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88970U - 卷式膜元件及滤芯 - Google Patents

卷式膜元件及滤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88970U
CN218188970U CN202221992935.9U CN202221992935U CN218188970U CN 218188970 U CN218188970 U CN 218188970U CN 202221992935 U CN202221992935 U CN 202221992935U CN 218188970 U CN218188970 U CN 218188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brane
pure water
water guide
pipe
half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929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安泺
杨玖林
玄珍雨
蔡雪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icro Midea Filt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icro Midea Filt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icro Midea Filt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icro Midea Filt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929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88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88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889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式膜元件及滤芯,卷式膜元件包括:中心管,包括第一半管和第二半管,第一半管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半管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一膜件,第一膜件环绕于中心管而形成第一螺旋通道;第一纯水导布;第二膜件,第二膜件环绕于中心管而形成第二螺旋通道;第二纯水导布;进水滤网;原水可以通过第一膜件的正面渗透到第一膜件的反面从而形成纯水而到达第一螺旋通道内,纯水随着第一螺旋通道内的第一纯水导布螺旋移动进而通过第一通孔进入第一半管内;原水可以通过第二膜件的正面渗透到第二膜件的反面从而形成纯水而到达第二螺旋通道内,纯水随着第二螺旋通道内的第二纯水导布螺旋移动进而通过第二通孔进入第二半管内。

Description

卷式膜元件及滤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式膜元件及滤芯。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反渗透净水器由于其极高的过滤精度和使用周期而深受用户喜爱,而随着人们对健康水的进一步追求,水质可调节在未来有望成为新的潮流,即需要满足人们可以实现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下使用不同水质的水。而目前主流的几种调节水质的方式有:通过净水器同时安装有不同的过滤精度的卷式膜元件进行水质过滤调节,这样无可避免地出现净水器体积过大、制造成本过高、水路系统复杂难以维护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卷式膜元件及滤芯,该卷式膜元件能同时过滤出两种不同的水质出来,且在过滤过程中这两种水质互不干涉,避免了采用多种膜元件而增大体积,同时节省成本,也避免了净水机需要安装多种膜元件而导致水路系统复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式膜元件,所述卷式膜元件包括:
中心管,包括第一半管和第二半管,所述第一半管与所述第二半管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半管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半管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
第一膜件,穿插于所述第一半管和所述第二半管之间并且包裹所述第一半管,所述第一膜件环绕于所述中心管而形成第一螺旋通道;
第一纯水导布,所述第一纯水导布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半管连接,所述第一纯水导布位于所述第一螺旋通道内;
第二膜件,穿插于所述第一半管和所述第二半管之间并且包裹所述第二半管,所述第二膜件环绕于所述中心管而形成第二螺旋通道;
第二纯水导布,所述第二纯水导布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半管连接,所述第二纯水导布位于所述第二螺旋通道内;
进水滤网,穿插于所述第一膜件和所述第二膜件之间且环绕于所述中心管以将所述第一螺旋通道和所述第二螺旋通道相互分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卷式膜元件,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原水可以通过第一膜件的正面渗透到第一膜件的反面从而形成纯水而到达第一螺旋通道内,纯水跟随着第一螺旋通道内的第一纯水导布螺旋移动进而通过第一通孔进入第一半管内;原水还可以通过第二膜件的正面渗透到第二膜件的反面从而形成纯水而到达第二螺旋通道内,纯水跟随着第二螺旋通道内的第二纯水导布螺旋移动进而通过第二通孔进入第二半管内;进水滤网将第一螺旋通道和第二螺旋通道相互分隔开来;当第一膜件和第二膜件的过滤膜不相同时,卷式膜元件可以同时过滤出不同的水质出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卷式膜元件还包括多个第一膜组,多个第一膜组依次打胶固定层叠于所述第一纯水导布上,所述第一膜组跟随所述第一膜件螺旋环绕于所述中心管,所述第一膜件位于所述第一膜组和所述进水滤网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膜组包括第三纯水导布、第一过滤膜和第一进水隔网,所述第一过滤膜的正面对折,所述第一进水隔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膜的相对的正面之间,所述第三纯水导布通过打胶固定在所述第一过滤膜的反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过滤膜对折后的折边为第一折边,所述第一过滤膜以所述第一折边为分界线分为第一膜页和第二膜页,所述第一膜页的反面与所述第三纯水导布进行打胶层叠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膜组与所述第一纯水导布的连接关系为:所述第一膜组的所述第二膜页的反面与所述第一纯水导布进行打胶层叠固定;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膜组的连接关系为:一所述第一膜组的所述第三纯水导布与另一所述第一膜组的所述第二膜页的反面进行打胶层叠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卷式膜元件还包括多个第二膜组,多个第二膜组依次打胶固定层叠于所述第二纯水导布上,所述第二膜组跟随所述第二膜件螺旋环绕于所述中心管,所述第二膜件位于所述第二膜组和所述进水滤网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膜组包括第四纯水导布、第二过滤膜和第二进水隔网,所述第二过滤膜的正面对折,所述第二进水隔网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膜的相对的正面之间,所述第四纯水导布通过打胶固定在所述第二过滤膜的反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过滤膜对折后的折边为第二折边,所述第二过滤膜以所述第二折边为分界线分为第三膜页和第四膜页,所述第三膜页的反面与所述第四纯水导布进行打胶层叠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膜组与所述第二纯水导布的连接关系为:所述第二膜组的所述第四膜页的反面与所述第二纯水导布进行打胶层叠固定;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膜组的连接关系为:一所述第二膜组的所述第四纯水导布与另一所述第二膜组的所述第四膜页的反面进行打胶层叠固定。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滤芯,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卷式膜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滤芯内安装了这个卷式膜元件,原水可以通过第一膜件的正面渗透到第一膜件的反面从而形成纯水而到达第一螺旋通道内,纯水跟随着第一螺旋通道内的第一纯水导布螺旋移动进而通过第一通孔进入第一半管内;原水还可以通过第二膜件的正面渗透到第二膜件的反面从而形成纯水而到达第二螺旋通道内,纯水跟随着第二螺旋通道内的第二纯水导布螺旋移动进而通过第二通孔进入第二半管内;进水滤网将第一螺旋通道和第二螺旋通道相互分隔开来;当第一膜件和第二膜件的过滤膜不相同时,滤芯就可以通过两个不同的出水口分别与第一半管和第二半管连通,让滤芯可以同时过滤出两种不同的水质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卷式膜元件在卷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卷式膜元件在卷制前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卷式膜元件在卷制前的另一角度下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卷式膜元件在卷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卷式膜元件在卷制前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卷式膜元件在卷制前的另一角度下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第一膜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第二膜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中心管100、第一半管110、第一通孔115、第二半管120、第二通孔125;
第一膜件200、第一纯水导布210、第二膜件220、第二纯水导布230、第一螺旋通道240、第二螺旋通道250、进水滤网260、打胶线270;
第一膜组300、第三纯水导布310、第一进水隔网320、第一过滤膜330、第一折边331、第一膜页332、第二膜页333;
第二膜组400、第四纯水导布410、第二进水隔网420、第二过滤膜430、第二折边431、第三膜页432、第四膜页4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4,卷式膜元件包括中心管100、第一膜件200、第一纯水导布210、第二膜件220、第二纯水导布230和进水滤网260,中心管100包括第一半管110和第二半管120,第一半管110和第二半管120平行且相对设置;第一半管110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15,第二半管120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25;第一膜件200、第一纯水导布210、第二膜件220、第二纯水导布230和进水滤网260的形状均为长方形。参照图2和图3,在卷制之前,第一膜件200穿插在第一半管110和第二半管120之间,第一半管110位于第二半管120的正上方,第一半管110和第二半管120的轴线沿前后方向,第一半管110和第二半管120,第一膜件200的长边的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第二膜件220位于第一膜件200的下方,第二膜件220的长边的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进水滤网260位于第一膜件200和第二膜件220之间,进水滤网260的长边的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第一膜件200、第二膜件220和进水滤网260均以第二半管120为分界线均匀地分成两部分而分别位于第二半管120的左右两侧,第一纯水导布210的左端焊接在第一半管110上,第一纯水导布210层叠在第一膜件200的上方,第一纯水导布210与第一膜件200通过打胶固定在一起;第二纯水导布230的右端焊接在第二半管120上,第二纯水导布230层叠在第二膜件220的下方,第二纯水导布230与第二膜件220通过打胶固定在一起。参照图4,在卷制之后,即第一膜件200、第一纯水导布210、第二膜件220、第二纯水导布230和进水滤网260共同绕中心管100以逆时针的方向进行卷制之后,第一半管110和第二半管120在卷制之后相对固定捆绑在一起,第一膜件200包裹着第一半管110而且同时绕第一半管110和第二半管120旋转从而形成第一螺旋通道240,第一纯水导布210位于第一螺旋通道240内,第二膜件220包裹着第二半管120而且同时绕第一半管110和第二半管120旋转从而形成第二螺旋通道250,第二纯水导布230位于第二螺旋通道250内,进水隔网将第一螺旋通道240和第二螺旋通道250相互分隔开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膜件200和第二膜件220为过滤膜,过滤膜有正反面之分,原水通过过滤膜的正面渗透到反面从而形成纯水,在图2和图3中,第一膜件200的反面朝向第一半管110,第二膜件220的反面朝向第二半管120,在图4中,第一膜件200的两个反面相对设置,即第一膜件200的两个反面之间形成了第一螺旋通道240,第二膜件220的两个反面相对设置,即第二膜件220的两个反面之间形成了第二螺旋通道250。
可以理解的是,原水可以通过第一膜件200的正面渗透到第一膜件200的反面从而形成纯水而到达第一螺旋通道240内,纯水跟随着第一螺旋通道240内的第一纯水导布210螺旋移动进而通过第一通孔115进入第一半管110内;原水还可以通过第二膜件220的正面渗透到第二膜件220的反面从而形成纯水而到达第二螺旋通道250内,纯水跟随着第二螺旋通道250内的第二纯水导布230螺旋移动进而通过第二通孔125进入第二半管120内;当第一膜件200和第二膜件220的过滤膜不相同时,例如,第一膜件200为反渗透膜,即第一膜件200为RO膜,第二膜件220为纳滤膜,即第二膜件220为NF膜,这样可以实现卷式膜元件可以同时过滤出RO水和NF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卷式膜元件还包括多个第一膜组300,参照图5至图7,卷式膜元件还包括两个第一膜组300,两个第一膜组300依次打胶固定层叠在第一纯水导布210的上方,可以理解的是,在卷制完成后,第一膜组300跟随着第一膜件200螺旋环绕于中心管100,第一膜组300和第一半管110连接,第一膜组300可以提高卷式膜元件的过滤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5至图7,第一膜组300包括第三纯水导布310、第一过滤膜330和第一进水隔网320,第一过滤膜330的正面对折,第一进水隔网320位于第一过滤膜330的相对的正面之间,第三纯水导布310通过打胶固定在第一过滤膜330的反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膜件200和第一过滤膜330均为反渗透膜。
可以理解的是,原水流经第一进水隔网320和第一过滤膜330的正面之间的间隙后,渗透到第一过滤膜330的反面那一侧,然后跟随着第三纯水导布310螺旋进入第一半管110内。
还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7,第三纯水导布310的形状为长方形,第三纯水导布310和第一过滤膜330的反面打胶固定形成打胶线270,打胶线270位于第三纯水导布310的两条长边和一条短边的边缘,而第三纯水导布310没有打胶线270的另一条短边与第一半管110连接,这样可以让从第一过滤膜330的正面渗透到第一过滤膜330的反面的纯水在第三纯水导布310的引导下往没有打胶线270的一侧的短边方向移动,即往第一半管110的方向移动,在卷制之后,也就是纯水在第三纯水导布310的引导下螺旋进入第一半管110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5至图7,第一过滤膜330对折后的折边为第一折边331,第一过滤膜330以第一折边331为分界线分为第一膜页332和第二膜页333,第一膜页332的反面与第三纯水导布310层叠打胶固定在一起,第一折边331位于靠近第一半管110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5和图6,第一膜组300和第一纯水导布210的连接关系为:第一膜组300的第二膜页333的反面与第一纯水导布210层叠打胶固定在一起;相邻两个第一膜组300的连接关系为:位于下方的第一膜组300的第三纯水导布310与位于上方的另一个第一膜组300的第二膜页333的反面层叠打胶固定在一起。
可以理解的是,当原水进入一个第一膜组300的第一过滤膜330正面相对的间隙后,原水可以渗透到这个第一膜组300的第一膜页332的反面进而在这个第一膜组300的第三纯水导布310的引导下进入第一半管110内;原水也可以渗透到这个第一膜组300的第二膜页333的反面进而在另一个第一膜组300的第三纯水导布310的引导下进入第一半管110;而且,当这个第一膜组300的一侧与第一纯水导布210连接时,原水可以从这个第一膜组300的第一过滤膜330的正面渗透到反面从而在第一纯水导布210的引导下进入第一半管110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卷式膜元件还包括多个第二膜组400,参照图5,图6和图8,卷式膜元件还包括两个第二膜组400,两个第二膜组400依次打胶固定层叠在第二纯水导布230的下方,可以理解的是,在卷制完成后,第二膜组400跟随着第二膜件220螺旋环绕于中心管100,第二膜组400和第二半管120连接,第二膜组400可以提高卷式膜元件的过滤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5,图6和图8,第二膜组400包括第四纯水导布410、第二过滤膜430和第二进水隔网420,第二过滤膜430的正面对折,第二进水隔网420位于第二过滤膜430的相对的正面之间,第四纯水导布410通过打胶固定在第二过滤膜430的反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膜件220和第二过滤膜430均为纳滤膜。
可以理解的是,原水流经第二进水隔网420和第二过滤膜430的正面之间的间隙后,渗透到第二过滤膜430的反面那一侧,然后跟随着第四纯水导布410螺旋进入第二半管120内。
还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8,第四纯水导布410的形状为长方形,第四纯水导布410和第二过滤膜430的反面打胶固定形成打胶线270,打胶线270位于第四纯水导布410的两条长边和一条短边的边缘,而第四纯水导布410没有打胶线270的另一条短边与第二半管120连接,这样可以让从第二过滤膜430的正面渗透到第二过滤膜430的反面的纯水在第四纯水导布410的引导下往没有打胶线270的一侧的短边方向移动,即往第二半管120的方向移动,在卷制之后,也就是纯水在第四纯水导布410的引导下螺旋进入第二半管120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5,图6和图8,第二过滤膜430对折后的折边为第二折边431,第二过滤膜430以第二折边431为分界线分为第三膜页432和第四膜页433,第三膜页432的反面与第四纯水导布410层叠打胶固定在一起,第二折边431位于靠近第二半管120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5和图6,第二膜组400和第二纯水导布230的连接关系为:第二膜组400的第四膜页433的反面与第二纯水导布230层叠打胶固定在一起;相邻两个第二膜组400的连接关系为:位于上方的第二膜组400的第四纯水导布410与位于下方的另一个第二膜组400的第四膜页433的反面层叠打胶固定在一起。
可以理解的是,当原水进入一个第二膜组400的第二过滤膜430正面相对的间隙后,原水可以渗透到这个第二膜组400的第三膜页432的反面进而在这个第二膜组400的第四纯水导布410的引导下进入第二半管120内;原水也可以渗透到这个第二膜组400的第四膜页433的反面进而在另一个第二膜组400的第四纯水导布410的引导下进入第二半管120;而且,当这个第二膜组400的一侧与第二纯水导布230连接时,原水可以从这个第二膜组400的第二过滤膜430的正面渗透到反面从而在第二纯水导布230的引导下进入第二半管120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卷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心管(100),包括第一半管(110)和第二半管(120),所述第一半管(110)与所述第二半管(120)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半管(110)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115),所述第二半管(120)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125);
第一膜件(200),穿插于所述第一半管(110)和所述第二半管(120)之间并且包裹所述第一半管(110),所述第一膜件(200)环绕于所述中心管(100)而形成第一螺旋通道(240);
第一纯水导布(210),所述第一纯水导布(2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半管(110)连接,所述第一纯水导布(210)位于所述第一螺旋通道(240)内;
第二膜件(220),穿插于所述第一半管(110)和所述第二半管(120)之间并且包裹所述第二半管(120),所述第二膜件(220)环绕于所述中心管(100)而形成第二螺旋通道(250);
第二纯水导布(230),所述第二纯水导布(23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半管(120)连接,所述第二纯水导布(230)位于所述第二螺旋通道(250)内;
进水滤网(260),穿插于所述第一膜件(200)和所述第二膜件(220)之间且环绕于所述中心管(100)以将所述第一螺旋通道(240)和所述第二螺旋通道(250)相互分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式膜元件还包括多个第一膜组(300),多个第一膜组(300)依次打胶固定层叠于所述第一纯水导布(210)上,所述第一膜组(300)跟随所述第一膜件(200)螺旋环绕于所述中心管(100),所述第一膜件(200)位于所述第一膜组(300)和所述进水滤网(26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组(300)包括第三纯水导布(310)、第一过滤膜(330)和第一进水隔网(320),所述第一过滤膜(330)的正面对折,所述第一进水隔网(320)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膜(330)的相对的正面之间,所述第三纯水导布(310)通过打胶固定在所述第一过滤膜(330)的反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膜(330)对折后的折边为第一折边(331),所述第一过滤膜(330)以所述第一折边(331)为分界线分为第一膜页(332)和第二膜页(333),所述第一膜页(332)的反面与所述第三纯水导布(310)进行打胶层叠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组(300)与所述第一纯水导布(210)的连接关系为:所述第一膜组(300)的所述第二膜页(333)的反面与所述第一纯水导布(210)进行打胶层叠固定;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膜组(300)的连接关系为:一所述第一膜组(300)的所述第三纯水导布(310)与另一所述第一膜组(300)的所述第二膜页(333)的反面进行打胶层叠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式膜元件还包括多个第二膜组(400),多个第二膜组(400)依次打胶固定层叠于所述第二纯水导布(230)上,所述第二膜组(400)跟随所述第二膜件(220)螺旋环绕于所述中心管(100),所述第二膜件(220)位于所述第二膜组(400)和所述进水滤网(26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膜组(400)包括第四纯水导布(410)、第二过滤膜(430)和第二进水隔网(420),所述第二过滤膜(430)的正面对折,所述第二进水隔网(420)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膜(430)的相对的正面之间,所述第四纯水导布(410)通过打胶固定在所述第二过滤膜(430)的反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膜(430)对折后的折边为第二折边(431),所述第二过滤膜(430)以所述第二折边(431)为分界线分为第三膜页(432)和第四膜页(433),所述第三膜页(432)的反面与所述第四纯水导布(410)进行打胶层叠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膜组(400)与所述第二纯水导布(230)的连接关系为:所述第二膜组(400)的所述第四膜页(433)的反面与所述第二纯水导布(230)进行打胶层叠固定;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膜组(400)的连接关系为:一所述第二膜组(400)的所述第四纯水导布(410)与另一所述第二膜组(400)的所述第四膜页(433)的反面进行打胶层叠固定。
10.一种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卷式膜元件。
CN202221992935.9U 2022-07-29 2022-07-29 卷式膜元件及滤芯 Active CN218188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2935.9U CN218188970U (zh) 2022-07-29 2022-07-29 卷式膜元件及滤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2935.9U CN218188970U (zh) 2022-07-29 2022-07-29 卷式膜元件及滤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88970U true CN218188970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52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92935.9U Active CN218188970U (zh) 2022-07-29 2022-07-29 卷式膜元件及滤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889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5637A (zh) 过滤膜组件和具有它的净水设备
CN213112754U (zh) 双出水式结构及具有其的滤芯
CN218188970U (zh) 卷式膜元件及滤芯
WO2021051705A1 (zh) 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和净水系统
CN105268323A (zh) 多膜叶卷式膜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3083020B (zh) 反渗透滤芯及其端盖
CN110508138B (zh) 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制作方法
CN115350593B (zh) 卷式膜元件的制作方法及所得卷式膜元件
CN114602320B (zh) 一种级段式滤芯的制作方法
CN212188610U (zh) 膜组件、滤芯组件和净水设备
JPH0771623B2 (ja) スパイラル型膜エレメント
CN212215145U (zh) 侧流式净水膜结构及滤芯
CN205182525U (zh) 多膜叶卷式膜元件
CN113120994A (zh) 反渗透滤芯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滤芯组件和净水机
CN114259873A (zh) 多膜页反渗透膜元件卷制方法
CN211620014U (zh) 侧流式反渗透膜结构
CN215693195U (zh) 滤膜组件、滤芯及净水器
CN115738730B (zh) 一种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及具有其的净水机
CN210752126U (zh) 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和净水系统
CN110605024A (zh) 一种反渗透膜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WO2017113555A1 (zh) 过滤膜组件和具有它的净水设备
CN220968708U (zh) 膜元件、滤芯及净水装置
CN205627639U (zh) 过滤膜组件和具有它的净水设备
CN216024139U (zh) 一种单端密封的反渗透膜结构及反渗透膜滤芯
CN117654282A (zh) 抗污染卷式膜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