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2147B - 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52147B CN102852147B CN201210380727.8A CN201210380727A CN102852147B CN 102852147 B CN102852147 B CN 102852147B CN 201210380727 A CN201210380727 A CN 201210380727A CN 102852147 B CN102852147 B CN 10285214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acket
- crane barge
- righting
- hook
- barge sh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965 ro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250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2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其利用浮吊船的单扒杆完成导管架扶正作业:第一步,运输驳船侧靠在浮吊船尾部,连接吊装索具及扶正索具;第二步,利用浮吊船主钩将导管架吊起,将运输驳船拖离浮吊船;第三步,浮吊船主钩下放,使导管架部分没入海水中;第四步,浮吊船扒杆下放至预定角度,利用拖轮将导管架旋转至与浮吊船扒杆方向平行的位置;第五步,通过下放浮吊船主钩及提升浮吊船辅钩完成导管架扶正作业;其借助单扒杆完成大型导管架起吊和扶正,同时可缩短海上施工工期,减少导管架对储备浮力的要求,降低导管架安装重量,大幅降低工程成本。
Description
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导管架扶正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较深海水中的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海上石油开发工程中经常要使用海上石油开采平台,其结构包括导管架及上部组块。其中,导管架主要起支撑上部组块荷载的作用。较深海水中的导管架一般高度较高,建造过程中常采用卧式建造方式,这种卧式建造方式的导管架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对导管架进行扶正。现有导管架的扶正方法通常有如下几种:一是利用导管架附带的压载系统,再结合浮吊完成导管架扶正。二是利用小孔充水方式,再结合压载系统及浮吊完成导管架扶正。[0003] 上述两种方法都要求导管架初始入水时能够实现自浮状态,这样就要求导管架设计上除了满足强度要求外,还要满足安装阶段的浮力要求,部分导管架需要增设额外的浮筒以满足自浮要求,因此使导管架重量加大。另外,现有的两种方法都需要配置压载系统,也必然产生额外费用,增加工程成本。再有,在海上安装阶段,由于压载和摘除浮筒还会导致费用和工期的增加。因此有待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其可借助单扒杆完成大型导管架起吊和扶正,同时可以缩短海上施工工期,减少导管架对储备浮力的要求,降低导管架安装重量,大幅降低工程成本。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本发明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浮吊船的单扒杆完成导管架扶正作业,具体步骤是:
[0007] 第一步,运输驳船侧靠在浮吊船尾部,连接吊装索具及扶正索具;
[0008] 第二步,利用浮吊船的主钩将导管架吊起,将运输驳船拖离浮吊船;
[0009] 第三步,浮吊船主钩下放,使导管架部分没入海水中;
[0010] 第四步,浮吊船扒杆下放至预定角度,利用拖轮将导管架旋转至与浮吊船扒杆方向平行的位置;
[0011] 第五步,通过下放浮吊船主钩及提升浮吊船辅钩逐步完成导管架的扶正作业。
[0012] 前述的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其中,运输驳船侧靠在浮吊船尾部,将两条吊装索具的一端分别与浮吊船的主钩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导管架的主吊点连接;将扶正索具的一端与浮吊船的辅钩连接,另一端与导管架的扶正吊点连接。
[0013] 前述的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其中,第四步是在导管架部分没入海水中降低浮吊船主钩上的钩头力后进行:
[0014] (I)先将两条拖轮尾部绞车利用钢丝绳分别与导管架的底部和顶部位置进行连接;
[0015] (2)接着下放浮吊船扒杆,使导管架完成旋转后与浮吊船之间留有的间隙大于I至2m ;
[0016] (3)然后驱动两条拖轮分别先后做同方向的圆周运动,先使导管架顶部拖轮与导管架间的钢丝绳保持张紧状态,起主导作用牵引导管架进行旋转;然后使导管架底部拖轮与导管架间的钢丝绳保持一定张力以保证导管架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7] (4)导管架旋转至与浮吊船扒杆方向平行的位置,通过底部拖轮与顶部拖轮协调作用使导管架保持与扒杆平行。
[0018] 导管架旋转过程中逐步放低浮吊船扒杆的位置,以保持导管架与浮吊船之间留间隙大于I至2m,以避免导管架与浮吊船体间的碰撞。
[0019] 前述的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其中,第五步通过下放浮吊船主钩及提升浮吊船辅钩逐步完成导管架的扶正作业是:
[0020] (I)待导管架旋转至与浮吊船扒杆方向平行的位置后调整浮吊船的主钩和辅钩的位置;
[0021] (2)逐步提升浮吊船辅钩的位置,同时放低主钩的位置,使导管架朝着与海平面垂直方向转动;
[0022] (3)随着导管架的扶正动作,辅钩钩头力逐步增加,主钩钩头力逐步减小;监控扶正过程中主钩、辅钩受力情况,保证其受力在浮吊船的承载能力之内;
[0023] (4)主钩受力减小,主钩与导管架之间的钢丝绳由张紧状态变为松弛状态,该钢丝绳在自重的作用下自动脱离导管架,导管架在辅钩单独作用下达到最终扶正状态。
[0024] 本发明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的有益效果,其借助单扒杆完成大型导管架起吊和扶正,同时可以缩短海上施工工期,减少导管架对储备浮力的要求,降低导管架安装重量,大幅降低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运输驳船就位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导管架起吊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发明导管架下放示意图。
[0028] 图4为本发明导管架转向过程示意图。
[0029] 图5为本发明导管架转向过程示意图。
[0030] 图6至图8为本发明导管架逐步扶正过程示意图。
[0031] 图9为本发明导管架完成扶正后下放就位示意图。
[0032]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浮吊船、2扒杆、3主钩、4辅钩、5吊装索具、6扶正索具、7运输驳船、8导管架、9拖轮、9’拖轮、91钢丝绳、91’钢丝绳、A海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其利用浮吊船的单扒杆完成导管架扶正作业,具体步骤是:第一步,运输驳船7侧靠在浮吊船I尾部,连接吊装索具5及扶正索具6 ;第二步,利用浮吊船I的主钩3将导管架8吊起,将运输驳船7拖离浮吊船I ;第三步,浮吊船I主钩3下放,使导管架8部分没入海水中;第四步,浮吊船I扒杆2下放至预定角度,利用拖轮将导管架8旋转至与浮吊船I扒杆2方向平行的位置;第五步,通过下放浮吊船I主钩3及提升浮吊船I辅钩4逐步完成导管架8的扶正作业。
[0034]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其中,运输驳船7侧靠在浮吊船I尾部,将两条吊装索具5的一端分别与浮吊船I的主钩3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导管架8的主吊点连接;将扶正索具6的一端与浮吊船I的辅钩4连接,另一端与导管架8的扶正吊点连接。第四步是在导管架8部分没入海水中降低浮吊船I主钩3上的钩头力后进行:(I)先将两条拖轮9、9’尾部绞车利用钢丝绳分别与导管架8的底部和顶部位置进行连接;(2)接着下放浮吊船I扒杆2,使导管架8完成旋转后与浮吊船I之间留有的间隙大于I至2m ; (3)然后驱动两条拖轮9、9’分别先后做同方向的圆周运动,先使导管架8顶部拖轮9与导管架8间的钢丝绳91保持张紧状态,起主导作用牵引导管架8进行旋转;然后使导管架8底部拖轮9’与导管架8间的钢丝绳91’保持一定张力以保证导管架8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4)导管架8旋转至与浮吊船I扒杆2方向平行的位置,通过底部拖轮9’与顶部拖轮9协调作用使导管架8保持与扒杆2平行;导管架8旋转过程中逐步放低浮吊船扒杆的位置,以保持导管架与浮吊船之间留间隙大于I至2m,以避免导管架与浮吊船体间的碰撞。第五步通过下放浮吊船I主钩3及提升浮吊船I辅钩4逐步完成导管架8的扶正作业是:(I)待导管架8旋转至与浮吊船I扒杆2方向平行的位置后调整浮吊船的主钩3和辅钩4的位置;(2)逐步提升浮吊船辅钩4的位置,同时放低主钩3的位置,使导管架8朝着与海平面A垂直方向转动;(3)随着导管架8的扶正动作,辅钩4钩头力逐步增加,主钩3钩头力逐步减小;监控扶正过程中主钩、辅钩受力情况,保证其受力在浮吊船的承载能力之内;(4)主钩3受力减小,主钩3与导管架8之间的钢丝绳由张紧状态变为松弛状态,该钢丝绳在自重的作用下自动脱离导管架8,导管架8在辅钩4单独作用下达到最终扶正状态。
[0035] 实施例:
[0036] 第一步,如图1所示:运输驳船7侧靠在浮吊船I尾部,将两条吊装索具5的一端分别与浮吊船I的主钩3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导管架8的主吊点连接;将扶正索具6的一端与浮吊船I的辅钩4连接,另一端与导管架8的扶正吊点连接;
[0037] 第二步,如图2所示:利用浮吊船I的主钩3将导管架8吊起,将运输驳船7拖离浮吊船I;
[0038] 第三步,如图3所示:将主钩3下放,使导管架8部分没入海水中;
[0039] 第四步,如图4,图5所示,先将浮吊船I扒杆2下放至预定角度,利用拖轮9将导管架8旋转至与浮吊I扒杆2平行的位置,具体步骤:
[0040] (I)先导管架部8分没入水中以降低浮吊船I主钩3上的钩头力;
[0041] (2)设置两条拖轮9、9’,再利用钢丝绳分别将两条拖轮9、9’尾部绞车分别与导管架8的底部和顶部位置进行连接;
[0042] (3)驱动拖轮9、9’的做同方向圆周运动,导管架8顶部拖轮9尾部绞车与导管架8间的钢丝绳91保持张紧状态,起主导作用牵引导管架8进行旋转;导管架底部拖轮9’尾部绞车与导管架8间的钢丝绳91’保持一定张力以保证导管架9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0043] (4)导管架9旋转过程中要逐步放低浮吊船I的扒杆2,以保持导管架8与浮吊船I之间留有足够间隙,一般该间隙控制在Im至2m之间,以避免导管架8与浮吊船I间的碰撞;
[0044] (5)如图6至图9所示,通过下放主钩3及提升辅钩4逐步完成导管架8扶正作业。
[0045] 如图6所示,主钩3及辅钩4同时受力,开始进行扶正作业。
[0046] 如图7所示,下放主钩3及提升辅钩4,导管架由与海平面A平行状态向垂直海平面A万向15动。
[0047] 如图8所示,继续下放主钩3及提升辅钩4,导管架继续向垂直海平面A方向运动。
[0048] 如图9所示,进一步下放主钩3及提升辅钩4,导管架达到与海平面A垂直的状态,完成扶正操作。
[0049] 浮吊船1、扒杆2、主钩3、辅钩4、吊装索具5、扶正索具6、运输驳船7、导管架8及拖轮9均为市售产品,也可采用现有技术制造。
[0050] 本实施例中未进行说明的内容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进行赘述。
[005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浮吊船的单扒杆完成导管架扶正作业,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运输驳船(7 )侧靠在浮吊船(I)尾部,连接吊装索具(5 )及扶正索具(6 ); 第二步,利用浮吊船(I)的主钩(3)将导管架(8)吊起,将运输驳船(7)拖离浮吊船(I); 第三步,浮吊船(I)主钩(3)下放,使导管架(8)部分没入海水中; 第四步,浮吊船(I)扒杆(2)下放至预定角度,利用拖轮将导管架(8)旋转至与浮吊船(I)扒杆(2)方向平行的位置; 第五步,通过下放浮吊船(I)主钩(3)及提升浮吊船(I)辅钩(4)逐步完成导管架(8)的扶正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驳船(7)侧靠在浮吊船(I)尾部,将两条吊装索具(5)的一端分别与浮吊船(I)的主钩(3)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导管架(8)的主吊点连接;将扶正索具(6)的一端与浮吊船(I)的辅钩(4)连接,另一端与导管架(8)的扶正吊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是在导管架(8)部分没入海水中降低浮吊船(I)主钩(3)上的钩头力后进行: (1)先将两条拖轮(9、9’)尾部绞车利用钢丝绳分别与导管架(8)的底部和顶部位置进行连接; (2)接着下放浮吊船(I)扒杆(2),使导管架(8)完成旋转后与浮吊船(I)之间留有的间隙大于I至2m ; (3)然后驱动两条拖轮(9、9’)分别先后做同方向的圆周运动,先使导管架(8)顶部拖轮(9)与导管架(8)间的钢丝绳(91)保持张紧状态,起主导作用牵引导管架(8)进行旋转;然后使导管架(8)底部拖轮(9’)与导管架(8)间的钢丝绳(91’)保持一定张力以保证导管架(8)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4)导管架(8)旋转至与浮吊船(I)扒杆(2)方向平行的位置,通过底部拖轮(9’)与顶部拖轮(9 )协调作用使导管架(8 )保持与扒杆(2 )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通过下放浮吊船(I)主钩(3)及提升浮吊船(I)辅钩(4)逐步完成导管架(8)的扶正作业是: (1)待导管架(8)旋转至与浮吊船(I)扒杆(2)方向平行的位置后调整浮吊船的主钩(3)和辅钩(4)的位置; (2)逐步提升浮吊船辅钩(4)的位置,同时放低主钩(3)的位置,使导管架(8)朝着与海平面垂直方向转动; (3)随着导管架(8)的扶正动作,辅钩(4)钩头力逐步增加,主钩(3)钩头力逐步减小;监控扶正过程中主钩、辅钩受力情况,保证其受力在浮吊船的承载能力之内; (4)主钩(3 )受力减小,主钩(3 )与导管架(8 )之间的钢丝绳由张紧状态变为松弛状态,该钢丝绳在自重的作用下自动脱离导管架(8),导管架(8)在辅钩(4)单独作用下达到最终扶正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80727.8A CN102852147B (zh) | 2012-10-09 | 2012-10-09 | 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80727.8A CN102852147B (zh) | 2012-10-09 | 2012-10-09 | 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52147A CN102852147A (zh) | 2013-01-02 |
CN102852147B true CN102852147B (zh) | 2014-06-04 |
Family
ID=47399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80727.8A Active CN102852147B (zh) | 2012-10-09 | 2012-10-09 | 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5214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34442A (zh) * | 2013-07-10 | 2013-10-02 | 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 竖转连接围堰的方法及结构 |
CN103422483B (zh) * | 2013-08-20 | 2016-05-11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浅水导管架浮托安装的方法 |
CN104890824B (zh) * | 2015-06-10 | 2017-03-08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一种导管架下水驳船摇臂翻转试验方法 |
CN107326887B (zh) * | 2017-06-22 | 2019-06-18 | 广东华尔辰海上风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海上风电先桩导管架安装施工方法 |
CN109024660B (zh) * | 2018-07-17 | 2020-12-15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用于海上基础的桩基拆卸方法及海上基础拆卸方法 |
CN109502480B (zh) * | 2018-12-18 | 2020-03-27 |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 塔楼翻身的吊装工艺 |
CN109899008B (zh) * | 2019-02-21 | 2020-09-18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较深水导管架的超细长比隔水套管海上安装工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428610A (en) * | 1973-04-25 | 1976-03-17 | Brown & Root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and launching offshore tower |
US4648750A (en) * | 1985-03-25 | 1987-03-10 | Horton Edward E | Jacket tower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
CN102140789A (zh) * | 2010-10-13 | 2011-08-03 | 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新的浅水导管架设计及安装方法 |
CN102661444B (zh) * | 2012-04-25 | 2013-10-30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海洋石油平台深水双管系的安装方法 |
CN102674136A (zh) * | 2012-05-09 | 2012-09-19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一种大型塔类设备的吊装方法 |
-
2012
- 2012-10-09 CN CN201210380727.8A patent/CN10285214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52147A (zh) | 2013-0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52147B (zh) | 导管架单扒杆双钩扶正方法 | |
CN101417693B (zh) | 一种海洋工程模块整体吊装方法 | |
CN204675691U (zh) | 一种大型海洋浮标吊放装置 | |
CN102128311B (zh) | 一种典型水下管汇摆动安装方法及装置 | |
CN101033613A (zh) | 一种运用气囊移送下水沉箱的施工方法 | |
CN103883273A (zh) | 利用饱和潜水支持船上的双吊机安装立管的方法 | |
CN110984994B (zh) | 全柔性管海洋采矿系统的布放回收系统及方法 | |
CN107082366B (zh) | 张力腿平台张力筋腱的吊装扶正方法 | |
WO2009070034A2 (en) | Method for picking up and towing a structure under water | |
WO2014031004A1 (en) | Method for lowering and hoisting of a load to or from an ocean floor | |
CN103373447B (zh) | 一种导管架拆除船及导管架拆除方法 | |
CN102213085A (zh) | 导管架立管的安装方法 | |
CN103171976A (zh) | 船厂龙门式起重机的吊装方法 | |
CN202169997U (zh) | 门架重吊船 | |
CN102826459A (zh) | 一种用于海洋平台的水下结构件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 | |
CN103373446A (zh) | 导管架拆除船及拆除方法 | |
CN105129632A (zh) | 一种格型钢板桩大圆筒主格安装施工专用起重船 | |
CN202164066U (zh) | 一种大型物件的吊装装置 | |
CN104627326A (zh) | 一种格型钢板桩大圆筒副格整打专用起重、振沉船 | |
CN106335608B (zh) | 海底锚锭的安装方法 | |
CN105829203A (zh) | 鞍形座和吊钩系统 | |
CN210529503U (zh) | 一种悬索桥运梁船定位装置 | |
KR20160005887A (ko) | 해상 크레인의 리깅장치 | |
KR101253411B1 (ko) | 드릴쉽의 대형 데릭 탑재 공법 | |
CN212202356U (zh) | 新型海上风电整体运输安装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100010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after: 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Co., 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Offshore Oil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10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before: 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Co., 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