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5419A - 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5419A
CN115155419A CN202210920532.1A CN202210920532A CN115155419A CN 115155419 A CN115155419 A CN 115155419A CN 202210920532 A CN202210920532 A CN 202210920532A CN 115155419 A CN115155419 A CN 115155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carbon source
fixedly connected
composite carb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205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婷婷
张凤光
吴嘉韵
许丁元
陈月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li Environ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li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li Environ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li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205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54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5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541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80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82Combinations of dissimilar mix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1/00Dissolving
    • B01F21/02Meth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1/00Dissolving
    • B01F21/10Dissolving using driven stirr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09Mixing systems, i.e. flow charts or diagrams for components having more than two different of undetermined agglomeration states, e.g. supercritical st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5/00Flow mixers; Mixers for falling materials, e.g. solid particles
    • B01F25/70Spray-mixers, e.g. for mixing intersecting sheets of material
    • B01F25/72Spray-mixers, e.g. for mixing intersecting sheets of material with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05Stirrers
    • B01F27/11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tirrers
    • B01F27/19Stirrers with two or more mixing elements mounted in sequence on the same axis
    • B01F27/191Stirrers with two or more mixing elements mounted in sequence on the same axis with similar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8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B01F27/9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with paddles or a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40Mixers using gas or liquid agitation, e.g. with air supply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40Mixers using gas or liquid agitation, e.g. with air supply tubes
    • B01F33/402Mixers using gas or liquid agitation, e.g. with air supply tubes comprising supplementary stirr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71Feed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71Feed mechanisms
    • B01F35/712Feed mechanisms for feeding flu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02F3/34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nzyme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5/00Use of specific compounds during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5/06Nutrients for stimulating the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制备方法,S1、原料秤选:根据待生产的复合碳源的功能选择合适的原料,并对原料进行称重,并调配成合适浓度的溶液,并将调配好的原料添加到添料顶桶内部;S2、添料混合:通过循环底泵将添料顶桶内部原料进行以雾状的形式添加中心混合桶内部,本发明通过雾化喷头与强气流之间的相互配合,使雾化后的各类原料凝结液化的过程中便可以进行初步混合,同时通过中心混合桶内部各组件的辅助,使中心混合桶内部液化滴落的混合液会被高速转动的送风桨叶重新打散并继续通过高速气流进行混合,使各类原料凝结和打散过程中进行充分混合,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复合碳源内部各液体原料之间的混合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碳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碳源主要成分是食品级葡萄糖和其他物质的复配,可以作为替代醋酸钠投入到污水处理当中,增加污水处理速度与效果,复合碳源犹为重要的是污水处理效果,要好于传统处理剂,出水水源颜色更清澈,且无刺激性气味,在复合碳源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复合碳源生产设备;
但是目前复合碳源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采用直接将液体原料添加到混合罐中进行搅拌,受原料自身理化性质的影响,使得各类原料进行长时间搅拌才能进行有效混合,同时受混合罐自身结构的限制,使得混合管每次只能进行定量复合碳源的加工,进而降低了复合碳源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复合碳源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采用直接将液体原料添加到混合罐中进行搅拌,受原料自身理化性质的影响,使得各类原料进行长时间搅拌才能进行有效混合,同时受混合罐自身结构的限制,使得混合管每次只能进行定量复合碳源的加工,进而降低了复合碳源的生产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秤选:根据待生产的复合碳源的功能选择合适的原料,并对原料进行称重,并调配成合适浓度的溶液,并将调配好的原料添加到添料顶桶内部;
S2、添料混合:通过循环底泵将添料顶桶内部原料进行以雾状的形式添加中心混合桶内部,并通过中心混合桶内部的强气流对雾化后的原料进行搅动运输,以实现原料的快速混合;
S3、液化回流:通过收集U型管对中心混合桶内部原料进行引导,并使流动的混合水雾在混合侧网和混合平网的拦截下重新液化,从而实现复合碳源混合物的收集;
S4、转运存放:通过收集横桶对液化后的复合碳源混合物进行临时存放,并通过加热和螺旋网板的搅动去除混合液中的气泡,并在混合物从排料底管底部排出后通过收集桶进行收集,并存放到恒温车间以待后续的取用;
S5、分装储存:将加工完成的复合碳源添加到分装设备内,通过分装设备将复合碳源装入密封容器中,并将分装完成的复合碳源进行收集存放,从而完成复合碳源的全部加工。
优选的,所述复合碳源由以下成分组成:
糖类混合物15-25%,甲醇50-70%,无机盐0.5-1%,纤维素1-1.5,生物酶1-1.5%,消泡剂1-3%,水10-20%。
优选的,所述糖类混合物包括葡萄糖、果糖、木糖和蔗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无机盐为磷盐、钾盐、钠盐、镁盐、钾盐和钙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生物酶为复合蛋白酶和复合脂肪酶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中心混合桶一侧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收集U型管;
所述中心混合桶顶部设置有喷雾式循环混合机构,用于将各类液体原料添加到中心混合桶内部,并通过强气流对雾化的原料进行高效混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复合碳源的混合效率;
所述喷雾式循环混合机构包括上料泵、添料顶桶、上料顶管、上料下管、雾化喷头、中部安装细架、凝结中块、安装侧槽、回流侧板、导流侧杆、支撑底架、驱动电机、送风桨叶、收集底槽、循环底泵、导液细管、喷淋头、辅助电机、旋转竖轴、混合侧网、混合平网、驱动底桨、限位圆框、旋转刮环、牵引绳和转动悬桨;
所述中心混合桶顶端边部通过管道沿圆周方向固定连接有上料泵,所述上料泵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上料泵顶端中部通过管道连接有添料顶桶,所述添料顶桶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上料顶管,所述上料泵底部对应中心混合桶内侧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上料下管,所述上料下管末端底部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
所述中心混合桶内侧中部对应雾化喷头底部位置处焊接有中部安装细架,所述中部安装细架中部嵌入安装有凝结中块,所述凝结中块外侧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安装侧槽,所述安装侧槽内侧顶部嵌入安装有回流侧板,所述安装侧槽内侧底部固定嵌入安装有导流侧杆;
所述中心混合桶内侧底部焊接有支撑底架,所述支撑底架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顶端对应支撑底架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送风桨叶;
所述中心混合桶底端对应支撑底架底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收集底槽,所述收集底槽底部一侧对应中心混合桶外侧位置处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底泵,所述循环底泵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循环底泵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液细管,所述导液细管顶端对应中心混合桶内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喷淋头;
所述收集U型管一侧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辅助电机,所述辅助电机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辅助电机输出轴底部对应收集U型管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旋转竖轴,所述旋转竖轴外侧对应收集U型管内部位置处等距套接有混合侧网,所述旋转竖轴外侧对应混合侧网底部位置处等距均匀套接有驱动底桨;
所述收集U型管另一侧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圆框,所述收集U型管顶端边部活动连接有旋转刮环,所述限位圆框顶端中部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外侧对应旋转刮环内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转动悬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了喷雾式循环混合机构,通过喷雾式循环混合机构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优化了复合碳源的混合过程,通过雾化喷头与强气流之间的相互配合,使雾化后的各类原料凝结液化的过程中便可以进行初步混合,同时通过中心混合桶内部各组件的辅助,使中心混合桶内部液化滴落的混合液会被高速转动的送风桨叶重新打散并继续通过高速气流进行混合,使各类原料凝结和打散过程中进行充分混合,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复合碳源内部各液体原料之间的混合效率;
同时通过混合侧网和混合平网可对混合后的雾状混合物进行快速拦截,从而使雾状混合物可以快速凝结成液体并沿收集U型管内壁滑落以便于收集,并且通过旋转刮环可对收集U型管末端内壁上凝结的水汽进行刮拭收集,进而有效的防止复合碳源在收集U型管内部残留积累,同时通过牵引绳和转动悬桨也可为气流中残留的微量复合碳源液珠提供附着点,进而有效的防止了复合碳源的浪费,进一步提高了复合碳源生产的安全性,同时由于整个复合碳源加工过程中各类原料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因此也将原料持续的向中心混合桶内部进行添加,提高了复合碳源加工过程的流畅性,提升了复合碳源的生产效率。
2.设置了辅助气流循环机构,通过辅助气流循环机构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优化了复合碳源加工过程中的气流循环,通过升降滑板和配重滑块的升降对收集U型管内部的气压进行动态调节,使收集U型管内部的气压可以始终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确保了中心混合桶和收集U型管内部复合碳源加工的正常进行;
同时通过循环顶盒和循环内箱对添料顶桶内部温度和中心混合桶顶部的温度进行调节,有效的防止了原料添加过程中中心混合桶内部温度变化过大而影响正常加工的进行,同时也为中心混合桶内部的雾状混合物提供额外的凝结点,进一步优化了复合碳源的加工过程。
3.设置了排料温度调节循环机构,通过排料温度调节循环机构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优化了复合碳源的收集过程,通过对收集后的复合碳源进行加热和过滤,可以有效的去除复合碳源内部的残留的细小泡沫,进而有效的提高复合碳源产品品质,同时通过局部的温度升降以及对复合碳源搅拌,进一步提高了复合碳源内部溶液的混合效率,同时通过收集网盒和防尘环形网对吸入辅热弧形箱内部的空气进行拦截过滤,进而有效的提高辅热弧形箱内部空气的纯净度;
同时通过导热弧形板有效的提高辅热弧形箱的储热性能,有效的提高了被吸入空气的加热效率,通过补气导管可将热空气导入中心混合桶内部,从而对中心混合桶内部的混合物进行加热,从而提高了复合碳源原料混合环境的温度,有效的提高了复合碳源的混合效率。
综上所述,通过喷雾式循环混合机构、辅助气流循环机构和排料温度调节循环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优化了复合碳源的原料添加和混合过程,使复合碳源内部各类原料在添加过程中始终保持连续进行,进而有效提高了复合碳源加工效率,同时通过加工设备内部的气体循环确保了复合碳源各原料运输的正常进行,同时通过热空气的导入使中心混合桶内部的温度始终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复合碳源加工过程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心混合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喷雾式循环混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收集U型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辅助气流循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底部导气罩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排料温度调节循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辅热弧形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中心混合桶;2、收集U型管;
3、喷雾式循环混合机构;301、上料泵;302、添料顶桶;303、上料顶管;304、上料下管;305、雾化喷头;306、中部安装细架;307、凝结中块;308、安装侧槽;309、回流侧板;310、导流侧杆;311、支撑底架;312、驱动电机;313、送风桨叶;314、收集底槽;315、循环底泵;316、导液细管;317、喷淋头;318、辅助电机;319、旋转竖轴;320、混合侧网;321、混合平网;322、驱动底桨;323、限位圆框;324、旋转刮环;325、牵引绳;326、转动悬桨;
4、辅助气流循环机构;401、安装顶罩;402、限位顶环;403、升降滑板;404、配重滑块;405、排气侧槽;406、防尘罩;407、运气斜管;408、循环顶盒;409、内卷导板;410、输气下管;411、循环内箱;412、外卷导板;413、导气外管;414、底部导气罩;415、进气槽口;
5、排料温度调节循环机构;501、收集横桶;502、转动电机;503、转动横轴;504、螺旋网板;505、导料端管;506、密封阀;507、底部存储桶;508、冷却罩箱;509、防尘环形网;510、导向弧形板;511、排料底管;512、辅热弧形箱;513、导热弧形板;514、电热管;515、转运风机;516、补气导管;517、进气侧口;518、进气侧箱;519、收集网盒;520、防护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秤选:根据待生产的复合碳源的功能选择合适的原料,并对原料进行称重,并调配成合适浓度的溶液,并将调配好的原料添加到添料顶桶302内部;
S2、添料混合:通过循环底泵315将添料顶桶302内部原料进行以雾状的形式添加中心混合桶1内部,并通过中心混合桶1内部的强气流对雾化后的原料进行搅动运输,以实现原料的快速混合;
S3、液化回流:通过收集U型管2对中心混合桶1内部原料进行引导,并使流动的混合水雾在混合侧网320和混合平网321的拦截下重新液化,从而实现复合碳源混合物的收集;
S4、转运存放:通过收集横桶501对液化后的复合碳源混合物进行临时存放,并通过加热和螺旋网板504的搅动去除混合液中的气泡,并在混合物从排料底管511底部排出后通过收集桶进行收集,并存放到恒温车间以待后续的取用;
S5、分装储存:将加工完成的复合碳源添加到分装设备内,通过分装设备将复合碳源装入密封容器中,并将分装完成的复合碳源进行收集存放,从而完成复合碳源的全部加工。
复合碳源由以下成分组成:
糖类混合物20%,甲醇60%,无机盐0.6%,纤维素1.2%,生物酶1.3%,消泡剂2.1%,水14.8%;
糖类混合物包括葡萄糖,无机盐为磷盐,生物酶为复合蛋白酶。
如图2-9所示,中心混合桶1一侧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收集U型管2;
中心混合桶1顶部设置有喷雾式循环混合机构3,用于将各类液体原料添加到中心混合桶1内部,并通过强气流对雾化的原料进行高效混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复合碳源的混合效率;
喷雾式循环混合机构3包括上料泵301、添料顶桶302、上料顶管303、上料下管304、雾化喷头305、中部安装细架306、凝结中块307、安装侧槽308、回流侧板309、导流侧杆310、支撑底架311、驱动电机312、送风桨叶313、收集底槽314、循环底泵315、导液细管316、喷淋头317、辅助电机318、旋转竖轴319、混合侧网320、混合平网321、驱动底桨322、限位圆框323、旋转刮环324、牵引绳325和转动悬桨326;
中心混合桶1顶端边部通过管道沿圆周方向固定连接有上料泵301,上料泵301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上料泵301顶端中部通过管道连接有添料顶桶302,添料顶桶302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上料顶管303,上料泵301底部对应中心混合桶1内侧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上料下管304,上料下管304末端底部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305;
中心混合桶1内侧中部对应雾化喷头305底部位置处焊接有中部安装细架306,中部安装细架306中部嵌入安装有凝结中块307,凝结中块307外侧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安装侧槽308,安装侧槽308内侧顶部嵌入安装有回流侧板309,安装侧槽308内侧底部固定嵌入安装有导流侧杆310,添料顶桶302底端通过支撑杆与中心混合桶1顶部支撑固定连接,雾化喷头305均朝向中心混合桶1中心轴线方向,回流侧板309为倒三角形结构,导流侧杆310顶部设置有导流细槽;
中心混合桶1内侧底部焊接有支撑底架311,支撑底架311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12,驱动电机312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驱动电机312输出轴顶端对应支撑底架311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送风桨叶313;
中心混合桶1底端对应支撑底架311底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收集底槽314,收集底槽314底部一侧对应中心混合桶1外侧位置处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底泵315,循环底泵315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循环底泵315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液细管316,导液细管316顶端对应中心混合桶1内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喷淋头317;
收集U型管2一侧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辅助电机318,辅助电机318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辅助电机318输出轴底部对应收集U型管2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旋转竖轴319,旋转竖轴319外侧对应收集U型管2内部位置处等距套接有混合侧网320,旋转竖轴319外侧对应混合侧网320底部位置处等距均匀套接有驱动底桨322;
收集U型管2另一侧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圆框323,收集U型管2顶端边部活动连接有旋转刮环324,限位圆框323顶端中部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牵引绳325,牵引绳325外侧对应旋转刮环324内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转动悬桨326,支撑底架311底部对应驱动电机312外侧位置处设置有隔离防护罩,喷淋头317位于送风桨叶313顶部和凝结中块307中间,混合侧网320和驱动底桨322侧面与收集U型管2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旋转刮环324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螺旋刮板,旋转刮环324侧面与收集U型管2内壁之间紧密滑动贴合,转动悬桨326侧面与旋转刮环324之间固定连接,通过喷雾式循环混合机构3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优化了复合碳源的混合过程,通过雾化喷头305与强气流之间的相互配合,使雾化后的各类原料凝结液化的过程中便可以进行初步混合,同时通过中心混合桶1内部各组件的辅助,使中心混合桶1内部液化滴落的混合液会被高速转动的送风桨叶313重新打散并继续通过高速气流进行混合,使各类原料凝结和打散过程中进行充分混合,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复合碳源内部各液体原料之间的混合效率;
同时通过混合侧网320和混合平网321可对混合后的雾状混合物进行快速拦截,从而使雾状混合物可以快速凝结成液体并沿收集U型管2内壁滑落以便于收集,并且通过旋转刮环324可对收集U型管2末端内壁上凝结的水汽进行刮拭收集,进而有效的防止复合碳源在收集U型管2内部残留积累,同时通过牵引绳325和转动悬桨326也可为气流中残留的微量复合碳源液珠提供附着点,进而有效的防止了复合碳源的浪费,进一步提高了复合碳源生产的安全性,同时由于整个复合碳源加工过程中各类原料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因此也将原料持续的向中心混合桶1内部进行添加,提高了复合碳源加工过程的流畅性,提升了复合碳源的生产效率;
收集U型管2另一侧顶部设置有辅助气流循环机构4,用于对中心混合桶1和收集U型管2内部的气流进行循环,减少外界杂质的引入,同时通过循环的气流对中心混合桶1内部的温度进行调节,以促进中心混合桶1内部溶液的液化过程,提高了复合碳源生产的流畅性;
辅助气流循环机构4包括安装顶罩401、限位顶环402、升降滑板403、配重滑块404、排气侧槽405、防尘罩406、运气斜管407、循环顶盒408、内卷导板409、输气下管410、循环内箱411、外卷导板412、导气外管413、底部导气罩414和进气槽口415;
收集U型管2另一侧顶部嵌入安装有安装顶罩401,安装顶罩401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顶环402,安装顶罩401内侧对应限位顶环402顶部位置处滑动安装有升降滑板403,升降滑板403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配重滑块404,安装顶罩401顶部对应限位顶环402顶部位置处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排气侧槽405,安装顶罩401外侧对应排气侧槽405外侧位置处套接有防尘罩406;
安装顶罩401侧面对应限位顶环402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运气斜管407,运气斜管407端部对应中心混合桶1顶端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循环顶盒408,循环顶盒408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涡状的内卷导板409,循环顶盒408底端中部贯穿固定连接有输气下管410,输气下管410底端对应中心混合桶1内侧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循环内箱411,循环内箱411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涡状的外卷导板412,外卷导板412一侧对应中心混合桶1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导气外管413,导气外管413底部对应中心混合桶1外侧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导气罩414,中心混合桶1外侧底部对应导气罩414内侧圆周方向等距均匀固定贯穿连接有进气槽口415,升降滑板403外侧边部与安装顶罩401内壁之间紧密滑动贴合,配重滑块404贯穿收集U型管2顶端,且配重滑块404外侧与收集U型管2之间紧密贴合,循环顶盒408侧面圆弧面与添料顶桶302外侧之间紧密贴合,导气罩414内侧与中心混合桶1外壁之间紧密贴合,通过辅助气流循环机构4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优化了复合碳源加工过程中的气流循环,通过升降滑板403和配重滑块404的升降对收集U型管2内部的气压进行动态调节,使收集U型管2内部的气压可以始终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确保了中心混合桶1和收集U型管2内部复合碳源加工的正常进行;
同时通过循环顶盒408和循环内箱411对添料顶桶302内部温度和中心混合桶1顶部的温度进行调节,有效的防止了原料添加过程中中心混合桶1内部温度变化过大而影响正常加工的进行,同时也为中心混合桶1内部的雾状混合物提供额外的凝结点,进一步优化了复合碳源的加工过程;
收集U型管2底部设置有排料温度调节循环机构5,用于对混合后的复合碳源进行加热和搅拌,以提高了复合碳源内部各组分的混合程度,同时通过对复合碳源的温度调节以提高收集的便捷性;
排料温度调节循环机构5包括收集横桶501、转动电机502、转动横轴503、螺旋网板504、导料端管505、密封阀506、底部存储桶507、冷却罩箱508、防尘环形网509、导向弧形板510、排料底管511、辅热弧形箱512、导热弧形板513、电热管514、转运风机515、补气导管516、进气侧口517、进气侧箱518、收集网盒519和防护孔板520;
收集U型管2底端中部通过管道连接有收集横桶501,收集横桶501一端中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502,转动电机502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转动电机502的输出轴对应收集横桶501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横轴503,转动横轴503外侧对应收集横桶501内侧位置处螺旋盘绕有螺旋网板504;
收集横桶501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料端管505,导料端管505末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阀506,密封阀506底部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底部存储桶507,底部存储桶507外侧顶部罩放有冷却罩箱508,冷却罩箱508底端开口处牵引安装有防尘环形网509,收集横桶501内侧底部位置处交错固定连接有导向弧形板510,底部存储桶507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排料底管511;
冷却罩箱508顶端通过管道对应收集横桶501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辅热弧形箱512,辅热弧形箱512内侧顶部两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导热弧形板513,辅热弧形箱512底端均匀固定安装有电热管514,电热管514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辅热弧形箱512一侧中部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转运风机515,转运风机515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转运风机515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补气导管516,补气导管516末端与底部导气罩414内部之间相互连通,螺旋网板504外侧与收集横桶501内壁之间紧密滑动贴合,冷却罩箱508内侧与底部存储桶507外侧之间紧密贴合,辅热弧形箱512顶部弧面与收集横桶501外侧之间紧密贴合;
辅热弧形箱512另一侧底部贯穿开设有进气侧口517,辅热弧形箱512侧面对应进气侧口517端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进气侧箱518,进气侧箱518内侧顶部嵌入安装有收集网盒519,进气侧箱518顶端嵌入安装有防护孔板520,通过排料温度调节循环机构5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优化了复合碳源的收集过程,通过对收集后的复合碳源进行加热和过滤,可以有效的去除复合碳源内部的残留的细小泡沫,进而有效的提高复合碳源产品品质,同时通过局部的温度升降以及对复合碳源搅拌,进一步提高了复合碳源内部溶液的混合效率,同时通过收集网盒519和防尘环形网509对吸入辅热弧形箱512内部的空气进行拦截过滤,进而有效的提高辅热弧形箱512内部空气的纯净度;
同时通过导热弧形板513有效的提高辅热弧形箱512的储热性能,有效的提高了被吸入空气的加热效率,通过补气导管516可将热空气导入中心混合桶内部,从而对中心混合桶1内部的混合物进行加热,从而提高了复合碳源原料混合环境的温度,有效的提高了复合碳源的混合效率。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秤选:根据待生产的复合碳源的功能选择合适的原料,并对原料进行称重,并调配成合适浓度的溶液,并将调配好的原料添加到添料顶桶302内部;
S2、添料混合:通过循环底泵315将添料顶桶302内部原料进行以雾状的形式添加中心混合桶1内部,并通过中心混合桶1内部的强气流对雾化后的原料进行搅动运输,以实现原料的快速混合;
S3、液化回流:通过收集U型管2对中心混合桶1内部原料进行引导,并使流动的混合水雾在混合侧网320和混合平网321的拦截下重新液化,从而实现复合碳源混合物的收集;
S4、转运存放:通过收集横桶501对液化后的复合碳源混合物进行临时存放,并通过加热和螺旋网板504的搅动去除混合液中的气泡,并在混合物从排料底管511底部排出后通过收集桶进行收集,并存放到恒温车间以待后续的取用;
S5、分装储存:将加工完成的复合碳源添加到分装设备内,通过分装设备将复合碳源装入密封容器中,并将分装完成的复合碳源进行收集存放,从而完成复合碳源的全部加工。
复合碳源由以下成分组成:
糖类混合物23%,甲醇57%,无机盐0.6%,纤维素1.2%,生物酶1.3%,消泡剂2.1%,水14.8%;
糖类混合物包括葡萄糖和蔗糖,比例为1:1,无机盐为磷盐、钾盐,钾盐和钙盐中,比例为1:1:2:1,生物酶为复合蛋白酶和复合脂肪酶的混合物,比例为4:1。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秤选:根据待生产的复合碳源的功能选择合适的原料,并对原料进行称重,并调配成合适浓度的溶液,并将调配好的原料添加到添料顶桶302内部;
S2、添料混合:通过循环底泵315将添料顶桶302内部原料进行以雾状的形式添加中心混合桶1内部,并通过中心混合桶1内部的强气流对雾化后的原料进行搅动运输,以实现原料的快速混合;
S3、液化回流:通过收集U型管2对中心混合桶1内部原料进行引导,并使流动的混合水雾在混合侧网320和混合平网321的拦截下重新液化,从而实现复合碳源混合物的收集;
S4、转运存放:通过收集横桶501对液化后的复合碳源混合物进行临时存放,并通过加热和螺旋网板504的搅动去除混合液中的气泡,并在混合物从排料底管511底部排出后通过收集桶进行收集,并存放到恒温车间以待后续的取用;
S5、分装储存:将加工完成的复合碳源添加到分装设备内,通过分装设备将复合碳源装入密封容器中,并将分装完成的复合碳源进行收集存放,从而完成复合碳源的全部加工。
复合碳源由以下成分组成:
糖类混合物25%,甲醇54%,无机盐0.6%,纤维素1.2%,生物酶1.3%,消泡剂2.1%,水15.8%;
糖类混合物包括葡萄糖、木糖和蔗糖中,比例为1:2:1,无机盐为磷盐,生物酶为复合脂肪酶。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复合碳源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先将各类原料通过上料顶管303添加到添料顶桶302内部,并通过上料泵301将添料顶桶302内部的原料运输到上料下管304内部,进而通过雾化喷头305将各类原料喷洒到中心混合桶1内部,在原料喷洒到中心混合桶1内部的同时,启动驱动电机312带动送风桨叶313进行同步高速转动,通过高速旋转的送风桨叶313在中心混合桶1内部产生持续向上的高速气流;
在中心混合桶1内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喷洒到中心混合桶1内部的各类原料进行无序飘动并相互混合,在水雾与中心混合桶1内部的组件接触后,水雾状的混合物会重新凝结为液态,当水雾状混合物与回流侧板309外侧接触后重新凝结,液状混合物沿回流侧板309侧面边部向安装侧槽308内部流动,而流入安装侧槽308内部的混合液会继续沿导流侧杆310向下滴落,当液滴滴落到高速旋转的送风桨叶313外侧后,会重新被打散成水雾被向上吹拂,而未被打散的水滴会滴落到收集底槽314内部被收集,并通过循环底泵315将收集底槽314内部的混合溶液运输到导液细管316内部,通过导液细管316将混合溶液重新向上运输到喷淋头317内部,并经由喷淋头重新喷入中心混合桶1内部;
中心混合桶1内部的水雾状混合物经由管道运输到收集U型管2内部,在气流进入收集U型管2内部后,通过强气流带动驱动底桨322进行转动,进而通过驱动底桨322带动旋转竖轴319及其上各组件进行同步转动,通过旋转竖轴319带动混合侧网320和混合平网321进行同步转动,在气流中的水汽与混合侧网320和混合平网321上的密集的网状结构接触后,雾状混合物快速凝结液化,进而使混合溶液沿收集U型管2内壁向下流动,当收集U型管2内部的气流无法带动驱动底桨322进行转动时,通过辅助电机318主动带动旋转竖轴319进行转动;
在收集U型管2内部的气流流过收集U型管2最低点后,气流继续沿着收集U型管2内壁连续向上运输,在气流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带动转动悬桨326进行转动,在转动悬桨326的转动过程中,可带动旋转刮环324沿限位圆框323顶部进行同步转动,进而通过旋转刮环324对收集U型管2内壁上凝结的混合液刮下,从而防止了混合溶液在收集U型管2内部积累;
在气流沿收集U型管2内壁向上运动到定点后,通过安装顶罩401对收集U型管2顶部的气流进行引导,通过升降滑板403和配重滑块404对收集U型管2末端顶部进行密封,当收集U型管2内部的气流无法通过运气斜管407及时排出时,通过收集U型管2内部的气流带动升降滑板403和配重滑块404向上运动,从而使收集U型管2通过排气侧槽405与外部连通,进而通过排气侧槽405将收集U型管2内部的多余气流排出,以确保收集U型管2内部的气压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沿运气斜管407排出的气流继续向前运动到循环顶盒408内部,通过内卷导板409对循环顶盒408内部的气流路径进行引导,使气流在流经循环顶盒408内部的过程中与添料顶桶302之间进行换热,进而有效的平衡了添料顶桶302和中心混合桶1内部的温度,循环顶盒408内部的温度继续通过输气下管410向循环内箱411内部进行运动,并通过外卷导板412将气流向循环内箱411外侧扩散,通过循环内箱411对中心混合桶1顶部进行降温,以加速中心混合桶1内部的雾状原料在中心混合桶1顶部重新凝结并滴落,循环内箱411内部的气流通过导气外管413导入底部导气罩414内部,并经由进气槽口415重新从中心混合桶1底部进入,完成复合碳源加工过程中固定气体循环过程;
当复合碳源溶液沿收集U型管2底部排出后,通过收集横桶501对流出的复合碳源进行收集,在复合碳源进入收集横桶501内部的同时,通过转动电机502带动转动横轴503进行转动,通过转动横轴503带动螺旋网板504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螺旋网板504对复合碳源内部的气泡进行过滤拦截;
在螺旋网板504转动的同时,通过转运风机515对辅热弧形箱512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吸,从而使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侧口517进入进气侧箱518内部,通过收集网盒519和防护孔板520对进入进气侧箱518内部的空气进行二次拦截过滤,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进入辅热弧形箱512内部的空气的纯净度,通过电热管514对辅热弧形箱512内部空气进行加热,进而实现了对收集横桶501内部复合碳源的加热,进一步提高了复合碳源中气泡的消融,并通过补气导管516将热空气导入底部导气罩414内部,使热空气可以通过进气槽口415进入中心混合桶1内部,以提高了中心混合桶1内部的温度;
收集横桶501内部经过处理的溶液通过导料端管505和密封阀506的引导进入底部存储桶507内部,并在导向弧形板510的引导下向下曲折流动,在复合碳源向下流动的过程中,辅热弧形箱512会同步抽吸冷却罩箱508内部的气流,从而通过冷却罩箱508对底部存储桶507内部的复合碳源进行冷却,从而使底部存储桶507内部的复合碳源在排出前恢复到室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秤选:根据待生产的复合碳源的功能选择合适的原料,并对原料进行称重,并调配成合适浓度的溶液,并将调配好的原料添加到添料顶桶(302)内部;
S2、添料混合:通过循环底泵(315)将添料顶桶(302)内部原料进行以雾状的形式添加中心混合桶(1)内部,并通过中心混合桶(1)内部的强气流对雾化后的原料进行搅动运输,以实现原料的快速混合;
S3、液化回流:通过收集U型管(2)对中心混合桶(1)内部原料进行引导,并使流动的混合水雾在混合侧网(320)和混合平网(321)的拦截下重新液化,从而实现复合碳源混合物的收集;
S4、转运存放:通过收集横桶(501)对液化后的复合碳源混合物进行临时存放,并通过加热和螺旋网板(504)的搅动去除混合液中的气泡,并在混合物从排料底管(511)底部排出后通过收集桶进行收集,并存放到恒温车间以待后续的取用;
S5、分装储存:将加工完成的复合碳源添加到分装设备内,通过分装设备将复合碳源装入密封容器中,并将分装完成的复合碳源进行收集存放,从而完成复合碳源的全部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碳源由以下成分组成:
糖类混合物15-25%,甲醇50-70%,无机盐0.5-1%,纤维素1-1.5%,生物酶1-1.5%,消泡剂1-3%,水10-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糖类混合物包括葡萄糖、果糖、木糖和蔗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无机盐为磷盐、钾盐、钠盐、镁盐、钾盐和钙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生物酶为复合蛋白酶和复合脂肪酶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混合桶(1)一侧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收集U型管(2);
所述中心混合桶(1)顶部设置有喷雾式循环混合机构(3),用于将各类液体原料添加到中心混合桶(1)内部,并通过强气流对雾化的原料进行高效混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复合碳源的混合效率;
所述喷雾式循环混合机构(3)包括上料泵(301)、添料顶桶(302)、上料顶管(303)、上料下管(304)、雾化喷头(305)、中部安装细架(306)、凝结中块(307)、安装侧槽(308)、回流侧板(309)、导流侧杆(310)、支撑底架(311)、驱动电机(312)、送风桨叶(313)、收集底槽(314)、循环底泵(315)、导液细管(316)、喷淋头(317)、辅助电机(318)、旋转竖轴(319)、混合侧网(320)、混合平网(321)、驱动底桨(322)、限位圆框(323)、旋转刮环(324)、牵引绳(325)和转动悬桨(326);
所述中心混合桶(1)顶端边部通过管道沿圆周方向固定连接有上料泵(301),所述上料泵(301)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上料泵(301)顶端中部通过管道连接有添料顶桶(302),所述添料顶桶(302)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上料顶管(303),所述上料泵(301)底部对应中心混合桶(1)内侧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上料下管(304),所述上料下管(304)末端底部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305);
所述中心混合桶(1)内侧中部对应雾化喷头(305)底部位置处焊接有中部安装细架(306),所述中部安装细架(306)中部嵌入安装有凝结中块(307),所述凝结中块(307)外侧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安装侧槽(308),所述安装侧槽(308)内侧顶部嵌入安装有回流侧板(309),所述安装侧槽(308)内侧底部固定嵌入安装有导流侧杆(310);
所述中心混合桶(1)内侧底部焊接有支撑底架(311),所述支撑底架(311)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12),所述驱动电机(312)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驱动电机(312)输出轴顶端对应支撑底架(311)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送风桨叶(313);
所述中心混合桶(1)底端对应支撑底架(311)底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收集底槽(314),所述收集底槽(314)底部一侧对应中心混合桶(1)外侧位置处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底泵(315),所述循环底泵(315)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循环底泵(315)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液细管(316),所述导液细管(316)顶端对应中心混合桶(1)内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喷淋头(317);
所述收集U型管(2)一侧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辅助电机(318),所述辅助电机(318)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辅助电机(318)输出轴底部对应收集U型管(2)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旋转竖轴(319),所述旋转竖轴(319)外侧对应收集U型管(2)内部位置处等距套接有混合侧网(320),所述旋转竖轴(319)外侧对应混合侧网(320)底部位置处等距均匀套接有驱动底桨(322);
所述收集U型管(2)另一侧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圆框(323),所述收集U型管(2)顶端边部活动连接有旋转刮环(324),所述限位圆框(323)顶端中部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牵引绳(325),所述牵引绳(325)外侧对应旋转刮环(324)内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转动悬桨(3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料顶桶(302)底端通过支撑杆与中心混合桶(1)顶部支撑固定连接,所述雾化喷头(305)均朝向中心混合桶(1)中心轴线方向,所述回流侧板(309)为倒三角形结构,所述导流侧杆(310)顶部设置有导流细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架(311)底部对应驱动电机(312)外侧位置处设置有隔离防护罩,所述喷淋头(317)位于送风桨叶(313)顶部和凝结中块(307)中间,所述混合侧网(320)和驱动底桨(322)侧面与收集U型管(2)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旋转刮环(324)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螺旋刮板,所述旋转刮环(324)侧面与收集U型管(2)内壁之间紧密滑动贴合,所述转动悬桨(326)侧面与旋转刮环(324)之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U型管(2)另一侧顶部设置有辅助气流循环机构(4),用于对中心混合桶(1)和收集U型管(2)内部的气流进行循环,减少外界杂质的引入,同时通过循环的气流对中心混合桶(1)内部的温度进行调节,以促进中心混合桶(1)内部溶液的液化过程,提高了复合碳源生产的流畅性;
所述辅助气流循环机构(4)包括安装顶罩(401)、限位顶环(402)、升降滑板(403)、配重滑块(404)、排气侧槽(405)、防尘罩(406)、运气斜管(407)、循环顶盒(408)、内卷导板(409)、输气下管(410)、循环内箱(411)、外卷导板(412)、导气外管(413)、底部导气罩(414)和进气槽口(415);
所述收集U型管(2)另一侧顶部嵌入安装有安装顶罩(401),所述安装顶罩(401)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顶环(402),所述安装顶罩(401)内侧对应限位顶环(402)顶部位置处滑动安装有升降滑板(403),所述升降滑板(403)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配重滑块(404),所述安装顶罩(401)顶部对应限位顶环(402)顶部位置处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排气侧槽(405),所述安装顶罩(401)外侧对应排气侧槽(405)外侧位置处套接有防尘罩(406);
所述安装顶罩(401)侧面对应限位顶环(402)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运气斜管(407),所述运气斜管(407)端部对应中心混合桶(1)顶端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循环顶盒(408),所述循环顶盒(408)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涡状的内卷导板(409),所述循环顶盒(408)底端中部贯穿固定连接有输气下管(410),所述输气下管(410)底端对应中心混合桶(1)内侧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循环内箱(411),所述循环内箱(411)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涡状的外卷导板(412),所述外卷导板(412)一侧对应中心混合桶(1)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导气外管(413),所述导气外管(413)底部对应中心混合桶(1)外侧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导气罩(414),所述中心混合桶(1)外侧底部对应导气罩(414)内侧圆周方向等距均匀固定贯穿连接有进气槽口(4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滑板(403)外侧边部与安装顶罩(401)内壁之间紧密滑动贴合,所述配重滑块(404)贯穿收集U型管(2)顶端,且配重滑块(404)外侧与收集U型管(2)之间紧密贴合,所述循环顶盒(408)侧面圆弧面与添料顶桶(302)外侧之间紧密贴合,所述导气罩(414)内侧与中心混合桶(1)外壁之间紧密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U型管(2)底部设置有排料温度调节循环机构(5),用于对混合后的复合碳源进行加热和搅拌,以提高了复合碳源内部各组分的混合程度,同时通过对复合碳源的温度调节以提高收集的便捷性;
所述排料温度调节循环机构(5)包括收集横桶(501)、转动电机(502)、转动横轴(503)、螺旋网板(504)、导料端管(505)、密封阀(506)、底部存储桶(507)、冷却罩箱(508)、防尘环形网(509)、导向弧形板(510)、排料底管(511)、辅热弧形箱(512)、导热弧形板(513)、电热管(514)、转运风机(515)、补气导管(516)、进气侧口(517)、进气侧箱(518)、收集网盒(519)和防护孔板(520);
所述收集U型管(2)底端中部通过管道连接有收集横桶(501),所述收集横桶(501)一端中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502),所述转动电机(502)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转动电机(502)的输出轴对应收集横桶(501)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横轴(503),所述转动横轴(503)外侧对应收集横桶(501)内侧位置处螺旋盘绕有螺旋网板(504);
所述收集横桶(501)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料端管(505),所述导料端管(505)末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阀(506),所述密封阀(506)底部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底部存储桶(507),所述底部存储桶(507)外侧顶部罩放有冷却罩箱(508),所述冷却罩箱(508)底端开口处牵引安装有防尘环形网(509),所述收集横桶(501)内侧底部位置处交错固定连接有导向弧形板(510),所述底部存储桶(507)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排料底管(511);
所述冷却罩箱(508)顶端通过管道对应收集横桶(501)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辅热弧形箱(512),所述辅热弧形箱(512)内侧顶部两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导热弧形板(513),所述辅热弧形箱(512)底端均匀固定安装有电热管(514),所述电热管(514)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辅热弧形箱(512)一侧中部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转运风机(515),所述转运风机(515)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转运风机(515)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补气导管(516),所述补气导管(516)末端与底部导气罩(414)内部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辅热弧形箱(512)另一侧底部贯穿开设有进气侧口(517),所述辅热弧形箱(512)侧面对应进气侧口(517)端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进气侧箱(518),所述进气侧箱(518)内侧顶部嵌入安装有收集网盒(519),所述进气侧箱(518)顶端嵌入安装有防护孔板(5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网板(504)外侧与收集横桶(501)内壁之间紧密滑动贴合,所述冷却罩箱(508)内侧与底部存储桶(507)外侧之间紧密贴合,所述辅热弧形箱(512)顶部弧面与收集横桶(501)外侧之间紧密贴合。
CN202210920532.1A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151554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20532.1A CN115155419A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20532.1A CN115155419A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5419A true CN115155419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76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20532.1A Withdrawn CN115155419A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54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73768A (zh) * 2023-04-21 2023-05-30 深圳市文浩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涂料加工的多组份原料混合搅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73768A (zh) * 2023-04-21 2023-05-30 深圳市文浩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涂料加工的多组份原料混合搅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55419A (zh) 一种液化型复合碳源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57188A (zh) 一种可利用风压驱动的废气处理用具有冷却结构的过滤装置
CN110029555B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沥青环保搅拌装置
CN210356585U (zh) 一种沸石废气处理装置
CN112264447A (zh) 一种土壤修复用热脱附装置
CN111777341A (zh) 一种石灰石悬浮煅烧设备
CN115970437A (zh) 一种化工尾气的处理装置
CN217662744U (zh) 一种改性沥青用配料机
CN115738346A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蒸馏设备
CN211400713U (zh) 湿式阴极锑粉烘干系统
CN215260935U (zh) 一种二氰酯蒸水塔节冷凝装置
CN115212788A (zh) 一种具有黑发功能的染发剂制备方法
CN214075774U (zh) 一种高温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11739088U (zh) 一种半封闭式加热废弃物连续处理炉
CN212566655U (zh) 一种石英砂干燥装置
CN206094887U (zh) 一种大型回转窑用窑尾冷却器
CN117509791B (zh) 脱硫废液蒸发系统以及方法
CN210729208U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设备及其废气处理装置
CN216606670U (zh) 一种高线水冷线用水冷箱
CN212962437U (zh) 双锥干燥装置
CN219454698U (zh) 一种煅烧窑余热回收设备
CN215232726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CN114560610B (zh) 污泥干化炭化一体机
CN214950710U (zh) 一种蒸汽冷凝水收集处理装置
CN220658732U (zh) 一种三七提取渣的无害化处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