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0429A - 一种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0429A
CN115150429A CN202210673078.4A CN202210673078A CN115150429A CN 115150429 A CN115150429 A CN 115150429A CN 202210673078 A CN202210673078 A CN 202210673078A CN 115150429 A CN115150429 A CN 115150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ignal
patient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30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英娥
范玉婷
俞静娴
殷欣
李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6730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04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0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04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及系统,包括患者终端、护士终端、医生终端,患者终端包括第一通讯模块,护士终端包括第二通讯模块,医生终端包括第三通讯模块;第一通讯模块发出的信号可被第二通讯模块和第三通讯模块同步接收;第二通讯模块或第三通讯模块向第一通讯模块发出的信号可被对方同步接收。本发明所述的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及系统可使患者与医生或护士一方的交流信息另一方可同步接收,提高患者与医生、护士沟通的效率和准确性,避免遗漏关键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既往临床上患者有不适主诉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联系医护人员,一种方式是患者主动到护士台或医生办公室寻找医护人员,另一种方式是使用床旁呼叫铃呼叫护士。两种联系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①主动寻找医护人员,需要患者具备正常的躯体移动能力,对于一些病情较重或不适宜下床活动的患者存在困难。这种方式增加了患者的体能消耗,当患者不认识管床医生和护士时寻找会存在困难。
②患者使用床旁呼叫铃呼叫护士时,由于缺乏沟通信息,护士并不能及时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呼叫的目的、紧急程度、解决方式不能提前预见,从而影响护士及医生的正确判断,可能会造成处理的延后。以上情况同时会增加医护工作量,增加医患矛盾发生概率。
中国专利CN201710350877.7公开的一种医院快速准确呼叫系统及其方法,通过在病房单元、机房单元、护士站服务器、对讲单元、配药服务器、数个医生办公室服务器和住院服务器分别设置设定固定编号的呼叫器,实现日常呼叫信息快速准确传递给医护人员。再比如中国专利CN201110038507.2公开了一种移动诊疗的方法与系统,包括设置有摄像头的病房信息终端、移动诊疗终端和病人信息终端,通过病房信息终端的摄像头采集信息实现远程实时沟通。现有技术多着眼于解决患者与医护人员远程、准确沟通的问题,但忽视了患者需要分别与医生、护士沟通导致的沟通效率低、信息传递遗漏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医护患闭环沟通系统,患者与医生或护士一方的交流信息另一方可同步接收,提高患者与医生、护士沟通的效率和准确性,避免遗漏关键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护患闭环沟通系统,包括患者终端、护士终端、医生终端,患者终端包括第一通讯模块,护士终端包括第二通讯模块,医生终端包括第三通讯模块;
第一通讯模块发出的信号可同时被第二通讯模块和第三通讯模块接收;
第二通讯模块或第三通讯模块向第一通讯模块发出的信号同时被对方接收。
优选的,第一通讯模块、第二通讯模块和第三通讯模块独立地包括文字通讯模块、文件传输模块、语音通讯模块和视频通讯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通讯服务器,通讯服务器分别与患者终端、护士终端、医生终端信号连接,通讯服务器包括信号接收器、指令识别器和信号发送器,指令识别器用于识别接收到的信号中指定接收对象指令并输出指令,信号发送器根据输出指令将接收的信号发送至对应通讯模块。
优选的,患者终端、护士终端和医生终端分别设置有信号加密模块,信号加密模块可对第一通讯模块、第二通讯模块或第三通讯模块发出的信号进行加密;通讯服务器设置有对应的解码模块,可将信号接收器接收的加密信号进行解码。
优选的,医生终端还包括智能应答模块,智能应答模块可识别并回复来自第一通讯模块的信号。
优选的,所述患者终端为包括第一通讯模块的防水手环。
优选的,患者终端、护士终端和医生终端分别设置有身份验证模块。
优选的,所述患者终端、护士终端和医生终端分别设置有信息更新模块,通过身份验证模块验证后信息更新模块将历史信息同步并储存至当前终端。
优选的,患者终端、护士终端和医生终端分别设置有消息提醒模块。
优选的,第一通讯模块、第二通讯模块和第三通讯模块分别为可无线通讯的模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患者终端发出指向医生终端或护士终端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被医生终端和护士终端同步接收;
S2,通过医生终端发出指向患者终端的第二信号a,第二信号a被患者终端和护士终端同步接收;或,通过护士终端发出指向患者终端的第二信号b,第二信号b被患者终端和医生终端同步接收;
步骤S1与S2先后顺序可颠倒。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S3,医生终端与护士终端之间的信号仅被双方接收;步骤S3与步骤S1、S2无先后顺序。
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患者终端发出指向医生终端或护士终端的第一信号,通讯服务器接收第一信号并识别第一信号的指向终端生成第一指令,将第一信号和第一指令同步发送至医生终端和护士终端;
S2’,通过医生终端发出指向患者终端的第二信号a,通讯服务器接收第二信号a并识别第二信号a的指向终端生成第二指令a,将第二信号a和第二指令a同步发送至患者终端和护士终端;
或,通过护士终端发出指向患者终端的第二信号b,通讯服务器接收第二信号b并识别第二信号b的指向终端生成第二指令b,将第二信号b和第二指令b同步发送至患者终端和医生终端;
步骤S1’与S2’先后顺序可颠倒。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S3’,通过医生终端或护士终端发出指向对方的第三信号,通讯服务器接收第三信号并识别第三信号的指向终端生成第三指令,第三信号和第三指令仅发送至对方终端;
步骤S3’与步骤S1’、S2’无先后顺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医护患闭环沟通系统可实现患者与医生、护士快捷实时沟通,减少临床上医护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时间成本,提高工作和诊疗效率;
2、本发明提供的医护患闭环沟通系统可将患者与医生或护士的沟通信息及时同步至另一方,节约沟通时间,避免信息传递遗漏,提高诊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医护患闭环沟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护患闭环沟通系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护患闭环沟通系统,包括患者终端、护士终端、医生终端,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收发和处理通讯信号的通讯服务器。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终端”可以是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智能手环、台式电脑等;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电子设备中安装可执行本发明所述系统部分功能的软件或app等进行终端的确认和更换。在本发明中,第一通讯模块、第二通讯模块和第三通讯模块优选为包括文字通讯模块、文件传输模块、语音通讯模块和视频通讯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通讯模块,可实现文字、语音、图片、文件、视频等信号接收和发送以及即时通讯等功能。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通讯模块”优选为具备无线通讯功能的模块,可通过蓝牙、无线网络等方式进行无线传输。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患者终端为具备防水功能的电子手环,患者终端包括第一身份验证模块、第一通讯模块、第一信号加密模块、第一信息更新模块和第一消息提醒模块;第一身份验证模块用于患者身份的验证和确认,经第一身份验证模块验证通过后方可使用患者终端的各项功能,身份验证后可显示患者对应的护士和医生信息;患者需要联系护士或医生时,可通过第一通讯模块选择通讯对象并编辑通讯信息以发出第一信号,第一信号加密模块可信息进行加密;患者终端更换硬件设备时,可通过第一信息更新模块加载历史信息;当第一通讯模块接收到新信息后可通过第一消息提醒模块进行提醒,例如通过灯光信号、声音、震动等方式进行提醒。在院期间当患者产生主诉时,不管在医院的任何地方都随时可以与床位护士及床位医生等及时沟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护士终端可以是手机、手持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电脑等,包括第二身份验证模块、第二通讯模块、第二信号加密模块、第二信息更新模块和第二消息提醒模块;第二身份验证模块用于护士的验证和确认,经第二身份验证模块验证通过后方可使用护士终端的各项功能;通过第二通讯模块选择通讯对象并编辑通讯信息以发出第二信号a、第二信号b、第三信号等,第二信号加密模块可信息进行加密;护士终端更换硬件设备时,可通过第二信息更新模块加载历史信息;当第二通讯模块接收到新信息后可通过第二消息提醒模块进行提醒,例如通过灯光信号、声音、震动等方式进行提醒。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医生终端可以是手机、手持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电脑等,包括第三身份验证模块、第三通讯模块、第三信号加密模块、第三信息更新模块和第三消息提醒模块;第三身份验证模块用于护士的验证和确认,经第三身份验证模块验证通过后方可使用护士终端的各项功能;通过第三通讯模块选择通讯对象并编辑通讯信息以发出第二信号a、第二信号b、第三信号等,第三信号加密模块可信息进行加密;护士终端更换硬件设备时,可通过第三信息更新模块加载历史信息;当第三通讯模块接收到新信息后可通过第三消息提醒模块进行提醒,例如通过灯光信号、声音、震动等方式进行提醒。本发明优选的,医生终端还包括智能应答模块,智能应答模块如智能AI等可识别并回复来自第一通讯模块的信号,提高医生处理信息的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医护患闭环沟通系统还包括通讯服务器,通讯服务器分别与患者终端、护士终端、医生终端信号连接,通讯服务器包括信号接收器、指令识别器和信号发送器,指令识别器用于识别接收到的信号中指定接收对象指令并输出指令,信号发送器根据输出指令将接收的信号发送至对应通讯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通过患者终端发出指向医生终端或护士终端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被医生终端和护士终端同步接收;
S21,通过医生终端发出指向患者终端的第二信号a,第二信号a被患者终端和护士终端同步接收;或,通过护士终端发出指向患者终端的第二信号b,第二信号b被患者终端和医生终端同步接收。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2,通过医生终端发出指向患者终端的第二信号a,第二信号a被患者终端和护士终端同步接收;或,通过护士终端发出指向患者终端的第二信号b,第二信号b被患者终端和医生终端同步接收。
S12,通过患者终端发出指向医生终端或护士终端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被医生终端和护士终端同步接收。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还包括:S3,医生终端与护士终端之间的信号仅被双方接收;步骤S3与步骤S1、S2无先后顺序。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通过患者终端发出指向医生终端或护士终端的第一信号,通讯服务器接收第一信号并识别第一信号的指向终端生成第一指令,将第一信号和第一指令同步发送至医生终端和护士终端;
S21’,通过医生终端发出指向患者终端的第二信号a,通讯服务器接收第二信号a并识别第二信号a的指向终端生成第二指令a,将第二信号a和第二指令a同步发送至患者终端和护士终端;
或,通过护士终端发出指向患者终端的第二信号b,通讯服务器接收第二信号b并识别第二信号b的指向终端生成第二指令b,将第二信号b和第二指令b同步发送至患者终端和医生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2’,通过医生终端发出指向患者终端的第二信号a,通讯服务器接收第二信号a并识别第二信号a的指向终端生成第二指令a,将第二信号a和第二指令a同步发送至患者终端和护士终端;
或,通过护士终端发出指向患者终端的第二信号b,通讯服务器接收第二信号b并识别第二信号b的指向终端生成第二指令b,将第二信号b和第二指令b同步发送至患者终端和医生终端。
S12’,通过患者终端发出指向医生终端或护士终端的第一信号,通讯服务器接收第一信号并识别第一信号的指向终端生成第一指令,将第一信号和第一指令同步发送至医生终端和护士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还包括:S3’,通过医生终端或护士终端发出指向对方的第三信号,通讯服务器接收第三信号并识别第三信号的指向终端生成第三指令,第三信号和第三指令仅发送至对方终端;步骤S3’与步骤S1’、S2’无先后顺序。
本发明提供的医护患闭环沟通系统及方法减少了临床上医护之间与患者之间沟通的时间成本,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了医护患之间的空间距离,实时沟通,解决了患者找医生难,医护人员找患者难的矛盾。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医护患闭环沟通系统,包括患者终端、护士终端、医生终端,患者终端包括第一通讯模块,护士终端包括第二通讯模块,医生终端包括第三通讯模块;
第一通讯模块发出的信号可被第二通讯模块和第三通讯模块同步接收;
第二通讯模块或第三通讯模块向第一通讯模块发出的信号可被对方同步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护患闭环沟通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通讯模块、第二通讯模块和第三通讯模块独立地包括文字通讯模块、文件传输模块、语音通讯模块和视频通讯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护患闭环沟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通讯服务器,通讯服务器分别与患者终端、护士终端、医生终端信号连接,通讯服务器包括信号接收器、指令识别器和信号发送器,指令识别器用于识别接收到的信号中指定接收对象指令并输出指令,信号发送器根据输出指令将接收的信号发送至对应通讯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护患闭环沟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患者终端、护士终端和医生终端分别设置有信号加密模块,信号加密模块可对第一通讯模块、第二通讯模块或第三通讯模块发出的信号进行加密;通讯服务器设置有对应的解码模块,可将信号接收器接收的加密信号进行解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护患闭环沟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医生终端还包括智能应答模块,智能应答模块可识别并回复来自第一通讯模块的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护患闭环沟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终端为包括第一通讯模块的防水手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医护患闭环沟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患者终端、护士终端和医生终端分别设置有身份验证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护患闭环沟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终端、护士终端和医生终端分别设置有信息更新模块,通过身份验证模块验证后信息更新模块将历史信息同步并储存至当前终端。
9.一种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患者终端发出指向医生终端或护士终端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被医生终端和护士终端同步接收;
S2,通过医生终端发出指向患者终端的第二信号a,第二信号a被患者终端和护士终端同步接收;或,通过护士终端发出指向患者终端的第二信号b,第二信号b被患者终端和医生终端同步接收;
步骤S1与S2先后顺序可颠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S3,医生终端与护士终端之间的信号仅被双方接收;步骤S3与步骤S1、S2无先后顺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患者终端发出指向医生终端或护士终端的第一信号,通讯服务器接收第一信号并识别第一信号的指向终端生成第一指令,将第一信号和第一指令同步发送至医生终端和护士终端;
S2’,通过医生终端发出指向患者终端的第二信号a,通讯服务器接收第二信号a并识别第二信号a的指向终端生成第二指令a,将第二信号a和第二指令a同步发送至患者终端和护士终端;
或,通过护士终端发出指向患者终端的第二信号b,通讯服务器接收第二信号b并识别第二信号b的指向终端生成第二指令b,将第二信号b和第二指令b同步发送至患者终端和医生终端;
步骤S1’与S2’先后顺序可颠倒。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S3’,通过医生终端或护士终端发出指向对方的第三信号,通讯服务器接收第三信号并识别第三信号的指向终端生成第三指令,第三信号和第三指令仅发送至对方终端;
步骤S3’与步骤S1’、S2’无先后顺序。
CN202210673078.4A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51504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3078.4A CN115150429A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3078.4A CN115150429A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0429A true CN115150429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07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3078.4A Pending CN115150429A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042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942949U (zh) * 2016-06-03 2017-02-08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医院呼叫装置及系统
JP2017176361A (ja) * 2016-03-29 2017-10-05 アイホン株式会社 ナースコールシステム
CN107888664A (zh) * 2017-10-27 2018-04-06 上海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患通讯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09286555A (zh) * 2018-09-18 2019-01-29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医院即时通讯系统及方法
CN112151166A (zh) * 2020-09-27 2020-12-29 武汉安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去中心化视频系统及其远程查房方法
CN112700891A (zh) * 2021-02-08 2021-04-2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医务人员组织的远程沟通及知情确认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176361A (ja) * 2016-03-29 2017-10-05 アイホン株式会社 ナースコールシステム
CN205942949U (zh) * 2016-06-03 2017-02-08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医院呼叫装置及系统
CN107888664A (zh) * 2017-10-27 2018-04-06 上海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患通讯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09286555A (zh) * 2018-09-18 2019-01-29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医院即时通讯系统及方法
CN112151166A (zh) * 2020-09-27 2020-12-29 武汉安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去中心化视频系统及其远程查房方法
CN112700891A (zh) * 2021-02-08 2021-04-2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医务人员组织的远程沟通及知情确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99871A1 (en) Wireless beacon devices used to track medical information at a hospital
Maglogiannis et al. EmerLoc: Location-based services for emergency medical incidents
US9980647B2 (en) Unlocking a body area network
CN105979110A (zh) 护理呼叫处理方法、装置、护理呼叫分机及移动终端
CN102117524A (zh) 呼叫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12178680A (ja) 無線通信端末
CN202889636U (zh) 专责护理人员呼叫系统
JP5869231B2 (ja) ナースコールの画像表示制御システム
CN113349745A (zh) 一种患者用辅助监护装置
CN115150429A (zh) 一种医护患闭环沟通方法及系统
KR102303288B1 (ko) 환자 통합 관리 시스템
CN218124848U (zh)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病房呼叫系统
US20050176402A1 (en) Method of making an emergency telephone call and an automatic calling apparatus for making such call
CN102932766A (zh) 紧急呼救系统
JP5687549B2 (ja) 携帯用ナースコール親機への呼出画像表示制御システム
JP7204329B2 (ja) ナースコールシステム
Ribeiro et al. Wireless Monitoring of Patients Vital Signs
JP6154189B2 (ja) ナースコールの画像表示制御システム
CN113555134A (zh) 一种医务消息处理系统及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542253A (zh) 一种智能医护患交互系统
CN110535951B (zh)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服务数字病房服务系统
KR101014629B1 (ko) 건강 관리 서버 및 건강 정보 알림 방법
KR20010107827A (ko) 신생아 종합 관리 장치
KR102529689B1 (ko) 스마트 소통 콜 시스템
KR20160000985A (ko) Oda 대상 국가를 위한 유헬스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