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9872A - 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9872A
CN115139872A CN202210321136.7A CN202210321136A CN115139872A CN 115139872 A CN115139872 A CN 115139872A CN 202210321136 A CN202210321136 A CN 202210321136A CN 115139872 A CN115139872 A CN 115139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control means
locking
transverse axis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11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尔万·罗切
戴维德·埃波德
法劳克·鲍齐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AS
Original Assignee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AS filed Critical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AS
Publication of CN115139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98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88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link
    • B60N2/309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link r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and til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46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45Longitudinal adjustment by means of articulated rods supporting the seat, e.g. parallelogram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19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19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s
    • B60N2002/952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the locking system

Abstract

一种车辆座椅(1),包括座椅底座(2)、用于固定至车辆的地板的固定装置(3)、前连杆(41)、下后连杆(42)、下后连杆(42)和锁定装置(6),前连杆(41)在固定装置(3)处沿第一轴线(Y1)枢转并且在底座(2)处沿第二轴线(Y2)枢转,下后连杆(42)在固定装置(3)处沿第三轴线(Y3)枢转,上后连杆(43)在底座(2)处沿第四轴线(Y4)枢转并且在下后连杆(42)处沿第五轴线(Y5)枢转,锁定装置(6)能够:从锁定状态,即其阻止下后连杆(42)相对于上后连杆(43)的转动,过渡到解锁状态,即其使下后连杆(42)相对于上后连杆(43)旋转,反之亦然。

Description

车辆座椅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特别是用于机动车的座椅,以及配备这种座椅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于车辆、特别是机动车的座椅领域。
背景技术
以众所周知的方式,车辆一般包括至少一个座椅,用于容纳车辆的司机或乘客,以下用术语“使用者”来表示。座椅可以容纳一个人或并排坐着的几个人,并且可以放在车辆的前面或后面。
因此,在本发明的含义中,根据本发明的术语“座椅”指定了车辆的前座以及车辆的后座。此外,本发明可被实施用于任何类型车辆的座椅,特别是机动车的座椅。
车辆座椅通常包括座椅底座,被配置为与车辆的地板相连接,特别是具有用于固定在车辆地板上的装置,一般为两个滑轨的形式,放置在下底座的两侧,被配置为固定在车辆的地板上,并使座椅相对于车辆的地板沿座椅的纵向方向滑动。
在仍然已知的方式中,座椅底座呈现出由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相互连接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座椅底座被配置成可以容纳至少一个使用者。
座椅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靠背,沿着座椅的横向轴线、在其后边缘可枢转地铰接到座椅底座。
座椅底座可以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到固定装置,该连接装置被配置成能够使座椅底座相对于固定装置沿座椅的纵向和垂直方向位移,从而相对于车辆的地板位移,以便采用不同的位置向座椅提供不同的使用配置。
所述不同的配置特别对应于背部相对于座椅底座的不同可能位置,结合座椅底座相对于固定装置的不同可能位置。
例如,当使用者坐在车辆的座椅上时,特别是当车辆处于运行状态时,可以预期所述座椅处于被称为“标称”的配置中,其中座椅底座基本上与车辆的地板平行,而靠背基本上沿着车辆的垂直方向延伸,当座椅固定在车辆的地板上时,基本上对应于座椅的垂直方向,并且基本上垂直于车辆的地板。
为了清理座椅后面的通道,例如使使用者能够通过所述座椅后面进入或离开容纳座椅的车辆,特别是当车辆没有后门时,可以提供一种称为“易进入”的配置,其中座椅底座的后边缘相对于其在所述“标称”配置中的位置,沿座椅的垂直方向向上移动,并沿座椅的纵向向前移动。在这样的配置中,座椅底座的前边缘被布置为沿座椅的纵向向前移动,同时沿座椅的垂直方向向固定装置靠近。有利的是,在这种“易进入”的配置中,靠背也可以向座椅底座倾斜,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座椅后面的空间。
为了方便座椅底座相对于固定装置的位移,以便将座椅从其“标称”配置变为其“易进入”配置并且反向变换,已知使用电动机驱动座椅底座的前边缘相对于固定装置围绕座椅的横向轴线旋转。为此,座椅底座可以通过使用连杆,在第一纵向端铰接到用于固定至车辆地板的装置上,在第二纵向端铰接到座椅底座上,从而与用于固定至车辆地板的装置相连接。电动机通常被布置用来驱动这个连杆相对于在所述第一纵向端用于固定至车辆地板的装置的旋转。
也可能希望能够通过将座椅底座的后边缘沿座椅的垂直方向远离用于固定至车辆地板的装置,使座椅底座相对于用于固定至车辆地板的装置移位,从而以手动方式清理所述座椅后面的通道,即不使用驱动连接到座椅底座前边缘的所述连杆的旋转的电动机,特别是在车辆发生碰撞其乘员、特别是所述座椅后面的乘员需要快速离开的情况下,或者如果所述电动机已被停用或损坏。
为此,提供一种可逆电动机是已知的,即被配置为当其没有被激活时,能够使其转子或其定子相对于其定子或其转子旋转,以便实现座椅底座相对于固定至车辆地板的装置的手动位移。
然而,这种设计有几个缺点。
首先,使用这种可逆电动机意味着需要一个或多个额外的锁定装置,这些锁定装置被配置为当座椅底座处于所需位置时,阻止座椅底座相对于用于固定至车辆地板的装置的位移。这使得这种座椅的设计变得复杂,并大幅度增加了其成本。
此外,可逆电动机通常比不可逆电动机提供更低的扭矩,这可能使根据本发明的座椅的设计复杂化,因为其元件例如必须做得更轻,以便能够驱动座椅底座相对于用于固定至车辆地板的装置的位移,特别是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连杆,这种连杆的两端之间的杠杆臂通常被制做得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减轻现有技术中车辆座椅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能够通过电动机在不同配置之间、且特别是在如上所述的“标称”和“易进入”配置之间自动转变的车辆座椅,其中,座椅底座相对于车辆地板从标称配置的位置移开,以便使其后边缘沿汽车的垂直方向远离车辆地板,可由使用者手动执行,设计简化、生产成本低。
所提出的车辆座椅包括:
-座椅底座,具有由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相互连接的前边缘和后边缘,
-用于将座椅底座固定至车辆地板的固定装置,
-用于将座椅底座连接到固定装置的连接装置,被配置成能实现座椅底座相对于固定装置沿座椅的纵向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位移。
根据本发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前连杆,在其前边缘具有沿座椅的第一横向轴线可枢转地铰接至固定装置的第一纵向端,和沿第二横向轴线可枢转地铰接至座椅底座的第二纵向端,
-下后连杆,具有第一纵向端和第二纵向端,第一纵向端沿座椅的第三横向轴线可枢转地铰接至固定装置,
-上后连杆,在其后边缘具有沿第四横向轴线可枢转地铰接到座椅底座的第一纵向端E和沿第五横向轴线可枢转地铰接到下后连杆的第二纵向端。
根据本发明,座椅进一步包括不可逆电动机,其被配置为:
-当激活时,驱动前连杆相对于固定装置在其第一纵向端处围绕第一横向轴线旋转,以及
-当未激活时,阻止前连杆相对于固定装置在其第一纵向端处围绕第一横向轴线旋转。
根据本发明,座椅进一步包括第一锁定装置,其能够:
-从锁定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锁定装置阻止下后连杆相对于上后连杆绕第五横向轴线的旋转,过渡到
-解锁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锁定装置使下后连杆相对于上后连杆围绕第五横向轴线旋转,以便使座椅底座在前连杆的第二纵向端处围绕座椅的第二横向轴线进行枢转,从而使座椅底座的后边缘沿座椅的垂直方向远离或靠近固定装置,反之亦然。
根据本发明的可单独或组合使用的可选的下述特征:
-第一锁定装置被布置成只有在不可逆电动机失效时才能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解锁状态;
-第一锁定装置包括:
--钩,沿座椅的第六横向轴线可枢转地安装在下后连杆上,
--销,布置在上后连杆上并沿座椅的横向方向延伸,钩和销被配置成使得第一手动锁定装置通过钩相对于下后连杆围绕座椅的第六横向轴线旋转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其中:
--在第一锁定装置的锁定状态下,钩与所述销接合,以及
--在第一锁定装置的解锁状态下,钩与销分离;
-钩沿所述第六横向轴线在所述下后连杆的第一纵向端和第二纵向端之间的中间点可枢转地安装在下后连杆上;
-座椅进一步包括与第一锁定装置相联的第一手动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使用者对第一手动控制装置的手动操作的作用下,驱动第一锁定装置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
-第一手动控制装置包括沿座椅的第七横向轴线可枢转地安装在座椅底座上的旋钮,所述旋钮被配置为:
--从围绕座椅的第七横向轴线的第一位置,其中第一锁定装置处于其锁定状态,转换到
--围绕座椅的第七横向轴线的第二位置,其中第一锁定装置处于其解锁状态;
-第一手动控制装置包括弹簧元件,弹簧元件被配置为促使旋钮围绕座椅的第七横向轴线进入所述第二位置;
-旋钮安装在座椅底座的后边缘,沿着座椅的垂直方向向座椅底座的底部伸出;
-固定装置包括两个滑轨,沿下底座的横向方向布置在下底座的两侧,每个滑轨都具有配置成固定在车辆的地板上的下型材并沿座椅的纵向方向滑动地容纳上型材,并且前连杆的第一纵向端和下后连杆的第一纵向端可分别沿所述第一横向轴线和沿所述第三横向轴线可枢转地铰接到滑轨的上型材;
-座椅进一步包括用于锁定滑轨的第二锁定装置,其被配置为:
--从锁定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锁定装置防止每个滑轨的上型材相对于每个滑轨的下型材滑动,从而防止座椅相对于车辆的地板沿座椅的纵向方向平移位移,过渡到
--解锁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锁定装置使每个滑轨的上型材相对于每个滑轨的下型材滑动,以便使座椅相对于车辆的地板沿座椅的纵向方向平移位移,反之亦然,并且控制装置与所述滑轨锁定装置合作,从而使用者对所述控制装置的手动操作使得所述锁定装置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
-座椅进一步包括与第二锁定装置相联的第二手动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使用者对第二手动控制装置的手动操作的作用下,驱动第二锁定装置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
-第二手动控制装置是第一手动控制装置,从而使用者对所述第一手动控制装置的手动操作使得所述第二锁定装置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
-座椅进一步包括第三锁定装置,用于相对于固定装置锁定座椅底座,第三锁定装置被配置为:
--从锁定状态,其中所述第三锁定装置通过使用连接装置阻止座椅底座相对于固定装置的位移,过渡到
--解锁状态,其中所述第三锁定装置通过使用连接装置实现座椅底座相对于固定装置的位移,反之亦然;
-座椅进一步包括与第三锁定装置相联的第三手动控制装置,所述第三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使用者对第三手动控制装置的手动操作的作用下,驱动第三锁定装置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
-第三手动控制装置是第一手动控制装置,从而使用者对所述第一手动控制装置的手动操作使得所述第三锁定装置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
-前连杆的第二纵向端沿所述第二横向轴线可枢转地铰接到座椅底座的所述第一或第二侧边缘,和/或上后连杆的第一纵向端沿所述第四横向轴线可枢转地铰链到座椅底座的第一或第二侧边缘;
-连接装置包括:
--两个平行的前连杆,它们明显相同,每个前连杆沿座椅的所述横向方向定位在座椅底座的一侧,和/或
--两个平行的下后连杆,它们明显相同,每个下后连杆沿座椅的横向方向定位在座椅底座的一侧,和/或
--两个平行的上后连杆,它们明显相同,每个上后连杆沿座椅的横向方向定位在座椅底座的一侧。
根据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座椅的车辆。
以下各段所述的特征可以选择性地实施。这些特征可以独立于彼此地或者相互结合地实施。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细节和优点将在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和分析附图后体现,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座椅处于被称为“标称”的第一配置中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座椅的侧视图,其中某些元件被示为透明的。
图3示出图2的详细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座椅处于被称为“易进入”的第二配置中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图4中座椅的侧视图,其中某些元件被示为透明的。
图6示出图5的细节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座椅处于被称为“恐慌撤离”的第三配置中的透视图。
图8示出了图7中座椅的侧视图,其中某些元件被示为透明的。
图9示出图8的详细视图。
图10示出图7中的座椅沿图7中的线X-X的剖面细节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附图和描述基本上包含了具有确定性的要素。因此,它们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且在必要时还有助于对其进行定义。
在本申请的全部内容中,空间方向定义如下:
-当座椅包括滑轨作为用于固定至车辆地板的固定装置时,如图1至图9的实施例中所表示的那样,座椅的座椅底座上容纳有滑轨,座椅的纵向方向X对应于座椅相对于车辆地板沿滑轨的滑动方向,
-座椅的垂直方向Z对应于垂直于固定座椅的车辆地板的平面的方向,也垂直于上面定义的座椅的纵向方向X,如图1至图9的实施例所示,-座椅的横向方向Y是垂直于纵向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方向,如图1、图4和图7的实施例所示。
此外,座椅的平面是根据它所包含的座椅的方向来定义的。
轴线被定义为沿特定方向的直线。
例如,横向轴线是沿所述横向方向的轴线。
另外,前部和后部应根据座椅的所述纵向方向来理解,其方向是从座椅底座的后边缘(座椅靠背一般在该处铰接)向座椅底座的前边缘。
此外,上方和下方应根据座椅的垂直方向来理解,其取向是从用于固定至车辆地板的固定装置、且特别是滑轨,朝向座椅的座椅底座。
最后,在本申请的全部内容中,基本纵向、横向或垂直被理解为指相对于纵向、垂直方向或横向方向,角度小于30°,有利地可以是零。
此外,基本平行被理解为指相对于给定元件的角度小于30°的取向,该角度有利地为零。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1,包括:
-座椅底座2,具有由第一侧边缘BL1和第二侧边缘BL2相互连接的前边缘AV和后边缘AR,
-用于将座椅底座2固定至车辆地板的固定装置3,
-用于将座椅底座2连接到固定装置3的连接装置4,被配置成能实现座椅底座2相对于固定装置3沿座椅1的纵向方向X和垂直方向Z的位移。
座椅1还可具有靠背D,沿着座椅1的第八横向轴线Y8、在座椅底座2的后边缘AR,可枢转地铰接到座椅底座2。
在图1至图9的实施例中,座椅1具有能够容纳两个并排坐着的使用者的座椅底座2,以及同样能够容纳两个并排坐着的使用者的靠背D。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座椅底座2、或者甚至是靠背D,都可以容纳不同数量的使用者,有利地是在一至四人之间。
根据本发明,所述连接装置4包括:
-前连杆41,在其前边缘(AV)具有沿座椅1的第一横向轴线Y1可枢转地铰接至固定装置3的第一纵向端E41,和沿第二横向轴线Y2可枢转地铰接至座椅底座2的第二纵向端E41',
-下后连杆42,具有第一纵向端E42和第二纵向端E42',第一纵向端E42沿座椅1的第三横向轴线Y3可枢转地铰接至固定装置3,
-上后连杆43,在其后边缘AR具有沿第四横向轴线Y4可枢转地铰接到座椅底座2的第一纵向端E43和沿第五横向轴线Y5可枢转地铰接到下后连杆42的第二纵向端E43'。
根据本发明,座椅1进一步包括不可逆电动机5,其被配置为:
-当激活时,驱动前连杆41相对于固定装置3在其第一纵向端E41处围绕第一横向轴线Y1旋转,以及
-当未激活时,阻止前连杆41相对于固定装置3在其第一纵向端E41处围绕第一横向轴线Y1旋转。
根据本发明,座椅1进一步包括第一锁定装置6,其能够:
-从锁定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锁定装置6阻止下后连杆42相对于上后连杆43围绕第五横向轴线Y5的旋转,过渡到
-解锁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锁定装置6使下后连杆42相对于上后连杆43围绕第五横向轴线Y5旋转,以便使座椅底座2在前连杆41的第二纵向端E41'处围绕座椅1的第二横向轴线Y2进行枢转,从而使座椅底座2的后边缘AR沿座椅1的垂直方向Z远离或靠近固定装置3,反之亦然。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座椅1使用不可逆电动机5来驱动座椅底座2相对于固定装置3的位移,而不是像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座椅那样使用可逆电动机。
不可逆电动机比可逆电动机提供更高的扭矩,正因为如此,座椅底座2相对于固定装置3的位移,以使得座椅1从一个配置到另一个配置的过渡很容易由所述不可逆电动机5驱动。没有必要减轻座椅1的元件,特别是其座椅底座2,以便所述电动机5能够驱动座椅底座2相对于固定装置3的位移。这使得根据本发明的座椅1的设计得以简化,其成本得以降低。
此外,所述电动机5是不可逆的,当它不被激活时,例如当它没有电力驱动时,它防止前连杆41在其第一纵向端E41处围绕第一横向轴线Y1旋转,从而确保座椅底座2相对于固定装置3被固定在位置上。与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座椅不同,根据本发明的座椅1不需要额外的锁定装置,特别是电动锁定装置,以便在所述电动机5驱动座椅底座2位移后将座椅底座2锁定在相对于固定装置3的位置上,因此使得其设计得以简化,成本得以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座椅1可以很容易地根据容纳根据本发明的座椅1的车辆的(多个)使用者的需要采取不同的配置。
座椅1可以例如采取被称为“标称”的配置,类似于上文在本申请介绍中描述的配置,并在图1至图3的实施例中表示。
正如在图1至图3的实施例中所看到的,在这种标称配置中,座椅底座2可以基本上沿着座椅1的纵向方向X延伸,基本上与容纳座椅1的车辆地板平行。因此,根据本发明,使用者可以坐在座椅1上,特别是当车辆在运行时。
在这样的配置中,前连杆41可被配置成基本上沿座椅1的垂直方向Z延伸,其第二纵向端E41'沿座椅1的垂直方向Z位于其第一纵向端E41'之上,而下后连杆42可被配置成基本上沿座椅1的纵向方向延伸,其第一纵向端E42位于其第二纵向端E42'之前。然而,上后连杆43可以被配置成基本上与所述下后连杆42相邻。第一锁定装置6被布置为在这种配置下处于锁定状态。
座椅也可以例如采取被称为“易进入”的配置,类似于上文在本申请介绍中描述的配置,并在图4至图6的实施例中表示。
如上所述,这样的配置使座椅1后面的通道得以清理,例如,使使用者能够通过座椅1后面进入或离开容纳座椅1的车辆,特别是在其为无后门的车辆时。
在这样的配置中,座椅底座2相对于固定装置3沿着座椅1的纵向方向X和垂直方向Z,相对于“标称”配置而言,是有位移的。
因此,连接装置4可以被配置成,相对于“标称”位置:
-座椅底座2的前边缘AV沿座椅1的纵向方向X向前位移,并沿座椅1的垂直方向Z向固定装置3靠近,
-座椅底座2的后边缘AR沿座椅1的纵向方向X向前位移,并沿座椅1的垂直方向Z远离固定装置3。
在这样的配置中,前连杆41可以配置成向座椅1的前方倾斜,即其第二纵向端E41'沿座椅1的纵向方向X在其第一纵向端E41的前面,而下后连杆42可以配置成基本上沿座椅1的垂直方向Z倾斜,否则向座椅1的后面稍微倾斜,即其第二纵向端E42'沿座椅1的纵向方向X在其第一纵向端E42后面。
第一锁定装置5被布置为在这种配置中也处于锁定状态,因此,上后连杆43可被配置为基本上与所述下后连杆42相配合。
从“标称”配置过渡到“易进入”配置或者反之,是通过使用激活的电动机5来完成的,它驱动前连杆41在其第一纵向端E41围绕座椅1的第一横向轴线Y1旋转。当电动机5停止时,座椅底座2被封锁在所需的配置中,电动机5是不可逆的。
例如,座椅1也可以采取图7至图10的实施例中所代表的被称为“恐慌撤离”的配置。
与“易进入”的配置一样,这样的配置能够清理座椅后面的通道,例如,使使用者能够通过所述座椅1后面快速离开容纳座椅1的车辆,特别是当其为无后门的车辆时,并且特别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而不需要操作电动机5。
因此,连接装置4可以被配置成,相对于“标称”配置:
-座椅底座2的前边缘AV保持在与“标称”配置基本相同的位置,
-座椅底座2的后边缘AR沿座椅1的纵向方向X向前位移,并沿座椅1的垂直方向Z远离固定装置3。
在这样的配置中,前连杆41可以配置成基本上沿座椅1的垂直方向Z延伸,其第二纵向端E41'沿座椅1的垂直方向Z位于其第一纵向端E41的上方,如在“标称”配置中,而下后连杆42可以配置成基本上沿座椅1的垂直方向Z倾斜,特别是向座椅1的后面略微倾斜,即其第二纵向端E42'沿座椅1的纵向方向X位于其第一纵向端E42的后面。
第一锁定装置6被布置成在此配置中处于其解锁状态,例如在使用者、特别是根据本发明位于座椅1后面的使用者沿座椅1的纵向方向X采取动作之后。因此,上后连杆43可以被配置成与所述下后连杆42基本对齐,其第二纵向端E43'沿座椅1的纵向方向Z在其第一纵向端E43上方,并且沿座椅1的纵向方向X在其第一纵向端E43后面。
从“标称”配置过渡到“恐慌撤离”配置或者反之,由使用者、特别是根据本发明位于座椅1后面的使用者手动完成,在第一锁定装置6过渡到其解锁状态之后,使用者可以在座椅底座2上施加推力,有利地在其后边缘AR施加推力,该推力沿座椅1的垂直方向Z向上,并沿座椅1的纵向方向X向前,从而驱动座椅底座2相对于固定装置3围绕座椅1的第二横向轴线Y2,在前连杆41的第二纵向端E41'处旋转。
电动机5是不可逆的,并被布置在座椅1过渡到其“标称”配置后失效,前连杆41相对于固定装置3保持固定,该连杆在其第一纵向端E41无法围绕座椅1的第一横向轴线Y1枢转。
因此,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座椅1,使用者、特别是根据纵向方向X位于座椅1后面的使用者,可以手动和快速地驱动从“标称”到“恐慌撤离”配置的过渡,这将允许使用者在发生碰撞时快速撤离车辆。
有利的是,第一锁定装置6可以被布置成只有在不可逆电动机5失效时才能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解锁状态。
这有利地使得有可能防止上后连杆43在非可逆电动机5被激活时,特别是在座椅1从其“标称”配置过渡到其“易进入”配置期间,能够相对于下后连杆42围绕所述第五横向轴线Y5进行枢转,反之亦然,并且例如有可能避免可能坐在所述座椅1上或其他在所述座椅1后面的使用者受伤的风险。
根据一个实施例,并在图2、图3、图5、图6、图8和图9的实施例中更具体地看到,第一锁定装置6包括:
-钩61,沿座椅1的第六横向轴线Y6可枢转地安装在下后连杆42上,
-销62,布置在上后连杆43上并沿座椅1的横向方向Y延伸。
根据这样的实施例,钩61和销62可以有利地配置成这样,即第一手动锁定装置6通过钩61相对于下后连杆42围绕座椅1的第六横向轴线Y6旋转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其中:
-在第一锁定装置6的锁定状态下,钩61与所述销62接合,以及-在第一锁定装置6的解锁状态下,钩61与销62分离。
这样的第一锁定装置6设计简单,不会大幅增加根据本发明的座椅1的生产成本。
它还呈现出较小的尺寸,因此不会大幅增加根据本发明的座椅的尺寸。
有利的是,第一锁定装置6可以进一步包括弹簧元件(未呈现),其配置为促使所述第一锁定装置6进入其锁定状态,从而使第一锁定装置6默认处于其锁定状态。例如,这样的弹簧元件可以被配置成促使钩61进入与销62接合的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并且在图2、图3、图5、图6、图8和图9的实施例中也可以看到,钩61沿所述第六横向轴线Y6在所述下后连杆42的第一纵向端E42和第二纵向端E42'之间的中间点I42可枢转地安装在下后连杆42上。
本发明的这个有利布置使钩61的尺寸最小化,因此也使座椅1的第一锁定装置6的尺寸最小化。
有利的是,所述中间点I42可以更靠近下后连杆42的第二纵向端E42’而不是第一纵向端E42。
销62可有利地布置成一体式的,并可与上后连杆43整体形成。它也可以定位在上后连杆43的第一纵向端E43和第二纵向端E43'之间,并且有利地可以定位在这两个纵向端E43、E43'的中间,或者稍微更靠近第一纵向端E43。
根据一个实施例,座椅1进一步包括与第一锁定装置6相联的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所述第一控制装置7被配置为在使用者对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的手动操作的作用下,驱动第一锁定装置6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
这有利地使使用者能够手动改变第一锁定装置6的状态。例如,在紧急情况下,特别是在容纳有根据本发明的座椅1的车辆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并且如果座椅1处于其“标称”配置,使用者可以手动将第一锁定装置6转换到其解锁状态,以便使座椅1从其“标称”配置转换到其“恐慌撤离”配置,如上所述。
有利的是,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可以被配置成也能使使用者、特别是位于座椅1后面的使用者沿纵向方向X对座椅1、特别是对座椅底座2进行手动操作,例如从“标称”配置过渡到“恐慌撤离”配置,如上所述。
作为选择或补充,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锁定装置6可以包括致动器、特别是电动致动器,被配置为驱动第一锁定装置6从其锁定状态自动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
根据一个实施例,并如图2、图5和图8中的实施例所见,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包括沿座椅1的第七横向轴线Y7可枢转地安装在座椅底座2上的旋钮71,所述旋钮71被配置为:
-从围绕座椅1的第七横向轴线Y7的第一位置,其中第一锁定装置6处于其锁定位置,转换到
-围绕座椅1的第七横向轴线Y7的第二位置,其中第一锁定装置6处于其解锁状态。
有利的是,为了方便使用者对所述旋钮71的操作,它可以沿着座椅1的横向方向Y基本在座椅底座2的整个宽度上延伸。
替代地,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可以包括其他已知的手动激活元件,例如杠杆、按钮等。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控制装置7包括弹簧元件(未表示),其被配置为促使旋钮71围绕座椅1的第七横向轴线Y7进入所述第二位置。
因此,由于本发明的这一有利规定,第一锁定装置6默认处于其锁定状态,即,不需要使用者对控制装置7进行任何手动操作。如上所述,这种弹簧装置可以作为第一锁定装置6的弹簧元件的替代物或附加物提供。
根据一个实施例,旋钮71安装在座椅底座2的后边缘AR,沿着座椅1的垂直方向Z向座椅底座2的底部伸出。
因此,由于本发明的这一有利规定,当座椅处于“标称”或“恐慌撤离”配置时,沿座椅1的纵向方向X位于其后面的使用者没有机会无意中激活第一控制装置7并驱动第一锁定装置6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以及没有机会无意中可能驱动座椅底座2相对于固定装置3的位移。
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旋钮71也可以安装在座椅底座2的后边缘AR处,沿着座椅1的纵向方向X向座椅底座2的后部伸出。
根据一个实施例,固定装置3包括两个滑轨31,沿下底座2的横向方向Y布置在下底座2的两侧,每个滑轨都具有配置成固定在车辆地板上的下型材31l并沿座椅1的纵向方向X滑动地容纳上型材31S。
根据这样的实施例,前连杆41的第一纵向端E41和下后连杆42的第一纵向端E42可分别沿所述第一横向轴线Y1和沿所述第三横向轴线Y3可枢转地铰接到滑轨31的上型材31S。
根据一个实施例,座椅1进一步包括用于锁定滑轨31的第二锁定装置8,被配置为:
-从锁定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锁定装置8防止每个滑轨31的上型材31S相对于每个滑轨31的下型材31I滑动,从而防止座椅1相对于车辆地板沿座椅1的纵向方向X平移位移,过渡到
-解锁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锁定装置8使每个滑轨31的上型材31S相对于每个滑轨31的下型材31I滑动,以便使座椅1相对于车辆地板沿座椅1的纵向方向X平移位移,反之亦然。
根据一个实施例,座椅1进一步包括与第二锁定装置8相联的第二手动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手动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使用者对第二手动控制装置的手动操作的作用下,驱动第二锁定装置8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
这有利地使使用者能够手动改变第二锁定装置8的状态。例如,在紧急情况下,特别是在容纳有根据本发明的座椅1的车辆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手动将第二锁定装置8转换到其解锁状态,以便使座椅1沿纵向方向X相对于车辆地板滑动。
作为选择或补充,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二锁定装置8可以包括致动器、特别是电动致动器,被配置为驱动第二锁定装置8从其锁定状态自动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手动控制装置是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从而使用者对所述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的手动操作使所述锁定装置8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
本发明的这一有利规定使得根据本发明的座椅1的设计得以简化,其生产成本得以降低,因为第一控制装置7同时与第一锁定装置6和第二锁定装置8合作。
有利的是,当使用者手动激活第一控制装置7时,该装置因此能够同时驱动座椅底座2相对于固定装置3、即滑轨31,在前连杆41的第二纵向端E41'围绕第二横向轴线Y2的位移,以及驱动所述滑轨31的上型材31S相对于滑轨31的下型材31I沿座椅1的纵向方向X的位移,并且为了沿其纵向方向X最大化座椅1后面的空间。
因此,如果座椅1处于“标称”配置,并且使用者希望沿座椅1的纵向方向X快速简单地清理座椅1后面的空间,将其过渡到“恐慌撤离”配置,使座椅1后面的空间沿其纵向方向X最大化,例如为了能够快速离开车辆,特别是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同时并在单个移动中使座椅底座2沿座椅1的纵向方向X和垂直方向Z相对于车辆的地板位移。
根据一个实施例,座椅1进一步包括第三锁定装置9,用于相对于固定装置3锁定座椅底座2,被配置为:
-从锁定状态,其中所述第三锁定装置9通过使用连接装置4阻止座椅底座2相对于固定装置3的位移,过渡到
-解锁状态,其中所述第三锁定装置9通过使用连接装置4实现座椅底座2相对于固定装置3的位移,反之亦然。
特别是,当座椅1从其“标称”配置过渡到其“易进入”配置或其“恐慌撤离”配置时,第三锁定装置9可以处于其解锁状态。
此外,为了增加座椅1相对于固定装置3的稳定性,并因此增加座椅相对于车辆地板的稳定性,所述第三锁定装置9可以处于其锁定状态,以便除了如上所述由所述未激活的不可逆电动机5确保的保持之外,通过使用连接装置4防止座椅底座2相对于固定装置3的位移。
根据一个实施例,座椅1进一步包括与第三锁定装置9相联的第三手动控制装置,所述第三手动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使用者对第三手动控制装置的手动操作的作用下,驱动第三锁定装置9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
这有利地使使用者能够手动改变第三锁定装置9的状态。例如,在紧急情况下,特别是在容纳有根据本发明的座椅1的车辆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手动将第三锁定装置9转换到其解锁状态,以便使座椅1从其“标称”配置转换到其“易进入”配置,如上所述。
作为选择或补充,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三锁定装置9可以包括致动器、特别是电动致动器,被配置为驱动第三锁定装置9从其锁定状态自动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
如在图10的实施例中更具体地看到,第三锁定装置9可以包括:
-钩91,与座椅底座2集成,并且特别是放置在座椅底座2的后边缘AR附近,以及
-捕捉部92,与固定装置3集成,并且特别是与滑轨31的上型材31S集成。
钩91和捕捉部92可以有利地配置成:
-在第三锁定装置9的锁定状态下,钩91与所述捕捉部92接合,以及
-在第三锁定装置9的解锁状态下,钩91与捕捉部92分离。
特别是,钩91可以包括沟槽R91,第三锁定装置9被有利地配置成所述捕捉部92被容纳到所述沟槽R91中并在第三锁定装置9的锁定状态下相对于钩91保持位置,或者,为了容纳和实现位移,所述捕捉部92被容纳到所述沟槽R91中并能够相对于钩91位移到第三锁定装置9的解锁状态。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三手动控制装置是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从而使用者对所述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的手动操作使所述第三锁定装置9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
本发明的这一有利规定使得根据本发明的座椅1的设计得以简化,其生产成本得以降低,因为第一控制装置7同时与第一锁定装置6和第三锁定装置9合作,或者甚至与第二锁定装置8合作,如上所述。
有利的是,当使用者仅手动激活第一控制装置7时,控制装置可以因此驱动座椅底座2相对于固定装置3的位移,从而使座椅1从其“标称”配置过渡到其“恐慌撤离”配置,如上所述。
因此,如果座椅1处于“标称”配置,并且使用者希望沿着座椅1的纵向方向X快速简单地清理座椅1后面的空间,这通过将其过渡到“恐慌撤离”配置实现,例如为了能够快速离开车辆,特别是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第一锁定装置6和第三锁定装置9可以通过使用者对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的简单操作同时过渡到其解锁状态。
另外,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三手动控制装置可以是第二手动控制装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并在图2、图3、图5、图6、图8和图9的实施例中更具体地看到:
-前连杆41的第二纵向端E41'沿所述第二横向轴线Y2可枢转地连接到座椅底座2的第一或第二侧边缘BL1、BL2,和/或,
-上后连杆43的第一纵向端E43沿所述第四横向轴线Y4可枢转地铰链到座椅底座2的第一或第二侧边缘BL1、BL2。
有利的是,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如果座椅1的固定装置3如上所述包括两个滑轨31,具有上型材31S和下型材31I:
-前连杆41的第一纵向端E41沿座椅1的所述第一横向轴线Y1可枢转地铰接到滑轨31的最靠近与前连杆41的第二纵向端E41'铰接的侧边缘BL1、BL2的上型材31S上,和/或
-下后连杆42的第一纵向端E42沿座椅1的所述第三横轴线Y3可枢转地铰接到滑轨31的最靠近与上后连杆43的第一纵向端E43铰接的侧边缘BL1、BL2的上型材31S上。
根据一个实施例,连接装置4包括:
-两个平行的前连杆41,它们明显相同,每个连杆沿座椅1的横向方向Y定位在座椅底座2的一侧,和/或
-两个平行的下后连杆42,它们明显相同,每个连杆沿座椅1的横向方向Y定位在座椅底座2的一侧,和/或
-两个平行的上后连杆43,它们明显相同,每个连杆沿座椅1的横向方向Y定位在座椅底座2的一侧。
前面描述的与前连杆41和/或下后连杆42和/或上后连杆43有关的所有规定,单独或组合地适用于前连杆41的每一个,或者适用于下后连杆42的每一个,或者适用于上后连杆43的每一个。
有利的是,正如在图1、图4和图7的实施例中所看到的:
-每个前连杆41的第二纵向端E41'可以铰接到座椅底座2的单独侧边缘BL1、BL2上,和/或
-每个前连杆41的第一纵向端E41可以铰接到单独滑轨31的上型材31S上,和/或
-每个下后连杆42的第一纵向端E42可以铰接到单独滑轨31的上型材31S上,和/或
-每个上后连杆43的第一纵向端E43可以铰接到座椅底座2的单独侧边缘BL1、BL2上。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座椅的车辆。
所述车辆特别可以是机动车。
之前描述的与容纳有根据本发明的座椅1的车辆有关的所有规定都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车辆。
当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以下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其他的实施例是可以想象的。
附图标记列表
1 座椅
X 纵向方向
Y 横向方向
Z 垂直方向
Y1、Y2、Y3、Y4、Y5、Y6、Y7、Y8、Y9、Y10 横向轴线
2 下底座
AV 前边缘
AR 后边缘
BL1、BL2 侧边缘
3 固定装置
31 滑轨
31l 下型材
31S 上型材
4 连接装置
41 前连杆
E41 第一纵向端
E41’ 第二纵向端
42 下后连杆
E42 第一纵向端
E42’ 第二纵向端
I42 中间点
43 上后连杆
E43 第一纵向端
E43’ 第二纵向端
5 电动机
6 第一锁定装置
61 钩
62 销
7 第一控制装置
71 旋钮
8 第二锁定装置
9 第三锁定装置
91 钩
R91 沟槽
92 捕捉部
D 靠背

Claims (18)

1.一种车辆座椅(1),其包括:
-座椅底座(2),其具有由第一侧边缘(BL1)和第二侧边缘(BL2)相互连接的前边缘(AV)和后边缘(AR),
-固定装置(3),其用于将所述座椅底座(2)固定至车辆的地板,
-连接装置(4),其用于将所述座椅底座(2)连接到所述固定装置(3),所述连接装置被配置成能实现所述座椅底座(2)相对于所述固定装置(3)沿所述座椅(1)的纵向方向(X)和垂直方向(Z)的位移,
其中,所述连接装置(4)包括:
-前连杆(41),在其前边缘(AV)具有沿所述座椅(1)的第一横向轴线(Y1)可枢转地铰接至所述固定装置(3)的第一纵向端(E41),和沿所述座椅(1)的第二横向轴线(Y2)可枢转地铰接至所述座椅底座(2)的第二纵向端(E41'),
-下后连杆(42),其具有第一纵向端(42)和第二纵向端(E42'),所述第一纵向端(42)沿所述座椅(1)的第三横向轴线(Y3)可枢转地铰接至所述固定装置(3),
-上后连杆(43),其具有第一纵向端(E43)和第二纵向端(E43'),所述第一纵向端(E43)在所述上后连杆(43)的后边缘(AR)处并沿第四横向轴线(Y4)可枢转地铰接到所述座椅底座(2),所述第二纵向端(E43')沿第五横向轴线(Y5)可枢转地铰接到所述下后连杆(42),
其中,所述座椅(1)进一步包括不可逆电动机(5),其被配置成:
-当激活时,驱动所述前连杆(41)相对于所述固定装置(3)在其第一纵向端(E41)处围绕所述第一横向轴线(Y1)旋转,以及
-当未激活时,阻止所述前连杆(41)相对于所述固定装置(3)在其第一纵向端(E41)处围绕所述第一横向轴线(Y1)旋转,
其中,所述座椅(1)进一步包括第一锁定装置(6),其能够:
-从锁定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锁定装置(6)阻止所述下后连杆(42)相对于所述上后连杆(43)绕所述第五横向轴线(Y5)的旋转,过渡到
-解锁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锁定装置(6)使所述下后连杆(42)相对于所述上后连杆(43)围绕所述第五横向轴线(Y5)旋转,以便使所述座椅底座(2)在所述前连杆(41)的所述第二纵向端(E41')处围绕所述座椅(1)的所述第二横向轴线(Y2)进行枢转,从而使所述座椅底座(2)的所述后边缘(AR)沿所述座椅(1)的所述垂直方向(Z)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装置(3),反之亦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6)被布置成只有在所述不可逆电动机(5)失效时才能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6)包括:
-钩(61),其沿所述座椅(1)的第六横向轴线(Y6)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下后连杆(42)上,
-销(62),其布置在所述上后连杆(43)上并沿所述座椅(1)的所述横向方向(Y)延伸,
所述钩(61)和所述销(62)被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手动锁定装置(6)通过所述钩(61)相对于所述下后连杆(42)围绕所述座椅(1)的所述第六横向轴线(Y6)旋转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其中:
-在所述第一锁定装置(6)的锁定状态下,所述钩(61)与所述销(62)接合,以及
-在所述第一锁定装置(6)的解锁状态下,所述钩(61)与所述销(62)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钩(61)沿所述第六横向轴线(Y6)在所述下后连杆(42)的所述第一纵向端(E42)和所述第二纵向端(E42')之间的中间点(I42)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下后连杆(4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1),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6)相联的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所述第一控制装置(7)被配置为在使用者对所述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的手动操作的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一锁定装置(6)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包括沿所述座椅1的第七横向轴线(Y7)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座椅底座(2)上的旋钮(71),所述旋钮(71)被配置为:
-从围绕所述座椅(1)的所述第七横向轴线(Y7)的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锁定装置(6)处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
-围绕所述座椅(1)的所述第七横向轴线(Y7)的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锁定装置(6)处于其解锁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包括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被配置为促使所述旋钮(71)围绕所述座椅(1)的所述第七横向轴线(Y7)进入所述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71)安装在所述座椅底座(2)的所述后边缘(AR),沿着所述座椅(1)的所述垂直方向(Z)向所述座椅底座(2)的底部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两个滑轨(31),沿所述下底座(2)的所述横向方向(Y)布置在所述下底座(2)的两侧,每个滑轨都具有配置成固定在所述车辆的地板上的下型材(31l)并沿所述座椅(1)的所述纵向方向(X)滑动地容纳上型材(31S),并且其中,所述前连杆(41)的所述第一纵向端(E41)和所述下后连杆(42)的所述第一纵向端(E42)分别沿所述第一横向轴线(Y1)和沿所述第三横向轴线(Y3)可枢转地铰接到所述滑轨(31)的所述上型材(31S)。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1),其进一步包括用于锁定所述滑轨(31)的第二锁定装置(8),其被配置为:
-从锁定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锁定装置(8)防止每个滑轨(31)的上型材(31S)相对于每个滑轨(31)的下型材(31I)滑动,从而防止所述座椅(1)相对于所述车辆的地板沿所述座椅(1)的所述纵向方向(X)平移位移,过渡到
-解锁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锁定装置(8)使每个滑轨(31)的上型材(31S)相对于每个滑轨(31)的下型材(31I)滑动,以便使所述座椅(1)相对于所述车辆的地板沿所述座椅(1)的所述纵向方向(X)平移位移,
反之亦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1),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二锁定装置(8)相联的第二手动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使用者对所述第二手动控制装置的手动操作的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二锁定装置(8)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1),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6)相联的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所述第一控制装置(7)被配置为在使用者对所述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的手动操作的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一锁定装置(6)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其中,所述第二手动控制装置是所述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从而使用者对所述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的手动操作使所述第二锁定装置(8)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进一步包括第三锁定装置(9),用于相对于所述固定装置(3)锁定所述座椅底座(2),所述第三锁定装置被配置为:
-从锁定状态,其中,所述第三锁定装置(9)通过使用所述连接装置(4)阻止所述座椅底座(2)相对于所述固定装置(3)的位移,过渡到
-解锁状态,其中,所述第三锁定装置(9)通过使用所述连接装置(4)实现所述座椅底座(2)相对于所述固定装置(3)的位移,反之亦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1),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三锁定装置(9)相联的第三手动控制装置,所述第三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使用者对所述第三手动控制装置的手动操作的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三锁定装置(9)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座椅(1),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6)相联的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所述第一控制装置(7)被配置为在使用者对所述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的手动操作的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一锁定装置(6)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其中,所述第三手动控制装置是所述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从而使用者对所述第一手动控制装置(7)的手动操作使所述第三锁定装置(9)从其锁定状态过渡到其解锁状态,反之亦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连杆(41)的所述第二纵向端(E41')沿所述第二横向轴线(Y2)可枢转地铰接到所述座椅底座(2)的所述第一或第二侧边缘(BL1、BL2),和/或,
-所述上后连杆(43)的所述第一纵向端(E43)沿所述第四横向轴线(Y4)可枢转地铰链到所述座椅底座(2)的所述第一或第二侧边缘(BL1、BL2)。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4)包括:
-两个平行的前连杆(41),它们明显相同,每个前连杆沿所述座椅(1)的所述横向方向(Y)定位在所述座椅底座(2)的一侧,和/或
-两个平行的下后连杆(42),它们明显相同,每个下后连杆沿所述座椅(1)的所述横向方向(Y)定位在所述座椅底座(2)的一侧,和/或
-两个平行的上后连杆(43),它们明显相同,每个上后连杆沿所述座椅(1)的所述横向方向(Y)定位在所述座椅底座(2)的一侧。
18.一种车辆,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1)。
CN202210321136.7A 2021-03-30 2022-03-29 车辆座椅 Pending CN1151398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2103236 2021-03-30
FR2103236A FR3121398B1 (fr) 2021-03-30 2021-03-30 Siège de véhicu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9872A true CN115139872A (zh) 2022-10-04

Family

ID=76708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1136.7A Pending CN115139872A (zh) 2021-03-30 2022-03-29 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45366B2 (zh)
CN (1) CN115139872A (zh)
DE (1) DE102022106318B4 (zh)
FR (1) FR3121398B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29898B1 (fr) * 1995-01-30 1997-04-04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Perfectionnements aux glissieres pour sieges de vehicules et aux sieges equipes de telles glissieres
GB2347620B (en) * 1999-03-10 2002-12-24 Autoliv Dev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vehicle seat
CA2625107C (en) * 2001-08-09 2009-11-03 Virgin Atlantic Airways Limited A seating system and a passenger accomodation unit for a vehicle
FR2990168B1 (fr) 2012-05-02 2014-12-05 Antolin Grupo Ing Sa Siege,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FR2990167B1 (fr) * 2012-05-02 2014-08-22 Antolin Grupo Ing Sa Siege,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6230590B2 (ja) * 2013-02-15 2017-11-15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10065536B2 (en) * 2015-09-24 2018-09-04 Fca Us Llc Reclining seat for a vehicle
FR3069203B1 (fr) 2017-07-24 2019-10-04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iege de vehicule pivotant
DE102017215929A1 (de) 2017-09-08 2019-03-14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Vorschwenkbarer Fahrzeugsitz
US10308146B1 (en) 2018-01-25 2019-06-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rack release mechanism for a seating assembly
FR3097815B1 (fr) * 2019-06-25 2021-07-09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iège de véhicule à dossier inclinable
FR3100012B1 (fr) * 2019-08-22 2023-01-13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iège de véhicule à assise inclinable pour faciliter l’accès aux places arrière
DE102020110623A1 (de) * 2019-12-10 2021-06-10 Adient Engineering and IP GmbH Fahrzeugsitz
FR3116771B1 (fr) * 2020-11-30 2022-11-11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iège de véhicule à assise et dossiers inclinables pour faciliter l’accès aux places arrière
FR3122850A1 (fr) * 2021-05-11 2022-11-18 Faurecia Sièges d'Automobile Siège de véhicule pliab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14842A1 (en) 2022-10-06
DE102022106318B4 (de) 2024-03-14
FR3121398A1 (fr) 2022-10-07
FR3121398B1 (fr) 2023-03-31
DE102022106318A1 (de) 2022-10-06
US11845366B2 (en) 202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2322B2 (en) Easy-entry vehicle seat
CN111601732B (zh) 便捷进入的车辆座椅
CN100457500C (zh) 车辆座椅的折叠式倾斜器
JP4234713B2 (ja) 床に収納可能なシート
CN102803013A (zh) 车辆座位
US20180037140A1 (en) Vehicle seat with easy-entry function
JP3802859B2 (ja) 傾倒可能な背当て部を有する自動車座席
CN107972541B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倾角调节机构及车辆后排座椅
US10843594B2 (en) Adjustable seat with entry tip slide plus pitch slide
CN113056389B (zh) 车辆座椅
KR20210031037A (ko) 차량용 후석 시트
CN115139872A (zh) 车辆座椅
US11951883B2 (en) Stow to floor seat assembly
US20080197683A1 (en) Motor Vehicle
CN216610972U (zh) 一种扶手箱组件及汽车
US11772524B2 (en) Vehicle seat
US20120112509A1 (en) Multi-load floor smartfold hybrid
CN115320463A (zh) 可折叠车辆座椅
CN114906029A (zh) 一种扶手箱组件及汽车
CN117940313A (zh) 具有应急疏散连杆的车辆座椅
CN116761740A (zh) 具有易入机构的交通工具座椅
EP4126589B1 (en) Seat assembly with override condition
CN112572243B (zh) 车辆座椅
CN114728604B (zh) 座椅
US20230382273A1 (en) Vehicle sea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