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9710B - 滤芯装置及净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滤芯装置及净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9710B
CN115159710B CN202210910808.8A CN202210910808A CN115159710B CN 115159710 B CN115159710 B CN 115159710B CN 202210910808 A CN202210910808 A CN 202210910808A CN 115159710 B CN115159710 B CN 1151597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ing
filter
pure water
membrane
wate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108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59710A (zh
Inventor
桂鹏
郑跃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1080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97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9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9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59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9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nanofiltr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净水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滤芯装置及净水设备,滤芯装置包括中心管组件和滤芯组件,中心管组件包括至少两根中心管,滤芯组件包括过滤膜部件和至少两个不同的过滤部件;过滤膜部件的夹持部沿着中心管的长度方向夹持于对应的相邻两个中心管之间,过滤部件设置于过滤膜部件的相邻两个过滤部之间,过滤膜部件的过滤部与过滤部件卷绕于中心管组件的外周。由于在过滤膜部件的相邻两个过滤部之间设置的过滤部件不同,因此经过过滤后输出给中心管的水质不同,实现了一芯输出多种水质;由于是通过对滤芯结构进行改进来实现输出不同的水质,无需通过多个滤芯来实现水质调节,减少了滤芯的数量,有效减小了净水设备的体积,简化了净水设备的结构。

Description

滤芯装置及净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芯装置及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家用净水市场目前主流为反渗透净水器,由于其极高的过滤精度和较长的使用周期而深受用户喜爱,市场占比达到了90%以上,而随着人们对健康水的进一步追求,水质可调节在未来有望成为新的潮流,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下使用不同水质的水从而达到更优的生活品质。
目前主流的调节水质方式主要通过两支不同过滤精度的滤芯,在外部进行水质调节,这种调节方式存在净水器的体积大,使用成本高,以及水系统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滤芯,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水质调节设备存在体积大和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净水设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滤芯,包括:
中心管组件,包括至少两根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管壁形成有进水孔;
滤芯组件,包括过滤膜部件和至少两个不同的过滤部件;所述过滤膜部件的夹持部沿着所述中心管的长度方向夹持于对应的相邻两个所述中心管之间,所述过滤部件设置于所述过滤膜部件的相邻两个过滤部之间,所述过滤膜部件的过滤部与所述过滤部件卷绕于所述中心管组件的外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滤芯,由于在过滤膜部件的相邻两个过滤部之间设置的过滤部件不同,因此经过过滤后输出给中心管的水质不同,实现了一芯输出多种水质;由于是通过对滤芯结构进行改进来实现输出不同的水质,无需通过多个滤芯来实现水质调节,减少了滤芯的数量,有效减小了净水设备的体积,简化了净水设备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壳体,形成有进水端口、废水端口和至少两个出水端口;所述滤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形成原水流道,所述原水流道与所述进水端口连通,所述中心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水端口一一对应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端盖组件,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套设于所述滤芯组件的第一端,并与所述滤芯组件的第一端密封配合,所述第一端盖形成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废水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端盖套设于所述滤芯组件的第二端,并与所述滤芯组件的第二端密封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心管组件包括第一中心管和第二中心管,所述过滤膜部件的中部形成所述夹持部,所述过滤膜部件的两端形成与所述夹持部连接的第一过滤部和第二过滤部;所述夹持部夹持于所述第一中心管与所述第二中心管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过滤部背离所述第一中心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纯水导布,所述第一纯水导布靠近所述第二中心管的一端夹持于所述第二中心管与所述夹持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滤芯装置包括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所述第一过滤部件位于所述第一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一过滤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过滤部件位于所述第二过滤部背离所述第一纯水导布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包括纯水导布、对折的过滤膜和夹持于所述过滤膜之间的滤网,所述过滤膜与所述纯水导布依次交替设置于所述第一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一过滤部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包括第一过滤膜、第一滤网、第二纯水导布、第二过滤膜、第二滤网和第三纯水导布,对折的所述第一过滤膜设置于所述第一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一过滤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滤网夹持于所述第一过滤膜之间,所述第二纯水导布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膜背离所述第一纯水导布的一侧,对折的所述第二过滤膜设置于所述第二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一过滤膜的一侧,所述第二滤网夹持于所述第二过滤膜之间,所述第三纯水导布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膜背离所述第二纯水导布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过滤部件包括纯水导布、对折的过滤膜和夹持于所述过滤膜之间的滤网,所述纯水导布与所述过滤膜依次交替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部背离所述第三纯水导布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过滤部件包括第四纯水导布、第三过滤膜、第三滤网、第五纯水导布、第四过滤膜和第四滤网,所述第四纯水导布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部背离所述第三纯水导布的一侧,对折的所述第三过滤膜设置于所述第四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二过滤部的一侧,所述第三滤网夹持于所述第三过滤膜之间,所述第五纯水导布设置于所述第三过滤膜背离所述第四纯水导布的一侧,对折的所述第四过滤膜设置于所述第五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三过滤膜的一侧,所述第四滤网夹持于所述第四过滤膜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过滤膜与所述第一过滤部之间设置有第六纯水导布,所述第六纯水导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中心管连接,所述第六纯水导布的第二端缠绕于所述滤芯组件的外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
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的第一端形成有开口,所述滤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内;
盖体,盖合于所述开口,所述进水端口、所述废水端口和所述出水端口形成于所述盖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水路转换组件,所述第一端盖背离所述滤芯组件的一侧形成安装腔,所述水路转换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水路转换组件的内部形成有至少两个出水流道,所述中心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出水流道与所述出水端口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盖体之间形成废水流道,所述废水流道分别与所述废水端口以及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进水流道,所述进水流道分别与所述原水流道以及所述进水端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净水设备,包括机壳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滤芯装置,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机壳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滤芯,由于在过滤膜部件的相邻两个过滤部之间设置的过滤部件不同,因此经过过滤后输出给中心管的水质不同,实现了一芯输出多种水质;由于是通过对滤芯结构进行改进来实现输出不同的水质,无需通过多个滤芯来实现水质调节,减少了滤芯的数量,有效减小了净水设备的体积,简化了净水设备的结构。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设备,由于可以一芯输出多种水质;减少了滤芯的数量,有效减小了净水设备的体积,简化了净水设备的结构,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芯组件卷制过程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滤芯组件;11、夹持部;12、第一过滤部;13、第二过滤部;14、第五过滤网;15、第五过滤膜;16、第六过滤膜;17、过滤膜部件;20、第一过滤部件;21、第一纯水导布;22、第一过滤膜;23、第一滤网;24、第二纯水导布;25、第二过滤膜;26、第二滤网;27、第三纯水导布;30、第二过滤部件;31、第四纯水导布;32、第三过滤膜;33、第三滤网;34、第五纯水导布;35、第四过滤膜;36、第四滤网;37、第六纯水导布;40、中心管组件;41、第一中心管;42、第二中心管;50、壳体;51、壳体主体;52、盖体;53、进水端口;54、废水端口;55、出水端口;56、原水流道;62、第一端盖;63、第二端盖;70、水路转换组件;71、安装腔;72、废水流道;73、进水流道;74、出水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图1示例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滤芯装置包括中心管组件40和滤芯组件10,中心管组件40包括至少两根中心管,中心管的管壁形成有进水孔。滤芯组件10包括过滤膜部件17和至少两个不同的过滤部件;过滤膜部件17的夹持部11沿着中心管的长度方向夹持于对应的相邻两个中心管之间,过滤部件设置于过滤膜部件17的相邻两个过滤部之间,过滤膜部件17的过滤部与过滤部件卷绕于中心管组件40的外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滤芯装置,由于在过滤膜部件17的相邻两个过滤部之间设置的过滤部件不同,因此经过过滤后输出给中心管的水质不同,实现了一芯输出多种水质;由于是通过对滤芯结构进行改进来实现输出不同的水质,无需通过多个滤芯来实现水质调节,减少了滤芯的数量,有效减小了净水设备的体积,简化了净水设备的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滤芯装置还包括壳体50,壳体50形成有进水端口53、废水端口54和至少两个出水端口55。滤芯组件10设置于壳体50内,并与壳体50内壁之间形成原水流道56,原水流道56与进水端口53连通,中心管的第一端与出水端口55一一对应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端盖组件包括第一端盖62和第二端盖63,第一端盖62套设于滤芯组件10的第一端,并与滤芯组件10的第一端密封配合,第一端盖62形成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与废水端口54连通。第二端盖63套设于滤芯组件10的第二端,并与滤芯组件10的第二端密封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图2示例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示例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示例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之一,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壳体50包括壳体主体51和盖体52,壳体主体51呈圆柱形筒体,壳体50内部中空,壳体50用于容纳滤芯组件10。当然,壳体5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也可是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的筒体,具体根据滤芯组件10的形状进行确定。壳体主体51的第一端形成有开口,盖体52盖合于所述开口,盖体52与壳体主体51构成一个封闭空间。进水端口53、废水端口54和出水端口55均形成于盖体52。
可以理解的是,滤芯组件10位于壳体主体51的内部,原水流道56为滤芯组件10与壳体主体51内壁之间的环形间隙,滤芯组件10与壳体主体51同轴设置,以确保水在原水流道56的任何一处受到的阻力相同,防止出现死水区域,提高出水的品质,增强用户体验感。
图3示例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与外部的管路进行连接,盖体52上形成两个进水端口53、一个废水端口54和两个出水端口55。进水端口53、废水端口54以及出水端口55并排设置,以方便与管路进行连接。
第一端盖62套设于滤芯组件10的第一端,第一端盖62与滤芯组件10的第一端密封配合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可以通过胶粘密封,也可通过在第一端盖62朝向滤芯组件10的一侧设置环形凸楞,通过环形凸楞嵌入滤芯组件10的第一端实现密封配合。
第一端盖62的边沿形成有环形的连接边,连接边与第一端盖62所在平面垂直,连接边的内径与滤芯组件10第一端的外径相适配,以使得连接边套设于滤芯组件10的第一端时,连接边与滤芯组件10的第一端紧密贴合。
第一端盖62的中心形成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安装水路转换组件70,第一端盖62形成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位于第一端盖62开进安装孔的位置,第一出水口布置于安装孔的四周,第一出水口为环形出水口。当然,第一出水口也可为多个独立的条形或者圆形出水口,此时第一出水口等距间隔布置于安装孔的外周。
第二端盖63套设于滤芯组件10的第二端,第二端盖63与滤芯组件10的第二端密封配合,第二端盖63与滤芯组件10第二端的密封配合方式可以有多种,可以通过胶粘密封,也可通过在第二端盖63朝向滤芯组件10的一侧设置环形凸楞,通过环形凸楞嵌入滤芯组件10的第二端实现密封配合。
第二端盖63的边沿形成有环形的连接边,连接边与第二端盖63所在平面垂直,连接边的内径与滤芯组件10第二端的外径相适配,以使得连接边套设于滤芯组件10的第二端时,连接边与滤芯组件10的第二端紧密贴合。
可以理解的是,密封第一端盖62和第二端盖63的胶体为食品级胶水,采用食品级的胶水可避免滤芯装置中的纯水存在异味的问题,提高了饮用水的品质,增强了用户体验感,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端盖62和第二端盖63将滤芯组件10的两端封堵,原水进入原水流道56之后,只能通过滤芯组件10的外周面进入滤芯组件10的内部,经过滤芯组件10过滤之后进入对应的中心管。这种进水方式相较于通过滤芯组件10的两端进入滤芯组件10的内部,有效增大原水的进水量,进而增大原水的出水量。
还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中心管的数量与过滤部件的数量相同,当过滤部件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过滤部件均不相同,这样才可以输出不同的水质。当过滤部件的数量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时,可以每个过滤部件均不同,也可其中的至少两个过滤部件不相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的过滤部件指的是过滤部件中过滤膜的材质不同。过滤膜的材质不同,经过过滤膜过滤后水质不相同,水中的矿物质不同。由于过滤部件中纯水导布不会改变水质,因此,不同的过滤部件中纯水导布可以相同,纯水导布的数量也可以相同。
还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中心管的内部形成有流道,中心管的外表面包括固定侧和与固定侧连接的进水侧,其中,进水侧设置有多个进水孔,进水孔沿着中心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进水孔与中心管内部的流道连通。在滤芯卷制完毕后,中心管的进水侧被过滤膜部件17以及对应的过滤部件覆盖。未被过滤的原水进入中心管的流道之前,必须先经过过滤膜部件17一侧的过滤膜和过滤部件进行过滤;经过过滤膜部件17和过滤部件过滤后的纯水通过进水孔进入到对应的中心管流道内,最后通过流道输出到滤芯外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固定侧指用于夹持过滤膜部件17的一侧,进水侧指中心管与滤膜组件的过滤膜或者过滤膜部件17贴合的一侧。固定侧为平面,进水侧为弧面。
中心管的横截面呈扇形,每个扇形的圆心角相等,所有的圆心角之和小于等于360°。当每个扇形的圆心角相同时,中心管的数量越多,每个扇形的圆心角越小。当然,每个扇形的圆心角也可以不相等,此时出水量大的中心管对应的圆心角大,出水量小的中心管对应的圆心角小,圆心角的大小具体根据中心管的数量以及中心管的出水量确定。当然,中心管横截面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且为正三角形或者梯形,此时由中心管拼接构成中心管组件40的横截面呈正多边形。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中心管组件40包括第一中心管41和第二中心管42,第一中心管41和第二中心管42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的扇形。第一中心管41与第二中心管42拼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圆形管体,圆形管体可方便过滤膜部件17和过滤部件卷绕于中心管组件40的外周。
第一中心管41和第二中心管42的固定侧为平面,以方便夹持第一纯水导布21的夹持部以及过滤膜部件17的夹持部11。第一中心管41和第二中心管42的进水侧均为弧形面,以使得第一中心管41与第二中心管42扣合在一起可以构成一个圆形管体,确保卷制的滤芯呈圆柱体。
图5示例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芯组件卷制过程的原理示意图,如图5所示,滤芯装置包括一个过滤膜部件17,过滤膜部件17的中部形成夹持部11,过滤膜部件17的两端形成与夹持部11连接的第一过滤部12和第二过滤部13,夹持部11夹持于第一中心管41与第二中心管42之间。第一过滤部12指中心管组件40左侧那一部分,第二过滤部13指中心管组件40右侧那一部分,第一过滤部12的长度与第二过滤部13的长度相同,当然,第一过滤部12的长度与第二过滤部13的长度也可以不相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夹持部11与过滤部均为过滤膜部件17的一部分,夹持部11与过滤部只是通过功能区分的不同区域。夹持部11指过滤膜部件17夹持于对应两根中心管之间的那一部分,其余部分定义为过滤部。定义夹持部11与过滤部只是为了方便介绍滤芯的结构和卷制过程,并不用于限定专利保护的范围。过滤部与夹持部11沿着垂直于中心管的长度方向分布,夹持部11的宽度与中心管的固定侧的宽度相同,当滤芯装置包括一个过滤膜部件17时,夹持部11位于过滤膜部件17的中部,过滤膜部件17的两端为过滤部。当滤芯装置包括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过滤膜部件17时,每个过滤膜部件17的一端作为夹持部11,其余部分为过滤部。
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中心管41或第二中心管42两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机构,第一定位机构用于方便在滤芯卷制过程中将中心管安装于卷膜机,第一定位机构为定位凸起或者定位凹槽。第一中心管41和第二中心管42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用于方便将第一中心管41和第二中心管42扣合在一起,第二定位机构为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的组合。当定位凸起设置于第一中心管41的两端时,定位凹槽设置于第二中心管42的两端。当定位凹槽设置于第一中心管41的两端时,定位凸起设置于第二中心管42的两端。
还可以理解的是,滤芯装置包括三个过滤膜部件17和三个过滤部件,三个过滤部件的材质均不相同。中心管组件40包括三个中心管(未示出),三个中心管的横截面均为圆心角为120°的扇形,三个中心管拼接构成一个圆形管体。每个过滤膜部件17的夹持部11夹持于相邻两个中心管之间,每个过滤部件设置于相邻两个夹持部11之间。由于每个过滤膜部件17的材质不同,经过过滤膜过滤后进入中心管的纯水的水质不同,从而实现一个滤芯输出三种不同的水质。当然,过滤膜部件17和过滤部件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相关技术中还可通过添加矿物质元素的方式调节水质,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矿物质的浓度不可控,以及无法证明添加的物质对人体是否有效。本发明的滤芯卷膜方法通过改变过滤部件中过滤膜的类型和过滤膜的数量可精确控制矿物质的量。
还可以理解的是,如图5所示,将过滤膜部件17的过滤部与过滤部件卷绕于中心管组件40的外周是通过卷膜机来完成的,通过依靠卷膜机驱动中心管组件40逆时针转动,使得过滤膜部件17的过滤部与过滤部件卷绕于中心管组件40的外周。为了提高滤芯的品质,卷制过程中中心管组件40的旋转速度应该保持稳定,以确保滤膜缠绕过程中受力均匀。转动过程中中心管的两端的转速应该保持同步,以确保过滤膜部件17的过滤部与过滤部件在缠绕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
还可以理解的是,如图5所示,过滤膜部件17包括第五过滤网14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五过滤网14两侧的第五过滤膜15与第六过滤膜16。第五过滤膜15与第一过滤部件20位于第五过滤网14的一侧,第六过滤膜16与第二过滤部件30位于第五过滤网14的另一侧。
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过滤部12背离第一中心管4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纯水导布21,第一纯水导布21靠近第二中心管42的一端夹持于第二中心管42与夹持部11之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过滤膜部件17处于对折状态,即第一过滤部件20夹持于第五过滤膜15之间,第六过滤膜16的一部分处于第二过滤部13背离第一过滤部12的一侧,第六过滤膜16的另一部分处于第一过滤部12背离第二过滤部13的一侧。虽然每层部件处于卷曲状态,但是当第一部件处于第二部件的一侧时,无论卷曲多少圈,第一部件一直处于第二部件的一侧,因此两个部件之间的位置无论是卷曲之前还是卷曲之后都是相同的。
还可以理解的是,滤芯装置包括第一过滤部件20和第二过滤部件30,第一过滤部件20位于第一纯水导布21背离第一过滤部12的一侧,第二过滤部件30位于第二过滤部13背离第一纯水导布21的一侧。如图5所示,第一过滤部件20为过滤膜部件17左侧的过滤部件,第二过滤部件30为过滤膜部件17右侧的过滤部件。
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过滤部件包括纯水导布、对折的过滤膜和夹持于过滤膜之间的滤网,过滤膜与纯水导布依次交替设置于第一纯水导布21背离第一过滤部的一侧。即先设置一层过滤膜,再在过滤膜背离第一纯水导布21的一侧设置一层纯水导,然后依次重复上述步骤。本实施例中过滤膜与纯水导布的数量均为两层,具体根据需要输出的水质需求进行设定。
还可以理解的是,如图5所示,第一过滤部件20包括第一过滤膜22、第一滤网23、第二纯水导布24、第二过滤膜25、第二滤网26和第三纯水导布27,对折的第一过滤膜22设置于第一纯水导布21背离第一过滤部12的一侧,第一滤网23夹持于第一过滤膜22之间,第二纯水导布24设置于第一过滤膜22背离第一纯水导布21的一侧,对折的第二过滤膜25设置于第二纯水导布24背离第一过滤膜22的一侧,第二滤网26夹持于第二过滤膜25之间,第三纯水导布27设置于第二过滤膜25背离第二纯水导布24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部件20包括第一过滤膜22和第二过滤膜25两个过滤膜,当然也可在第三纯水导布27背离第二过滤膜25的一侧设置其他过滤膜和纯水导布。过滤膜的数量越多,水的过滤精度越高,过滤膜的数量具体根据需要输出的水质需求进行设定。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各个过滤膜是在卷制滤芯之前就对折好的,夹持于过滤膜之间的滤网是在对折过程中放入于过滤膜之间。对折第一过滤膜22的过程中,先将第一过滤膜22沿着第一过滤膜22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折,对折之后第一过滤膜22的长度减半。再将第一滤网23夹持于对折的第一过滤膜22之间,第一滤网23的长度为第一过滤膜22长度的一半。第二过滤膜25对折的方式与第一过滤膜22对折方式相同,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纯水导布24的侧边分别与第一过滤膜22的侧边以及第二过滤膜25的侧边通过胶粘连接。卷制滤芯的过程中,通过在第一过滤膜22背离第一纯水导布21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胶水可以渗透第二纯水导布24,将第二纯水导布24的侧边与第一过滤膜22的侧边以及第二过滤膜25的侧边胶粘连接。预定轨迹可以呈矩形也可以呈U字形,打胶过程中需要确保胶水轨迹位于过滤膜的侧边,以确保除了第二纯水导布24的侧边分别与第一过滤膜22的侧边以及第二过滤膜25的侧边粘连,其余部分没有粘连。
同样地,第三纯水导布27的侧边分别与第二过滤膜25的侧边以及第二过滤部13的侧边通过胶粘连接。第三纯水导布27的侧边与第二过滤膜25的侧边以及第二过滤部13的侧边连接,同样是通过在第二过滤膜25背离第二纯水导布24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来实现,打胶方式与上述打胶方式相同。
同样地,第一纯水导布21的侧边分别与第一过滤膜22的侧边以及第五过滤膜15的侧边通过胶粘连接,第一纯水导布21的侧边与第一过滤膜22的侧边以及第五过滤膜15的侧边连接,同样是通过在第一过滤部12背离第一中心管41的一侧打胶实现,打胶方式与上述打胶方式相同。
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过滤部件包括纯水导布、对折的过滤膜和夹持于过滤膜之间的滤网,纯水导布与过滤膜依次交替设置于第二过滤部13背离第三纯水导布21的一侧。即先设置一层纯水导布,再在纯水导布背离第二过滤部13的一侧设置一层过滤膜,然后依次重复上述步骤。本实施例中过滤膜与纯水导布的数量均为两层,具体根据需要输出的水质需求进行设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过滤部件30包括第四纯水导布31、第三过滤膜32、第三滤网33、第五纯水导布34、第四过滤膜35和第四滤网36,第四纯水导布31设置于第二过滤部13背离第三纯水导布27的一侧,对折的第三过滤膜32设置于第四纯水导布31背离第二过滤部13的一侧,第三滤网33夹持于第三过滤膜32之间,第五纯水导布34设置于第三过滤膜32背离第四纯水导布31的一侧,对折的第四过滤膜35设置于第五纯水导布34背离第三过滤膜32的一侧,第四滤网36夹持于第四过滤膜35之间。第三过滤膜32的对折方式以及第四过滤膜35的对折方式与上述对折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卷制滤芯的过程中,各个过滤膜的放置方式是将过滤膜具有折痕的一端放置于靠近中心管的一侧。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滤部件30包括第三过滤膜32和第四过滤膜35两个过滤膜,当然也可在第四过滤膜35背离第五纯水导布34的一侧放置其他过滤膜和纯水导布。过滤膜的数量越多,水的过滤精度越高,第二过滤部件30的过滤膜数量具体根据需要输出的水质需求进行设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四过滤膜35与第一过滤部12之间设置有第六纯水导布37,第六纯水导布37的第一端与第一中心管41连接,第六纯水导布37的第二端缠绕于滤芯组件10的外周面。设置第六纯水导布37的目的在于将第四过滤膜35与第六过滤膜16分隔开,在第四过滤膜35与第六过滤膜16之间形成水流流道。第六纯水导布37的长度大于过滤膜部件17的长度,以使得第六纯水导布37随同过滤膜部件17的过滤部和过滤部件卷绕于中心管组件40的外周之后,第六纯水导布37还有剩余部分可以围绕滤芯组件10的外周面继续缠绕几圈,从而将过滤膜部件17和过滤部件包裹在内部,使得相邻两个过滤之间贴合紧密。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过滤膜22、第二过滤膜25以及第五过滤膜15的材质相同,均为NF膜。第三过滤膜32、第四过滤膜35以及第六过滤膜16的材质相同,均为RO膜。当然过滤膜的具体类型并不限定于此,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过滤部件20的过滤膜与第二过滤部件30的过滤膜的材质不同,对水的过滤精度也不相同。在过滤膜部件17的相邻两个过滤部之间设置的过滤部件不同,因此经过过滤后输出给中心管的水质不同,实现了一芯输出多种水质;由于是通过对滤芯结构进行改进来实现输出不同的水质,无需通过多个滤芯来实现水质调节,减少了滤芯的数量,有效减小了净水设备的体积,简化了净水设备的结构。
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滤芯装置,只需一个滤芯就可以输出不同的水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滤芯卷膜方法卷制的滤芯与滤芯外部的调节装置配合使用,既能实现多种水质的流量调节,又能实现脱盐率以及离子的无级可调。
为了方便理解滤芯的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滤芯卷膜方法,如图5所示,滤芯卷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六纯水导布37的一端与第一中心管41连接;
将过滤膜部件17的夹持部11沿着第一中心管41的长度方向放置于第六纯水导布37背离第一中心管41的一侧;
在第一过滤部12背离第一中心管41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在第一过滤部12背离第一中心管41的一侧放置第一纯水导布21;
将第二中心管42放置于第一纯水导布21背离第一过滤部12的一侧,并与第一中心管41扣合,以使得第一纯水导布21的夹持部11与过滤膜部件17的夹持部11夹持于第一中心管41与第二中心管42之间;
将第一过滤膜22放置于第一纯水导布21背离第一过滤部12的一侧;
在第一过滤膜22背离第一纯水导布21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将第二纯水导布24放置于第一过滤膜22背离第一纯水导布21的一侧;
将第二过滤膜25放置于第二纯水导布24背离第一过滤膜22的一侧;
在第二过滤膜25背离第二纯水导布24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将第三纯水导布27放置于第二过滤膜25背离第二纯水导布24的一侧;
将第二过滤部13围绕第二中心管42翻转至第三纯水导布27背离第二过滤膜25的一侧;
在第二过滤部13背离第三纯水导布27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将第四纯水导布31放置于第二过滤部13背离第三纯水导布27的一侧;
将第三过滤膜32放置于第四纯水导布31背离第二过滤部13的一侧;
在第三过滤膜32背离第四纯水导布31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将第五纯水导布34放置于第三过滤膜32背离第四纯水导布31的一侧;
将第四过滤膜35放置于第五纯水导布34背离第三过滤膜32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滤芯还包括水路转换组件70,第一端盖62背离滤芯组件10的一侧形成有安装腔71,安装腔71远离第一端盖62的一端开口。盖体52朝向第一端盖62的一侧形成有固定环,固定环套设于开口的边缘,并通过密封圈与安装腔71的开口密封配合。水路转换组件70设置于安装腔71内,水路转换组件70与安装腔71同轴设置。水路转换组件70的内部形成有至少两个出水流道74,中心管的第一端通过出水流道74与出水端口55一一对应连通。第一端盖62与盖体52之间形成废水流道72,废水流道72分别与废水端口54以及第一出水口连通。壳体50内形成有进水流道73,进水流道73分别与原水流道56以及进水端口53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端盖62形成有安装孔,安装孔位于第一端盖62的中心位置。水路转换组件70靠近中心管的一端穿设于安装孔,水路转换组件70与安装孔的边沿密封配合,水路转换组件70靠近中心管的一端形成有两个插接部,插接部的内部中空并与对应的出水流道74连通,插接部插入于对应的中心管第一端,并通过密封圈与中心管密封配合。当然,水路转换组件70与中心管第一端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插接方式,也可将插接部的内径设置的比中心管的外径大,将中心管的第一端插入于插接部的内部。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端盖63朝向滤芯组件10的一侧形成有两个定位件,定位件与第二端盖63一体成型,当然定位件与第二端盖63的连接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在过水孔的内壁设置螺纹,通过螺纹将定位件安装于过水孔中。两个中心管第二端的内部均设置有塞体,已将两个中心管第二端的内部封堵,两个定位件远离第二端盖63的一端插设于对应中心管的第二端。为了方便将第二端盖63安装于滤芯组件10的第二端,定位件远离第二端盖63一端的边沿设置有导向斜面,设置导向斜面可使得定位件远离第二端盖63一端的外径减小,方便将定位件插入于对应的中心管内,同时在插入过程中导向斜面起到导向作用,确保定位件可以迅速插入到位。
为了方便理解滤芯的工作原理,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滤芯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原水(单线条实心箭头)先通过进水端口53进入到进水流道73,再通过进水流道73进入到原水流道56,由于第一端盖62和第二端盖63将滤芯组件10的两端封堵,原水进入原水流道56之后,只能通过滤芯组件10的外周面进入滤芯组件10的内部,并沿着滤芯组件10的径向方向流入中心管,在流向中心管的过程中,由于过滤部件的材质不同,可形成两种不同水质的纯水,即第一纯水(宽线条实心箭头)和第二纯水(宽线条空心箭头),第一纯水进入对应的中心管之后通过中心管的第一端进入到对应的出水流道74,最后通过出水端口55输出。第二纯水进入对应的中心管之后,通过中心管的第一端进入到对应的出水流道74,最后通过对应的出水端口55输出。过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单线条空心箭头)则通过第一出水口进入到废水流道72,最后通过废水端口54输出。
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净水设备,包括机壳和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滤芯装置,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设备,由于可以一芯输出多种水质;减少了滤芯的数量,有效减小了净水设备的体积,简化了净水设备的结构,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心管组件,包括至少两根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管壁形成有进水孔;
滤芯组件,包括过滤膜部件和至少两个不同的过滤部件;所述过滤膜部件的夹持部沿着所述中心管的长度方向夹持于对应的相邻两个所述中心管之间,所述过滤部件设置于所述过滤膜部件的相邻两个过滤部之间,所述过滤膜部件的过滤部与所述过滤部件卷绕于所述中心管组件的外周;
所述中心管组件包括第一中心管和第二中心管,所述过滤膜部件的中部形成所述夹持部,所述过滤膜部件的两端形成与所述夹持部连接的第一过滤部和第二过滤部;所述夹持部夹持于所述第一中心管与所述第二中心管之间;
所述第一过滤部背离所述第一中心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纯水导布,所述第一纯水导布靠近所述第二中心管的一端夹持于所述第二中心管与所述夹持部之间;
所述滤芯装置包括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所述第一过滤部件位于所述第一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一过滤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过滤部件位于所述第二过滤部背离所述第一纯水导布的一侧;
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包括纯水导布、对折的过滤膜和夹持于所述过滤膜之间的滤网,所述过滤膜与所述纯水导布依次交替设置于所述第一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一过滤部的一侧;
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包括第一过滤膜、第一滤网、第二纯水导布、第二过滤膜、第二滤网和第三纯水导布,对折的所述第一过滤膜设置于所述第一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一过滤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滤网夹持于所述第一过滤膜之间,所述第二纯水导布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膜背离所述第一纯水导布的一侧,对折的所述第二过滤膜设置于所述第二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一过滤膜的一侧,所述第二滤网夹持于所述第二过滤膜之间,所述第三纯水导布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膜背离所述第二纯水导布的一侧;
所述第二过滤部件包括纯水导布、对折的过滤膜和夹持于所述过滤膜之间的滤网,所述纯水导布与所述过滤膜依次交替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部背离所述第三纯水导布的一侧;
所述第二过滤部件包括第四纯水导布、第三过滤膜、第三滤网、第五纯水导布、第四过滤膜和第四滤网,所述第四纯水导布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部背离所述第三纯水导布的一侧,对折的所述第三过滤膜设置于所述第四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二过滤部的一侧,所述第三滤网夹持于所述第三过滤膜之间,所述第五纯水导布设置于所述第三过滤膜背离所述第四纯水导布的一侧,对折的所述第四过滤膜设置于所述第五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三过滤膜的一侧,所述第四滤网夹持于所述第四过滤膜之间;
所述第四过滤膜与所述第一过滤部之间设置有第六纯水导布,所述第六纯水导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中心管连接,所述第六纯水导布的第二端缠绕于所述滤芯组件的外周面;
过滤膜部件包括第五过滤网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五过滤网两侧的第五过滤膜与第六过滤膜;第五过滤膜与第一过滤部件位于第五过滤网的一侧,第六过滤膜与第二过滤部件位于第五过滤网的另一侧;
第一过滤部件夹持于第五过滤膜之间,第六过滤膜的一部分处于第二过滤部背离第一过滤部的一侧,第六过滤膜的另一部分处于第一过滤部背离第二过滤部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形成有进水端口、废水端口和至少两个出水端口;所述滤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形成原水流道,所述原水流道与所述进水端口连通,所述中心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水端口一一对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端盖组件,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套设于所述滤芯组件的第一端,并与所述滤芯组件的第一端密封配合,所述第一端盖形成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废水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端盖套设于所述滤芯组件的第二端,并与所述滤芯组件的第二端密封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的第一端形成有开口,所述滤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内;
盖体,盖合于所述开口,所述进水端口、所述废水端口和所述出水端口形成于所述盖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路转换组件,所述第一端盖背离所述滤芯组件的一侧形成安装腔,所述水路转换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水路转换组件的内部形成有至少两个出水流道,所述中心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出水流道与所述出水端口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盖体之间形成废水流道,所述废水流道分别与所述废水端口以及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进水流道,所述进水流道分别与所述原水流道以及所述进水端口连通。
6.一种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和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滤芯装置,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机壳内。
CN202210910808.8A 2022-07-29 2022-07-29 滤芯装置及净水设备 Active CN1151597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0808.8A CN115159710B (zh) 2022-07-29 2022-07-29 滤芯装置及净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0808.8A CN115159710B (zh) 2022-07-29 2022-07-29 滤芯装置及净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9710A CN115159710A (zh) 2022-10-11
CN115159710B true CN115159710B (zh) 2023-09-22

Family

ID=83476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10808.8A Active CN115159710B (zh) 2022-07-29 2022-07-29 滤芯装置及净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971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13555A1 (zh) * 2015-12-30 2017-07-06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过滤膜组件和具有它的净水设备
CN211886279U (zh) * 2019-08-02 2020-11-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卷式膜组件、复合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CN213112754U (zh) * 2020-06-30 2021-05-04 佛山市麦克罗美的滤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双出水式结构及具有其的滤芯
WO2021190002A1 (zh) * 2020-03-21 2021-09-3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净水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13555A1 (zh) * 2015-12-30 2017-07-06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过滤膜组件和具有它的净水设备
CN211886279U (zh) * 2019-08-02 2020-11-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卷式膜组件、复合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WO2021190002A1 (zh) * 2020-03-21 2021-09-3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净水器
CN213112754U (zh) * 2020-06-30 2021-05-04 佛山市麦克罗美的滤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双出水式结构及具有其的滤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9710A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282045B1 (en) Tapered, spirally wound filter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A2814499C (en) Spiral wound membrane element product water tube with external flow grooves
US8778182B2 (en) Spiral wound element and seal assembly
CN112811517A (zh) 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及反渗透净水器
CN115159710B (zh) 滤芯装置及净水设备
JPH02503530A (ja) 逆浸透装置
CN113083020B (zh) 反渗透滤芯及其端盖
CN106237861B (zh) 反渗透膜元件、反渗透膜元件的制备方法和滤芯
GB2164871A (en) Membrane cartridge/element
CN115159707B (zh) 滤芯及净水设备
CN113120994B (zh) 反渗透滤芯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滤芯组件和净水机
CN113247991B (zh) 反渗透滤芯及净水器
CN217838538U (zh) 净水器滤芯及净水器
CN211620014U (zh) 侧流式反渗透膜结构
CN115155318B (zh) 滤芯卷膜方法及滤芯
CN217838539U (zh) 滤芯装置、中心管及净水设备
CN212215145U (zh) 侧流式净水膜结构及滤芯
CN212188610U (zh) 膜组件、滤芯组件和净水设备
CN115159706B (zh) 净水器、水质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212309332U (zh) 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净水器
CN218115172U (zh) 净水器
CN113491950A (zh) 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净水器
CN219631037U (zh) 二次过滤型反渗透膜元件
CN220370791U (zh) 中心管及包括其的滤芯组件
CN217025428U (zh) 应用于净水器的过滤组件及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