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62290B - 一种观光过鱼系统及过鱼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观光过鱼系统及过鱼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62290B
CN115162290B CN202210805623.0A CN202210805623A CN115162290B CN 115162290 B CN115162290 B CN 115162290B CN 202210805623 A CN202210805623 A CN 202210805623A CN 115162290 B CN115162290 B CN 1151622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manned
electric cylinder
releasing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056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62290A (zh
Inventor
周家飞
唐腾飞
蔡泓忻
赵再兴
纵霄
魏浪
夏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owerChin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owerChin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owerChin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0562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622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62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2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62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22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8/00Details of barrages or weirs ; Energy dissipating devices carried by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8/08Fish passes or other means providing for migration of fish; Passages for rafts or boats
    • E02B8/085Devices allowing fish migration, e.g. fish tra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8/00Details of barrages or weirs ; Energy dissipating devices carried by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8/08Fish passes or other means providing for migration of fish; Passages for rafts or boa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60Ecological corridors or buffer z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 Mechanical Means For Catching 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观光过鱼系统及过鱼方法,属于水利水电生态保护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坝体、总控制器和若干个载人运鱼机构,所述坝体的上游设有收放鱼机构B,且坝体的下游设有收放鱼机构A,所述收放鱼机构A的两端均通过升降鱼机构与收放鱼机构B的两端连接,若干个所述载人运鱼机构可以与升降鱼机构连接,并将坝体下游的鱼类转运至坝体上游,或者将坝体上游的鱼类转运至坝体下游。既能将坝体下游的鱼类提升到坝体上游放流,又可以将坝体上游的鱼类转运至下游放流,很好地促进了坝体上下游鱼类的基因交流。游览乘坐舱内的乘客除了可以观赏坝体周围宏伟壮阔的水利风景外,还可以欣赏过鱼系统的过鱼过程,极具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观光过鱼系统及过鱼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光过鱼系统及过鱼方法,属于水利水电生态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为减缓大坝阻隔对洄游鱼类的影响、促进坝址上下游鱼类种群的基因交流,国内外主要通过鱼道、仿自然通道、升鱼机、集运鱼设施和鱼闸等方式实现鱼类过坝。根据技术规范和实际经验,适宜用于高水头水利水电工程的过鱼设施主要有鱼道、升鱼机、集运鱼系统或它们之间的不同组合。由于受现场地形地质、场地布置条件等多因素影响,单独设计鱼道实现过鱼较为困难,往往需要布置较长距离鱼道达到消能效果,过鱼效果较差、经济代价较大。
因此,本申请人申请了名称为一种具备旅游观赏功能的过鱼系统及过鱼方法,申请号为CN202210487766.1的发明专利。但是,该过鱼系统只能将坝体下游的鱼类提升到坝体上游,而不能将坝体上游的鱼类转运至坝体下游。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观光过鱼系统及过鱼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观光过鱼系统,包括坝体、总控制器和若干个载人运鱼机构,所述坝体的上游设有收放鱼机构B,且坝体的下游设有收放鱼机构A,所述收放鱼机构A的两端均通过升降鱼机构与收放鱼机构B的两端连接,若干个所述载人运鱼机构可以与升降鱼机构连接,并将坝体下游的鱼类转运至坝体上游,或者将坝体上游的鱼类转运至坝体下游。
所述收放鱼机构A包括放流组件A、集鱼部件A、补水组件和两根并排布置的铁轨A,且放流组件A和集鱼部件A均位于两根铁轨A的下游侧,补水组件的一端与集鱼部件A连接,另一端延伸到坝体上游库区水体中。
所述放流组件A包括放流滑槽A、闸门A和电缸A,放流滑槽A上靠近铁轨A的一端设有行程开关A,闸门A和电缸A均为位于放流滑槽A上靠近铁轨A的一端,且电缸A位于闸门A的上方,闸门A与放流滑槽A滑动连接,并与电缸A连接,行程开关A和电缸A均与总控制电性连接;
所述集鱼部件A包括鱼道A、集鱼池A和接收滑道A,鱼道A的一端延伸到坝体下游河道中,另一端倾斜向上与集鱼池A的一端连接,接收滑道A的一端与集鱼池A上远离鱼道A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到铁轨A处,且该端设有行程开关B;集鱼池A上靠近接收滑道A的一端设有电缸B,并滑动连接有闸门B,且闸门B与电缸B连接,电缸B和行程开关B均与总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集鱼池A的顶部设有电缸C,并滑动连接有T形座板,且T形座板与电缸C连接,T形座板上设有方孔,且方孔内滑动连接有赶鱼闸门,T形座板的顶部设有赶鱼升降电缸,且赶鱼升降电缸与赶鱼闸门连接,电缸C、赶鱼升降电缸与总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补水组件包括补水箱,补水箱的高程比集鱼部件A的高程大0.5~1m,补水箱通过补水管A与坝体连接,且补水管A的一端延伸到坝体上游库区水体中,补水箱通过补水管B与集鱼池A连接。
所述收放鱼机构B包括放流池、集鱼池B和两根并排布置的铁轨B,且放流池和集鱼池B均位于两根铁轨B的上游侧,放流池上靠近铁轨B的一侧设有行程开关C,放流池的底部连接有放流滑槽B,且放流滑槽B的一端倾斜向下延伸到坝体上游水体中,集鱼池B上靠近铁轨B的一侧倾斜向下设有接收滑道B,接收滑道B上靠近集鱼池B的一端设有电缸D,并滑动连接有闸门C,闸门C与电缸D连接,接收滑道B上远离集鱼池B的一端设有行程开关D,行程开关C、电缸D和行程开关D均与总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升降鱼机构包括两根弧形滑轨、吊具、卷扬机A和卷扬机B,两根弧形滑轨并排布置,吊具分别通过弧形滑块与两根弧形滑轨连接,卷扬机A和卷扬机B通过不同的钢丝绳与吊具连接,且卷扬机A和卷扬机B设在其中一根弧形滑轨的两端,卷扬机A和卷扬机B均与总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吊具包括移动板和L形吊杆,L形吊杆的一端与移动板的底部连接,另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
所述载人运鱼机构包括有轨电车、运鱼组件、伺服电机A和分控制器,有轨电车的顶部设有基座,基座上设有游览乘坐舱,游览乘坐舱的顶部通过钢支架连接有吊环,运鱼组件设在齿轮A上,齿轮A活动套装在游览乘坐舱的下部,伺服电机A通过支撑架设在基座上,伺服电机A的输出轴上套装有齿轮B,且齿轮B与齿轮A啮合,分控制器设在基座上,并与伺服电机A电性连接,且分控制器与总控制器无线通讯连接。
所述运鱼组件包括运鱼桶、闸门D和电缸E,运鱼桶的上侧开口,且运鱼桶的侧壁上开设有槽口A,闸门D位于槽口A的内侧,并与运鱼桶滑动连接,电缸E设在运鱼桶的顶部,并与闸门D连接,电缸E与分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有轨电车包括底盘、蓄电池和伺服电机B,底盘的底部活动设有两个驱动轮和两个从动轮,且两个驱动轮之间通过驱动轴进行连接,伺服电机B设在底盘的底部,并与驱动轴之间采用齿轮传动进行连接,且伺服电机B与分控制器电性连接,蓄电池设在底盘上,并与伺服电机A、分控制器、电缸E和伺服电机B电性连接。
一种观光过鱼系统的过鱼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A、赶鱼升降电缸将赶鱼闸门提起,坝体下游河道中的鱼类沿鱼道A上溯并进入集鱼池A中;一段时间后,赶鱼升降电缸将赶鱼闸门放下,并通过电缸C将T形座板和赶鱼闸门推向靠近接收滑道A的一端;
B、载人运鱼机构沿铁轨A移动到与集鱼部件A相对正的位置时停止,集鱼部件A中的电缸B将闸门B提起,以将集鱼池A中的鱼类释放到载人运鱼机构中,然后电缸C驱使T形座板和赶鱼闸门向远离接收滑道A的方向移动复位,赶鱼升降电缸上提赶鱼闸门复位,而载人运鱼机构沿铁轨A继续移动到靠近集鱼部件A的升降鱼机构的下端,并通过人工将吊环卡进L形吊杆,并通过限位螺母对吊环进行限位,以将载人运鱼机构与升降鱼机构连接;
C、总控制器控制步骤B中的升降鱼机构动作,将载人运鱼机构提升到该升降鱼机构的上端,当载人运鱼机构与铁轨B对正时,通过人工拆除限位螺母,并将吊环挪出L形吊杆,以将载人运鱼机构与升降鱼机构分离开;
D、步骤C中的载人运鱼机构沿铁轨B移动到与放流池对正的位置时,电缸E将闸门D提起,将运鱼桶内的鱼类释放到放流池中,当载人运鱼机构继续沿铁轨B移动到与接收滑道B对正的位置时停止,电缸D上提闸门C,集鱼池B中的鱼类沿接收滑道B滑落到载人运鱼机构中,然后载人运鱼机构沿铁轨B继续移动到另一个升降鱼机构的上端,并通过人工将载人运鱼机构与该升降鱼机构连接;
E、总控制器控制步骤D中的升降鱼机构动作,将载人运鱼机构下降到该升降鱼机构的下端,当载人运鱼机构与铁轨A对正时,通过人工将载人运鱼机构与升降鱼机构分离开;
F、步骤E中的载人运鱼机构沿铁轨A移动到与放流组件A相对正的位置时停止,并将其内部的鱼类释放到放流组件A中,然后载人运鱼机构继续沿铁轨A移动到与集鱼部件A相对正的位置停止,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所述步骤B中在载人运鱼机构从集鱼部件A向升降鱼机构移动的过程中,载人运鱼机构中的伺服电机A通过齿轮传动驱使运鱼组件绕游览乘坐舱转动180度;
所述步骤D中在载人运鱼机构从接收滑道B向升降鱼机构移动的过程中,载人运鱼机构中的伺服电机A通过齿轮传动驱使运鱼组件绕游览乘坐舱转动180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开创人-鱼结合的新型上下行通过高坝方式。通过坝上坝下收放鱼机构-升降鱼机构-载人运鱼机构-补水组件的衔接,实现了游客与鱼群同步通过高坝,本发明既能将坝体下游的鱼类提升到坝体上游,又可以将坝体上游的鱼类转运至下游,很好地促进了坝体上下游鱼类的基因交流。游览乘坐舱内的乘客除了可以观赏坝体周围宏伟壮阔的水利风景外,还可以欣赏集装鱼、转运、提升、放流、下降等于一体的过鱼系统的过鱼过程,极具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
2、构建空间节约、运行灵活的高坝过鱼结构。本发明中整个升降鱼机构以弧形滑轨为支撑骨架,不占用原生坝体的土地结构,不对原生地形进行开挖,与以往高坝过鱼设施的升鱼机、鱼道或集运鱼系统需要占用较大面积土地相比,避免了对陆生生态景观的不利扰动,节约了工程占用空间,对枢纽布置紧凑的水利水电高坝工程而言,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旅游观光兼过鱼设施。
3、可以根据坝体上下游鱼类转运需求,及乘客旅游数量等,调整过鱼系统中载人运鱼机构的数量,系统运行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集鱼池A、电缸B和闸门B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集鱼池A和T形座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载人运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载人运鱼机构拆除有轨电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坝体;
2-收放鱼机构A,20-鱼道A,21-集鱼池A,210-电缸B,211-T形座板,212-电缸C,213-闸门B,214-赶鱼闸门,215-赶鱼升降电缸,22-接收滑道A,23-铁轨A,24-放流组件A,25-补水组件,250-补水箱,251-补水管A,252-补水管B;
3-升降鱼机构,30-卷扬机A,31-弧形滑轨,32-吊具,320-移动板,321-L形吊杆,322-限位螺母,33-钢丝绳,34-卷扬机B;
4-收放鱼机构B,40-铁轨B,41-放流池,42-集鱼池B,43-接收滑道B;
5-载人运鱼机构,50-有轨电车,51-基座,52-游览乘坐舱,53-钢支架,54-吊环,55-运鱼组件,56-齿轮A,57-支撑架,58-伺服电机A,550-运鱼桶,551-电缸E,552-闸门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观光过鱼系统,包括坝体1、总控制器和多个载人运鱼机构5,所述坝体1的上游安装有收放鱼机构B4,且坝体1的下游安装有收放鱼机构A2,所述收放鱼机构A2的两端均通过升降鱼机构3与收放鱼机构B4的两端连接,多个所述载人运鱼机构5可以与升降鱼机构3连接,并将坝体1下游的鱼类转运至坝体1上游,或者将坝体1上游的鱼类转运至坝体1下游。在为游客提供旅游观光的同时,可以将坝体1下游的鱼类转运到坝体1上游,还可以将坝体1上游的鱼类转运至坝体1下游,以促进坝体1上下游鱼类基因交流。
所述收放鱼机构A2包括放流组件A24、集鱼部件A、补水组件25和两根并排布置的铁轨A23,且放流组件A24和集鱼部件A均位于两根铁轨A23的下游侧,补水组件25的一端与集鱼部件A连接,另一端延伸到坝体1上游库区水体中。
所述放流组件A24包括放流滑槽A、闸门A和电缸A,放流滑槽A上靠近铁轨A23的一端安装有行程开关A,闸门A和电缸A均为位于放流滑槽A上靠近铁轨A23的一端,且电缸A位于闸门A的上方,闸门A与放流滑槽A滑动连接,并与电缸A连接,行程开关A和电缸A均与总控制电性连接。
所述集鱼部件A包括鱼道A20、集鱼池A21和接收滑道A22,鱼道A20的一端延伸到坝体1下游河道中,另一端倾斜向上与集鱼池A21的一端连接,接收滑道A22的一端与集鱼池A21上远离鱼道A20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到铁轨A23处,且该端安装有行程开关B;集鱼池A21上靠近接收滑道A22的一端安装有电缸B210,并滑动连接有闸门B213,且闸门B213与电缸B210连接,电缸B210和行程开关B均与总控制器电性连接。在使用时,鱼道A20为竖缝式鱼道。
所述集鱼池A21的顶部安装有电缸C212,并滑动连接有T形座板211,且T形座板211与电缸C212连接,T形座板211上加工有方孔,且方孔内滑动连接有赶鱼闸门214,T形座板211的顶部安装有赶鱼升降电缸215,且赶鱼升降电缸215与赶鱼闸门214连接,电缸C212、赶鱼升降电缸215与总控制器电性连接。如图5所示,集鱼池A21的顶部并排安装有两根导轨,T形座板211分别通过直线轴承与两根导轨滑动连接。
所述补水组件25包括补水箱250,补水箱250的高程比集鱼部件A的高程大0.5~1m,补水箱250通过补水管A251与坝体1连接,且补水管A251的一端延伸到坝体1上游库区水体中,补水箱250通过补水管B252与集鱼池A21连接。通过补水组件25将坝体1上游库区水体导流到集鱼池A21中。
所述收放鱼机构B4包括放流池41、集鱼池B42和两根并排布置的铁轨B40,且放流池41和集鱼池B42均位于两根铁轨B40的上游侧,放流池41上靠近铁轨B40的一侧安装有行程开关C,放流池41的底部连接有放流滑槽B,且放流滑槽B的一端倾斜向下延伸到坝体1上游水体中,集鱼池B42上靠近铁轨B40的一侧倾斜向下安装有接收滑道B43,接收滑道B43上靠近集鱼池B42的一端安装有电缸D,并滑动连接有闸门C,闸门C与电缸D连接,接收滑道B43上远离集鱼池B42的一端安装有行程开关D,行程开关C、电缸D和行程开关D均与总控制器电性连接。在使用时,行程开关C靠近放流池41上远离接收滑道B43的一端,放流池41的长度较长,使载人运鱼机构5能够在移动过程将其内部的鱼类释放到放流池41中。可以通过与鱼道A20类似的结构,将坝体1上游鱼类诱集到集鱼池B42中。
所述升降鱼机构3包括两根弧形滑轨31、吊具32、卷扬机A30和卷扬机B34,两根弧形滑轨31并排布置,吊具32分别通过弧形滑块与两根弧形滑轨31连接,卷扬机A30和卷扬机B34通过不同的钢丝绳33与吊具32连接,且卷扬机A30和卷扬机B34安装在其中一根弧形滑轨31的两端,卷扬机A30和卷扬机B34均与总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吊具32包括移动板320和L形吊杆321,L形吊杆321的一端与移动板320的底部连接,另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322。当移动板320在弧形滑轨31上移动时,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实时变化的。为了保证乘客安全,载人运鱼机构5通过升降鱼机构3进行升降的过程中应该保持在竖直位置附近;同时,为了确保载人运鱼机构5上升或下降后,能够与放流池41或放流滑槽A在方位上对正,所以在载人运鱼机构5升降过程中运鱼组件55的方位不能变动。因此,本申请中吊环54的内孔略大于L形吊杆321的直径,吊环54套到L形吊杆321上,并通过限位螺母322对其轴向进行限位后,既能确保吊环54可以绕L形吊杆321转动,使载人运鱼机构5在自重作用下位于竖直位置附近,又能避免吊环54绕钢支架53的上端轴线转动,使运鱼组件55在载人运鱼机构5的升降过程中方位保持不变。
所述载人运鱼机构5包括有轨电车50、运鱼组件55、伺服电机A58和分控制器,有轨电车50的顶部安装有基座51,基座51上安装有游览乘坐舱52,游览乘坐舱52的顶部通过钢支架53连接有吊环54,运鱼组件55安装在齿轮A56上,齿轮A56活动套装在游览乘坐舱52的下部,伺服电机A58通过支撑架57安装在基座51上,伺服电机A58的输出轴上套装有齿轮B,且齿轮B与齿轮A56啮合,分控制器安装在基座51上,并与伺服电机A58电性连接,且分控制器与总控制器无线通讯连接。在使用时,基座51上还安装有无线收发模块A,且无线收发模块A与分控制器电性连接;靠近总控制器的位置安装有无线收发模块B,且总控制器与无线收发模块B电性连接,总控制器可以通过无线收发模块B和无线收发模块A与分控制器无线通讯。
所述运鱼组件55包括运鱼桶550、闸门D552和电缸E551,运鱼桶550的上侧开口,且运鱼桶550的侧壁上开设有槽口A,闸门D552位于槽口A的内侧,并与运鱼桶550滑动连接,电缸E551安装在运鱼桶550的顶部,并与闸门D552连接,电缸E551与分控制器电性连接。在使用时,运鱼桶550的高度略低于接收滑道A22顶部斜面下端的高度,并低于接收滑道B43顶部斜面下端的高度。
所述有轨电车50包括底盘、蓄电池和伺服电机B,底盘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两个驱动轮和两个从动轮,且两个驱动轮之间通过驱动轴进行连接,伺服电机B安装在底盘的底部,并与驱动轴之间采用齿轮传动进行连接,且伺服电机B与分控制器电性连接,蓄电池安装在底盘上,并与伺服电机A58、分控制器、电缸E551和伺服电机B电性连接。在使用时,驱动轮和从动轮的形状和结构与火车轮一致。
一种观光过鱼系统的过鱼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A、赶鱼升降电缸215将赶鱼闸门214提起,坝体1下游河道中的鱼类沿鱼道A20上溯并进入集鱼池A21中;一段时间后,赶鱼升降电缸215将赶鱼闸门214放下,并通过电缸C212将T形座板211和赶鱼闸门214推向靠近接收滑道A22的一端;
B、载人运鱼机构5沿铁轨A23移动到与集鱼部件A相对正的位置时停止,集鱼部件A中的电缸B210将闸门B213提起,以将集鱼池A21中的鱼类释放到载人运鱼机构5中,然后电缸C212驱使T形座板211和赶鱼闸门214向远离接收滑道A22的方向移动复位,赶鱼升降电缸215上提赶鱼闸门214复位,而载人运鱼机构5沿铁轨A23继续移动到靠近集鱼部件A的升降鱼机构3的下端,并通过人工将吊环54卡进L形吊杆321,并通过限位螺母322对吊环54进行限位,以将载人运鱼机构5与升降鱼机构3连接;
C、总控制器控制步骤B中的升降鱼机构3动作,将载人运鱼机构5提升到该升降鱼机构3的上端,当载人运鱼机构5与铁轨B40对正时,通过人工拆除限位螺母322,并将吊环54挪出L形吊杆321,以将载人运鱼机构5与升降鱼机构3分离开;
D、步骤C中的载人运鱼机构5沿铁轨B40移动到与放流池41对正的位置时,电缸E551将闸门D552提起,将运鱼桶550内的鱼类释放到放流池41中,当载人运鱼机构5继续沿铁轨B40移动到与接收滑道B43对正的位置时停止,电缸D上提闸门C,集鱼池B42中的鱼类沿接收滑道B43滑落到载人运鱼机构5中,然后载人运鱼机构5沿铁轨B40继续移动到另一个升降鱼机构3的上端,并通过人工将载人运鱼机构5与该升降鱼机构3连接;
E、总控制器控制步骤D中的升降鱼机构3动作,将载人运鱼机构5下降到该升降鱼机构3的下端,当载人运鱼机构5与铁轨A23对正时,通过人工将载人运鱼机构5与升降鱼机构3分离开;
F、步骤E中的载人运鱼机构5沿铁轨A23移动到与放流组件A24相对正的位置时停止,并将其内部的鱼类释放到放流组件A24中,然后载人运鱼机构5继续沿铁轨A23移动到与集鱼部件A相对正的位置停止,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所述步骤B中在载人运鱼机构5从集鱼部件A向升降鱼机构3移动的过程中,载人运鱼机构5中的伺服电机A58通过齿轮传动驱使运鱼组件55绕游览乘坐舱52转动180度;方便将载人运鱼机构5中的鱼类释放到放流池41中。
所述步骤D中在载人运鱼机构5从接收滑道B43向升降鱼机构3移动的过程中,载人运鱼机构5中的伺服电机A58通过齿轮传动驱使运鱼组件55绕游览乘坐舱52转动180度。方便将载人运鱼机构5中的鱼类释放到放流组件A24中。
具体的,铁轨A上靠近集鱼部件A的一端安装有行程开关E,以通过行程开关E检测载人运鱼机构5是否与升降鱼机构3对正;铁轨B上靠近接收滑道B43的一端安装有行程开关F,以通过行程开关F检测载人运鱼机构5是否与另一个升降鱼机构3对正;行程开关E、行程开关F均与总控制器电性连接。游览乘坐舱52的侧壁上安装有透明窗,方便乘客观赏风景,运鱼桶550则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本发明所述的观光过鱼系统及过鱼方法,其工作原理如下:
坝体1下游的鱼类经鱼道A20向上游到集鱼池A21中。
当载人运鱼机构5在铁轨A23上移动,并触发行程开关B时,说明运鱼桶550已经与接收滑道A22对正。行程开关B将相关信号传输给总控制器,总控制器将控制指令传输给该载人运鱼机构5中的分控制器,分控制器关闭伺服电机B,使载人运鱼机构5停止移动。同时,总控制器控制电缸B210提升闸门B213,集鱼池A21中的水和鱼类沿接收滑道A22下滑,并在惯性作用下滑落到运鱼桶550中;与此同时,总控制器控制赶鱼升降电缸215和电缸C212动作,赶鱼升降电缸215推赶鱼闸门214下降到距集鱼池A21底面5~10mm高度后停止,电缸C212推动T形座板211向靠近接收滑道A22的方向移动,从而将集鱼池A21中的鱼类赶到接收滑道A22中。然后,电缸B210驱使闸门B213下移复位,赶鱼升降电缸215驱使赶鱼闸门214上升复位,电缸C212驱使T形座板211复位。
载人运鱼机构5继续向靠近升降鱼机构3的方向移动,并在此运动过程中,伺服电机A58通过齿轮传动驱使运鱼桶550绕游览乘坐舱52旋转180度。当行程开关E被触发时,载人运鱼机构5停止移动。
通过人工将L形吊杆321的下端穿入吊环54,并套上限位螺母322,限位螺母322与吊环54之间的间隙为2~5mm,然后卷扬机A30和卷扬机B34启动,且两者同步动作,即卷扬机A30放线,而卷扬机B34同步收线,从而使载人运鱼机构5随吊具32从弧形滑轨31的下端移动到上端。
通过人工拆下限位螺母322,并使L形吊杆321与吊环54分离开,然后载人运鱼机构5开始沿铁轨B40移动,当行程开关C被触发时,电缸E551向上提升闸门D552,从而将运鱼桶550中的水和鱼类释放到放流池41中,然后鱼类经放流滑槽B滑落到坝体1上游水体中,以将坝体1下游的鱼类与转运到坝体1上游水体中,闸门D552持续打开一定时间后,电缸E551驱使闸门D552向下移动复位。
当载人运鱼机构5继续沿铁轨B40向靠近接收滑道B43的方向移动,并触发行程开关D时,说明运鱼桶550已经与接收滑道B43对正,载人运鱼机构5停止,同时电缸D向上提升闸门C,使集鱼池B42中的水和鱼类滑落到运鱼桶550中。然后电缸D驱使闸门C下移复位,运鱼桶550则绕游览乘坐舱52旋转180度。
当载人运鱼机构5继续沿铁轨B40移动,并触发行程开关F时,说明载人运鱼机构5与另一个升降鱼机构3对正,载人运鱼机构5停止,然后人工将载人运鱼机构5与吊具32对接,并通过升降鱼机构3将载人运鱼机构5下降到该升降鱼机构3的下端。
人工将载人运鱼机构5与吊具32分离开后,载人运鱼机构5沿铁轨A23移动,当行程开关A被触发时,说明运鱼桶550与放流滑槽A对正,载人运鱼机构5停止,电缸A向上提升闸门A,以打开放流滑槽A的端部,同时电缸E551向上提升闸门D552,从而将运鱼桶550中的水和鱼类释放到放流滑槽A中,以将坝体1上游的鱼类转运到坝体1下游水体中。然后,电缸E551驱使闸门D552下移复位,电缸A驱使闸门A下移复位。
载人运鱼机构5继续沿铁轨A23移动到与接收滑道A22对正的位置停止,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此外,整个系统中可以有多个载人运鱼机构5同时运行,以提高系统的过鱼能力。
本发明所提供的观光过鱼系统及过鱼方法,其有益效果如下:
1、开创人-鱼结合的新型上下行通过高坝方式。通过坝上坝下收放鱼机构-升降鱼机构-载人运鱼机构-补水组件的衔接,实现了游客与鱼群同步通过高坝,本发明既能将坝体1下游的鱼类提升到坝体1上游,又可以将坝体1上游的鱼类转运至下游,很好地促进了坝体1上下游鱼类的基因交流。游览乘坐舱52内的乘客除了可以观赏坝体1周围宏伟壮阔的水利风景外,还可以欣赏集装鱼、转运、提升、放流、下降等于一体的过鱼系统的过鱼过程,极具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
2、构建空间节约、运行灵活的高坝过鱼结构。本发明中整个升降鱼机构3以弧形滑轨31为支撑骨架,不占用原生坝体的土地结构,不对原生地形进行开挖,与以往高坝过鱼设施的升鱼机、鱼道或集运鱼系统需要占用较大面积土地相比,避免了对陆生生态景观的不利扰动,节约了工程占用空间,对枢纽布置紧凑的水利水电高坝工程而言,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旅游观光兼过鱼设施。
3、可以根据坝体1上下游鱼类转运需求,及乘客旅游数量等,调整过鱼系统中载人运鱼机构5的数量,系统运行灵活。

Claims (6)

1.一种观光过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坝体(1)、总控制器和若干个载人运鱼机构(5),所述坝体(1)的上游设有收放鱼机构B(4),且坝体(1)的下游设有收放鱼机构A(2),所述收放鱼机构A(2)的两端均通过升降鱼机构(3)与收放鱼机构B(4)的两端连接,若干个所述载人运鱼机构(5)可以与升降鱼机构(3)连接或分离,并将坝体(1)下游的鱼类转运至坝体(1)上游,或者将坝体(1)上游的鱼类转运至坝体(1)下游;
所述收放鱼机构A(2)包括放流组件A(24)、集鱼部件A、补水组件(25)和两根并排布置的铁轨A(23),且放流组件A(24)和集鱼部件A均位于两根铁轨A(23)的下游侧,补水组件(25)的一端与集鱼部件A连接,另一端延伸到坝体(1)上游库区水体中;
所述放流组件A(24)包括放流滑槽A、闸门A和电缸A,放流滑槽A上靠近铁轨A(23)的一端设有行程开关A,闸门A和电缸A均位于放流滑槽A上靠近铁轨A(23)的一端,且电缸A位于闸门A的上方,闸门A与放流滑槽A滑动连接,并与电缸A连接,行程开关A和电缸A均与总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集鱼部件A包括鱼道A(20)、集鱼池A(21)和接收滑道A(22),鱼道A(20)的一端延伸到坝体(1)下游河道中,另一端倾斜向上与集鱼池A(21)的一端连接,接收滑道A(22)的一端与集鱼池A(21)上远离鱼道A(20)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到铁轨A(23)处,且该端设有行程开关B;集鱼池A(21)上靠近接收滑道A(22)的一端设有电缸B(210),并滑动连接有闸门B(213),且闸门B(213)与电缸B(210)连接,电缸B(210)和行程开关B均与总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集鱼池A(21)的顶部设有电缸C(212),并滑动连接有T形座板(211),且T形座板(211)与电缸C(212)连接,T形座板(211)上设有方孔,且方孔内滑动连接有赶鱼闸门(214),T形座板(211)的顶部设有赶鱼升降电缸(215),且赶鱼升降电缸(215)与赶鱼闸门(214)连接,电缸C(212)、赶鱼升降电缸(215)与总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补水组件(25)包括补水箱(250),补水箱(250)的高程比集鱼部件A的高程高0.5~1m,补水箱(250)通过补水管A(251)与坝体(1)连接,且补水管A(251)的一端延伸到坝体(1)上游库区水体中,补水箱(250)通过补水管B(252)与集鱼池A(21)连接;
所述收放鱼机构B(4)包括放流池(41)、集鱼池B(42)和两根并排布置的铁轨B(40),且放流池(41)和集鱼池B(42)均位于两根铁轨B(40)的上游侧,放流池(41)上靠近铁轨B(40)的一侧设有行程开关C,放流池(41)的底部连接有放流滑槽B,且放流滑槽B的一端倾斜向下延伸到坝体(1)上游水体中,集鱼池B(42)上靠近铁轨B(40)的一侧倾斜向下设有接收滑道B(43),接收滑道B(43)上靠近集鱼池B(42)的一端设有电缸D,并滑动连接有闸门C,闸门C与电缸D连接,接收滑道B(43)上远离集鱼池B(42)的一端设有行程开关D,行程开关C、电缸D和行程开关D均与总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载人运鱼机构(5)包括有轨电车(50)、运鱼组件(55)、伺服电机A(58)和分控制器,有轨电车(50)的顶部设有基座(51),基座(51)上设有游览乘坐舱(52),游览乘坐舱(52)的顶部通过钢支架(53)连接有吊环(54),运鱼组件(55)设在齿轮A(56)上,齿轮A(56)活动套装在游览乘坐舱(52)的下部,伺服电机A(58)通过支撑架(57)设在基座(51)上,伺服电机A(58)的输出轴上套装有齿轮B,且齿轮B与齿轮A(56)啮合,分控制器设在基座(51)上,并与伺服电机A(58)电性连接,且分控制器与总控制器无线通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光过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鱼机构(3)包括两根弧形滑轨(31)、吊具(32)、卷扬机A(30)和卷扬机B(34),两根弧形滑轨(31)并排布置,吊具(32)分别通过弧形滑块与两根弧形滑轨(31)连接,卷扬机A(30)和卷扬机B(34)通过不同的钢丝绳(33)与吊具(32)连接,且卷扬机A(30)和卷扬机B(34)设在其中一根弧形滑轨(31)的两端,卷扬机A(30)和卷扬机B(34)均与总控制器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观光过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32)包括移动板(320)和L形吊杆(321),L形吊杆(321)的一端与移动板(320)的底部连接,另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32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观光过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鱼组件(55)包括运鱼桶(550)、闸门D(552)和电缸E(551),运鱼桶(550)的上侧开口,且运鱼桶(550)的侧壁上开设有槽口A,闸门D(552)位于槽口A的内侧,并与运鱼桶(550)滑动连接,电缸E(551)设在运鱼桶(550)的顶部,并与闸门D(552)连接,电缸E(551)与分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有轨电车(50)包括底盘、蓄电池和伺服电机B,底盘的底部活动设有两个驱动轮和两个从动轮,且两个驱动轮之间通过驱动轴进行连接,伺服电机B设在底盘的底部,并与驱动轴之间采用齿轮传动进行连接,且伺服电机B与分控制器电性连接,蓄电池设在底盘上,并与伺服电机A(58)、分控制器、电缸E(551)和伺服电机B电性连接。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观光过鱼系统的过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A、赶鱼升降电缸(215)将赶鱼闸门(214)提起,坝体(1)下游河道中的鱼类沿鱼道A(20)上溯并进入集鱼池A(21)中;一段时间后,赶鱼升降电缸(215)将赶鱼闸门(214)放下,并通过电缸C(212)将T形座板(211)和赶鱼闸门(214)推向靠近接收滑道A(22)的一端;
B、载人运鱼机构(5)沿铁轨A(23)移动到与集鱼部件A相对正的位置时停止,集鱼部件A中的电缸B(210)将闸门B(213)提起,以将集鱼池A(21)中的鱼类释放到载人运鱼机构(5)中,然后电缸C(212)驱使T形座板(211)和赶鱼闸门(214)向远离接收滑道A(22)的方向移动复位,赶鱼升降电缸(215)上提赶鱼闸门(214)复位,而载人运鱼机构(5)沿铁轨A(23)继续移动到靠近集鱼部件A的升降鱼机构(3)的下端,并通过人工将吊环(54)卡进L形吊杆(321),并通过限位螺母(322)对吊环(54)进行限位,以将载人运鱼机构(5)与升降鱼机构(3)连接;
C、总控制器控制步骤B中的升降鱼机构(3)动作,将载人运鱼机构(5)提升到该升降鱼机构(3)的上端,当载人运鱼机构(5)与铁轨B(40)对正时,通过人工拆除限位螺母(322),并将吊环(54)挪出L形吊杆(321),以将载人运鱼机构(5)与升降鱼机构(3)分离开;
D、步骤C中的载人运鱼机构(5)沿铁轨B(40)移动到与放流池(41)对正的位置时,电缸E(551)将闸门D(552)提起,将运鱼桶(550)内的鱼类释放到放流池(41)中,当载人运鱼机构(5)继续沿铁轨B(40)移动到与接收滑道B(43)对正的位置时停止,电缸D上提闸门C,集鱼池B(42)中的鱼类沿接收滑道B(43)滑落到载人运鱼机构(5)中,然后载人运鱼机构(5)沿铁轨B(40)继续移动到另一个升降鱼机构(3)的上端,并通过人工将载人运鱼机构(5)与该升降鱼机构(3)连接;
E、总控制器控制步骤D中的升降鱼机构(3)动作,将载人运鱼机构(5)下降到该升降鱼机构(3)的下端,当载人运鱼机构(5)与铁轨A(23)对正时,通过人工将载人运鱼机构(5)与升降鱼机构(3)分离开;
F、步骤E中的载人运鱼机构(5)沿铁轨A(23)移动到与放流组件A(24)相对正的位置时停止,并将其内部的鱼类释放到放流组件A(24)中,然后载人运鱼机构(5)继续沿铁轨A(23)移动到与集鱼部件A相对正的位置停止,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观光过鱼系统的过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在载人运鱼机构(5)从集鱼部件A向升降鱼机构(3)移动的过程中,载人运鱼机构(5)中的伺服电机A(58)通过齿轮传动驱使运鱼组件(55)绕游览乘坐舱(52)转动180度;
步骤D中在载人运鱼机构(5)从接收滑道B(43)向升降鱼机构(3)移动的过程中,载人运鱼机构(5)中的伺服电机A(58)通过齿轮传动驱使运鱼组件(55)绕游览乘坐舱(52)转动180度。
CN202210805623.0A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观光过鱼系统及过鱼方法 Active CN1151622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5623.0A CN115162290B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观光过鱼系统及过鱼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5623.0A CN115162290B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观光过鱼系统及过鱼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2290A CN115162290A (zh) 2022-10-11
CN115162290B true CN115162290B (zh) 2023-04-11

Family

ID=83493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05623.0A Active CN115162290B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观光过鱼系统及过鱼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622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50160A (zh) * 2022-10-17 2022-12-09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坝鱼类转运放流系统及其放流方法
CN115961587B (zh) * 2023-02-28 2024-04-19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飘行过坝的过鱼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73274B2 (ja) * 1993-12-28 1997-11-05 財団法人ダム水源地環境整備センター 魚の搬送設備
CN2865270Y (zh) * 2005-09-02 2007-02-07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一种用于将集鱼网箱运输过水坝的装置
CN203492605U (zh) * 2013-09-27 2014-03-26 三峡大学 水面轨道运鱼系统
CN105421307B (zh) * 2015-12-25 2017-02-22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中、高水头拦河坝枢纽的轨道式过鱼结构
CN114673124B (zh) * 2022-05-06 2023-01-20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旅游观赏功能的过鱼系统及过鱼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2290A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62290B (zh) 一种观光过鱼系统及过鱼方法
CN201991276U (zh) 多排车位搬运器带横移机构垂直升降车库
CN101954207B (zh) 周边传动中心自动提耙浓缩机
CN107938535B (zh) 交通锥自动收放机
CN114673124B (zh) 一种具备旅游观赏功能的过鱼系统及过鱼方法
CN102296853A (zh) 一种链条放大机构的液压传动式立体停车库
CN205840820U (zh) 液缸直驱式动力猫道
CN102079449B (zh) 一种自动投料车
CN210395294U (zh) 一种河道清理船用打捞收集装置
CN202117370U (zh) 平移搬运器及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
CN102261057A (zh) 桥式清污机
CN200961490Y (zh) 巷道矸石充填机
CN106481126A (zh) 一种通过抬升悬臂实现车辆升降的立体停车设备
CN200992825Y (zh) 组合式立体停车设备
CN102951423A (zh) 一种具备水平移动及垂直升降功能的传动机构及传动方法
CN202670975U (zh) 一种矿用电梯承接平台
PT107881B (pt) Dispositivo mecânico para conversão da energia cinética das correntes marinhas ou fluviais em energia potencial para posterior conversão em energia elétrica
CN205894784U (zh) 立体自动化车库
CN211846779U (zh) 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
CN205348898U (zh) 负x正n梳齿升降横移立体车库
CN201436283U (zh) 四点整体提耙、中心传动浓缩机
CN210737469U (zh) 一种分压式清污机
CN106481127A (zh)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抓取装置
CN108625421B (zh) 矿井流水巷煤泥自动清挖机
CN201848128U (zh) 周边传动中心自动提耙浓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