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2475A - 一种多功能井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井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2475A
CN115142475A CN202210950331.6A CN202210950331A CN115142475A CN 115142475 A CN115142475 A CN 115142475A CN 202210950331 A CN202210950331 A CN 202210950331A CN 115142475 A CN115142475 A CN 1151424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well lid
cover
rail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503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勇
葛俊
侯欢
扈兆斌
杨金博
蔡晨雨
胡小雷
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terwa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aterwa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aterwa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aterwa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5033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24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2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24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2Manhole shafts; Other inspection or access cha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2D29/14Covers for manholes or the like; Frames for cov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2Manhole shafts; Other inspection or access cha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2D29/14Covers for manholes or the like; Frames for covers
    • E02D29/1481Security devices, e.g.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open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2Manhole shafts or other inspection chambers; Snow-filling openings; accessori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E03F5/06Gully grat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9/00Arrangements or fixed installation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clearing sewer pipes, e.g. by flushing
    • E03F9/007Devices providing a flushing surg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7/00Fencing, e.g. fences, enclosures, corrals
    • E04H17/14Fences constructed of rigid elements, e.g. with additional wire fillings or with po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井盖,包括开启装置,所述开启装置包括机械油压开启结构、人工开启结构;所述机械油压开启结构为外置小型液压站,所述液压站与检查井的就地控制柜一体式安装,通过油压快速启动井盖。所述多功能井盖为一体化装置,包括盖座、现场液压站和安装井盖使用的移动式手拉悬链葫芦三部分;所述多功能井盖的开启过程从客观上杜绝了操作人员违背安全操作规程的主观行为。所述多功能井盖内侧设有内置折叠栏杆,井盖内折叠平放时起到防坠隔板作用,井盖开启后栏杆拉起形成四周安全防护隔离。本发明可安全、快速、便捷开启及使用,同时还可以作为载体展现文化艺术、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历史风貌。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井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镇埋地给排水设施领域,涉及地面检查井、大型地下空间地面应急疏散口等公共技术设施的日常养护和安全管理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地面检查井均设有地面井盖,方便人员开启后进入井内进行设备维护、设施疏通等日常养护工作。为安全、可靠、便捷保障从地面进入检查井内。
城市给排水管道地面检查井、雨污水泵站进水井、合流污水调蓄池、一体化雨洪混接截流井等设施均设有地面井盖,具有安防、养护、防水、防臭、透气等多种作用。安防方面是防止人坠入和物品掉落;养护方面是方便人员开启后进入井内进行设备维护、管道疏通等日常养护工作;对开口进行封闭密封,防止井内异味气体逸散和防止地表积水大量灌入,起到防水和防臭作用;排水检查井的井盖往往开有一些透气孔,对井内水流进行透气压力平衡,具有平衡井内气压、保证排水管道顺畅流动。地铁站点等大型地下空间通常设置地面应急疏散口,地面开口部位也设有井盖,平时封盖,应急疏散时方便人群从此处逃散。
上述设施的地面井盖,实际使用中材质、尺寸、规格繁多,有钢纤维增强混凝土成品井盖、球磨铸铁成品井盖、聚合物塑料成品井盖、钢筋混凝土条形拼接预制盖板、树脂混凝土预制井盖、热镀锌碳钢板异型井盖、不锈钢盖板异型井盖、玻璃钢扎花盖板条形井盖等多种材质和类型。传统井盖使用过程中暴露出如下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处:
1.传统井盖多为人工开启,大型重质盖板开启时操作繁琐、影响养护。为防止行人不慎跌入井内,通常加装井盖下部防坠隔板/网,由于检查井已建成,加装空间狭小,强度也无法确保。
传统井盖表面开有凹口,开启时通过撬棍人工掀起,这对于较重的异型大块井盖就会带来很多不便,需要特殊的起吊工具,小到手拉悬链葫芦,大到起重吊车。起重设备到场困难、开盖操作繁琐,仅开启井盖步骤就大量费工费力且耗时,严重制约了快捷养护响应,无法做到井内设施及时维护。为此,市政养护部门需要人工和机械两用的快速开启井盖尽快投入使用。为防止不慎行人和物件不慎坠入井内,养护管理单位对已建检查井通常要求加装井内防坠隔板/网,但在已建检查井内加装塑料防坠装置过程中,由于空间狭小、操作不便,无法确保加装后的防坠隔板/网强度,养护部门对井盖加防坠隔板/网一体化采购和安装的呼声也日益强烈。
2.传统井盖开启过程中,四周需设置塑料隔离墩和养护施工警告牌,其安全防范效果不佳。
根据养护管理条例,井盖开启过程中需要事先准备足够数量的塑料隔离墩和警告牌,在井盖四周一定范围内进行隔离和养护施工警示。现实操作中,尤其是突发施工检修时,这些隔离措施往往来不及准备。即便准备了塑料隔离墩,这些软质材料也容易被地面积水冲走或者大风刮走,造成养护施工安全防范潜在风险。另外,塑料隔离墩质软宜滑动,中间有较大间距,如果井四周无硬隔断(硬质防护栏杆等)的话,周围物品(包括地面检修工具)、路过人群(特别是缺乏家长看护的儿童)、饲养宠物也容易掉入井内,一则给地面人群带来事故风险,二则也给井下养护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安全管理部门对井盖自带硬隔离不锈钢栏杆防护设施的呼声日益高涨。
3.传统井盖开启步骤过于简单,在启动操作、工序流程上没有固化任何安全防范措施。
井盖打开过程仅为一个步骤,即人工掀起井盖,过于简单的操作往往蕴藏着潜在安全风险。传统井盖简单的开启步骤需要后续一整套安全措施跟进,比如检查井内是否有防坠隔板、保持一段时间通风、个人防护设施穿戴、通风良好并地面联系保证后进入检查井、养护维修井内设施等一系列安全操作流程。这些步骤全凭维护人员个人意识和工作习惯,没有将安全步骤固化在操作流程上。从井盖打开那一刻起,不仅仅是靠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日常教育,所有的普通操作流程上都固化了安全措施,这样就会杜绝养护人员任何贪图省事方便、超安全措施的行为,从客观行为上避免安全隐患。这一安全措施的固化,在传统井盖操作中没有体现,市政养护管理部门急需研制开发固化安全流程的新型井盖。
4.城市发生雨洪导致内涝积水时,传统井盖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城市路面发生内涝积水时,养护人员往往将雨水排水管道路面检查井的井盖打开,促进地面积水排除。过程中采用的警示路过行人、车辆的防坠落安全措施,往往采用最简单的塑料隔离墩,将其布置在开启井四周。材软质轻的软墩容易被流动积水、大风卷走,无法保证其安全防范效果。在我国,为排除积水而打开井盖导致的行人坠井事件屡有发生,城市防指、应急管理部门对雨季路面井盖开启后的安全防范要求迫切,提出进行安全硬隔离的高标准要求。
5.地铁等大型地下空间地面逃生口井盖多采用大型厚实部件和人工开启,启动力大不利于井内人员应急快速逃生,开启时无法事先预知井外地面积水深度,无法预知井外地面积水安全情况。
随着城市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地铁站点等大型地下空间的人员逃生要求尤其凸显重要。这些地下通常设置地面应急疏散口,地面开口部位也设有井盖,平时封盖,应急疏散时方便逃生人群从此处逃散。此盖板多为人工开启,由内侧逃生人员自行手动顶托开启。传统盖板尺寸较大、厚实质重,逃生人员无法快速及时开启,造成人员疏散困难。城市应急管理部门对此类井盖也提出改进要求,要求安装预先感知逃生疏散口位置地面积水情况,并且能够安全快速开启的逃生井盖。
6.传统井盖颜色呆板,形式单调,标志标识形式单一,展现城市地下公共基础设施功能的表现力、集聚文化艺术特色方面不足。
城市给排水检查井井盖不仅具有日常维护保养功能,更是体现人文历史、凝结风土人情、感触城市温度的城市排水名片。传统井盖表面为材料原色,形式呆板,缺乏生动的展示力。传统井盖在此方面,急需“面子”精细化打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安全、快速、便捷开启及使用的井盖,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作为载体展现文化艺术、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历史风貌的井盖。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井盖,包括开启装置,所述开启装置包括机械油压开启结构、人工开启结构;所述机械油压开启结构为外置小型液压站,所述液压站与检查井的就地控制柜一体式安装,通过油压快速启动井盖。
进一步,所述多功能井盖为一体化装置,包括盖座、现场液压站和安装井盖使用的移动式手拉悬链葫芦三部分;所述井盖搁置在埋地排水管道检查井或埋地排水格栅井或地铁等大型地下空间地面逃生口地面开口处。
可选地,所述多功能井盖的开启过程固化有检查井及井盖的安全使用规范流程,从客观上杜绝了操作人员违背安全操作规程的主观行为。
可选地,所述盖座由井盖、井座、内置折叠栏杆、四周密封条相互配合组成。
可选地,所述多功能井盖内侧设有内置折叠栏杆,井盖内折叠平放时起到防坠隔板作用,井盖开启后栏杆拉起形成四周安全防护隔离。
可选地,所述栏杆可伸缩拉起抬高并放置LED远传警示灯或红旗,在最大距离范围内形成安全警示作用。
可选地,所述多功能井盖采用双电源机械油压和人工开启两用方式,井外设置液位计在线仪表,与井盖开启液压站、井内中控室之间信号传输并联动,必要时快速油压启动井盖,及时疏散逃生人群。
可选地,所述多功能井盖外表面上通过加工印刻、线条勾勒、彩色绘画使其成为文化信息的载体。
可选地,所述多功能井盖的外表面防滑纹理间隙设有水性彩色热固性树脂涂装,采用不含聚苯乙烯挥发性交联剂的水性交联不饱和聚酯树脂,组分为无毒且防微生物滋生类型,形成涂装高度的耐磨、防水彩色表面层。
可选地,所述井盖由盖板、排气泄水孔、顶部撬动掀起内凹口、内凹口连接固定的折叠起吊环、内外纹理或肋条、盖板上万向节、与盖板上万向节相连接的液压推力油杆、与液压推力油杆相连接的盖板下万向节、与盖板下万向节连接的液压油管套管转向密封轴承、固定盖板上万向节和下万向节的井盖开闭铰链、转向密封轴承之间油管套管、油管套管内部安装的1根给油管和1根回油管相互配合组成。
可选地,所述多功能井盖的内表面上设置内纹理或肋条对盖板加肋增强作用,内纹理数量和厚度视盖板要求的承载压力而定,厚度不影响内置折叠不锈钢栏杆,并且不影响盖板正常启闭。
可选地,所述盖板为单侧转动开启,在转动一侧底部,设若干组井盖开闭铰链;单组井盖开闭铰链为上下2只,上面一只一端与盖板焊接固定,另一端与盖板上万向节不锈钢螺栓旋紧固定;下面一只一端与井座焊接固定,另一端与盖板下万向节不锈钢螺栓旋紧固定。
可选地,所述井座起固定井盖和内置折叠不锈钢活络栏杆的作用,其尺寸规格与盖板配套,可为矩型或圆型。
可选地,内置折叠栏杆由若干根短管、若干组栏杆连接转销、与井座焊接固定的若干组栏杆底部支撑转销、栏杆竖起后相邻两面栏杆搭接位置的若干只不锈钢短管间锁紧件或竖起栏杆与盖板相互搭接锁紧件相互配合组成。
可选地,所述短管是构成内置折叠栏杆的主体,根据井面净开口形状和尺寸,考虑其单根长度和折叠后的层数。
可选地,所述短管相互之间通过若干组栏杆连接转销连接固定,可使所述短管发生水平或者竖直方向的多层折叠,水平折叠时,旋转角度为0°~360°,垂直折叠时,旋转角度为0°~180°,所述短管和井座之间通过栏杆底部支撑转销固定。
本发明的改进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1)井盖为机械油压和人工开启两用,可安全、快速、便捷开启。
外置小型液压站,此液压站可与检查井的就地控制柜一体式安装。通过油压快速启动大型井盖,井盖开启安全快捷,避免了传统大型井盖人工操作带来的起吊设备进场、施工场地狭小、开启过程费时等诸多问题。大型重质井盖采用油压启动,小型轻质普通井盖(比如φ700mm)可采用人工开启。
(2)井盖内侧自带内置折叠硬质栏杆,井盖内折叠平放时起到防坠隔板作用,井盖开启后栏杆拉起形成四周安全防护硬隔离。
井盖内部自带不锈钢硬质隔离栏杆,可省去日常维护和排除地面积水开盖时另备的塑料隔离墩,节约维修成本并提高安全防范。尤其在城市暴雨期间,当打开井盖排除地面涝水时,井盖内置不锈钢折叠硬质栏杆可抗风吹、抗水冲,改进和提高了防护效果,解决了雨季传统塑料软隔离墩安全问题。平时状态下,拉杆折叠后平整放入井盖内侧,启动防坠隔板作用,无需另外购置和安装塑料防坠隔板/网以及井座挂钩,栏杆一物多用。
(3)将检查井及井盖的安全使用规范流程完全固化在井盖开启过程中,从客观上杜绝了任何操作人员违背安全操作的主观行为。
井盖开启需经历人工掀起或油压驱动打开→经过一段时间,将井盖下放置的折叠式不锈钢栏杆拉起垂直顺放,形成沿井盖四周一圈防护隔离栏杆,内置折叠栏杆具有防坠隔板功能,此过程一是防止开启后人员和物件打滑误入井内,二是历经一个折叠打开栏杆的时间,留给井内通风和人员了解井内情况足够时间→折叠栏杆拉起顺直形成沿井口全四周垂直防护后,才能打开一侧活络门,人员才能进入井内。本发明内容将安全操作流程严格固化,从程序上杜绝了安全事故发生,将地面湿滑造成检修人员不慎跌入井内、维护过程中其他人员误入井内、地面杂物溅落井内等常见养护事故从源头起因上消除,确保检查井养护全流程绝对安全可靠。
(4)雨洪发生导致城市内涝积水时,内置折叠不锈钢栏杆可形成四周安全的硬质隔离,防止四周行人和车辆误入,积水较深时,可拉长四角伸缩栏杆,上挂LED警示灯或三角红旗,起到远距离提前警示作用。
在城市暴雨期间,当打开井盖排除地面涝水时,井盖内置不锈钢折叠硬质栏杆竖起后可抗风吹、抗水冲,四周形成硬隔离后,四角栏杆可伸缩拉起抬高并放置LED远传警示灯或三角红旗,最大距离范围内形成安全警示作用。
(5)可事先监测逃生口位置地面积水深度,保证井外安全前提下,快速启动大型地下空间逃生出口地面井盖,及时疏散人群。
应用在地铁等大型地下空间地面逃生口场合时,井盖采用双电源机械油压和人工开启两用方式,井外设置液位计在线仪表,与井盖开启液压站、井内中控室之间信号传输并联动,在事先预知井外地面积水深度满足安全逃生前提下,快速油压启动井盖,及时疏散逃生人群。
(6)井盖表面加工成展现文化艺术、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历史风貌的特色井盖。
本发明井盖在载重、厚度、材质、防滑、透气孔设置、标志标识等方面,在满足国家标准《检查井盖》(GBT23858)和地方行业管理条例前提下,对表面防滑纹理间隙进行水性彩色热固性树脂涂装,采用不含聚苯乙烯挥发性交联剂的水性交联不饱和聚酯树脂,组分为无毒且防微生物滋生类型,形成3mm涂装高度的耐磨、防水彩色特色井盖。特色井盖将埋地给排水设施这些看不见的公共基础设施,在地面上进行生动活泼的科普展现,同时也展现当地文化艺术、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历史风貌,形成一道靓丽的民众打卡风景点。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基于上述传统井盖养护管理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城市应急管理等行业部门反映的安全需求,本发明研制开发了内置折叠式不锈钢栏杆的多功能井盖。井盖为机械油压和人工开启两用,突破井盖尺寸大小和质量大小的限制,可通过液压站油压启动快速开启和关闭。井盖内部自带不锈钢硬质隔离栏杆,可省去日常维护和排除地面积水开盖时另备的塑料隔离墩,节约维修成本并提高安全防范。尤其在城市暴雨期间,当打开井盖排除地面涝水时,井盖内置不锈钢折叠硬质栏杆可抗风吹、抗水冲,栏杆高度可伸缩拉长并在顶部设置LED警示灯,最高标准防范周边行人和车辆误入和发生坠落。内置折叠不锈钢栏杆为活络式,沿周长可局部或全部放平,便于较大物件起吊进出。四周栏杆可局部外开留出开启通道,方便养护人员进出。
本发明内容应用在实际养护中的操作固化为:首先要打开井盖,然后将下部具有防坠网板功能的折叠栏杆拉起顺直形成沿井口四周垂直防护,最后打开一侧活络门,经过上述规定操作后才能进入井内。本发明内容将安全操作流程严格固化,从程序上杜绝了安全事故发生,将地面湿滑造成检修人员不慎跌入井内、维护过程中其他人员误入井内、地面杂物溅落井内等常见养护事故从源头起因上消除,确保检查井养护全流程绝对安全可靠。同时对井盖表面进行装饰,形成具有文化地理特色的艺术井盖。在完全保留井盖基本功能基础上,其外表面上通过加工印刻、线条勾勒、彩色绘画,形成一张张排列有序、图文并茂的“城市给水排水名片”。让行人在踏寻排水井盖涂画印迹中,感受“城市温度”,了解城市文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行过程—井盖开闭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行过程—内置折叠栏杆竖起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行过程—内置折叠栏杆平放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应用在排水清通和检修检查井(清淤、排查、检测、修复)实施示例图。
图7为本发明应用在排水设备检查井(带管底积泥水力冲洗盾)实施示例图。
图8为本发明应用在排水检测检查井(流量和液位检测)实施示例图。
图9为本发明应用在排水格栅井实施示例图。
图10为本发明应用在地铁等大型地下空间地面逃生口实施示例图。
图11为本发明井盖表面彩色涂装形成特色井盖效果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加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使用的符号“≯”表示“不大于”;文中所使用的符号“≮”表示“不小于”。
(1)装置组成
本发明内置折叠栏杆外开式多功能井盖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组成详见图1。
该井盖为一体化装置,主要由盖座(1)、现场液压站(2)和安装井盖使用的移动式手拉悬链葫芦(4)三部分组成。井盖搁置在埋地排水管道检查井(3)或埋地排水格栅井(10)或地铁等大型地下空间地面逃生口(13)地面开口处,见图6、图7、图8、图9和图10。视地面开口形式和尺寸大小,盖座(1)可为圆型和矩型两种规格。
盖座(1)由井盖(1.1)、井座(1.2)、内置折叠不锈钢活络栏杆(1.3)、四周L型包边氯丁橡胶密封条(1.4)组成。
现场液压站(2)为标准成套设备,含液压马达等成套标准电动机构。三种类型埋地排水管道检查井(3)、埋地排水格栅井(10)和地铁等大型地下空间地面逃生口(13),如内设机电设备,现场液压站(2)和其内设机电设备的控制器组成现场集中控制柜,统一控制所有机电设备。盖座(1)的日常开启可通过现场液压站(2)按动按钮开启,也可人工掀动开启。
作为埋地排水管道清通和检修检查井、给排水设备检查井、排水检测检查井(流量和液位检测)等三种类型埋地排水检查井井盖时,盖座(1)搁置在检查井(3)地面井筒预留的一周内凹口处(3.1),见图6、图7和图8;作为埋地排水格栅井井盖时,盖座(1)搁置在格栅井(10)地面操作平台预留的一周内凹口处(10.1),见图9;作为地铁等大型地下空间地面逃生口井盖时,盖座(1)搁置在地面逃生口井(13)预留的一周内凹口处(13.1),见图10。三种类型埋地排水管道检查井(3)、埋地排水格栅井(10)和地铁等大型地下空间地面逃生口(13)可为现浇钢砼材质构筑物,也可为黏土砖砌或混凝土砌块材质构筑物,也可为树脂混凝土预制拼装构筑物,也可为高分子有机材料(高密度聚乙烯HDPE、玻纤增强聚丙烯FRPP、玻璃钢等)一体化成型构筑物。视上述构筑物的结构和材质类型,新建构筑物施工时应预留处内凹口以搁置本装置盖座(1),已建构筑物现场凿毛出内凹口以方便搁置盖座(1)。
移动式手拉悬链葫芦(4)为初次安装以及检修维护之用,便于盖座(1)的起吊和拆卸。
(2)结构尺寸
视地面开口形状和尺寸大小,盖座(1)可为圆型和矩型两种规格。
用做埋地排水管道清通和检修检查井、给排水设备检查井、排水检测检查井(流量和液位检测)等三种类型埋地排水检查井(3)井盖时,井盖(1.1)采用标准的700mm直径。用做埋地排水格栅井(10)或者地铁等大型地下空间地面逃生口(13)井盖时,其开口部位为非标尺寸,视开口尺寸和规格要求,井盖(1.1)采用相应的圆型或者矩型等非标尺寸。圆型井盖开口部位有效直径≮700mm,矩形井盖开发部位单边长度≮1.0m。
井盖(1.1)位于硬质地面时,顶部标高可与地面齐平或高于地面15cm;位于绿化带时,顶部标高宜高于地坪≮15cm。
(3)组件名称、组件规格、加工材料及详细功能
井盖为一体化装置,主要由盖座(1)、现场液压站(2)、安装井盖使用的移动式手拉悬链葫芦(4)等三部分组成。见图1、图2、图3、图4、图5,以典型的矩形井盖为例,各个组成部分的组件名称、组件规格、加工材料和详细功能分述如下:
(a)盖座(1)
盖座(1)由井盖(1.1)、井座(1.2)、内置折叠不锈钢活络栏杆(1.3)、四周L型包边氯丁橡胶密封条(1.4)等组件组成。
井盖(1.1)由盖板(1.1.1)、排气泄水孔(1.1.2,选择性设置)、顶部撬动掀起内凹口(1.1.3)、内凹口连接固定的折叠起吊环(1.1.4)、内外纹理或肋条(1.1.5)、盖板上万向节(1.1.6)、与盖板上万向节(1.1.6)相连接的液压推力油杆(1.1.7)、与液压推力油杆(1.1.7)相连接的盖板下万向节(1.1.8)、与盖板下万向节(1.1.8)连接的液压油管套管转向密封轴承(1.1.9)、固定盖板上万向节(1.1.6)和下万向节(1.1.8)的井盖开闭铰链(1.1.10)、转向密封轴承(1.1.9)之间油管套管(1.1.11)、油管套管(1.1.11)内部安装的1根给油管(1.1.12)和1根回油管(1.1.13)等组件组成,见图1。
盖板(1.1.1)可为矩型或圆型,为单片,其尺寸根据地面开口形状和大小而定。盖板可人工开闭或者通过现场液压站((2)油压开闭。人工开闭的单片盖板重量不宜大于20kg,如盖板总重超过20kg,则采用分块拼接方式,便于人工操作。标准盖板(1.1.1)为圆型,直径700mm。盖板(1.1.1)可为多种材质和规格,采用实壁不锈钢材质时,材质应不低于SS304,厚度≮3mm,板材切割后,分块不锈钢焊条坡口焊接拼装,其他组件也采用同样材质,与其他组件之间不锈钢焊条焊接固定。采用实壁热镀锌碳钢材质时,材质不低于Q235A,厚度≮6mm,板材一次切割而成,其他组件也采用同样材质,与其他同组件之间坡口焊接固定,二次焊缝位置补加热镀锌防腐。采用实壁球磨铸铁材质时,材质不低于QT500,采用整块浇筑铸铁型材,其他组件也采用同样材质,彼此之间焊接固定,井盖厚度≮15mm。采用实壁玻璃钢或树脂混凝土材质时,应为整体浇筑而成的型材,采用的热固性树脂交联剂应为低挥发、低单体残留、憎水不溶型,厚度≮15mm,浇筑时预留与其他组件的连接和挂件口。采用实壁聚烯烃类高分子有机材料时(高密度聚乙烯HDPE、纤维增强聚丙烯FRPP等),应为整块模压而成,其他组件也采用同样材质,彼此之间同材质塑料焊条熔焊连接,井盖厚度≮20mm。不采用上述实壁型材,采用镂空形式的格栅盖板时,需在格栅上部熔焊同材质扎花实壁盖板,形成上部实壁+下部格栅镂空的扎花格栅井盖。无论采用何种材质和类型盖板,最终制作而成的井盖,其承载压力等级视盖板安装位置执行相应要求。盖板(1.1.1),位于绿化带、人行道、河道岸边步道等禁止机动车驶入区域,承载压力≮2t;位于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居民小区停车场及地下停车场等,承载压力≮15t,位于居民小区内车行道、背街小巷、仅有轻型机动车或家用小轿车行驶区域,承载压力≮30t;位于城市道路、公路、高速公路区域,承载压力≮45t;位于物流货运站、水运码头、机场车行道区域,承载压力≮65t;位于机场跑道等高压强区域,承载压力≮95t。井内水流为重力流输送或者暗管输送时,盖板(1.1.1)表面应设若干个排气泄水孔(1.1.2)。当井内流体为压力流明管或者明渠输送时,盖板(1.1.1)不设排气泄水孔(1.1.2)。排气泄水孔(1.1.2)的开洞直径为20~40mm,开洞面积之和应不小于盖板(1.1.1)面积的5%。盖板(1.1.1)顶部转动掀起方向一侧,设1组或1组以上撬动掀起内凹口(1.1.3),内凹口在盖板(1.1.1)制作时一并完成。内凹口(1.1.3)位置相应数量的折叠起吊环(1.1.4),也在制作加工是一并完成。折叠起吊环(1.1.4)平时折叠平放如内凹口(1.1.3)内,人工开启时拉动,转动开闭盖板(1.1.1)。初次安装或者安装后维护检修盖板(1.1.1)时,通过手拉悬链葫芦(4)拉动吊环(1.1.4)进行悬吊操作。盖板(1.1.1)表面设置若干个内外纹理或肋条(1.1.5),外表面必需设置,内表面选择性设置。外表面上设置纹理时,起到防滑作用,外纹理在盖板(1.1.1)制作时一次完成,纹理高度为3-8mm,凸凹部分的面积占盖板(1.1.1)面积的10~70%之间。如果对外表面表面防滑纹理(1.1.5)进行造型设计,形成艺术花纹,在具备凸凹防滑条基础上,形成花纹类艺术表现井盖,可采用水性间苯型不饱和热固型彩色聚酯树脂对外花纹进行涂装,形成花纹+彩色组成的表现性艺术特色井盖,树脂与不锈钢、碳钢、球磨铸铁、混凝土、聚烯烃类材料涂装兼容。树脂涂装采用低含量聚苯乙烯交联剂,间苯型不饱和彩色聚酯树脂固化后强度不低于20MPa,耐磨、无毒、耐化学溶剂浸泡腐蚀(pH=1-14),且防微生物滋生。此彩色涂装在盖板(1.1.1)加工时一并完成。热固后形成的彩色艺术图案使用过程中不挥发、不渗出苯乙烯单体,不对地表径流雨水产生污染。彩色树脂厚度高出外表面不小于3mm,耐磨年限不低于30年,形成的彩色图案示例见图11。
内表面上设置内纹理或肋条时,起到对盖板(1.1.1)加肋增强作用,内纹理数量和厚度视盖板(1.1.1)要求的承载压力而定,厚度不影响内置折叠不锈钢栏杆(1.3),并且不影响盖板(1.1.1)正常启闭。盖板(1.1.1)为单侧转动开启,在转动一侧底部,设若干组井盖开闭铰链(1.1.10)。单组井盖开闭铰链(1.1.10)为上下2只,上面1只一端与盖板(1.1.1)焊接固定,另一端与盖板上万向节(1.1.6)不锈钢螺栓旋紧固定;同理,下面1只一端与井座(1.2)焊接固定,另一端与盖板下万向节(1.1.8)不锈钢螺栓旋紧固定。材质采用不低于SS304规格的不锈钢,需定期加注油脂润滑。单组2只开闭铰链(1.1.10)与上万向节(1.1.6)、万向节(1.1.8)之间旋松不锈钢固定螺栓,可对其进行拆卸维护。井盖开闭铰链(1.1.10)为盖板(1.1.1)开启和闭合动作的主要承压组件,单只承受扭矩不低于6KN·m,承受推力不低于20KN。视启闭盖板(1.1.1)所需推力大小考虑其组数。井盖开闭铰链(1.1.10)可在0~180°方向平缓转动,带动盖板(1.1.1)跟起动作。当盖板(1.1.1)与地坪呈0°时,盖板(1.1.1)全关;呈180°时,盖板(1.1.1)全开;盖板(1.1.1)完全竖直与地面呈90°时,可与其他三面拉起后的内置折叠不锈钢活络栏杆(1.3)形成四面硬防护隔断;盖板(1.1.1)也可悬停在0~180°中的任一角度。盖板(1.1.1)为非金属材质时,盖板制作加工时预留出与开闭铰链(1.1.10)之间的连接件或挂件口,安装时不锈钢连接件锁紧固定。上万向节(1.1.6)和盖板下万向节(1.1.8)之间为液压推力油杆(1.1.7),组数同井盖开闭铰链(1.1.10),单组数量为1只,采用不低于SS304的不锈钢材质,聚四氟乙烯PTFE或丁晴橡胶等耐油材料密封,里面通有来自现场液压站(2)的液压油,密封压力等级不低于40MPa。液压推力油杆(1.1.7)有液压油注入时,可在上万向节(1.1.6)和下万向节(1.1.8)之间进行伸缩行程运动,带动井盖(1.1.1)开启和闭合。液压推力油杆(1.1.7)内有2路油管,通过下方向节(1.1.8)与1路给油管(1.1.12)和1根回油管(1.1.13)连接,由现场液压站(2)对油路进行正反向流动控制,控制液压推力油杆(1.1.7)来回伸缩运动。下万向节(1.1.8)为液压推力油杆(1.1.7)的连接通道,和上万向节(1.1.6)一样,不低于SS304不锈钢材质,均采用PTFE自润滑密封,无需加注润滑油,单组数量为上下2只,组数同井盖开闭铰链(1.1.10)。下万向节(1.1.8)与上万向(1.1.6)节构造不同,为中空结构,中间留有通往液压推力油杆(1.1.7)的给油管和回油管2根油管。下万向节(1.1.8)通过液压油管套管转向密封轴承(1.1.9)与油管套管(1.1.11)连接,由油管套管(1.1.11)内的2根油管,1根给油管(1.1.12)和1根回油管(1.1.13)对其压送和回抽液压油。液压油管套管转向密封轴承(1.1.9)数量同井盖开闭铰链组数(1.1.10),相邻2只间距≯2m,不低于SS304不锈钢材质,也采用PTFE自润滑密封。相邻2只液压油管套管转向密封轴承(1.1.9)之间为油管套管(1.1.11),数量为多根,采用不低于SS304材质的不锈钢无缝钢管,与液压油管套管转向密封轴承(1.1.9)之间PTFE自润滑密封。油管套管(1.1.11)套有2根油管,1根为给油管(1.1.12),另1根为回油管(1.1.13),采用不低于SS304材质的不锈钢无缝钢管,工作压力不低于40MPa,均来自于现场液压站(2)。
井座(1.2)起固定井盖(1.1)和内置折叠不锈钢活络栏杆之用,其尺寸规格与盖板(1.1.1)配套,可为矩型或圆型。采用不低于SS304材质的不锈钢,有若干条L型不锈钢型钢相互焊接而成。井座(1.2)高度≮20cm,与检查井上部预留内凹口搭建面支撑宽度≮15cm,支撑面位置的承压强度≮10MPa,不锈钢型钢厚度≮3mm。井座(1.2)内侧焊接固定井盖开闭铰链(1.1.10)和栏杆底部支撑转销(1.3.3),外侧设置L型包边氯丁橡胶密封条(1.4)。密封条(1.4)沿井座(1.2)四周连续设置,厚度≮3mm,通过此包边密封条搭接在检查井上部预留内凹口(3.1/10.1/13.1)位置,防止井盖承受动载时发生跳动。井座(1.2)内侧焊接有若干组栏杆底部支撑转销(1.3.3),借此支撑内置折叠不锈钢活络栏杆(1.3),即可四面方向均设置栏杆底部支撑转销(1.3.3),可以仅三面方向设置。
内置折叠不锈钢活络栏杆(1.3)由若干根不锈钢短管(1.3.1)、若干组栏杆连接转销(1.3.2)、与井座(1.1)焊接固定的若干组栏杆底部支撑转销(1.3.3)、栏杆竖起后相邻两面栏杆搭接位置的若干只不锈钢短管间锁紧件(1.3.4)或竖起栏杆与盖板(1.1.1)相互搭接锁紧件(1.3.4)等组件组成。不锈钢短管(1.3.1)采用直径为50mm的薄璧不锈钢无缝钢管,管壁厚度≮1.5mm,栏杆竖起后高度≮1.5m。
搭接锁紧件(1.3.4)为不锈钢挂钩,材质不低于SS304不锈钢,为若干只,将竖起后相邻两面栏杆的不锈钢短管之间进行锁定连接,增加栏杆的整体抗推力。也可将竖起栏杆与竖起盖板(1.1.1)之间锁定连接,形成一面为盖板(1.1.1),另三面为不锈钢短管(1.3.1)的四面整体硬隔断栏杆,增加整体抗推力。内置折叠不锈钢活络栏杆(1.3)标准配置为井座(1.2)内侧三面安装,另一面采用盖板(1.1.1)作为隔离,竖起后形成三面不锈钢短管(1.3.1)加一面盖板(1.1.1),组成四面竖直硬隔离。不锈钢短管间锁紧件(1.3.4)将三面竖起不锈钢栏杆短管(1.3.1)和一面竖起盖板(1.1.1)搭接部位相互之间锁紧规定,栏杆连接转销(1.3.2)和栏杆底部支撑转销(1.3.3)也锁紧固定,这样形成的竖起后整体四面承受水平推力≮8000N。如果三面不锈钢短管(1.3.1)和一面盖板(1.1.1)搭接部位不锁紧固定,仅靠栏杆连接转销(1.3.2)和栏杆底部支撑转销(1.3.3)锁紧固定,所形成的单面隔断承受水平推力≮2000N。三面不锈钢短管(1.3.1)顺序折叠后平放在盖板(1.1.1)下部。内置折叠不锈钢活络栏杆(1.3)也可采用井座(1.2)内侧四面安装的配置方式,暨均设置不锈钢活络栏杆(1.3),这样竖起后四面均为不锈钢短管(1.3.1)硬隔离,其结构力学要求同标准配置。
不锈钢短管(1.3.1)是构成内置折叠不锈钢活络栏杆(1.3)的主体。根据井面净开口形状和尺寸,考虑其单根长度和折叠后的层数,折叠后形成的多层栏杆厚度不大于20cm,以方便盖座(1)各组件之间工作运行。不锈钢短管(1.3.1)相互之间通过若干组栏杆连接转销(1.3.2)连接固定,栏杆连接转销(1.3.2)选用不低于SS304的不锈钢材质,PTFE胶圈自润滑密封,可使不锈钢短管(1.3.1)发生水平或者竖直方向的多层折叠,水平折叠时,旋转角度为0°~360°,垂直折叠时,旋转角度为0°~180°,见图3。不锈钢短管(1.3.1)和井座(1.1)之间通过栏杆底部支撑转销(1.3.3)固定,采用不低于SS304的不锈钢材质,PTFE胶圈自润滑密封。栏杆连接转销(1.3.2)和栏杆底部支撑转销(1.3.3)设有锁紧兼松动拆卸扳手,具有多种操作功能:当栏杆竖起时,沿设定角度转动所有栏杆连接转销(1.3.2)和栏杆底部支撑转销(1.3.3)扳手,可锁紧相连不锈钢短管(1.3.1),可使得不锈钢栏杆锁紧固定在竖直状态,无法折叠平放,起到硬安全隔离作用,见图4;当栏杆竖起时,沿设定角度转动所有栏杆连接转销(1.3.2)和栏杆底部支撑转销(1.3.3)扳手,可完全松动所有不锈钢短管(1.3.1),使得相互之间没有转动约束,可使得不锈钢完全折叠平放在井外侧或者井内侧,此种状态下可完全拆除所有不锈钢短管(1.3.1),见图5;当栏杆竖起时,沿设定角度转动部分连接转销(1.3.2)和支撑转销(1.3.3)扳手,可将部分栏杆松动拉开,其余栏杆仍保持竖直固定隔离状态,这样在松动的栏杆之间可形成活络门,可方便在此活络栏杆位置进出。栏杆竖起时,其承受的人为推力、地面积水流动推力、风向推力等均传导至栏杆底部支撑转销(1.3.3),此组件抗拉和抗压等级≮10KN。
内置折叠不锈钢活络栏杆(1.3)竖起后,见图4,其四角的不锈钢短管(1.3.1)为伸缩结构的空心不锈钢套管,内置多条小口径的不锈钢套管,可拉起形成四角比较高的直立竖管,拉起后全高高度≮3m,顶部悬挂LED远传警示灯或三角红旗。在城市暴雨期间,当打开井盖排除地面涝水时,内置折叠不锈钢活络栏杆(1.3)可拉长并在顶部设置LED远传警示灯或三角红旗,防范周边行人和车辆误入和发生坠落。
(b)现场液压站(2)
现场液压站(2)为标准成套设备,含液压马达等成套标准电动机构,采用一体化不锈钢箱柜,放置在盖座(1)附近,供电来自于市电,见图1。与盖座(1)之间通过1根给油管(1.1.12)和1根回油管(1.1.13)连接。盖板(1.1.1)开启可为人工开启或液压开启,初次开启时,现场液压站(2)为归零复位状态,如选择液压开启,则按下开机按钮(2.2)启动液压马达,向给油管(1.1.12)输送液压油,控制回油管(1.1.13)返回液压油,推动液压推力油杆(1.1.7)前进运动,产生顶托力推动盖板(1.1.1)开启;采用液压关闭盖座(1)时,选择柜内关机按钮(2.3)停机液压马达,之前的回油管(1.1.13)作为给油管接受液压油,之前的给油管(1.1.12)作为回油管返回液压油,执行与之前启动相反的推进流程,推动液压推力油杆(1.1.7)回缩运动,依靠回缩顶力和盖座(1)自重关闭盖板(1.1.1)。开启或关闭过程中,也可随时按下暂停按钮(2.4),对过程进行点控,使盖板(1.1.1)悬停在开闭过程中的任一位置。全开、全关和点控过程中,盖板(1.1.1)的传动和支撑组件为井盖开闭铰链(1.1.10),传力组件为液压推力油杆(1.1.7),过程中随时按下复位按钮(2.1),则现场液压站(2)为归零复位状态,盖座(1)装置内所有受油组件全部排空,这时可采用人工开启或者再次液压开启。现场液压站(2)设置复位按钮(2.1)、开机按钮(2.2)(分快速和慢速两档)、关机按钮(2.3)(分快速和慢速两档)、暂停按钮(2.4)等几种控制按钮,便于操作盖座(1)时选择。
三种类型埋地排水管道检查井(3)、埋地排水格栅井(10)和地铁等大型地下空间地面逃生口(13),如内设机电设备,现场液压站(2)和其内设机电设备的控制器组成现场集控柜,统一控制所有机电设备。应用在排水管道检查井(3)—排水清通和检修检查井(清淤、排查、检测、修复等)类型时,往往设置井内超声波液位计(7),现场液压站(2)可将其电气和仪表原件组合在一起,形成集配电、控制、信号和数据上传与一体的现场集控柜,见图6;应用在排水管道检查井(3)—排水设备检查井(带管底积泥水力冲洗盾)类型时,往往设置井内手动/油压两用,或者手动/电动两用冲洗盾(8),现场液压站(2)可将其电气和仪表原件组合在一起,形成集配电、控制、信号和数据上传与一体的现场集控柜,见图7;应用在排水管道检查井(3)—排水检测检查井(流量和液位检测)类型时,往往设置井内超声波液位计(7)、井底互相关或时差法流量计(9)等设备,现场液压站(2)可将其电气和仪表原件组合在一起,形成集配电、控制、信号和数据上传与一体的现场集控柜;应用在排水格栅井(10)时,往往设置井内机械格栅(11)等设备,现场液压站(2)可将其电气和仪表原件组合在一起,形成集配电、控制、信号和数据上传与一体的现场集控柜;应用在地铁等大型地下空间地面逃生口(13)时,现场液压站(2)可将地面积水深度液位计(14)等仪表原件组合在一起,形成集配电、控制、信号和数据上传与一体的现场集控柜。
(c)移动式手拉悬链葫芦(4)
该装置为标准起吊设备,在盖座(1)初次安装和投运后维护时起吊所用,见图2。
视整体式盖座(1)重量,采用0.5~2t的移动式手拉悬链葫芦(4)。当整体式盖座(1)重量超过2t时,可将井盖(1.1)、井座(1.2)、内置折叠不锈钢活络栏杆(1.3)等组成部分进行分体式起吊和安装,以减少起重荷载。
3.安装方式和运行过程
(1)安装方式
内置折叠栏杆外开式多功能井盖安装方式,以排水管道检查井(3)为示例,见图2。
盖座(1)整体重量<2t时,可进行整体吊装。
移动式手拉悬链葫芦(4)吊装盖板(1.1.1)表面设置的折叠起吊环(1.1.4),将井盖(1.1)、井座(1.2)、内置折叠不锈钢活络栏杆(1.3)、四周L型包边氯丁橡胶密封条(1.4)等整体组件从运输车辆上移位、悬吊,定位安装在排水管道检查井(3)地面井筒预留的一周内凹口处(3.1)。现场液压站(2)就近地面安装。
如果盖座(1)整体重量≥2t时,可进行分体吊装。
将组成盖座(1)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井盖(1.1)、井座(1.2)、内置折叠不锈钢活络栏杆(1.3)、四周L型包边氯丁橡胶密封条(1.4)单元,分别从运输车辆上移位、悬吊至排水管道检查井(3)上部,定位在排水管道检查井(3)地面井筒预留的一周内凹口处(3.1)后,现场分体拼接安装。
(2)运行过程—井盖开闭
内置折叠栏杆外开式多功能井盖运行过程—井盖开闭,以排水管道检查井(3)为示例,见图3。
初次开启井盖时,现场液压站(2)为归零复位状态,井盖完整闭合,内置折叠不锈钢活络栏杆(1.3)平整折叠放在盖板(1.1.1)下方。如选择人工开启井盖,则不需启动现场液压站(2),手动板动盖板表面的折叠起吊环(1.1.4),将盖板(1.1.1)开启。如选择液压开启井盖,在现场液压站(2)按下开机按钮(2.2)(分快速和慢速两档)并启动液压马达,向给油管(1.1.12)输送液压油,由回油管(1.1.13)返回液压油,输送液压油经盖板下万向节(1.1.8)流入推力油杆(1.1.7),推动其前进运动,产生的顶托推力传递至盖板上万向节(1.1.6),带动井盖开闭铰链(1.1.10)旋转,使盖板(1.1.1)从0°水平关闭状态抬升至90°竖直开启状态,到了90°竖直开启状态后,现场液压站(2)根据行程感应自动停止液压马达,使盖板(1.1.1)保持完全竖直,见图4。如果需要继续开启,则再次按动开机按钮(2.2)并继续启动液压马达,盖板(1.1.1)从90°竖直开启状态转动到180°完全放平状态,到此状态时,现场液压站(2)根据行程感应自动停止液压马达,使盖板(1.1.1)保持完全平放,见图5。
关闭过程与开启过程类似,如选择人工开启井盖,在现场液压站(2)按下复位按钮(2.1),将其转为归零复位状态,手动板动盖板表面的折叠起吊环(1.1.4),将井盖拉动关闭。如选择液压关闭井盖,则在现场液压站(2)按下关机按钮(2.3)(分快速和慢速两档)并启动液压马达,向回油管(1.1.13)输送液压油,由给油管(1.1.12)返回液压油,液压油流动方向和开启过程相反,输送液压油经盖板下万向节(1.1.8)流入推力油杆(1.1.7),推动其回缩运动,产生的回缩拉力传递至盖板上万向节(1.1.6),,并带动井盖开闭铰链(1.1.10)旋转,使盖板(1.1.1)从90°竖直开启状态或180°完全放平状态,回到初始的0°水平关闭状态。
上述开启或关闭过程中,也可随时按下暂停按钮(2.4),对过程进行点控,使盖板(1.1.1)悬停在开闭过程中的任一位置。此悬停状态下,盖板(1.1.1)的受力由推力油杆(1.1.7)液压油顶力给予平衡,由井盖开闭铰链(1.1.10)给予支撑。
(3)运行过程—内置折叠栏杆竖起
内置折叠栏杆外开式多功能井盖运行过程—内置折叠栏杆竖起,以排水管道检查井(3)为示例,见图4。
盖板(1.1.1)开启到90°竖直状态后,将平整折叠放在盖板(1.1.1)下方的内置折叠不锈钢活络栏杆(1.3)顺序逐层拉起。多层折叠栏杆拉起后,形成的硬隔离防护高度≮1.5m。拉起后,将栏杆连接转销(1.3.2)和栏杆底部支撑转销(1.3.3)所带扳手沿锁紧方向板动,紧固栏杆不发生松散。同时,利用不锈钢短管间锁紧件(1.3.4),将三面竖起不锈钢栏杆短管(1.3.1)和一面竖起盖板(1.1.1)相互之间进行锁紧搭接,形成四面整体的隔离结构。此情况下,四面结构为稳定的受力状态,水平承受的推力传递至栏杆底部支撑转销(1.3.3)焊接件,由井座(1.2)给予稳定支撑。
内置折叠不锈钢活络栏杆竖起后,形成四面整体隔离结构,将一面栏杆连接转销(1.3.2)和栏杆底部支撑转销(1.3.3)所带扳手沿松动方向沿设定角度转动,此面栏杆松动拉开,其余面栏杆仍保持竖直固定隔离状态,这样在松动的栏杆之间可形成活络门,可方便在此活络栏杆位置进出。
内置折叠不锈钢活络栏杆竖起后,其四角的不锈钢短管(1.3.1)为伸缩结构的空心不锈钢套管,内置多条小口径的不锈钢套管,可拉起形成四角比较高的直立竖管,拉起后全高高度≮3m,顶部悬挂LED远传警示灯或三角红旗。在城市暴雨期间,当打开井盖排除地面涝水时,内置折叠不锈钢活络栏杆(1.3)可拉长并在顶部设置LED远传警示灯或三角红旗,防范周边行人和车辆误入和发生坠落。
(4)运行过程—内置折叠栏杆平放
内置折叠栏杆外开式多功能井盖运行过程—内置折叠栏杆平放,以排水管道检查井(3)为示例,见图5。
沿设定角度转动所有栏杆连接转销(1.3.2)和栏杆底部支撑转销(1.3.3)扳手,可完全松动所有不锈钢短管(1.3.1),使得相互之间没有转动约束,可使得不锈钢完全折叠平放在井外侧或者井内侧,此种状态下可完全拆除所有不锈钢短管(1.3.1)。完全折叠放入井内时,视单根栏杆长度和井口尺寸,可多层折叠平放入内。
4.装置特点
(1)井盖为机械油压和人工开启两用,可安全、快速、便捷开启。开启速度不受井盖重量限制,油压启动时,开启速度可选择快速,也可选择慢速;当设备故障或者无电情况下,油压启动无法操作时,可进行人工启动操作。
(2)井盖为整体性一体化装置,内侧自带内置不锈钢折叠硬质栏杆,井盖内折叠平放时起到防坠隔板作用,井盖开启后栏杆拉起形成四周安全防护硬隔离。尤其在城市暴雨期间,当打开井盖排除地面涝水时,井盖内置不锈钢折叠硬质栏杆可抗风吹、抗水冲,改进和提高了防护效果,解决了雨季传统塑料软隔离墩安全问题。平时状态下,拉杆折叠后平整放入井盖内侧,启动防坠隔板作用,无需另外购置和安装塑料防坠隔板/网以及井座挂钩。在城市暴雨期间,当打开井盖排除地面积水时,井盖内置不锈钢折叠硬质栏杆竖起后可抗风吹、抗水冲,克服了传统塑料隔离墩易被水冲走、被风刮走的缺陷,四周形成硬隔离后,四角栏杆可伸缩拉起抬高并放置LED远传警示灯或三角红旗,最大距离范围内形成安全警示作用。装置栏杆具有一物多用功效。
(3)用在地铁车站等大型地下空间地面逃生口时,井盖通过外部液位计可感知地面水深,通过逃生口内部扬声器和显示屏预先告知逃生人群。在井外水深安全情况下机械油压(液压站采用常规市电和柴油发电机备用双电源)快速开启逃生井盖,安全及时输散人群。避免了紧急勤情况下,由于盖板载荷重无法快速开启从而造成人员拥堵的问题,也避免了事先不知道井外地面积水深度,从而造成井盖开启地面积水倒灌的问题。
(4)将检查井及井盖的安全使用规范流程完全固化在井盖开启过程中,从客观上杜绝了任何操作人员违背安全操作的主观行为。井盖开启无论是人工掀起或油压驱动打开都要历经一个折叠打开栏杆的时间,这就留给井内通风和人员了解井内情况足够时间,从程序上杜绝了安全事故发生,将地面湿滑造成检修人员不慎跌入井内、维护过程中其他人员误入井内、地面杂物溅落井内等常见养护事故从源头起因上消除,确保检查井养护全流程绝对安全可靠。
(5)井盖表面加工成展现文化艺术、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历史风貌的特色井盖。通过井盖的外表面纹理、涂装形象展示设施标识和当地风土人情在地面上进行生动活泼的科普展现,同时也展现当地文化艺术、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历史风貌,形成一道靓丽的民众打卡风景点。
本发明应用在排水清通和检修检查井(清淤、排查、检测、修复)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可对照图6,描述如下:
作为埋地排水管道清通和检修检查井井盖时,盖座(1)搁置在检查井(3)地面井筒预留的一周内凹口处(3.1),采用人工或油压操作两种方式打开,之后按如下次序操作:多层平放折叠栏杆拉起顺直→栏杆连接转销(1.3.2)和栏杆底部支撑转销(1.3.3)扳手锁紧固定→不锈钢短管间锁紧件(1.3.4)将三面竖起栏杆和一面竖起盖板(1.1.1)搭接→一面栏杆形成活络门→操作人员从此活络门顺沿井内爬梯(3.2)进入井内→完成对进水管(5)和出水管(6)的清淤、排查、检测和修复等日常养护工作。上述操作留给市政排水管道养护安全操作规程足够的时间,此期间内可进行井内观察、气体通风等安全操作。过程中不锈钢栏杆可全部放平,以利于养护工具进出井内。
本发明应用在排水设备检查井(带管底积泥水力冲洗盾)实施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可对照图7,描述如下:
作为埋地排水设备检查井井盖时,盖座(1)搁置在检查井(3)地面井筒预留的一周内凹口处(3.1),采用人工或油压操作两种方式打开,之后按如下次序操作:多层平放折叠栏杆拉起顺直→栏杆连接转销(1.3.2)和栏杆底部支撑转销(1.3.3)扳手锁紧固定→不锈钢短管间锁紧件(1.3.4)将三面竖起栏杆和一面竖起盖板(1.1.1)搭接→一面栏杆形成活络门→操作人员从此活络门顺沿井内爬梯(3.2)进入井内→完成对井内设备,比如超声波液位计(7)、管底积泥水力冲洗盾(8)的安装和维护。同理,上述操作留给市政排水管道养护安全操作规程足够的时间,此期间内可进行井内观察、气体通风等安全操作。过程中不锈钢栏杆可全部放平,以利于养护工具进出井内。
本发明应用在应用在排水检测检查井(流量和液位检测)实施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可对照图8,描述如下:
作为埋地排水检测检查井井盖时,盖座(1)搁置在检查井(3)地面井筒预留的一周内凹口处(3.1),采用人工或油压操作两种方式打开,之后按如下次序操作:多层平放折叠栏杆拉起顺直→栏杆连接转销(1.3.2)和栏杆底部支撑转销(1.3.3)扳手锁紧固定→不锈钢短管间锁紧件(1.3.4)将三面竖起栏杆和一面竖起盖板(1.1.1)搭接→一面栏杆形成活络门→操作人员从此活络门顺沿井内爬梯(3.2)进入井内→完成对井内检测设备,比如超声波液位计(7)、超声波时差法或者互相关法流量计(9)的安装和维护。同理,上述操作留给市政排水管道养护安全操作规程足够的时间,此期间内可进行井内观察、气体通风等安全操作。过程中不锈钢栏杆可全部放平,以利于养护工具进出井内。
本发明应用在排水格栅井实施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可对照图9,描述如下:
作为埋地排水检测检查井井盖时,盖座(1)搁置在格栅井(10)地面井筒预留的一周内凹口处(10.1),采用人工或油压操作两种方式打开,之后按如下次序操作:井盖(1.1)连接的除臭风管活络接头拆除(12)→多层平放折叠栏杆拉起顺直后完全平放→对机械格栅(11)进行井内维修或者吊车吊起异地维修。同理,上述操作留给市政排水管道养护安全操作规程足够的时间,此期间内可进行井内观察、气体通风等安全操作。
本发明应用在地铁等大型地下空间地面逃生口实施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可对照图10,描述如下:
作为地铁等大型地下空间地面逃生口井盖时,盖座(1)搁置在地面逃生口井(13)预留的一周内凹口处(13.1),按如下次序操作:井外安装的地面积水液位计(14)检测地面积水情况,并将检测出的地面水深通过逃生口内部扬声器和显示屏预先告知逃生人群→在地面积水水深处于安全深度情况下,自动油压开启井盖(1.1),控制其运行的现场液压站(2)采用市电和柴油发电机备用双电源,保证供电安全→井盖(1.1)快速开启并完全平放,此情况下不设防护栏杆。如果无法自动油压开启,则可由疏散人群在内部开启,其情况下井盖(1.1)的顶托开启力小于10kg,采用特殊带有助力弹簧结构的井盖开闭铰链(1.1.10)帮助完成人工开启过程→井内疏散人群通过疏散爬梯(13.2)快速通往地面并疏散。期间,井盖(1.1)完全平放开启后可形成良好自然通风,保证地面通道内空气流通。
本发明井盖表面彩色涂装形成特色井盖效果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可对照图11,描述如下:
对井盖(1.1)外表面表面防滑纹理进行造型设计,形成艺术花纹,在具备凸凹防滑条基础上,形成花纹类艺术表现井盖,可采用水性间苯型不饱和热固型彩色聚酯树脂对外花纹进行涂装,形成花纹+彩色组成的表现性艺术特色井盖,树脂与不锈钢、碳钢、球磨铸铁、混凝土、聚烯烃类材料涂装兼容。树脂涂装采用低含量聚苯乙烯交联剂,间苯型不饱和彩色聚酯树脂固化后强度不低于20MPa,耐磨、无毒、耐化学溶剂浸泡腐蚀(pH=1-14),且防微生物滋生。此彩色涂装在盖板(1.1.1)加工时一并完成。热固后形成的彩色艺术图案使用过程中不挥发、不渗出苯乙烯单体,不对地表径流雨水产生污染。彩色树脂厚度高出外表面不小于3mm,耐磨年限不低于30年。
本发明采用内置折叠式不锈钢栏杆的多功能井盖,可人工开启也可机械油压开启,井盖与井座之间设置内置铰链,油压托起或者一端人口撬棍拉起后井盖呈平直顺放,节约占地。井盖具有人工启动和机械油压启动两种开启方式,视井盖尺寸和自重大小,通过人工掀起或油压驱动打开;不锈钢活络栏杆固定在井盖内部井座部位,折叠水平放置,兼具防坠隔板功能,无需另外购置和安装塑料防坠隔板/网;井盖下放置的折叠式不锈钢栏杆首先要拉起垂直顺放,形成沿井盖四周一圈防护隔离栏杆后,人员方可进入井内维护,井盖操作流程固化了所有安全防范要求;内置不锈钢隔离栏杆四周形成硬隔离后,四角栏杆可伸缩拉起抬高并放置LED远传警示灯或三角红旗,最大距离范围内形成安全警示作用;用在地铁车站等大型地下空间地面逃生口盖板时,井盖通过外部液位计可感知地面水深,通过逃生口内部扬声器和显示屏预先告知逃生人群,在井外水深安全情况下机械油压(液压站采用常规市电和柴油发电机备用双电源)快速开启逃生井盖,安全及时输散人群;井盖可为不锈钢、热镀锌碳钢、球磨铸铁等多种材质;井盖表面可加工形成防滑纹并用水性热固性树脂彩绘成各种表现图案,形成展现文化艺术、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历史风貌的特色井盖。
本发明装置既可在新建工程中应用,也可对原井盖进行原位更新替代。此井盖具有安全、可靠、方便、适配性能,也具有外观样式美观、样式生动活泼、艺术展示多样的文化特色,尤其适合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中井盖类装置的原位有机更新。本发明装置赋能传统井盖更安全操作、更便捷维护,原位更换后赋能公共基础设施有机更新,并借此带动城市埋地地下给排水管线精细化管理。
上述相关说明以及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内容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相关说明以及对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多功能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启装置,所述开启装置包括机械油压开启结构、人工开启结构;所述机械油压开启结构为外置小型液压站,所述液压站与检查井的就地控制柜一体式安装,通过油压快速启动井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井盖为一体化装置,包括盖座(1)、现场液压站(2)和安装井盖使用的移动式手拉悬链葫芦(4)三部分;所述井盖搁置在埋地排水管道检查井(3)或埋地排水格栅井(10)或地铁等大型地下空间地面逃生口(13)地面开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井盖的开启过程固化有检查井及井盖的安全使用规范流程,从客观上杜绝了操作人员违背安全操作规程的主观行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座(1)由井盖(1.1)、井座(1.2)、内置折叠栏杆(1.3)、四周密封条(1.4)相互配合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井盖内侧设有内置折叠栏杆,井盖内折叠平放时起到防坠隔板作用,井盖开启后栏杆拉起形成四周安全防护隔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可伸缩拉起抬高并放置LED远传警示灯或红旗,在最大距离范围内形成安全警示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井盖采用双电源机械油压和人工开启两用方式,井外设置液位计在线仪表,与井盖开启液压站、井内中控室之间信号传输并联动,必要时快速油压启动井盖,及时疏散逃生人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井盖外表面上通过加工印刻、线条勾勒、彩色绘画使其成为文化信息的载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井盖的外表面防滑纹理间隙设有水性彩色热固性树脂涂装,采用不含聚苯乙烯挥发性交联剂的水性交联不饱和聚酯树脂,组分为无毒且防微生物滋生类型,形成涂装高度的耐磨、防水彩色表面层。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1.1)由盖板(1.1.1)、排气泄水孔(1.1.2)、顶部撬动掀起内凹口(1.1.3)、内凹口连接固定的折叠起吊环(1.1.4)、内外纹理或肋条(1.1.5)、盖板上万向节(1.1.6)、与盖板上万向节(1.1.6)相连接的液压推力油杆(1.1.7)、与液压推力油杆(1.1.7)相连接的盖板下万向节(1.1.8)、与盖板下万向节(1.1.8)连接的液压油管套管转向密封轴承(1.1.9)、固定盖板上万向节(1.1.6)和下万向节(1.1.8)的井盖开闭铰链(1.1.10)、转向密封轴承(1.1.9)之间油管套管(1.1.11)、油管套管(1.1.11)内部安装的1根给油管(1.1.12)和1根回油管(1.1.13)相互配合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井盖的内表面上设置内纹理或肋条对盖板(1.1.1)加肋增强作用,内纹理数量和厚度视盖板(1.1.1)要求的承载压力而定,厚度不影响内置折叠不锈钢栏杆(1.3),并且不影响盖板(1.1.1)正常启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1.1)为单侧转动开启,在转动一侧底部,设若干组井盖开闭铰链(1.1.10);单组井盖开闭铰链(1.1.10)为上下2只,上面一只一端与盖板(1.1.1)焊接固定,另一端与盖板上万向节(1.1.6)不锈钢螺栓旋紧固定;下面一只一端与井座(1.2)焊接固定,另一端与盖板下万向节(1.1.8)不锈钢螺栓旋紧固定。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座(1.2)起固定井盖(1.1)和内置折叠不锈钢活络栏杆的作用,其尺寸规格与盖板(1.1.1)配套。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井盖,其特征在于:内置折叠栏杆(1.3)由若干根短管(1.3.1)、若干组栏杆连接转销(1.3.2)、与井座(1.1)焊接固定的若干组栏杆底部支撑转销(1.3.3)、栏杆竖起后相邻两面栏杆搭接位置的若干只不锈钢短管间锁紧件(1.3.4)或竖起栏杆与盖板(1.1.1)相互搭接锁紧件(1.3.4)相互配合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功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管(1.3.1)是构成内置折叠栏杆(1.3)的主体,根据井面净开口形状和尺寸,考虑其单根长度和折叠后的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功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管(1.3.1)相互之间通过若干组栏杆连接转销(1.3.2)连接固定,可使所述短管(1.3.1)发生水平或者竖直方向的多层折叠,水平折叠时,旋转角度为0°~360°,垂直折叠时,旋转角度为0°~180°,所述短管(1.3.1)和井座(1.1)之间通过栏杆底部支撑转销(1.3.3)固定。
CN202210950331.6A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多功能井盖 Pending CN1151424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0331.6A CN115142475A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多功能井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0331.6A CN115142475A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多功能井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2475A true CN115142475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13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50331.6A Pending CN115142475A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多功能井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2475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06905A1 (en) * 2015-12-22 2017-06-29 Parkwood Investments Pty Ltd Access hatch
CN107747326A (zh) * 2017-12-01 2018-03-02 秦皇岛市华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综合管廊智能井盖系统
CN218263988U (zh) * 2022-08-09 2023-01-10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检查井井盖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06905A1 (en) * 2015-12-22 2017-06-29 Parkwood Investments Pty Ltd Access hatch
CN107747326A (zh) * 2017-12-01 2018-03-02 秦皇岛市华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综合管廊智能井盖系统
CN218263988U (zh) * 2022-08-09 2023-01-10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检查井井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263988U (zh) 一种检查井井盖
CN101634146B (zh) 建筑桩基础人工挖孔全钢护筒护壁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3939047U (zh) 一种浮标警示物
Valdenebro et al. Construction proces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utility tunnels in historic centres
CN106285074A (zh) 一种物流园区的设计规范
CN109826233B (zh) 一种小直径观测井定型钢模板浇筑施工方法
Chudley et al. Advanc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N206941524U (zh) 带有廊道的闸
CN115142475A (zh) 一种多功能井盖
CN110453559A (zh) 道路板、装配式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CN110295624A (zh) 十字路口地下人行道与综合管廊合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616594U (zh) 一种检修竖井
CN211941402U (zh) 一种公路桥梁预制梁场自动喷淋养护装置
CN210140144U (zh) 一种景观地埋桶垃圾收集设备
CN205742481U (zh) 一种雨、污水大小井筒上下组合式检查井
CN113840497B (zh) 一种智能地埋式道路综合设备箱
CN202500346U (zh) 旧建筑区多单元地下空间进行改造的结构
CN112027420A (zh) 一种地埋式五分类垃圾桶及其使用方法
CN112431222A (zh) 市政地下管廊
CN205445372U (zh) 一种综合管廊卸料仓防盗逃生盖门
CN216892537U (zh) 一种钢纤复合材料井盖
CN213952293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井盖
CN214738291U (zh) 一种排水检查井用折叠式井盖
CN210658467U (zh) 一种凹陷程度与外盖成数学关系的二层井盖
CN115354953B (zh) 一种翻转式钢筋混凝土挡水墙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