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46779U - 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46779U
CN211846779U CN202020232996.XU CN202020232996U CN211846779U CN 211846779 U CN211846779 U CN 211846779U CN 202020232996 U CN202020232996 U CN 202020232996U CN 211846779 U CN211846779 U CN 211846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cabin
car
ship
unmanned b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3299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其飞
赵洪华
曹树坤
彭艳
瞿栋
周天
洪伟宏
李言杰
龙华
曹宝璐
鲁守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Jinan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Jin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Jinan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Jinan
Priority to CN20202023299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46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46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467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该系统包含无人艇自动布放和无人艇自动回收两个部分,由PLC、传动机构、推动机构、曳引机构组成,各机构在PLC的控制下,相互协作、有序完成无人艇自动收放的目的。在母船接收到布放信号后,无人艇从传动机构运输到舱室顶部的轿箱中,轿箱降落,无人艇被推动机构推动到海水中,完成一次布放指令后轿箱升起,进行下一台无人艇的布放操作;在母船接收到回收信号后,无人艇进入舱室底部的轿箱中,轿箱升起,无人艇被推动机构推动到传动机构上,传动到指定位置,完成一次回收指令后轿箱降落,进行下一台无人艇的回收操作。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自动化水平高,有效实现母船收放无人艇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无人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自动化水平高,有效实现母船收放无人艇的目的。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艇相关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对无人艇方面越来越重视。目前,针对母船上无人艇的布放和回收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大部分的方法是用塔吊的形式对无人艇布放和回收,效率低下,自动化水平不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来解决此问题,该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包含无人艇自动布放和无人艇自动回收两个部分,其组成包括PLC、传动机构、推动机构、曳引机构,各机构在PLC的控制下,相互协作、有序完成无人艇自动收放的目的。
当所述母船接收到所述无人艇布放信号后,无人艇从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带上运输到舱室顶部的轿箱中,所述轿箱在曳引机构的作用下,在舱室内部向下方运动,停放在所述舱室底部,无人艇被推动机构上的第一推动杆推动到海水中,完成一台无人艇的布放操作,轿箱在曳引机构的作用下,在舱室内部向上方运动,停放在所述舱室顶部,进行下一台无人艇的布放操作。
当所述母船接收到所述无人艇回收信号后,海水中的无人艇自动进入舱室底部的轿箱中,所述轿箱在所述曳引机构的作用下,在舱室内部向上方运动,停放在所述舱室顶部,无人艇被所述推动机构上的第二推动杆推动到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带上,传动到指定位置,完成一台无人艇的回收操作,轿箱在曳引机构的作用下,在舱室内部向下方运动,停放在所述舱室底部,进行下一台无人艇的回收操作。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舱室位于所述母船的尾部,舱室内有四根导柱,所述轿箱被所述导柱贯穿,导柱起到平衡轿箱的作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机构由以传动带为主的装置构成,所述传动带位于所述母船主甲板的表面,起到输送母船上所述无人艇到指定位置的作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动机构由以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为主的装置构成,所述舱室的底部为第一推动杆和所述舱室的顶部为第二推动杆,完成推动所述无人艇的操作,所述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上包裹软皮囊,防止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对无人艇表面的破坏。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曳引机构由曳引机、钢丝绳、导向轮、轿箱反绳轮和对重反绳轮组成,所述曳引机位于所述舱室的正上方,曳引机表面有所述导向轮,所述钢丝绳挂在导向轮上,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轿箱反绳轮,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对重反绳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轿箱反绳轮下方连接所述轿箱,所述对重反绳轮下方连接对重块。
进一步的,当所述母船接收到所述无人艇布防和回收信号后,通过PLC控制曳引机的正反转。
进一步的,当曳引机正转时,钢丝绳带动轿箱反绳轮向下运动,对重反绳轮向上运动。
进一步的,轿箱反绳轮带动轿箱向下运动,对重反绳轮带动对重块向上运动,完成无人艇的布放运动。
进一步的,当曳引机反转时,钢丝绳带动轿箱反绳轮向上运动,对重反绳轮向下运动。
进一步的,轿箱反绳轮带动轿箱向上运动,对重反绳轮带动对重块向下运动,完成无人艇的回收运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PLC控制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提供的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所具有的优势为:目前,针对母船上无人艇的布放和回收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大部分的方法是用塔吊的形式对无人艇布放和回收,效率低下,自动化水平不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本发明专利采用合理、高效的方式实现母船布收和回放无人艇的目的,一方面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大大减少劳动力;另一方面节约资源能源,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他特征、优点和目的变得更加清晰,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专利提供的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控制功能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专利提供的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功能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专利提供的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第一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专利提供的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第二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专利提供的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曳引机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专利提供的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在母船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1、PLC;2、传动机构;3、推动机构;4、曳引机构;5、尾甲板;6、第一推动杆;7、舱室;8、轿箱反绳轮;9、主甲板;10、传动带;11、曳引机;12、钢丝绳;13、轿箱;14、无人艇;15、导柱;16、肋板;17、第二推动杆;18、导向轮;19、对重反绳轮;20、对重块;21、母船;22、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专利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连接”、“相连”、“焊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结构如图1图6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该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包含无人艇自动布放和无人艇自动回收两个部分,其组成包括PLC(1)、传动机构(2)、推动机构(3)、曳引机构(4),各机构在PLC(1)的控制下,相互协作、有序完成无人艇自动收放的目的。
本实施例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一部分:当所述母船(21)接收到所述无人艇(14)布放信号后,无人艇(14)从所述传动机构(2)的传动带(10)上运输到舱室(7)顶部的轿箱(13)中,所述轿箱(13)在曳引机构(4)的作用下,在舱室(7)内部向下方运动,停放在所述舱室(7)底部,无人艇(14)被推动机构(3)上的第一推动杆(6)推动到海水中,完成一台无人艇的布放操作,轿箱(13)在曳引机构(4)的作用下,在舱室(7)内部向上方运动,停放在所述舱室(7)顶部,进行下一台无人艇的布放操作。
本实施例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二部分:当所述母船(21)接收到所述无人艇(14)回收信号后,海水中的无人艇(14)自动进入舱室(7)底部的轿箱(13)中,所述轿箱(13)在所述曳引机构(4)的作用下,在舱室(7)内部向上方运动,停放在所述舱室(7)顶部,无人艇(14)被所述推动机构(3)上的第二推动杆(17)推动到所述传动机构(2)的传动带(10)上,传动到指定位置,完成一台无人艇的回收操作,轿箱(13)在曳引机构(4)的作用下,在舱室(7)内部向下方运动,停放在所述舱室(7)底部,进行下一台无人艇的回收操作。
本实施例可选技术方案中,舱室(7)位于母船(21)的尾部,舱室(7)内有四根导柱(15),轿箱(13)被导柱(15)贯穿,导柱(15)起到平衡轿箱(13)的作用。
本实施例可选技术方案中,传动机构(2)由以传动带(10)为主的装置构成,传动带(10)位于母船(21)主甲板(9)的表面,起到输送母船(21)上无人艇(14)到指定位置的作用。
本实施例可选技术方案中,推动机构(3)由以第一推动杆(6)和第二推动杆(17)为主的装置构成,舱室(7)的底部为第一推动杆(6)和舱室(7)的顶部为第二推动杆(17),完成推动无人艇(14)的操作,第一推动杆(6)和第二推动杆(17)上包裹软皮囊,防止第一推动杆(6)和第二推动杆(17)对无人艇(14)表面的破坏。
本实施例可选技术方案中,曳引机构(4)由曳引机(11)、钢丝绳(12)、导向轮(18)、轿箱反绳轮(8)和对重反绳轮(19)组成,曳引机(11)位于舱室(7)的正上方,曳引机(11)表面有导向轮(18),钢丝绳(12)挂在导向轮(18)上,钢丝绳(12)的一端连接轿箱反绳轮(8),钢丝绳(12)的另一端连接对重反绳轮(19)。
本实施例可选技术方案中,轿箱反绳轮(8)下方连接轿箱(13),对重反绳轮(19)下方连接对重块(20)。
本实施例可选技术方案中,当母船(21)接收到无人艇(14)布防和回收信号后,通过PLC(1)控制曳引机(11)的正反转,当曳引机(11)正转时,钢丝绳(12)带动轿箱反绳轮(8)向下运动,对重反绳轮(19)向上运动,轿箱反绳轮(8)带动轿箱(13)向下运动,对重反绳轮(19)带动对重块(20)向上运动,完成无人艇的布放运动;当曳引机(11)反转时,钢丝绳(12)带动轿箱反绳轮(8)向上运动,对重反绳轮(19)向下运动,轿箱反绳轮(8)带动轿箱(13)向上运动,对重反绳轮(19)带动对重块(20)向下运动,完成无人艇的回收运动。
本实施例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PLC(1)控制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上述的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该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该系统包含无人艇自动布放和无人艇自动回收两个部分,其组成包括PLC(1)、传动机构(2)、推动机构(3)、曳引机构(4),各机构在PLC(1)的控制下,相互协作、有序完成无人艇自动收放的目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其特征是:当母船(21)接收到无人艇(14)布放信号后,无人艇(14)从所述传动机构(2)的传动带(10)上运输到舱室(7)顶部的轿箱(13)中,轿箱(13)在所述曳引机构(4)的作用下,在舱室(7)内部向下方运动,停放在所述舱室(7)底部,无人艇(14)被推动机构(3)上的第一推动杆(6)推动到海水中,完成一台无人艇的布放操作,轿箱(13)在曳引机构(4)的作用下,在舱室(7)内部向上方运动,停放在所述舱室(7)顶部,进行下一台无人艇的布放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其特征是:当所述母船(21)接收到所述无人艇(14)回收信号后,海水中的无人艇(14)进入舱室(7)底部的轿箱(13)中,所述轿箱(13)在所述曳引机构(4)的作用下,在舱室(7)内部向上方运动,停放在所述舱室(7)顶部,无人艇(14)被所述推动机构(3)上的第二推动杆(17)推动到所述传动机构(2)的传动带(10)上,传动到指定位置,完成一台无人艇的回收操作,轿箱(13)在曳引机构(4)的作用下,在舱室(7)内部向下方运动,停放在所述舱室(7)底部,进行下一台无人艇的回收操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舱室(7)位于所述母船(21)的尾部,舱室(7)内有四根导柱(15),所述轿箱(13)被所述导柱(15)贯穿,导柱(15)起到平衡轿箱(13)的作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传动机构(2)由以传动带(10)为主的装置构成,所述传动带(10)位于所述母船(21)主甲板(9)的表面,起到输送母船(21)上所述无人艇(14)到指定位置的作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推动机构(3)由以第一推动杆(6)和第二推动杆(17)为主的装置构成,所述舱室(7)的底部为第一推动杆(6)和所述舱室(7)的顶部为第二推动杆(17),完成推动所述无人艇(14)的操作,所述第一推动杆(6)和第二推动杆(17)上包裹软皮囊,防止第一推动杆(6)和第二推动杆(17)对无人艇(14)表面的破坏。
7.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曳引机构(4)由曳引机(11)、钢丝绳(12)、导向轮(18)、轿箱反绳轮(8)和对重反绳轮(19)组成,所述曳引机(11)位于所述舱室(7)的正上方,曳引机(11)表面有所述导向轮(18),所述钢丝绳(12)挂在导向轮(18)上,钢丝绳(12)的一端连接所述轿箱反绳轮(8),钢丝绳(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对重反绳轮(19)。
8.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其特征是:轿箱反绳轮(8)下方连接所述轿箱(13),对重反绳轮(19)下方连接对重块(2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其特征是:所述PLC(1)控制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
CN202020232996.XU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46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2996.XU CN211846779U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2996.XU CN211846779U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46779U true CN211846779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38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3299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46779U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467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0122A (zh) * 2020-03-02 2020-05-19 济南大学 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0122A (zh) * 2020-03-02 2020-05-19 济南大学 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60830A (zh) 自动化永磁系泊装置
CN102464273A (zh) 海上风机安装平台及其风机整体安装旋转抱举机构
CN102587342A (zh) 海上升压站的浮托式安装方法
CN102852147B (zh) 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
CN211846779U (zh) 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
CN114715336B (zh) 适用于深水的海上风电筒型基础运输安装一体化船舶及安装方法
KR101412025B1 (ko) 와이어윈치 구동형 해상풍력발전기 설치전용선
CN115162290B (zh) 一种观光过鱼系统及过鱼方法
CN201991011U (zh) 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起吊下放系统
CN109160421B (zh) 一种移动风雨棚的整体吊装系统
CN106697193A (zh) 一种船载舱养管理系统的移动平台
CN201348883Y (zh) 一种旧控制棒组件抓具
CN215053031U (zh) 一种高精度环保抛石整平船
CN111170122A (zh) 一种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
CN113460273A (zh) 一种可变结构的潜器收放装置及其收放方法
CN105384085A (zh) 塔柱式三弦杆臂架船用起重机
CN202642060U (zh) 分体式水下输运装置
CN204702437U (zh) 一种装配式动力浮筒组合桅杆吊机装置
CN108439186A (zh) 透水框架吊装运输设备及抛投方法
CN115744675A (zh) 海上浅水区大型构件吊装设备及其吊装方法
CN111846116B (zh) 一种小艇快速自动收放及转运装置和方法
CN208327120U (zh) 透水框架吊装运输设备
CN203187315U (zh) 一种用于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的组装式起重装置
CN108590976A (zh) 一种组装深海发电风机的方法
CN201362571Y (zh) 吊装先拱后梁系杆拱桥的横梁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