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3509A - 取暖器 - Google Patents

取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3509A
CN115143509A CN202110346355.6A CN202110346355A CN115143509A CN 115143509 A CN115143509 A CN 115143509A CN 202110346355 A CN202110346355 A CN 202110346355A CN 115143509 A CN115143509 A CN 115143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ehumidifying
heating
fan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63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华章
洪嘉汉
莫宇文
冯志恒
梁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635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35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3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35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5/00Other 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暖器,包括:框体,底部设有使框体外的空气进入框体内的底面开口;面罩,覆盖在框体的底部并具有与底面开口连通的进风口和回风口,进风口包括取暖侧进风口和除湿侧进风口;除湿单元,设于框体内并位于除湿侧进风口的下游侧,以回收从除湿侧进风口进入框体内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送风单元,设于框体内,并且带动从取暖侧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流向回风口和带动从除湿侧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流向除湿单元后流向回风口;以及取暖单元,设于回风口的上游侧以将进入回风口前的空气进行加热。该取暖器可以同时提高除湿效率和取暖效果。

Description

取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暖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温度、质量、风速等的需求越来越高。空气调节装置可以将室内空气吸入内部并且进行一定处理后再排出到室内和/或室外,以满足用户对室内空气的需求。
CN109595811公开了一种热泵除湿热回收型浴霸,如图1所示,该浴霸具有箱体和主机盖板1,主机盖板1上设有回风口8和送风口9,主机盖板1与箱体2形成一空腔,空腔内从回风口8侧往送风口9侧依次设有换气风机3、暖风风机4、热泵系统5和辅助电加热24,箱体2上设有排气口10和排水口16,换气风机3用于通过回风口8将浴室内高湿度空气从排气口10排出,实现浴霸的换气功能,暖风风机4通过回风口8将浴室内高湿度的回风送至热泵系统5,热泵系统5用于回收高湿度回风中水汽的能量,同时对空气进行除湿,将凝结水从排水口16排出,并对除湿后的空气进行加热,辅助电加热24在需要时启动,用于对除湿后空气作进一步加热,经过加热的空气通过送风口9送入浴室,实现浴霸的暖风功能。
也就是说,通过该热泵除湿热回收型浴霸可以实现浴室的取暖、除湿和通风等功能。但其仍存在以下不足:1.为确保足够的取暖风量,暖风风机吹出的空气风量大,风速快,所以其经过热泵系统进行换热的时间很短,导致空气中的水分还未充分去除就通过送风口流向室内,除湿效率低;2.空气通过热泵系统时由于风速大及受热泵系统阻挡而导致压力损失增大,通过送风口吹向室内的空气的风量就会变少,取暖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除湿效率和取暖效果的取暖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取暖器,包括:框体,底部设有使框体外的空气进入框体内的底面开口;面罩,覆盖在框体的底部并具有与底面开口连通的进风口和回风口,进风口包括取暖侧进风口和除湿侧进风口;除湿单元,设于框体内并位于除湿侧进风口的下游侧,以回收从除湿侧进风口进入框体内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送风单元,设于框体内,并且带动从取暖侧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流向回风口和带动从除湿侧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流向除湿单元后流向回风口;以及取暖单元,设于回风口的上游侧以将进入回风口前的空气进行加热。
根据一个实施例,送风单元包括:除湿风扇,设于除湿侧进风口的下游侧和回风口的上游侧以带动从除湿侧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流向除湿单元后流向回风口;取暖风扇,设于取暖侧进风口的下游侧和回风口的上游侧以带动从取暖侧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流向回风口;以及送风电机,与除湿风扇和取暖风扇连接以驱动除湿风扇和取暖风扇转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除湿单元位于除湿风扇的上游侧。
根据一个实施例,除湿风扇和取暖风扇为由送风电机驱动的一体成型的双层风扇,并且送风电机位于取暖风扇的一侧,除湿风扇和取暖风扇纵向设置于框体内,并且除湿风扇具有与除湿单元相向设置的除湿侧入风口,取暖风扇具有与送风电机相向设置的取暖侧入风口。
根据一个实施例,取暖单元设于除湿风扇和取暖风扇的下游侧。
根据一个实施例,除湿风扇的高度大于取暖风扇的高度。
根据一个实施例,除湿风扇和取暖风扇为多翼离心风扇。
根据一个实施例,框体还包括将框体内的空气排出到室外的排气口,排气口与回风口相邻设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送风单元通过切换板选择性地与排气口和回风口中的一个或两个连通。
根据一个实施例,除湿单元包括:蒸发器,通过使热介质蒸发来吸收周围潜热以对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进行冷凝并产生冷凝水;冷凝器,设于蒸发器的下游侧,通过使热介质冷凝向周围释放潜热以对通过蒸发器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及压缩机,用于压缩热介质并与蒸发器和冷凝器连通。
根据一个实施例,除湿单元还包括:接水盘部,接收空气经过蒸发器时所产生的冷凝水;冷凝水加热器,加热冷凝水以使冷凝水汽化并产生蒸汽;以及排湿风路,形成从排湿风路入口到排湿风路出口的气流以带动所产生的蒸汽排出到取暖器的外部,排湿风路入口位于冷凝水加热器的上游侧,排湿风路出口位于冷凝水加热器的下游侧并且设置在框体上,其中排湿风路还包括位于冷凝水加热器的下游侧和排湿风路出口的上游侧的排湿风路混风口,以使从底面开口进入框体内的空气进入排湿风路中与排湿风路中的气流混合。
根据一个实施例,冷凝水加热器从接水盘部的上方插入接水盘部内部的冷凝水以加热冷凝水。
(三)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取暖侧进风口和除湿侧进风口,并且送风单元设置为带动从取暖侧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流向回风口并且带动从除湿侧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流向除湿单元后再流向回风口们,使得取暖气流与除湿气流彼此独立而互不干扰,一方面,防止了除湿单元对取暖气流的阻挡,保证了取暖气流的风量,另一方面,除湿气流不受大风量取暖气流的影响,可以保证除湿效果,同时提高除湿效率和取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热泵除湿热回收型浴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取暖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沿图2的A-A截取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隐藏部分部件后沿图2的方向B观察的视图。
图5是示出沿图2的C-C截取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取暖器隐藏框体后的部品分解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除湿单元和排湿风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示出沿图7的方向D观察的正视图。
图9是示出沿图7的方向E观察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取暖器;100:框体;200:面罩;300:除湿单元;400:取暖单元;500:送风单元;600:冷凝水加热器;800:排湿风路;900:接水盘部;110:顶壁;120:侧壁;210:进风口;220:回风口;211:取暖侧进风口;212:除湿侧进风口;101:排气口;700:切换板;510:除湿风扇;520:取暖风扇;530:送风电机;540:送风蜗牛壳;541:送风涡旋板;541’:舌部;542:送风蜗牛壳前面板;543:送风蜗牛壳背面板;544:送风蜗牛壳出风口;511:除湿侧入风口;521:取暖侧入风口;310:压缩机;320:蒸发器;330:冷凝器;910:第一接水盘部;920:第二接水盘部;930:接水筒;810:排湿风路入口;820:排湿风路出口;830:排湿风路混风口;840:排湿风扇;850:排湿蜗牛壳;860:排湿电机;841:第一风扇;842:第二风扇;851:排湿涡旋板;852:排湿蜗牛壳前面板;853:排湿蜗牛壳背面板;854:排湿蜗牛壳出风口;870:引流部;801:第一通路;802:第二通路;410:转换结构;420:倾斜部;430:加热器;440: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顶面”、“下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以取暖器的安装状态为基准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例如,术语“上”、“顶”是在取暖器安装在屋顶与天花板之间后远离使用者的方位或位置;术语“下”、“底”是在取暖器安装在屋顶与天花板之间后靠近使用者的方位或位置。
“取暖器的安装状态”是指取暖器安装在屋顶与天花板之间能够正常运行的状态。任意部件的“外周方向”是指相对于该部件的纵向中心轴线向外的方向;任意部件的“内周方向”是指相对于该部件的纵向中心轴线向内的方向。
术语“上游”和“下游”是相对于当取暖器正常运转时,在取暖器内部形成的气流而言。“上游方向”是指气流方向的逆方向;“下游方向”是指气流方向。“上游侧”是指位于上游方向的一侧;“下游侧”是指位于下游方向的一侧。“上游端”是指位于上游方向的一端;“下游端”是指位于下游方向的一端。
上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中的取暖器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的取暖器,既可以实现除湿干燥功能,也可以实现取暖功能。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取暖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示出沿图2的A-A截取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隐藏部分部件后沿图2的方向B观察的视图。图5是示出沿图2的C-C截取的截面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取暖器隐藏框体后的部品分解图。
参照图2至图6,根据本发明的取暖器10,放置于天花板上方等用户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收纳空间中,并通过与通风管道连接,从而对各空间进行空气的除湿或温度调节。除此之外,取暖器10还可以同时包括对空气进行过滤、消毒等调节功能的其他功能组件。
取暖器10包括:框体100、面罩200、除湿单元300、取暖单元400、送风单元500、冷凝水加热器600和排湿风路800。
框体100形成取暖器10的外壳,呈中空长方体箱状。框体100包括:顶壁110、从顶壁110的外周边缘垂直立设的四个侧壁120、以及与顶壁110相对设置而位于框体100的底面上的底面开口。当取暖器10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顶壁110是指位于框体100的垂直上方的面,侧壁120是指垂直于顶壁110的面。框体100的四个侧壁120中的一个侧壁120上设置有排气口101和排湿风路出口820,排气口101和排湿风路出口820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底面开口位于框体100与顶壁110相对的一侧,是由4个侧壁120下边缘包围而成的开口,室内的空气可经该底面开口进入或吹出框体100。
面罩200呈平板状,其固定于框体100的底面开口下方,以将底面开口覆盖。面罩200上设置有进风口210和回风口220。
进风口210为设置于面罩200上的开口,其设于面罩200上与底面开口位置正对的位置,即与底面开口连通。进风口210包括取暖侧进风口211和除湿侧进风口212。取暖侧进风口211和除湿侧进风口212可以是两个相隔一定距离的开口,也可以是两个并不完全分隔开的开口,例如取暖侧进风口211和除湿侧进风口212可以是同一个开口,但其分别位于该开口的相对侧。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面罩200的进风口210由多个栅格组成,取暖侧进风口211为位于图示左侧的栅格,除湿侧进风口212为位于图示右侧的栅格。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取暖侧进风口211和除湿侧进风口212可以分别根据送风单元500、取暖单元400和除湿单元300的位置来确定。当取暖器10处于安装状态时,进风口210面向室内,并通过底面开口连通室内与框体100内,即室内的空气可通过取暖侧进风口211和除湿侧进风口212,然后通过底面开口进入框体100内。
排气口101为设于框体100的顶壁110或四个侧壁120中的任一个壁面上。本实施例中,排气口101设于正对送风单元500的送风蜗牛壳出风口544的侧壁120,这样可使风路更为顺畅。例如,排气口101设于图2中的前侧壁120上。排气口101通过接头和管道连通室外与框体100内,框体100内的空气可通过排气口101向室外排出。
回风口220为设置于面罩200上且位于排气口101近旁处的开口。当取暖器10处于安装状态时,回风口220面向室内,且连通室内与框体100的内部空间。框体100内的空气通过回风口220向室内送风。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回风口220与排气口101成90度的位置关系,相互垂直,因此可以利用后述的切换板700在排气口101与回风口220之间进行切换开闭。
送风单元500设置在框体100内,并且带动从取暖侧进风口211进入的空气向回风口220/排气口101流动并带动从除湿侧进风口212进入的空气向回风口220/排气口101流动。送风单元500包括:除湿风扇510和取暖风扇520、驱动除湿风扇510和取暖风扇520运行的送风电机530和容纳除湿风扇510和取暖风扇520的送风蜗牛壳540。送风单元500位于进风口210的下游侧与回风口220/排气口101的上游侧,即位于进风口210与回风口220/排气口101之间的位置。送风单元500将室内的空气通过进风口210抽入框体100内,并将框体100内的空气送向回风口220/排气口101。
送风蜗牛壳540纵向设置于框体100的内部,形成引导空气向回风口220/排气口101流动的路径。送风蜗牛壳540包括送风涡旋板541以及相夹送风涡旋板541的送风蜗牛壳前面板542和送风蜗牛壳背面板543。送风蜗牛壳前面板542和送风蜗牛壳背面板543将送风涡旋板541夹在二者之间,形成送风蜗牛壳540。送风涡旋板541在半径方向上距离除湿风扇510和取暖风扇520最近的位置形成舌部541’,舌部541’与舌部541’的对面侧围成蜗牛壳出风口544。送风蜗牛壳出风口544与回风口220/排气口101可选择性地连通。送风蜗牛壳前面板542和送风蜗牛壳背面板543与框体100的顶壁110垂直设置,且送风蜗牛壳背面板543与框体100的除湿单元300相向设置。送风蜗牛壳背面板543、送风蜗牛壳前面板542和送风涡旋板541可以是单独的三块面板,也可以两两或整体一体成型。
除湿风扇510和取暖风扇520可以是由送风电机530驱动的一体成型的双层离心多翼风扇,送风电机530设于取暖风扇520的一侧。其中双层离心多翼风扇中的一层为与除湿单元300相向设置的除湿风扇510,另一层为与送风电机530相向设置的取暖风扇520,且除湿风扇510的高度H大于所述取暖风扇520的高度h。所述除湿风扇510的高度H是指除湿风扇510从除湿风扇510与取暖风扇520的交界处到与所述交界处相反的除湿风扇510的另一侧的长度;所述取暖风扇520的高度h是指取暖风扇520从除湿风扇510与取暖风扇520的交界处到与所述交界处相反的取暖风扇520的另一侧的长度。
除湿风扇510和取暖风扇520纵向收纳于送风蜗牛壳前面板542与送风蜗牛壳背面板543之间的空间内,也就是说,除湿风扇510和取暖风扇520的转轴和叶片水平设置,除湿风扇510上形成与除湿单元300相向设置的除湿侧入风口511,取暖风扇520上形成与送风电机530相向设置的取暖侧入风口521。容纳除湿风扇510和取暖风扇520的送风蜗牛壳540也相应纵向设置。除湿风扇510带动从取暖侧进风口211进入的空气流向送风蜗牛壳出风口544,取暖风扇520带动从除湿侧进风口212进入的空气流向除湿单元300,具体为除湿单元300的蒸发器320和冷凝器330后流向送风蜗牛壳出风口544。
送风蜗牛壳出风口544与排气口101/回风口220之间设置切换板700。切换板700具有转轴,并以转轴为支点进行旋转,通过旋转切换使送风蜗牛壳出风口544选择性地排气口101和回风口220中的一个或两个连通。当取暖器10利用切换板700的动作将排气口101打开时,空气向排气口101流动;当取暖器10利用切换板700的动作将回风口220打开时,空气向回风口220流动。切换板700可以旋转至完全打开排气口101并且完全关闭回风口220;切换板700可以旋转至完全关闭排气口101并且完全打开回风口220;切换板700可以旋转至同时打开排气口101的一部分和回风口220的一部分。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除湿单元和排湿风路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示出沿图7的方向D观察的正视图。图9是示出沿图7的方向E观察的侧视图。下面参照图7至图9详细描述除湿单元和排湿风路的具体结构。
除湿单元300包括用于压缩热介质(例如制冷剂)的压缩机310、用于通过使热介质蒸发来吸收周围潜热并对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进行冷凝的蒸发器320和用于使热介质冷凝并向周围释放潜热并对通过蒸发器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冷凝器330。压缩机310、蒸发器320和冷凝器330通过用于热介质流动的通道互相连通。除湿单元300位于除湿风扇510的上游侧,与除湿风扇510并排设置,从除湿侧进风口212进入框体100内的空气与在除湿单元300内流动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除湿的目的。在需要利用除湿单元300进行除湿时,空气先经过蒸发器320,并与蒸发器320中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降低温度,释出冷凝水;接着经过冷凝器330,并与冷凝器330中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升高温度,利用热介质循环的制冷循环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除湿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冷凝器330设于蒸发器320的下游侧。
冷凝水加热器600用于加热空气经过蒸发器320时所产生的冷凝水。
具体地说,在蒸发器320下方设有用于接收空气经过蒸发器320时所产生的冷凝水的接水盘部900,利用接水盘部接900收冷凝水,防止冷凝水流向框体100内的其它部件而造成部件损坏。而且取暖器10在进行除湿时,空气会从蒸发器320方向往冷凝器330方向吹出,这时可能会将少量冷凝水从蒸发器320吹至冷凝器330处,所以该接水盘部900可以延设至冷凝器330下方,从而接收吹向冷凝器330处的冷凝水。再者,为及时排出冷凝水,本实施例利用冷凝水加热器600加热冷凝水,使冷凝水汽化成蒸汽后排出,所以接水盘部900还设置为延设至冷凝水加热器600处。冷凝水加热器600设置在冷凝器330和蒸发器320的近旁。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接水盘部900包括设于冷凝器330和蒸发器320下方的第一接水盘部910和设于冷凝水加热器600下方的第二接水盘部920。
排湿风路800形成从排湿风路入口810到排湿风路出口820的气流,该气流在流动过程中经过冷凝水加热器600,带动冷凝水加热器600加热冷凝水汽化而产生的蒸汽,从而将蒸汽排出到取暖器10的外部。排湿风路入口810位于冷凝水加热器600的上游侧,用于供排湿风路800外部的空气进入排湿风路800;排湿风路出口820位于冷凝水加热器600的下游侧并且设于框体100的侧壁120上,用于供排湿风路800里的空气流出框体100外部。排湿风口800还包括排湿风路混风口830,设于排湿风路入口810和冷凝水加热器600的下游侧和排湿风路出口820上游侧。具体地,排湿风路混风口830设于下述第二通路802的竖直方向上的壁上,用于供从底面开口进入框体100内部的空气进入排湿风路800中与排湿风路800中并与经过冷凝水加热器600后的空气混合。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取暖器10的安装状态下,框体100内部最左侧设置容纳电路板等电气元件的电路板盒,电路板盒右侧设置送风单元500,送风单元500右侧设置除湿单元300的冷凝器330、蒸发器320,蒸发器320右侧设置排湿风路800,排湿风路800右侧设置除湿单元300的压缩机310。这样的位置配置,能够使各部件间设置得更紧密,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框体100尺寸。在图3中,排湿风路800设置在蒸发器320的右侧靠前的位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如图6至图9所示,冷凝水加热器600位于接水盘部900的上方,且插入接水盘部900内部,直接接触接水盘部900内部的冷凝水并对其进行加热。具体地,冷凝水加热器600从第二接水盘部920的上方直接插入第二接水盘部920内部的冷凝水中以加热冷凝水。在取暖器10的安装状态下,设于冷凝器330和蒸发器320下方的第一接水盘部910的底面往设于冷凝水加热器600下方的第二接水盘部920侧向下倾斜,从而引导第一接水盘部910的水更快地流动至第二接水盘部920。第二接水盘部920上方设有与第二接水盘部920连通的形成筒状的接水筒930,接水筒930的筒壁包围冷凝水加热器600,该冷凝水加热器600可以是大体成长方体平板形状的PTC加热器,所说的“接水筒的筒壁包围冷凝水加热器”,并不一定指接水筒930的筒壁完全包围住冷凝水加热器600的所有面,而是可以如本实施例所示,接水筒930的筒壁在竖直方向上与冷凝水加热器600相隔一定距离并包围了冷凝水加热器600的四个纵向侧面。这样,冷凝水加热器600可以固定在接水筒930的上端,并插入接水筒930内部加热接水筒930内部的冷凝水。
如上所述,由于PTC加热器直接与冷凝水接触并加热冷凝水,所以可以使与PTC加热器接触的冷凝水快速蒸发而汽化,与把冷凝水加热器600设于接水盘部900外部相比,可以加速冷凝水蒸发。
排湿风路800中设有排湿蜗牛壳850和收纳于排湿蜗牛壳850内的排湿风扇840。排湿蜗牛壳850和排湿风扇840位于排湿风路混风口830的下游侧和排湿风路出口820的上游侧,用于带动从排湿风路入口810和从排湿风路混风口830进入排湿风路800内的空气混合后的空气向排湿风路出口820流动。排湿风扇840的一侧具有排湿电机860,排湿风扇840通过转轴与排湿电机860连接,从而可以被排湿电机860驱动而转动。排湿风扇840可以是双层多翼离心风扇,并纵向设置,也就是说,排湿风扇840的转轴和叶片沿水平方向设置。
排湿蜗牛壳850包括排湿涡旋板851、相夹排湿涡旋板851而设置的排湿蜗牛壳背面板853和排湿蜗牛壳前面板852。排湿蜗牛壳背面板853靠近排湿电机860设置。
排湿风扇840可以包括靠近排湿电机860侧的第一风扇841和靠近下述排湿蜗牛壳前面板852侧的第二风扇842,其中,第一风扇841的高度小于第二风扇842的高度。所述第一风扇841的高度是指从第一风扇841与第二风扇842的交界处到排湿风扇840靠近排湿电机860的端部之间的长度;第二风扇842的高度是指从第一风扇841与第二风扇842的交界处到排湿风扇840靠近第一通路801的端部的长度。
容纳排湿风扇840的排湿蜗牛壳850也相应纵向设置。排湿蜗牛壳850位于第二接水盘部920和冷凝水加热器600的上方。排湿涡旋板851为在排湿风扇840的外周沿排湿风扇840的转动方向扩大排湿蜗牛壳850内的风路面积的曲面板,排湿蜗牛壳背面板853为靠近排湿电机860侧设置的面板,排湿蜗牛壳前面板852为与排湿蜗牛壳背面板853相对设置的面板,排湿涡旋板851的端部、排湿蜗牛壳背面板853的端部和排湿蜗牛壳前面板852的端部包围的区域形成排湿蜗牛壳出风口854,排湿蜗牛壳出风口854与排湿风路出口820相连通,蒸汽从排湿蜗牛壳出风口854吹出后通过排湿风路出口820排出到框体100的外部。
排湿蜗牛壳前面板852往排湿风扇840的相反方向设置突出于排湿蜗牛壳前面板852的第一通路801,第一通路801构成排湿风路800的一部分。另外,接水筒930的筒壁931往第一通路801方向延设与第一通路801连通的第二通路802,第二通路802构成排湿风路800的一部分。参照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水盘部920的上方设置冷凝水加热器600、接水筒930和第二通路802,第二通路802的上端连接第一通路801,即第二通路802和第一通路801沿竖直方向连接。且第一通路801和第二通路802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第二接水盘部920的内侧,即在竖直方向上,第一通路801和第二通路802的最外侧位于第二接水盘部920之内的范围。冷凝水加热器600上方设置排湿蜗牛壳850、排湿风扇840和排湿电机860。排湿蜗牛壳850的下端设有向下方,即向第二接水盘部920方向倾斜使排湿蜗牛壳850内的水流向第二接水盘部920的引流部870。排湿风路入口810设于与第二通路802相对的接水筒930的筒壁931上,也就是说,排湿风路入口810与第二通路802相向设置,排湿风路入口810和第二通路802之间设置冷凝水加热器600,且在冷凝水加热器600设置为长方体平板状的加热器时,冷凝水加热器600为从排湿风路入口810侧往第二通路802侧方向设置。当然,如果与第二通路802相对的接水筒930的筒壁931上的空间不足以设置足够大小的排湿风路入口810,也可以在接水筒930的其它筒壁上设置排湿风路入口810。
取暖单元400设于回风口220的上游侧,以及除湿风扇510和取暖风扇520的下游侧,用于将从送风蜗牛壳出风口544流出进入回风口220前的空气进行加热。也就是说,经过除湿风扇510和取暖风扇520的空气均会通过取暖单元400后再流向回风口220。取暖单元400包括加热器430及其支撑结构440。加热器430可以为PTC加热器等。在切换板700下方、取暖单元400上方设有转换结构410,该转换结构410上部形成与切换板700下方的开口大小一致的方形开口;从该方形开口的边缘向加热器430边缘延伸形成倾斜部420,该倾斜部420的端部大小与加热器430大小一致。由于面罩200的回风口220和加热器430为扩大出风面积,实现均匀出风,快速取暖,其大小一般设置得比送风蜗牛壳出风口544大,所以为确保从送风蜗牛壳出风口544吹出的空气可以顺畅地流向回风口220,送风蜗牛壳出风口544与加热器430之间设有转换结构41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转换结构410的倾斜部420,从送风蜗牛壳出风口544到回风口220的风路的宽度变大,长度变大,空气可以沿着倾斜部顺畅地从送风蜗牛壳出风口544流向倾斜部420端部,再流向加热器430,减少乱流,确保风量。
冷凝器330与除湿风扇510相邻设置,蒸发器320位于冷凝器330与排湿风路800之间,压缩机310相对于排湿风路800,位于蒸发器320的相反侧。
以上是对取暖器10的构成的说明。
接下来对取暖器10内的排气模式、取暖模式和除湿模式的过程进行说明。
排气模式
取暖器10运行排气模式时,除湿单元300和取暖单元400不运行,送风单元500运行,切换板700以其转轴为支点旋转至完全打开排气口101的同时完全关闭回风口220的位置,排湿风扇510和取暖风扇520在送风电机530的驱动下转动。室内空气从面罩200的取暖侧进风口211、除湿侧进风口212和框体100的底面开口进入框体100内,从除湿侧进风口212进入框体100内的空气经过不运行的除湿单元300后与从取暖侧进风口211进入框体100内的空气一起进入送风蜗牛壳540,并沿着送风蜗牛壳540流动到送风蜗牛壳出风口544,然后在切换板700的引导下流向排气口101而排出到室外。也就是说,运行排气模式时,空气可以从取暖侧进风口211进入框体100,也可以从除湿侧进风口212进入框体100,并最终通过排气口101排出框体100。这样,整个进风口210都可以用于进风,且从除湿侧进风口212进入框体100的空气也可以沿着除湿单元300向送风蜗牛壳540流动,充分利用了框体100内的风路面积,确保了排气量。
取暖模式
取暖器10运行取暖模式时,可以有如下3种不同的实现方式:
1.1、除湿单元300不运行,取暖单元400和送风单元500运行,切换板700以其转轴为支点旋转至完全打开回风口220的同时完全关闭排气口101的位置,取暖风扇520和除湿风扇510在送风电机530的驱动下转动。室内空气从面罩200的取暖侧进风口211、除湿侧进风口212和框体100的底面开口进入框体100内,从除湿侧进风口212进入框体100内的空气经过不运行的除湿单元300后与从取暖侧进风口211进入框体100内的空气一起进入送风蜗牛壳540,然后被位于送风蜗牛壳出风口544下游侧的取暖单元400加热后通过打开状态的回风口220再次流向室内。也就是说,运行取暖模式时,空气可以从取暖侧进风口211进入框体100,也可以从除湿侧进风口212进入框体100,并最终通过回风口220排出框体100。这样,整个进风口210都可以用于进风,且从除湿侧进风口212进入框体100的空气也可以沿着除湿单元300向送风蜗牛壳540流动,充分利用了框体100内的风路面积,确保了排气量。
1.2、除湿单元300、送风单元500和取暖单元400运行,切换板700以其转轴为支点旋转至同时打开一部分的排气口101和一部分的回风口220。室内空气从面罩200的取暖侧进风口211、除湿侧进风口212和框体100的底面开口进入框体100内,从除湿侧进风口212进入框体100内的空气经过运行的除湿单元300时,通过与蒸发器320进行热交换而降温并释出冷凝水,再与冷凝器330进行热交换而升高一定温度后,与从取暖侧进风口211进入框体100内的空气一并进入送风蜗牛壳540,然后一部分空气被位于送风蜗牛壳出风口544下游侧的取暖单元400加热后通过部分打开状态的回风口220流向室内,与此同时,另一部分空气还可以通过部分打开状态的排气口101排向室外。当安装有取暖器10的房间外部的其它房间或客厅等的空气湿度较低时,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除湿,即通过打开一部分排气口101能够让安装有取暖器10的房间内的湿度高的空气排向室外,吸引湿度较低的空气流向室内,从而加快除湿效果的实现。当取暖器10的房间湿度较高,或/且温度较低时,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除湿和取暖。
1.3、除湿单元300、送风单元500和取暖单元400运行,切换板700以其转轴为支点旋转至完全打开回风口220并完全关闭排气口101。室内空气从面罩200的取暖侧进风口211、除湿侧进风口212和框体100的底面开口进入框体100内,从除湿侧进风口212进入框体100内的空气经过运行的除湿单元300时,通过与蒸发器320进行热交换而降温并释出冷凝水,再与冷凝器330进行热交换而升高一定温度后,与从取暖侧进风口211进入框体100内的空气一并进入送风蜗牛壳540,然后被位于送风蜗牛壳出风口544下游侧的取暖单元400加热后通过打开状态的回风口220流向室内。当取暖器10的房间湿度较高,或/且温度较低时,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除湿和取暖。
除湿模式
取暖器10运行除湿模式时,可以有如下4种不同的实现方式:
2.1、除湿单元300、送风单元500和取暖单元400运行,切换板700以其转轴为支点旋转至同时打开一部分的排气口101和一部分的回风口220。室内空气从面罩200的取暖侧进风口211、除湿侧进风口212和框体100的底面开口进入框体100内,从除湿侧进风口212进入框体100内的空气经过运行的除湿单元300时,通过与蒸发器320进行热交换而降温并释出冷凝水,再与冷凝器330进行热交换而升高一定温度后,与从取暖侧进风口211进入框体100内的空气一并进入送风蜗牛壳540,然后一部分空气被位于送风蜗牛壳出风口544下游侧的取暖单元400加热后通过部分打开状态的回风口220流向室内,与此同时,另一部分空气还可以通过部分打开状态的排气口101排向室外。当安装有取暖器10的房间外部的其它房间或客厅等的空气湿度较低时,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除湿,即通过打开一部分排气口101能够让安装有取暖器10的房间内的湿度高的空气排向室外,吸引湿度较低的空气流向室内,从而加快除湿效果的实现。当取暖器10的房间湿度较高,或/且温度较低时,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除湿和取暖。
2.2、除湿单元300、送风单元500和取暖单元400运行,切换板700以其转轴为支点旋转至完全打开回风口220并完全关闭排气口101。室内空气从面罩200的取暖侧进风口211、除湿侧进风口212和框体100的底面开口进入框体100内,从除湿侧进风口212进入框体100内的空气经过运行的除湿单元300时,通过与蒸发器320进行热交换而降温并释出冷凝水,再与冷凝器330进行热交换而升高一定温度后,与从取暖侧进风口211进入框体100内的空气一并进入送风蜗牛壳540,然后被位于送风蜗牛壳出风口544下游侧的取暖单元400加热后通过打开状态的回风口220流向室内。当取暖器10的房间湿度较高,或/且温度较低时,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除湿和取暖。
2.3、除湿单元300和送风单元500运行,取暖单元400不运行,切换板700以其转轴为支点旋转至完全打开回风口220并完全关闭排气口101。室内空气从面罩200的取暖侧进风口211、除湿侧进风口212和框体100的底面开口进入框体100内,从除湿侧进风口212进入框体100内的空气经过运行的除湿单元300时,通过与蒸发器320进行热交换而降温并释出冷凝水,再与冷凝器330进行热交换而升高一定温度后,与从取暖侧进风口211进入框体100内的空气进入送风蜗牛壳540,然后通过打开状态的回风口220流向室内。
2.4、除湿单元300和送风单元500运行,取暖单元400不运行,切换板700以其转轴为支点旋转至同时打开一部分的排气口101和一部分的回风口220。室内空气从面罩200的取暖侧进风口211、除湿侧进风口212和框体100的底面开口进入框体100内,从除湿侧进风口212进入框体100内的空气经过运行的除湿单元300时,通过与蒸发器320进行热交换而降温并释出冷凝水,再与冷凝器330进行热交换而升高一定温度后,与从取暖侧进风口211进入框体100内的空气进入送风蜗牛壳540,然后一部分空气通过部分打开状态的回风口220流向室内,与此同时,另一部分空气还可以通过部分打开状态的排气口101排向室外。当安装有取暖器10的房间外部的其它房间或客厅等的空气湿度较低时,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除湿,即通过打开一部分排气口101能够让安装有取暖器10的房间内的湿度高的空气排向室外,吸引湿度较低的外部空气流向室内,从而加快除湿效果的实现。
以上可知,取暖方式的1.2实现方式和除湿模式的2.1实现方式实际为相同的实现方式。取暖方式的1.3的实现方式和除湿模式的2.2实现方式实际为相同的实现方式,即除湿单元300与取暖单元400同时运行,空气既被除湿单元300除湿也被取暖单元400加热。此时,连通除湿侧进风口212、除湿单元300、送风单元500、取暖单元400及回风口220形成除湿风路;连通取暖侧进风口211、送风单元500、取暖单元400及回风口220形成取暖风路;如排气口101和回风口220同时部分打开,则依次连通取暖侧进风口211、送风单元500及排气口101的通路及依次连通除湿侧进风口212、除湿单元300、送风单元500及排气口101的通路形成排气通路。也就是说,在送风单元500上游侧,除湿风路与取暖风路互相独立。由于除湿风路与取暖风路互相独立,即通过取暖侧进风口211进入框体100内的空气不会经过除湿单元300,所以在取暖风路中,空气不会受到除湿单元300的阻挡,风阻较少,较多的空气能够到达取暖单元400而被加热吹向室内,提高取暖效果。同时,通过除湿侧进风口212进入框体100内的空气,由于需要经过除湿单元300,受到的风阻较大,因此,与取暖风扇520的高度相比,除湿风扇510的高度可以设置得更大,以便确保足够的空气被除湿单元300除湿进入送风单元500。另一方面,流经除湿单元300的空气如果风速过快或风量过大,在除湿单元300中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时间就会不足,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所需除湿量,通过调节除湿风扇510的具体尺寸从而调节流经除湿单元300的空气量,不需要兼顾取暖风路对大风量的要求。也就是说,通过在送风单元500上游侧分隔开除湿风路和取暖风路,可以根据除湿量和取暖量需要分别调整各自风路的风速,既可确保取暖效果,也可以提高除湿效率。
再者,取暖单元400设于除湿风扇510和取暖风扇520的下游侧,也就是说,从除湿风扇510吹出的空气也可以通过取暖单元400被加热后再吹向室内,因此,可以提高热风吹出量,提高取暖效果。另一方面,室内温度升高,也可以加速室内水分的蒸发,从而进一步加快除湿效果的实现。
另外,由于除湿风扇510和取暖风扇520为由同一送风电机530驱动的一体成型的双层风扇,所以只需要设置一个风扇就可以带动除湿风路和取暖风路的空气流动。该除湿风扇510和取暖风扇520纵向设置于所述框体100内,具有与所述除湿单元300相向设置的除湿侧入风口511和与送风电机530相向设置的取暖侧入风口521。例如图3所示,在框体100内从图示左侧往图示右侧依次设有送风电机530、取暖侧入风口521、一体成型的取暖风扇520和除湿风扇510、除湿侧入风口511、蒸发器320、冷凝器330、压缩机310,与背景技术相比,这样的布局能够使框体100内的各部件的布局紧密,缩小框体100尺寸,实现小型化。
不仅如此,由于除湿单元300位于除湿风扇510的上游侧,也就是说,除湿风扇510和取暖风扇520运行时,空气从面罩200的除湿侧进风口212进入框体100内后,需要先经过除湿单元300的除湿处理才可以进入送风蜗牛壳540内,与除湿单元300设于除湿风扇510和取暖风扇520的下游侧相比,由于除湿单元300对空气流动的阻碍,可以降低空气流动的风速,从而使空气在除湿单元300中有足够的热交换时间,提高除湿效率。
除湿单元300运行时,在蒸发器320表面凝结的冷凝水和从蒸发器320侧被吹到冷凝器330侧的冷凝水向下滴落,汇流到第一接水盘部910中。在第一接水盘部910的倾斜的底面的引导下,第一接水盘部910的冷凝水很快流动至第二接水盘部920。因为第二接水盘部920上方的接水筒930与第二接水盘部920连通,所以冷凝水也同时流动到接水筒930处,接水筒930处设有多个感应器(图中未示),该些感应器检测到接水筒930内的冷凝水累积到一定高度后,固定在接水筒930上端的冷凝水加热器600启动,开始加热接水筒930内的冷凝水,冷凝水蒸发产生的蒸汽从冷凝水加热器600近旁的水平面上累积。排湿风扇840运行,带动空气通过接水筒930的筒壁931上的排湿风路入口810进入排湿风路800中。由于排湿风路入口810与第二通路802相向设置,冷凝水加热器600设于排湿风路入口810和第二通路802之间,且从排湿风路入口810侧往第二通路802侧方向设置,所以在空气从排湿风路入口810流动到第二通路802处的过程中,空气流动方向和冷凝水加热器600的放置方向是一致的,这样可以抑制冷凝水加热器600对空气流动的阻碍。且从排湿风路入口810进入的空气经过整个冷凝水加热器600才向第二通路802流动,所以整个冷凝水加热器600表面的蒸汽都可以被空气带动而向第二通道802流动,从而加快了蒸汽的排出速度;并且冷凝水加热器600也可以因经过其表面流动的空气而降温,从而防止冷凝水加热器600温度过高而烧坏。另外,通过排湿风路入口810进入排湿风路800内的空气,绝对含湿量比蒸汽湿度低,与蒸汽进行混风可以带走更多的水分。同时,在排湿风扇840的带动下,框体100内的空气还通过设于第二通路802的竖直方向上的壁上的排湿风路混风口830进入排湿风路800内。当通过排湿风路入口810进入排湿风路800内的空气带动蒸汽流动至第二通道802时,与通过排湿风路混风口830进入排湿风路800内的空气混合后继续流向上方的第一通道801。从排湿风路混风口830进入排湿风路800内的空气,其绝对含湿量比从冷凝水加热器600侧吹出的空气的湿度低,因此可以带走更多的水分,与从冷凝水加热器600侧吹出的空气混合后的空气湿度得到进一步的降低。最终在增加排湿量,确保冷凝水被及时排出的同时,使得流动至排湿风路混风口830下游侧的空气和通过排湿风路出口820流动到室外的空气的相对湿度降低,抑制在通过排湿风路混风口830进入排湿风路800的空气的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在排湿风路混风口830下游侧的混合空气凝结成结露水的情况,也抑制了在室外空气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从排湿风路出口820排出的空气在接触到室外空气时,凝结成结露水并从排湿风路出口820滴落或与排湿风路出口820相连接的管道的管道出口滴落甚至结冰的情况。另外,由于排湿风路混风口830位于第二通路802的竖直方向上的壁上,第一通路801和第二通路802在竖直方向上连接,第一通路801和第二通路802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第二接水盘部920的内侧,所以即使由于温度较低的空气从排湿风路混风口830进入排湿风路800而产生结露水,由于重力原因,结露水也可以沿竖直方向滴落回接第二水盘部920内,与第二接水盘部920内的冷凝水一起再被加热,而不会滴落至框体其它部件上,防止其它部件损坏。又由于排湿风扇840为双层多翼离心风扇,包括靠近排湿电机860侧的第一风扇841和靠近排湿蜗牛壳前面板852侧的第二风扇842。当空气流动至排湿风扇840处时,第一风扇841在排湿电机860的位置产生负压,形成由排湿电机860的安装位置向第二风扇842侧流向的干燥空气气流,避免排湿风路800高湿空气进入排湿电机860区域,保护排湿电机860。再者,为确保排湿风路800的风量和风速,与第一风扇841的高度相比,第二风扇842的高度设置得更大。另外,由于排湿蜗牛壳850的下端设有向下方倾斜使排湿蜗牛壳850内的水流向第二接水盘部920的引流部870,所以即使排湿蜗牛壳850中形成结露水,该些结露水可以沿着引流部870流向第二接水盘部920,并被加热成蒸汽继续被排出。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发明一种取暖器有了清楚的认识。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
再者,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用词,以修饰相应的元件,其本身并不意含及代表该元件有任何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元件与另一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该些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元件能作出清楚区分。
应注意,贯穿附图,相同的元素由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以下描述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发明有任何限制,而只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在可能导致对本发明的理解造成混淆时,将省略常规结构或构造。应注意,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反映真实大小和比例,而仅示意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底部设有使所述框体外的空气进入所述框体内的底面开口;
面罩,覆盖在所述框体的底部并具有与所述底面开口连通的进风口和回风口,所述进风口包括取暖侧进风口和除湿侧进风口;
除湿单元,设于所述框体内并位于所述除湿侧进风口的下游侧,以回收从所述除湿侧进风口进入所述框体内的空气中的水蒸气;
送风单元,设于所述框体内,并且带动从所述取暖侧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流向所述回风口和带动从所述除湿侧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流向所述除湿单元后流向所述回风口;以及
取暖单元,设于所述回风口的上游侧以将进入所述回风口前的空气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单元包括:
除湿风扇,设于所述除湿侧进风口的下游侧和所述回风口的上游侧以带动从所述除湿侧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流向所述除湿单元后流向所述回风口;
取暖风扇,设于所述取暖侧进风口的下游侧和所述回风口的上游侧以带动从所述取暖侧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流向所述回风口;以及
送风电机,与所述除湿风扇和所述取暖风扇连接以驱动所述除湿风扇和所述取暖风扇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单元位于所述除湿风扇的上游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风扇和所述取暖风扇为由所述送风电机驱动的一体成型的双层风扇,并且所述送风电机位于所述取暖风扇的一侧,
所述除湿风扇和所述取暖风扇纵向设置于所述框体内,并且所述除湿风扇具有与所述除湿单元相向设置的除湿侧入风口,所述取暖风扇具有与所述送风电机相向设置的取暖侧入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暖单元设于所述除湿风扇和所述取暖风扇的下游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风扇的高度大于所述取暖风扇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风扇和所述取暖风扇为多翼离心风扇。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还包括将所述框体内的空气排出到室外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回风口相邻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单元通过切换板选择性地与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回风口中的一个或两个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单元包括:
蒸发器,通过使热介质蒸发来吸收周围潜热以对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进行冷凝并产生冷凝水;
冷凝器,设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游侧,通过使热介质冷凝向周围释放潜热以对通过所述蒸发器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及
压缩机,用于压缩热介质并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单元还包括:
接水盘部,接收空气经过所述蒸发器时所产生的冷凝水;
冷凝水加热器,加热所述冷凝水以使所述冷凝水汽化并产生蒸汽;以及
排湿风路,形成从排湿风路入口到排湿风路出口的气流以带动所产生的蒸汽排出到所述取暖器的外部,
所述排湿风路入口位于所述冷凝水加热器的上游侧,所述排湿风路出口位于所述冷凝水加热器的下游侧并且设置在所述框体上,其中所述排湿风路还包括位于所述冷凝水加热器的下游侧和所述排湿风路出口的上游侧的排湿风路混风口,以使从所述底面开口进入所述框体内的空气进入所述排湿风路中与所述排湿风路中的气流混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水加热器从所述接水盘部的上方插入所述接水盘部内部的冷凝水以加热所述冷凝水。
CN202110346355.6A 2021-03-31 2021-03-31 取暖器 Pending CN1151435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6355.6A CN115143509A (zh) 2021-03-31 2021-03-31 取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6355.6A CN115143509A (zh) 2021-03-31 2021-03-31 取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3509A true CN115143509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03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6355.6A Pending CN115143509A (zh) 2021-03-31 2021-03-31 取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350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63770B2 (en) Air conditioner
KR102149736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JP3786090B2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JP5449951B2 (ja) 外気処理空気調和機
JP6307701B2 (ja) 除湿装置
US8261571B2 (en) Multifunctional ventilating fan
KR20060095058A (ko) 공기조화기
JP2002089897A (ja) 空気調和機
WO2007123078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14664850U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15143509A (zh) 取暖器
JP2002089892A (ja) 空気調和機
JP6022387B2 (ja) 除湿機
CN115143543A (zh) 除湿机
JP3607844B2 (ja) 除湿機
JP3564525B2 (ja) 空気調和機
KR102436120B1 (ko) 토출공기의 온도를 저감시킬 수 있는 제습기
KR100625490B1 (ko) 가습장치 및 공기조화기
JP2008170115A (ja) 冷風機
CN105972872A (zh) 一种模块式蒸发器结构及具有其的组合式基站空调
CN219656200U (zh) 除湿设备及空气调节装置
JPH1194286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16897592U (zh) 除湿取暖换气装置
CN215909302U (zh) 换气装置
KR102538124B1 (ko) 바람 손실을 줄여 향상된 제습량을 확보한 제습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