支撑和两支座后支撑连接;
打磨头安装在电磨头部,当进行打磨作业时,打磨头与轧槽表面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前支撑板,前支撑板沿竖直方向固定在上支座顶面,驱动电机输出转轴贯穿前支撑板,前支撑板对驱动电机的输出转轴进行支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第一抱箍、第二抱箍、两前脚夹片组、两连接销,其中:
第一抱箍套设在电磨靠近头部位置,且第一抱箍与两支座前支撑同轴;
第二抱箍套设在电磨靠近尾部位置,且第二抱箍与两支座后支撑同轴;
前脚夹片组设置在第一抱箍与支座前支撑之间,两前脚夹片组与第一抱箍相配合,将电磨与两支座前支撑连接在一起;
连接销穿过支座后支撑与第二抱箍连接,两连接销将电磨与两支座后支撑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支座前支撑呈一端为开口的管状结构,在支座前支撑管壁上开设两个相对的槽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脚夹片组包括两夹片和保持杆,其中:
夹片呈U字型,两夹片相对设置,夹片的开口远离电磨;
两夹片与第一抱箍一侧固定,两夹片的开口套在支座前支撑外部;
保持杆穿过支座前支撑上的两个槽道,同时位于两夹片之间;
两前脚夹片组、第一抱箍、槽道相配合,实现电磨头部与两支座前支撑之间的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至少两个弹簧,弹簧填充在支座前支撑内部,弹簧压在保持杆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摇摆片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以输出转轴所在方向为中心轴,下支座沿中心轴左右摆动幅度范围为50-160mm。
还提供了一种轧钢车间轧辊在线自动磨槽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自动磨槽装置安装在轧机机架上,具体安装步骤如下:
1-1、将第二钢管安装在第二管夹内;
1-2、将第一管夹安装在第二钢管上;
1-3、将第一钢管安装在第二管夹上;
1-4、在电磨头部安装打磨头,将自动磨槽装置抬至与轧槽表面接触,此时确定第一钢管与轧机机架之间的相对位置;
1-5、然后将第一钢管与轧机机架进行固定;
步骤2、在线自动磨槽:
驱动电机运行,带动输出转轴转动,然后摇摆片跟随输出转轴开始转动,输出转轴转动带动鱼眼轴承拉杆运动,鱼眼轴承拉杆运动拉动前支架摆动,前支架摆动带动下支座摆动,下支座摆动带动电磨摆动,从而打磨头在轧槽表面来回往复进行摆动因此对轧槽进行打磨。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摆动机构带动下支座以上支座中部为旋转中心在水平面内进行摆动,从而实现固定在下支座下方的电磨对轧槽表面进行打磨。
2、本发明通过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一管夹以及第二管夹的配合,实现将本自动磨槽装置安装在轧机机架上,从而避免轧槽运行过程中,轧槽附近温度过高,环境恶劣操作人员无法对轧槽进行打磨的情况的发生。
3、本发明设置前支撑板,前支撑板沿竖直方向固定在上支座顶面,驱动电机输出转轴贯穿前支撑板,前支撑板对驱动电机的输出转轴进行支撑。
4、本发明因打磨头与轧槽表面接触后,在轧槽持续转动中,打磨头在竖直方向上会发生一定位移,为了防止打磨头在竖直方向上偏移过大,本实施方案在支座前支撑内部设置弹簧,弹簧填充在支座前支撑内部,弹簧压在保持杆上,保证打磨头在竖直方向上不会偏移过大。
5、本发明两前脚夹片组、第一抱箍、槽道相配合,实现电磨头部与两支座前支撑之间的连接。
6、本发明通过调节输出转轴与鱼眼轴承拉杆在摇摆片上的相对位置,来调节本自动磨槽装置的摆动幅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鱼眼轴承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上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前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下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连接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摇摆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支座后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支座前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座后支撑;2、支座前支撑;3、摇摆片;4、鱼眼轴承拉杆;5、连接销;6、夹片;7、安装支架;8、前支架;9、上支座;10、前支撑板;11、下支座;12、第一安装孔;13、第二安装孔;14、槽道;15、打磨头;16、第一抱箍;17、第二抱箍;18、保持杆;19、第一管夹;20、第二管夹;21、第一钢管;22、第二钢管;23、驱动电机;24、输出转轴;25、电磨;26、轧机机架;27、轧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侧”、“右侧”、“上部”、“下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第一”、“第二”等并不表示零部件的重要程度,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具体尺寸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技术方案,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一种轧钢车间轧辊在线自动磨槽装置,如图1至图13所示,本自动磨槽装置包括上支座9、下支座11、摆动机构、固定机构、自动磨槽机构,其中:
上述上支座9和下支座11均呈板状,上支座9设置于下支座11上方。进一步地,在上支座9中部和下支座11上开设同轴的第二安装孔13。在第二安装孔13安装一个连接轴,连接轴顶端与上支座9固接;在下支座11的第二安装孔13内安装一个固定套,然后通过在连接轴底端设置轴承实现连接轴与下支座11铰接。
上述摆动机构用于带动下支座11以上支座9中部为旋转中心在水平面内进行摆动,摆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23、输出转轴24、摇摆片3、鱼眼轴承拉杆4、前支架8,其中:
上述驱动电机23安装在上支座9顶面;输出转轴24一端与驱动电机23输出端连接;摇摆片3垂直于输出转轴24,且摇摆片3与输出转轴24另一端固接;鱼眼轴承拉杆4沿水平方向设置,鱼眼轴承拉杆4一端与摇摆片3铰接;前支架8沿竖直方向固定在下支座11顶面,且前支架8与鱼眼轴承拉杆4另一端固接。
进一步地,驱动电机23用于为输出转轴24提供动力。在摇摆片3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12,输出转轴24与摇摆片3的安装位置为第一安装孔12处,鱼眼轴承拉杆4与摇摆片3的安装位置为第一安装孔12处,通过调节输出转轴24与鱼眼轴承拉杆4在摇摆片3上的相对位置,来调节本自动磨槽装置的摆动幅度。具体地,以输出转轴24所在方向为中心轴,下支座11沿中心轴左右摆动幅度范围为50-160mm。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案还包括前支撑板10,前支撑板10沿竖直方向固定在上支座9顶面,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转轴24贯穿前支撑板10,前支撑板10对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转轴24进行支撑。
上述固定机构用于将所述自动磨槽装置固定在轧机机架26上,固定机构包括第一钢管21、第二钢管22、第一管夹19、第二管夹20、安装支架7,其中:
上述第一钢管21一端固定在轧机机架26上,另一端向轧槽27方向延伸;第二钢管22垂直轧槽27面布置,且第二钢管22通过第一管夹19与第一钢管21连接;第二管夹20设置在上支座9顶面,第二管夹20夹持住第二钢管22朝向轧槽27的一端;安装支架7将第二管夹20与上支座9顶面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钢管21、第二钢管22、第一管夹19以及第二管夹20的配合,实现将本自动磨槽装置安装在轧机机架26上。
上述自动磨槽机构用于对轧槽27进行打磨,自动磨槽机构包括两支座前支撑2、两支座后支撑1、电磨25、打磨头15,其中:
两支座前支撑2均位于前支架8下方,且两支座前支撑2均一端与下支座11底面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两支座后支撑1均位于安装支架7下方,且两支座后支撑1均一端与下支座11底面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电磨25设置于两支座前支撑2与两支座后支撑1围成的空间内,电磨25与两支座前支撑2和两支座后支撑1连接;打磨头15安装在电磨25头部,当进行打磨作业时,打磨头15与轧槽27表面接触。优选地,打磨头15选用6×40mm的金刚砂圆球。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案还包括第一抱箍16、第二抱箍17、两前脚夹片6组、两连接销5,其中:
上述第一抱箍16套设在电磨25靠近头部位置,且第一抱箍16与两支座前支撑2同轴;第二抱箍17套设在电磨25靠近尾部位置,且第二抱箍17与两支座后支撑1同轴;前脚夹片6组设置在第一抱箍16与支座前支撑2之间,两前脚夹片6组与第一抱箍16相配合,将电磨25与两支座前支撑2连接在一起;连接销5穿过支座后支撑1与第二抱箍17连接,两连接销5将电磨25与两支座后支撑1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呈一端为开口的管状结构,在支座前支撑2管壁上开设两个相对的槽道14。
具体地,前脚夹片6组包括两夹片6和保持杆18。夹片6呈U字型,两夹片6相对设置,夹片6的开口远离电磨25;两夹片6与第一抱箍16一侧固定,两夹片6的开口套在支座前支撑2外部;保持杆18穿过支座前支撑2上的两槽道14,同时位于两夹片6之间;两前脚夹片6组、第一抱箍16、槽道14相配合,实现电磨25头部与两支座前支撑2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因打磨头15与轧槽27表面接触后,在轧槽27持续转动中,打磨头15在竖直方向上会发生一定位移,为了防止打磨头15在竖直方向上偏移过大,本实施方案在支座前支撑2内部设置弹簧,弹簧填充在支座前支撑2内部,弹簧压在保持杆18上,保证打磨头15在竖直方向上不会偏移过大。
本实施方案还提供了一种轧钢车间轧辊在线自动磨槽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自动磨槽装置安装在轧机机架26上,具体安装步骤如下:
1-1、将第二钢管22安装在第二管夹20内;
1-2、将第一管夹19安装在第二钢管22上;
1-3、将第一钢管21安装在第二管夹20上;
1-4、在电磨25头部安装打磨头15,将自动磨槽装置抬至与轧槽27表面接触,此时确定第一钢管21与轧机机架26之间的相对位置;
1-5、然后将第一钢管21与轧机机架26进行固定;
步骤2、在线自动磨槽:
驱动电机23运行,带动输出转轴24转动,然后摇摆片3跟随输出转轴24开始转动,输出转轴24转动带动鱼眼轴承拉杆4运动,鱼眼轴承拉杆4运动拉动前支架8摆动,前支架8摆动带动下支座11摆动,下支座11摆动带动电磨25摆动,从而打磨头15在轧槽27表面来回往复进行摆动因此对轧槽27进行打磨。
本实施方案可产生的经济效益是:
人工打磨一对粗轧轧槽需要20分钟,自动磨槽仅需10分钟,每天更换1条轧槽全月可节约300分钟,全年可节约3600分钟。效益计算:3600分钟×60秒÷120秒/支钢=1800支钢,1800×2.4吨/支×200元/吨=864000元。
轧槽打磨不到位造成堆废处理需40分钟,以每月1起计算: 40分钟×12月 ×60秒÷120秒/支钢×2.4吨/支×200/吨=115200元。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