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8671A - 去除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钒的方法及试剂盒 - Google Patents

去除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钒的方法及试剂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8671A
CN115138671A CN202210789086.5A CN202210789086A CN115138671A CN 115138671 A CN115138671 A CN 115138671A CN 202210789086 A CN202210789086 A CN 202210789086A CN 115138671 A CN115138671 A CN 1151386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soil
culture medium
bacterial liquid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890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38671B (zh
Inventor
张宝刚
史新悦
陈思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221078908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86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8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8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38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86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8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chem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1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ologically, biologically or by using enzym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36Adaptation or attenuation of c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1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using 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yc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钒的方法及试剂盒。该方法包括:向作为处理对象的每2克土壤中依次加入的13.3mL的0.5mol/L草酸、13.3mL的0.5mol/L硫酸和13.3mL的0.05mol/L二乙三胺五乙酸,振荡12小时,并离心,去除上清液,以去除生物有效态钒。该方法可以低能耗、且高效地去除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钒,不造成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去除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钒的方法及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钒的方法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等,导致土壤被重金属污染。其中,钒是污染土壤的一种常见重金属。目前,治理钒污染的常见方案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其中,物理法包括玻璃化修复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电动力学修复技术以及改土技术等。化学法包括化学淋洗技术、原位化学氧化技术。
玻璃化修复技术是指将固态污染物通过高温加热成玻璃体类物质,利用该物质的高密度结晶构造,从而永久地保持固化。在玻璃化过程中,污染物会被分解或者变成气体,而重金属则会被固定在其中。对于钒污染土壤,玻璃化技术修复效率较高。但是,在熔化过程中需要消耗较多能量,成本较高。
固化/稳定化技术是通过固化剂与重金属发生氧化还原、沉淀或吸附等反应,将污染物转变为非活性状态,使其停止在环境中的迁移、扩散等过程,以减少污染物毒性的修复技术。这种技术仅能使重金属形态发生变化,而不能改变其总的含量,并且存在着重新活化重金属的可能性。
电动力学修复技术是将直流电施加到钒污染土壤当中,利用电解、电迁移、电脉冲等方法,将土壤中的钒离子聚集到接近电极的位置,从而实现电化学的脱除。该技术目前更多的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从经济成本层面考虑,该技术还无法大规模应用。
改土技术是指借助工程机械,将钒污染土壤置换、混合稀释或者深埋,以去除或者降低钒的毒性,减轻土壤污染风险。但该技术花费巨大,易造成二次污染。
化学淋洗技术是利用淋洗液与重金属钒发生离子交换、螯合、沉淀等作用,从而将钒从土壤迁移到溶液当中,再用固-液相分离,实现对土壤的修复化学淋洗技术包括原位淋洗技术和异位淋洗技术。淋洗技术针对性强、操作简便。但是也有引发二次污染的风险。
原位化学氧化法是指使用氧化剂对钒污染土壤进行化学氧化,进而使其中的污染产物分解并转变为低毒性、低流动性产物的土壤修复手段。该技术也适用于修补被难以生物降解的化学污染物污染的土层,但成本较高,易引发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去除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钒的方法及试剂盒,可以高效地去除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态钒,并且能耗较低,且没有二次污染。
第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去除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向作为处理对象的每2克土壤中依次加入的0.5mol/L草酸、13.3mL的0.5mol/L硫酸和13.3mL的0.05mol/L二乙三胺五乙酸,振荡12小时,并离心,去除上清液,得到沉淀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离心产生的沉淀物中加入由第一培养基培养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进行浸出反应,以去除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态;其中,所述第一培养基的pH为1.8,且配方如下:
Figure BDA000373304400000002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振荡由水浴恒温振荡箱实施,其中,所述振荡箱的转速为180r/min。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心的持续时间为15分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90mL的第一培养基加入到250mL锥形瓶,并加入10mL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进行第一培养;在第一培养过程中,检测第一培养基的二价铁浓度,当二价铁浓度小于0.5g/L时,结束第一培养,得到所述由第一培养基培养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进行所述第一培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进行驯化培养;其中,所述驯化培养包括:将90mL的第一培养基加入到250mL锥形瓶,并加入10mL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以及加入所述土壤,进行第二培养;其中,第二培养所加入的土壤的重量为第一培养基和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重量加和的百分之一;在第二培养过程中,检测第一培养基的二价铁浓度,当二价铁浓度小于0.5g/L时,结束第二培养;将10mL经第二培养得到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加入到90mL的新的第一培养基中,并加入所述土壤,进行第三培养;其中,第二培养所加入的土壤的重量为新的第一培养基和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重量加和的百分之一;在第三培养过程中,检测二价铁浓度,当二价铁浓度小于0.5g/L时,结束第三培养,得到用于第一培养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90mL的第一培养基加入到250mL锥形瓶,并加入10mL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进行第一培养;在第一培养过程中,检测第一培养基的二价铁浓度,当二价铁浓度小于0.5g/L时,结束第一培养,并将第一培养得到的菌液进行滤孔孔径为0.22μm的过滤,得到的滤液,所述滤液用作所述由第一培养基培养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进行所述第一培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进行驯化培养;其中,所述驯化培养包括:将90mL的第一培养基加入到250mL锥形瓶,并加入10mL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以及加入所述土壤,进行第二培养;其中,第二培养所加入的土壤的重量为第一培养基和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重量加和的百分之一;在第二培养过程中,检测第一培养基的二价铁浓度,当二价铁浓度小于0.5g/L时,结束第二培养;将10mL经第二培养得到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加入到90mL的新的第一培养基中,并加入所述土壤,进行第三培养;其中,第二培养所加入的土壤的重量为新的第一培养基和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重量加和的百分之一;在第三培养过程中,检测二价铁浓度,当二价铁浓度小于0.5g/L时,结束第三培养,得到用于第一培养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土壤中钒含量大于或等于1028.56mg/kg,其中,生物有效态钒的含量大于或等于306.51mg/kg。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去除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钒的试剂盒,包括:0.5mol/L草酸、0.5mol/L硫酸、0.05mol/L二乙三胺五乙酸以及由第一培养基培养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其中,所述第一培养基的pH为1.8,且配方如下:
Figure BDA0003733044000000031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低能耗、且高效地去除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钒,不造成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BCR分析结果;
图2示出了浸出阶段的钒去除率。
具体实施方式
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除非文中另外明确指出,单数形式“一个”、“一”和“这个”包括复数形式。
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发明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相同。除实施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设备、材料外,根据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发明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发明。
本发明的实验对象或者说处理对象是采集的四川省攀枝花钒冶炼厂附近的土壤。经检测该土壤中钒的含量达到了1028.56mg/kg。其中,土壤中的钒可分为生物有效态(包括水溶态及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残渣态。生物有效态的钒的迁移性高,危害性大。
在作为处理对象的图像中,有效态钒占比为29.8%,残渣态钒占比为70.2%。其中,更具体地,有效态钒含量为306.51mg/kg。其中,在本说明书中,采集的、还没有经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进行处理的土壤称为原始土壤。
可见,该原始土壤中的钒已经远远超过了土壤本底值,因此开展土壤污染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本发明提供的去除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钒的方法,在去除该原始土壤中的钒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别为淋洗阶段和浸出阶段。接下来,分阶段进行具体介绍。
首先,介绍淋洗阶段,具体如下。
将原始土壤过20目筛,得到土样。将准确称取的2.0g的土样,放入离心管中,并分别加入13.3mL的0.5mol/L草酸、13.3mL的0.5mol/L硫酸和13.3mL的0.05mol/L二乙三胺五乙酸。盖上盖子后,放入水浴恒温振荡箱中,转速设置为180r/min,反应12h,随后在离心机中离心15分钟,用0.45μm滤膜过滤上清液。其中,过滤得到的沉淀物用于下一步的浸出阶段。
其中,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Emission Spectrometer,ICP-OES)法测定沉淀物中钒的含量及淋洗阶段中钒的脱除率。
经过淋洗阶段后,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钒占比为5.86%,残渣态占比为94.1%。淋洗阶段去除了267.40mg/kg生物有效态钒,生物有效态钒的去除率为87.2%。
接下来,介绍浸出阶段。
本发明的方案采用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生物浸出。其中,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是化能自养嗜酸性细菌,可在pH 1~6,2~40℃生长,最佳生长pH值为2~2.5,28~30℃。
本发明经过探索发现,采用如下配方的培养基A时,能够实现生物有效态钒更高效地去除。
培养基A的配方:
Figure BDA0003733044000000041
其中,在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过程中,亚铁离子作为电子供体,CO2为碳源,O2为电子受体。反应化学过程为2Fe2++2H++0.5O2→2Fe3++H2O。
其中,制备培养基A可通过溶液A1和溶液A2制备得到。
其中,溶液A1的配方:
Figure BDA0003733044000000051
溶液A2的配方:
FeSO4·7H2O 44.2g,
水 100mL。
培养基A的具体制备过程具体如下。
按配方配置好溶液A1和溶液A2后,将它们的pH均调节为1.8。其中,溶液A1在温度为121℃的灭菌锅中高温杀菌20min,冷却至室温备用。溶液A2使用0.22μm的滤膜过滤后与溶液A1混合,最终得到培养基A。
在超净工作台中用注射器抽取90mL混合均匀的培养基A至250mL锥形瓶中,锥形瓶是提前灭过菌的,随后用注射器抽取10mL的细菌菌液加入到90mL培养基中,用透气的封口膜和皮筋封好后放入立式全温振荡器中以150rpm/min的转速振荡,温度设置为30℃。定时取样测定溶液中的初始pH、二价铁和三价铁浓度等参数,当二价铁浓度小于0.5g/L时,即可进行传代。经过3-5次的传代,达到稳定的生长曲线后,即可用于下一步的浸出实验。
其中,本说明书提供了两种浸出实验方案,分别为一步法、二步法。具体如下。
一步法(test 1):先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传代驯化培养,然后将10mL菌液接种到90mL培养基A中,加入淋洗阶段产生的沉淀物进行浸出实验。细菌的驯化是将1%(重量比,即土壤的重量是培养基A和所加菌液重量加和的百分之一)的原始土壤加入到培养液中,测定培养液中起始pH、二价铁和三价铁浓度等参数,当二价铁浓度小于0.5g/L时,满足继代条件。从上一次培养的菌液中提取10mL,将其接种到90mL培养基A中,向其中加入2%(重量比,即土壤的重量是培养基A和所加菌液重量加和的百分之一)的土壤,继续进行驯化,当二价铁浓度小于0.5g/L时,即可用于后续浸出实验。浸出实验的具体实现过程在250mL锥形瓶中进行,温度为30℃,转速设置为150rpm,在立式全温振荡器中振荡培养20天,每隔两天取溶液样测定其理化指标。
两步法(test 2):将细菌进行传代驯化培养后,用0.22μm的滤膜过滤悬浮液,取过滤后的悬浮液,该悬浮液中含有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的代谢产物,将含有代谢产物的悬浮液用于土壤中重金属钒的浸出实验,以此来探究代谢产物的作用。
在本说明书中,选用灭过菌的250mL锥形瓶来作为实验反应容器,淋洗阶段产生的沉淀物的浸出阶段的处理对象。分别设置一步法和两步法的实验组,以及含Fe2+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实验时间为20天,实验过程中,使用注射器每隔两天取出定量的样品,过滤后测定其可溶性钒的浓度,并且在实验结束后利用改进三步顺序提取法(BCR)分步提取测定实验前后土壤中钒形态的变化。其中,BCR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图1中的化学淋洗土壤是指经淋洗阶段后的土壤。图1中化学-生物淋洗土壤是指经过淋洗阶段和浸出阶段的土壤。
其中,一步法的浸出阶段的钒的去除率变化趋势、二步法的浸出阶段的钒的去除率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淋洗阶段后的土壤(总钒:667.54mg/kg)在经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阶段后,去除了其中16.8%总钒。浸出阶段后土壤中钒的各个形态发生了一定变化,其中生物有效态钒占比为8.3%,残渣态占比为91.7%,去除了6.81mg/kg的残渣态钒。
综合以上,经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总钒去除率达到46.0%,特别是,生物有效态钒的去除率达87.2%,有效降低了土壤中钒的含量与生态、健康风险。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去除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向作为处理对象的每2克土壤中依次加入的13.3mL的0.5mol/L草酸、13.3mL的0.5mol/L硫酸和13.3mL的0.05mol/L二乙三胺五乙酸,振荡12小时,并离心,去除上清液,以去除生物有效态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离心产生的沉淀物中加入由第一培养基培养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进行浸出反应,以去除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态;其中,所述第一培养基的pH为1.8,且配方如下:
Figure FDA00037330439900000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由水浴恒温振荡箱实施,其中,所述振荡箱的转速为180r/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的持续时间为15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90mL的第一培养基加入到250mL锥形瓶,并加入10mL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进行第一培养;
在第一培养过程中,检测第一培养基的二价铁浓度,当二价铁浓度小于0.5g/L时,结束第一培养,得到所述由第一培养基培养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第一培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进行驯化培养;
其中,所述驯化培养包括:
将90mL的第一培养基加入到250mL锥形瓶,并加入10mL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以及加入所述土壤,进行第二培养;其中,第二培养所加入的土壤的重量为第一培养基和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重量加和的百分之一;
在第二培养过程中,检测第一培养基的二价铁浓度,当二价铁浓度小于0.5g/L时,结束第二培养;
将10mL经第二培养得到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加入到90mL的新的第一培养基中,并加入所述土壤,进行第三培养;其中,第二培养所加入的土壤的重量为新的第一培养基和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重量加和的百分之一;
在第三培养过程中,检测二价铁浓度,当二价铁浓度小于0.5g/L时,结束第三培养,得到用于第一培养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90mL的第一培养基加入到250mL锥形瓶,并加入10mL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进行第一培养;
在第一培养过程中,检测第一培养基的二价铁浓度,当二价铁浓度小于0.5g/L时,结束第一培养,并将第一培养得到的菌液进行滤孔孔径为0.22μm的过滤,得到的滤液,所述滤液用作所述由第一培养基培养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第一培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进行驯化培养;
其中,所述驯化培养包括:
将90mL的第一培养基加入到250mL锥形瓶,并加入10mL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以及加入所述土壤,进行第二培养;其中,第二培养所加入的土壤的重量为第一培养基和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重量加和的百分之一;
在第二培养过程中,检测第一培养基的二价铁浓度,当二价铁浓度小于0.5g/L时,结束第二培养;
将10mL经第二培养得到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加入到90mL的新的第一培养基中,并加入所述土壤,进行第三培养;其中,第二培养所加入的土壤的重量为新的第一培养基和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重量加和的百分之一;
在第三培养过程中,检测二价铁浓度,当二价铁浓度小于0.5g/L时,结束第三培养,得到用于第一培养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中钒含量大于或等于1028.56mg/kg,其中,生物有效态钒的含量大于或等于306.51mg/kg。
10.一种用于去除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钒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0.5mol/L草酸、0.5mol/L硫酸、0.05mol/L二乙三胺五乙酸。
CN202210789086.5A 2022-07-06 2022-07-06 去除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钒的方法及试剂盒 Active CN1151386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9086.5A CN115138671B (zh) 2022-07-06 2022-07-06 去除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钒的方法及试剂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9086.5A CN115138671B (zh) 2022-07-06 2022-07-06 去除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钒的方法及试剂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8671A true CN115138671A (zh) 2022-10-04
CN115138671B CN115138671B (zh) 2023-05-12

Family

ID=83411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89086.5A Active CN115138671B (zh) 2022-07-06 2022-07-06 去除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钒的方法及试剂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867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7117A (en) * 1996-03-21 1999-06-29 Phytotech, Inc. Inducing hyperaccumulation of metals in plant shoots
CN104550207A (zh) * 2013-10-12 2015-04-29 南京科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修复土壤金属污染的新方法
CN108611489A (zh) * 2018-05-09 2018-10-02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用氧化亚铁硫杆菌从含钒页岩中浸出钒的方法
CN108913889A (zh) * 2018-06-20 2018-11-3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微生物浸出钒及选择性富集钒的方法
CN109290366A (zh) * 2018-08-30 2019-02-01 湖南新九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淋滤-生物稳定联合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0523770A (zh) * 2019-08-14 2019-12-03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利用嗜酸菌淋滤去除污染土壤中不同形态重金属的方法
CN111085537A (zh) * 2019-12-07 2020-05-01 重庆市固体废物管理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磷和无机磷材料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7117A (en) * 1996-03-21 1999-06-29 Phytotech, Inc. Inducing hyperaccumulation of metals in plant shoots
CN104550207A (zh) * 2013-10-12 2015-04-29 南京科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修复土壤金属污染的新方法
CN108611489A (zh) * 2018-05-09 2018-10-02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用氧化亚铁硫杆菌从含钒页岩中浸出钒的方法
CN108913889A (zh) * 2018-06-20 2018-11-3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微生物浸出钒及选择性富集钒的方法
CN109290366A (zh) * 2018-08-30 2019-02-01 湖南新九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淋滤-生物稳定联合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0523770A (zh) * 2019-08-14 2019-12-03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利用嗜酸菌淋滤去除污染土壤中不同形态重金属的方法
CN111085537A (zh) * 2019-12-07 2020-05-01 重庆市固体废物管理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磷和无机磷材料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曹学龙: "攀枝花矿区土壤钒分布与异位修复研究" *
汪超;王英;韦林森;吴封;李千文;邓孝伯;: "从钒浸出液除磷泥中回收钒的研究" *
阳征斐;陈友顺;张豪杰;刘志雄;颜文斌;李飞;: ""抑制-萃取"法从含铁酸溶液中选择性提钒"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8671B (zh) 2023-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ou et al.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iron and manganese from acid mine drainage by acclimated bacteria
JP4528981B2 (ja) 食塩存在下での脱窒方法
CN113368812B (zh) 一种Co3O4/埃洛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290366A (zh) 一种生物淋滤-生物稳定联合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5126749A (zh) 基于生活污泥的生物炭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Wang et al. Realignment of phosphorus in lake sediment induced by sediment microbial fuel cells (SMFC)
CN112340830B (zh) 以吸附-解吸后的废弃吸附剂为原料的催化剂在活化过硫酸盐处理高盐有机废水中应用
CN112007644B (zh) 基于盐模板法回收芬顿污泥制备二维Fe/Fe3O4光催化剂的方法
CN109110861A (zh) 一种城市污泥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CN112349443A (zh) 一种用于处理含铀废水的材料及方法
CN110801814A (zh) 一种磁性氨基核桃壳生物炭新型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CN113245361A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及其方法和应用
ITRM20080183A1 (it) Rimozione microbiologica di mercurio da materiali contaminati.
CN113387469A (zh) 一种钴镍萃余液的处理方法
CN112811584B (zh) 铁改性活性炭促进厌氧氨氧化系统启动的方法
KR100269160B1 (ko) 중금속오염토양의정화방법
CN115138671B (zh) 去除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钒的方法及试剂盒
CN107381705B (zh) 一种相变调控分离回收水中多种阳离子重金属的方法
CN111574735B (zh) 一种基于聚偏氟乙烯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复合薄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2062281B (zh) 一种利用蓝藻-生物膜复合体修复盐碱水体砷污染的方法
KR101360291B1 (ko) 석유 정제 폐촉매로부터 니켈, 바나듐 및 몰리브데늄의 2단계 침출방법
CN110028141B (zh) 一种污水中抗性基因深度处理方法
CN111672487A (zh) 一种选择性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429827B (zh) 一种近海污染沉积物修复材料的绿色制备方法及应用
Jin et al. Distribution of Pb and its chemical fractions in liquid and solid phases of digested pig and dairy slurr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