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61800A - 一种利用回收材料熔喷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回收材料熔喷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61800A
CN115161800A CN202210739185.2A CN202210739185A CN115161800A CN 115161800 A CN115161800 A CN 115161800A CN 202210739185 A CN202210739185 A CN 202210739185A CN 115161800 A CN115161800 A CN 1151618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ratio
ethylene
mixing
additive
propylene co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391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61800B (zh
Inventor
付骋宇
张鹏飞
颜录科
盛翠红
骆春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7391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618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61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1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618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18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06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polyolefin as constituent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1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other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s constitu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回收材料熔喷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的方法,首先将回收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三聚磷酸钠;混合,造粒,得到复合母粒;然后将乙烯‑丙烯共聚物添加第二添加剂混合后造粒,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将复合母粒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混合后通过双螺旋挤出机熔融挤出至熔喷装置,得到复合纳米纤维,本发明的方法简单高效,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且使用回收材料,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并且制得的复合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过滤性能;其中对PM2.5的过滤效率高达99.7%。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回收材料熔喷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回收材料熔喷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熔喷型纤维利用PE、PP的熔点不同,在特定的加工温度下PE熔融,使纤维之间在交叉点上粘合,PP仍保持原有的性能和形状,制成不使用粘合剂的非织造布及无尘纸等产品。熔喷工艺是聚烯烃后加工中比较精密的工艺之一。熔喷工艺中最关键的是对原料的要求较为严格,避免在喷丝时由于应力释放不均匀而出现断丝、抖丝等问题;PE、PP经熔喷后制成复合纤维,仍需进一步热合加工制成纤维制品如无纺布、无尘纸等。在进行热合加工时需要专用料的熔程分布合理,以避免热合时熔融不均造成制品柔软性和粘合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回收材料熔喷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的方法,首先将回收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三聚磷酸钠;混合,造粒,得到复合母粒;然后将乙烯-丙烯共聚物添加第二添加剂混合后造粒,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将复合母粒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混合后通过双螺旋挤出机熔融挤出至熔喷装置,得到复合纳米纤维,本发明的方法简单高效,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且使用回收材料,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并且制得的复合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过滤性能;其中对PM2.5的过滤效率高达99.7%。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回收材料熔喷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将回收聚丙烯破碎,然后与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
2)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复合母粒;
3)将乙烯,丙烯和催化剂以预定质量比投入反应器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
4)乙烯-丙烯共聚物和第二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第二添加剂包括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
5)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
6)将复合母粒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以预定质量比混合后通过双螺旋挤出机熔融挤出至熔喷装置,然后在牵引热气流的牵引下,沉积于收网帘上形成复合纳米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回收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的质量比100:100-120:50-60:0.8-1.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添加剂中,所述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2.5-3:0.2-0.4。
进一步的,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与第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0:0.1-0.2。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添加剂中,所述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0:9-12:0.8-1.2:0.5-1.5。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母粒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的质量比为1-4:1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将乙烯,丙烯和催化剂以1000:20-50:4-5的质量比加入到含有氢气的反应器中;在聚合温度为83-85℃,聚合压力为0.3MPa-0.6Mpa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均具高介电常数,聚丙烯介电常数范围为1.5~1.8,聚苯乙烯介电常数范围为2.0~3.0;聚乙烯醇介电常数范围为1.9~2.0,介电高聚物具有良好的电荷存储特性;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三者构造得到的材料与纯聚丙烯熔喷纤维非织造材料相比,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和低的过滤阻力。并且添加剂中不饱和脂肪酸中的羧基与聚乙烯醇中的羟基能够形成更多的交联点,使得纤维材料具有更好的平滑性能和韧性,同时,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的加入有利于提高纤维的耐久性和热稳定性,而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的加入有利于提高乙烯-丙烯共聚物的机械性能,抗氧化性能和耐热性能,并且第一添加剂和第二添加剂分别针对复合母粒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加入,更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
实施例
列举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在不超出其主旨的范围内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1)将回收聚丙烯破碎,然后与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回收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的质量比100:100:50:0.8;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所述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2.5:0.2;
2)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复合母粒;
3)将乙烯,丙烯和催化剂以1000:20:4的质量比加入到含有氢气的反应器中;在聚合温度为85℃,聚合压力为0.6Mpa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
4)乙烯-丙烯共聚物和第二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与第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0:0.1,所述第二添加剂包括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所述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0:9:0.8:0.5;
5)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
6)将复合母粒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以质量比2:10混合后通过双螺旋挤出机熔融挤出至熔喷装置,然后在牵引热气流的牵引下,沉积于收网帘上形成直径100nm的复合纳米纤维。
实施例2
1)将回收聚丙烯破碎,然后与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回收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的质量比100:120:60:1.2;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所述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3:0.4;
2)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复合母粒;
3)将乙烯,丙烯和催化剂以1000:50:5的质量比加入到含有氢气的反应器中;在聚合温度为85℃,聚合压力为0.6Mpa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
4)乙烯-丙烯共聚物和第二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与第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0:0.2,所述第二添加剂包括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所述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0:12:1.2:1.5;
5)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
6)将复合母粒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以质量比2:10混合后通过双螺旋挤出机熔融挤出至熔喷装置,然后在牵引热气流的牵引下,沉积于收网帘上形成直径100nm的复合纳米纤维。
实施例3
1)将回收聚丙烯破碎,然后与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回收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的质量比100:110:55:1;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所述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2.5:0.3;
2)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复合母粒;
3)将乙烯,丙烯和催化剂以1000:30:4的质量比加入到含有氢气的反应器中;在聚合温度为85℃,聚合压力为0.6Mpa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
4)乙烯-丙烯共聚物和第二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与第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0:0.2,所述第二添加剂包括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所述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0:10:1:1;
5)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
6)将复合母粒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以质量比2:10混合后通过双螺旋挤出机熔融挤出至熔喷装置,然后在牵引热气流的牵引下,沉积于收网帘上形成直径100nm的复合纳米纤维。
对比例1
1)将回收聚丙烯破碎,然后与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回收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的质量比100:110:55:1;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所述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的质量比为2.5:0.3;
2)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复合母粒;
3)将乙烯,丙烯和催化剂以1000:30:4的质量比加入到含有氢气的反应器中;在聚合温度为85℃,聚合压力为0.6Mpa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
4)乙烯-丙烯共聚物和第二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与第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0:0.2,所述第二添加剂包括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所述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0:10:1:1;
5)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
6)将复合母粒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以质量比2:10混合后通过双螺旋挤出机熔融挤出至熔喷装置,然后在牵引热气流的牵引下,沉积于收网帘上形成直径100nm的复合纳米纤维。
对比例2
1)将回收聚丙烯破碎,然后与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回收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的质量比100:110:55:1;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二十碳四烯酸以及三聚磷酸钠,所述二十碳四烯酸以及三聚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0.3;
2)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复合母粒;
3)将乙烯,丙烯和催化剂以1000:30:4的质量比加入到含有氢气的反应器中;在聚合温度为85℃,聚合压力为0.6Mpa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
4)乙烯-丙烯共聚物和第二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与第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0:0.2,所述第二添加剂包括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所述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0:10:1:1;
5)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
6)将复合母粒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以质量比2:10混合后通过双螺旋挤出机熔融挤出至熔喷装置,然后在牵引热气流的牵引下,沉积于收网帘上形成直径100nm的复合纳米纤维。
对比例3
1)将回收聚丙烯破碎,然后与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回收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的质量比100:110:55:1;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所述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的质量比为1:2.5;
2)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复合母粒;
3)将乙烯,丙烯和催化剂以1000:30:4的质量比加入到含有氢气的反应器中;在聚合温度为85℃,聚合压力为0.6Mpa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
4)乙烯-丙烯共聚物和第二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与第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0:0.2,所述第二添加剂包括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所述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0:10:1:1;
5)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
6)将复合母粒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以质量比2:10混合后通过双螺旋挤出机熔融挤出至熔喷装置,然后在牵引热气流的牵引下,沉积于收网帘上形成直径100nm的复合纳米纤维。
对比例4
1)将回收聚丙烯破碎,然后与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回收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的质量比100:110:55;
2)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复合母粒;
3)将乙烯,丙烯和催化剂以1000:30:4的质量比加入到含有氢气的反应器中;在聚合温度为85℃,聚合压力为0.6Mpa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
4)乙烯-丙烯共聚物和第二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与第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0:0.2,所述第二添加剂包括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所述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0:10:1:1;
5)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
6)将复合母粒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以质量比2:10混合后通过双螺旋挤出机熔融挤出至熔喷装置,然后在牵引热气流的牵引下,沉积于收网帘上形成直径100nm的复合纳米纤维。
对比例5
1)将回收聚丙烯破碎,然后与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回收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的质量比100:110:55:1;所述第一添加剂为二十碳四烯酸;
2)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复合母粒;
3)将乙烯,丙烯和催化剂以1000:30:4的质量比加入到含有氢气的反应器中;在聚合温度为85℃,聚合压力为0.6Mpa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
4)乙烯-丙烯共聚物和第二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与第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0:0.2,所述第二添加剂包括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所述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0:10:1:1;
5)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
6)将复合母粒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以质量比2:10混合后通过双螺旋挤出机熔融挤出至熔喷装置,然后在牵引热气流的牵引下,沉积于收网帘上形成直径100nm的复合纳米纤维。
对比例6
1)将回收聚丙烯破碎,然后与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回收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的质量比100:110:55:1;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所述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2.5:0.3;
2)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复合母粒;
3)将乙烯,丙烯和催化剂以1000:30:4的质量比加入到含有氢气的反应器中;在聚合温度为85℃,聚合压力为0.6Mpa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
4)乙烯-丙烯共聚物和第二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与第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0:0.2,所述第二添加剂包括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所述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0:1:1;
5)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
6)将复合母粒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以质量比2:10混合后通过双螺旋挤出机熔融挤出至熔喷装置,然后在牵引热气流的牵引下,沉积于收网帘上形成直径100nm的复合纳米纤维。
对比例7
1)将回收聚丙烯破碎,然后与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回收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的质量比100:110:55:1;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所述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2.5:0.3;
2)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复合母粒;
3)将乙烯,丙烯和催化剂以1000:30:4的质量比加入到含有氢气的反应器中;在聚合温度为85℃,聚合压力为0.6Mpa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
4)乙烯-丙烯共聚物和第二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与第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0:0.2,所述第二添加剂包括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所述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0:1:1;
5)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
6)将复合母粒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以质量比2:10混合后通过双螺旋挤出机熔融挤出至熔喷装置,然后在牵引热气流的牵引下,沉积于收网帘上形成直径100nm的复合纳米纤维。
对比例8
1)将回收聚丙烯破碎,然后与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回收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的质量比100:110:55:1;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所述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2.5:0.3;
2)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复合母粒;
3)将乙烯,丙烯和催化剂以1000:30:4的质量比加入到含有氢气的反应器中;在聚合温度为85℃,聚合压力为0.6Mpa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
4)乙烯-丙烯共聚物和第二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与第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0:0.2,所述第二添加剂包括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所述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的质量比为1:1;
5)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
6)将复合母粒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以质量比2:10混合后通过双螺旋挤出机熔融挤出至熔喷装置,然后在牵引热气流的牵引下,沉积于收网帘上形成直径100nm的复合纳米纤维。
对比例9
1)将回收聚丙烯破碎,然后与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回收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的质量比100:110:55:1;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所述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2.5:0.3;
2)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复合母粒;
3)将乙烯,丙烯和催化剂以1000:30:4的质量比加入到含有氢气的反应器中;在聚合温度为85℃,聚合压力为0.6Mpa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
4)乙烯-丙烯共聚物和第二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与第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0:0.2,所述第二添加剂包括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和次磷酸钠,所述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和次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0:1;
5)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
6)将复合母粒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以质量比2:10混合后通过双螺旋挤出机熔融挤出至熔喷装置,然后在牵引热气流的牵引下,沉积于收网帘上形成直径100nm的复合纳米纤维。
对比例10
1)将回收聚丙烯破碎,然后与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回收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的质量比100:110:55:1;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所述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2.5:0.3;
2)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复合母粒;
3)将乙烯,丙烯和催化剂以1000:30:4的质量比加入到含有氢气的反应器中;在聚合温度为85℃,聚合压力为0.6Mpa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
4)乙烯-丙烯共聚物和第二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与第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0:0.2,所述第二添加剂包括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所述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的质量比为10:1;
5)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
6)将复合母粒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以质量比2:10混合后通过双螺旋挤出机熔融挤出至熔喷装置,然后在牵引热气流的牵引下,沉积于收网帘上形成直径100nm的复合纳米纤维。
实验和数据
将混合后的纤维投入梳理机,梳理成网;将纤维网层叠,在5MPa压力下压10min,90℃干燥5min,在热压机上进行热压,热压压力控制在15MPa,热压温度为140℃,热压时间为30s,得到纳米纤维絮片,然后进行表1中的检测项目。
表1
Figure BDA0003712819260000101
Figure BDA0003712819260000111
由表1可见,两种添加剂影响性能各有不同,基本上对于热阻的影响较低,主要影响材料的机械性能和过滤性能,第一添加剂影响更多的是过滤性能,而第二添加剂主要影响材料的机械性能,同时,从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数据可以发现,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三者之间,以及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四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协同作用,当组分发生改变时,其性能下降较为明显。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是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利用回收材料熔喷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将回收聚丙烯破碎,然后与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
2)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复合母粒;
3)将乙烯,丙烯和催化剂以预定质量比投入反应器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
4)乙烯-丙烯共聚物和第二添加剂以预定质量比混合;所述第二添加剂包括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
5)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混炼机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后,送入双螺旋挤出机造粒,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
6)将复合母粒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以预定质量比混合后通过双螺旋挤出机熔融挤出至熔喷装置,然后在牵引热气流的牵引下,沉积于收网帘上形成复合纳米纤维。
2.如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1中,所述回收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第一添加剂的质量比100:100-120:50-60:0.8-1.2。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添加剂中,所述二十碳四烯酸,偏苯三甲酸酐以及三聚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2.5-3:0.2-0.4。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与第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0:0.1-0.2。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添加剂中,所述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均苯四甲酸酐、硬脂酸锌和次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0:9-12:0.8-1.2:0.5-1.5。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复合母粒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母粒的质量比为1-4:10。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3中,将乙烯,丙烯和催化剂以1000:20-50:4-5的质量比加入到含有氢气的反应器中;在聚合温度为83-85℃,聚合压力为0.3MPa-0.6Mpa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
CN202210739185.2A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利用回收材料熔喷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的方法 Active CN1151618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9185.2A CN115161800B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利用回收材料熔喷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9185.2A CN115161800B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利用回收材料熔喷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1800A true CN115161800A (zh) 2022-10-11
CN115161800B CN115161800B (zh) 2023-07-25

Family

ID=83486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39185.2A Active CN115161800B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利用回收材料熔喷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6180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8863A (ja) * 1992-11-26 1995-05-30 Unitika Ltd ポリエステル系極細繊維不織ウエブ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949673A (zh) * 2016-06-22 2016-09-21 安徽电信器材贸易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腐抗菌阻燃光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04135A (zh) * 2019-11-22 2020-02-18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84678A (zh) * 2020-06-29 2020-08-04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阻力口罩用熔喷无纺布用驻极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51840A (zh) * 2020-10-29 2021-01-22 宁波德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驻极体聚合物熔喷布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8863A (ja) * 1992-11-26 1995-05-30 Unitika Ltd ポリエステル系極細繊維不織ウエブ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949673A (zh) * 2016-06-22 2016-09-21 安徽电信器材贸易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腐抗菌阻燃光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04135A (zh) * 2019-11-22 2020-02-18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84678A (zh) * 2020-06-29 2020-08-04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阻力口罩用熔喷无纺布用驻极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51840A (zh) * 2020-10-29 2021-01-22 宁波德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驻极体聚合物熔喷布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ANG LE 等: ""Preparation of electrospun nanofiber membrane for air filtration and process optimization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 《MATERIALS RESEARCH EXPRESS》, pages 115010 *
孙作柏;: "多元羧酸防皱整理剂的现状", 针织工业, no. 04, pages 45 - 4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1800B (zh) 202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14034B (zh) 一种驻极体聚乳酸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012093B (zh) 一种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
WO2017092071A1 (zh) 一种废pet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及应用
JP2019528356A (ja) 超高分子量超微粒子径ポリエチレ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応用
CN105733093A (zh) 一种高流动性聚丙烯纤维专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16362A (zh) 一种利用废旧塑料制备再生塑料的方法
CN111892770A (zh) 一种熔喷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设备与方法
CN112680829A (zh) 一种再生聚酯和聚丙烯皮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391631A (zh) 可生物降解的防静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2395895B1 (ko) 생분해성 복합섬유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부직포
CN108486683A (zh) 具有水溶性海相的pet/pva海岛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CN115161800B (zh) 一种利用回收材料熔喷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的方法
CN109054183A (zh) 一种高孔隙率聚丙烯微发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76595B (zh) 改性聚丙烯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128741B (zh) 聚烯烃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62535A (zh) 一种解聚含锦纶废聚酯制备共聚酯酰胺的方法
CN111534066B (zh) 一种用于增强增韧聚乳酸纤维的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增强增韧聚乳酸材料
CN113463273B (zh) 一种聚乳酸可降解型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6199867A (zh) 一种用于高效过滤熔喷布的聚乳酸材料
CN115286867A (zh) 一种纳米增容聚丙烯聚苯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64804B (zh) 形成聚合物共混物的方法
CN114672925A (zh) 一种聚乳酸熔喷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921868A (zh) 一种纳米生物炭改性熔体直纺超细旦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0818943B (zh) 一种气体发泡制备含微孔的废聚酯颗粒的方法
WO2015034109A1 (ko) 탄산칼슘을 포함하는 폴리올레핀계 부직포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