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8114B - 一种混合装置及一种混合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装置及一种混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8114B
CN115178114B CN202210843077.XA CN202210843077A CN115178114B CN 115178114 B CN115178114 B CN 115178114B CN 202210843077 A CN202210843077 A CN 202210843077A CN 115178114 B CN115178114 B CN 1151781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transmission
driving
sleeve
transmission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430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78114A (zh
Inventor
吕范乐
王召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ongsh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ongsh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ongsh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ongsh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430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781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78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8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78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81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1/00Mixers with shak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echanisms
    • B01F31/60Mixers with shak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echanisms with a vibrating recepta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1/00Dissolving
    • B01F21/10Dissolving using driven stirr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5/00Flow mixers; Mixers for falling materials, e.g. solid particles
    • B01F25/50Circulation mixers, e.g. wherein at least part of the mixture is discharged from and reintroduced into a recepta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8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B01F27/87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the receptacle being divided into superimposed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8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B01F27/92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with helices or screws
    • B01F27/922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with helices or screws with two or more helices, e.g. with intermeshing hel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8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B01F27/95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with stirrers having planetary motion, i.e.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and about a sun axis
    • B01F27/951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with stirrers having planetary motion, i.e.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and about a sun axis with at least one stirrer mounted on the sun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10Maintenance of mixers
    • B01F35/12Maintenance of mixer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装置及一种混合系统,其中混合装置包括:罐体,其下侧设置有进料口,罐体的上侧设置有出料口;搅拌机构,其包括传动套与搅拌单元,传动套相对罐体转动连接,传动套自上往下穿过所有的分隔板,搅拌单元包括搅拌杆与搅拌组件,搅拌杆转动连接于传动套上,搅拌杆可在传动套上沿自身轴线转动,搅拌组件连接于搅拌杆上,搅拌组件可产生沿搅拌杆两端方向的推力;驱动机构,其可带动传动套与搅拌杆转动,本发明对罐体内的物料形成不同方向的扰流,并且将物料从下往上输送,既可提高对物料的混合效果,还可实现不间断送料混合,不需要停机投料混合完成后再换料,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装置及一种混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混合装置及一种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电池的生产质量,制造电池的浆料需要混合均匀,现有的电池浆料通常由预混机或匀浆机等混合器进行混合,混合完成后即转移至下一步工序。在现有生产过程中,混合器内的搅拌桨通常只能对物料产生单一方向上的扰流,单次混合时间长,混合效果不稳定,难以达到生产要求,另外,由于电池浆料在单个混合器混合,电池浆料的入料与出料通常是不连续的,导致电池浆料的生产效率低,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合效率与混合效果,一些厂家在混合器内加入高速旋转的搅拌件,但高速旋转的搅拌件会破坏物料分子的特性,同样影响最终生产的电池性能,因此,现有的混合器对物料混合的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装置及一种混合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混合装置,包括:罐体,其下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上侧设置有出料口;搅拌机构,其包括传动套与搅拌单元,所述传动套相对所述罐体转动连接,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杆与搅拌组件,所述搅拌杆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套上,所述搅拌杆可在所述传动套上沿自身轴线转动,所述搅拌组件连接于所述搅拌杆上,所述搅拌组件可产生沿所述搅拌杆两端方向的推力;驱动机构,其可带动所述传动套与所述搅拌杆转动。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物料从进料口输入罐体内,驱动机构带动传动套与搅拌杆转动,在此过程中,传动套转动时会带动搅拌杆绕传动套转动,此时搅拌杆公转,可将物料围绕传动套进行搅拌混合,同时,搅拌杆转动可使得搅拌组件对物料进一步搅拌混合,搅拌组件可对罐体内的物料产生沿搅拌杆两端方向上的推力,部分物料被推向靠近传动套,部分物料则被推离传动套,如此增加了物料流动形成的湍流,物料沿着搅拌杆的方向可相互撞击、分散、融合,极大地提高了对物料的搅拌效果,随着物料不停地从进料口输入,可对罐体内的物料不断抬升,经过搅拌单元混合后的物料最终从出料口排出,因此,对罐体内的物料形成不同方向的扰流,并且将物料从下往上输送,既可提高对物料的混合效果,还可实现不间断送料混合,不需要停机投料混合完成后再换料,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发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罐体内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沿上下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多个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罐体上下分隔形成多个搅拌腔,所述传动套自上而下穿过所有的所述分隔板,所述传动套上对应每个所述搅拌腔内均设置有所述搅拌组件,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过料口,以所述分隔板上靠近所述传动套的位置为近心区,以所述分隔板远离所述传动套的位置为远心区,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板中,一个所述分隔板上的所述过料口位于所述分隔板的近心区,另一个所述分隔板上的所述过料口位于所述分隔板的远心区。物料从进料口输入至最底侧的搅拌腔内,并由位于该搅拌腔内的搅拌单元搅拌,随着物料不断的挤压进入,在搅拌腔内搅拌的物料从分隔板上的过料口进入至上方的搅拌腔内,例如,物料从开设于分隔板中心位置上的过料口进入后,需要在搅拌腔内沿着远离分隔板中心的位置运动,再从另一个分隔板上开设于靠近外侧边位置的过料口进入位于上方的搅拌腔内,同理,物料从开设于外侧边位置的过料口进入搅拌腔后,沿靠近分隔板中心的位置运动,再从另一个分隔板上位于中心位置的过料口进入位于上方的搅拌腔内,如此加大了物料流动时形成的湍流,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由于两个分隔板上的过料口相互错开,延长了物料在搅拌腔内移动的路径,从而延长了物料在搅拌腔内搅拌的时间,增加了物料流动形成的湍流,另外,将罐体上下分隔形成多个可同时对物料搅拌的搅拌腔,不同搅拌腔的物料混合程度不一致,新输入的物料不会与搅拌完成的物料混合一起,在上下排列的多个搅拌腔中,物料混合程度由下至上更加均匀,更好地保证从出料口所排出物料的精细度一致性,极大地提高了物料混合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螺旋片与第二螺旋片,在任意相邻的两个分隔板之间,以位于下方的所述过料口指向位于上方的所述过料口为推进方向,所述第一螺旋片与所述第二螺旋片沿所述推进方向依次连接于在所述搅拌杆上,所述第一螺旋片与所述第二螺旋片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旋片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螺旋片的外径尺寸。搅拌杆在自转时,第一搅拌片与第二搅拌片亦被带动自转,在上下相邻的两个搅拌腔中,一个搅拌腔内的第一搅拌片将物料推向远离传动套的位置,而第二搅拌片则将物料推向靠近传动套的位置,两股物料流相遇后进一步混合,由于第一搅拌片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二搅拌片的外径尺寸,第一搅拌片对物料产生的总推力大于第二搅拌片对物料产生的总推力,汇合后的物料流在靠近外流腔内壁的位置向远离传动套的方向运动;在另外一个搅拌腔内,第一搅拌片将物料推向靠近传动套的位置,而第二搅拌片则将物料推向远离传动套的位置,两股物料流相遇后进一步混合,第一搅拌片可使得汇合后的物料流在靠近内流腔内壁的位置向靠近传动套的方向运动,如此利用两股物料流的相遇增加了物料在外流腔内的湍流,极大地提高物料混合效果,并且巧妙地利用第一搅拌片产生的总推力大于第二搅拌片产生的总推力,从而辅助整个物料转移,降低物料从进料口输入所需要的驱动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推进方向朝向所述传动套的所述搅拌腔中,所述传动套的外侧壁连接有第三螺旋片,所述第三螺旋片在所述传动套外侧螺旋延伸,所述第三螺旋片可对物料产生向上的推力。传动套在自转时,可带动第三搅拌片在内流腔内转动,由于在该搅拌腔内物料整体向靠近传动套的方向移动,第三搅拌片可对移动至靠近传动套位置的物料向上推,从而将物料从顶侧分隔板位于近心区的过料口处转移至上方的搅拌腔内,另外,第三搅拌片可更好地减少物料在靠近传动套位置处的堆积,提高物料在搅拌腔内的转移率与混合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推进方向远离所述传动套的所述搅拌腔外壁连接有仓壁振动器。在推进方向远离传动套的搅拌腔中,物料被推向罐体的外侧壁位置,仓壁振动器可对罐体外壁位置进行振动,使得物料不容易附着在罐体外壁上,与在搅拌腔内不断推送远离传动套的物料汇合,在不断的震动挤压中使得物料进一步混合,并向上顶侧分隔板处位于远心区位置的过料口转移至上方的搅拌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杆沿所述传动套的径向贯穿所述传动套,所述搅拌杆与所述传动套的贯穿连接处均连接有轴承,所述搅拌杆位于所述传动套两侧的部分均连接有所述搅拌组件。由于搅拌杆穿过传动套,在传动套上具有两个转动的支点,可分散搅拌杆所承受的载荷,搅拌杆与传动套之间的转动连接点不容易损坏,使得整个搅拌单元受力更加稳定,另外由于搅拌杆的两侧均具有搅拌组件,而两个搅拌组件可对物料产生方向相反的力,如此可使得搅拌杆两侧的受力相互抵消,提高搅拌杆安装的稳定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蜗杆、蜗轮、第二驱动电机、传动环、驱动轮与环形传动带,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传动套的顶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蜗杆,所述蜗杆的旋转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有的所述搅拌杆上均同步连接有蜗轮,所有的所述蜗轮均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套伸出所述罐体的顶侧并套接所述传动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罐体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所述环形传动带与所述传动环传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蜗杆转动,通过蜗杆与蜗轮的配合,可将动力传递至搅拌杆,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多个搅拌杆同时转动,而第二驱动电机则将动力输出至驱动轮,通过环形传动带将动力传递至传动环,从而带动传动套转动,如此利用相互独立的动力分别带动传动套与搅拌杆转动,使用控制更加灵活,并且结构简单、输出稳定性更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传动环、驱动轮与环形传动带,所述传动套内沿上下方向连接有多个第三驱动电机,多个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一对一地驱动连接多个所述搅拌杆,一个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可带动所述搅拌杆转动,所述传动套伸出所述罐体的顶侧并套接所述传动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罐体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所述环形传动带与所述传动环传动连接。每个搅拌杆直接由一个第三驱动电机独立带动转动,如此可实现独立对每个搅拌腔内的搅拌单元独立控制,以实现不同的搅拌速率,而第二驱动电机则将动力输出至驱动轮,通过环形传动带将动力传递至传动环,从而带动传动套转动,如此利用相互独立的动力分别带动传动套与搅拌杆转动,使用控制更加灵活,并且结构简单、输出稳定性更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分流件,所述分流件的形状为下小上大的倒锥形,所述分流件的外侧与所述罐体的内底面之间连接多个支撑柱,所述分流件的底端正对于所述进料口,所述传动套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分流件的顶端。分流件可对传动套的底端进行承托,提高了传动套自转的稳定性,从而增强传动套带动搅拌单元在搅拌腔内搅拌的结构稳定性,另外,当物料从进料口进入时,可沿着分流件的倒锥外形对物料分流,使得物料可向四周分散流动,有利于提高对物料的混合效果。
一种混合系统,包括混合器、如上述的混合装置,所述混合器的输出口与所述进料口之间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上设置有循环泵。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经过混合器预混后的物料可由循环泵提供输送动力,将物料通过输料管送入至混合装置内,如此物料在混合器内进行一次搅拌混合后再进入混合装置二次搅拌混合,极大地提高了物料溶解混合效果,从而提高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混合装置采用驱动机构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2是混合装置采用驱动机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混合装置采用驱动机构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正视图,其中箭头方向表示物料流动方向;
图4是混合装置采用驱动机构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5是混合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中:100-罐体、110-进料口、120-出料口、130-搅拌腔、200-分隔板、210-过料口、300-传动套、411-第一驱动电机、412-蜗杆、413-蜗轮、414-第三驱动电机、421-第二驱动电机、422-驱动轮、423-环形传动带、451-搅拌杆、452-第一螺旋片、453-第二螺旋片、454-第三螺旋片、455-仓壁振动器、510-分流件、520-支撑柱、600-混合器、610-输料管、620-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2与图3,一种混合装置,包括罐体100,所述罐体100整体呈圆柱状,所述罐体100的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罐体100的底面设有进料口110,而罐体100的上部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120。在所述罐体100中还设有用于对物料搅拌混合的搅拌机构、用于驱动搅拌组件搅拌的驱动机构,搅拌机构包括传动套300与搅拌单元,所述传动套300相对所述罐体100转动连接,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杆451与搅拌组件,所述搅拌杆451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套300上,所述搅拌杆451可在所述传动套300上沿自身轴线转动,所述搅拌组件连接于所述搅拌杆451上,所述搅拌组件可产生沿所述搅拌杆451两端方向的推力。
物料从进料口110输入罐体100内,驱动机构带动传动套300与搅拌杆451转动,在此过程中,传动套300转动时会带动搅拌杆451绕传动套300转动,此时搅拌杆451公转,可将物料围绕传动套300进行搅拌混合,同时,搅拌杆451转动可使得搅拌组件对物料进一步搅拌混合,搅拌组件可对罐体100内的物料产生沿搅拌杆451两端方向上的推力,部分物料被推向靠近传动套300,部分物料则被推离传动套300,如此增加了物料流动形成的湍流,物料沿着搅拌杆451的方向可相互撞击、分散、融合,极大地提高了对物料的搅拌效果,随着物料不停地从进料口110输入,可对罐体100内的物料不断抬升,经过搅拌单元混合后的物料最终从出料口120排出,因此,对罐体100内的物料形成不同方向的扰流,并且将物料从下往上输送,既可提高对物料的混合效果,还可实现不间断送料混合,不需要停机投料混合完成后再换料,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
五块所述的分隔板200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在罐体100内,且所述分隔板200的外侧壁与所述罐体100的内壁固定连接。五块的分隔板200将罐体100分隔为六个腔室,其中下方的五个为搅拌腔130,最上方的腔室为排料腔,所述进料口110位于最下方的搅拌腔130中,所述出料口120位于所述排料腔。所述的分隔板200上设置有均设有过料口210,上下两个搅拌腔130之间通过所述的过料口210连通,且上下相邻两块的分隔板200之间的过料口210错位布置。
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传动套300,所述传动套300位于所述罐体100的中线上,所述的中心轴自上往下贯穿所有的分隔板200,由于传动套300可在罐体100内相对转动,自然地,分隔板200上供传动套300穿过的孔位与传动套300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隙,而传动套300顶部可通过轴承连接于罐体100的顶侧;所述传动套300的外周上设有多个的搅拌单元,每个搅拌腔130内均具有搅拌单元;本实施例中,由于有五个的搅拌腔130,因此,中心轴的外周设有五个搅拌单元。
参见图1,以所述分隔板200上靠近传动套300的位置为近心区,远离所述传动套300的位置为远心区;位于最下方的分隔板200的过料口210位于远心区,而次下方的分隔板200的过料口210位于近心区,再上一块的分隔板200的过料口210又位于远心区,且位置与最下方的分隔板200的过料口210位置相对;再上一块的分隔板200的过料口210位于近心区,最上一块的分隔板200的过料口210又位于远心区。
工作的时候,驱动机构传动套300绕着其轴线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单元匀速转动。由于每一个搅拌腔130中均包括搅拌单元,因此每一个搅拌腔130中均能实现物料的搅拌。物料从罐体100的底部进入到最下方的搅拌腔130中,在该搅拌腔130中进行搅拌,完成第一次的匀化搅拌;然后随着物料不断地从罐体100的底部进入,后进入的物料会迫使在先的物料不断地向上移动;最先进入的物料在完成第一次的匀化搅拌后,从最下方的过料口210进入到上方的搅拌腔130,该搅拌腔130中同样包括搅拌单元,因此,该物料在这一级的搅拌腔130中又经过第二次的匀化搅拌,完成二次搅拌后,从上一块的过料口210继续上升到上方的搅拌腔130。如此类推,物料在经过五次的匀化搅拌后,最后从出料口120排出。
在实际应用中,过料口210在每个分隔板200上均环绕搅拌机构的旋转轴线圆周阵列有多个。物料可从一个分隔板200上位于近心区的多个过料口210进入后,向四周流动,更有利于物料在搅拌腔130内均匀分散,然后再从另一个分隔板200上位于远心区的多个过料口210上移进入另一个搅拌腔130,物料从分隔板200的四周再向中心位置流动聚拢,从而更好地将物料翻滚混合。
物料在整个罐体100中,其运动轨迹是呈S形的,即物料在自下往上移动的过程中,又沿着罐体100的径向来回往复移动,从而极大地延长了物料的移动轨迹。使得物料在罐体100中能停留足够长的时间。本实施例的混合装置,使得物料从进料口110进入,然后经过五层的搅拌腔130的搅拌,最后从出料口120排出。从而保证物料能被充分搅拌。同时,由于物料是下进上出,保证物料在前进过程中,始终受到下方进料口110的推力进给,保证物料在五个搅拌腔130中均能得充分的搅拌,不同搅拌腔130的物料混合程度不一致,新输入的物料不会与搅拌完成的物料混合一起,在上下排列的多个搅拌腔130中,物料混合程度由下至上更加均匀,更好地保证从出料口120所排出物料的精细度一致性。由于物料在本罐体100中,拥有足够充分的搅拌时间,因此,传动套300的转速可以相对降低,使得物料在较低转速下被搅拌,从而提高物料的成型质量。
同时,为了方便物料在搅拌腔130中的流动,所述的分隔板200呈倾斜设置。例如,在搅拌腔130中的分隔板200,其四周高,中间低,从而使得物料在搅拌腔130中,受到自重的影响,有从四周向中心流动的趋势;而位于最上方的分隔板200,则向出料口120所在位置倾斜,从而保证物料能顺利地从出料口120排出。
搅拌杆451在转动时,可带动搅拌组件产生沿搅拌杆451两端方向的推力,亦即搅拌组件本身具有两个不同倾斜方向的搅拌叶片,如此即可产生两个相互对流的物料流,以提高物料混合效果,而为了在产生混乱的物料流的同时,又可使得物料流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在本实施例中,搅拌组件包括第一螺旋片452与第二螺旋片453,在任意相邻的两个分隔板200之间,以位于下方的所述过料口210指向位于上方的所述过料口210为推进方向,所述第一螺旋片452与所述第二螺旋片453沿所述推进方向依次连接于在所述搅拌杆451上,所述第一螺旋片452与所述第二螺旋片453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旋片452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螺旋片453的外径尺寸。
在上述的搅拌机构中,搅拌杆451在自转时,第一搅拌片与第二搅拌片亦被带动自转,在上下相邻的两个搅拌腔130中,一个搅拌腔130内的第一搅拌片将物料推向远离传动套300的位置,而第二搅拌片则将物料推向靠近传动套300的位置,两股物料流相遇后进一步混合,由于第一搅拌片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二搅拌片的外径尺寸,第一搅拌片对物料产生的总推力大于第二搅拌片对物料产生的总推力,汇合后的物料流在靠近外流腔内壁的位置向远离传动套300的方向运动;在另外一个搅拌腔130内,第一搅拌片将物料推向靠近传动套300的位置,而第二搅拌片则将物料推向远离传动套300的位置,两股物料流相遇后进一步混合,第一搅拌片可使得汇合后的物料流在靠近内流腔内壁的位置向靠近传动套300的方向运动,如此利用两股物料流的相遇增加了物料在外流腔内的湍流,极大地提高物料混合效果,并且巧妙地利用第一搅拌片产生的总推力大于第二搅拌片产生的总推力,从而辅助整个物料转移,降低物料从进料口110输入所需要的驱动力。
在每个搅拌腔130中,搅拌单元的数量、搅拌杆451的自转速度会影响搅拌效果,为了实现更好的搅拌效果,以一个搅拌腔130内的搅拌单元数量为n,一个搅拌杆451环绕传动套300公转一周的时长为s,搅拌杆451自转一圈的时长在s/n至s/2n之间。
由于上下两个相邻的搅拌腔130中,两个搅拌腔130的推进方向互不相同,为了更好地实现既保持内部具有混乱的物料流的同时,还可实现物料沿着推进方向流动,作为实施例一,在所述推进方向朝向所述传动套300的所述搅拌腔130中,所述传动套300的外侧壁连接有第三螺旋片454,所述第三螺旋片454在所述传动套300外侧螺旋延伸,所述第三螺旋片454可对物料产生向上的推力。传动套300在自转时,可带动第三搅拌片在内流腔内转动,由于在该搅拌腔130内物料整体向靠近传动套300的方向移动,第三搅拌片可对移动至靠近传动套300位置的物料向上推,从而将物料从顶侧分隔板200位于近心区的过料口210处转移至上方的搅拌腔130内,另外,第三搅拌片可更好地减少物料在靠近传动套300位置处的堆积,提高物料在搅拌腔130内的转移率与混合效果。
作为实施例二,在所述推进方向远离所述传动套300的所述搅拌腔130外壁连接有仓壁振动器455。在推进方向远离传动套300的搅拌腔130中,物料被推向罐体100的外侧壁位置,仓壁振动器455可对罐体100外壁位置进行振动,使得物料不容易附着在罐体100外壁上,与在搅拌腔130内不断推送远离传动套300的物料汇合,在不断的震动挤压中使得物料进一步混合,并向上顶侧分隔板200处位于远心区位置的过料口210转移至上方的搅拌腔130内。
由此可见,第一螺旋片452、第二螺旋片453、第三螺旋片454与仓壁振动器455使得整个罐体100内形成复合的搅拌运动,整体上来说,物料从下往上运动,物料从罐体100的中心位置向四周流向罐体100内壁处,再向上转移至另一个搅拌腔130内,从罐体100的内壁位置再向罐体100的中心汇流,如此重复,关键是在促进并确保此整体流动的基础上,再在每个搅拌腔130内加剧物流的湍流,在搅拌腔130内对物料形成两个方向上的对流融合,并兼顾靠近搅拌腔130内壁位置的物料混合,区别于现有的单一方向上的搅拌混合,极大地提高物料混合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搅拌杆451上的搅拌组件需要产生互为相反的两个推力,因此对物料的扰流非常大,而对于搅拌杆451的荷载要求以及动力稳定传递的要求非常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杆451沿所述传动套300的径向贯穿所述传动套300,所述搅拌杆451与所述传动套300的贯穿连接处均连接有轴承,所述搅拌杆451位于所述传动套300两侧的部分均连接有所述搅拌组件。由于搅拌杆451穿过传动套300,在传动套300上具有两个转动的支点,可分散搅拌杆451所承受的载荷,搅拌杆451与传动套300之间的转动连接点不容易损坏,使得整个搅拌单元受力更加稳定,另外由于搅拌杆451的两侧均具有搅拌组件,而两个搅拌组件可对物料产生方向相反的力,如此可使得搅拌杆451两侧的受力相互抵消,提高搅拌杆451安装的稳定性。
驱动机构分为带动传动套300运动的部分、以及带动搅拌杆451转动的部分,通过两套结构实现独立的传动,作为驱动机构的实施例一,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11、蜗杆412、蜗轮413、第二驱动电机421、传动环、驱动轮422与环形传动带42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11连接于所述传动套300的顶侧,在实际应用中,在传动套300的顶侧可连接有安装架,而第一驱动电机411则连接于安装架上,从而保持与传动套300相对固定,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11驱动连接所述蜗杆412,所述蜗杆412的旋转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实际应用中,将蜗杆412的底端转动连接于传动套300的内底面上,以提高传动套300运动的稳定性,所有的所述搅拌杆451上均同步连接有蜗轮413,所有的所述蜗轮413均与所述蜗杆412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套300伸出所述罐体100的顶侧并套接所述传动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21连接于所述罐体100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21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轮422,所述驱动轮422通过所述环形传动带423与所述传动环传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411带动蜗杆412转动,通过蜗杆412与蜗轮413的配合,可将动力传递至搅拌杆451,通过第一驱动电机411带动多个搅拌杆451同时转动,而第二驱动电机421则将动力输出至驱动轮422,通过环形传动带423将动力传递至传动环,从而带动传动套300转动,如此利用相互独立的动力分别带动传动套300与搅拌杆451转动,使用控制更加灵活,并且结构简单、输出稳定性更高。
如图4所示,作为驱动机构的实施例二,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414、第二驱动电机421、传动环、驱动轮422与环形传动带423,所述传动套300内沿上下方向连接有多个第三驱动电机414,在实际应用中,第三驱动电机414可通过支架连接于传动套300的内壁上,为了保持结构稳定性,支架可环绕第三驱动电机414布置有多个,从而将第三驱动电机414与传动套300相对固定,多个所述第三驱动电机414一对一地驱动连接多个所述搅拌杆451,一个所述第三驱动电机414可带动所述搅拌杆451转动,所述传动套300伸出所述罐体100的顶侧并套接所述传动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21连接于所述罐体100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21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轮422,所述驱动轮422通过所述环形传动带423与所述传动环传动连接。每个搅拌杆451直接由一个第三驱动电机414独立带动转动,如此可实现独立对每个搅拌腔130内的搅拌单元独立控制,以实现不同的搅拌速率,而第二驱动电机421则将动力输出至驱动轮422,通过环形传动带423将动力传递至传动环,从而带动传动套300转动,如此利用相互独立的动力分别带动传动套300与搅拌杆451转动,使用控制更加灵活,并且结构简单、输出稳定性更高。
在驱动机构的实施例二中,由于每个搅拌单元可相互独立控制,由此可形成灵活的搅拌方法:以相邻的两个搅拌腔130为一组搅拌模块,罐体100内沿上下方向排列有多组搅拌模块,而在每组所述搅拌模块中,一个所述搅拌腔130内的搅拌杆451转速大于另一个所述搅拌腔130内的搅拌杆451转速。如此利用两个搅拌腔130内不同的搅拌速度,可使得两个搅拌腔130内的物料流速不一致,从而加大每个搅拌模块内物料的湍流,使得混合效果更加均匀,另外,物料流速较快的搅拌腔130其压力较小,物料流速较慢的搅拌腔130压力较大,如此物料在流速较慢的搅拌腔130内进行搅拌时相互挤压力较大,进一步相互挤压混合,而在进入流速较慢的搅拌腔130时,物料向四周分散后再搅拌,如此极大地提高对物料的搅拌效果。
作为驱动机构的实施例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四驱动电机、传动链轮、环形传动链、过渡链轮、传动环、驱动轮422与环形传动带423,所述搅拌杆451位于所述传动套300内部的部分均连接有所述传动链轮,所述第四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传动套300的顶端,所述第四驱动电机驱动连接一个所述传动链轮,所有的所述传动链轮均位于所述环形传动链内侧并与所述环形传动链传动连接,所述过渡链轮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套300内,任意两个所述传动链轮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过渡链轮,所述过渡链轮位于所述环形传动链的外侧并与所述环形传动链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套300伸出所述罐体100的顶侧并套接所述传动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21连接于所述罐体100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21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轮422,所述驱动轮422通过所述环形传动带423与所述传动环传动连接。第四驱动电机带动一个传动链轮转动,通过环形传动链将动力传递至其他的传动链轮处,从而带动搅拌杆451转动,而过渡链轮可提高环形传动链与传动链轮啮合的程度,从而使得每个传动链轮与环形传动链同步运动,更稳定地带动搅拌杆451转动,另外,环形传动链直接通过与传动链轮的配合而带动搅拌杆451转动,在传动上更加直接、稳定,磨损更低,可传递的力矩更大,而第二驱动电机421则将动力输出至驱动轮422,通过环形传动带423将动力传递至传动环,从而带动传动套300转动,如此利用相互独立的动力分别带动传动套300与搅拌杆451转动,使用控制更加灵活,并且结构简单、输出稳定性更高。
在驱动电机的实施例三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安装板、调节螺杆与调节组件,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传动套300内,所述调节螺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调节螺杆的旋转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安装上对应每个所述搅拌杆451的位置均设置有所述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与安装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均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调节螺杆上设置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螺纹段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螺纹段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两端的旋转轴线均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过渡链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块上。在装入过渡链轮时,为了方便安装,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为相互远离状态,此时将安装板装入传动套300后,过渡链轮为远离传动套300中心轴的状态,安装完成传动套300后,转动调节螺杆,可使得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相互靠近,此时将过渡链轮逐渐推向靠近传动套300的中心轴处,从而增加环形传动链对传动链轮的包裹配合,当需要拆装维护时,可反方向转动调节螺杆,使得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相互远离,此时即可将过渡链轮逐渐远离传动套300的中心轴,提高了整套链条传动系统安装、维护的便捷性。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将搅拌杆451等结构件装入至传动套300内,可将传动套300设计为可拆卸的结构,具体的,传动套300包括两条可相互装拆的槽板,两个槽板内相互正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容纳槽,两个槽板可通过卡扣相互连接,从而围设形成传动套300,在传动套300的外侧壁环绕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装入有卡箍,从而使得两个槽板之间连接更加紧密,为了加强传动套300内侧的密封,还可在槽板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台阶,在台阶内嵌入密封条,当两个槽板相互连接后,可将密封条压紧定位,从而加强传动套300内部的密封性,如此可将驱动机构中对搅拌杆451传动的结构装配完成后,再将两个槽板相互连接,使得搅拌杆451上的轴承亦压入至槽板内,还可在轴承的外侧加入油封,以提高密封性。另外,为了方便对罐体100内部进行检测,在罐体100的外侧对应每个搅拌腔130的位置均可开设检修口,检修口装有检修门,在需要对内部进行检修时可打开检测门即可。
为了提高传动套300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00内设置有分流件510,所述分流件510的形状为下小上大的倒锥形,所述分流件510的外侧与所述罐体100的内底面之间连接多个支撑柱520,所述分流件510的底端正对于所述进料口110,所述传动套300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分流件510的顶端。分流件510可对传动套300的底端进行承托,提高了传动套300自转的稳定性,从而增强传动套300带动搅拌单元在搅拌腔130内搅拌的结构稳定性,另外,当物料从进料口110进入时,可沿着分流件510的倒锥外形对物料分流,使得物料可向四周分散流动,有利于提高对物料的混合效果。
如图5所示,一种混合系统,包括混合器600、如上述的混合装置,所述混合器600的输出口与所述进料口110之间连接有输料管610,所述输料管610上设置有循环泵620。
经过混合器600预混后的物料可由循环泵620提供输送动力,将物料通过输料管610送入至混合装置内,如此物料在混合器600内进行一次搅拌混合后再进入混合装置二次搅拌混合,极大地提高了物料溶解混合效果,从而提高生产质量。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100),其下侧设置有进料口(110),所述罐体(100)的上侧设置有出料口(120);
搅拌机构,其包括传动套(300)与搅拌单元,所述传动套(300)相对所述罐体(100)转动连接,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杆(451)与搅拌组件,所述搅拌杆(451)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套(300)上,所述搅拌杆(451)可在所述传动套(300)上沿自身轴线转动,所述搅拌组件连接于所述搅拌杆(451)上,所述搅拌组件可产生沿所述搅拌杆(451)两端方向的推力;
驱动机构,其可带动所述传动套(300)与所述搅拌杆(451)转动;
连接于所述罐体(100)内的分隔板(200),所述分隔板(200)沿上下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多个所述分隔板(200)将所述罐体(100)上下分隔形成多个搅拌腔(130),所述传动套(300)自上而下穿过所有的所述分隔板(200),所述传动套(300)上对应每个所述搅拌腔(130)内均设置有所述搅拌组件,所述分隔板(200)上设置有过料口(210),以所述分隔板(200)上靠近所述传动套(300)的位置为近心区,以所述分隔板(200)远离所述传动套(300)的位置为远心区,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板(200)中,一个所述分隔板(200)上的所述过料口(210)位于所述分隔板(200)的近心区,另一个所述分隔板(200)上的所述过料口(210)位于所述分隔板(200)的远心区,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螺旋片(452)与第二螺旋片(453),在任意相邻的两个分隔板(200)之间,以位于下方的所述过料口(210)指向位于上方的所述过料口(210)为推进方向,所述第一螺旋片(452)与所述第二螺旋片(453)沿所述推进方向依次连接于在所述搅拌杆(451)上,所述第一螺旋片(452)与所述第二螺旋片(453)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旋片(452)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螺旋片(453)的外径尺寸,在所述推进方向朝向所述传动套(300)的所述搅拌腔(130)中,所述传动套(300)的外侧壁连接有第三螺旋片(454),所述第三螺旋片(454)在所述传动套(300)外侧螺旋延伸,所述第三螺旋片(454)可对物料产生向上的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进方向远离所述传动套(300)的所述搅拌腔(130)外壁连接有仓壁振动器(4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451)沿所述传动套(300)的径向贯穿所述传动套(300),所述搅拌杆(451)与所述传动套(300)的贯穿连接处均连接有轴承,所述搅拌杆(451)位于所述传动套(300)两侧的部分均连接有所述搅拌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11)、蜗杆(412)、蜗轮(413)、第二驱动电机(421)、传动环、驱动轮(422)与环形传动带(42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11)连接于所述传动套(300)的顶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11)驱动连接所述蜗杆(412),所述蜗杆(412)的旋转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有的所述搅拌杆(451)上均同步连接有蜗轮(413),所有的所述蜗轮(413)均与所述蜗杆(412)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套(300)伸出所述罐体(100)的顶侧并套接所述传动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21)连接于所述罐体(100)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21)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轮(422),所述驱动轮(422)通过所述环形传动带(423)与所述传动环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414)、第二驱动电机(421)、传动环、驱动轮(422)与环形传动带(423),所述传动套(300)内沿上下方向连接有多个第三驱动电机(414),多个所述第三驱动电机(414)一对一地驱动连接多个所述搅拌杆(451),一个所述第三驱动电机(414)可带动所述搅拌杆(451)转动,所述传动套(300)伸出所述罐体(100)的顶侧并套接所述传动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21)连接于所述罐体(100)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21)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轮(422),所述驱动轮(422)通过所述环形传动带(423)与所述传动环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0)内设置有分流件(510),所述分流件(510)的形状为下小上大的倒锥形,所述分流件(510)的外侧与所述罐体(100)的内底面之间连接多个支撑柱(520),所述分流件(510)的底端正对于所述进料口(110),所述传动套(300)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分流件(510)的顶端。
7.一种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器(600)、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混合装置,所述混合器(600)的输出口与所述进料口(110)之间连接有输料管(610),所述输料管(610)上设置有循环泵(620)。
CN202210843077.XA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混合装置及一种混合系统 Active CN1151781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3077.XA CN115178114B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混合装置及一种混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3077.XA CN115178114B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混合装置及一种混合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8114A CN115178114A (zh) 2022-10-14
CN115178114B true CN115178114B (zh) 2023-04-07

Family

ID=83518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43077.XA Active CN115178114B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混合装置及一种混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7811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08424B2 (ja) * 2015-04-28 2018-10-17 メタウォーター株式会社 凝集装置
CN113398614B (zh) * 2021-08-19 2022-03-08 东营威联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芳烃生产用抽提蒸馏装置
CN113952869A (zh) * 2021-09-30 2022-01-21 濮阳市万泉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螺杆式混料装置
CN114100408A (zh) * 2021-11-03 2022-03-01 徐州伟泰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点触式混合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搅拌机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8114A (zh)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61412U (zh) 一种化工用固液混合物搅拌装置
CN207271085U (zh) 乳化均质机
CN110841546A (zh) 一种浆纱机用搅拌设备
CN201179434Y (zh) 燃煤与节煤添加剂混合搅拌输送机
CN102513008B (zh) 锥形外循环乳化机
CN112021616B (zh) 一种用于饲料生产的造粒机
CN115178114B (zh) 一种混合装置及一种混合系统
CN110898704A (zh) 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卧式双轴反向差速高效搅拌装置
CN213833353U (zh) 一种固定式螺杆挤压机
CN113209900B (zh) 一种高分子涂料生产用混合设备
CN216239794U (zh) 打印装置和机器人
CN215196703U (zh) 一种膨化饲料混合设备
CN215917224U (zh) 泥料捏练一体机
CN212468098U (zh) 用于量子点合成的搅拌桨以及合成装置
CN105495663B (zh) 一种双螺杆小型汤圆机
CN111546527A (zh) 一种改性塑料生产用原料搅拌装置
CN210389647U (zh) 高效水泥浆搅拌机
CN114030085A (zh) 一种便于出料的搅拌站
CN102489197B (zh) 分区域双轴搅拌增湿装置
CN201558679U (zh) 具有多向叶轮的三级卧式混合装置
CN209791346U (zh) 一种用于生产乳糖的高剪切乳化罐
CN109878056A (zh) 一种强制进料的螺杆挤出机
CN2569900Y (zh) 星形直立式搅拌机
CN105286057B (zh) 一种双螺杆中型汤圆机
CN216396214U (zh) 一种用于微生物的多层混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