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6594B - 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6594B
CN115146594B CN202210827771.2A CN202210827771A CN115146594B CN 115146594 B CN115146594 B CN 115146594B CN 202210827771 A CN202210827771 A CN 202210827771A CN 115146594 B CN115146594 B CN 1151465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ment
peijin
liang
data
charac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277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46594A (zh
Inventor
唐军
方长建
赵一静
邓小龙
康永君
王逸凡
叶波
赖逸峰
王祖凤
王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277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65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6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6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465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65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2Use of codes for handling textual entities
    • G06F40/126Character enco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智能绘图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输入特定的物理信号,使当前的梁配筋字符进入配筋编辑状态;S2,查找与当前的梁配筋字符关联的梁段;S3,分析梁段的支座数据、配筋数据、截面数据、抗震等级数据计算出所有满足规范条件的配筋组合并通过列表进行展示。所述的方法能在设计师对配筋进行修改时,智能提取梁的相关数据,结合规范条文要求,自动给出多种满足要求的配筋方案,并在用户继续输入的过程中根据用户已输入内容智能对给出的配筋方案进行筛选和排序,大幅提升了配筋修改的效率,同时避免错误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智能绘图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梁配筋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操作中,因配筋过程涉及的数据量大,梁配筋规则复杂,涉及规范条文多,加之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梁配筋因各种因素导致的改动频繁,因此梁配筋图绘制一直是设计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同时也是设计质量检查的重灾区。设计师在进行配筋修改时,需要以人工方式处理大量数据,极易出错,导致设计成果不满足规范条文甚至引发严重安全事故。
结合设计流程的特点,如果能在设计师对配筋进行修改时,智能提取梁的相关数据,结合规范条文要求,自动给出多种满足要求的配筋方案,并在用户继续输入的过程中根据用户已输入内容智能对给出的配筋方案进行筛选,必将大幅提升配筋修改的效率,同时避免错误产生。
现有方法无法根据梁的相关数据和规范要求给出合理方案,更没有智能筛选的功能,本质上倾向于给出一张完整的配筋面积表供用户选择,用户选择的配筋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是否合理均需设计师自行验证,使用效率偏低,并且无法有效避免修改时的错误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梁配筋编辑时智能提示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和装置能在设计师编辑和修改梁配筋时智能提取梁的相关数据,结合规范条文要求,自动给出多种满足要求的配筋方案,并在用户继续输入的过程中根据用户已输入的内容智能对给出的配筋方案进行筛选和排序,极大的提高修改效率,并减少错误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输入特定的物理信号,使当前的梁配筋字符进入配筋编辑状态;
S2,查找与当前的梁配筋字符关联的梁段;
S3,分析梁段的支座数据、配筋数据、截面数据、抗震等级数据计算出所有满足规范条件的配筋组合并通过列表进行展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梁配筋字符指的是梁上部筋字符、梁通长筋字符、梁下部筋字符,每种配筋字符中包含有用于区分其类别的标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关联信息指的是存放在梁配筋字符中的一组数据,该数据包括字符隶属的梁段的唯一标识,通过该标识可以找到对应的梁段。
作为优选方案,梁上部筋字符的关联信息中的数据还包括梁配筋字符所属的梁位置标识,所述梁位置标识描述了梁配筋字符是隶属于梁段的起始端还是终止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梁段的支座数据指的是支撑梁段的构件类型以及其连接关系,通过梁的几何定位数据进行搜索和分析得到,所述支撑梁段的构件类型包括柱、墙、梁;所述连接关系包括:梁段连接于柱;梁段连接于墙;梁段连接于梁。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3中所述通过列表进行展示是指:通过计算得到多个可能的配筋结果后,自动在当前编辑的梁配筋字符旁边弹出用于显示多个配筋结果的列表框。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3中,获得所有满足规范条件的配筋组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获取当前的梁配筋字符的字符串;
S32,根据配筋按筛选条件得到备选配筋结果;
S33,将步骤S32中配筋结果的字符串与步骤S31中的字符串进行比对,将完全包含配筋结果的字符串的配筋结果显示在列表中,其余的不显示。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还包括:S4,对列表中展示的配筋组合进行排序,根据当前的梁配筋字符在所述配筋组合中显示的位置进行排序,所述当前的梁配筋字符在所述配筋组合中显示的位置包括当前的梁配筋字符在所述配筋组合的前端、中部和后端。
基于相同的构思,还提出了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的方法能在设计师对配筋进行修改时,智能提取梁的相关数据,结合规范条文要求,自动给出多种满足要求的配筋方案,并在用户继续输入的过程中根据用户已输入内容智能对给出的配筋方案进行筛选和排序,大幅提升了配筋修改的效率,同时避免错误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具体的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梁段连接于柱的几种不同情况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梁段连接于墙的几种不同情况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梁段连接于梁的几种不同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输入特定的物理信号,使当前的梁配筋字符进入配筋编辑状态;
S2,查找与当前的梁配筋字符关联的梁段;
S3,分析梁段的支座数据、配筋数据、截面数据、抗震等级数据计算出所有满足规范条件的配筋组合并通过列表进行展示。
具体的实现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用户双击梁配筋字符进入配筋编辑状态;
第二步,提取当前编辑的字符中的关联信息查找到对应的梁段;
第三步,通过分析梁段的支座数据、配筋数据、截面数据、抗震等级数据获得所有满足规范条件的配筋组合;
第四步,通过列表对所有满足条件的配筋组合进行展示。
第五步,检测用于操作类型,若用户继续在编辑框中输入字符或修改字符,程序以编辑框中变动后的字符内容为筛选条件,将满足条件的配筋按筛选条件筛选并排序后进行展示。若用户通过鼠标对列表中展示的配筋进行点击,选择指定的配筋,则按选中的配筋对当前配筋字符进行修改,并完成配筋修改。若用户通过键盘“上下键”在配筋列表中进行选择,选择好需要的配筋后,按下键盘“tab键”或“空格键”或“回车键”完成配筋确认,按选中的配筋对当前配筋字符进行修改,并完成配筋修改。
进一步的,所述梁配筋字符指的是梁上部筋字符、梁通长筋字符、梁下部筋字符,每种配筋字符中包含有用于区分其类别的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关联信息指的是存放在梁配筋字符中的一组数据,该数据包括字符隶属的梁段的唯一标识,通过该标识可以找到对应的梁段,另外对于梁上部筋字符,数据中还包括字符所属的梁位置标识,该标识描述了该字符是隶属于梁段的起始端还是终止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梁段指的是结构中一个完整的受力单元,梁段中存放有其关联的配筋字符信息,包括关联的起始端上部筋字符ID、终止端上部筋字符ID、通长筋字符ID、下部筋字符ID,同时梁段中还包含有每个点位的计算配筋值,梁的宽度、高度等截面数据,梁的几何定位数据,梁的抗震等级等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的梁段的支座数据指的是支撑梁段的构件类型以及其连接关系,支座数据可以通过梁的几何定位数据进行搜索和分析得到。支撑梁段的构件类型包括:柱、墙、梁;连接关系包括:梁段连接于柱,分为四种情况,如图3中的梁段连接于柱的几种不同情况示意图所示;梁段连接于墙,分为三种情况,如图4中的梁段连接于墙的几种不同情况示意图所示,梁段连接于梁,分两种情况,如图5中的梁段连接于梁的几种不同情况示意图所示,连接情况不同,配筋结果也将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的获得所有满足规范条件的配筋组合指的是在梁段的支座数据、配筋数据、截面数据、抗震等级数据已明确的情况下,根据现有规范的固定方法可以计算出多种满足要求的配筋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通过列表进行展示指的是程序通过计算得到多个可能的配筋结果后,自动在当前编辑的字符旁边弹出用于显示多个配筋结果的列表框。
进一步的,所述的将满足条件的配筋按筛选条件筛选指的是将所有满足条件的配筋结果作为字符串逐个与作为筛选条件的字符进行比对,将完全包含筛选条件字符的配筋结果作为满足条件的结果留下,其余的剔除。需要明确的是,每次在作为筛选条件的字符变动后,都是从所有满足条件的配筋结果中进行筛选而不是对已经筛选后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筛选。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序后进行展示指的是对筛选后的结果先进行排序再进行展示,以便于将最优的结果放在最前面便于用户快速选择。排序的方法为:作为筛选条件的字符在待选字符最前端,不同的字符越少越排在前面;次之,作为筛选条件的字符在待选字符的中部,不同的字符越少越排在前面;再次之,作为筛选条件的字符在待选字符的后端,不同的字符越少越排在前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输入特定的物理信号,使当前的梁配筋字符进入配筋编辑状态;
S2,查找与当前的梁配筋字符关联的梁段;
S3,分析梁段的支座数据、配筋数据、截面数据、抗震等级数据获得所有满足规范条件的配筋组合并通过列表进行展示;
所述梁配筋字符指的是梁上部筋字符、梁通长筋字符、梁下部筋字符,每种配筋字符中包含有用于区分其类别的标识;
关联信息指的是存放在梁配筋字符中的一组数据,该数据包括字符隶属的梁段的唯一标识,通过该标识可以找到对应的梁段;
梁上部筋字符的关联信息中的数据还包括梁配筋字符所属的梁位置标识,所述梁位置标识描述了梁配筋字符是隶属于梁段的起始端还是终止端;
所述梁段的支座数据指的是支撑梁段的构件类型以及其连接关系,通过梁的几何定位数据进行搜索和分析得到,所述支撑梁段的构件类型包括柱、墙、梁;所述连接关系包括:梁段连接于柱;梁段连接于墙;梁段连接于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通过列表进行展示是指:通过计算得到多个可能的配筋结果后,自动在当前编辑的梁配筋字符旁边弹出用于显示多个配筋结果的列表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获得所有满足规范条件的配筋组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获取当前的梁配筋字符的字符串;
S32,根据配筋按筛选条件得到备选配筋结果;
S33,将步骤S32中配筋结果的字符串与步骤S31中的字符串进行比对,将完全包含配筋结果的字符串的配筋结果显示在列表中,其余的不显示。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还包括:S4,对列表中展示的配筋组合进行排序,根据当前的梁配筋字符在所述配筋组合中显示的位置进行排序,所述当前的梁配筋字符在所述配筋组合中显示的位置包括当前的梁配筋字符在所述配筋组合的前端、中部和后端。
5.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
CN202210827771.2A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51465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7771.2A CN115146594B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7771.2A CN115146594B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6594A CN115146594A (zh) 2022-10-04
CN115146594B true CN115146594B (zh) 2023-08-15

Family

ID=83412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27771.2A Active CN115146594B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659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2934A (zh) * 2016-05-23 2017-12-01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图标的设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944187A (zh) * 2017-12-13 2018-04-20 厦门海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的钢筋计算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JP2020166660A (ja) * 2019-03-29 2020-10-08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配筋計測システム、配筋計測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4154206A (zh) * 2021-10-20 2022-03-08 珠海新势力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2934A (zh) * 2016-05-23 2017-12-01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图标的设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944187A (zh) * 2017-12-13 2018-04-20 厦门海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的钢筋计算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JP2020166660A (ja) * 2019-03-29 2020-10-08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配筋計測システム、配筋計測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4154206A (zh) * 2021-10-20 2022-03-08 珠海新势力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6594A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25206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searching for entry word in dictionary dat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program product
CN110633554A (zh) 一种基于bim的桥梁桩基坐标表自动生成方法
CN112036118B (zh) 一种可配置的数据报表动态展现方法及系统
CN115238343B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基坑支护智能施工方法
CN115146594B (zh) 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和装置
CN110837703A (zh) 基于Pro/E的液压缸快速设计系统及方法
CN114595494A (zh) 基于AutoCAD软件的辅助设计工具箱及构建方法
JPH08123861A (ja) 建築費用算出支援装置
CN115482552A (zh) 一种矢量钢筋图纸智能翻样方法及系统
JP2008305105A (ja) 文書データ処理装置
JP4889524B2 (ja) リフォーム費用計算システム
JP4424198B2 (ja) ファンクションブロックダイアグラムのプログラム装置
JP3177489B2 (ja) 家屋評価計算用評点付加装置及び評点付加方法
JP2002041111A (ja) プログラミング支援装置
JP2010134766A (ja) 文書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11651161B (zh) 图形化界面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9187045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JP3240364B2 (ja) 辞書検索方法および辞書検索装置
JP2771669B2 (ja) 罫線編集装置
CN115860676A (zh) 一种农作物育种材料自动晋级推荐方法及系统
CN117911642A (zh) 建筑辅助三维建模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JP2579976B2 (ja) 電子辞書の検索方式
US6889170B1 (en) Data log smooth patching
JP477538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CN116432291A (zh) 一种基于ai的斜拉索桥梁设计辅助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Jinniu District Star Road Chengdu 610000 Sichuan province No. 8

Applicant after: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rp.,Ltd.

Address before: No. 9, Xinghui West Road, Jinni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Applicant before: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