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62752A - 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62752A
CN115162752A CN202210662514.8A CN202210662514A CN115162752A CN 115162752 A CN115162752 A CN 115162752A CN 202210662514 A CN202210662514 A CN 202210662514A CN 115162752 A CN115162752 A CN 1151627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building
cable
truss
bea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625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洪波
张波
张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anda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anda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anda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anda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625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627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62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27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04G21/18Adjusting tools; Templates
    • E04G21/1841Means for positioning building parts or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16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wholly or partly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 E04B5/32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16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wholly or partly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 E04B5/32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 E04B5/36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form units as part of the floor
    • E04B5/38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form units as part of the floor with slab-shaped form units acting simultaneously as reinforcement; Form slabs with reinforcements extending laterally outside the e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一种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及施工方法,在纵梁之间铺设桁架叠合板,并在建筑横梁的中间位置处设置定位柱,在桁架叠合板和相对应两根定位柱上端的悬索之间、两侧位置的定位柱与凸架之间以及凸架与下层的固定点或地面之间均安装带有张紧装置的拉索,通过调节张紧装置来调整桁架叠合板底板的位置,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底板发生向下弯曲的情况,无需在桁架叠合板底部设置支撑架,不仅保证了施工质量,还减少了非必要的施工操作步骤,大幅提高了楼板施工的效率。

Description

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进行楼板的建筑施工时,通常是在建筑梁上搭接预制的叠合板,然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最终形成整体的楼盖板,但如果建筑梁之间的跨度较大,则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很容易使叠合板产生向下弯曲的状况,无法保证施工质量,目前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在叠合板的底部加装支撑架,支撑架的高度根据楼层的高度来设置,过高的支撑架往往其稳定性不足,且楼板的制作过程中也需要额外进行支撑架的拆装作业,给楼板的建筑施工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及施工方法,在桁架叠合板和相对应两根定位柱上端的悬索之间、两侧位置的定位柱与凸架之间以及凸架与下层的固定点或地面之间均安装带有张紧装置的拉索,通过调节张紧装置来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桁架叠合板发生向下弯曲的情况,在不使用支撑架的前提下,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在建筑的各个建筑横梁中,各相邻的两根建筑横梁之间铺设若干个桁架叠合板,各桁架叠合板的两端分别与这两根建筑横梁之间的两个纵梁搭接,桁架叠合板的长度方向与纵梁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其中桁架叠合板包括有底板和底板上设置的若干根桁架;②在各桁架叠合板中间位置对应的建筑横梁处安装定位座;③在步骤②中安装的每个定位座的外周放置防护套;④在定位座上安装定位柱,使定位柱位于步骤③所放置的防护套内;⑤在纵梁的长度方向上相邻两根定位柱之间安装悬索;⑥在各桁架叠合板的每根桁架与各桁架上方的悬索之间均安装带有张紧装置的第一拉索;⑦在纵梁的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建筑横梁外侧均安装凸架,凸架与其所在的建筑横梁上的定位柱之间安装带有张紧装置的第二拉索,凸架与其所在的建筑横梁下方的下层横梁或地面之间安装带有张紧装置的第三拉索;⑧调整每根第一拉索、第二拉索和第三拉索上的张紧装置,使所有桁架叠合板的底板中部与底板两端高度相同;⑨在各桁架叠合板、纵梁和建筑横梁上铺设钢筋网;⑩在各桁架叠合板、纵梁和建筑横梁上浇筑混凝土,使步骤⑨铺设的钢筋网和桁架均埋入其中,混凝土浇筑的高度不高于防护套的高度;
Figure BDA0003691460850000021
待步骤⑩中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形成现浇层,将第一拉索在现浇层表面位置剪断,并拆除第二拉索、第三拉索、定位柱和凸架;
Figure BDA0003691460850000022
向防护套内浇筑混凝土至与步骤
Figure BDA0003691460850000023
中所形成的现浇层相齐平,待混凝土凝固后,得到叠合楼板。步骤④所述定位柱安装之后,在定位柱和定位座上插入定位销,定位柱和定位座上开设有与定位销相配合的通孔。所述定位销是螺栓,当定位柱安装到定位座上后,用螺栓穿过定位柱和定位座上的通孔,并在螺栓上配合拧接紧固螺母,将定位座与定位柱固定连接。在凸架上安装定滑轮,凸架所在建筑横梁上的定位柱与下方的下层横梁或地面之间安装的第二拉索和第三拉索是同一根拉索,拉索上安装一组张紧装置,此拉索绕过定滑轮。一种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排建筑横梁,建筑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位置均设有纵梁,两根纵梁之间铺设桁架叠合板,桁架叠合板的长度方向与纵梁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桁架叠合板包括有底板和底板上设置的若干根桁架,底板位于纵梁上,在各桁架叠合板中间位置对应的建筑横梁处安装有定位座,定位座的外周设有防护套,防护套位于建筑横梁上,所述定位座上配合安装有可拆卸的定位柱,定位柱位于防护套内部,纵梁的长度方向上相邻两根定位柱之间的上端均安装有悬索,每根桁架与相对应桁架叠合板上的悬索之间均安装带有张紧装置的第一拉索,第一拉索的一端与桁架上弦相连接,第一拉索的另一端与悬索相连接,在纵梁的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建筑横梁外侧均安装有凸架,所述凸架与其所在的建筑横梁上的定位柱之间安装带有张紧装置的第二拉索,凸架与其所在的建筑横梁下方的下层横梁或地面之间安装带有张紧装置的第三拉索。所述防护套是矩形套,矩形套的长度方向沿建筑横梁的长度方向布置,定位柱和定位座上开设有相配合的通孔,螺栓穿过通孔并配合安装有紧固螺母,所述螺栓的轴向沿矩形套的长度方向布置,螺栓能伸入矩形套与定位柱之间。所述凸架上设置有定滑轮,第二拉索和第三拉索是同一根拉索且绕过定滑轮。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及施工方法,在纵梁之间铺设桁架叠合板,并在建筑横梁的中间位置处设置定位柱,在桁架叠合板和相对应两根定位柱上端的悬索之间、两侧位置的定位柱与凸架之间以及凸架与下层的固定点或地面之间均安装带有张紧装置的拉索,通过调节张紧装置来调整桁架叠合板底板的位置,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底板发生向下弯曲的情况,无需在桁架叠合板底部设置支撑架,不仅保证了施工质量,还减少了非必要的施工操作步骤,大幅提高了楼板施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步骤⑧中调节完底板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1中A-A向剖视图的放大视图;
图4是步骤9和步骤10中中铺设钢筋网和浇筑混凝土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步骤11和步骤12中拆除定位柱后向防护套内浇筑混凝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定位柱与下层固定点或地面之间安装一根拉索的结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建筑的各个建筑横梁1中,各相邻的两根建筑横梁1之间铺设若干个桁架叠合板,各桁架叠合板的两端分别与这两根建筑横梁1之间的两个纵梁12搭接,桁架叠合板的长度方向与纵梁12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其中桁架叠合板包括有底板3和底板3上设置的若干根桁架4。所述纵梁12设置在建筑横梁1长度方向的端部之间,桁架叠合板的长度方向与建筑横梁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桁架4的设置能在后期浇筑混凝土时使混凝土层与底板3结合的更加紧固。
②在各桁架叠合板中间位置对应的建筑横梁1处安装定位座2,定位座2位于桁架叠合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若建筑横梁1是金属梁,则定位座2是焊接固定在建筑横梁1上,若建筑横梁1是混凝土预制梁,则需要在建筑横梁1的制造时在其内部设置凸出的预埋金属件,定位座2与预埋金属件相焊接固定。
③在步骤②中安装的每个定位座2的外周放置防护套5,所述防护套5位于建筑横梁1上。
④在定位座2上安装定位柱6,使定位柱6位于步骤③所放置的防护套5内。
⑤在纵梁12的长度方向上相邻两根定位柱6之间安装悬索13,悬索13位于此两根定位柱6之间桁架叠合板的上部位置。
⑥在各桁架叠合板的每根桁架4与各桁架4上方的悬索13之间均安装带有张紧装置7的第一拉索8。第一拉索8的一端与悬索13相连接,第一拉索8的另一端与桁架4相连接,通过调整张紧装置7能调节桁架叠合板与悬索13之间的第一拉索8长度,以及整体桁架叠合板的底板3所处的位置,避免出现混凝土浇筑时发生向下弯曲的情况。
⑦在纵梁12的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建筑横梁1外侧均安装凸架14,凸架14与其所在的建筑横梁1上的定位柱6之间安装带有张紧装置7的第二拉索15,凸架14与其所在的建筑横梁1下方的下层横梁或地面之间安装带有张紧装置7的第三拉索16。第二拉索15和第三拉索16的设置使每个定位柱6以及凸架14均受到两侧方向的预拉力,结合已建成楼层的横梁或地面能大幅提高整体承重装置的稳定性。
⑧调整每根第一拉索8、第二拉索15和第三拉索16上的张紧装置7,使所有桁架叠合板的底板3中部与底板3两端高度相同。在混凝土浇筑前使整体桁架叠合板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置,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桁架叠合板出现长度方向中部的弯曲。
⑨在各桁架叠合板、纵梁12和建筑横梁1上铺设钢筋网11,以进一步提高所构建楼板的建筑强度。
⑩在各桁架叠合板、纵梁12和建筑横梁1上浇筑混凝土,使步骤⑨铺设的钢筋网11和桁架4均埋入其中,混凝土浇筑的高度不高于防护套5的高度。如图4所示,其中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可以和防护套5的高度相齐平,除防护套5内部的空间之外,桁架叠合板、纵梁12和建筑横梁1上均浇筑有混凝土,以便于后期防护套5内定位柱6的拆除作业。
Figure BDA0003691460850000051
待步骤⑩中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形成现浇层,将第一拉索8在现浇层表面位置剪断,并拆除第二拉索15、第三拉索16、定位柱6和凸架14。
Figure BDA0003691460850000052
向防护套5内浇筑混凝土至与步骤
Figure BDA0003691460850000053
中所形成的现浇层相齐平,待混凝土凝固后,得到叠合楼板。如图5所示,将定位柱6拆除后,桁架叠合板、纵梁12和建筑横梁1上形成相齐平的混凝土浇筑层,也就是所要构建的楼板。若浇筑完成之后防护套5的高度高于现浇层,可以在混凝土凝固后人工将防护套5的多余高度位置进行切除。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定位柱6与定位座2之间的连接强度,步骤④所述定位柱6安装之后,在定位柱6和定位座2上插入定位销,其中定位柱6和定位座2上开设有与定位销相配合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是螺栓9,当定位柱6安装到定位座2上后,用螺栓9穿过定位柱6和定位座2上的通孔,并在螺栓9上配合拧接紧固螺母10,将定位座2与定位柱6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安装,如图6所示,在凸架14上安装定滑轮17,凸架14所在建筑横梁1上的定位柱6与下方的下层横梁或地面之间安装的第二拉索15和第三拉索16是同一根拉索,拉索上安装一组张紧装置,此拉索绕过定滑轮17。相当于在凸架14的外侧部安装定滑轮17,第二拉索15和第三拉索16在凸架14上的固定端相连接形成同一根拉索,并且配合在定滑轮17上,凸架14的两侧与定位柱6类似同样受到来自两个方向的拉力,并使整体装置得以稳定。
所述的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排建筑横梁1,建筑横梁1长度方向的两端位置均设有纵梁12,两根纵梁12之间铺设桁架叠合板,桁架叠合板的长度方向与纵梁12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桁架叠合板包括有底板3和底板3上设置的若干根桁架4,底板3位于纵梁12上。在各桁架叠合板中间位置对应的建筑横梁1处安装有定位座2,定位座2的外周设有防护套5,防护套5位于建筑横梁1上。所述定位座2上配合安装有可拆卸的定位柱6,定位柱6位于防护套5内部。
纵梁12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相邻两根定位柱6之间的上端均安装有悬索13,每根桁架4与相对应桁架叠合板上的悬索13之间均安装带有张紧装置7的第一拉索8,第一拉索8的一端与桁架4上弦相连接,第一拉索8的另一端与悬索13相连接,相当于用与桁架4数量相同的第一拉索8将桁架叠合板吊起,每个桁架叠合板不仅是长度方向的两端受到纵梁12的支撑,在最容易发生形变的中间位置处,通过第一拉索8使整个桁架叠合板得到向上的拉力,使桁架叠合板的底板3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在后期的混凝土浇筑时能抵消掉大部分混凝土层的重力作用,从而避免桁架叠合板受到应力而产生向下弯曲的变形,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混凝土层的重力会通过第一拉索8传递到悬索13及定位柱6上,位于中间位置处的定位柱6会受到两侧悬索13的拉力,而位于两侧位置处的定位柱6则只会受到一侧悬索13的拉力,为了保证每根定位柱6的稳定性,在纵梁12的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建筑横梁1外侧均安装有凸架14,所述凸架14与其所在的建筑横梁1上的定位柱6之间安装带有张紧装置7的第二拉索15,凸架14与其所在的建筑横梁1下方的下层横梁或地面之间安装带有张紧装置7的第三拉索16。第二拉索15和第三拉索16的设置使两侧位置处的定位柱6同样受到两侧方向的预拉力,同时结合已建成楼层的横梁或地面,凸架14同样受到两侧方向的预拉力,上述拉索的设置能能大幅提高整体承重装置的稳定性。其中通过调整张紧装置7可以改变桁架叠合板所受到的拉力,以便于适应不同重量混凝土的浇筑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套5是矩形套,矩形套的长度方向沿建筑横梁1的长度方向布置,定位柱6和定位座2上开设有相配合的通孔,螺栓9穿过通孔并配合安装有紧固螺母10,如图3所示,所述螺栓9的轴向沿矩形套的长度方向布置,螺栓9能伸入矩形套与定位柱6之间。螺栓9与紧固螺母10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定位柱6和定位座2的连接强度,也便于实现定位柱6和定位座2之间的可拆卸固定,其中矩形套的长度方向距离略大于螺栓9长度的两倍,以便于首先将螺栓9伸入矩形套与定位柱6之间,然后在进行通孔的穿插以及紧固螺母10的配合安装。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对承重装置两侧的定位柱6进行拉索的安装,如图6所示,所述凸架14上设置有定滑轮17,第二拉索15和第三拉索16是同一根拉索且绕过定滑轮17,无需设置两根拉索来分别进行固定安装,只需将此拉索固定在定位柱6及底层的固定点或地面之间,且绕过凸架14上的定滑轮17即可,此拉索上可只设置一个张紧装置7,通过调整张紧装置7使凸架14受到上下两侧方向的拉力,进而使整体装置保持足够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7)

1.一种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建筑的各个建筑横梁(1)中,各相邻的两根建筑横梁(1)之间铺设若干个桁架叠合板,各桁架叠合板的两端分别与这两根建筑横梁(1)之间的两个纵梁(12)搭接,桁架叠合板的长度方向与纵梁(12)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其中桁架叠合板包括有底板(3)和底板(3)上设置的若干根桁架(4);
②在各桁架叠合板中间位置对应的建筑横梁(1)处安装定位座(2);
③在步骤②中安装的每个定位座(2)的外周放置防护套(5);
④在定位座(2)上安装定位柱(6),使定位柱(6)位于步骤③所放置的防护套(5)内;
⑤在纵梁(12)的长度方向上相邻两根定位柱(6)之间安装悬索(13);
⑥在各桁架叠合板的每根桁架(4)与各桁架(4)上方的悬索(13)之间均安装带有张紧装置(7)的第一拉索(8);
⑦在纵梁(12)的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建筑横梁(1)外侧均安装凸架(14),凸架(14)与其所在的建筑横梁(1)上的定位柱(6)之间安装带有张紧装置(7)的第二拉索(15),凸架(14)与其所在的建筑横梁(1)下方的下层横梁或地面之间安装带有张紧装置(7)的第三拉索(16);
⑧调整每根第一拉索(8)、第二拉索(15)和第三拉索(16)上的张紧装置(7),使所有桁架叠合板的底板(3)中部与底板(3)两端高度相同;
⑨在各桁架叠合板、纵梁(12)和建筑横梁(1)上铺设钢筋网(11);
⑩在各桁架叠合板、纵梁(12)和建筑横梁(1)上浇筑混凝土,使步骤⑨铺设的钢筋网(11)和桁架(4)均埋入其中,混凝土浇筑的高度不高于防护套(5)的高度;
Figure FDA0003691460840000021
待步骤⑩中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形成现浇层,将第一拉索(8)在现浇层表面位置剪断,并拆除第二拉索(15)、第三拉索(16)、定位柱(6)和凸架(14);
Figure FDA0003691460840000022
向防护套(5)内浇筑混凝土至与步骤
Figure FDA0003691460840000023
中所形成的现浇层相齐平,待混凝土凝固后,得到叠合楼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所述定位柱(6)安装之后,在定位柱(6)和定位座(2)上插入定位销,定位柱(6)和定位座(2)上开设有与定位销相配合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是螺栓(9),当定位柱(6)安装到定位座(2)上后,用螺栓(9)穿过定位柱(6)和定位座(2)上的通孔,并在螺栓(9)上配合拧接紧固螺母(10),将定位座(2)与定位柱(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凸架(14)上安装定滑轮(17),凸架(14)所在建筑横梁(1)上的定位柱(6)与下方的下层横梁或地面之间安装的第二拉索(15)和第三拉索(16)是同一根拉索,拉索上安装一组张紧装置,此拉索绕过定滑轮(17)。
5.一种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排建筑横梁(1),建筑横梁(1)长度方向的两端位置均设有纵梁(12),两根纵梁(12)之间铺设桁架叠合板,桁架叠合板的长度方向与纵梁(12)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桁架叠合板包括有底板(3)和底板(3)上设置的若干根桁架(4),底板(3)位于纵梁(12)上,在各桁架叠合板中间位置对应的建筑横梁(1)处安装有定位座(2),定位座(2)的外周设有防护套(5),防护套(5)位于建筑横梁(1)上,所述定位座(2)上配合安装有可拆卸的定位柱(6),定位柱(6)位于防护套(5)内部,纵梁(12)的长度方向上相邻两根定位柱(6)之间的上端均安装有悬索(13),每根桁架(4)与相对应桁架叠合板上的悬索(13)之间均安装带有张紧装置(7)的第一拉索(8),第一拉索(8)的一端与桁架(4)上弦相连接,第一拉索(8)的另一端与悬索(13)相连接,在纵梁(12)的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建筑横梁(1)外侧均安装有凸架(14),所述凸架(14)与其所在的建筑横梁(1)上的定位柱(6)之间安装带有张紧装置(7)的第二拉索(15),凸架(14)与其所在的建筑横梁(1)下方的下层横梁或地面之间安装带有张紧装置(7)的第三拉索(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5)是矩形套,矩形套的长度方向沿建筑横梁(1)的长度方向布置,定位柱(6)和定位座(2)上开设有相配合的通孔,螺栓(9)穿过通孔并配合安装有紧固螺母(10),所述螺栓(9)的轴向沿矩形套的长度方向布置,螺栓(9)能伸入矩形套与定位柱(6)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架(14)上设置有定滑轮(17),第二拉索(15)和第三拉索(16)是同一根拉索且绕过定滑轮(17)。
CN202210662514.8A 2022-06-13 2022-06-13 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及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51627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2514.8A CN115162752A (zh) 2022-06-13 2022-06-13 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2514.8A CN115162752A (zh) 2022-06-13 2022-06-13 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2752A true CN115162752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85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62514.8A Pending CN115162752A (zh) 2022-06-13 2022-06-13 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6275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69872U (zh) * 2013-10-16 2014-04-30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同层提拉式的悬挑架装置
WO2017121315A1 (zh) * 2016-01-12 2017-07-20 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桁架及楼板的施工方法
CN108532968A (zh) * 2018-06-05 2018-09-14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楼盖的装配式支撑装置
CN212689564U (zh) * 2020-04-01 2021-03-12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及临时支撑结构
CN214833902U (zh) * 2021-03-25 2021-11-23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免支撑中长预制肋桁架筋叠合板结构
CN215106427U (zh) * 2021-03-24 2021-12-10 江苏万斯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强钢管桁架预应力空心叠合板
CN215254657U (zh) * 2021-09-09 2021-12-21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钢筋桁架楼承板防下挠回拉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69872U (zh) * 2013-10-16 2014-04-30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同层提拉式的悬挑架装置
WO2017121315A1 (zh) * 2016-01-12 2017-07-20 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桁架及楼板的施工方法
CN108532968A (zh) * 2018-06-05 2018-09-14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楼盖的装配式支撑装置
CN212689564U (zh) * 2020-04-01 2021-03-12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及临时支撑结构
CN215106427U (zh) * 2021-03-24 2021-12-10 江苏万斯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强钢管桁架预应力空心叠合板
CN214833902U (zh) * 2021-03-25 2021-11-23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免支撑中长预制肋桁架筋叠合板结构
CN215254657U (zh) * 2021-09-09 2021-12-21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钢筋桁架楼承板防下挠回拉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07708B1 (ko) 세미-힌지 라멘교 및 그 시공방법
KR101086222B1 (ko) 세트화된 배근구조를 갖는 건축 구조물용 피씨 슬래브
CN105568870B (zh) 用于跨线桥施工的三角挂篮法悬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KR20090001261A (ko) 강봉을 이용한 지점부 연결구조를 가지는 프리스트레스트콘크리트 거더를 이용한 다경간 연속교 및 그 시공방법
KR101129698B1 (ko) 캔틸레버 시공용 행거식 가설재 및 그를 이용한 캔틸레버부 시공방법
CN110644349A (zh) 一种用于宽幅箱梁矮塔斜拉桥的上部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2418387A (zh) 一种后张法体外预应力钢梁和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结合的房屋结构体系及其施工工艺
CN110886227A (zh) 主塔现浇下横梁支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KR101527782B1 (ko) 합성형 교량의 변위관리 및 반전합성 경사지보공 설치방법
KR100952623B1 (ko) 다수의 교량 지지빔 상에 바닥판이 형성되는 교량, 그 시공방법 및 그 제작에 사용되는 바닥판 제작용 프리캐스트부분바닥판
KR200397213Y1 (ko) 콘크리트 다주형 교량의 강재가로보 설치 구조
KR101335382B1 (ko) 내부힌지를 활용한 복합트러스 거더교의 시공법
KR101165572B1 (ko) 중경간 판형 거더교량 및 그 시공방법
KR100984249B1 (ko) 합성거푸집 패널과 상부플랜지 내부철근과 일체화된 전단연결부재를 이용한 십자형 피에스씨 거더교 시공방법
KR100981982B1 (ko) 프리캐스트 코핑용 인양 시스템
KR100949828B1 (ko) 층고절감형 철골보 및 이를 이용한 철골-콘크리트 합성보
KR100522298B1 (ko) 개량된 프리스트레스트 철골 철근 콘크리트 빔 및 이를이용한 교량 시공방법
JP3877995B2 (ja) 張弦桁橋の構築方法
KR20070001410A (ko) 콘크리트 다주형 교량의 강재가로보 설치 구조
CN115162752A (zh) 上承式索拉施工承重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7711807U (zh) 上承式拉索施工承重装置
KR101241401B1 (ko) 콘크리트 가로보를 이용한 강합성 연속교 시공방법
KR100984247B1 (ko) 상부플랜지 내부철근과 일체화된 전단연결부재를 이용한 십자형 피에스씨 거더교 시공방법
KR100989153B1 (ko) 바닥판 주철근 대체가 용이하도록 횡방향 강성연결재를 구비한 십자형 피에스씨 거더 연결구조 및 십자형 피에스씨 거더를 이용한 교량시공방법
KR20080100976A (ko) 트러스 구조의 지점부를 갖는 가설교량 및 그 시공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