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5318B - 滤芯卷膜方法及滤芯 - Google Patents

滤芯卷膜方法及滤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5318B
CN115155318B CN202210912100.6A CN202210912100A CN115155318B CN 115155318 B CN115155318 B CN 115155318B CN 202210912100 A CN202210912100 A CN 202210912100A CN 115155318 B CN115155318 B CN 1151553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pure water
filtering
membrane
central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121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55318A (zh
Inventor
桂鹏
郑跃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121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53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5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5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553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53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3/00Apparatu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02Reverse osmosis; Hyperfiltration ; Nanofiltration
    • B01D61/08Apparatu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nanofiltr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净水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滤芯卷膜方法及滤芯。滤芯卷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过滤膜组件的夹持部沿着所述中心管的长度方向夹持于对应的相邻两个所述中心管之间;所述过滤膜组件的相邻两个过滤部之间放置对应的所述过滤组件;将所述过滤膜组件的过滤部与所述过滤组件绕设于所述中心管组件的外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滤芯卷膜方法,由于在过滤膜组件的相邻两个过滤部之间设置的过滤组件不同,因此经过过滤后输出给中心管的水质不同,实现了一芯输出多种水质;由于是通过对滤芯结构进行改进来实现输出不同的水质,无需通过多个滤芯来实现水质调节,减少了滤芯的数量,有效减小了净水器的体积,简化了净水器的结构。

Description

滤芯卷膜方法及滤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芯卷膜方法及滤芯。
背景技术
家用净水市场目前主流为反渗透净水器,由于其极高的过滤精度和较长的使用周期而深受用户喜爱,市场占比达到了90%以上,而随着人们对健康水的进一步追求,水质可调节在未来有望成为新的潮流,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下使用不同水质的水从而达到更优的生活品质。
目前主流的调节水质方式主要通过两支不同过滤精度的滤芯,在外部进行水质调节,这种调节方式存在净水器的体积大,使用成本高,以及水系统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滤芯卷膜方法,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水质调节设备存在体积大和结构复杂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滤芯卷膜方法,所述滤芯包括过滤膜组件、至少两个不同的过滤组件和中心管组件,所述中心管组件包括至少两根中心管;所述卷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过滤膜组件夹持步骤,将所述过滤膜组件的夹持部沿着所述中心管的长度方向夹持于对应的相邻两个所述中心管之间;
过滤组件放置步骤,所述过滤膜组件的相邻两个过滤部之间放置所述过滤组件;
滤芯卷制步骤,将所述过滤膜组件的过滤部与所述过滤组件绕设于所述中心管组件的外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滤芯卷膜方法,由于在过滤膜组件的相邻两个过滤部之间设置的过滤组件不同,因此经过过滤后输出给中心管的水质不同,实现了一芯输出多种水质;由于是通过对滤芯结构进行改进来实现输出不同的水质,无需通过多个滤芯来实现水质调节,减少了滤芯的数量,有效减小了净水器的体积,简化了净水器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心管组件包括第一中心管和第二中心管,所述过滤膜组件的中部形成所述夹持部,并在两端分别形成的第一过滤部与第二过滤部;所述夹持部夹持于所述第一中心管和所述第二中心管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滤膜组件夹持步骤包括:
过滤膜组件放置步骤,将所述夹持部沿着所述第一中心管的长度方向放置于所述第一中心管的一侧;
第一纯水导布放置步骤,所述第一过滤部背离所述第一中心管的一侧放置第一纯水导布;
第二中心管安装步骤,将所述第二中心管放置于所述第一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一过滤部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中心管扣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纯水导布放置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过滤部背离所述第一中心管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滤芯包括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膜、第一滤网、第二纯水导布、第二过滤膜、第二滤网和第三纯水导布,所述第一滤网夹持于对折的所述第一过滤膜之间,所述第二滤网夹持于对折的所述第二过滤膜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滤组件放置步骤包括:
第一过滤膜放置步骤,将所述第一过滤膜放置于所述第一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一过滤部的一侧;
第二纯水导布放置步骤,将所述第二纯水导布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膜背离所述第一纯水导布的一侧;
第二过滤膜放置步骤,将所述第二过滤膜放置于所述第二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一过滤膜的一侧;
第三纯水导布放置步骤,将所述第三纯水导布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膜背离所述第二纯水导布的一侧;
第二过滤部翻转步骤,将所述第二过滤部围绕所述第二中心管翻转至所述第三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二过滤膜的一侧;
第二过滤组件放置步骤,将所述第二过滤组件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部背离所述第三纯水导布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纯水导布放置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过滤膜背离所述第一纯水导布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纯水导布放置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二过滤膜背离所述第二纯水导布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第四纯水导布、第三过滤膜、第三滤网、第五纯水导布、第四过滤膜和第四滤网;所述第三滤网夹持于对折的所述第三过滤膜之间,所述第四滤网夹持于对折的所述第四过滤膜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过滤组件放置步骤包括:
第四纯水导布放置步骤,将所述第四纯水导布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部背离所述第三纯水导布的一侧;
第三过滤膜放置步骤,将所述第三过滤膜放置于所述第四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二过滤部的一侧;
第五纯水导布放置步骤,将所述第五纯水导布放置于所述第三过滤膜背离所述第四纯水导布的一侧;
第四过滤膜放置步骤,将所述第四过滤膜放置于所述第五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三过滤膜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纯水导布放置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二过滤部背离所述第三纯水导布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过滤膜放置步骤之后,或者所述过滤组件放置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六纯水导布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中心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滤膜组件包括第五过滤网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五过滤网两侧的第五过滤膜与第六过滤膜,所述第一过滤膜、所述第二过滤膜以及所述第五过滤膜的材质相同,所述第三过滤膜、所述第四过滤膜以及所述第六过滤膜的材质相同。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净水器滤芯,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滤芯,所述滤芯基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滤芯卷膜方法卷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滤芯卷膜方法,由于在过滤膜组件的相邻两个过滤部之间设置的过滤组件不同,因此经过过滤后输出给中心管的水质不同,实现了一芯输出多种水质;由于是通过对滤芯结构进行改进来实现输出不同的水质,无需通过多个滤芯来实现水质调节,减少了滤芯的数量,有效减小了净水器的体积,简化了净水器的结构。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器滤芯,由于可以一芯输出多种水质;减少了滤芯的数量,有效减小了净水器的体积,简化了净水器的结构,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芯卷膜方法的卷制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芯卷膜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中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心管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过滤膜组件;11、夹持部;12、第一过滤部;13、第二过滤部;14、第五过滤网;15、第五过滤膜;16、第六过滤膜;20、第一过滤组件;21、第一纯水导布;22、第一过滤膜;23、第一滤网;24、第二纯水导布;25、第二过滤膜;26、第二滤网;27、第三纯水导布;30、第二过滤组件;31、第四纯水导布;32、第三过滤膜;33、第三滤网;34、第五纯水导布;35、第四过滤膜;36、第四滤网;37、第六纯水导布;41、第一中心管;42、第二中心管;43、第一定位机构;44、第二定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图1示例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芯卷膜方法的卷制过程示意图,图2示例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芯卷膜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和图2所示,滤芯卷膜方法用于卷制图1中的滤芯,滤芯包括过滤膜组件10、至少两个不同的过滤组件和中心管组件,中心管组件包括至少两根中心管;滤芯卷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将过滤膜组件10的夹持部11沿着中心管的长度方向夹持于对应的相邻两个中心管之间,步骤100简称为过滤膜组件10夹持步骤。步骤200,过滤膜组件10的相邻两个过滤部之间放置过滤组件,这里将步骤200简称为过滤组件放置步骤。步骤300,将过滤膜组件10的过滤部与过滤组件绕设于中心管组件的外周,这里将步骤300简称为滤芯卷制步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滤芯卷膜方法,由于在过滤膜组件10的相邻两个过滤部之间设置的过滤组件不同,因此经过过滤后输出给中心管的水质不同,实现了一芯输出多种水质;由于是通过对滤芯结构进行改进来实现输出不同的水质,无需通过多个滤芯来实现水质调节,减少了滤芯的数量,有效减小了净水器的体积,简化了净水器的结构。
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滤芯卷膜方法卷制的滤芯,只需一个滤芯就可以输出不同的水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滤芯卷膜方法卷制的滤芯与滤芯外部的调节装置配合使用,既能实现多种水质的流量调节,又能实现脱盐率以及离子的无级可调。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过滤膜组件10包括第五过滤网14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五过滤网14两侧的第五过滤膜15与第六过滤膜16,其中,第五过滤膜15的材质与第六过滤膜16的材质不同。第五过滤膜15与第六过滤膜16共用第五过滤网14形成的流道,水进入第五过滤网14之后,再分别经过第五过滤膜15与第六过滤膜16进行过滤,可形成不同水质的纯水,从而实现了一芯输出多种水质。
还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中心管的数量与过滤组件的数量相同,当过滤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过滤组件均不相同,这样才可以输出不同的水质。当过滤组件的数量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时,可以每个过滤组件均不同,也可其中的至少两个过滤组件不相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的过滤组件指的是过滤组件中过滤膜的材质不同。过滤膜的材质不同,经过过滤膜过滤后水质不相同,水中的矿物质不同。由于过滤组件中纯水导布不会改变水质,因此,不同的过滤组件中纯水导布可以相同,纯水导布的数量也可以相同。
还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中心管的内部形成有流道,中心管的外表面包括固定侧和与固定侧连接的进水侧,其中,进水侧设置有多个进水孔,进水孔沿着中心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进水孔与中心管内部的流道连通。在滤芯卷制完毕后,中心管的进水侧被过滤膜组件以及对应的过滤组件覆盖,未被过滤的原水进入中心管的流道之前,必须先经过过滤膜组件10一侧的过滤膜和过滤组件进行过滤;经过滤膜和过滤组件过滤后的纯水通过进水孔进入到对应的中心管流道内,最后通过流道输出到滤芯外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固定侧指用于夹持过滤膜组件10的一侧,进水侧指中心管与滤膜组件的过滤膜或者过滤膜组件10贴合的一侧。固定侧为平面,进水侧为弧面。
中心管的横截面呈扇形,每个扇形的圆心角相等,所有的圆心角之和小于等于360°。当每个扇形的圆心角相同时,中心管的数量越多,每个扇形的圆心角越小。当然,每个扇形的圆心角也可以不相等,此时出水量大的中心管对应的圆心角大,出水量小的中心管对应的圆心角小,圆心角的大小具体根据中心管的数量以及中心管的出水量确定。当然,中心管横截面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且为正三角形或者梯形,此时由中心管拼接构成中心管组件的横截面呈正多边形。
还可以理解的是,图3示例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中心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例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心管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滤芯包括一个过滤膜组件10,中心管组件包括第一中心管41和第二中心管42,第一中心管41和第二中心管42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的扇形。第一中心管41与第二中心管42拼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圆形管体,圆形管体可方便过滤膜组件10和过滤组件绕设于中心管组件的外周。
如图1所示,过滤膜组件10包括第五过滤网14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五过滤网14两侧的第五过滤膜15与第六过滤膜16,第五过滤网14通过胶水分别与第五过滤膜15以及第六过滤膜16粘连。第五过滤膜15与第一过滤组件20位于第五过滤网14的一侧,第六过滤膜16与第二过滤组件30位于第五过滤网14的另一侧。过滤膜组件10呈片状结构,过滤膜组件10的中部形成夹持部11,过滤膜组件10的两端分别形成与夹持部11连接的第一过滤部12和第二过滤部13。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夹持部11与过滤部均为过滤膜组件10的一部分,夹持部11与过滤部只是通过功能区分的不同区域。夹持部11指过滤膜组件10夹持于对应两根中心管之间的那一部分,其余部分定义为过滤部。定义夹持部11与过滤部只是为了方便介绍滤芯的结构和卷制过程,并不用于限定专利保护的范围。过滤部与夹持部11沿着垂直于中心管的方向分布,夹持部11的宽度与中心管的固定侧的宽度相同,当滤芯包括一个过滤膜组件10时,夹持部11位于过滤膜组件10的中部,过滤膜组件10的两端为过滤部。当滤芯包括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过滤膜组件10时,每个过滤膜组件10的一端作为夹持部11,其余部分为过滤部。
还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中心管41和第二中心管42的固定侧为平面,以方便夹持第一纯水导布21的夹持部11以及过滤膜组件10的夹持部11。第一中心管41和第二中心管42的进水侧均为弧形面,以使得第一中心管41与第二中心管42扣合在一起可以构成一个圆形管体,确保卷制的滤芯呈圆柱体。
第一中心管41或第二中心管42两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机构43,第一定位机构43用于方便在滤芯卷制过程中将中心管安装于卷膜机,第一定位机构43为定位凸起或者定位凹槽。第一中心管41和第二中心管42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定位机构44,第二定位机构44用于方便将第一中心管41和第二中心管42扣合在一起,第二定位机构44为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的组合。当定位凸起设置于第一中心管41的两端时,定位凹槽设置于第二中心管42的两端。当定位凹槽设置于第一中心管41的两端时,定位凸起设置于第二中心管42的两端。
还可以理解的是,滤芯包括三个过滤膜组件10和三个过滤组件,三个过滤组件的材质均不相同。中心管组件包括三个中心管(未示出),三个中心管的横截面均为圆心角为120°的扇形,三个中心管拼接构成一个圆形管体。每个过滤膜组件10的夹持部11夹持于对应的相邻两个中心管之间,每个过滤组件设置于对应的相邻两个夹持部11之间。由于每个过滤膜组件10的材质不同,经过过滤膜过滤后进入中心管的纯水的水质不同,从而实现一个滤芯输出三种不同的水质。当然,过滤膜组件10和过滤组件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相关技术中还可通过添加矿物质元素的方式调节水质,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矿物质的浓度不可控,以及无法证明添加的物质对人体是否有效。本发明的滤芯卷膜方法通过改变过滤组件中过滤膜的类型和过滤膜的数量可精确控制矿物质的量。
还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将过滤膜组件10的过滤部与过滤组件绕设于中心管组件的外周是通过卷膜机来完成的,通过依靠卷膜机驱动中心管组件逆时针转动,使得过滤膜组件10的过滤部与过滤组件绕设于中心管组件的外周。为了提高滤芯的品质,卷制过程中中心管组件的旋转速度应该保持稳定,以确保滤膜缠绕过程中受力均匀。转动过程中中心管的两端的转速应该保持同步,以确保过滤膜组件10的过滤部与过滤组件在缠绕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
还可以理解的是,将过滤膜组件10的夹持部11沿着中心管的长度方向夹持于对应的相邻两个中心管之间的步骤(过滤膜组件10夹持步骤)包括:
过滤膜组件10放置步骤,将过滤膜组件10的夹持部11沿着第一中心管41的长度方向放置于第一中心管41的一侧;
过滤膜组件10朝向第一中心管41的一侧为第六过滤膜16,第六过滤膜16为RO膜。过滤膜组件10背离第一中心管41的一侧为第五过滤膜15,第五过滤膜15为NF膜。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中心管41的一侧指第一中心管41的固定侧,如图1所示,将过滤膜组件10的夹持部11沿着第一中心管41的长度方向放置于第一中心管41的一侧后,滤膜组件的左端记作第一过滤部12,滤膜组件的右端记作第二过滤部13,第一过滤部12与第二过滤部13关于夹持部11对称,即第一过滤部12的长度与第二过滤部13的长度相同。当然,第一过滤部12和第二过滤部13的长度也可以不相同。
第一纯水导布21放置步骤,在第一过滤部12背离第一中心管41的一侧放置第一纯水导布21;
第一纯水导布21的长度需要大于第一过滤部12的长度,以使第二中心管42与第一中心管41扣合后,第一纯水导布21的夹持部11可以被夹持于第二中心管42与过滤膜组件10之间。
第二中心管42安装步骤,将第二中心管42放置于第一纯水导布21背离第一过滤部12的一侧,并与第一中心管41扣合。
第二中心管42与第一中心管41扣合后,第一纯水导布21的夹持部11与过滤膜组件10的夹持部11被夹持于第二中心管42与第一中心管41之间,可对过滤膜组件10起到固定作用,防止滤芯卷制过程中中心管组件与过滤膜组件10之间发生位移。
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纯水导布21放置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过滤部12背离第一中心管41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预定轨迹可以呈矩形也可以呈U字形,打胶过程中需要使打胶后的胶水轨迹位于滤膜的边缘。在第一过滤部12背离第一中心管41的一侧打胶,用于将第一纯水导布21与第五过滤膜15粘连。打胶之后,将第一纯水导布21放置于第一过滤部12背离第一中心管41的一侧,胶水除了将第一纯水导布21与第五过滤膜15粘连之外,胶水还会透过第一纯水导布21与第一过滤膜22粘连。
还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滤芯包括第一过滤组件20和第二过滤组件30,第一过滤组件20位于第五过滤网14的一侧,第二过滤组件30位于第五过滤网14的另一侧,即第一过滤组件20为图1中过滤膜组件10左侧的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30为过滤膜组件10右侧的过滤组件。
第一过滤组件20包括对折的第一过滤膜22、第一滤网23、第二纯水导布24、对折的第二过滤膜25、第二滤网26和第三纯水导布27,第一滤网23夹持于对折的第一过滤膜22之间,第二滤网26夹持于对折的第二过滤膜25之间。第一滤网23和第二滤网26均用于过滤膜之间形成流道,在卷膜之前,需要提前将第一滤网23夹持于对折的第一过滤膜22之间,将第二滤网26夹持于对折的第二过滤膜25之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折第一过滤膜22的过程中,先将第一过滤膜22沿着第一过滤膜22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折,对折之后第一过滤膜22的长度减半。再将第一滤网23夹持于对折的第一过滤膜22之间,第一滤网23的长度为第一过滤膜22长度的一半。第二过滤膜25对折的方式与第一过滤膜22对折方式相同,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还可以理解的是,在过滤膜组件10的相邻两个过滤部之间放置过滤组件的步骤(即过滤组件放置步骤)包括:
第一过滤膜22放置步骤,将第一过滤膜22放置于第一纯水导布21背离第一过滤部12的一侧;
将第一过滤膜22放置于第一纯水导布21背离第一过滤部12的一侧之后,通过第一纯水导布21渗透过来的胶水可将第一过滤膜22与第一纯水导布21粘连。第一过滤膜22的放置方式是将第一过滤膜22具有折痕的一端放置于靠近第二中心管42的一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胶水为食品级胶水,食品级胶水使用过程中不会在水中产生异味,安全性较高。
第二纯水导布24放置步骤,将第二纯水导布24放置于第一过滤膜22背离第一纯水导布21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纯水导布24放置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过滤膜22背离第一纯水导布21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在第一过滤膜22背离第一纯水导布21一侧打胶的方式与上述打胶方式相同。第一过滤膜22背离第一纯水导布21一侧的胶水同样可以渗透第二纯水导布24,将第二纯水导布24与第二过滤膜25粘连。
第二过滤膜25放置步骤,将第二过滤膜25放置于第二纯水导布24背离第一过滤膜22的一侧;
第二过滤膜25的放置方式是将第二过滤膜25具有折痕的一端放置于靠近第二中心管42的一侧。
第三纯水导布27放置步骤,将第三纯水导布27放置于第二过滤膜25背离第二纯水导布24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纯水导布27放置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二过滤膜25背离第二纯水导布24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在第二过滤膜25背离第二纯水导布24一侧打胶的方式与上述打胶方式相同,第二过滤膜25背离第二纯水导布24一侧的胶水同样可以渗透第三纯水导布27,将第三纯水导布27与第五过滤膜15粘连。
第二过滤部13翻转步骤,将第二过滤部13围绕第二中心管42翻转至第三纯水导布27背离第二过滤膜25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组件20包括第一过滤膜22和第二过滤膜25两个过滤膜,当然也可在第三纯水导布27背离第二过滤膜25的一侧放置其他过滤膜和纯水导布。过滤膜的数量越多,水的过滤精度越高,过滤膜的数量具体根据需要输出的水质需求进行设定。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对第二过滤部13进行翻转是将第二过滤部13围绕第二中心管42逆时针翻转180°,使得位于第二过滤部13一侧的第五过滤膜15与第三纯水导布27贴合。
第二过滤组件30放置步骤,将第二过滤组件30放置于第二过滤部13背离第三纯水导布27的一侧。
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过滤组件30包括第四纯水导布31、对折的第三过滤膜32、第三滤网33、第五纯水导布34、对折的第四过滤膜35和第四滤网36;第三滤网33夹持于对折的第三过滤膜32之间,第四滤网36夹持于对折的第四过滤膜35之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折第三过滤膜32的过程中,是将第三过滤膜32沿着第三过滤膜32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折,此时第三过滤膜32的长度减半。再将第三滤网33夹持于对折的第三过滤膜32之间,第三滤网33的长度为第三过滤膜32长度的一半。第四过滤膜35的对折方式与第三过滤膜32的对折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还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二过滤组件30放置于第二过滤部13背离第三纯水导布27的一侧(第二过滤组件30放置步骤)的步骤包括:
第四纯水导布31放置步骤,将第四纯水导布31放置于第二过滤部13背离第三纯水导布27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第四纯水导布31放置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二过滤部13背离第三纯水导布27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在第二过滤部13背离第三纯水导布27的一侧打胶,即在第六过滤膜16背离第五过滤网14的一侧打胶。在第二过滤部13背离第三纯水导布27的一侧打胶的方式与上述打胶方式相同,第二过滤部13背离第三纯水导布27一侧的胶水同样可以渗透第四纯水导布31将第四纯水导布31与第三过滤膜32粘连。
第三过滤膜32放置步骤,将第三过滤膜32放置于第四纯水导布31背离第二过滤部13的一侧;
第三过滤膜32的放置方式是将第三过滤膜32具有折痕的一端放置于靠近第一中心管41的一侧。
第五纯水导布34放置步骤,将第五纯水导布34放置于第三过滤膜32背离第四纯水导布31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第五纯水导布34放置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三过滤膜32背离第四纯水导布31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在第三过滤膜32背离第四纯水导布31的一侧打胶的方式与上述打胶方式相同,第三过滤膜32背离第四纯水导布31一侧的胶水同样可以渗透第五纯水导布34,将第五纯水导布34与第四过滤膜35粘连。
第四过滤膜35放置步骤,将第四过滤膜35放置于第五纯水导布34背离第三过滤膜32的一侧。
放置第四过滤膜35的放置方式是将第四过滤膜35具有折痕的一端放置于靠近第一中心管41的一侧。第一过滤膜22、第二过滤膜25以及第五过滤膜15的材质相同,均为NF膜。第三过滤膜32、第四过滤膜35以及第六过滤膜16的材质相同,均为RO膜。当然过滤膜的具体类型并不限定于此,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滤组件30包括第三过滤膜32和第四过滤膜35两个过滤膜,当然也可在第四过滤膜35背离第五纯水导布34一侧放置其他过滤膜和纯水导布。过滤膜的数量越多,水的过滤精度越高,第二过滤组件30的过滤膜数量具体根据需要输出的水质需求进行设定。
还可以理解的是,第四过滤膜35放置步骤之后,或者过滤膜组件10放置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六纯水导布37的一端与第一中心管41连接。
设置第六纯水导布37的目的在于将第四过滤膜35与第六过滤膜16分隔开,在第四过滤膜35与第六过滤膜16之间形成水流流道。第六纯水导布37的长度大于过滤膜组件10的长度,以使得过滤膜组件10的过滤部与过滤组件绕设于中心管组件的外周之后,第六纯水导布37还有一部分没有缠绕完毕,可将第六纯水导布37剩余部分围绕滤芯的外周面继续缠绕几圈,将过滤膜组件10和过滤组件包裹在内部,使得相邻两个过滤之间贴合紧密。当然,第六纯水导布37的设置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在任意步骤设置第六纯水导布37。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无论第六纯水导布37是在哪个步骤进行设置,第六纯水导布37设置之后需要位于第六过滤膜16背离第五过滤网14的一侧,即第六纯水导布37位于第四过滤膜35与第六过滤膜16之间。
下面结合图1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滤芯卷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六纯水导布37的一端与第一中心管41连接;
将过滤膜组件10的夹持部11沿着第一中心管41的长度方向放置于第六纯水导布37背离第一中心管41的一侧;
在第一过滤部12背离第一中心管41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在第一过滤部12背离第一中心管41的一侧放置第一纯水导布21;
将第二中心管42放置于第一纯水导布21背离第一过滤部12的一侧,并与第一中心管41扣合,以使得第一纯水导布21的夹持部11与过滤膜组件10的夹持部11夹持于第一中心管41与第二中心管42之间;
将第一过滤膜22放置于第一纯水导布21背离第一过滤部12的一侧;
在第一过滤膜22背离第一纯水导布21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将第二纯水导布24放置于第一过滤膜22背离第一纯水导布21的一侧;
将第二过滤膜25放置于第二纯水导布24背离第一过滤膜22的一侧;
在第二过滤膜25背离第二纯水导布24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将第三纯水导布27放置于第二过滤膜25背离第二纯水导布24的一侧;
将第二过滤部13围绕第二中心管42翻转至第三纯水导布27背离第二过滤膜25的一侧;
在第二过滤部13背离第三纯水导布27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将第四纯水导布31放置于第二过滤部13背离第三纯水导布27的一侧;
将第三过滤膜32放置于第四纯水导布31背离第二过滤部13的一侧;
在第三过滤膜32背离第四纯水导布31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将第五纯水导布34放置于第三过滤膜32背离第四纯水导布31的一侧;
将第四过滤膜35放置于第五纯水导布34背离第三过滤膜32的一侧。
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净水器滤芯,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滤芯,滤芯基于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滤芯卷膜方法卷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器滤芯,由于可以一芯输出多种水质;减少了滤芯的数量,有效减小了净水器的体积,简化了净水器的结构,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滤芯卷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过滤膜组件、至少两个不同的过滤组件和中心管组件;其中,所述中心管组件包括至少两根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数量与所述过滤组件的数量相同,且至少两个所述过滤组件不相同;所述卷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过滤膜组件夹持步骤,将所述过滤膜组件的夹持部沿着所述中心管的长度方向夹持于对应的相邻两个所述中心管之间;
过滤组件放置步骤,所述过滤膜组件的相邻两个过滤部之间放置一个所述过滤组件;
滤芯卷制步骤,将所述过滤膜组件的过滤部与所述过滤组件绕设于所述中心管组件的外周,其中,一个所述中心管的进水侧被所述过滤膜组件的过滤部以及对应的一个所述过滤组件覆盖,使未被过滤的原水在分别进入不同的所述中心管的流道之前先经过对应的所述过滤膜组件的过滤部和对应的所述过滤组件进行过滤后再从所述中心管的流道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卷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组件包括第一中心管和第二中心管,所述过滤膜组件的中部形成所述夹持部,并在两端分别形成的第一过滤部与第二过滤部;所述夹持部夹持于所述第一中心管和所述第二中心管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卷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组件夹持步骤包括:
过滤膜组件放置步骤,将所述夹持部沿着所述第一中心管的长度方向放置于所述第一中心管的一侧;
第一纯水导布放置步骤,所述第一过滤部背离所述第一中心管的一侧放置第一纯水导布;
第二中心管安装步骤,将所述第二中心管放置于所述第一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一过滤部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中心管扣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芯卷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纯水导布放置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过滤部背离所述第一中心管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滤芯卷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膜、第一滤网、第二纯水导布、第二过滤膜、第二滤网和第三纯水导布,所述第一滤网夹持于对折的所述第一过滤膜之间,所述第二滤网夹持于对折的所述第二过滤膜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芯卷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放置步骤包括:
第一过滤膜放置步骤,将所述第一过滤膜放置于所述第一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一过滤部的一侧;
第二纯水导布放置步骤,将所述第二纯水导布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膜背离所述第一纯水导布的一侧;
第二过滤膜放置步骤,将所述第二过滤膜放置于所述第二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一过滤膜的一侧;
第三纯水导布放置步骤,将所述第三纯水导布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膜背离所述第二纯水导布的一侧;
第二过滤部翻转步骤,将所述第二过滤部围绕所述第二中心管翻转至所述第三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二过滤膜的一侧;
第二过滤组件放置步骤,将所述第二过滤组件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部背离所述第三纯水导布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芯卷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纯水导布放置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过滤膜背离所述第一纯水导布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芯卷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纯水导布放置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二过滤膜背离所述第二纯水导布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芯卷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第四纯水导布、第三过滤膜、第三滤网、第五纯水导布、第四过滤膜和第四滤网;所述第三滤网夹持于对折的所述第三过滤膜之间,所述第四滤网夹持于对折的所述第四过滤膜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滤芯卷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放置步骤包括:
第四纯水导布放置步骤,将所述第四纯水导布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部背离所述第三纯水导布的一侧;
第三过滤膜放置步骤,将所述第三过滤膜放置于所述第四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二过滤部的一侧;
第五纯水导布放置步骤,将所述第五纯水导布放置于所述第三过滤膜背离所述第四纯水导布的一侧;
第四过滤膜放置步骤,将所述第四过滤膜放置于所述第五纯水导布背离所述第三过滤膜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滤芯卷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纯水导布放置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二过滤部背离所述第三纯水导布的一侧按照预定轨迹打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滤芯卷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过滤膜放置步骤之后,或者在所述过滤膜组件放置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六纯水导布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中心管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滤芯卷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组件包括第五过滤网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五过滤网两侧的第五过滤膜与第六过滤膜,所述第一过滤膜、所述第二过滤膜以及所述第五过滤膜的材质相同,所述第三过滤膜、所述第四过滤膜以及所述第六过滤膜的材质相同。
14.一种净水器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滤芯,所述滤芯基于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滤芯卷膜方法卷制。
CN202210912100.6A 2022-07-29 2022-07-29 滤芯卷膜方法及滤芯 Active CN1151553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2100.6A CN115155318B (zh) 2022-07-29 2022-07-29 滤芯卷膜方法及滤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2100.6A CN115155318B (zh) 2022-07-29 2022-07-29 滤芯卷膜方法及滤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5318A CN115155318A (zh) 2022-10-11
CN115155318B true CN115155318B (zh) 2023-06-20

Family

ID=83477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12100.6A Active CN115155318B (zh) 2022-07-29 2022-07-29 滤芯卷膜方法及滤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531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71788B2 (ja) * 1998-01-26 2003-01-27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スパイラル型膜モジュール
CN104492267B (zh) * 2014-11-24 2016-08-31 韩佳(上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体化复合卷式膜
CN105435637A (zh) * 2015-12-30 2016-03-30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过滤膜组件和具有它的净水设备
CN207941400U (zh) * 2018-01-11 2018-10-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滤芯的中心管以及滤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5318A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42588B2 (en) Method for applying tape layer to outer periphery of spiral wound module
US8991027B2 (en) Spiral wound filtration module
US20120103454A1 (en) Spiral wound membrane element product water tube with external flow grooves
KR101593341B1 (ko) 스파이럴형 분리막 엘리먼트용 단부재, 스파이럴형 분리막 엘리먼트 및 분리막 모듈
CN102481522A (zh) 包含具有毛细管通道的膜片材的过滤组件
WO1989009640A1 (en) Spirally-wrapped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cell
CN105435637A (zh) 过滤膜组件和具有它的净水设备
CN115155318B (zh) 滤芯卷膜方法及滤芯
GB2164871A (en) Membrane cartridge/element
CN113083020A (zh) 反渗透滤芯及其端盖
CN212188610U (zh) 膜组件、滤芯组件和净水设备
CN115159710B (zh) 滤芯装置及净水设备
CN114849480A (zh) 高效率膜元件及生产工艺
CN115350593B (zh) 卷式膜元件的制作方法及所得卷式膜元件
CN218188970U (zh) 卷式膜元件及滤芯
CN205627639U (zh) 过滤膜组件和具有它的净水设备
CN115159707B (zh) 滤芯及净水设备
CN212687635U (zh) 膜组件、滤芯组件和净水设备
WO2017113555A1 (zh) 过滤膜组件和具有它的净水设备
CN115159706B (zh) 净水器、水质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RU2108142C1 (ru) Мембранный рулонный элемент
JPS59150505A (ja) 液体分離装置
CN217939767U (zh) 分体式高效膜单元及滤芯
JP2022543640A (ja) スパイラル型エレメントのための好ましい流路
CN219567648U (zh) 过滤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