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4206A - 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54206A
CN114154206A CN202111219228.6A CN202111219228A CN114154206A CN 114154206 A CN114154206 A CN 114154206A CN 202111219228 A CN202111219228 A CN 202111219228A CN 114154206 A CN114154206 A CN 1141542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ment
model
module
calculation
rev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192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楂
韩文涛
郑俊光
韩文博
彭水力
陈剑佳
黄侦玉
黄梽烨
王骏骐
关雨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ew Force Creatio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ew Force Creatio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ew Force Creatio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ew Force Creatio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1922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42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54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42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2Geometric CAD characterised by design ent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D, e.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计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模型匹配与导入模块、模型局部修正模块、构件配筋计算书导入模块、梁配筋设定模块、梁自动配筋、出图选项参数设置模块、自动出图模块;模型匹配与导入模块、模型局部修正模块、构件配筋计算书导入模块、梁配筋设定模块、梁自动配筋、出图选项参数设置模块、自动出图模块依次相连执行。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绘图容易出错、标准不统一、重复工作量大、质量难以保证的弊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计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结构施工图,结构专业设计的主要成果之一,指结构设计师用平面表达的方式表达一栋建筑的不同楼层的结构构件(墙、梁、板、柱等称为结构构件)的位置、截面尺寸,构件配筋(包括但不限于钢筋数量、位置、规格等)信息等。设计师完成结构施工图后可交给审图部门、政府审核部门、成本部门、施工单位等,进一步实施建筑的建造。
梁是结构专业的一类平面构件,梁配筋图是结构施工图的一部分,指用二维平面图表达建筑结构中梁构件的编号、截面尺寸、各截面钢筋配筋、数量、规格等具体信息。目前行业通用的梁施工图设计方法:结构设计师根据建筑专业提资的建筑进行初步结构布置(根据设计经验初步确定结构墙、梁、板、柱的位置和尺寸),然后按初步结构布置图在结构分析软件中建模、计算、反复调整结构布置,得到合理的计算结果和最终结构布置后,计算软件会得出每一个构件的配筋数值(仅得到一个构件的配筋数量,并不能进行构件配筋),然后结构设计师根据配筋数值对每一条梁的控制截面(梁端、梁跨中等位置)进行人工配筋(包括箍筋、底筋、面筋等配筋信息),并将配筋信息标注在图上,得到完整的梁配筋图。
整个流程大致可分为结构初步布置、结构建模与计算、梁施工图绘制三个大的步骤。目前的流程中,第一、二步是结构设计的技术关键,而第三部是繁杂而重复的人工劳动。
目前梁施工图的作业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人工绘图,容易出错,需要专门的人力进行校对、修改;标准不统一,质量难以保证,从计算结果到梁配筋图,中间经过人工理解和转译,并加入了设计师个人经验,导致针对同一套建筑图,不同的设计师绘制出来的施工图不完全相同;效率低下,不利于反复修改。第一、二步发生改变,设计师要重新绘制施工图并校对,大大降低了设计效率;而设计过程中无时不刻不伴随设计方案的修改,使得结构工程师疲于应付,容易累积错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急需要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匹配与导入模块、模型局部修正模块、构件配筋计算书导入模块、梁配筋设定模块、梁自动配筋、出图选项参数设置模块、自动出图模块;所述的模型匹配与导入模块、模型局部修正模块、构件配筋计算书导入模块、梁配筋设定模块、梁自动配筋、出图选项参数设置模块、自动出图模块依次相连执行;
进一步地,首先启动所述的模型匹配与导入模块,用户需要设置导入参数,将计算模型与现有的Revit模型一进行匹配,所述的设置导入参数包括空间定位匹配、构件位置容差、匹配信息勾选;所述的模型匹配与导入模块的具体执行步骤如下:
S1-1:指定导入计算模型的路径与文件;
S1-2:读取数据;
S1-3:截面映射;
S1-4:信息导入;
S1-5:完成模型匹配与导入;
运行步骤S1-5结束后得到Revit模型二,所述的Revit模型二为一个定位、几何尺寸信息均比所述的Revit模型一更准确的新的Revit模型。
进一步地,执行完所述的模型匹配与导入模块后执行所述的模型局部修正模块,所述的模型局部修正模块是对所述的Revit模型二进行人工调整,使得Revit模型二的定位、几何尺寸信息完全准确;所述的模型局部修正模块的具体执行步骤包括如下:
S2-1:梁模型编辑,复核梁模型信息是否正确,若有偏差可对梁截面、位置等信息进行调整;
S2-2:楼层信息编辑,复核自动生成的楼层及标高是否与实际相符,若有偏差可进行调整;
S2-3:特殊梁指定,针对不同类型的梁配筋构造,对梁类型进行指定;运行步骤S1-5后,会根据计算结果及初步布置自动判断梁构件类型,此时可对梁构件类型进行人工干预;
S2-4:完成模型局部修正;
运行步骤S2-4结束后,得到Revit模型三,所述的Revit模型三为定位、几何尺寸信息完全精确的Revit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的构件配筋计算书导入模块用于将计算书导入到Revit模型三中,所述的计算书为计算模型中构件配筋计算结果;并将每个构件的计算书与Revit模型三中的梁构件一一匹配,将配筋计算数据导入到每个构件中,得到一个含构件计算信息的Revit模型四;所述的构件配筋计算书导入模块的具体执行步骤包括如下:
S3-1:指定导入计算书的构件信息,本构件配筋计算书导入模块选梁,类似还有墙、柱、楼板等其他构件;
S3-2:指定需要导入计算书的楼层,可以选择导入所有楼层的计算书,也可选择局部楼层分别导入;
S3-3:选择计算书数据来源,构件计算书可以从通用结构计算软件:的计算文件中导入,也可从dwg格式文件中导入;
S3-4:完成计算书导入。
进一步地,所述的梁配筋设定模块的具体执行步骤如下:
S4-1:基本参数设置,所述的基本参数包括梁面筋、底筋直径级差、配筋归并系数、配筋放大系数、裂缝控制参数、混凝土强度等级、梁保护层厚度;
S4-2:梁纵筋参数设置,用于控制梁面筋、底筋的配筋;所述的梁纵筋参数包括拉通筋根数、面筋配筋是否全部拉通、梁支座宽度、架立筋配筋;
S4-3:梁腰筋参数设置,用于控制梁腰筋的配筋;所述的梁腰筋参数包括梁腹板高度计算规则、梁腰筋钢筋等级、配筋范围、配筋率、构造腰筋;
S4-4:梁箍筋参数设置,用于控制梁箍筋的配筋;所述的梁箍筋参数包括箍筋肢数、箍筋间距;
S4-5:附加钢筋参数设置,用于当梁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时,通过附加箍筋参数设置来控制集中荷载位置的附加钢筋的生成;所述的附加钢筋参数包括:附加箍筋参数、附加吊筋参数;
S4-6:钢筋库设置,用于控制配筋时钢筋直径的选用,使配筋整体趋于合理;所述的钢筋库包括:转换梁钢筋库、主梁钢筋库、次梁钢筋库;优选直径设置,根据不同的梁跨度,对主梁面筋、主梁底筋、次梁面筋、次梁底筋指定优选钢筋直径,使配筋趋于合理;
S4-7:完成梁配筋参数设定;
运行S4-7结束后,得到Revit模型五,所述的Revit模型五中每一条梁具备了配筋信息,即将计算书的信息转译成配筋信息写入到每一个构件的相关位置上。
进一步地,执行所述的梁自动配筋模块,在所述的Revit模型五上自动生成每一条梁不同部位的钢筋信息,所述的钢筋信息包括箍筋、支座面筋、拉通面筋、底筋、腰筋,得到Revit模型六。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图选项参数设置装置用于设定出图选项,使构件配筋信息可以转译到二维平面图中;所述的出图选项参数设置装置的具体执行步骤如下:
S6-1:图面参数设置,包括自动处理文字重叠、尺寸标注重叠、生成二维平面图后同步隐藏三维模型;
S6-2:平面视图及标高设置,生成梁配筋图后的视图类型选择,所述的视图类型包括结构平面图、楼层平面图;选择标高标注形式,所述的标高标注形式包括相对标高、绝对标高;
S6-3:层高表设置,用于控制装置自动生成符合设计师要求的层高表;
S6-4:轴网参数设置,用于设定生成二维图纸中轴网的类型、各层尺寸标注之间的距离等;
S6-5:连续梁识别参数,用于控制梁夹角超过某一设定值时,不再按连续梁进行编号和配筋;
S6-6:标注设置,用于控制梁编号、标注的样式,使配筋显示的表达与国标图集一致;
S6-7:特殊连梁识别参数,用于控制当梁平面内支座长度在某一范围内时,梁不按连梁设计。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6-7后,在Revit模型六上启动自动出图模块,根据图选项参数设置装置的执行结果,自动生成梁配筋图。
上述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图纸准确性高,机器根据设定的规则和参数自动生成梁配筋图,不需要进行人工配筋和计算,可避免传统手工作业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使图纸准确性大幅度提高;
2.标准统一,图纸质量高,机器按照一套规则自动生成的梁配筋图,原则统一,图面标准一致,可避免传统人工绘图过程中不同设计人由于标准不统一导致图纸不一致的问题,使图纸质量大幅度提高;
3.设计效率高,机器基于规则自动生成梁配筋图,出图不再耗费设计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设计师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结构布置及计算模型调算,大大提高设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的应用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模型匹配与导入模块的执行步骤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模型局部修正模块的执行步骤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构件配筋计算书导入模块的执行步骤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梁配筋设定模块的执行步骤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出图选项参数设置模块的执行步骤示意图。
图中:1、模型匹配与导入模块;2、模型局部修正模块;3、构件配筋计算书导入模块;4、梁配筋设定模块;5、梁自动配筋;6、出图选项参数设置模块;7、自动出图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包括模型匹配与导入模块1、模型局部修正模块2、构件配筋计算书导入模块3、梁配筋设定模块4、梁自动配筋5、出图选项参数设置模块6、自动出图模块7;模型匹配与导入模块1、模型局部修正模块2、构件配筋计算书导入模块3、梁配筋设定模块4、梁自动配筋5、出图选项参数设置模块6、自动出图模块7依次相连执行;
如图2所示,首先启动模型匹配与导入模块1,用户需要设置导入参数,将计算模型与现有的Revit模型一进行匹配,设置导入参数包括空间定位匹配、构件位置容差、匹配信息勾选;模型匹配与导入模块1的具体执行步骤如下:
S1-1:指定导入计算模型的路径与文件;
S1-2:读取数据;
S1-3:截面映射;
S1-4:信息导入;
S1-5:完成模型匹配与导入;
运行步骤S1-5结束后得到Revit模型二,Revit模型二为一个定位、几何尺寸信息均比Revit模型一更准确的新的Revit模型。
如图3所示,执行完模型匹配与导入模块1后执行模型局部修正模块2,模型局部修正模块2是对Revit模型二进行人工调整,使得Revit模型二的定位、几何尺寸信息完全准确;模型局部修正模块2的具体执行步骤包括如下:
S2-1:梁模型编辑,复核梁模型信息是否正确,若有偏差可对梁截面、位置等信息进行调整;
S2-2:楼层信息编辑,复核自动生成的楼层及标高是否与实际相符,若有偏差可进行调整;
S2-3:特殊梁指定,针对不同类型的梁配筋构造,对梁类型进行指定;运行步骤S1-5后,会根据计算结果及初步布置自动判断梁构件类型,此时可对梁构件类型进行人工干预;
S2-4:完成模型局部修正;
运行步骤S2-4结束后,得到Revit模型三,Revit模型三为定位、几何尺寸信息完全精确的Revit模型。
如图4所示,构件配筋计算书导入模块3用于将计算书导入到Revit模型三中,计算书为计算模型中构件配筋计算结果;并将每个构件的计算书与Revit模型三中的梁构件一一匹配,将配筋计算数据导入到每个构件中,得到一个含构件计算信息的Revit模型四;构件配筋计算书导入模块3的具体执行步骤包括如下:
S3-1:指定导入计算书的构件信息,本构件配筋计算书导入模块3选梁,类似还有墙、柱、楼板等其他构件;
S3-2:指定需要导入计算书的楼层,可以选择导入所有楼层的计算书,也可选择局部楼层分别导入;
S3-3:选择计算书数据来源,构件计算书可以从通用结构计算软件:的计算文件中导入,也可从dwg格式文件中导入;
S3-4:完成计算书导入。
如图5所示,梁配筋设定模块4的具体执行步骤如下:
S4-1:基本参数设置,基本参数包括梁面筋、底筋直径级差、配筋归并系数、配筋放大系数、裂缝控制参数、混凝土强度等级、梁保护层厚度;
S4-2:梁纵筋参数设置,用于控制梁面筋、底筋的配筋;梁纵筋参数包括拉通筋根数、面筋配筋是否全部拉通、梁支座宽度、架立筋配筋;
S4-3:梁腰筋参数设置,用于控制梁腰筋的配筋;梁腰筋参数包括梁腹板高度计算规则、梁腰筋钢筋等级、配筋范围、配筋率、构造腰筋;
S4-4:梁箍筋参数设置,用于控制梁箍筋的配筋;梁箍筋参数包括箍筋肢数、箍筋间距;
S4-5:附加钢筋参数设置,用于当梁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时,通过附加箍筋参数设置来控制集中荷载位置的附加钢筋的生成;附加钢筋参数包括:附加箍筋参数、附加吊筋参数;
S4-6:钢筋库设置,用于控制配筋时钢筋直径的选用,使配筋整体趋于合理;钢筋库包括:转换梁钢筋库、主梁钢筋库、次梁钢筋库;优选直径设置,根据不同的梁跨度,对主梁面筋、主梁底筋、次梁面筋、次梁底筋指定优选钢筋直径,使配筋趋于合理;
S4-7:完成梁配筋参数设定;
运行S4-7结束后,得到Revit模型五,Revit模型五中每一条梁具备了配筋信息,即将计算书的信息转译成配筋信息写入到每一个构件的相关位置上。
执行梁自动配筋模块5,在Revit模型五上自动生成每一条梁不同部位的钢筋信息,钢筋信息包括箍筋、支座面筋、拉通面筋、底筋、腰筋,得到Revit模型六。
如图6所示,出图选项参数设置装置6用于设定出图选项,使构件配筋信息可以转译到二维平面图中;出图选项参数设置装置6的具体执行步骤如下:
S6-1:图面参数设置,包括自动处理文字重叠、尺寸标注重叠、生成二维平面图后同步隐藏三维模型;
S6-2:平面视图及标高设置,生成梁配筋图后的视图类型选择,视图类型包括结构平面图、楼层平面图;选择标高标注形式,标高标注形式包括相对标高、绝对标高;
S6-3:层高表设置,用于控制装置自动生成符合设计师要求的层高表;
S6-4:轴网参数设置,用于设定生成二维图纸中轴网的类型、各层尺寸标注之间的距离等;
S6-5:连续梁识别参数,用于控制梁夹角超过某一设定值时,不再按连续梁进行编号和配筋;
S6-6:标注设置,用于控制梁编号、标注的样式,使配筋显示的表达与国标图集一致;
S6-7:特殊连梁识别参数,用于控制当梁平面内支座长度在某一范围内时,梁不按连梁设计。
执行步骤S6-7后,在Revit模型六上启动自动出图模块7,根据图选项参数设置装置6的执行结果,自动生成梁配筋图。
由此可见机器根据设定的规则和参数自动生成梁配筋图,不需要进行人工配筋和计算,可避免传统手工作业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使图纸准确性大幅度提高;机器按照一套规则自动生成的梁配筋图,原则统一,图面标准一致,可避免传统人工绘图过程中不同设计人由于标准不统一导致图纸不一致的问题,使图纸质量大幅度提高;机器基于规则自动生成梁配筋图,出图不再耗费设计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设计师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结构布置及计算模型调算,大大提高设计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匹配与导入模块、模型局部修正模块、构件配筋计算书导入模块、梁配筋设定模块、梁自动配筋、出图选项参数设置模块、自动出图模块;所述的模型匹配与导入模块、模型局部修正模块、构件配筋计算书导入模块、梁配筋设定模块、梁自动配筋、出图选项参数设置模块、自动出图模块依次相连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启动所述的模型匹配与导入模块,用户需要设置导入参数,将计算模型与现有的Revit模型一进行匹配,所述的设置导入参数包括空间定位匹配、构件位置容差、匹配信息勾选;所述的模型匹配与导入模块的具体执行步骤如下:
S1-1:指定导入计算模型的路径与文件;
S1-2:读取数据;
S1-3:截面映射;
S1-4:信息导入;
S1-5:完成模型匹配与导入;
运行步骤S1-5结束后得到Revit模型二,所述的Revit模型二为一个定位、几何尺寸信息均比所述的Revit模型一更准确的新的Revit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完所述的模型匹配与导入模块后执行所述的模型局部修正模块,所述的模型局部修正模块是对所述的Revit模型二进行人工调整,使得Revit模型二的定位、几何尺寸信息完全准确;所述的模型局部修正模块的具体执行步骤包括如下:
S2-1:梁模型编辑,复核梁模型信息是否正确,若有偏差可对梁截面、位置等信息进行调整;
S2-2:楼层信息编辑,复核自动生成的楼层及标高是否与实际相符,若有偏差可进行调整;
S2-3:特殊梁指定,针对不同类型的梁配筋构造,对梁类型进行指定;运行步骤S1-5后,会根据计算结果及初步布置自动判断梁构件类型,此时可对梁构件类型进行人工干预;
S2-4:完成模型局部修正;
运行步骤S2-4结束后,得到得到Revit模型三,所述的Revit模型三为定位、几何尺寸信息完全精确的Revit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构件配筋计算书导入模块用于将计算书导入到Revit模型三中,所述的计算书为计算模型中构件配筋计算结果;并将每个构件的计算书与Revit模型三中的梁构件一一匹配,将配筋计算数据导入到每个构件中,得到一个含构件计算信息的Revit模型四;所述的构件配筋计算书导入模块的具体执行步骤包括如下:
S3-1:指定导入计算书的构件信息,本构件配筋计算书导入模块选梁,类似还有墙、柱、楼板等其他构件;
S3-2:指定需要导入计算书的楼层,可以选择导入所有楼层的计算书,也可选择局部楼层分别导入;
S3-3:选择计算书数据来源,构件计算书可以从通用结构计算软件:的计算文件中导入,也可从dwg格式文件中导入;
S3-4:完成计算书导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配筋设定模块的具体执行步骤如下:
S4-1:基本参数设置,所述的基本参数包括梁面筋、底筋直径级差、配筋归并系数、配筋放大系数、裂缝控制参数、混凝土强度等级、梁保护层厚度;
S4-2:梁纵筋参数设置,用于控制梁面筋、底筋的配筋;所述的梁纵筋参数包括拉通筋根数、面筋配筋是否全部拉通、梁支座宽度、架立筋配筋;
S4-3:梁腰筋参数设置,用于控制梁腰筋的配筋;所述的梁腰筋参数包括梁腹板高度计算规则、梁腰筋钢筋等级、配筋范围、配筋率、构造腰筋;
S4-4:梁箍筋参数设置,用于控制梁箍筋的配筋;所述的梁箍筋参数包括箍筋肢数、箍筋间距;
S4-5:附加钢筋参数设置,用于当梁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时,通过附加箍筋参数设置来控制集中荷载位置的附加钢筋的生成;所述的附加钢筋参数包括:附加箍筋参数、附加吊筋参数;
S4-6:钢筋库设置,用于控制配筋时钢筋直径的选用,使配筋整体趋于合理;所述的钢筋库包括:转换梁钢筋库、主梁钢筋库、次梁钢筋库;优选直径设置,根据不同的梁跨度,对主梁面筋、主梁底筋、次梁面筋、次梁底筋指定优选钢筋直径,使配筋趋于合理;
S4-7:完成梁配筋参数设定;
运行S4-7结束后,得到Revit模型五,所述的Revit模型五中每一条梁具备了配筋信息,即将计算书的信息转译成配筋信息写入到每一个构件的相关位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的梁自动配筋模块,在所述的Revit模型五上自动生成每一条梁不同部位的钢筋信息,所述的钢筋信息包括箍筋、支座面筋、拉通面筋、底筋、腰筋,得到Revit模型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图选项参数设置装置用于设定出图选项,使构件配筋信息可以转译到二维平面图中;所述的出图选项参数设置装置的具体执行步骤如下:
S6-1:图面参数设置,包括自动处理文字重叠、尺寸标注重叠、生成二维平面图后同步隐藏三维模型;
S6-2:平面视图及标高设置,生成梁配筋图后的视图类型选择,所述的视图类型包括结构平面图、楼层平面图;选择标高标注形式,所述的标高标注形式包括相对标高、绝对标高;
S6-3:层高表设置,用于控制装置自动生成符合设计师要求的层高表;
S6-4:轴网参数设置,用于设定生成二维图纸中轴网的类型、各层尺寸标注之间的距离等;
S6-5:连续梁识别参数,用于控制梁夹角超过某一设定值时,不再按连续梁进行编号和配筋;
S6-6:标注设置,用于控制梁编号、标注的样式,使配筋显示的表达与国标图集一致;
S6-7:特殊连梁识别参数,用于控制当梁平面内支座长度在某一范围内时,梁不按连梁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步骤S6-7后,在Revit模型六上启动自动出图模块,根据图选项参数设置装置的执行结果,自动生成梁配筋图。
CN202111219228.6A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 Pending CN1141542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9228.6A CN114154206A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9228.6A CN114154206A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4206A true CN114154206A (zh) 2022-03-08

Family

ID=80462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9228.6A Pending CN114154206A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54206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6594A (zh) * 2022-07-14 2022-10-04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和装置
CN115146356A (zh) * 2022-07-14 2022-10-04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梁平法配筋字符与梁段信息动态关联的方法和装置
CN115146340A (zh) * 2022-09-07 2022-10-04 合肥坤颐建筑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次梁结构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68960A (zh) * 2022-07-19 2022-10-11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板钢筋配筋和表达映射表的自动校审方法
CN115168959A (zh) * 2022-07-19 2022-10-11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跨楼层楼板钢筋位置传递方法
CN115422627A (zh) * 2022-07-14 2022-12-02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bim软件梁图配筋重生成时的字符位置保留方法和装置
CN115422626A (zh) * 2022-07-13 2022-12-02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模型的楼板上部钢筋布置方法
CN117251925A (zh) * 2023-11-20 2023-12-19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桩码头轨道梁自动建模与出图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2626A (zh) * 2022-07-13 2022-12-02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模型的楼板上部钢筋布置方法
CN115422626B (zh) * 2022-07-13 2023-10-31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模型的楼板上部钢筋布置方法
CN115146594A (zh) * 2022-07-14 2022-10-04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和装置
CN115146356A (zh) * 2022-07-14 2022-10-04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梁平法配筋字符与梁段信息动态关联的方法和装置
CN115422627A (zh) * 2022-07-14 2022-12-02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bim软件梁图配筋重生成时的字符位置保留方法和装置
CN115146594B (zh) * 2022-07-14 2023-08-15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梁配筋编辑时的智能提示方法和装置
CN115422627B (zh) * 2022-07-14 2023-11-17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bim软件梁图配筋重生成时的字符位置保留方法和装置
CN115168960A (zh) * 2022-07-19 2022-10-11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板钢筋配筋和表达映射表的自动校审方法
CN115168959A (zh) * 2022-07-19 2022-10-11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跨楼层楼板钢筋位置传递方法
CN115146340A (zh) * 2022-09-07 2022-10-04 合肥坤颐建筑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次梁结构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51925A (zh) * 2023-11-20 2023-12-19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桩码头轨道梁自动建模与出图方法及系统
CN117251925B (zh) * 2023-11-20 2024-01-23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桩码头轨道梁自动建模与出图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54206A (zh) 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梁配筋自动生成方法
CN107256005B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数控加工方法及设备
CN111177831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三维建模及自动算量方法
CN110119516B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翻样方法
Czmoch et al. Traditional design versus BIM based design
CN104156544A (zh) 基于bim技术的梁柱钢筋节点自动布置与施工模拟方法
CN110110442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参数化建模设计方法
CN106796714A (zh) 3d模型的建筑物钢筋布置施工图自动生成系统
CN105696467A (zh) 一种基于p-bim技术的支模架施工方法
Wei et al. BIM-based method calculation of auxiliary materials required in housing construction
CN111395520B (zh) 一种基于CAD与WebGl的装配式结构预制柱和叠合梁深化设计方法
CN112560134A (zh) 一种基于cad与bim的装配式结构叠合板批量深化设计方法
CN110263451A (zh) 基于bim的拱肋加工施工方法
CN112257150A (zh) 基于bim建模的筏形基础板带加强筋精细化算量的方法
CN110378039A (zh) 一种基于Revit的铝模板设计方法及系统
Nadoushani et al. A framework for optimizing lap splice positions within concrete elements to minimize cutting waste of steel bars
CN108629057A (zh) 一种生成bim模型的方法
CN109977481B (zh) 一种基于catia的混凝土组件模板及构件钢筋的创建方法
CN104408251B (zh) 一种建筑工程工艺荷载自动输入/输出及应用方法
CN111353193A (zh) 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简支梁桥面预埋件自动成图方法
CN112765711A (zh) 一种绿色建筑模拟计算的bim建模方法
CN112184134A (zh) 网络计划合理性评测维度设计法、评测方法、系统、装置
CN115081062B (zh) 一种基于参数化设计的结构楼梯详图快速出图方法
Lu et al.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Freeform Surface Spatial Bending-Torsion Steel Structure
Zenkov et al. Development of BIM 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technical sphere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