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85074A - 一种物流园区的设计规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流园区的设计规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85074A
CN106285074A CN201610654283.0A CN201610654283A CN106285074A CN 106285074 A CN106285074 A CN 106285074A CN 201610654283 A CN201610654283 A CN 201610654283A CN 106285074 A CN106285074 A CN 106285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garden
water
warehouse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542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蓉
徐辛怡
曹长松
李佳檠
周晓威
段加勇
郦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logis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 Ltd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Prologis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 Ltd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logis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 Ltd (china) filed Critical Prologis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 Ltd (china)
Priority to CN2016106542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850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85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850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5/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industrial or agricultural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流园区的设计规范,包括物流园区布局、物流园区建筑、所述建筑的土建及钢结构、园区电气规范、园区给排水系统、园区消防系统和园区暖通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物流园区的设计规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流园区的设计规范。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03643605A专利文献,公开了“在物流园区总体设计中的布局的一种封闭式物流园区交通布局,技术方案为:园区内物流建筑及其周围道路集中且呈井格形布置,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大地块;在所述大地块外围设置顺时针方向通行的外环道路,所述外环道路为快速通道,纵横分割所述大地块内部,形成网格状的网格道路和网格地块,所述网格道路为双向通行,所述网格道路的端头与所述外环道路连通,所述网格通道为慢速通道,单个物流建筑布置所述网格地块中。其既能确保物流园区交通流畅、作业有序,又能保持高效的土地利用效率,让物流园区能做到饱和而有序,流畅而高效”。然而该方案并没有涉及物流设施园区设计的全部要素,对于高速发展的物流建筑设施建造并没有全面的指导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流园区的设计规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流园区,包括仓库、行车坡道、高架平台、物业办公楼、服务中心、门卫房、泵房、箱式变电站(配电房)、自行车及助动车棚、绿化、道路、停车场及公共卫生间、垃圾房及综合楼;
园区内设置一个永久水准基准点,为四等永久水准点,采用混凝土制成标石,标石顶部嵌有半球形金属标志,球形的顶面标志该点的高程;
园区内的装卸货区及货车回转区域的要求是:
对于常用40ft集卡,单边装卸货的最小要求是30m,
对于常用40ft集卡,装卸货场地两端仓库外墙到外墙的距离、即面对面的装卸场地宽度不小于54m,
地面装卸货区场地坡度向装卸货平台方向倾斜;
园区地面道路规划要求是:
园区入口处的室外场地道路标高原则上不低于周边市政道路中心标高0.2m,并满足当地规划要求,避免周边雨水倒灌进园区,在满足场地排水的前提下,整个场地的填方量与挖方量尽量一致,土方基本平衡,
集装箱卡车车道是直行单行道6.0m,直行双行道9.0m,转弯处道路局部加宽,40ft集装箱卡车长度为15m,转弯半径须保证至少15m,
消防车道是直行宜为4.5m宽,消防车道须环通,消防车转弯半径须保证至少9m,园区小车停车位规划数量不足时,将4.5m宽消防车道拓宽至6m,拓宽路面平时用作侧停小车位,
仓库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其宽度不应小于6m;消防车道与仓库的距离不应小于5m,且不应大于15m,
室外道路坡度不大于6%;园区入口处不大于1.5%,
室外叉车坡道坡度不大于10%,
多层库行车坡道规划要求包括:
行车坡道按建筑形式分为直坡式和盘旋式,两层库设置为直坡式,两层以上设置为盘旋式,坡道转弯半径内径不小于18m,坡道转弯处外圈车道局部扩宽,坡道转弯后与2层装卸货场地连接的直行高架车道宽度不小于15m,
行车坡道按车流情况分为上下行单向坡道和上下行双向坡道;单向坡道净宽不小于7.5m,双向坡道净宽不小于10.5m,
行车坡道纵向坡度取6%至8%,直行段不大于8%,转弯处不大于6%,行车坡道的道路横坡向内圈找坡,行车坡道面向园区外侧的道路混凝土挡墙宜设置弧形花池;
地面道路、装卸货区域和货车停车场设计要求包括:
地面道路、装卸货区域、货车停车场区域采用混凝土硬化,设置胀缝、缩缝;并应不积水,不起砂,无超出规范要求及影响正常运行的裂缝及沉降,
道路场地的做法包括:
建筑地坪面层采用商品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30、厚度不小于200mm;面层内严禁掺入石粉等不良添加物,泵送混凝土中可适当添加粉煤灰、掺量控制在11%以内,直接投料的混凝土中不允许添加粉煤灰,
地坪面层至少配有单层双向Φ8@150的防裂钢筋(成本许可时,可选用钢纤维替代防裂钢筋),
地坪的垫层基层优先参考当地做法,若当地无特殊做法,可将垫层基层合并设置为厚度不小于400mm的水稳层(水泥掺量不少于6%),
地坪下回填土的要求包括:
回填前须去除原有的有机土、腐质土、垃圾土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土层,
地坪下回填土的选用不得使用超湿土(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2%)、冻土、膨胀土和有机物含量大于5%的土,回填材料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须分层压实,分层厚度200-300mm,
地坪下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重型击实试验值0.95,
地面道路(消防通道除外)、装卸货区域、货车停车场应可以承受40ft集装箱车辆的碾压,地面做法根据场地地质条件计算确定;装卸货区场地要求不出现不均匀沉降,绝对沉降量控制在100mm以内,
寒冷地区采用行车道沥青路面与装卸货区混凝土路面相结合的方式,室外路面混凝土应采用防冻型混凝土,混凝土的标号不低于C40,掺入引气剂的混凝土含气量控制为5%的体积占比,
消防通道混凝土路面取消防裂钢筋;
园区道路场地的管道检查井周边设置隔离缝应设置为八边形或圆形,不能采用方形切缝,隔离缝范围内路面应二次浇筑,园区道路转弯处分缝应垂直于路边,避免锐角切缝,为控制裂缝的产生、调整缩缝或纵缝的间距,保证单个板块的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且道路设置缩缝和胀缝,纵缝中设置拉杆,伸缝中设置传力杆,
在铺筑的路面和景观区域之间的设置路缘石或路缘石加排水沟;在货车停放区设置300mm高的重型路缘石,在其它区域设置150mm高的路缘石,
多层库行车坡道设计要求包括:
行车坡道与主体建筑物设缝脱开,行车坡道的最终沉降量需与主体结构匹配,集卡行车坡道道路与主体建筑连接的变形缝设置位置应从主体建筑外挑500mm再设置,
行车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充分考虑温度作用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行车坡道的两侧需设置钢筋混凝土挡板,挡板高度不应小于1.1m,
常规行车坡道应可以承受40ft集装箱车辆的碾压;坡道面层做法应根据计算确定;
行车坡道的道路路面采用结构板一次成型随抹随光,其表面设置集卡行车的防滑措施,
坡道采用沥青混凝土铺装面层时,厚度不小于70mm,
行车坡道下设有设备用房建筑物时,设备辅助用房应单独另行设置混凝土防水屋顶,不应直接将坡道结构板作为其下部设备辅助用房的屋顶,
行车坡道柱采用圆形断面,
多层库高架装卸货区设计要求包括:
在高架装卸货区的下部有库区的情况下,高架装卸货区路面面层采用混凝土面层铺装,厚度(不含整平层和垫层)不小于160mm,混凝土强度为C40,内配单层双向钢筋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大于100mm,铺装面层与结构楼板之间还需设置防水层,
高架装卸货区下部无库区的情况下,参照行车坡道的路面做法采用结构板一次成型随抹随光,表面设置集卡行车的防滑措施,
高架装卸货平台应设置不少于一个供货车司机使用的公共卫生间,
园区内仓库总面积每5万平方米或者每两栋库设一处独立公共卫生间,且每处公共卫生间的洁具数量至少满足如下要求:
男子卫生间:大便器3个、小便器5个;女子卫生间:大便器2个;公用部位:洗手盆2个、洗涤盆1个,
在温暖地区临近门卫或者物业管理用房的公共卫生间设置男女各1~2个淋浴隔间,淋浴热水采用专用的屋顶太阳能热水器供应,
所有园区道路交通及停车场标识设置均应符合当地交通法规,每个路边消火栓前的路缘石应涂成红色,园区交通设施包括,消防车通道、交通管理和控制标志、减速带、设置成品铸铁减速带、禁止通行标志、限速标志、园区交通指示牌、道路转角处设转角镜,
园区大门与园区外部交通的设计要求包括:
直接与外部交通干道相通,入口宽度不小于12m,入口转弯半径不小于15m,
园区主入口大门采用不锈钢无轨电动伸缩门,门高1.2m,宽不小于12m,单向,具有手动电动双重控制功能,且配置有警示灯等;外加两个电动道杆,控制立柱分设在入口道路两侧,其底部应设置150高混凝土基座;并单独设置供员工通行的1.8m宽的行人门,且人行通道上不能设置台阶以便于电动车通行,人行通道的前后均应设置人行铺地至室外道路,
园区出入口处设置企业LOGO墙,
入口处设置指示牌,标示园区总平面布置及客户分布图,
园区交通流线图,需含货运、消防、人流三条流线,且在人员与卡车交汇处应设置人行横道线以及减速带,在人员经常行进的路线上宜在到路边设置约1.2m宽的人行通道区域,并在人行通道区域设置地面警示划线以及固定的隔离防撞桩与车行通道隔开,
对于围墙与护栏,
整个物流园区周边设置围墙,确保围墙与护栏的稳定性、安全性及耐久性,能有效保护园区,
围墙做法一是:围墙为2m高带混凝土/砖立柱的镂空围栏,柱墩中心间距为15m,柱墩上方指定位置喷涂LOGO;柱间围墙底部为200mm高的砌体/混凝土坎墙,上方为热浸镀锌钢管栅栏、栅栏的颜色采用深灰,
围墙做法二是:围墙为2m高带热浸镀锌钢管立柱的镂空围栏,钢管立柱中心间距为2.5m,围栏底部为300mm高的砌体/混凝土砍墙,上方为热浸镀锌钢管立柱、栅栏颜色采用深灰,每隔17.5m设置一根普洛斯企业绿色钢管立柱,同时每隔17.5m在栅栏中间位置设置一处LOGO金属铭牌,
对于绿化,
园区出入口位置的门卫和LOGO墙前方须设置绿化、喷泉水池景观,
仓库角部办公区靠近其出入口台阶附近宜设置绿化景观花池,角部办公区外的室外道路与相邻装卸货场地之间设置绿化或者花池,
仓库周边除道路及停车场以外所有未使用区域设置绿化,
满足当地规划及绿化要求并根据当地绿化管理部门要求确定植物品种;景观简洁、精炼;配置易维护的果树、景观树、灌木、草地或植被以及配套景观的堆石,
以草坪为主,按绿化总面积的10%种植花卉、10%种植中小乔木;花卉树木需适合当地生长、存活率高,树的株距不超过5m,树干的直径不小于6cm,同一类的树种高度、大小须接近,误差不应大于5%,绿地坡度大于30%,草坪的草皮须相互搭接、铺砌紧密,
种植土要求PH值为5.5-7.5的土壤,疏松、不含建筑和生活垃圾;种植土深度要求:草坪大于30cm,花卉大于50cm,乔木大于80cm,
结合总图和景观在合适的地点设置休息亭/吸烟亭,条件许可时设置篮球运动场地、水池,
对于停车场,
卡车停放:每个车位为3.5mx15m;2辆40ft卡车位每防火分区,
小型车辆停放:每个车位为3mx5m;2辆小车位每防火分区;设置在仓库办公区前,
停车标识线150mm宽,采用鲜明的黄色涂料,黏附性强,易于清洗,
对于自行车及助动车棚:
车棚按园区每5万平米或者两栋物流仓库设置一处非机动车停车棚,停车位数量按照3辆/千平方米设置,车棚设置单层轻钢灰色阳光板顶,车棚的应设置供电瓶车充电的防水电源插座,插座间距不应超过2m,且架空设置,
对于吸烟亭及垃圾房:
垃圾房应设置在园区隐蔽处,并单独设置,园区内仓库总面积每5万平方米或者每两栋库设一处垃圾房,吸烟亭的位置设置在每个装卸货场地尽端以及集卡停车位附近,
对于综合楼:
分别设置通往园区内外的两个出入口,配置人行步道,配置专用的自行车、小车停车位,周围以绿化或围栏与仓库区域隔离,
配套水电设施要求包括:
对于供电系统,
园区供电采用一路10kV/20kV中压供电,电源引自市政电网,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经济上合理时,选双回路10kV/20kV中压市政供电,
柴油发电机组最低保证容量取一次火灾所使用的消防设备的最大负荷;非消防状态下,兼顾重要负荷的供电,
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办公区域100%照明、100%电脑插座及30%仓库区的负荷供电,
对于供水系统,
生活给水优先采用市政直接供水,当供水方式、供水量和水压无法满足生活用水要求时,应设必要的蓄水及加压措施,
对于排水系统,园区卸货区雨水排水采用平篦式雨水口,重型铸铁盖板,设于卸货平台侧,当采用地沟排水时,采用重型铸铁格栅盖板,园区道路采用立篦式单篦雨水口,重型铸铁井座、井盖,雨水口采用非粘土砖砌筑或者预制式混凝土雨水口,室外雨、污水管线应避免走在车行线下;所有室外雨、污水井盖均为铸铁制造,在车行线上布置承重型铸铁井盖,
设有电缆沟时,应考虑沟内排水,设排水管排至附近雨水检查井,
对于园区消防系统,
室外消火栓位置在绿化带内,且距离路边线不宜小于1.5m,设在路面上的消火栓应设置防撞措施,
对于电话和宽带网络系统,预埋从地界线至相应建筑物的地下通信管道,
安保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周界电子围栏监控系统和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
一种物流园区建筑,包括仓库,
仓库的规范是,
单层物流建筑主体采用轻型钢结构;
多层物流建筑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顶层屋盖宜采用轻钢屋面系统,
其中的防火要求包括,单层物流建筑单体占地面积不大于24,000m2,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6,000m2,多层物流建筑单体占地面积不大于19,200m2,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4,800m2
单层库柱距11.4-12m,跨度宜为20-29m,多层库底层钢筋混凝土柱距11.4-12m;顶层柱跨度按抽柱考虑,
单层库梁底净高10.5m,多层库一层梁底净高9m、二层梁底净高9m。建筑总高控制在24m以内,单层库和多层库的顶层仓库四周墙边管线低于梁底不超过500mm,仓库的内部高度设计应该保证内部货架布置,
库内地坪标高比室外装卸货区场地标高高1.3m,
仓库地面要求包括,
首层地坪要求,包括承重为30kN/m2,绝对沉降量控制在100mm以内,地坪表层采用液体渗透固化剂或非金属硬化剂处理,以确保地坪能够承受叉车荷载和行驶产生的摩擦,使用后不起尘,
地坪的做法步骤包括,
建筑地坪面层采用商品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30、厚度不小于180mm;面层内严禁掺入石粉等不良添加物,泵送混凝土中添加粉煤灰、掺量控制在11%以内,直接投料的混凝土中不允许添加粉煤灰;
地坪面层内掺15kg/m3至20kg/m3的钢纤维,钢纤维需用水融性胶水粘结成排,两端呈钩状;钢纤维规格80/60,最小抗拉强度1100Mpa;
混凝土面层下设滑移薄膜防潮层;
地坪的垫层基层将垫层基层合并设置为厚度不小于400mm的水稳层(水泥掺量不少于6%);
地坪下回填土的要求包括,
回填前须去除原有的有机土、腐质土、垃圾土土层;
地坪下回填土的选用不得使用超湿土(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2%)、冻土、膨胀土和有机物含量大于5%的土,回填材料须分层压实,分层厚度200-300mm;
地坪下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重型击实试验值0.95;
仓库地坪下部严禁设置给排水管道的接头。
一种物流园区建筑,所述建筑的土建及钢结构要求包括:
单层库上部结构为门式轻型刚架结构,
仓库主结构基础要求包括:
仓库柱基础的绝对沉降量控制在100mm以内,相邻基础的相对沉降差控制在3‰以内,
为控制差异沉降,仓库四周外墙下的基础必须与主结构柱基础连接,
仓库室内外1.3米高差处设挡土墙,选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梁兼做挡土墙,
外装卸平台外侧1.3米高差处需设挡土墙,
仓库内部基础之间不设基础连梁,设连梁时,连梁顶标高应低于地坪1.0m,且梁顶采取措施以避免与两侧地坪间产生差异沉降;
地梁、承台基础周边及外装卸货平台区域应采用级配良好的砂石回填,设置沉降观测点。
一种物流园区建筑,园区电气规范包括,
园区供电采用一路10kV/20kV中压供电,电源引自市政电网,并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
消防设备用电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三级负荷按其重要程度又分为普通负荷与重要负荷。消防用电设备由主、备两路电源供电,两路电源在末端配电设备内自动切换。重要负荷平时由市电供电,市电停电时,通过变电所的开关切换操作,由备用柴油发电机供电,
普通负荷仅由市电供电,当柴油发电机有富余容量时,可通过变电所的开关切换操作,为部分普通负荷提供备用柴油发电机电源,
标准仓库安装负荷估算为每分区约120kW,
变电所应深入负荷中心,低压电缆的供电半径是当出现1栋仓库供电距离(仓库的供电距离是指变电所低压出线柜至仓库总配电间的供电电缆长度)超过250m或2栋及以上仓库的供电距离超过150m时,应在方案设计阶段根据成本、性能、管理多角度对是否设置分变电所、分变电所的设置数量、分变电所的设置位置进行判断,
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大于1250kVA,同一变电所内同期安装的两台变压器应设置低压联络,同一变电所内分期安装的两台变压器宜设置低压联络,
变压器负荷计算不计入各仓库分区的20kW预留负荷,变压器负荷率取70%~80%;或变压器负荷计算计入各仓库分区的20kW预留负荷,变压器负荷率取90%左右,
变压器采用干式变压器,高压配电设备或变压器不设置单独的房间,高、低压配电设备及变压器统一安装在变配电室内。
园区电气规范中还包括电气照明系统,动力设备控制,防雷与接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网络及电话系统,园区安保系统。
一种物流园区建筑,园区给排水系统包括,
给水系统包括整个园区消防用水、办公区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库房及其它辅助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室外绿化用水、冲洗用水,
消防水源应满足园区室内消火栓、室外消火栓、喷淋系统的水量要求,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当市政供水的水量、水压、供水路数不能满足消防规范要求时,应增设消防水池、消防泵来满足消防规范要求,生活用水采用市政直接供水,当市政供水的水量、水压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生活水加压供给设备,并优先选用管网叠压式供水设备,当园区所处区域经常性停水时,可采用生活水箱+变频泵组加压供水,
排水工程包括整个园区的生活污水、杂排水的收集、处理和排放,整个园区的雨水的收集和排放,排水系统采用污、废合流,雨、污分流制,
叉车服务点的规定是100-150平米维修场地,需给排水接入,给水管径DN15,排水管径De75,
托盘服务点是100-150平米维修场地,需要给排水接入,给水管径DN15,排水管径De75,
园区给排水系统还包括室外给水系统、室外排水系统、室内给排水系统。
一种物流园区建筑,园区消防系统包括消防给水、消防泵房、室外消防管线、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
一种物流园区建筑,园区的暖通系统包括通风系统、防烟系统、排烟系统、空调系统、热水采暖系统(适合寒冷地区)。
本发明的物流园区规范彻底解决了现有园区设计不全面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物流园区的设计规范包括以下内容。
1.1总图
1.1.01一般规定
1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大方、安全适用。
2在满足当地规划设计指标的前提下,将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做到最大。
3总平面布置应综合考虑仓库、行车坡道、高架平台、物业办公楼、服务中心、门卫房、泵房、箱式变电站(配电房)、自行车及助动车棚、绿化、道路、停车场及公共卫生间、垃圾房及综合楼等的合理布置。多层库项目的园区设备房等辅助用房尽量布置在行车坡道下。
4园区内交通道路的布置应基于交通流量分析进行优化设计,满足运输、消防要求,保证物流顺畅、线路短捷、人流及货流组织合理,同时合理利用地形,使仓库内外部运输、装卸、储存形成一个完整的、连续的系统。
5园区应设置一个永久水准基准点;
四等永久水准点,采用混凝土制成标石,标石顶部嵌有半球形金属标志,球形的顶面标志该点的高程。
水准点标石应埋在地基稳固、便于长期保存又便于观测的绿化区域内。
6设计院的总图必须依据GLP投资MEMO批复的图纸,其中仓库单体面积差异不得超过100m2(单体平面尺寸不变)。
7设计院必须提交园区道路分缝平面设计图。
1.1.02总图规划基本要求
1装卸货区及货车回转区域的要求
1)对于常用40ft集卡,单边装卸货的最小要求:30m。
2)对于常用40ft集卡,装卸货场地两端仓库外墙到外墙的距离、即面对面的装卸场地宽度不小于54m。
3)多层库项目如卸货区中设有结构柱,对货车操作有影响时,上述卸货区宽度可适当放大。
4)地面装卸货区场地坡度宜向装卸货平台方向倾斜,其具体详见GLP标准图《3.1.07.02(03)GLP-Design-AR装卸货场地剖面a/b》。华东地区、南方地区及中西部的项目坡度不大于2.0%,北方项目坡度不大于[1.0%],根据实际情况可相应调整。
2园区地面道路规划要求
1)园区入口处的室外场地道路标高原则上不低于周边市政道路中心标高0.2m,并满足当地规划要求,避免周边雨水倒灌进园区。在满足场地排水的前提下,整个场地的填方量与挖方量尽量一致,土方基本平衡。
2)集装箱卡车车道:直行单行道6.0m,直行双行道9.0m,转弯处道路局部加宽。40ft集装箱卡车长度为15m,转弯半径须保证至少15m。
3)消防车道:直行宜为4.5m宽,消防车道须环通,消防车转弯半径须保证至少9m。园区小车停车位规划数量不足时,可将4.5m宽消防车道拓宽至6m,拓宽路面平时用作侧停小车位。
上海地区仓库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其宽度不应小于6m;消防车道与仓库的距离不应小于5m,且不应大于15m。
4)室外道路坡度不大于6%;园区入口处不大于1.5%。
5)室外叉车坡道坡度不大于10%,上部不宜设过长水平段,从而尽可能减少对车辆运行的影响。
3多层库行车坡道规划要求
1)行车坡道的设计应以园区用地情况等自身特点为依据,设计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
2)行车坡道按建筑形式分为直坡式和盘旋式;两层库宜设置为直坡式,两层以上宜设置为盘旋式。坡道转弯半径内径不小于18m,坡道转弯处外圈车道局部扩宽。坡道转弯后与2层装卸货场地连接的直行高架车道宽度不宜小于15m。
3)行车坡道按车流情况分为上下行单向坡道和上下行双向坡道;单向坡道净宽不宜小于7.5m,双向坡道净宽不宜小于10.5m。
4)行车坡道纵向坡度宜取6%至8%,直行段不宜大于8%,转弯处不宜大于6%。
5)行车坡道车速宜为5km/h左右。
6)行车坡道的道路横坡宜向内圈找坡。
7)行车坡道面向园区外侧的道路混凝土挡墙宜设置弧形花池,其大样详见GLP标准图《3.1.07.04 GLP-Design-AR集卡坡道挡墙》。
4地面道路、装卸货区域、货车停车场设计要求
1)地面道路、装卸货区域、货车停车场区域采用混凝土硬化,按国家标准设置胀缝、缩缝;并应不积水,不起砂,无超出规范要求及影响正常运行的裂缝及沉降;分缝作法详见GLP标准图《3.1.07.01 GLP-Design-AR室外道路分缝》。
2)道路场地的做法
a建筑地坪面层采用商品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30、厚度不小于200mm;面层内严禁掺入石粉等不良添加物,泵送混凝土中可适当添加粉煤灰、掺量控制在11%以内,直接投料的混凝土中不允许添加粉煤灰。
b地坪面层至少配有单层双向Φ8@150的防裂钢筋(成本许可时,可选用钢纤维替代防裂钢筋)
c地坪的垫层基层优先参考当地做法,若当地无特殊做法,可将垫层基层合并设置为厚度不小于400mm的水稳层(水泥掺量不少于6%)。
3)地坪下回填土的要求
a回填前须去除原有的有机土、腐质土、垃圾土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土层。
b地坪下回填土的选用不得使用超湿土(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2%)、冻土、膨胀土和有机物含量大于5%的土,回填材料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须分层压实,分层厚度200-300mm。
c地坪下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重型击实试验值0.95。
4)地面道路(消防通道除外)、装卸货区域、货车停车场应可以承受40ft集装箱车辆的碾压,地面做法根据场地地质条件计算确定;装卸货区场地要求不出现不均匀沉降,绝对沉降量控制在100mm以内。
5)东北地区项目采用行车道沥青路面与装卸货区混凝土路面相结合的方式。东北地区室外路面混凝土应采用防冻型混凝土,混凝土的标号不低于C40,掺入引气剂的混凝土含气量控制为5%的体积占比。
6)消防通道混凝土路面可取消防裂钢筋;
混凝土板的厚度、混凝土标号、垫层、回填材料、压实要求同上。
7)园区道路场地的管道检查井周边设置隔离缝应设置为八边形或圆形,不能采用方形切缝,隔离缝范围内路面应二次浇筑。园区道路转弯处分缝应垂直于路边,避免锐角切缝。为控制裂缝的产生、调整缩缝或纵缝的间距,保证单个板块的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且道路设置缩缝和胀缝,纵缝中设置拉杆,伸缝中设置传力杆。园区室外道路及场地的分缝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1.07.01 GLP-Design-AR室外道路分缝》。
8)在铺筑的路面和景观区域之间的设置路缘石或路缘石加排水沟;在货车停放区设置300mm高的重型路缘石,在其它区域设置150mm高的路缘石即可。重型路缘石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1.01.11 GLP-Design-AR卡车停车位路缘石防撞》。
5多层库行车坡道设计要求
1)行车坡道与主体建筑物设缝脱开,行车坡道的最终沉降量需与主体结构匹配。集卡行车坡道道路与主体建筑连接的变形缝设置位置应从主体建筑外挑500mm再设置。
2)行车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充分考虑温度作用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3)行车坡道的两侧需设置钢筋混凝土挡板,挡板高度不应小于1.1m。
4)常规行车坡道应可以承受40ft集装箱车辆的碾压;坡道面层做法应根据计算确定;
a行车坡道的道路路面采用结构板一次成型随抹随光,其表面设置集卡行车的防滑措施。
b坡道采用沥青混凝土铺装面层时,厚度不宜小于70mm,且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有关规定;
c坡道结构板厚和配筋按结构设计计算确定;
d行车坡道下设有设备用房等建筑物时,设备辅助用房应单独另行设置混凝土防水屋顶,不应直接将坡道结构板作为其下部设备辅助用房的屋顶。
5)行车坡道表面应考虑防滑设计。
6)行车坡道柱采用圆形断面。
6多层库高架装卸货区设计要求
1)在高架装卸货区的下部有库区的情况下,高架装卸货区路面面层采用混凝土面层铺装,厚度(不含整平层和垫层)不宜小于160mm,混凝土强度为C40,内配单层双向钢筋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100mm,且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有关规定;铺装面层与结构楼板之间还需设置防水层。
高架装卸货区下部无库区的情况下,可以参照行车坡道的路面做法采用结构板一次成型随抹随光,表面设置集卡行车的防滑措施。
2)高架装卸货平台应尽可能考虑平台下自然采光。
3)高架装卸货平台应设置不少于一个供货车司机使用的公共卫生间。
7园区内仓库总面积每5万平方米或者每两栋库设一处独立公共卫生间,且每处公共卫生间的洁具数量至少满足如下要求:
男子卫生间:大便器3个、小便器5个;女子卫生间:大便器2个;公用部位:洗手盆2个、洗涤盆1个。
遇特殊定制库客户、员工特别密集的情况,需要根据客户提供员工数量复核公共卫生间洁具数量是否满足人员使用要求。在需要增加公共卫生间数量的园区可以考虑仓库中间办公区底层架空位置增设公共卫生间。
在南方地区临近门卫或者物业管理用房的公共卫生间宜设置男女各1~2个淋浴隔间,淋浴热水采用专用的屋顶太阳能热水器供应。
8所有园区道路交通及停车场标识设置均应符合当地交通法规。每个路边消火栓前的路缘石应涂成红色。用于标志和标识的油漆或涂料应符合国标05MR601《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且色彩鲜明,黏附性强,易于清洗。
1)消防车通道
2)交通管理和控制标志
3)减速带,设置成品铸铁减速带
4)禁止通行标志
5)限速标志
6)其它各种交通设施标志
7)园区交通指示牌
8)道路转角处设转角镜
9园区大门与园区外部交通
1)直接与外部交通干道相通,入口宽度不小于12m,入口转弯半径不小于15m。
2)园区主入口大门采用不锈钢无轨电动伸缩门。门高1.2m,宽不小于12m,单向,具有手动电动双重控制功能,且配置有警示灯等;外加两个电动道杆,控制立柱分设在入口道路两侧,其底部应设置150高混凝土基座;并单独设置供员工通行的1.8m宽的行人门,且人行通道上不能设置台阶以便于电动车通行,人行通道的前后均应设置人行铺地至室外道路。道闸详图详见GLP标准图《3.1.05.09 GLP-Design-AR门卫道闸机基座》。
3)园区出入口处设置企业LOGO墙,详见《普洛斯物流园区导示系统和围墙设计手册》。
4)入口处设置指示牌,标示园区总平面布置及客户分布图,详见《普洛斯物流园区导示系统和围墙设计手册》。
5)设计院必须提交园区交通流线图,需含货运、消防、人流三条流线。且在人员与卡车交汇处应设置人行横道线以及减速带。在人员经常行进的路线上宜在到路边设置约1.2m宽的人行通道区域,并在人行通道区域设置地面警示划线以及固定的隔离防撞桩与车行通道隔开。
#围墙与护栏
1)整个物流园区周边设置围墙,确保围墙与护栏的稳定性、安全性及耐久性,能有效保护园区。
2)围墙做法类型一:围墙为2m高带混凝土/砖立柱的镂空围栏,柱墩中心间距为15m,柱墩上方指定位置喷涂普洛斯LOGO;柱间围墙底部为200mm高的砌体/混凝土坎墙,上方为GLP指定品牌的热浸镀锌钢管栅栏、栅栏的颜色采用深灰,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1.08.02 GLP-Design-AR围墙类型一》。
3)围墙做法类型二:围墙为2m高带热浸镀锌钢管立柱的镂空围栏,钢管立柱中心间距为2.5m,围栏底部为300mm高的砌体/混凝土砍墙,上方为GLP制定品牌的热浸镀锌钢管立柱、栅栏颜色采用深灰,每隔17.5m设置一根普洛斯企业绿色钢管立柱。同时每隔17.5m在栅栏中间位置设置一处普洛斯LOGO金属铭牌。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1.08.03 GLP-Design-AR围墙类型二》。
4)结合园区地形进行围墙基础设计。
5)围墙与护栏的样式要有通透性。
#绿化
1)因地制宜,同时考虑土方平衡。
2)园区出入口位置的门卫和LOGO墙前方须设置绿化、喷泉水池等景观。
3)仓库角部办公区靠近其出入口台阶附近宜设置绿化景观花池。角部办公区外的室外道路与相邻装卸货场地之间宜设置绿化或者花池。详见GLP标准图《3.1.09.05 GLP-Design-AR办公区装修材料》。
4)仓库周边除道路及停车场以外所有未使用区域设置绿化。
5)满足当地规划及绿化要求并根据当地绿化管理部门要求确定植物品种;景观简洁、精炼;配置易维护的果树、景观树、灌木、草地或植被以及配套景观的堆石。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园区四季皆有景观。
6)以草坪为主,按绿化总面积的10%种植花卉、10%种植中小乔木;花卉树木需适合当地生长、存活率高,树的株距不超过5m,树干的直径不小于6cm,同一类的树种高度、大小须接近,误差不应大于5%。绿地坡度大于30%不建议种植中高乔木。草坪的草皮须相互搭接、铺砌紧密。
7)种植土要求PH值为5.5-7.5的土壤,疏松、不含建筑和生活垃圾;种植土深度要求:草坪大于30cm,花卉大于50cm,乔木大于80cm。
8)结合总图和景观在合适的地点设置休息亭/吸烟亭,条件许可时设置篮球运动场地、水池等。
9)拆迁保留的大树在施工中注意严格保护,尽可能规划中提供测绘图以便仓库避让大树。
10)设计院必须提交园区景观绿化平面图。
#停车场
1)卡车停放:每个车位为3.5mx15m;2辆40ft卡车位每防火分区。
2)小型车辆停放:每个车位为3mx5m;2辆小车位每防火分区;宜设置在仓库办公区前。
3)停车标识线150mm宽,采用鲜明的黄色涂料,黏附性强,易于清洗。
#自行车及助动车棚
车棚按园区每5万平米或者两栋物流仓库设置一处非机动车停车棚,停车位数量按照3辆/千平方米设置。
车棚设置单层轻钢灰色阳光板顶。车棚的应设置供电瓶车充电的防水电源插座,插座间距不应超过2m,且宜架空设置。设计院须提供车棚的做法详图。
#吸烟亭及垃圾房
1)垃圾房应设置在园区隐蔽处,并宜单独设置。园区内仓库总面积每5万平方米或者每两栋库设一处垃圾房。
2)吸烟亭的位置宜设置在每个装卸货场地尽端以及集卡停车位附近。
#综合楼
1)分别设置通往园区内外的两个出入口,配置人行步道。
2)配置专用的自行车、小车停车位。
3)周围以绿化或围栏与仓库区域隔离。
#普洛斯园区标示系统,详见《普洛斯物流园区导示系统和围墙设计手册》。
1)室外导示系统
企业标识立柱;
园区入口企业标识;
地图信息标识;
道路导向标识;
停车场导向标识;
室外禁烟标识;
室外警示标识;
室外消防栓标识;
仓库号码标识;
企业大型标识建筑;
室外各标识材料、制作要求。
2)室内导示系统
物管房企业形象墙;
办公室门牌;
功能房门牌;
洗手间门牌;
室内禁烟标识;
消火栓报警阀标识;
疏散图标识;
仓库楼层号码标识;
室内各标识材料、制作要求。
1.1.03配套水电设施基本要求
1供电系统(总图中注明数量以及设置情况)
1)园区供电一般采用一路10kV/20kV中压供电,电源引自市政电网,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经济上合理时,宜选双回路10kV/20kV中压市政供电。
2)柴油发电机组最低保证容量取一次火灾所使用的消防设备的最大负荷;非消防状态下,兼顾重要负荷的供电。
3)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考虑办公区域100%照明、100%电脑插座及30%仓库区的负荷供电。
2供水系统
1)生活给水优先采用市政直接供水。
2)当供水方式、供水量和水压无法满足生活用水要求时,应设必要的蓄水及加压措施。
3排水系统
1)园区卸货区雨水排水采用平篦式雨水口,重型铸铁盖板,设于卸货平台侧。当采用地沟排水时,需征得当地物业经理许可,并采用重型铸铁格栅盖板。
园区道路采用立篦式单篦雨水口,重型铸铁井座、井盖。雨水口可以采用非粘土砖砌筑或者预制式混凝土雨水口。
2)园区内污水、雨水管网具良好的收集及排放功能,确保园区内道路和停车场不产生积水现象;
3)与外部污水、雨水管网的连接必须能有效地排出园区的污水及雨水;当市政排水能力不佳时,应考虑动力排水。
4)生活污水的处理与排放应符合项目的《环境评价报告》和当地有关部门的排放水质要求。
5)室外雨、污水管线应避免走在车行线下;所有室外雨、污水井盖均为铸铁制造,井盖刻有“普洛斯”中文商号、管线名称及建造年份。在车行线上布置承重型铸铁井盖。
6)设有电缆沟时,应考虑沟内排水,设排水管排至附近雨水检查井。
4园区消防系统
1)室外消防管道和设施满足园区的消防要求。
2)室外消火栓位置不能影响营运,应尽量设置在绿化带内,且距离路边线不宜小于1.5m,设在路面上的消火栓应设置防撞措施。消火栓接口符合当地消防要求,井内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潮性能。
5电话和宽带网络系统
1)由租户申请电话容量及宽带接入网系统。
2)预埋从地界线至相应建筑物的地下通信管道。
6安保系统
1)视频监控系统。
2)周界电子围栏监控系统。
3)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
1.1.04推荐项(以下内容为可选项,推荐使用,但不强制执行):
1服务中心
1)100-150平方米的叉车维修场地,提供水/电。
2)100-150平方米的托盘维修场地,提供水/电。
3)15-60平方米的小卖部/便利店,提供水/电/网络。设置下物业办公楼或主门卫内。
4)100平方米的综合功能办公室,提供水/电/网络。
2室外路面的伸缩缝和施工缝优先选用成品施工缝及传力板。
3园区道路混凝土面层、高架装卸货区路面面层内掺建筑合成纤维,替代防裂钢筋或钢纤维。东北地区可以考虑将合成纤维与路面抗冻混凝土结合使用。
1.2建筑
1.2.01仓库一般规定
1单层物流建筑主体采用轻型钢结构;
多层物流建筑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顶层屋盖宜采用轻钢屋面系统。
2储存除可燃液体、棉、麻、丝、毛及其他纺织品、泡沫塑料等物品外的丙类物品,且各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为一级。
3单层物流建筑单体占地面积不大于24,000m2,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6,000m2。多层物流建筑单体占地面积不大于19,200m2,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4,800m2
4单层库柱距11.4-12m,跨度宜为20-29m。
多层库底层钢筋混凝土柱距11.4-12m;顶层柱跨度按抽柱考虑。
北方地区当地雪荷载明显增加屋面次结构的造价时,可采用9米柱距,但应满足当地市场部门要求。
5单层库梁底净高10.5m。
多层库一层梁底净高9m、二层梁底净高9m。建筑总高控制在24m以内。
单层库和多层库的顶层仓库四周墙边管线低于梁底不超过500mm。
仓库的内部高度设计应该保证内部货架布置不需要安装货架内喷淋。
6库内地坪标高比室外装卸货区场地标高高1.3m。
7仓库外立面造型要求简洁、大方、美观,以突出企业的现代感和先进性。主体采用普洛斯的基本色彩元素,局部点缀灵活变化,以提高企业品牌的识别度和认知度。结合区域特点和地理环境,兼顾风向、朝向,做到经济适用且不乏特色。
1)普洛斯的色彩基本元素如下:
基本色:浅灰/银灰/灰白色——外墙面主要的配色对象,在人的视野范围内面积最大,观察时间最多的色彩。
辅助色:深灰色——外墙面其他配色对象的颜色,其色彩在色相、亮度和饱满度上应与基本色相协调,并有所变化和搭配。
点缀色:企业绿色——建筑中需重点加以点缀的颜色,如建筑的办公区域、入口、屋顶檐口收边等建筑细部装饰色。
2)仓库外立面沿仓库长度方向不设置女儿墙,山墙及端部办公区考虑立面效果处除外。东北地区不设局部女儿墙且屋面雨水不设天沟,采用自由落水。
仓库局部女儿墙的背板采用与钢结构外墙钢板一致的材质(竖铺)。
8单层库边墙的柱间支撑应避开办公室门窗及提升门和疏散门开口的位置(包括预留门洞),若无法避免则应采用门式支撑;仓库内中柱柱间的支撑,均应采用门式支撑。
9多层库非顶层外墙应尽可能设置高窗,增加库内自然采光。
10每栋标准仓库外立面设置LOGO数不少于2个,LOGO设置在醒目的位置,便于从远处识别定位;详见《普洛斯物流园区导示系统和围墙设计手册》。
1)GLP的LOGO设置在仓库两端办公区正立面上方。
2)当仓库位于园区的沿街面位置时,仓库各转角沿街的立面均需增设普洛斯LOGO。
3)客户的LOGO设置在指定位置,详见《普洛斯物流园区导示系统和围墙设计手册》。
1.2.02仓库地面要求
1首层地坪要求
1)承重:30kN/m2。
2)建筑地坪要求不出现不均匀沉降,绝对沉降量控制在100mm以内。
3)地坪的要求
a地面的平整度、水平度按ACI要求的FF50、FL35控制,达到一类地坪的标准。
b一个防火分区内地坪的最大高差不大于20mm,不应有积水现象。
c地面裂缝宽度不大于0.2mm。
4)地坪表层采用液体渗透固化剂或非金属硬化剂处理,以确保地坪能够承受叉车荷载和行驶产生的摩擦,使用后不起尘。固化剂、硬化剂品牌选用集采名录中的供应商。
5)地坪的做法
a建筑地坪面层采用商品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30、厚度不小于180mm;面层内严禁掺入石粉等不良添加物,泵送混凝土中可适当添加粉煤灰、掺量控制在11%以内,直接投料的混凝土中不允许添加粉煤灰。
b地坪面层内掺15kg/m3至20kg/m3的钢纤维,具体掺量值根据集团采购名录中的不同品牌确定(佳密克丝15kg/m3;马克菲尔18kg/m3;浙江博恩20kg/m3)。供应的成品钢纤维需用水融性胶水粘结成排,两端呈钩状;钢纤维规格80/60,最小抗拉强度1100MPa。
c混凝土面层下设滑移薄膜防潮层。
d地坪的垫层基层优先参考当地做法,若当地无特殊做法,可将垫层基层合并设置为厚度不小于400mm的水稳层(水泥掺量不少于6%)。
e对于软基沉降偏大的项目、建筑地坪面层厚度取不小于200mm,按要求掺钢钎维后、面层底部增加单层双向钢筋以提高整体刚度抵抗可能的不均匀沉降。
6)地坪下回填土的要求
a回填前须去除原有的有机土、腐质土、垃圾土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土层。
b地坪下回填土的选用不得使用超湿土(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2%)、冻土、膨胀土和有机物含量大于5%的土,回填材料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须分层压实,分层厚度200-300mm。
c地坪下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重型击实试验值0.95。
7)仓库地坪下部严禁设置给排水管道的接头。
8)尽量避免建筑地坪与主结构基础/地梁之间出现差异沉降;如无法避免差异沉降,必须采取措施以消除其引起的地坪开裂、应力集中以及翘曲等问题。
2首层地坪切割缝和施工缝(结构板不切缝)
1)地面切割缝和施工缝须平整笔直,宽度均匀。采用激光整平仪施工的情况下,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施工缝不超过二道,建议沿垂直于货架方向的钢柱轴线布置。其它缝均为切缝,地坪切缝的深度为地坪面层厚度的1/4深。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1.04.01(02)GLP-Design-AR室内地坪分缝》。
2)所有混凝土地坪板分仓缝的最大间距应为6000mm,采用6mm厚间距500mm的传力片连接。切缝的深度应为地坪板厚度的25%。
3)柱子周边须设菱形切缝或者圆形施工缝,以免因差异沉降导致地坪开裂,菱形缝(圆形缝)内混凝土面层刷墨绿色环氧地坪漆,详见GLP标准图《3.1.04.01(02)GLP-Design-AR室内地坪分缝》。
4)仓库库区与办公区之间的隔墙基部地坪处宜沿墙设置离墙500mm的地坪切缝,500mm范围内的地坪表面刷灰色环氧地坪。
5)外装卸货平台处按仓库地坪设缝。
6)升降调节平台基坑处周边地坪应离开基坑边200mm设置一圈切缝,转弯角部设置45度缝。
7)地坪分仓缝、施工缝用嵌缝胶将缝深范围内空间有效封堵,打胶前将切缝清洁干净,固化后不开裂、不腐化、不脱落。
3首层地坪与墙面间不能有缝隙
1)地坪与墙面间设沉降缝。详见GLP标准图《3.1.04.03GLP-Design-AR地坪与挡墙》。
2)地坪灌缝胶灌缝,固化后不开裂、不腐化、不脱落。
4其他层楼板要求
1)库区楼面活荷载:9.0m净高的楼面上可以放置6层货架(底层货物搁置地面上),每层2个托盘,每个托盘不大于1吨,货架通道不小于3m。
2)货架根据柱网作最不利布置,按等效均布方法确定楼层的活荷载标准值用于计算。
3)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板,一次成型。
4)楼面的平整度、水平度按ACI要求的FF50、FL35控制,达到一类地坪的标准;
一个防火分区内楼面的最大高差不大于20mm;
楼面裂缝宽度不大于0.3mm。
5)楼板设计及施工应考虑超长结构的不利因素。
1.2.03仓库墙面、屋面要求
1墙体材料及墙面粉刷要求
1)仓库四周裙墙采用实心加气砌块,裙墙粉刷每隔3m或4m预留嵌缝条,外裙墙抹灰粉刷层增加耐碱玻纤网格布,涂料采用深灰色防水涂料。内外砌体墙面涂料一底二面,颜色与立面相匹配。
2)内部防火墙4.5米以下采用砌块墙,4.5米以上选用ALC板墙,厚度及材料须满足相应的耐火时间要求。ALC板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1.11 ALC墙板节点系列》。
3)仓库四周外墙可选择三种材料;
a大波纹横铺彩钢板;
b ALC板;(ALC板运输不便的地区有条件可选用岩棉(聚氨酯)夹芯金属复合板)
c对于灰尘较大的地区,可采用竖铺铝板/大波纹板。
4)彩钢板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1.02钢结构围护节点系列》。彩钢板具体要求如下:
a钢结构外墙的内外钢板以及保温棉的技术参数要求详见GLP建设标准规范中的钢结构篇章。
b外墙板横铺时,需设置主立缝,保温棉设于竖筋与水平墙筋之间;安装墙板时必须重视墙板的定位与对齐,使得平直服贴。
c金属墙板底部应设泛水板;下部1.2m砌体墙裙应设置砼压顶并保证压顶外侧与内侧均与钢结构内外墙板平齐;具体详见GLP标准图《3.1.03.03 GLP-Design-AR墙面防火带》。
外墙面裸露螺钉的颜色与所在部位的外墙板一致;
建筑外表面不得裸露次结构构件;
外墙面收边、外天沟、雨落水管等采用外墙板颜色或灰色。
d在与仓库防火墙交接处的钢结构外墙内侧,需要设置2m宽的岩棉防火带,耐火时间需达到1h。详见GLP标准图《3.1.02.01GLP-Design-AR压顶及收边》。
5)ALC板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1.11 ALC墙板节点系列》。ALC板设置要求如下:
a铺设方式:ALC板通常采用横排布置;外立面的布置应充分考虑ALC板板宽模数。
b ALC板的一般缝、伸缩缝、转角缝的做法应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构造13J104》相关要求。
c ALC外墙板板外表面做法一般为:丙乳液一道+外墙腻子+外墙涂料;涂刷要求环保没有分层或凝固现象,覆盖均匀,各项指标应达到有关标准要求。
d ALC外墙板内表面可不刷涂料。
e ALC板作为外墙板规格为:板宽为600;长度≤3600时,板厚为100;3600<长度≤4200时,板厚为125;4200<长度≤5200时,板厚为150;5200<长度≤6000时,板厚为175。且厚度需满足当地气候条件下的热工计算。
ALC板作为内墙板规格为:板宽为600;长度≤4500时,板厚为100;4500<长度≤5100时,板厚为125;5100<长度≤6000时,板厚为150。ALC板作为防火墙时的厚度必须满足防火墙的耐火时间要求。
f外墙ALC墙板上的开孔需与钢结构公司以及其它相关公司协调,并将墙面开口的位置和开口大小反映在ALC排板图中,开口由ALC板供应商在现场完成。承包商需要在施工前递交墙面排板图让业主和设计工程师进行确认。
6)岩棉夹芯金属复合板要求如下:
a铺设方式:通常采用横排布置;板宽800mm,长度不大于9m,横向搭接,缝隙10~12mm,满足防水要求。
b外板采用厚度不小于0.6mm的镀铝锌彩钢板,镀铝锌量不小于150g/m2,材料屈服强度不小于345Mpa;内板采用厚度不小于0.5mm的镀铝锌彩钢板,外板正面涂层为氟碳涂层,内板正面涂层为聚酯涂层,岩棉导热系数λ≤0.043W/(m.K),岩棉容重120Kg/m3,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不燃。
c外钢板的表面形式为橘皮压花,颜色为灰色和企业绿色,采购前送样板及排版图给HQ Design确认。
d夹芯板板厚为50~100mm;厚度需满足当地气候条件下的热工计算。
e专门设计的夹芯板搭接及插口需设置密封条、防虹吸槽等防水构件,满足防水要求;夹芯板的连接固定为隐藏式,螺钉不外露;增加使用寿命。
f设计图纸须包含岩棉夹芯板墙各个部位的节点设计大样。
7)办公区域外墙原则上选用岩棉夹芯金属复合板。且岩棉夹芯金属复合板应从室内地坪以上200mm开始设置,不应直接从±0.00开始设置,其底部设置至少200高的砼翻边表面采用大理石饰面。原则上岩棉夹芯板外墙尽量减少建筑立面的凹凸造型设计,局部有较大凹凸造型设计时须采用铝板幕墙系统内衬保温材料。
2钢结构屋面要求如下,其具体钢屋面节点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1.02钢结构围护节点系列》。
1)屋面板型以及屋面保温棉的技术参数要求详见GLP建设标准规范中钢结构篇章。
2)屋面采用点式采光带,采光率3%。采光带宽度不超过600mm,长度不超过4500mm;采光带的长度和纵向间距按1.5m模数控制尺寸;采光带相对均匀布置,且应避开室内的消防喷淋头及电气照明设备。12m(或9m)柱距内设置两列采光带,对于12m柱距的仓库,采光带按中心线距轴线3m(1/4柱距)、两列采光带间距6m(1/2柱距)设计定位(详见节点图);对于9m柱距的仓库,采光带按中心线距柱轴线3m(1/3柱距)、两列采光带间距为3m(1/3柱距)设计定位。施工时根据屋面板的排版需要,允许采光带实际安装位置距设计位置有不大于1/2板宽的偏差。北方项目采用双层采光板,其余项目采用单层采光板。采光带详见GLP标准图《3.1.02.12 GLP-Design-AR采光带》。
3)在与防火墙交接处的钢屋面板底部,在防火墙两侧各3m宽范围内需设置1h耐火时间的防火吊顶。防火带详见GLP标准图《3.1.03.01(02)GLP-Design-AR屋面防火带》。
4)钢结构屋面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屋面检修人员的安全索锚固件,宜结合屋顶风机基座设置固定锚固卡扣或者采用通过权威机构安全监测合格的屋面卡箍件固定的安全索锚固卡扣。
5)单层库在山墙处设置屋面检修爬梯,表面采用热浸镀锌处理,在屋檐处设置1.1m高的扶手,并在攀檐处做好三面保护;护笼应从离地2m处做起并遵循当地规范要求,爬梯距散水0.3m。多层库屋面宜设室内检修人孔及室内检修爬梯,或者仓库二层挑出平台设置室外屋面检修钢爬梯,或者设置从二层装卸货区域的大雨蓬上设置外墙屋面检修钢爬梯。护笼底部加设防爬锁,且从护笼底部往上3m范围内外衬不锈钢丝网。
1.2.04仓库门窗、货梯、充电区、装卸货区要求
1库内门窗系统
1)高窗的要求
a 1200mm高的高窗为铝合金框,铝合金厚度不小于1.4mm,采用灰黑色粉末喷涂,玻璃为5mm透明安全玻璃;除结构胶、耐候胶外其他与窗框接触的密封胶颜色均与窗框一致。窗框与结构缝隙应按规范发泡填充等方法处理密封。详见GLP标准图《3.1.02.03 GLP-Design-AR窗洞节点》。
可开启高窗可作为顶层自然排烟的一部分,可开启高窗面积由计算得出,开启方向顺应排烟方向;高窗设手摇开窗器便于操作。
b单层库和多层库顶层采用机械排烟时不设高窗;多层库非顶层设固定高窗增加自然采光。上海地区项目按上海规范执行。
c仓库朝外的采光窗户必须保证气密性、防水性、抗风压性能并配有防虫纱窗。
d设备房、卫生间等采用机械换气的部位,应设置必要的新风补入口,并设置防虫网。百叶窗节点详见GLP标准图《3.1.06.02 GLP-Design-AR百叶窗》。
e固定高窗的钉子间距不超过600mm。
2)仓库紧急逃生门
a每个防火分区一般不少于2个,独立设置的紧急逃生门尺寸为:1.3m(W)×2.1m(H)。
b灰色成品钢门,表面粉末喷涂处理。参见02J503-1的12-1-3,用厚度为1.5mm以上的材料做成焊接门框,形成刚性,整齐的方形结构,没有缺陷,翘曲或失稳。在门的两侧每隔600mm-150mm(不必是整数)设置门框锚固件。逃生门的下部宜设置与室内地坪平齐的条形浅灰色花岗岩过门石。
c紧急出口门的位置须结合货架布置,在通道末端尽量减少对货位的影响。
d紧急出口门上方须有明显标志,并在仓库内部有明显引导标识。
e逃生门的锁具应是外推式横杆锁,最好带下门框可有效防止雨水流入库内。
f紧急出口外部平台须设防护扶杆,平台面应比库内地坪低25mm。
g靠提升门一侧,可以不单独设置逃生门,配置消防联动的叉车坡道提升门可兼做紧急逃生门。
h逃生门室外钢平台及台阶采用钢结构,平台及踏步板采用市场成品镂空钢格栅板,外露铁件热镀锌防腐,栏杆为不锈钢。详见GLP标准图《3.1.05.10 GLP-Design-AR钢台阶》。
j逃生门室外地面宜在靠近外墙旁设置成品限位器,以防止门扇在开启时直接与外墙门框收边相碰撞。
3)室外叉车坡道上的提升门,节点大样详见GLP标准图《3.1.06.01 GLP-Design-AR提升门》。具体要求如下:
a尺寸4.0m(W)×4.2m(H)的滑升门,设可视窗,能手动和电动双重控制,和地面无缝隙,门的设置位置距雨篷边不小于2m,避免雨水进入库内。
b 4.5m宽叉车坡道与仓库室内地坪间须平滑连接无高差;叉车坡道地面不切槽,表面设置彩砂或者环氧丙烯酸树脂防滑面层。
c工业滑升门具有保温性能好,密封性强,低噪音,防盗,抗风性能好,保持门体运动平稳、开启顺畅;所有的提升门均装配有顶部及底部密封,而且所有轨道与门板间都配有密封条以提供门体与轨道间良好的密闭性。
d内外表面为不小于0.5mm厚的横向凹凸条纹的优质钢板。
e内层为于高温作用下经化学反应而成型的聚氨酯无氟发泡保温材料,门芯发泡材料密度48±2kg/m3
4)仓库防火分区分隔的防火墙考虑设置二处4X4m的叉车通道门(耐火时间4h的特级双层无机布防火卷帘门),如遇当地消防部门不允许在防火墙上开设防火卷帘,则仓库防火墙上预留二处4X4m的叉车通道门洞。(预设砼构造柱与圈梁)。
5)所有门窗五金件的正常使用年限应不低于5年。
2距变电所最近的防火分区设置配电小间。
3库内货梯
1)只有电梯库才设置货梯。
2)每个防火分区一般设两台货梯;货梯载重:3T或5T。
3)货梯的位置宜根据客户运行方式确定。
4)货梯门宽度不小于3m。
4北方项目采用混凝土散水。其他地区项目选用种植散水,宽度不大于600mm。详细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1.05.05 GLP-Design-AR细石混凝土散水》、《3.1.05.06 GLP-Design-AR种植散水》。
5仓库叉车充电区域
1)每个防火分区配置3个充电专用插座-供三台叉车充电,插座应有防水盖板。
2)叉车充电区附近设1个拖布池。
3)叉车充电区周边划线,划线区域内地坪刷墨绿色环氧漆或用混凝土渗透固化剂处理。
4)地坪表面须密实,具有抗液体渗透、耐潮和耐腐蚀性能。
5)叉车充电区宜贴近办公区隔墙位置放置,且与报警阀区域并排贴邻设置。
6)在仓库外部靠近山墙处宜设置园区集中叉车充电区域。
6装卸货区
1)雨篷
a悬挑6m或8.0m,采用轻钢结构。设置悬挑8m的雨篷需要严格复核当地的风压值,在沿海多台风、大风以及多发暴雨雪地区不采用悬挑8m的雨篷。详见GLP建设标准规范中的钢结构篇章要求。
b雨篷周边应设置收边以满足立面的要求,采用内天沟。东北地区项目大雨篷朝外坡,采用无组织排水。
c大雨篷拉杆须避开办公区的岩棉板外墙。
2)装卸货平台
a平台宽度4.5m,向外排水坡度为0.6%。
b与库内地坪平滑连接无高差;高出室外卡车卸货区域地坪1.4m,根据室外场地排水方式的不同,高差略有调整,详见GLP标准图《3.1.07.02(03)GLP-Design-AR装卸货场地剖面》。
c地坪完成的要求与仓库地坪的标准一致。
d当采用内置式装卸货平台时,在有提升门的柱距内设置通长悬挑混凝土防撞条(雨水管位置断开宽度1000mm),防撞条凸出外墙面350mm、从正负零往下做400mm高,详见GLP标准图《3.1.10.02 GLP-Design-AR内装卸平台》。
3)装卸货提升门节点大样详见GLP标准图《3.1.06.01 GLP-Design-AR提升门》,具体要求如下:
a北方区域选用尺寸2.75m(W)×3.5m(H),每个防火分区设置3个提升门、且预留4个提升门及装卸货平台的位置。
b除北方以外的区域选用尺寸10.5m(W)×3.5m(H),每个防火分区设置4个提升门、不考虑预留。
c工业滑升门具有保温性能好,密封性强,低噪音,防盗,抗风性能好,保持门体运动平稳、开启顺畅;所有的提升门均装配有顶部及底部密封。而且所有轨道与门板间都配有密封条以提供门体与轨道间良好的密闭性。
d内外表面为不小于0.6mm厚的横向凹凸条纹的优质钢板。
e内层为于高温作用下经化学反应而成型的聚氨酯无氟发泡保温材料,门芯发泡材料密度48±2kg/m3
f仓库外墙上的装卸货门宽度大于4m时必须采用提升门。当装卸货门宽度小于等于5m时,按标准选用提升门,如果遇特殊情况,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和当地风压荷载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抗风型卷帘门。
4)装卸货液压升降平台
a主台面:2000mm(W)×2001mm(L),钢板材质采用高强度低合金钢。
b工作范围:±301mm。
c负载:动载7t。
d基坑周边防护角钢刷红丹漆两遍,黑色面漆两遍。
1.2.05防撞设施要求
1在装卸货平台设备基坑周边需设防护角钢,在角钢上焊接锚筋(锚固在混凝土内),角钢外涂警示黄色。装卸货平台外边缘通长设置市场成品橡胶防撞条或者防撞轮胎,成品橡胶防撞条应高250mm、厚45mm,色彩为黄黑相间警示色。详见GLP标准图《3.1.01.02GLP-Design-AR装卸货平台防撞》。
2滑升门、室外叉车坡道门、库内防火卷帘门两侧均应设防撞柱;装卸货平台附近的落水管应考虑防撞设施。防撞柱的直径为150mm,高度1200mm,外涂警示黄色。详见GLP标准图3.1.01《防撞节点系列详图》。
3库内落地的配电箱旁需要设置防撞栏杆。详见GLP标准图《3.1.01.06 GLP-Design-AR库内配电柜防撞》。
4库内消火栓设施需要考虑防撞保护。详见GLP标准图《3.1.01.05 GLP-Design-AR库内消火栓防撞》。
5仓库内的钢柱柱脚设置150高的混凝土防撞墩作为保护,防撞墩边缘采用45度切角处理且满涂黄色警示漆。详见GLP标准图《3.1.01.07 GLP-Design-AR钢柱脚防撞》。
6仓库办公区与库区相邻的隔墙在库区一侧有阳角的,需要设置1.2m高防撞角钢。详见GLP标准图《3.1.01.12 GLP-Design-AR仓库办公区阳角防撞》。
7装卸货平台挡墙为钢筋混凝土墙,外侧宜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外涂混凝土渗透固化剂处理。
8叉车坡道与装卸货平台、与通道门的交接处以及装卸货平台与外墙门洞的交接处,均采用双拼角钢或成品地坪金属施工缝进行保护,库内防火卷帘门下部的门洞口采用成品自带不锈钢金属盖板的变形缝预制预埋钢构件进行保护,不锈钢金属盖板的厚度不小于8mm。叉车坡道处的双拼角钢设置详见GLP标准图《3.1.01.09 GLP-Design-AR叉车坡道防撞》。
9室外叉车坡道的侧壁应为钢筋混凝土墙,且应上翻坡道面300mm高以防叉车跌落,叉车坡道应考虑防滑、表面一次成型,表面采用合格供应商提供并专业施工的彩砂防滑面层或者环氧丙烯酸树脂防滑面层。上翻檐内边沿以及起坡2m范围的外边沿预埋保护角钢L75X6。面对面仓库的坡道宜错开布置。详见GLP标准图《3.1.01.09 GLP-Design-AR叉车坡道防撞》、《3.1.05.02(03、04)GLP-Design-AR叉车坡道a\b\c》。
10库内消防报警阀组区域设置围堰以及围堰上部设置围栏。详见GLP标准图《3.1.01.13 GLP-Design-AR库区报警阀围堰》。
11叉车坡道起坡两侧翻边处设置600mm高防撞柱。在内装卸货平台处的叉车坡道建筑外墙边向外300mm范围内设置为平段,在此范围内的叉车提升门两侧设置1.2m高的防撞柱。详见GLP标准图《3.1.01.09 GLP-Design-AR叉车坡道防撞》、《3.1.05.02 GLP-Design-AR叉车坡道a》。
12高架平台下车行范围内,结构柱应设防撞及反光措施。架空装卸货作业场地室外建筑立柱底部1.2m高设置钢筋砼墩防撞。详见GLP标准图《3.1.01.14 GLP-Design-AR多层库底层架空装卸货区砼柱防撞》。
13多层库2层及以上楼面与钢结构外墙交接处的外墙内侧应设置1.2m高砌块墙防撞或者设置外涂黄色警示漆的防撞钢栏杆(栏杆立柱和扶手规格为直径120mm壁厚6mm镀锌钢管,立柱间距不大于3米,横向扶手钢管需设置至少上下两根)。
14多层库室内砼柱角部离地1.2m高设置角钢防撞。详见GLP标准图《3.1.01.10GLP-Design-AR多层库砼柱角部防撞》。
1.2.06仓库办公区
1办公为辅助性质,不考虑无障碍设计。
2办公区面积不大于该分区面积的5%,宜设置在仓库装卸货区一侧,尺寸12mX14m,仓库办公室区域外立面适当设置幕墙。办公区每层面积小于200m2,设置一部疏散楼梯,当办公区每层面积大于200m2,需设置两部疏散楼梯。仓库中间办公区底层架空供装卸货、叉车充电区使用或者针对第三方快运等人员密集型租户企业的BTS项目增设公共卫生间。具体办公区布置示意和装修材料要求详见GLP标准图3.1.09《办公区布局及装修材料示意系列设计图》。
3上下二层办公室可按当地市场情况分开或合并设置卫生间,对无自然采光的卫生间应在卫生间的门上设置磨砂玻璃固定窗。
4办公室墙面采用金属岩棉夹芯板,内衬石膏板墙并做粉刷。
岩棉夹芯板外墙不能直接从室内±0.00标高开始,其下应至少设置200mm高的混凝土翻边,翻边外部设置花岗岩饰面。
办公区与库区相邻的隔墙采用ALC板墙体或者加气砌块墙体。
5办公区室内净高不小于2.7m。
6办公区域门窗系统
1)办公室大门。
a办公室入口底层内退2m宽,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是否设置门斗。
b办公室大门:3.6m(W)×2.8m(H),开启宽度1.8m,门框材质采用氟碳喷涂的断桥铝合金。
c双扇平开无色玻璃门,优先采用有框门,玻璃厚度为不小于12mm,钢化安全玻璃。
d不锈钢门面体系的安装一律采用暗藏的锚固连接件。
2)办公室对外的窗使用氟碳喷涂的断桥铝制窗框,涂层厚度≥40μm,铝合金壁厚不低于厚度1.4mm,采用蓝灰色中空玻璃,采用80系列;部分窗可开启,并设防虫纱窗;保证窗的气密性、防水性、抗风压性能。外窗框竖档中心间距不宜大于1.5m,且竖档框的宽度不能小于80mm,便于客户利用外窗竖档位置自主分隔办公区内部使用空间。
3)办公区的外窗(非玻璃幕墙)上边框的标高应低于吊顶的标高。
4)仓库与办公区隔墙的观察窗为2扇成品防火窗,窗的尺寸不小于1.5m(W)×1.2m(H),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面隔墙上用于观察装卸货区及库内货架区。
5)办公区进入仓库的钢制防火门,朝办公区方向开启。
6)办公区及卫生间门采用成品实木门、配门套;配备闭门器、不锈钢合页及拉丝不锈钢执手锁。卫生间的门下部设置木百叶。
7)所有门窗的五金件的正常使用年限应不低于5年。
7办公区域装修要求
1)地面采用玻化砖,规格:800mm×800mm,颜色采用米黄色或浅灰色系,可选用大理石花纹。
2)踢脚线采用拉丝不锈钢,高70mm。
3)吊顶:矿棉吸音板吊顶,厚度不小于15mm,600×600,灰白(7-1-1002J503-1);轻质、防火、抗震、保温,隔热、加工性能良好。北方项目顶层吊顶加设保温棉。
4)岩棉板外墙内侧铺设石膏板,避免檩条等构件外露影响美观。
5)消火栓、给排水管、钢柱均需采用石膏板外包。
6)所有办公区的窗在办公区侧的窗台应设置灰色人造石窗台板。
8办公卫生间装修要求
1)地砖:采用深灰色防滑玻化砖,规格:300mm×600mm。
2)墙面砖:采用浅灰色哑光面砖,300mm×600mm。
3)吊顶:铝扣天花板,集成吊顶、防水石膏板吊顶。
4)洗手盆台面为米白色系大理石,下设遮挡管道装饰柜;
上配防水型镜子、纸盒、镜前灯、烘手器等配件。
5)卫生间隔墙采用实心砌块;卫生间隔断采用灰白色;
卫生间内部隔断:防水、防潮;下端留空100mm,高度1.8m,配显示门锁和包边和分隔支承架(含包钢柱、管线)。
6)卫生间洁具数量详见给排水专业篇章。每个办公区男女卫生间至少各设置一个坐便器。
9办公区楼梯装修要求
1)踏步面层同地面材质。
2)扶手:扶手的设计应能承受作用于扶手上任何一点的100kg水平力。扶手由外径不小于40mm、壁厚不小于1.6mm的上下两根不锈钢横管组成。不锈钢表面为拉丝处理。具体样式业主现场确定。
3)吊顶:矿棉吸音板吊顶,厚度不小于15mm,600×600,灰白(7-1-10 02J503-1);轻质、防火、抗震、保温,隔热、加工性能良好。
4)楼梯梯段应在平面位置上避开建筑楼层梁。
10办公室入口台阶及平台栏杆
1)入口台阶地面采用花岗岩铺砌。
2)扶手:扶手的设计应能承受作用于扶手上任何一点的100kg水平力。扶手由外径不小于40mm、壁厚不小于1.6mm的上下两根不锈钢横管组成。不锈钢表面为拉丝处理。具体样式业主现场确定。
3)北方地区以及多大风地区办公区入口大门处宜设置门斗,门斗设置详见GLP标准图《3.1.06.03 GLP-Design-AR入口门斗》。
11在办公区与装卸平台之间设通道,方便员工操作及管理。
12办公区入口设置小车位及绿化,角部办公区入口台阶旁宜设置绿化景观花池。详见GLP标准图3.1.09《办公区布局及装修材料示意系列设计图》。
13角部办公区的空调室外机位应该考虑尽量设置在山墙,中间办公区空调室外机位考虑设置在夹层靠近外墙处。空调室外机位利用外墙稀疏的平叶片的金属百叶装饰,且需要有从室内直接开启的检修门至室外机平台(门高不宜超过1.8m,底部设置门槛防水)。分体式空调机位按每个办公区4~8台考虑。
14仓库中间办公区底层架空设置,预留水电接口,底层靠外墙处设置仓库叉车充电区。详见GLP标准图《3.1.09.02(03)GLP-Design-AR中间架空办公区》。
15办公区装修设计详见GLP建设标准规范--配套图集4.0《仓库办公区装修系列》。
1.2.07物业办公楼
1根据园区仓库面积大小和交通流量合理确定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不包含门卫),单层,可与主门卫合建。
2内设司机休息室、物业办公室、公共卫生间等;司机休息室、公共卫生间的出入口设在隐蔽处,与物业办公室的出入口分开设置。
3门窗
1)外大门:铝合金平开玻璃门,铝合金厚度不小于2mm,表面粉末喷涂。
2)外窗:铝合金平开窗,铝合金厚度不小于1.4mm,表面粉末喷涂。
4物业办公区域装修要求
1)地面采用玻化砖:800mm×800mm,颜色采用米黄色系。
2)踢脚线采用拉丝不锈钢,高70mm。
5物业卫生间装修要求
1)地砖及墙面砖采用米黄色系。
2)地砖:防滑玻化砖,规格:300mm×300mm;墙面砖:彩色釉面砖300mm×450mm或300mm×600mm。
3)吊顶:铝扣天花板,集成吊顶。
4)洗手盆台面为米黄/咖啡色系大理石,下设遮挡管道的装饰柜;
上配防水型镜子、纸盒、镜前灯、烘手器等配件。
5)卫生间隔墙采用实心砌块;卫生间隔断采用灰白色;
卫生间内部隔断:防水、防潮;下端留空100mm,高度1.8m,配显示门锁和包边和分隔支承架(含包钢柱、管线)。
6建筑立面主要材料为中度仿石外墙面砖,规格不应小于200mm(W)×200mm(H),且面砖拼贴需每层均对齐设置,不能错开布置,应提供立面砖拼缝定位。局部可采用金属板或者铝塑板以及真石漆搭配饰面。
1.2.08门卫房
1园区主次入口均需设置门卫房
2主门卫房面积约45m2-50m2,设值班室、消防控制室和卫生间,可与物业办公楼合建。门卫值班室与消防控制室应有门连通。
3次门卫房的面积约20m2-25m2,设值班室与卫生间。
4中门卫房的面积约18m2,设值班室与卫生间。
5外立面考虑到物流园区入口特点,以简洁明快为设计主题,满足内部功能的需求作为前提。局部重点处理,丰富立面造型,突出普洛斯物流园区特点。
6门卫房进出口处设置雨篷,粉末喷涂断桥铝合金门窗,所有门窗的五金件的正常使用年限应不低于5年。
7装修要求
1)地面采用防滑地砖,防滑地砖规格:800mm×800mm,颜色采用米黄色或浅灰色系。
2)踢脚线采用地砖,高120mm,米黄色系。
3)厕所:地面采用防滑玻化砖,规格:300mm×300mm,墙面采用彩色釉面砖300mm×450mm;铝扣天花板吊顶。
8门卫设计详见GLP建设标准规范--配套图集2.1《门卫标准设计》系列。
9设置同色鹅卵石散水坡,宽度600mm。粒径在60~80mm范围内。
10建筑立面主要材料为中度仿石外墙面砖,规格不应小于600mm(W)×300mm(H),且面砖拼贴需每层均对齐设置,不能错开布置,应提供立面砖拼缝定位。局部可采用金属板或者铝塑板以及真石漆搭配饰面。
11门卫值班室临人行道处的观察窗外挑300mm宽大理石登记窗台。
1.2.09设备用房
1内设变配电房、水泵房、柴油发电机房等。
1)配电室长度超过7m时,应设一大一小两个出口,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当配电室为楼上楼下两部分布置时,楼上部分的出口应至少有一个通向该层走廊或室外的安全出口。
2)配电室的顶棚、墙面及地面的建筑装修应少积灰和不起灰;顶棚不应抹灰。
3)位于地下室和楼层内的配电室,应设设备运输的通道。
4)与室外相通的洞、通风孔应设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的网罩,其防护等级不宜低于《外壳防护等级分类》(GB4208-84)的IP3X级。直接与室外露天相通的通风孔还应采取防止雨、雪飘入的措施。
5)室内电缆沟采用花纹钢盖板,花纹钢厚度4mm,每块盖板的重量不宜超过30kg。
6)落地式配电箱的底部宜抬高,室内宜高出地面50mm以上,室外应高出地面200mm以上。
7)室内的电缆沟应采取防水和排水措施。其底部排水沟的坡度不应小于0.5%,并应设集水坑。
8)消防泵房布局设计应考虑水泵电控设备的安装位置,地下或半地下泵房,水泵电控设备应安装在泵房主入口的平台上。
2设备房门窗要求
1)水泵房
a外大门:向外开启成品钢制平开门,1.8m×2.3m,双扇,表面粉末喷涂,颜色灰白。
b侧门:成品钢制平开门,1m×2.3m,单扇,表面粉末喷涂,颜色灰白。
c外窗:铝合金平开窗,灰白色粉末喷涂。
2)发电机房
a向外开启成品钢制平开门,2.1m×2.3m,甲级防火门,双扇,表面粉末喷涂,颜色灰白。带通风百叶,百叶面积需满足发电机通风量的技术指标,防雨、防虫。
b内门:钢门,甲级防火门。
c外窗:铝合金百叶窗,灰白色粉末喷涂。面积需满足发电机通风量的技术指标,防雨、防虫。
d设单独的进风百叶窗。
e储油间属于火灾危险丙类场所,火灾危险区域划分为21区,门开向发电机房,(0.9m+0.3m)×2.1m甲级防火子母门。
发电机房及储油间耐火等级为一级。
3)配电房(仅在不能设置箱式变电站时)
a外大门:成品钢制平开门,1.8m×2.3m,乙级防火门,双扇,表面粉末喷涂,颜色灰白。
b外窗:铝合金平开窗,灰白色粉末喷涂。
c内门:钢门,乙级防火门。
d配电室的门均应向外开启,通向高压配电室的门应双向开启。
e配电室属于火灾危险戊类场所,耐火等级为二级。
4)所有门窗的五金件的正常使用年限应不低于5年。
3装饰装修要求
1)机电设备辅助用房外墙宜仿石面砖饰面,齐缝拼贴,面砖规格不宜小于300X300mm。
2)地面:配电房、发电机房地坪刷墨绿色环氧地坪漆,水泵房地坪贴防水防滑瓷砖或者采用防滑、防霉、耐潮的环氧地面(环氧需要采购正规供应商产品,并按国标分层施工)。设备基础周边地坪沿设备基础涂一圈宽度150mm的黄色环氧地坪漆。
3)踢脚:材质同地面,高度0.9m。
4)顶棚:水泥砂浆抹灰,满刮腻子两道打磨平整,普通乳胶漆,一底两涂。
5)外墙百叶:成品通风百叶,百叶面积需满足设备房通风量的要求,防雨、防虫,且竖档间距不大于1.0m。百叶为铝合金材质,厚度不能小于1.5mm厚,且应采用市场合格专业专业供应商的成品百叶窗。具体详见GLP标准图《3.1.06.02 GLP-Design-AR百叶窗》。
4消防水池户外设置钢爬梯,手工除锈,底漆两道,半光面漆两道。颜色灰白。
5设备房应预留设备吊点。
6设备房的设备基础周边应设置直径100mm的半圆弧型导流槽,导流槽应刷黄色警示漆。设备基础高出地坪的外边沿涂黄色警示漆。
7设备房外门雨篷底离门顶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当采用砼雨篷时应采用无翻边的砼雨篷板。
8园区在靠近设备房附近需要设置一处30平米左右的工具存放间,其内装饰同设备房。
9设备用房设计详见GLP建设标准规范--配套图集2.2《设备房标准设计》系列。
1.2.10垃圾房
1园区隐蔽处单独设置1至2处垃圾收集房,面积约16m2,提供水/电、设置排污井,外墙宜采用仿石面砖饰面,并齐缝拼贴,面砖规格不宜小于300X300mm。
2垃圾房房设计详见GLP标准图《3.1.08.01 GLP-Design-AR垃圾房》。
1.2.11综合楼
1功能概述
1)首层包含园区集中办公、餐厅、小卖部等辅助功能。
2)标准层包含倒班宿舍、每层集中的卫生间、洗衣房、淋浴间。且按层来分隔男女宿舍,一般将女生宿舍设置在顶层。
3)屋面需要设置屋顶消防水箱间。
4)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填充,根据节能计算的结构设置外保温的厚度。
5)根据项目具体需求以及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来设计综合楼的面积规模。
6)综合楼设计详见GLP建设标准规范--配套图集2.3《综合楼标准设计》系列。
2一般要求
1)层高:首层4.5m;标准层3.6m。且建筑物总高不超过24m。
2)室内外高差0.3m~0.45m。
3)附近合适位置设不少于10个小车停车位以及停车数量不低于100个的自行车(电动车)停车棚。且车棚需设置基本照明及电动车充电插座。
4)综合楼底层考虑一员工就餐的餐厅,餐厅面积应按国家规范和园区使用人数计算得出。预留用电、用水,用电量不需要考虑食物加工操作,只考虑加热、保温等简单处理用电。
5)厨房
a餐厅不设置厨房,食物采用外卖配送。装修同首层办公房间。同时需要设置一排员工洗手区域,水龙头不少于5个。设置一个餐盘回收清洗区域,设置两个不锈钢洗碗池和龙头以及两处地漏。
b如订制客户需要附带设置厨房,GLP厨房及餐厅交付标准为毛坯。厨房的二次装修设计和施工由客户负责组织。
6)综合楼的屋顶需要考虑一定区域的屋顶晾晒,且设置为上人屋面。应在晾晒区域内预留晾晒立杆底部的混凝土翻口基座(翻口高出屋面150mm),且应在基座上预留晾晒立杆的固定设施。
3门窗
1)内门采用成品木门。卫生间的门设置通气格栅。
2)外门窗采用断热铝合金平开玻璃门,铝合金厚度不小于2mm,表面深灰色粉末喷涂。
3)外窗:断热铝合金平开窗,铝合金厚度不小于1.4mm,表面深灰色粉末喷涂。
4)外门窗玻璃采用蓝灰色中空镀膜玻璃。
5)外窗开启部分应加设纱窗。
4办公室装修要求(不带厨房的餐厅装修同此要求)
1)地面采用玻化砖,规格:800mm×800mm,颜色采用米黄色系,可选用大理石花纹。
2)踢脚线采用拉丝不锈钢,高70mm。
3)吊顶:矿棉吸音板吊顶,厚度不小于15mm,600X600,灰白(7-1-1002J503-1);轻质、防火、抗震、保温,隔热、加工性能良好。
4)餐厅需要设置洗手区域。
5宿舍装修要求
1)地面采用玻化砖,规格:800mm×800mm,颜色采用米黄色系,可选用大理石花纹。
2)踢脚线材质同地面,高120mm
6涉水房间(卫生间、淋浴间、盥洗室)装修要求
1)地面采用防滑地砖,规格300mm×300mm,颜色采用淡色系。男卫生间采用一体式不锈钢小便槽。
2)墙面砖:采用白色釉面砖300mm×450mm或300mm×600mm。
3)吊顶:铝扣天花板,集成吊顶。
4)隔断采用灰白色复合板;淋浴间隔断采用100厚砖墙砌至1.8m高,表面贴内墙面砖,隔断外侧设置不锈钢金属挂衣钩。淋浴间每个隔间设置一个地漏。
卫生间内部隔断:防水、防潮;下端留空100mm,高度1.8m,配显示门锁和包边和分隔支承架(含包钢柱、管线)。
5)宿舍男女卫生间、盥洗室、淋浴间的洁具数量应按照房间人数计算得出,宜为国家规范规定数量的1.5倍。宿舍男女卫生间应至少设置一个坐便器。参见普洛斯综合楼标准图。
6)卫生间、淋浴间应充分考虑良好的隐私性。严禁从走道直接能看到卫生间和淋浴间的内部区域。
7楼梯、走道装修要求
1)地面采用玻化砖,规格:800mm×800mm,颜色采用米黄色系,可选用大理石花纹。
2)扶手:扶手的设计应能承受作用于扶手上任何一点的100kg水平力。扶手由外径不小于40mm、壁厚不小于1.6mm的上下两根不锈钢横管组成。不锈钢表面为拉丝处理。具体样式业主现场确定。
3)吊顶:矿棉吸音板吊顶,厚度不小于15mm,600×600,灰白(7-1-1002J503-1);轻质、防火、抗震、保温,隔热、加工性能良好;吊顶下净高不低于2.4m。在走道顶部结构砼梁已预埋机电管线套管的情况下,走道可以不设置吊顶。
4)走道墙裙1.2m高,采用400mm×400mm米色釉面砖,墙裙顶部设置30mm宽的拉丝不锈钢压条收边。
5)楼梯、走道等公共交通部位墙体阳角设置从地面高1.2m的拉丝不锈钢护边成品型材压条。
8阳台装修要求
1)地面采用300mm×300mm的防滑地砖。
2)踢脚同地面材质,高度120mm。
3)应标明地漏并表示排水方向及坡度。
4)天花板底设铝合金晾衣设施。
9入口平台及台阶采用花岗岩铺砌。
10空调外机位置设置
1)室外机安装采用防雨百叶凹槽放置方式,结合立面效果确定。
2)同一位置上下安装两台空调室外机时,应在在平面相同位置不同标高处分别挑板安装。任何形式的室外机位均应向冷凝水管口处找1%坡。
3)室外机位(为净尺寸,下同):1250mm×600mm;平面图中应详细标明空调板定位尺寸。雨水管穿空调板需做套管。
4)建筑应有百叶窗的详图大样。
5)空调室外机位应考虑便于安装及维修的可能性。2层及以上的空调室外机位应设置从室内能开启的人员检修门。
6)底层的空调室外机位应考虑合理位置。在靠近墙基处预埋冷媒管套管,避免冷媒管在外墙处外露。
7)空调冷媒管穿外墙的洞口为Ф75,洞口内外做PVC套管,管中心距地2200,向外倾斜10°,并尽量减少内外墙面暴露较长段空调管。平面图中应详细标明留洞定位。
8)空调冷凝水管可根据具体工程,考虑予埋墙中设置或顺外墙明设。当予埋墙中时:冷凝水管为Ф50铝塑管,沿外墙敷墙中安装;空调专业应有相关设计图;建筑专业应有相应节点详图及冷凝水管定位。当冷凝水管沿外墙明设时,为Ф50PVC管,颜色同外墙;当空调板旁有雨水管时,冷凝水管与雨水管合用(北方地区除外)。
9)空调板下口需做滴水槽。
11外墙装饰要求
1)建筑立面主要材料为中度仿石外墙面砖,规格不应小于200mm(W)×100mm(H),且面砖拼贴需每层均对齐设置,不能错开布置,应提供立面砖拼缝定位。局部可采用金属板或者铝塑板以及真石漆搭配饰面。
2)立面应标出分格缝划分间距、缝宽、深和做法。
3)局部可采用金属板或者铝塑板以及真石漆搭配饰面。
12室外散水采用种植散水或者高品质白色鹅卵石散水坡,宽度不大于600mm。
1.2.12建筑构件的耐火时效
1建筑各个部位构件的耐火时间要求需要满足2014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物流建筑一级耐火等级要求。具体耐火时间要求如下:
1)库内2层办公室柱:3.0小时钢柱必须采用厚型防火涂料,并应采取有效的防脱落措施
2)库内办公室楼层梁:2.0小时钢梁必须采用厚型防火涂料,并应采取有效的防脱落措施
3)库内混凝土结构柱:3.0小时;单层钢柱:2.5h钢柱必须采用厚型防火涂料,并应采取有效的防脱落措施
4)轻钢结构屋面梁:2.0小时钢梁必须采用厚型防火涂料,并应采取有效的防脱落措施
5)轻钢结构屋面檩条:1.0小时
6)仓库内防火隔墙(含墙内柱、梁):4.0小时防火墙处的钢柱、钢梁必须采用防火包覆并内填岩棉使其耐火时间达到4h,
防火墙处钢柱1.2米以下宜采用砌块包覆防火方式。
7)办公室与仓库的隔墙:2.5小时
8)办公室楼层结构板:1.5小时
9)办公区内楼梯:1.5小时
1.2.13推荐项(以下内容为可选项,推荐使用,但不强制执行):
1办公区的室内地面采用力石伯乐混凝土地面,或采用50厚塑料穿线活动地板上铺方块地毯。
2办公区房间吊顶采用防水石膏板吊顶(一体式)。
3仓库外墙采用新型的建筑材料,优化外立面设计。如办公区外墙局部采用U型玻璃、铝塑板等材质,仓库外墙采用NALC板(横板,不设粉刷,直接涂外墙涂料)或者岩棉夹心金属板。
4多层库2层及以上楼板与钢结构相接的外墙内侧可以直接设置清水混凝土反梁(400高,300宽),外涂黄色警示漆。
5仓库室内库区周边地面刷500mm宽的环氧涂料,且墙角设置半径为50mm的圆弧倒角。
6仓库地坪、园区室外道路采用专业地坪施工缝护边成品。
7在仓库装卸货平台外边缘设置的通长保护角钢L75X6,所有角钢接口均为焊接,在角钢上焊接锚筋(锚固在混凝土内);其外侧再设置通长橡胶防撞垫(市场成品,规格要求详见1.2.02中的防撞设施要求)。
8多层库采用ALC板作为外墙材料。厚度根据板的长度来确定(具体厚度与板长之间的关系规定要求详见1.2.03中的ALC板厚度的相关要求)。
9设备辅房的外墙采用砌块外墙外包大波纹彩钢板装饰。
1.3土建及钢结构
1.3.01一般规定
单层库上部结构为门式轻型刚架结构。
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结构构件发生的变形、应力等不影响上部结构的正常使用。
1)门式刚架柱顶侧移:彩钢板外墙为H/60;ALC板外墙为H/120(H:柱高)。
2)门式刚架屋面梁挠度:无吊顶为L/180;有吊顶为L/240(L:梁跨)。
3)二层办公室框架层间位移(风载作用):H/400(H:层高)。
4)二层办公室框架层间位移(地震作用):H/250(H:层高)。
5)二层办公室楼层主梁:L/400(L:梁跨)。
6)二层办公室楼层次梁:L/250(L:梁跨)。
7)檩条挠度:无吊顶为L/150;有吊顶为L/240(L:跨度)。
8)主要受压构件长细比:小于180;其他受压构件长细比小于220。
9)钢结构构件应力比:小于0.93。
2多层库上部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顶层屋盖宜采用轻钢屋面系统。
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结构构件发生的变形、应力等不影响上部结构的正常使用。
1)结构构件应满足正常情况下承载力要求。
2)整体结构及构件应满足正常情况下变形要求。
3)钢结构构件应力比:小于0.93。
3上部结构设计荷载
1)钢屋面吊挂荷载:0.15kN/m2(仓库屋面吊顶荷载仅包含喷淋支管和灯具的荷载;刚架计算时喷淋主管和电缆桥架应作为集中荷载吊挂在屋面梁下或支承在柱上,但对应的次构件计算需按实际吊挂情况考虑,并在屋面檩条结构布置图中明确标识)。当采用湿式喷淋系统时,吊载按恒载考虑;当采用预作用喷淋系统时,吊载按活载考虑。
2)屋面活荷载:0.3kN/m2(刚架)/0.5kN/m2(檩条)。
3)办公室吊顶荷载:0.25kN/m2。
4)办公室楼面活荷载:2.5kN/m2。
5)办公室楼面隔墙荷载按实际情况考虑。
6)库区楼面活荷载:9.0m净高的楼面上可以放置6层货架(底层货物搁置地面上),每层2个托盘,每个托盘不大于1吨,货架通道不小于3m。
7)库区楼板设计按最不利情况考虑;应能承受货架支脚荷载,单个支脚荷载最大荷载为5.5吨(含货架自重,按货物重量10%考虑)。楼层货架支脚下设置钢垫片。
8)风荷载:基本风压应按照荷载规范取值;单层库风荷载可根据门式刚架规程规定取值。
9)雪载和地震荷载:根据国家规范GB50009-2012确定,雪荷载应取100年重现期数值,考虑半跨积雪的均匀分布情况。地区规程如高于国标要求应以地区规程为准。
1.3.02仓库主结构基础
1仓库柱基础的绝对沉降量控制在100mm以内,相邻基础的相对沉降差控制在3‰以内。
2基于场地岩土勘察报告选择合适的基础型式。
3为控制差异沉降,仓库四周外墙下的基础必须与主结构柱基础连接。
4仓库室内外1.3米高差处需设挡土墙,选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梁兼做挡土墙的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2.2.01 GLP-Design-ST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做法一》。
5外装卸平台外侧1.3米高差处需设挡土墙,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2.2.02 GLP-Design-ST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做法二》。
6仓库内部基础之间尽可能不设基础连梁,如必须设连梁,连梁顶标高应低于地坪1.0m,且梁顶采取措施以避免与两侧地坪间产生差异沉降;防差异沉降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2.4.01 GLP-Design-ST防差异沉降节点》。
7地梁、承台基础周边及外装卸货平台区域应采用级配良好的砂石回填。
8按国家规范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
1.3.03仓库室内地坪
1承重:30kN/m2。
2建筑地坪要求不出现不均匀沉降,绝对沉降量控制在100mm以内。
3地坪的要求
1)地面的平整度、水平度按ACI要求的FF50、FL35控制,达到一类地坪的标准。
2)一个防火分区内地坪的最大高差不大于20mm,不应有积水现象。
3)地面裂缝宽度不大于0.2mm。
4地坪表层采用液体渗透固化剂或非金属硬化剂处理,以确保地坪能够承受叉车荷载和行驶产生的摩擦,使用后不起尘。固化剂、硬化剂品牌选用集采名录中的供应商。
5地坪的做法
1)建筑地坪面层采用商品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30、厚度不小于180mm;面层内严禁掺入石粉等不良添加物,泵送混凝土中可适当添加粉煤灰、掺量控制在10%以内,直接投料的混凝土中不允许添加粉煤灰。
2)地坪面层内掺15kg/m3至20kg/m3的钢纤维,具体掺量值根据集团采购名录中不同的品牌确定。钢纤维用水融性胶水粘结成排,两端带钩;钢纤维规格80/60,最小抗拉强度1100MPa。
3)混凝土面层下设滑移薄膜防潮层。
4)地坪的垫层基层优先参考当地做法,若当地无特殊做法,可将垫层、基层合并设置为厚度不小于400mm的水稳层(水泥掺量不少于6%)。
5)对于软基沉降偏大的项目、建筑地坪面层厚度取不小于200mm,按要求掺钢钎维后、面层底部增加单层双向钢筋以提高整体刚度抵抗可能的不均匀沉降。
6地坪下回填土的要求
1)回填前须去除原有的有机土、腐质土、垃圾土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土层。
2)地坪下回填土的选用不得使用超湿土(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2%)、冻土、膨胀土和有机物含量大于5%的土,回填材料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须分层压实,分层厚度200-300mm。
3)地坪下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重型击实试验值0.94。
7尽量避免建筑地坪与主结构基础/地梁之间出现差异沉降;如无法避免差异沉降,必须采取措施以消除其引起的地坪开裂、应力集中以及翘曲等问题。
8仓库地坪下部严禁设置给排水管道的接头。
1.3.04仓库楼层结构
1承重:9.0m净高的楼面上可以放置6层货架。
1)货架间距:不小于0.2m(背靠背)、不小于3.0m(叉车通道两侧面对面);
2)货架平面尺寸:不小于1.0(深)×2.8(长)m;
3)货架层高:不大于1.5m;
4)托盘尺寸:1.2×1.2m;
5)每层货架平放2个托盘,每个托盘重量不大于1吨;
6)第1层货物直接放置于楼板上;
7)货架自重按10%的货物总重取值;
8)货架柱脚处须设置不小于100×100×10mm的钢垫板。
2楼板构件根据4个货架柱脚合并在一起的不利情况,进行抗冲切、局部受压及剪切验算。
3计算主次梁时,货架根据柱网作最不利布置,按等效均布方法确定楼层的活荷载标准值。
4楼板的要求
1)楼面的平整度、水平度按ACI要求的FF50、FL35控制,达到一类地坪的标准。
2)一个防火分区内楼面的最大高差不大于20mm。
3)楼面裂缝宽度不大于0.3mm。
5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板,一次成型。
6楼板设计及施工应考虑超长结构的不利因素。后浇带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2.5.02 GLP-Design-ST后浇带大样》。
1.3.05行车坡道、高架卸货平台
1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主体与仓库主体设缝脱开。
2应能承受40ft集卡荷载,并需考虑不利布置。车辆主要技术指标可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公路-I级车道对应车辆标准设计。
3结构超长时,宜设置伸缩缝。
4楼板、次梁须按70kN的轮压值验算。
1.3.06钢结构主次结构
1结构构件
1)主钢结构采用Q345B钢,加工厂内预制孔;
除锈等级为Sa2.5,防锈底漆应采用醇酸底漆,漆膜厚度不小于60μm;
距海岸线500m以内的仓库,防锈底漆应采用环氧富锌底漆,其它要求不变。
2)屋面檩条及墙面檩条采用Q345B钢、热镀锌卷材、双面镀锌量不小于275g/m2,工厂内加工并预冲孔;桁架式檩条采用Q235B或Q345B钢、环氧富锌底漆,漆膜厚度不小于60μm。镀锌冷弯薄璧构件不可焊接,禁止使用双抱C檩条等焊接型式连接的檩条。
3)支撑系统:
屋面和墙面支撑采用Q235或Q345钢,除锈等级为Sa2.5,防锈底漆应采用醇酸底漆,漆膜厚度不小于60μm;隅撑采用Q235钢、热镀锌卷材、双面镀锌量不小于275g/m2;跨度不小于9m的实腹式屋面檩条,檩间支撑应选用[型构件。
4)钢门柱、钢楼梯等结构构件的柱脚均不可采用化学锚拴、膨胀螺栓;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均不应采用自攻钉。
5)多层库顶部钢结构应设置纵向通长水平支撑,形成封闭式的支撑体系。钢梁和混凝土柱连接宜采用组合抗剪支座。
6)12m柱距内不设抗风柱。
7)防火墙两侧连续檩条应断开。
8)风荷载≥0.7kN/m2及雪荷载≥0.5kN/m2地区当柱距超过9m时须使用桁架檩条。屋面角部区檩条均须加密,间距是普通区的1/2。
2办公区
1)单层库办公区夹层楼承板厚度不小于0.8mm,强度不小于345MPa,双面镀锌量275g/m2。楼承板次梁间距不应大于2.5m。
2)在8度区(7度0.15g的III~IV类场地宜参照执行)及风荷载≥0.8kN/m2上宜和刚架主体分开设计。
3)单层库办公区夹层在7度区及以上应采用双向主截面柱构件;主次梁连接均应为次梁腹板深入主梁内进行连接。
4)办公区墙面的采用岩棉夹心板区域应采用主次檩内拼接连接,且次檩采用C型钢,高度不小于主檩的2/3。
5)办公区夹层与墙板无间隙。
3雨篷及其他
1)室外装卸货平台雨篷悬挑宽度6m或8m;雨篷净高不小于4.5m。
2)风荷载≥0.6kN/m2及雪荷载≥0.5kN/m2的地区不宜选用悬挑8m的雨篷。
3)雨篷等室外主结构件(雨篷梁和斜拉杆件、隅撑等)涂层采用60μm厚环氧富锌底漆和两道面漆,可视区宜采用镀锌构件。
1.3.07钢结构围护结构
1钢结构屋盖系统
1)屋面板采用厚度不小于0.6mm的镀铝锌钢板,镀铝锌量不小于165g/m2,材料屈服强度不小于345Mpa;色调为钢板本色;采用360度直立缝锁缝形式、缝内预涂密封胶,横向搭接密封,结构可靠。风荷载≥0.7kN/m2地区,屋面应增设抗风夹。
2)屋面保温棉:容重12kg/m3,进口聚丙烯贴面(WMP-VR);根据所在区域气候条件确定其厚度。北方项目保温棉厚度采用100mm,其余项目75mm。
3)屋面采光板的材料强度、耐久性应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其厚度不小于1.5mm、防紫外线性能99%以上、耐老化、透光率宜为70%、具有隔热性能和易熔性能(大于80℃时能熔化且不产生滴物);
屋面采光板与金属屋面板的接缝必须采用构造措施确保密封、闭水,其表面不得使用防水卷材或防水涂层,同时应考虑避免膨胀系数的差异引发剪切应力;
屋面采光板采用点式布置形式,并应避免与消防喷淋头处于同一位置,屋面采光板比例符合建筑专业要求,一般情况为3%。
4)屋面外天沟板采用不小于0.5mm的彩钢板,材质及表面涂层与外墙板相同;间隔30m设温度伸缩缝,且设置溢水口。
5)外落水管材料采用与外墙板相同材质的彩钢板;提供同样颜色的檐沟,雨水落水管及出口。
6)外天沟尺寸及落水管数量由给排水专业计算确定。
7)屋脊应有竖向挡板且与屋面板的搭接密封可靠,详见GLP标准图《3.2.02.10GLP-Design-AR钢屋脊》;屋脊板横向搭接应密封并能吸收温度变形;整个屋脊应通过水密性试验。
8)屋面檐口设橡胶或金属堵头密封,通过水密性试验,屋面板在檐口处与檩条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屋面系统设置适当的伸缩量,使屋面板在其表面与室内温差40℃以内时不产生温度应力。
9)山墙收边密封(闭水)并能与屋面板一同伸缩,详见GLP标准图《3.2.02.05 GLP-Design-AR山墙收边a》。
10)屋面设备开口必须设分水板,构造密封措施可靠,能随屋面板的伸缩产生滑移而不引起局部的温度应力。
11)地区特定要求:北方区屋面设置安全挂绳,并设置积雪时亦能容易识别的标示。
12)屋脊每隔30m设置安全锁扣点。
2钢结构墙面围护系统
1)钢结构墙面围护优先采用大波纹彩钢板横铺形式,灰尘大的地区可选用竖铺铝板/大波纹板。
2)外墙面板采用厚度不小于0.5mm的镀铝锌彩钢板,镀铝锌量不小于150g/m2,材料屈服强度不小于345Mpa;表面采用高耐久涂层(HDP),要求建筑完工后10年之内彩钢板外表面涂层不出现粉化现象,色调由现场确定,一般情况下横铺时采用银灰或相近颜色;各承包商的色号及板型需提供样板确定。
3)墙面板及其泛水收边无褶痕、凹陷或破损;门框、墙面板与1.2m高砌体墙处的收边均应采用0.6mm厚收边板。
各类包边、泛水板的表面涂层与所在部位的墙板或屋面板一致;
金属墙板底部应设泛水板;
外墙面裸露螺钉的颜色与所在部位的外墙板一致;
建筑外表面不得裸露次结构构件;
外墙面收边、外天沟、雨落水管等位置采用外墙板颜色或黑色。
4)外墙板横铺时,需设置主立缝,保温棉设于竖筋与水平墙筋之间;安装墙板时必须重视墙板的定位与对齐,使得平直服贴。
5)内衬板:采用厚度不小于0.4mm的镀铝锌彩钢板,镀铝锌量不小于70g/m2,材料屈服强度不小于345Mpa,表面采用聚酯涂层(PE);色调为灰白色;自裙墙至屋面板底铺设内衬板。除特殊注明外,GLP的库区外墙均需内衬钢板(含岩棉板外墙、彩钢板外墙等)。
6)墙面保温棉容重为12kg/m3,夹筋铝箔贴面,根据所在区域气候条件确定厚度。北方项目保温棉厚度采用75mm,其余项目50mm。
7)距楼地面2m的范围内不得有锋利的切口、边、角存在;墙板的上下必须封堵,以防止鸟类和其他小动物进入库内。
3雨篷及其他
1)雨篷采用双层板结构;
雨篷外板材料采用不小于0.5mm厚的镀铝锌彩钢板,材料屈服强度不小于345Mpa,镀铝锌量不小于165g/m2;表面采用高耐久涂层(HDP),色调由现场确定,一般情况下同外墙板颜色;
雨棚内板采用厚度不小于0.4mm的镀铝锌彩钢板,镀铝锌量不小于70g/m2,材料屈服强度不小于345Mpa,表面采用聚酯涂层(PE),色调同外墙板颜色。
收边材料:与墙面收边材料相同;
2)雨篷天沟材料采用不小于1mm厚的不锈钢板材;间隔30m设温度伸缩缝;落水斗设不锈钢丝网罩;天沟与雨棚面板及主建筑间密封可靠,无渗水现象。
3)紧急出口门和其他人行门上方需设雨篷。
4)女儿墙处内衬板材采用厚度不小于0.5mm的镀铝锌彩钢板,镀铝锌量不小于150g/m2,材料屈服强度不小于345Mpa。
5)地面雨水排水井口设置不锈钢丝网罩。
1.3.08推荐项(以下内容为可选项,推荐使用,但不强制执行):
1屋面预留太阳能设备,按活荷载考虑,取值0.2kN/m2
2屋面预留后期维修荷载,按活荷载考虑,取值0.05kN/m2
3墙面板采用厚度不小于0.6mm的镀铝锌彩钢板。
1.4电气
1.4.01供电系统
1电力供应
1)关于园区的供电方案,项目部应在项目的方案设计阶段协同设计单位征询当地供电部门的意见。
2)园区供电一般采用一路10kV/20kV中压供电,电源引自市政电网,并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
经济上合理时,宜选双回路10kV/20kV中压市政供电。
当地区区域电网为10kV,若五年内会改为20kV供电,变压器需选择双绕组。
3)如仓库园区采用市政双回路10kV/20kV中压供电,宜首选双路同供高压配电形式。
2负荷分类及估算
1)负荷性质:消防设备用电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三级负荷按其重要程度又分为普通负荷与重要负荷。消防用电设备由主、备两路电源供电,两路电源在末端配电设备内自动切换。重要负荷平时由市电供电,市电停电时,通过变电所的开关切换操作,由备用柴油发电机供电。普通负荷原则上仅由市电供电,当柴油发电机有富余容量时,可通过变电所的开关切换操作,为部分普通负荷提供备用柴油发电机电源。
2)标准仓库安装负荷估算:安装负荷估算为每分区约120kW。若预期客户有特殊容量需求的,在差异表中另行加入。
3变电所
1)变电所应深入负荷中心,低压电缆的供电半径不宜太大;当出现1栋仓库供电距离(仓库的供电距离是指变电所低压出线柜至仓库总配电间的供电电缆长度,下同)超过250m或2栋及以上仓库的供电距离超过150m时,应在方案设计阶段从成本、性能、管理等多角度对是否设置分变电所、分变电所的设置数量、分变电所的设置位置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选取综合性能最优的变电所布局方案。分变电所设置在室内,特殊情况下(如对于用电标准远超出标准仓库的定制库的供电),可采用箱式变电所。
2)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1250kVA,同一变电所内同期安装的两台变压器应设置低压联络,同一变电所内分期安装的两台变压器宜设置低压联络。
3)变压器负荷计算不计入各仓库分区的20kW预留负荷,变压器负荷率取70%~80%;或变压器负荷计算计入各仓库分区的20kW预留负荷,变压器负荷率取90%左右。
4)变压器采用干式变压器。除非当地供电公司要求,高压配电设备或变压器不设置单独的房间,高、低压配电设备及变压器应统一安装在变配电室内。
5)预期后期有增设变压器的较大可能性时,变电所可根据预留一套变配电设备的安装位置,预留空间宜采用轻质隔墙与本期安装的变配电设备空间隔开,暂作为工具间使用。
6)埋地进出变电所室的电缆在穿墙处应设预留防水套管。防水套管总数量的1/4作为备用。
7)变电所电缆沟应在靠外墙处设600mmx600mm积水坑,积水坑附近墙面设置单相电源插座,用于手提式排污泵的供电。
4柴油发电机房
1)柴油发电机房应紧靠(主)变电所设置。原则上一个园区设一台发电机,发电机容量应同时满足一次火灾投入使用消防设施的最大负荷需求以及大功率消防设备启动过电流的需求;当园区较大,通过方案比较,设置两台或以上发电机更具成本和性能上的优势时,可设置两台或以上发电机。
2)柴油发电机容量应满足其供电范围内一次火灾投入使用消防设施的最大负荷需求,同时应考虑其供电范围范围内重要负荷的需求(仓库每分区约30kW),但其常用功率最大不超过600kW。当发电机供电范围内的仓库较多,应适当将部分重要负荷改为普通负荷,使全部重要负荷的计算负荷不大于发电机的供电容量。当发电机供电范围内的仓库较少时,应适当将部分普通负荷改为重要负荷,使发电机的供电容量得到充分利用。
3)应急发电机组投入负荷应具备自动和手动两种转换功能。
4)柴油发电机应作为备用电源,火灾时仅供消防设备用,火灾时消防联动切除全部的非消防电源。
5)柴油发电机控制箱应配市电电源(单相220V,25A),供启动电池充电、缸套加热等使用。
6)发电机房设置日用油箱间,内设8小时发电机满载用日用油箱。当选用自带油箱式发电机时,保留日用油箱间作为储藏间使用。园区内不设置埋地油罐。
7)预期后期有增设一台柴油发电机的较大可能性时,发电机房可预留一台柴油发电机的安装位置。
8)发电机房设备布置详见GLP标准图《2.2.3.1.1~3 GLP-Design-EL发电机房布置图》。
5高低压配电系统:
1)高压配电系统配置应考虑未来园区的用电发展。园区建筑面积在10万m2以下时,变配电室预留1台高压出线柜的安装位置;园区建筑面积在10万m2以上时,变配电室预留2台高压出线柜的安装位置。
2)变电所(或箱变)低压母线采用二段式,市电、发电机、联络开关采用3锁2钥匙机械电气连锁。
3)高压操作电源采用进线PT交流电源,不宜采用直流屏。
4)预装式箱式变电所如考虑日后改变标准库的使用功能需增加负荷时,高压部分应选用环网单元;如不需要考虑负荷增加时,高压部分需要终端单元。
5)园区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方式宜为:TN-C-S(小园区造价差别不大时可用TN-S),变电所至单体建筑总配电箱的配电线路为TN-C方式,单体建筑的电源进线通过入户处的总配电箱的PEN排重复接地,配电保护方式由TN-C变为TN-S;杆式路灯回路宜采用TT+漏电开关保护型式;壁装路灯回路采用TN-S型式。
6)箱式变电所内的低压配电柜采用GGD型。
7)低压主接线及配电系统详见GLP标准图《3.3.02低压主接线及配电系统》。
6配电线路选型及敷设方式
1)发电机与低压柜宜采用铜芯软电缆(RYY-1kV)连接;电缆采用单芯电缆,沿电缆桥架或穿埋地金属管敷设。当采用穿金属管埋地敷设时,所有单芯电缆应穿同一管内。
2)受电的仓库、综合楼、办公楼与变电所不为同一建筑或贴邻时,受电建筑应在近电源进线端设配电间,变电所至受电配电间的供电电缆不设单独的消防供电电缆。
3)室外配电导体应采用铜质YJV电缆(直埋时须铠装)。如拟采用铝合金电缆时,须在差异表中明示,且应满足与铜电缆等同电流、等同压降(即同等电抗及电阻)的铝合金电缆(铝合金材质必须是8xxx系列进口材料且需要HQ质量部门确认品牌)。
4)室外电缆采用管廊、排管及直埋敷设相结合的方式。变电所至各仓库、综合楼的供电电缆不允许直接埋地敷设,应采用非铠装电缆,管廊内敷设在梯形桥架上,埋地敷设时穿管保护,绿化带内可穿PVC管保护,其它场地下穿钢管保护。变电所至各仓库、综合楼的供电路由的埋地敷设段,应根据仓库或综合楼的面积大小预留1~2根穿线保护管作为备用。门卫、路灯电缆可直埋敷设。穿管埋地供电路由在分支、转角、进出户等处设电缆井。分支电缆井应尽量与转角井、进线井共用。电缆井应尽量设在绿化带内,其大小应根据电缆的数量及井的功能设计。
5)电缆井应尽量设在绿化带内,其大小应根据电缆的数量及井的功能设计,边长大于800的电缆井应收口为直径770的圆形井口。
6)室外线路的做法详见标准图《3.3.01室外管线》。
7)室内干线、支干线电缆敷设采用电缆桥架,局部采用钢管。
8)配电线路需要考虑线路压降,满足变电所到分区配电柜的线路压降<5%。被保护线路末端短路电流不应小于低压断路器瞬时或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3倍(末级微型断路器也须校验);施工图应提供供电干线(变电所低压出线柜至仓库总配电柜)、支干线(仓库总配电柜至分区配电柜)的长度、计算电流、压降、末端短路电流等数据。
7计量
1)在每个变电所低压出线处及库总配电柜的出线处设置计量装置,每个独立出租单元(一般为分区并含自带办公室)、公共区域能够进行独立计量。
2)1个分区或办公室一、二层拆分出租的,应在分区总电箱内加设计量表。
3)为抄表计费方便,经常停电地区发电机供电宜独立计量。
4)计费电表的计量精度为1.0级,间接计量时其配套电流互感器的计量精度为0.2级。
5)表盘显示的电流、电压仪表及其配套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计量精度为1.0级。
1.4.02仓库用电设备与负荷计算
1仓库每分区的用电设备
1)每个分区的用电设备有:叉车充电插座、滑升门和升降平台、检修插座、门边插座、屋顶风机、防火卷帘门、灭火系统设备、电梯、特别增加设备等。
2)快速提升门规格:三相380V/1kW,升降平台规格:三相380V/700W。
3)充电区域的供电:设置3个叉车充电插座(IP44,工业型):2个三相4P 380V/15A及1个单相3P 220V/10A。
4)每个快速提升门边备用插座:1个,单相10A五眼;
5)排烟风机兼通风风机;防火卷帘门;灭火系统设备(如预作用系统的补气空压机)。
6)电伴热、电暖器、发电机电热水套等(北方地区可能设)。
7)分区普通负荷配电柜内装检修电源插座(单相10A、16A,三相16A各1个);采用面板式插座,装于配电柜正面下边框。
8)照明(详见照明部分)
9)办公区空调负荷按照每层10kW配电设计,每层预留2个5匹柜式空调电源插座(三相380V/16A)及1路中央空调预埋管(位置应与空调外机位置及建筑协调,参见空调标准图);每层办公区域设3个(16A)插座出线回路,每回路按照4~6个(10A五眼)插座设计;办公区域插座2~3m间距相对均匀布置;落地窗面,插座设置在柱上或采用地面插座。办公区卫生间的洗脸台盆下预留(小厨宝)电热水器的电源插座。
10)用于消防设备的配电柜(箱)体、开关按钮等应有明显标识。
2预留负荷
1)仓库每个防火分区普通负荷配电柜内预留20kW的负荷(1个40A开关);分区普通负荷配电柜以及仓库普通负荷总配电柜的供电电缆选型时,负荷计算应计入各仓库分区的预留负荷。
2)每个防火分区办公区不预留负荷。
3负荷计算(详见1.4.02_附件1:电气负荷计算参照表)
1)仓库普通负荷功率因数取0.85。仓库分区普通负荷配电柜需要系数取0.8;仓库普通负荷总配电柜需要系数根据分区数量为2/3/4/5分别取0.75/0.7/0.65/0.6。
2)仓库重要负荷功率因数取0.85。仓库分区重要负荷配电柜需要系数取0.75;仓库重要负荷总配电柜需要系数根据分区数量为2/3/4/5分别取0.7/0.65/0.6/0.55。
3)仓库消防负荷功率因数取0.65。仓库消防负荷分别按“火灾时”和“平时”两种状态进行负荷计算。其中计算结果较大者作为选取开关及供电电缆的计算依据。
4)消防负荷与普通负荷的供电混合进线时,总进线分别按“火灾时”和“平时”两种状态进行负荷计算。其中计算结果较大者作为选取开关及供电电缆的计算依据。
5)消防负荷与重要负荷的供电混合进线时,总进线分别按“火灾时”和“平时”两种状态进行负荷计算。其中计算结果较大者作为选取开关及供电电缆的计算依据。
6)变压器负荷计算的同时系数根据仓库的栋数为1/2/3/4/5,分别取0.9/0.86/0.83/0.8/0.78;
4断路器整定
800A以下断路器的长延时动作电流整定值按如下序列设定:800A,750A,700A,650A,630A,600A,575A,550A,525A,500A,475A,450A,425A,400A,380A,360A(350A),320A,300A,275A,250A,225A,200A,180A,160A(150A),125A,100A,80A,63A,50A,40A,32A,25A,20A,16A。整定值大于或等于计算电流值,不应跨级设定。速断电流Im整定为最小(水泵房除外)。
1.4.03仓库配电系统
1)每栋仓库近电源进线端设置一配电间,配电间内设置仓库总配电柜,考虑一定的发展,建议配电间的净尺寸为(2200x3600),总配电柜的电源引自变电所,总配电柜的出线分配至各库分区配电设备。当仓库紧临变电所时,可从变电所低压配电柜直接配电至库分区配电设备,此种情况下,不设置配电间。总配电柜落地靠墙安装,采用10#槽钢作为设备基础。正面维护,上进上出线方式,建议柜体尺寸(H×W×D,单位:mm):2000×600(800)×600,施工图设计须对总配电设备安装进行定位。仓库总配电间设备布置详见GLP标准图《3.3.03.04 GLP-Design-EL仓库总配电间设备布置》。
2)仓库的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三台分区配电柜:重要负荷柜(AP1)、普通负荷柜(AP2)、消防电源柜(AE1)。发电机供电时,普通负荷柜切除。市电时火灾,着火分区切非(变压器不够大时,可1个库切非)。发电机供电时火灾,全园区切非。1路消防电源取自普通负荷箱(AP2)回路开关上端。分区配电柜上进上出线方式,正面维护,靠办公区侧墙(有门侧)并排集中落地安装,采用10#槽钢作为设备基础。建议柜体尺寸(H×W×D,单位:mm):重要负荷柜2000×600×400,普通负荷柜2000×800×400,消防负荷柜2000×800×400;柜体高度及深度应保持一致,宽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做调整。施工图设计须对分区配电设备安装进行定位。库区配电设备安装要求详见GLP标准图《3.3.03.03 GLP-Design-EL库区电气设备安装位置》。对直接安装在库区的落地式配电柜应采取防撞措施,防撞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1.01.06 GLP-Design-AR库内配电柜防撞》。
3)库内低压配电系统推荐接线方式:从变电所引1主1备共2回路电源进库房配电间总配电柜;而后分别放射式配电到各分区重要负荷箱(AP1)、普通负荷箱(AP2),树干-T接式配电到消防电源箱(AE1);动力与照明系统不分设。双层库的底层风机容量较大时,宜采用放射式配电到各分区的消防电源箱。
4)重要负载:办公用电(照明、电脑插座)、滑升门、升降台、充电插座、应急照明、仓库约30%照明。普通负载:空调、仓库约70%照明、通风机、维修插座、备用电20KW。发电机容量不能满足重要负载容量时,重要负载应作相应减少。
5)库房充电区设一个小电箱(AP1-2),含插座保护开关;有消防系统用空压机的,设一个小电箱(AE1-1),含空压机控制;照明可分区域设控制箱;双面库时,另一侧面宜设1个电箱,供本侧门、升降台与理货区照明等电;其他回路,宜直接由三个总配电箱配出,不另设电箱;
6)仓库办公区每层分设2个配电箱(嵌墙暗装,箱底距地1.5m):重要负荷箱(AP1-1)负责办公插座、服务器、照明、应急灯等重要负荷的配电,电源引自AP1;普通负荷箱(AP2-1),负责办公区空调、热水器等普通负荷的配电,电源引自AP2;
7)对于作用相同、性质相同且容量较小的设备(含消防设备),可视为一组设备并采用一个分支回路链式供电。每个分支回路所供设备不宜超过5台,总计容量不宜超过10kW。同一门洞的滑升门、升降台由同一分支回路供电,1个分区全部滑升门/升降台组宜由2个回路供电。
8)园区仓库内排烟风机负荷按一点着火计,平时可用于通风,通风时最多不超过1/3风机可开启。控制要求:消防中心一个按钮直启、一个模块联动,且不受现场操作面板器件干扰。
9)库区内照明或配电线路应避免暗敷设在建筑地坪内。
1.4.04电气照明系统
1照度要求
1)办公室: 300lux
2)仓库存货区: 150lux(应考虑两侧货架对照度的影响)
3)仓库理货区(库内进深10m范围): 200lux
4)雨篷下:照明灯具采用防水防尘型,单排2x45W T8或2x54W T5荧光灯,灯间距6m(1/2柱距)。12m柱距时,单排90W LED灯,灯具间距6m(1/2柱距);9m柱距时,单排60w LED灯,灯具间距4.5m(1/2柱距)。
5)设备用房: 200lux
6)卫生间: 150lux
7)宿舍: 150lux
7)餐厅、厨房: 150lux
8)楼梯间、走廊: 50lux
9)其他附属房间: 100lux
10)园区出入口: 30lux
11)道路: 10lux
12)停车位: 15lux
备注:照度测定高度参照2004《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2灯具布置要求
1)仓库灯具底高度等于设计净高(单层库标准为10.5m);
2)仓库存货区照明灯具应设于货架通道上方(12m柱距时灯排距6m)。采用荧光灯时,灯具纵向布置(顺通道方向),理货区荧光灯具宜横向布置。库内正常电气照明的灯具布置详见GLP标准图《3.3.03.01/02 GLP-Design-EL 12米柱距9/10.5米净高仓库照明灯具布置》。
3)在办公室、库房、设备机房、安全出口等处设置疏散指示灯及安全出口灯。
4)雨篷下照明灯具吸顶安装(高温灯具应留散热空间);库前操作区照明灯具装在雨蓬上檐口(每分区1个路灯,2个操作灯)。每个防火分区的雨蓬下照明、库前操作区照明,从相应的防火分区配电。灯控制开关装于室内。
5)在每个提升门仓库内墙上安装一个插座单相五眼10A,供租户移动式装卸照明灯电源使用。
6)室外照明采用壁装投光灯或杆式路灯,道路直线段灯具间距30~36m,壁装投光灯安装高度6m,临市政道路的园区道路照明采用8m高杆式路灯。园区大门两侧各设置1杆式路灯;停车场、道路拐弯或交叉处适当提高照度,灯具间距约20米。
7)自行车及电动车棚设置电气照明及充电插座。充电插座等间距设置,设置间距不大于2米。
3照明光源及器具要求
1)室内照明灯具所采用光源的显色指数应≥80,卫生间照明灯具所采用光源的显色指数应≥85。
2)仓库灯具必须要满足以下保护功能:具有耐高温、阻燃、绝缘性好,防电燃,具有过热、过电流双重保护功能。
3)仓库普通照明选用配光曲线为中窄型的灯具;照度计算应考虑货架安装后货架对室内配光的影响。
4)库房内可选用大功率、高效、长寿命T8/T5HO直管荧光灯(室温低于-10℃地区不宜使用)、LED灯。镇流器、驱动器等主要配件应选用与光源同品牌配套型号。
5)库内T8/T5HO直管照明灯具:电子镇流器盒及接线仓防护等级为IP55,光源的防护等级为IP00,应有防坠落措施,使用的高频电子镇流器需要有过流/过载双重保护措施。光源效率≥100lm/w;灯具的反射罩为高纯镜面铝板,反射率为90%以上。
6)库内LED灯具整体效率≥110lm/W,灯具应有防眩光措施,灯具(含光源)整体质保5年以上。
7)雨篷下应采用吸顶型灯具,防护等级为IP65,光源同库内或更耐低温。
8)办公室、设备机房应采用高效T5/T8直管灯及其他节能型光源;推荐使用T5灯。办公室应选用眩光小、效率高的灯具。
9)水泵房及卫生间采用防潮灯具。楼梯间等频繁开闭光源宜选LED光源。
10)室外照明灯具采用LED光源,杆式路灯宜选用TT接地保护方式,单灯加管型熔断器保护。
11)室外灯具采用防水防尘灯,防护等级为IP65。北方冬季寒冷地区采用LED灯。
4照明回路控制
1)库内灯具控制开关设置在分区配电柜或区域照明控制箱内,理货区独立控制(分2-3开关),货架区成排控制(每排2开关间隔控制)。库外雨蓬下照明分2-3开关控制。
2)库内照明支路短路及过负荷保护开关采用单相10A的B类脱扣曲线的微型断路器,每一支路光源数量不多于24只。
3)库内照明支路作为1个分组设置分组总开关,分组总开关应具备漏电保护功能,漏电动作电流设置为100mA。
4)照明控制柜面板宜设显示灯识别。
5)不宜用配电线路保护装置直接控制照明灯具。
6)照明配电箱设置在单独的配电间时,应在库内靠近出入口处设置带显示灯的按钮控制箱。
5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
1)仓库内应在滑升门一侧墙面及其对面墙面(宜对准货架通道),各设不少于5个应急灯(双眼灯),库中间每个柱子上设1只应急灯,办公室各层及楼梯处设1个应急灯(双眼灯),作突发停电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灯应按使用功能合理设置,宜设于墙上。
2)可利用库内正常照明的部分灯具加装蓄电池后作为应急照明,此部分灯具的电源引自消防电源配电箱。
1.4.05动力设备配电及控制
1仓库每个防火分区的排烟风机分为三组启动,即为1/3、1/3、1/3的模式。当风机总台数为8时,按3/3/2分组。正常通风换气时,只能开启任意一组屋顶风机。
2排烟风机控制柜面板上需要设置火灾时就地手动一键强制启停按钮(蘑菇按钮,标示明显)。消防联动与消防中心一键强制启停(启动电流过大时可通过时间继电器错峰),联动与强启不可受现场面板控制器件干扰。
3水泵房消防双电源自动切换设备的双回路供电电缆直接引自变电所的低压配电柜。
4喷淋泵控制柜及消火栓控制柜宜由同一台双电源自动切换设备提供电源,当运行设备总功率大于270kW时,可分别设置双电源切换装置。每台泵设独立的短路保护开关,大功率泵应错峰启动;双电源切换柜及消防水泵控制柜正面维护,集中靠墙落地安装,柜前预留1.2~1.5米操作空间。建议柜体尺寸(H×W×D,单位:mm):双电源切换柜2200×800×600,喷淋泵控制柜2200×1000×600,消火栓泵控制柜2200×600×600;柜体高度及深度应保持一致,宽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做调整。施工设计图纸须对设备安装进行定位。落地安装的控制配电柜采用10#槽钢作为设备基础。
5电机功率大于30kW的水泵采用星-三角降压启动的方式;水泵控制柜的出线穿管埋地敷设时采用导线,出线桥架敷设时采用RYY-1kV软电缆。
6生活水泵作为重要负荷,由引自变电所的单路电源供电,不设置末端双电源切换装置。
7压力开关动作信号启动消防泵后,动作信号应自锁,不能因压力开关动作消失而联动关闭消防水泵,消防水泵只能在消防值班室或泵房手动关闭。
8集水坑排污泵独立设挂式控制箱;消防水箱液位信号与集水坑超高水位信号送消防中心。
9水泵及风机的配电及控制详见GLP标准图《3.3.04水泵风机配电及控制》。
1.4.06防雷与接地系统
1防雷保护
1)按规范计算确定仓库及附属建筑物防雷等级,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为D级;
2)金属屋面的建筑物直接利用金属屋面板做接闪器,不需用镀锌圆钢或扁钢在屋面另行设置避雷带;利用四周钢柱或柱内钢筋做引下线,并与基础钢筋网及桩基可靠焊接,形成完好的电气通路,成为本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将作为引下线的钢柱、钢屋架与压型彩钢板应可靠连接。
3)钢柱基础为独立的桩基础时,应采用地梁内钢筋或(无地梁联系时)D14圆钢将独立桩基的桩内钢筋电气连接,形成相互电气连通的接地装置。
4)宜采用钢柱底板或腹板与引下圆钢(扁钢)焊接,不宜采用焊地脚螺栓方法。
5)变电所设明装扁钢接地环,接地引下点不少于4个(宜在柱表面设钢板方式,并明显标示)。
6)凡高出屋面的所有金属通气管、金属设备、金属围栏及正常运行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应和防雷引下线可靠连接。
2接地系统及等电位连接
1)接地系统采用联合接地系统,应尽量利用建筑自身的桩、承台、短柱、地梁内的钢筋作接地体;单体面积较小的门卫,可通过镀锌扁钢与邻近的仓库接地网连接的方式来满足接地电阻值的设计要求。
2)需要从基础接地预留扁铁提供金属管道进入仓库处的等电位连接用。
3)仓库总配电间及分区(单元)配电设备安装处设直接连通接地网的等电位箱。消防中心设等电位箱。
4)单台发电机组的中心点必须直接接地,在发电机基础旁侧预留镀锌扁钢接地引下线,接线端高出基础20cm。
5)SPD与配电装置的重复接地体必须直接最短距离与基础接地网连接。
6)消防泵房、发电机房、日用油箱及其油管处设置等电位连接,宜采用预埋接地扁钢引下线方式。
7)日用油箱加油管在室外时,应设计防静电接地。
1.4.07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消防控制室设在园区主入口的门卫房内。
2)采用集中式火灾报警系统。
3)消防控制室总接线箱及各单体建筑的进户接线箱应设置SPD并做保护接地。
4)不设置火灾显示盘。
5)设置电气火灾报警系统时,仓库漏电监控点设置在仓库总配电柜的分路出线,漏电监控告警信号直接接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设置独立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平台。
6)每个仓库分区在库区接线箱附近设置独立的DC24V消防电源供电设备,为本库区的消防联动设备提供DC24V消防电源。DC24V消防电源供电设备的供电容量根据负荷的大小确定。
2报警装置的设置
1)仓库设置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或空气采样探测器,安装高度不低于设计净高(单层仓库标准为10.5米);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安装在仓库的两侧山墙,尽量接近屋顶顺坡安装。仓库办公区、物业办公室、设备机房、门卫以及配套综合楼的公共区域设置点式感烟探测器。
2)每个防火分区根据声压级设置火灾声光报警装置,不应与手动报警按钮一对一设置。
3)仓库内设消防广播时,广播音箱吸顶安装。
3消防联动控制
1)消防控制室手动控制时,仓库每个防火分区的全部排烟风机作为一组,统一接受一个控制信号。各台风机的工况状态信号分别通过模块由总线反馈。
2)仓库防火分区不设置补风百叶窗时,坡道卷帘门应接受火灾报警主机联动信号。火灾时,总线启动排烟风机时,联动开启卷帘门利用门洞进行补风。
3)非消防电源切换:在发电机供电时,火灾确认状况下,园区的所有三级负荷全部切除;市电时,如果变压器容量不足,可扩大切非范围(如整栋库),以保障火灾时全部消防设施正常启动。
4系统布线
1)进出单体建筑物的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线路,在室内必须首先承接于消防接线箱,不应直接接至建筑物内的消防设备,消防接线箱均宜明装,箱底距地高度不应低于1.5米。园区消防管线进入消防控制室时先接入消防接线总箱,再接入消防主机,接线箱挂墙明装,安装高度为箱底距地0.5米。
2)消防控制室引至其他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线路,按电源、控制、通信(含报警总线)分为三类,分别采用电源电缆、控制电缆、通信电缆,电源电缆采用2x4mm2电缆,控制、通信线路应尽量合并为大对数电缆,以减少室外穿线管和出入建筑物的穿线管数量。室外布线的线缆选型应满足室外的敷设条件要求。
3)库区内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线路宜敷设在金属线槽内或穿金属管保护沿墙、屋顶、柱明敷设;管线暗敷设时,应避免暗敷在建筑地坪内。
1.4.08网络及电话系统
1电话、网线接入
1)园区不设置统一的通信机房,电话、网络均按外线考虑。库区预埋电话、网络套管,线路由租户自行申请。物业用电话线路敷设到位:门卫房、消防总控制室各设置1门电话,物业楼设置2门。综合楼规模较大时,可设置服务于本建筑的通信终端设备机房。
2)预留电话及网络套管(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联系通讯公司铺设):园区总弱电管网到每个防火分区办公室、物业楼、综合楼采用2根DN50预埋管;园区总弱电管网及从红线外通讯中继柜至园区总弱电管网埋管宜适当增多。
3)仓库办公区的通信进户箱宜设在办公室角落(或楼梯间),箱边设AC220V 10A电源插座用于交换机的供电;一、二楼吊顶内分设过线箱。办公室内电话、网络插座按客户定制要求布置(前期有客户介入时)或由客户入驻后自行布置(无意向客户明确要求时)。
2室外弱电管网
1)通信室外埋管应与火灾自动报警室外线路、视频监控室外线路考虑路由,合并为统一的室外弱电管网系统,共用管沟及手孔井;手孔井应尽量设在绿化带内,分支井应尽量与转角井、进线井共用。室外管网拓扑的构建应同时考虑外线路引入的便捷性和园区内各单体建筑间通信线路相互沟通的便捷性。
2)弱电手孔井应尽量设置在绿化带内,其大小应根据电缆的数量及井的功能设计,边长或直径大于800的电缆井应收口为直径770的圆形井口。
3)园区总弱电管网预埋至园区外的出口,使园区红线外通讯中继柜与各防火分区办公室、物业楼等贯通。各仓库分区采用埋管方式单独进线。
1.4.09园区安保系统
1园区安保系统包括:园区视频监控系统、园区围墙电子围栏系统、园区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
2CCTV视频监控系统
1)CCTV视频监控采用数字式系统:由摄像机、传输分配、控制、图像的处理与显示、存储等部分组成;系统由UPS供电系统供电。
2)CCTV视频监控系统分二阶段实施:施工阶段临时视频监控与运行阶段正式视频监控。施工阶段主控中心设在业主办公室,运行阶段主控中心设在门卫室。
3)施工阶段临时视频监控:在工地四角设4台高速球型摄像机(带云台),全覆盖监控;
4)正式视频监控系统重点监控的摄像头设置位置:a)园区的主次入口各设置2台,分别监控进出人员和车辆以及车牌(宽动态);b)园区公共停车场、自行车棚设置高速球机;c)仓库装卸区对角设置两台台固定摄像机;d)消防通道;e)变电房、发电机房、消防水泵房的出入口设固定摄像机;
5)摄像机由控制中心集中提供电源,摄像机的电源适配器宜靠近设备端相对集中设置。
6)图像的处理:闭路监控系统对所传输的图像信息具有切换、记录、重放、加工和复制等功能。视频切换器可手动和自动编程,将所有视频信号在指定的监视器上进行固定或时序显示,也可以进行图像混合、画面分割、字幕叠加等处理。视频切换器应具有与报警控制器联网的接口,当报警发生时切换出相应部位的摄像机图像,以便分析处理所发生的事故;
7)图像的记录及重放:在监控中心设硬盘录像机,硬盘录像系统支持录像与回放全双工工作,实时和回放画质均为D1高清;录像储存天数应不少于30天。
8)图像的显示:42英寸高清1080P液晶显示器(挂墙安装),1屏用于4画面显示重要监控点,其他屏用于16画面显示普通监控点,显示器数量根据上述显示原则由监控点位需求确定。
2电子围栏监控系统
1)园区周界设置多防区电子围栏监控系统,系统由电子围栏、防区主机、中控主机组成;通信方式采用二总线制;系统由UPS供电系统供电。
2)园区围墙安装水平线距为15cm的6线制电子围栏,100~150米作为一个防区。
3)防区主机的通信线及电源线沿围栏内侧穿管保护埋地暗敷设,直线段间隔45米设置一个400x300x500(LxWxD,单位mm)的手孔井。
3园区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
1)园区的出入口设置进出车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系统由入口道闸、高清摄像机、车辆感应线圈、服务器(与CCTV系统共用)等设备组成。系统由UPS供电系统供电。
2)系统应能对不同型号的车辆的前、后车牌(包括拖车车牌)进行自动识别,自动控制道闸的功能。
3)系统应具备通过互联网与GLP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换的通讯功能。
4安保应急供电系统
1)主门卫设置UPS供电系统作为应急电源,为视频监控系统、电子围栏系统、园区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提供不间断交流电源,系统应能满足1小时的应急供电。基本配置为:AC220V单进单出6kVA UPS主机,自带容量为7200VAh的后备蓄电池组;当应急负荷较大时,相应调整主机及后备蓄电池的容量。
2)次门卫宜设置独立的UPS供电系统,为临近的电子围栏、摄像机、道闸、车辆感应线圈提供不间断交流电源,次门卫UPS供电系统基本配置为:AC220V单进单出3kVA UPS主机,自带容量为3600VAh的后备蓄电池组。
5安保系统的防雷接地
1)进出安保机房的电源线、信号线、控制线均应设置SPD。
2)机房系统采用联合接地,主机设备的工作接地及保护接地均接到机房等电位箱,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1.4.10推荐项(以下内容为可选项,推荐使用,但不强制执行):
1园区视频监控系统的摄像头设置覆盖整个园区,不留明显监控死角。
1.5给排水
1.5.01一般规定
1给水系统包括整个园区消防用水、办公区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库房及其它辅助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室外绿化用水、冲洗用水等;
2消防水源应满足园区室内消火栓、室外消火栓、喷淋系统的水量要求。优先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当市政供水的水量、水压、供水路数不能满足消防规范要求时,应增设消防水池、消防泵来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3园区用水量应根据配置的卫生器具数量或园区人员数量、园区运作时间、绿化面积等情况确定;
4生活用水优先采用市政直接供水,当市政供水的水量、水压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生活水加压供给设备,并优先选用管网叠压式供水设备,当园区所处区域经常性停水时,可采用生活水箱+变频泵组加压供水;
5排水工程包括整个园区的生活污水、杂排水的收集、处理和排放,整个园区的雨水的收集和排放;
6排水系统采用污、废合流,雨、污分流制;
7生活污水的处理与排放应符合项目的《环境评价报告》和当地有关部门的污水排放标准;
8雨水系统设计采用当地的设计暴雨强度,按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
9叉车服务点:100-150平米维修场地,需给排水接入,给水管径DN15,排水管径De75;
10托盘服务点:100-150平米维修场地,需要给排水接入,给水管径DN15,排水管径De75;
11小卖部/便利店:15-60平米(按不同园区大小可再具体确定),需要给排水接入,给水管径DN15,排水管径De75;
12综合展示/其他功能的办公:100平方米(底层门高3.3米),需要给排水接入,给水管径DN15,排水管径De75;
13园区内物业办公楼处公共卫生间内应配套设置淋浴房,并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板设置在物业办公楼屋面;
14倒班楼顶层淋浴热水压力小于5m时,需考虑加压供水;
15沉降地区给排水管道施工详见GLP标准图《3.4.07沉降地区给排水管道施工做法》。
1.5.02室外给水系统
1场区绿化带内按道路单侧设置绿化用给水栓,布置间距原则上≯50米;室外绿化用水单独计量,并在计量水表处设防污隔断阀,浇灌龙头处不再设置真空破坏器,绿化浇灌管道采用通径DN40或者DN50,接末端洒水栓的管道管径取DN25。室外绿化洒水栓详见GLP标准图《3.4.04室外绿化洒水栓》;
2园区给水总管设水表计量外,库区各单元、附属用房的给水,分别设置水表单独计量;室内水表需暗装设置;
3室外给水管线应避免设置在车流集中的道路下方,应优先布置在绿化带内;
4室外给水管埋深应满足冻土线和最小埋深要求,通常行车道路下≮700mm;
5室外生活给水管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绿化浇灌管采用PE管;
6室外埋地钢管的防腐措施,应根据当地土质、地下水等状况确定,不低于“三油两布”标准;
7室外明露给水管应有保温措施,保温材料采用橡塑保温棉或玻璃丝棉管壳,外包铝箔;保温材料厚度根据地区实际确定;
8阀门井、水表井的井体大小应满足日常维修、操作所必要的空间。
主管阀门井内径≮ф600、井盖ф600;
9阀门井采用非粘土砖砌筑,内外水泥砂浆抹面;
10道路面阀门井采用重型铸铁井盖和盖座,其承载能力按《铸铁检查井盖CJT3012-1993》重型井盖要求执行。井盖铸有“普洛斯”中文商号、给水和建造年代标记。
1.5.03室外排水系统
1园区内污水、雨水管网具良好的收集及排放功能,确保园区内道路和停车场不产生积水现象;
2市政排水管的排水接纳能力或河渠的常年水位能有效的接纳园区排出的水量;
3室外排水管线应避免设置在车流集中的道路下方,优先布置在绿化带内;
4室外排水管埋深应满足冻土线和最小埋深要求,通常行车道路下不小于700mm;
5室外排水主管采用环刚度不小于8KN/m2HDPE双壁波纹管;
6污水、雨水埋设出户管采用UPVC排水管。
7园区卸货区雨水排水采用平篦式雨水口,重型铸铁盖板,设于卸货平台侧。当采用地沟排水时,需征得当地物业经理许可,并采用重型铸铁格栅盖板。
园区道路采用立篦式单篦雨水口,重型铸铁井座、井盖。雨水口可以采用非粘土砖砌筑或者预制式混凝土雨水口;
8室外检查井采用非粘土砖砌筑,内外水泥砂浆抹面,井底制作流槽。地面排水井口设置不锈钢网罩,防止垃圾进入主管网形成堵塞;
9检查井体大小应满足日常维修、清理所必要的空间;
1)DN≤400:管底深:≤(D+1000)时,井室大小ф700,井口ф700;
2)DN200~600:管底深:(D+1000~4000)时,井室大小ф1000,井口ф700;
3)DN600~800时:管底深:(D+1000~4000)时,井室大小ф1250,井口ф700;
4)DN>800时:管底深:(D+1000~4000)时,井室大小ф1500,井口ф700。
10道路面检查井、雨水口采用重型铸铁井盖和盖座,其承载能力按《铸铁检查井盖CJT3012-1993》重型井盖要求执行;
11检查井井盖≮ф600,并铸有“普洛斯”中文商号、污水或雨水和建造年代标记。
1.5.04室内给排水系统
1卫生器具基本配置(器具配置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做适当的调整。)
1)办公区卫生间(每层配置)
男子卫生间:大便器1个、小便器2个;
女子卫生间:大便器1个;
公用部位:洗手盆1~2个、洗涤盆1个。
2)办公区卫生间(底层合并配置)
男子卫生间:大便器2个、小便器3个;
女子卫生间:大便器2个;
公用部位:洗手盆1~2个、洗涤盆1个。
3)物业管理楼卫生间
男子卫生间:大便器1个、小便器2个;
女子卫生间:大便器1个;
公用部位:洗手盆1~2个、洗涤盆1个。
4)公用区域卫生间
男子卫生间:大便器3个、小便器5个;
女子卫生间:大便器2个;
公用部位:洗手盆2个、洗涤盆1个。
5)公共区域淋浴房
男淋浴房:2个淋浴器;
女淋浴房:1个淋浴器。
6)门卫卫生间
大便器1个、洗手盆1个。
2卫生器具要求
1)门卫卫生间、物业管理楼卫生间、公用区域卫生间采用蹲式大便器,手动冲洗阀;
2)办公区卫生间采用坐式或蹲式大便器;蹲式采用手动冲洗阀;
3)每个大便器均配置手纸架;
4)小便器采用落地式小便斗,交流电感应式冲洗阀;
5)洗手盆采用台上或台下盆,冷热水给水栓,洗手盆下面的柜子里设电热水器;
6)洗手盆前配置镜子;
7)男女卫生间洗手盆合用时设置一个烘手器,男女卫生间单独设置洗手盆时,分别设置一个烘手器。
3卫生间等处管材及配置要求
1)室内给水管采用PPR管;
2)室内污水管、通气管采用UPVC管;
3)卫生间给水管、排水立管采用暗装配置;通气立管不能穿钢屋面设置;
4)卫生间及洗手盆处设置排水地漏;
5)污水主管设置必要的清扫口;
6)北方地区仓库办公区给水管需在室外绿化内设置泄水阀。
4雨水管
1)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2)雨水量的计算,采用当地的设计暴雨强度;
3)室外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屋面雨水排水管按重现期10年进行设计,屋面内天沟须按重现50年进行溢流设计;
4)内天沟处雨水管、埋设雨水出户管等部位采用UPVC管,外天沟处雨水管采用彩钢板制管,彩钢板管颜色同外墙彩钢板;二层高架平台或汽车坡道雨水排水立管沿混凝土柱敷设时,采用UPVC雨水管。南方地区或雨量丰富地区,采用UPVC立管时,应采用厚壁管。卸货平台雨水出户管详见GLP标准图《3.4.05卸货平台雨水出户管》;
5)屋顶雨水天沟、地面排水沟内集水口应设置不锈钢网罩,以防垃圾进入导致堵塞,立管及过弯处设置必要的清扫口;
6)雨水立管须避开逃生门室外平台,卸货平台区域的雨水立管应设置防撞柱;
7)办公区内落水的雨水立管采用暗装配置;
8)内落水雨水立管应尽力避免布置在办公区楼梯间内、主要出入口等影响通行及美观的地方;
9)钢结构内天沟雨水斗处需设集水盒;
10)当外卸货平台为结构地坪时,雨水立管应与地梁错开。
5排水的局部提升
1)当地下泵房或外部排水管线重力排水无法实施时,应设置排水局部提升系统;
2)排水泵的数量、流量、扬程等由排水量、所需提升高度等因素确定。排水泵应考虑备用,满水应急状况时,备用泵可同时运转;
3)排水泵采用液位自动控制,并可手动控制。
水位设定:低水位-停泵、常水位-启泵、高水位-报警至消防值班室、同时启动备用泵;
4)集水池、地沟等处应设置盖板或护栏,确保通行便利和安全;
5)泵房集水池应设置在检修方便,排水距离短的位置,具体做法参见SPEC标准节点图;
6)无对外装卸货平台的电梯库及电梯基坑需考虑排水设施,具体要求:在每个防火分区的四角均设置DN150的排水地漏;用于电梯基坑排水的集水井有效容积不小于1m3,单台排水泵的流量不小于3L/s,一用一备配置。
1.5.05推荐项(以下内容为可选项,推荐使用,但不强制执行):
1室外给水主管及消防管道采用胶圈电熔双密封聚乙烯复合管。此管材即为钢丝网骨架管道在承插电熔连接的基础上增加了橡胶圈密封。
2排水检查井可采用预制式混凝土形式,但需确保厂家产品质量良好;
3重型车道下的雨水、污水排水管采用内肋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
4在园区内设雨水收集及处理设施,回用水可用于绿化浇灌、洗车及冲厕。
1.6消防
1.6.01一般规定
1仓库消防要求
1)物流建筑储存除可燃液体、棉、麻、丝、毛及其他纺织品、泡沫塑料等物品外的丙类物品。
2)耐火等级:1级
3)防火分区面积:≯6000㎡
4)消防设施: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淋、灭火器、火灾报警系统、机械或自然排烟系统、应急照明系统、紧急疏散标志等。
2办公区域消防要求
1)耐火等级:1级
2)消防设施: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淋、灭火器、火灾报警系统、自然排烟系统、应急照明系统、紧急疏散标志等;
3物业用房、门卫室等消防要求
1)耐火等级:2级
2)消防设施:灭火器、火灾报警、应急照明、紧急疏散标志等。
4设备用房消防要求
1)耐火等级:发电机房、储油间为1级,配电房、控制室、水泵房为2级。
2)消防设施:灭火器、火灾报警系统、应急照明、紧急疏散标志等。
5叉车服务点:100-150平米维修场地(可考虑预留空地后由其搭建半开放式),当现场操作可能会有焊接或切割作业时,需设置手提式灭火器,具体数量按照灭火器设计规范确定。
6建筑各个部位构件的耐火时间要求需要满足2014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物流建筑一级耐火等级要求。具体耐火时间要求如下:
1)库内2层办公室柱:3.0小时钢柱必须采用厚型防火涂料,并应采取有效的防脱落措施
2)库内办公室楼层梁:2.0小时钢梁必须采用厚型防火涂料,并应采取有效的防脱落措施
3)库内混凝土结构柱:3.0小时;单层钢柱:2.5h钢柱必须采用厚型防火涂料,并应采取有效的防脱落措施
4)轻钢结构屋面梁:2.0小时钢梁必须采用厚型防火涂料,并应采取有效的防脱落措施
5)轻钢结构屋面檩条:1.0小时
6)仓库内防火隔墙(含墙内柱、梁):4.0小时
7)办公室与仓库的隔墙:2.5小时
8)办公室楼层结构板:1.5小时
9)办公区内楼梯:1.5小时
1.6.02消防给水
1消防水源采用市政直接供水或设置消防水池;
2当供水方式、供水量和水压无法满足消防要求时,应设必要的蓄水及加压措施;
3消防水池的高、低水位应在水泵控制盘、消防控制室显示并报警;
4消防水池人孔应设置在水池顶部,消防水池及消防水箱的人孔爬梯距离进水浮球阀不应大于0.5m,以便人员检修;
5消防系统增压稳压设备应优先设置在消防泵房内,当与高位消防水箱集中设置时,须设置在消防水箱间内,水箱间内应设地沟排水。消防水箱基础应高出完成面0.5m。屋顶消防水箱间布置详见GLP标准图《3.4.01屋顶消防水箱间布置》;
6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箱应配置磁性远传液位计,该液位计应具有现场直读功能,同时液位信号能传至消防控制室。
1.6.03消防泵房
1消防泵房优先设置成地上式。东北等严寒地区应设置成地下式;北方冬季寒冷地区以及西安、郑州、济南、青岛可设置成半地下式或地下式,其他地区应采用地上式消防泵房;
2消火栓、喷淋系统应设独立的供水泵组;
3每台水泵吸水管应设控制阀、柔性接头,出水管应上设置柔性接头、压力表、止回阀、控制阀、泄压阀、泄水管;
4消防供水总管应设置过压保护装置;不得以安全阀代替泄压阀;
5所有的消防泵应具备远程手动启动、原地手动启动功能;
6喷淋泵、消火栓泵和所有稳压泵应具备自动启泵的功能;
7稳高压系统应具备压力控制、自动启泵的功能;
8所有的消防泵应具备主、备故障自动切换功能;
9设备控制柜应具下列信号显示:供电状况显示、设备运行状况、故障显示;如果有消防水池,则高水位、低水位报警;并将上述各类信号反馈到消防控制主机;
10消防泵房优先考虑紧靠变电所设置;
11消防泵房布局设计应考虑水泵电控设备的安装位置,地下或半地下泵房,水泵电控设备应安装在泵房主入口的平台上;
12电机功率大于30kW的水泵采用星-三角降压启动,施工图设备清单内注明水泵所配电动机应具备适于星-三角降压启动的接线方式,电动机接线盒应有足够的空间满足星-三角降压启动接线的安全要求;
13水泵控制柜由电气专业负责设计,不选用水泵自带控制柜;
14消防水池壁及消防水箱壁应有表示常水位的标识线。
1.6.04室外消防管线
1室外消火栓的布置间距按建筑防火规范和地方相应规程确定,且距离道路路边线不宜小于1.5m。室外消火栓采用防撞型消火栓。北方地区应采用地上干式消火栓及水泵接合器;
2消防水泵接合器的个数按设计流量确定;
接合器布置应相对集中,距取水口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当需靠近仓库设置时,应设置在仓库之间,考虑多栋仓库共用;
3室外消防管线应避免设置在车流集中的道路下方,优先布置在绿化带内;
4室外埋地消防管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当位于重型车道下时,需设大两号的混凝土套管。消防泵房内吸水总管采用无缝钢管,消防泵出水管以及与出水管相连的管道采用加厚型镀锌钢管,卡箍连接,泵房内其他管道采用普通热镀锌钢管(水池补水管、地沟排水管除外,分别采用内衬塑钢管和UPVC排水管);
5室外埋地钢管的防腐措施,应根据当地土质、地下水等状况确定,不低于“三油两布”标准;
6阀门井的井体大小应满足日常维修、操作所必要的空间;
主管阀门检查井内径≮ф600、井盖ф600;
7阀门井采用非粘土砖砌筑,内外水泥砂浆抹面;
8道路面阀门井采用重型铸铁井盖和盖座,其承载能力按《铸铁检查井盖CJT3012-1993》重型井盖要求执行。井盖铸有“普洛斯”中文商号、给水和建造年代标记。
1.6.05室内消火栓系统
1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DN50以上沟槽连接,DN50及以下丝扣连接;
2室内消火栓箱采用组合式消防柜,办公区及倒班楼走廊内消火栓须采用暗装,且宜采用薄型组合式消防柜;
3库区靠墙处消火栓主管靠柱、紧贴梁底标高安装。
库区内部消火栓管设置管底标高不低于最小净高要求;
4消火栓箱的布置不能影响营运通道及货架的布置。库区内部消火栓箱靠柱布置,面板方向与采光带方向平行;
5消火栓箱、立管等部位应有必要的防撞措施;
6消火栓立管应避免布置在办公区楼梯间、主要出入口等影响通行及美观的地方;
7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消防部门要求,确定室内消火栓系统的形式。采用干式消火栓系统时,应设电控阀的旁通管,电控阀前设压力表,泄水管直接排至室外雨水系统。电控阀以下,冰冻线以上进户管段采用电伴热保温;
8室内消防管道支吊架详见GLP标准图《3.4.06消防管道支吊架》。
1.6.06自动喷淋系统
1湿式喷淋系统,采用格栅状管网布置;预作用喷淋系统,采用环状或格栅状管网布置,并考虑系统放水、防冻措施;
2库区按仓库危险等级Ⅱ级,采用快速响应早期抑制洒水喷头(ESFR);
3室内喷淋给水管DN50以上沟槽连接,DN50及以下丝扣连接;
4库区沿墙四周喷淋主管线靠柱、紧贴梁底标高安装;
库区内部喷淋配水支管应紧贴屋面布置,确保不低于净空高度要求;
5喷淋头的布置应避开采光带、排风/排烟口;喷头布置参照GLP建设标准规范--配套图集3.4.02.01 GLP Design-PL仓库喷头布置;
6喷淋末端试水排水、管道泄水等应直接排至室外,或排至报警阀处地漏或预埋排水管道处,不能影响办公区、库区正常使用;
7报警阀的位置:报警阀首选按照防火分区分开设计,如需采用集中式设计,需得到HQ设计部和地区项目部一起同意。报警阀间的布置详见详见GLP标准图《3.4.03仓库报警阀间》;
1)报警阀集中设置时,需选择距离泵房最近的办公区内设置报警阀室,并在山墙处设置检修门;
2)报警阀分开设置时,报警阀需设置在各单元办公区背后;
8喷淋立管应避免布置在办公区楼梯间、主要出入口等影响通行及美观的地方;
9进水引入管、配水干管应做红色或红色环圈标志并注明水流方向;
10K200喷头短立管采用DN50管径;K360喷头短立管采用DN65。仓库喷头布置详见GLP标准图《3.4.02仓库喷头布置》;
11如果当地消防部门要求柴油发电机房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应优先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
12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消防部门要求,确定室内喷淋系统的形式。采用预作用喷淋系统时,报警阀以下,冰冻线以上进户管段采用电伴热保温。
1.6.07灭火器
1仓库按照中危险A类火灾进行设计,采用MF/ABC3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2变电所、柴油发电机房按照中危险E类火灾进行设计,采用MF/ABC4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3燃气锅炉房按照中危险C类火灾进行设计,采用MF/ABC4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4每个组合式消防柜内配置两具手提式灭火器,超出消防柜内灭火器保护半径的区域,设置单独的灭火器箱,每个灭火器箱内配置两具手提式灭火器。
1.7暖通
1.7.01通风系统
1仓库通风(仅适用于单层库)
1)通风方式:机械排风,自然补风(库门)。库区需要机械排烟时,应采用机械排风兼排烟方式。
2)换气次数:2次/小时(上海或其他地区,当允许采用自然排烟时,换气按1次/小时)
3)设备选型:
a采用屋顶风机,轴流式或离心式(带金属网罩)。
b优先采用风量30000~50000m3/h、转速≤960rpm、噪音≤75db、功率≤3kW的风机,其中重量不得大于300kg。
c每个防火分区(6000m2为基准)风机总台数≤4台(排风)。
d采暖区风机配置保温密闭阀。
4)安装方式:
a屋面均布,行、列保持一致,避开采光带及库内喷头
b风机作用半径15~25米,屋顶风机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5.02.02 GLP-Design-HV屋顶风机安装》。
5)控制方式:按组控制,每组≤3台风机
2顶层仓库通风(仅适用于多层库)
1)通风方式:机械排风,自然补风(库门)。库区需要机械排烟时,应采用机械排风兼排烟方式。
2)换气次数:2次/小时(上海或其他地区,当允许采用自然排烟时,换气按1次/小时)
3)设备选型:
a采用屋顶风机,轴流式或离心式(带金属网罩)。
b优先采用风量30000~50000m3/h、转速≤960rpm、噪音≤75db、功率≤3kW的风机,其中重量不得大于300kg。
c每个防火分区(4800m2为基准)风机总台数≤4台(排风)。
d采暖区风机配置保温密闭阀。
4)安装方式:
a屋面均布,行、列保持一致,避开采光带及库内喷头。
b风机作用半径15~25米,屋顶风机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5.02.02 GLP-Design-HV屋顶风机安装》。
5)控制方式:按组控制,每组≤3台风机
3其他各层仓库通风(仅适用于多层库)
1)通风方式:机械排风,自然补风(库门)。库区需要机械排烟时,应采用机械排风兼排烟方式。
2)换气次数:2次/小时
3)设备选型:
a方案一:双速混流风机或离心风机,高速排烟,低速排风。风量≤80000m3/h,低速噪声≤75db。
b方案二:混流风机或离心风机,2台同型号并联为1组。风量≤50000m3/h,噪声≤75db。
c每个防火分区(4800m2为基准)风机总台数≤4台(双速风机)、≤6台(3组单速风机)。
d可根据平时运行的风机用电量及风管数量作为方案确定原则。
e采暖区风机配置保温密闭阀。
4)安装方式:
a风机及风管采用吊装,沿柱距居中布置。风管采用镀锌铁皮风管,风机吊装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5.02.04 GLP-Design-HV风机吊装》。
b每个防火分区的风管数量≤3列或行,尺寸≤2500x500(特殊情况除外),排烟风速≤18米/秒。
c风口间距10~15米。
5)控制方式:单台就地控制。
4办公区通风
1)通风方式:门、窗自然通风。
2)通风面积:外窗面积按各地防排烟规范要求执行,取下限指标计算。
5卫生间通风
1)通风方式:机械排风,自然补风(门、窗)。
2)换气次数:10~15次/小时
3)设备选型:
a有吊顶时:选用吊顶换气扇或离心管道风机,无吊顶时:选用窗式换气扇。
b优先采用风量≤1000m3/h、噪音≤45db、电压220V的风机。
c每个卫生间1台风机,男女分设。
d采暖区风机配置保温密闭阀。
4)安装方式:
a有吊顶时:室内吊装,采用镀锌铁皮风管,铝合金防雨百叶,风口位于蹲位上部。
b无吊顶时:外墙上安装窗式换气扇,带防雨罩,自垂百叶。
c同层外墙排出。
5)控制方式:单台就地控制
6发电机房通风
1)通风方式:
a平时排风:机械排风,自然补风(防雨百叶)。
b运行排风:机械排风,自然补风(防雨百叶)。
2)换气次数:
a平时排风:10次/小时。
b运行排风:按发电机组散热要求计算,或按设备样本数据。
c平时、运行补风:合用防雨百叶,按运行工况设计,面风速≤2.5m/s,通风率30~45%。
3)设备选型:
a平时排风选用轴流风机、混流风机,运行排风的风机由发电机组自带。
b平时排风:噪音≤75db、电压380V的风机。
c采暖区风机配置保温密闭阀。
4)安装方式:
a无对流条件且机房净深大于12米:室内吊装,采用镀锌铁皮风管,铝合金防雨百叶,风机吊装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5.02.04 GLP-Design-HV风机吊装》。
b有对流条件:墙上安装,带防雨罩,自垂百叶,墙式风机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5.02.01 GLP-Design-HV墙式风机安装》。
c发电机排烟管道、消声器应采取绝热措施;排烟出口高出机房外墙1.5米,并采取防雨措施。
5)控制方式:单台就地控制
7日用油箱间通风
1)通风方式:机械排风,自然补风(门、窗、防雨百叶)。
2)换气次数:平时排风:≥5次/小时。
3)设备选型:
a选用轴流风机、混流风机,防爆型。
b优先选用噪音≤70db、电压380V的风机。
c采暖区风机配置保温密闭阀。
4)安装方式:
a优先采用墙上安装,带防雨罩,自垂百叶,墙式风机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5.02.01 GLP-Design-HV墙式风机安装》。
b室内吊装,采用镀锌铁皮风管,铝合金防雨百叶,风机吊装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5.02.04 GLP-Design-HV风机吊装》。
5)控制方式:单台就地控制
8变、配电间通风
1)通风方式:机械排风,自然补风(防雨百叶)。
2)换气次数:
a变电所:按设备发热量计算。
b配电间:5次/小时。
3)设备选型:
a选用轴流风机、混流风机。
b噪音≤75db、电压380V的风机。
c采暖区风机配置保温密闭阀。
4)安装方式:
a无对流条件:室内吊装,采用镀锌铁皮风管,铝合金防雨百叶,风机吊装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5.02.04 GLP-Design-HV风机吊装》。
b有对流条件:墙上安装,带防雨罩,自垂百叶,墙式风机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5.02.01 GLP-Design-HV墙式风机安装》。
c变电所内变压器最不利散热区域需设置排风口。
5)控制方式:单台就地控制
9消防、给水泵房通风
1)通风方式:机械排风,自然补风(防雨百叶)。
2)除湿方式:地下室水泵房预留2~3个家用移动式除湿机的电源插座,220V单相电,凝水排至水泵房内排水沟。
3)换气次数:6次/小时。
4)设备选型:
a选用轴流风机、混流风机。
b噪音≤75db、电压380V的风机。
c采暖区风机配置保温密闭阀。
5)安装方式:
a无对流条件且机房净深大于12米:室内吊装,采用镀锌铁皮风管,铝合金防雨百叶,风机吊装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5.02.04 GLP-Design-HV风机吊装》。
b有对流条件:墙上安装,带防雨罩,自垂百叶,墙式风机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5.02.01 GLP-Design-HV墙式风机安装》。
c地下、半地下式泵房:排风口需位于底部,气流死角处。
6)控制方式:单台就地控制
10所有外墙百叶均应考虑防雨、防虫措施,铝合金材质,颜色与立面一致,通风率30~45%,厂家定制产品,不得总包现场制作。
11屋顶风机出口考虑防鸟措施;屋顶风机洞口泛水高度≥0.3m。
12室内、外气流组织设计时应避免送、排风短路。
13设备房底部补风百叶高度需统一,离室外地坪0.4~0.5m。
14屋顶风机应自带电源接线盒,电源接线盒位置应方便电源线自室内接入(不穿越屋面)。
15各类风机品牌按集团采购目录
1.7.02防烟系统
1封闭楼梯间防烟
1)防烟方式:自然排烟。
2)通风面积:按各地防排烟规范要求执行。取下限指标计算。
2前室、合用前室防烟
1)防烟方式:自然排烟。
2)通风面积:按各地防排烟规范要求执行。取下限指标计算。
1.7.03排烟系统
1总则
1)根据国家、地方相关规范、规程,综合考虑屋面易熔采光带、可开启式高窗、屋面自动排烟窗、机械排烟等排烟方式进行排烟系统的选择。
2)在不违反规范前提下,排烟系统应安全、经济、管理方便。
3)优化建筑平面,规避机械排烟系统的出现。
2仓库排烟(仅适用于单层库)
1)排烟方式:
a自然排烟,自然补风(叉车坡道的电动提升门,消防电控制)。
b机械排烟兼排风,自然补风(叉车坡道的电动提升门,消防电控制)。
2)排烟量:自然、机械排烟量:按各地防排烟规范要求执行,取下限指标计算。
3)设备选型:
a采用排烟型屋顶风机,轴流式或离心式(带金属网罩)。
b优先采用风量30000~50000m3/h、转速≤960rpm、噪音≤75db、功率≤3kW的风机,其中重量不得大于300kg。
c每个防火分区(6000m2为基准)风机总台数≤10台;(4800m2为基准)风机总台数≤8台。
e采暖区风机配置保温密闭阀。
4)安装方式:
a采用排烟型屋顶风机,轴流式或离心式(带金属网罩)。
b风机作用半径15~25米,屋顶风机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5.02.02 GLP-Design-HV屋顶风机安装》。
5)控制方式:按组控制,每组≤3台风机,纳入消防控制系统,并按当地规范要求控制
3顶层仓库排烟(仅适用于多层库)
1)排烟方式:
a自然排烟,自然补风(叉车坡道的电动提升门,消防电控制)。
b机械排烟兼排风,自然补风(叉车坡道的电动提升门,消防电控制)。
2)排烟量:自然、机械排烟量:按各地防排烟规范要求执行,取下限指标计算。
3)设备选型:
a采用排烟型屋顶风机,轴流式或离心式(带金属网罩)。
b优先采用风量30000~50000m3/h、转速≤960rpm、噪音≤75db、功率≤3kW的风机,其中重量不得大于300kg。
c每个防火分区(4800m2为基准)风机总台数≤8台。
d采暖区风机配置保温密闭阀。
4)安装方式:
a采用排烟型屋顶风机,轴流式或离心式(带金属网罩)。
b风机作用半径15~25米,屋顶风机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5.02.02 GLP-Design-HV屋顶风机安装》。
5)控制方式:按组控制,每组≤3台风机,纳入消防控制系统,并按当地规范要求控制。
4其他各层仓库排烟(仅适用于多层库)
1)排烟方式:机械排烟兼排风,自然补风(叉车坡道的电动提升门,消防电控制)。
2)排烟量:自然、机械排烟量:按各地防排烟规范要求执行,取下限指标计算。
3)设备选型:
a方案一:双速混流风机或离心风机,高速排烟,低速排风。风量≤80000m3/h,低速噪声≤75db。
b方案二:混流风机或离心风机,2台同型号并联为1组。风量≤50000m3/h,噪声≤75db。
c每个防火分区(4800m2为基准)风机总台数≤4台(双速风机)、≤6台(3组单速风机)。
d可根据平时运行的风机用电量及风管数量作为方案确定原则。
e采暖区风机配置保温密闭阀。
4)安装方式:
a风机及风管采用吊装,沿柱距居中布置。风管采用镀锌铁皮风管,风机吊装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5.02.04 GLP-Design-HV风机吊装》。
b每个防火分区的风管数量≤3列或行,尺寸≤2500x500(特殊情况除外),排烟风速≤18米/秒。
c风口间距10~15米。
5)控制方式:单台就地控制。纳入消防控制系统。
5办公区排烟
1)排烟方式:自然排烟。
2)通风面积:外窗面积按各地防排烟规范要求执行,取下限指标计算。
6其他区域排烟
1)排烟方式:自然排烟。
2)通风面积:外窗面积按各地防排烟规范要求执行,取下限指标计算。
7兼用于通风的风机,换气状态下,运转噪音≤75db。
8屋顶排烟风机不设置280度排烟防火阀,参《关于屋顶风机防火阀安装问题的复函》公津建字【2008】33号文。
9屋顶风机出口考虑防鸟措施;屋顶风机洞口泛水高度≥0.3m。
10屋顶排烟风机应自带电源接线盒,电源接线盒位置应方便电源线自室内接入(不穿越屋面)。
11各类消防风机品牌按集团采购目录
1.7.04空调系统
1库区办公空调(设计到位,空调不采购)
1)采用一拖一分体式空调或一拖多多联式空调,每层设置2~4台空调外机。室内机可为柜式或吊顶嵌入式机组。
2)山墙侧办公区的室外机安装在空调小室,中间办公区采用空调小室或月台下预埋套管的方式。空调小室由建筑统一设置竖向百叶,百叶通风率>60%。空调小室还需设置人员进出的小门。空调小室尺寸>1500x500。
3)L型预埋套管采用DN125,入户套管位置应当靠墙、靠柱,不影响室内布置,库区办公空调套管做法详见GLP标准图《3.5.01.01 GLP-Design-HV库区办公空调套管》。
4)空调冷媒管不影响外立面效果,采取合理遮蔽措施。
2附属建筑空调(设计到位,空调不采购)
1)综合楼、服务中心
a采用一拖一分体式空调或一拖多多联式空调,合理考虑空调外机位置,采取有效遮蔽措施,避免影响建筑立面。
b需考虑冷媒管道留洞、外墙留洞及冷凝水排放点。
c不设集中式空调新风系统。
2)宿舍楼
a采用一拖一分体式空调及一拖多多联式空调。考虑分体空调外机安装位置,空调外机板尺寸≥1200x400mm,多联空调安装在屋面或1层绿化带内。
c需考虑冷媒管道留洞、外墙留洞及冷凝水排放点。
d不设集中式空调新风系统。
3物业用房空调(设计到位)
1)变电所:选用分体壁挂式空调(单冷型),按设备发热量选型,外机置于屋面或绿化带内。
2)管理用房:选用分体壁挂式空调(单冷型),按设备发热量选型,外机置于屋面或绿化带内。
3)消控室:选用分体壁挂式空调(冷暖型),外机置于屋面。
4)门卫:选用分体壁挂式空调(冷暖型),外机置于屋面。
1.7.05热水采暖系统(仅适合北方地区)
1总则
1)严寒、寒冷地区,且冬季库内温度过低,影响租户使用,设备使用,园区需设置集中式热水采暖系统。
2)热水采暖系统方案选择原则:系统可靠,投资节省,能耗节省,维护方便,管理简单。
3)部分寒冷地区无热水采暖条件时,应当选用蓄热型电热采暖装置,对水箱间,水泵房等进行冬季防冻。
2采暖设置区域
1)库区:室内采暖温度:≥5℃。
2)办公:室内采暖温度:18℃。
3)卫生间:室内采暖温度:15℃。
4)水泵房、水箱间:室内采暖温度:5℃。
5)其他舒适性区域:室内采暖温度:18℃。(宿舍,物业管理用房,门卫等)
3热源选择
1)市政热网:优先采用,园区设置二次热交换站,二次热网供回水温度按当地一次热网实际温度调整。
2)热水锅炉:园区设置锅炉房,园区供回水温度75/50℃。
3)其他:热源选择需进行技术性及经济性综合比较,供暖日按120天计算,24小时连续运行。
4热源设备及配套设备
1)市政热网:
a选用2套成品热交换机组,单套制热量大于园区总热负荷的65%。
b成品热交换机组集成1组板式换热器,2台供水泵,2台补水泵,1台闭式定压罐及自控模组。
2)热水锅炉:
a优先选用燃气热水真空锅炉,≤3台,优先采用2台,单台制热量大于园区总热负荷的60%。
b设备自带自控模组,安全保护模组。
c优先选用立式离心管道泵,N+1配置,1台备用,水泵效率≥75%。
3)配套设备:
a系统采用闭式气压罐定压,配置真空脱气设备、除氧设备。
b根据项目当地水质,确定是否采用软水设备,系统水质PH值需符合规范要求。
c燃气锅炉房需设置专用的燃气表间,并设置足够面积的外墙通风百叶。
d燃气锅炉房设置专用工具间及控制室,控制室设置分体空调。
e燃气锅炉房设置补风(机械或自然)及机械排风兼事故排风系统,同时设置锅炉专用烟气系统。
f二次热交换站设置专用工具间。
g二次热交换站设置自然补风及机械排风系统,换气次数按6次/小时计算。
5园区热网
1)采用枝状热网,异程式。
2)热网采用无补偿直埋敷设,管道采用成品预制保温管。保温材料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层抗压强度≥0.2MPA,外保护套管为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套管。
3)库区按防火分区设置热力入口。
4)附属建筑按热力半径≤50米设置热力入口。
5)室内管道流速≥0.5米/s,沿程阻力损失150~200Pa/米。
6)直埋管道穿越检查井壁或建筑物外墙时,设置防水套管。保温外壳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小于100mm。室外检查井采用混凝土浇注。
7)管道固定支墩采用钢筋混凝土,波纹膨胀节采用直埋式。管道阀门采用钢制阀门,≥DN80采用蝶阀,<DN80采用蝶阀或截止阀,允许工作温度≥95℃,允许工作压力≥1.2MPA。
6采暖末端
1)库区:
a方案一:2/3热负荷选用暖风机顶部吊装(货道上空下送),1/3热负荷四周底部设散热片(推荐)。
b方案二:2/3热负荷选用暖风机侧墙安装(沿货道直送),1/3热负荷四周底部设置散热片。
c方案三:全热负荷四周底部设置散热片,内墙侧散热片片数减半。
d库区采暖管道采用同程式,上供上回式布置。散热片采用铸铁式。
2)库区办公:散热片系统,上供中回,双管制、同程式系统。散热片采用铝制或钢制。
3)综合楼:散热片系统,上供中回,双管制、同程式系统,热力半径小于50米。散热片采用铝制或钢制。
4)服务中心:散热片系统,上供中回,双管制、同程式系统,热力半径小于50米。散热片采用铝制或钢制。
5)宿舍楼:散热片系统,上供中回,双管制、同程式系统,热力半径小于50米。散热片采用铝制或钢制。
6)门卫:散热片系统,上供上回,水平单管串联系统,水平串联不超6组散热片。散热片采用铝制或钢制。
7)水泵房:散热片系统,上供上回,水平单管串联系统,水平串联不超6组散热片。散热片采用铸铁式。
8)水箱间:
a方案一:散热片系统,上供上回,水平单管串联系统,水平串联不超6组散热片。采用铸铁式。
b方案二:采用蓄热型电散热片采暖系统。
9)锅炉房:散热片系统,上供上回,水平单管串联系统,水平串联不超6组散热片。散热片采用铸铁式。
10)在管道系统中,管段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应分别设置必要的泄水点或排气点。泄水、排气管径DN25、泄水点应设置在检查井内。
11)采暖干管敷设坡度为0.003。
12)室内管道流速≥0.25米/s,沿程阻力损失60~100Pa/米。
13)室内采暖管≤DN100采用镀锌钢管,丝扣或法兰连接,>DN100采用无缝钢管,焊接。管道及附件除锈后刷防锈漆两道,不保温管道再刷调和漆两道。
14)吊顶内及穿过非采暖部位的管道需作保温,保温材料采用带铝箔超细玻璃棉管壳,DN≤40保温厚度为30mm,DN≥50保温厚度为40mm。
1.7.06推荐项(以下内容为可选项,推荐使用,但不强制执行):
1通风设备选用合资或进口品牌,同等工况下,实际风量,运行功耗有明显提升,噪声降低,设备用料上乘。
2库区办公空调设计到位,安装到位,空调设备选用合资或进口品牌。
3库区办公考虑新风换气设备的安装预留条件。
4新建园区为考虑今后冷库改造,可在一次设计施工阶段,先行考虑库区改建冷库的基本条件,如地坪保温处理,地坪预埋通风管道,预留电力增容空间,结构考虑设备吊载等措施,减少今后不必要的改建工程量。

Claims (7)

1.一种物流园区,包括仓库、行车坡道、高架平台、物业办公楼、服务中心、门卫房、泵房、箱式变电站(配电房)、自行车及助动车棚、绿化、道路、停车场及公共卫生间、垃圾房及综合楼;
园区内设置一个永久水准基准点,为四等永久水准点,采用混凝土制成标石,标石顶部嵌有半球形金属标志,球形的顶面标志该点的高程;
园区内的装卸货区及货车回转区域的要求是:
对于常用40ft集卡,单边装卸货的最小要求是30m,
对于常用40ft集卡,装卸货场地两端仓库外墙到外墙的距离、即面对面的装卸场地宽度不小于54m,
地面装卸货区场地坡度向装卸货平台方向倾斜;
园区地面道路规划要求是:
园区入口处的室外场地道路标高原则上不低于周边市政道路中心标高0.2m,并满足当地规划要求,避免周边雨水倒灌进园区,在满足场地排水的前提下,整个场地的填方量与挖方量尽量一致,土方基本平衡,
集装箱卡车车道是直行单行道6.0m,直行双行道9.0m,转弯处道路局部加宽,40ft集装箱卡车长度为15m,转弯半径须保证至少15m,
消防车道是直行宜为4.5m宽,消防车道须环通,消防车转弯半径须保证至少9m,园区小车停车位规划数量不足时,将4.5m宽消防车道拓宽至6m,拓宽路面平时用作侧停小车位,
仓库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其宽度不应小于6m;消防车道与仓库的距离不应小于5m,且不应大于15m,
室外道路坡度不大于6%;园区入口处不大于1.5%,
室外叉车坡道坡度不大于10%,
多层库行车坡道规划要求包括:
行车坡道按建筑形式分为直坡式和盘旋式,两层库设置为直坡式,两层以上设置为盘旋式,坡道转弯半径内径不小于18m,坡道转弯处外圈车道局部扩宽,坡道转弯后与2层装卸货场地连接的直行高架车道宽度不小于15m,
行车坡道按车流情况分为上下行单向坡道和上下行双向坡道;单向坡道净宽不小于7.5m,双向坡道净宽不小于10.5m,
行车坡道纵向坡度取6%至8%,直行段不大于8%,转弯处不大于6%,行车坡道的道路横坡向内圈找坡,行车坡道面向园区外侧的道路混凝土挡墙宜设置弧形花池;
地面道路、装卸货区域和货车停车场设计要求包括:
地面道路、装卸货区域、货车停车场区域采用混凝土硬化,设置胀缝、缩缝;并应不积水,不起砂,无超出规范要求及影响正常运行的裂缝及沉降,
道路场地的做法包括:
建筑地坪面层采用商品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30、厚度不小于200mm;面层内严禁掺入石粉等不良添加物,泵送混凝土中可适当添加粉煤灰、掺量控制在11%以内,直接投料的混凝土中不允许添加粉煤灰,
地坪面层至少配有单层双向Φ8@150的防裂钢筋(成本许可时,可选用钢纤维替代防裂钢筋),
地坪的垫层基层优先参考当地做法,若当地无特殊做法,可将垫层基层合并设置为厚度不小于400mm的水稳层(水泥掺量不少于6%),
地坪下回填土的要求包括:
回填前须去除原有的有机土、腐质土、垃圾土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土层,
地坪下回填土的选用不得使用超湿土(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2%)、冻土、膨胀土和有机物含量大于5%的土,回填材料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须分层压实,分层厚度200-300mm,
地坪下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重型击实试验值0.95,
地面道路(消防通道除外)、装卸货区域、货车停车场应可以承受40ft集装箱车辆的碾压,地面做法根据场地地质条件计算确定;装卸货区场地要求不出现不均匀沉降,绝对沉降量控制在100mm以内,
寒冷地区采用行车道沥青路面与装卸货区混凝土路面相结合的方式,室外路面混凝土应采用防冻型混凝土,混凝土的标号不低于C40,掺入引气剂的混凝土含气量控制为5%的体积占比,
消防通道混凝土路面取消防裂钢筋;
园区道路场地的管道检查井周边设置隔离缝应设置为八边形或圆形,不能采用方形切缝,隔离缝范围内路面应二次浇筑,园区道路转弯处分缝应垂直于路边,避免锐角切缝,为控制裂缝的产生、调整缩缝或纵缝的间距,保证单个板块的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且道路设置缩缝和胀缝,纵缝中设置拉杆,伸缝中设置传力杆,
在铺筑的路面和景观区域之间的设置路缘石或路缘石加排水沟;在货车停放区设置300mm高的重型路缘石,在其它区域设置150mm高的路缘石,
多层库行车坡道设计要求包括:
行车坡道与主体建筑物设缝脱开,行车坡道的最终沉降量需与主体结构匹配,集卡行车坡道道路与主体建筑连接的变形缝设置位置应从主体建筑外挑500mm再设置,
行车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充分考虑温度作用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行车坡道的两侧需设置钢筋混凝土挡板,挡板高度不应小于1.1m,
常规行车坡道应可以承受40ft集装箱车辆的碾压;坡道面层做法应根据计算确定;
行车坡道的道路路面采用结构板一次成型随抹随光,其表面设置集卡行车的防滑措施,
坡道采用沥青混凝土铺装面层时,厚度不小于70mm,
行车坡道下设有设备用房建筑物时,设备辅助用房应单独另行设置混凝土防水屋顶,不应直接将坡道结构板作为其下部设备辅助用房的屋顶,
行车坡道柱采用圆形断面,
多层库高架装卸货区设计要求包括:
在高架装卸货区的下部有库区的情况下,高架装卸货区路面面层采用混凝土面层铺装,厚度(不含整平层和垫层)不小于160mm,混凝土强度为C40,内配单层双向钢筋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大于100mm,铺装面层与结构楼板之间还需设置防水层,
高架装卸货区下部无库区的情况下,参照行车坡道的路面做法采用结构板一次成型随抹随光,表面设置集卡行车的防滑措施,
高架装卸货平台应设置不少于一个供货车司机使用的公共卫生间,
园区内仓库总面积每5万平方米或者每两栋库设一处独立公共卫生间,且每处公共卫生间的洁具数量至少满足如下要求:
男子卫生间:大便器3个、小便器5个;女子卫生间:大便器2个;公用部位:洗手盆2个、洗涤盆1个,
在温暖地区临近门卫或者物业管理用房的公共卫生间设置男女各1~2个淋浴隔间,淋浴热水采用专用的屋顶太阳能热水器供应,
所有园区道路交通及停车场标识设置均应符合当地交通法规,每个路边消火栓前的路缘石应涂成红色,园区交通设施包括,消防车通道、交通管理和控制标志、减速带、设置成品铸铁减速带、禁止通行标志、限速标志、园区交通指示牌、道路转角处设转角镜,
园区大门与园区外部交通的设计要求包括:
直接与外部交通干道相通,入口宽度不小于12m,入口转弯半径不小于15m,
园区主入口大门采用不锈钢无轨电动伸缩门,门高1.2m,宽不小于12m,单向,具有手动电动双重控制功能,且配置有警示灯等;外加两个电动道杆,控制立柱分设在入口道路两侧,其底部应设置150高混凝土基座;并单独设置供员工通行的1.8m宽的行人门,且人行通道上不能设置台阶以便于电动车通行,人行通道的前后均应设置人行铺地至室外道路,
园区出入口处设置企业LOGO墙,
入口处设置指示牌,标示园区总平面布置及客户分布图,
园区交通流线图,需含货运、消防、人流三条流线,且在人员与卡车交汇处应设置人行横道线以及减速带,在人员经常行进的路线上宜在到路边设置约1.2m宽的人行通道区域,并在人行通道区域设置地面警示划线以及固定的隔离防撞桩与车行通道隔开,
对于围墙与护栏,
整个物流园区周边设置围墙,确保围墙与护栏的稳定性、安全性及耐久性,能有效保护园区,
围墙做法一是:围墙为2m高带混凝土/砖立柱的镂空围栏,柱墩中心间距为15m,柱墩上方指定位置喷涂LOGO;柱间围墙底部为200mm高的砌体/混凝土坎墙,上方为热浸镀锌钢管栅栏、栅栏的颜色采用深灰,
围墙做法二是:围墙为2m高带热浸镀锌钢管立柱的镂空围栏,钢管立柱中心间距为2.5m,围栏底部为300mm高的砌体/混凝土砍墙,上方为热浸镀锌钢管立柱、栅栏颜色采用深灰,每隔17.5m设置一根普洛斯企业绿色钢管立柱,同时每隔17.5m在栅栏中间位置设置一处LOGO金属铭牌,
对于绿化,
园区出入口位置的门卫和LOGO墙前方须设置绿化、喷泉水池景观,
仓库角部办公区靠近其出入口台阶附近宜设置绿化景观花池,角部办公区外的室外道路与相邻装卸货场地之间设置绿化或者花池,
仓库周边除道路及停车场以外所有未使用区域设置绿化,
满足当地规划及绿化要求并根据当地绿化管理部门要求确定植物品种;景观简洁、精炼;配置易维护的果树、景观树、灌木、草地或植被以及配套景观的堆石,
以草坪为主,按绿化总面积的10%种植花卉、10%种植中小乔木;花卉树木需适合当地生长、存活率高,树的株距不超过5m,树干的直径不小于6cm,同一类的树种高度、大小须接近,误差不应大于5%,绿地坡度大于30%,草坪的草皮须相互搭接、铺砌紧密,
种植土要求PH值为5.5-7.5的土壤,疏松、不含建筑和生活垃圾;种植土深度要求:草坪大于30cm,花卉大于50cm,乔木大于80cm,
结合总图和景观在合适的地点设置休息亭/吸烟亭,条件许可时设置篮球运动场地、水池,对于停车场,
卡车停放:每个车位为3.5mx15m;2辆40ft卡车位每防火分区,
小型车辆停放:每个车位为3mx5m;2辆小车位每防火分区;设置在仓库办公区前,
停车标识线150mm宽,采用鲜明的黄色涂料,黏附性强,易于清洗,
对于自行车及助动车棚:
车棚按园区每5万平米或者两栋物流仓库设置一处非机动车停车棚,停车位数量按照3辆/千平方米设置,车棚设置单层轻钢灰色阳光板顶,车棚的应设置供电瓶车充电的防水电源插座,插座间距不应超过2m,且架空设置,
对于吸烟亭及垃圾房:
垃圾房应设置在园区隐蔽处,并单独设置,园区内仓库总面积每5万平方米或者每两栋库设一处垃圾房,吸烟亭的位置设置在每个装卸货场地尽端以及集卡停车位附近,
对于综合楼:
分别设置通往园区内外的两个出入口,配置人行步道,配置专用的自行车、小车停车位,周围以绿化或围栏与仓库区域隔离,
配套水电设施要求包括:
对于供电系统,
园区供电采用一路10kV/20kV中压供电,电源引自市政电网,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经济上合理时,选双回路10kV/20kV中压市政供电,
柴油发电机组最低保证容量取一次火灾所使用的消防设备的最大负荷;非消防状态下,兼顾重要负荷的供电,
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办公区域100%照明、100%电脑插座及30%仓库区的负荷供电,对于供水系统,
生活给水优先采用市政直接供水,当供水方式、供水量和水压无法满足生活用水要求时,应设必要的蓄水及加压措施,
对于排水系统,园区卸货区雨水排水采用平篦式雨水口,重型铸铁盖板,设于卸货平台侧,当采用地沟排水时,采用重型铸铁格栅盖板,园区道路采用立篦式单篦雨水口,重型铸铁井座、井盖,雨水口采用非粘土砖砌筑或者预制式混凝土雨水口,室外雨、污水管线应避免走在车行线下;所有室外雨、污水井盖均为铸铁制造,在车行线上布置承重型铸铁井盖,
设有电缆沟时,应考虑沟内排水,设排水管排至附近雨水检查井,
对于园区消防系统,
室外消火栓位置在绿化带内,且距离路边线不宜小于1.5m,设在路面上的消火栓应设置防撞措施,
对于电话和宽带网络系统,预埋从地界线至相应建筑物的地下通信管道,
安保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周界电子围栏监控系统和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
2.一种物流园区建筑,包括仓库,
仓库的规范是,
单层物流建筑主体采用轻型钢结构;
多层物流建筑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顶层屋盖宜采用轻钢屋面系统,
其中的防火要求包括,单层物流建筑单体占地面积不大于24,000m2,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6,000m2,多层物流建筑单体占地面积不大于19,200m2,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4,800m2
单层库柱距11.4-12m,跨度宜为20-29m,多层库底层钢筋混凝土柱距11.4-12m;顶层柱跨度按抽柱考虑,
单层库梁底净高10.5m,多层库一层梁底净高9m、二层梁底净高9m。建筑总高控制在24m以内,单层库和多层库的顶层仓库四周墙边管线低于梁底不超过500mm,仓库的内部高度设计应该保证内部货架布置,
库内地坪标高比室外装卸货区场地标高高1.3m,
仓库地面要求包括,
首层地坪要求,包括承重为30kN/m2,绝对沉降量控制在100mm以内,地坪表层采用液体渗透固化剂或非金属硬化剂处理,以确保地坪能够承受叉车荷载和行驶产生的摩擦,使用后不起尘,
地坪的做法步骤包括,
建筑地坪面层采用商品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30、厚度不小于180mm;面层内严禁掺入石粉等不良添加物,泵送混凝土中添加粉煤灰、掺量控制在11%以内,直接投料的混凝土中不允许添加粉煤灰;
地坪面层内掺15kg/m3至20kg/m3的钢纤维,钢纤维需用水融性胶水粘结成排,两端呈钩状;钢纤维规格80/60,最小抗拉强度1100Mpa;
混凝土面层下设滑移薄膜防潮层;
地坪的垫层基层将垫层基层合并设置为厚度不小于400mm的水稳层(水泥掺量不少于6%);
地坪下回填土的要求包括,
回填前须去除原有的有机土、腐质土、垃圾土土层;
地坪下回填土的选用不得使用超湿土(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2%)、冻土、膨胀土和有机物含量大于5%的土,回填材料须分层压实,分层厚度200-300mm;
地坪下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重型击实试验值0.95;
仓库地坪下部严禁设置给排水管道的接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流园区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的土建及钢结构要求包括:
单层库上部结构为门式轻型刚架结构,
仓库主结构基础要求包括:
仓库柱基础的绝对沉降量控制在100mm以内,相邻基础的相对沉降差控制在3‰以内,
为控制差异沉降,仓库四周外墙下的基础必须与主结构柱基础连接,
仓库室内外1.3米高差处设挡土墙,选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梁兼做挡土墙,
外装卸平台外侧1.3米高差处需设挡土墙,
仓库内部基础之间不设基础连梁,设连梁时,连梁顶标高应低于地坪1.0m,且梁顶采取措施以避免与两侧地坪间产生差异沉降;
地梁、承台基础周边及外装卸货平台区域应采用级配良好的砂石回填,设置沉降观测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园区建筑,其特征在于,园区电气规范包括,
园区供电采用一路10kV/20kV中压供电,电源引自市政电网,并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
消防设备用电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三级负荷按其重要程度又分为普通负荷与重要负荷。消防用电设备由主、备两路电源供电,两路电源在末端配电设备内自动切换。重要负荷平时由市电供电,市电停电时,通过变电所的开关切换操作,由备用柴油发电机供电,
普通负荷仅由市电供电,当柴油发电机有富余容量时,可通过变电所的开关切换操作,为部分普通负荷提供备用柴油发电机电源,
标准仓库安装负荷估算为每分区约120kW,
变电所应深入负荷中心,低压电缆的供电半径是当出现1栋仓库供电距离(仓库的供电距离是指变电所低压出线柜至仓库总配电间的供电电缆长度)超过250m或2栋及以上仓库的供电距离超过150m时,应在方案设计阶段根据成本、性能、管理多角度对是否设置分变电所、分变电所的设置数量、分变电所的设置位置进行判断,
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大于1250kVA,同一变电所内同期安装的两台变压器应设置低压联络,同一变电所内分期安装的两台变压器宜设置低压联络,
变压器负荷计算不计入各仓库分区的20kW预留负荷,变压器负荷率取70%~80%;或变压器负荷计算计入各仓库分区的20kW预留负荷,变压器负荷率取90%左右,
变压器采用干式变压器,高压配电设备或变压器不设置单独的房间,高、低压配电设备及变压器统一安装在变配电室内。
园区电气规范中还包括电气照明系统,动力设备控制,防雷与接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网络及电话系统,园区安保系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园区建筑,其特征在于,园区给排水系统包括,
给水系统包括整个园区消防用水、办公区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库房及其它辅助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室外绿化用水、冲洗用水,
消防水源应满足园区室内消火栓、室外消火栓、喷淋系统的水量要求,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当市政供水的水量、水压、供水路数不能满足消防规范要求时,应增设消防水池、消防泵来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生活用水采用市政直接供水,当市政供水的水量、水压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生活水加压供给设备,并优先选用管网叠压式供水设备,当园区所处区域经常性停水时,可采用生活水箱+变频泵组加压供水,
排水工程包括整个园区的生活污水、杂排水的收集、处理和排放,整个园区的雨水的收集和排放,排水系统采用污、废合流,雨、污分流制,
叉车服务点的规定是100-150平米维修场地,需给排水接入,给水管径DN15,排水管径De75,托盘服务点是100-150平米维修场地,需要给排水接入,给水管径DN15,排水管径De75,
园区给排水系统还包括室外给水系统、室外排水系统、室内给排水系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园区建筑,其特征在于,园区消防系统包括消防给水、消防泵房、室外消防管线、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园区建筑,其特征在于,园区的暖通系统包括通风系统、防烟系统、排烟系统、空调系统、热水采暖系统(适合寒冷地区)。
CN201610654283.0A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物流园区的设计规范 Pending CN1062850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4283.0A CN106285074A (zh)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物流园区的设计规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4283.0A CN106285074A (zh)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物流园区的设计规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85074A true CN106285074A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68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54283.0A Pending CN106285074A (zh) 2016-08-11 2016-08-11 一种物流园区的设计规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85074A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4293A (zh) * 2017-09-12 2018-01-30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8040092A (zh) * 2017-11-28 2018-05-15 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园区的物联网大数据管理和应用平台
CN108230636A (zh) * 2018-01-05 2018-06-29 苏州中亿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tcp/ip的楼宇安防监控系统
CN108678785A (zh) * 2018-05-04 2018-10-19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路隧道预制仰拱侧箱涵吊装的箱涵吊机
CN110503729A (zh) * 2019-07-10 2019-11-26 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停车计费方法及装置
CN111002752A (zh) * 2019-12-28 2020-04-14 陈柬冰 一种冰塑景观制备方法
CN111030280A (zh) * 2020-01-14 2020-04-17 四川创宏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应急电源
CN112260120A (zh) * 2020-09-30 2021-01-22 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
CN114022968A (zh) * 2021-11-05 2022-02-08 苏州渤远弘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静电信息记录传递系统
CN114143629A (zh) * 2021-12-07 2022-03-04 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实时碳排放量监控系统
CN114627013A (zh) * 2022-03-11 2022-06-14 江阴嘉欧新材料有限公司 水管桥接密度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15282523A (zh) * 2022-07-27 2022-11-04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公共交通枢纽工程消防系统施工方法
WO2024023545A1 (en) * 2022-07-24 2024-02-01 Irani Alireza Light lamp by using magnetic field of the wire carrying current
CN114022968B (zh) * 2021-11-05 2024-06-07 苏州渤远弘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静电信息记录传递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50110A (ja) * 2007-12-20 2009-07-09 Nbl Kk コンテナハウスの構造
CN103343633A (zh) * 2013-07-22 2013-10-09 哈尔滨商业大学 物流园区规划综合系统
CN103643605A (zh) * 2013-12-05 2014-03-19 上海现代华盖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式物流园区交通布局
CN103696376A (zh) * 2013-12-09 2014-04-02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冻土区公路无砼基础涵洞
CN105243527A (zh) * 2015-09-14 2016-01-13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物流园区车行通道智能调度系统及方法
CN105346913A (zh) * 2015-11-13 2016-02-24 上海诺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导引分拣系统和分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50110A (ja) * 2007-12-20 2009-07-09 Nbl Kk コンテナハウスの構造
CN103343633A (zh) * 2013-07-22 2013-10-09 哈尔滨商业大学 物流园区规划综合系统
CN103643605A (zh) * 2013-12-05 2014-03-19 上海现代华盖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式物流园区交通布局
CN103696376A (zh) * 2013-12-09 2014-04-02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冻土区公路无砼基础涵洞
CN105243527A (zh) * 2015-09-14 2016-01-13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物流园区车行通道智能调度系统及方法
CN105346913A (zh) * 2015-11-13 2016-02-24 上海诺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导引分拣系统和分拣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RANKWANGMP: "普洛斯通用仓库建筑规格与标准", 《HTTPS://WENKU.BAIDU.COM/VIEW/A243310D52EA551810A68765.HTML》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4293A (zh) * 2017-09-12 2018-01-30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8040092A (zh) * 2017-11-28 2018-05-15 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园区的物联网大数据管理和应用平台
CN108230636A (zh) * 2018-01-05 2018-06-29 苏州中亿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tcp/ip的楼宇安防监控系统
CN108678785A (zh) * 2018-05-04 2018-10-19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路隧道预制仰拱侧箱涵吊装的箱涵吊机
CN110503729B (zh) * 2019-07-10 2023-02-10 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停车计费方法及装置
CN110503729A (zh) * 2019-07-10 2019-11-26 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停车计费方法及装置
CN111002752A (zh) * 2019-12-28 2020-04-14 陈柬冰 一种冰塑景观制备方法
CN111030280A (zh) * 2020-01-14 2020-04-17 四川创宏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应急电源
CN112260120A (zh) * 2020-09-30 2021-01-22 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
CN114022968A (zh) * 2021-11-05 2022-02-08 苏州渤远弘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静电信息记录传递系统
CN114022968B (zh) * 2021-11-05 2024-06-07 苏州渤远弘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静电信息记录传递系统
CN114143629A (zh) * 2021-12-07 2022-03-04 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实时碳排放量监控系统
CN114143629B (zh) * 2021-12-07 2023-12-08 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实时碳排放量监控系统
CN114627013A (zh) * 2022-03-11 2022-06-14 江阴嘉欧新材料有限公司 水管桥接密度测量系统及方法
WO2024023545A1 (en) * 2022-07-24 2024-02-01 Irani Alireza Light lamp by using magnetic field of the wire carrying current
CN115282523A (zh) * 2022-07-27 2022-11-04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公共交通枢纽工程消防系统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5074A (zh) 一种物流园区的设计规范
CN207685859U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
Weber The city
Chudley et al. Advanc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N110295624A (zh) 十字路口地下人行道与综合管廊合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youb Industrial building in Gostomel city of Kyiv region
Bryson et al. Constructions and related matters relevant to environmental health
Garg Construction Works Outside the Main Building
CN101457593B (zh) 人车分流形式别墅组团
None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01000S, Building XXX Institutional General Plant Project
Hassan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nine-storey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Dnipro city
Wang et al. Case study of green facility management in Taiwan
Herranz Gil Project of 22 apartments with garage and commercial premises
Salmin Construction of a 5-storey residential building
Salvador Zaragozá 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multi-dwelling residential building at Vingriai Street 3A in Vilnius
Amin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shopping and entertainment mall in Poltava City
Pérez Rodríguez Project to refurbish and repurpose commercial premises in Cabrils
MANU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ANUAL
Manzanares Pedrosa Rehabilitation of a building in Sarrià and change of use
Glicksman Industrial Building Design for Oil Company
Reno et al. Evaluation of Fire Station 23-425, Mercury, Area 23, Nevada National Security Site, Nye County, Nevada
Plan General Requirements
Callen housing development
Borrás Torres Cultural and Sport Center
Lozano Hernández Residential Building-Halmstad (Swed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0120 Pudong New Area Free Trade Zone, Lujiazui, No. 1233 Ring Road, Shanghai, Asia building, room No. 2708

Applicant after: ProLogis investment (Shanghai)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120 Pudong New Area Free Trade Zone, Lujiazui, No. 1233 Ring Road, Shanghai, Asia building, room No. 2708

Applicant before: ProLogis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 Ltd. (China)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