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6416A - 接线配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接线配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6416A
CN115136416A CN202180015439.XA CN202180015439A CN115136416A CN 115136416 A CN115136416 A CN 115136416A CN 202180015439 A CN202180015439 A CN 202180015439A CN 115136416 A CN115136416 A CN 115136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spring
guide element
conductor
f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54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丁·格布哈特
拉尔夫·霍普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5136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64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185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adapted for axial insertion of a wire end
    • H01R4/48275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adapted for axial insertion of a wire end with an opening in the housing for insertion of a release too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28Spring-activa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or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spring housing
    • H01R4/48365Spring-activa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or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spring housing with integral release mean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电导体的接线配置(100),具有‑壳体(140),‑电流条(110),‑夹箍弹簧(111),其具有夹脚(113),所述夹脚可移入夹紧位置和释放位置,‑操纵构件(129),按压力可以借助于所述操纵构件施加至所述夹脚(113),以将所述夹脚(113)从所述夹紧位置移入所述释放位置,‑构建在所述电流条(110)的一个区段(114)与所述夹箍弹簧(111)的夹脚(113)之间的导体连接腔(124),‑可动地布置的导引元件(115),其与所述夹箍弹簧(111)的夹脚(113)处于作用性连接,其中所述夹脚(113)可以借助于所述导引元件(115)保持在所述释放位置,以及‑触发元件(125),其在所述夹箍弹簧(111)的夹脚(113)的释放位置上与所述导引元件(115)卡合在一起,其中当所述待连接的导体插入所述导体连接腔(124)时,所述触发元件(125)可以如此地被所述导体操纵,使得所述触发元件(125)与所述导引元件(115)脱离卡合,且所述导引元件(115)可以通过所述夹脚(113)的弹力移动,从而使得所述夹脚(113)移入所述夹紧位置以将所述导体抵向所述电流条(110)夹紧。

Description

接线配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电导体的接线配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这类接线配置通常具有构建为支腿弹簧的夹箍弹簧,其具有保持脚和夹脚,其中插入此接线配置的导体可以借助于此夹箍弹簧的夹脚被抵向电流条夹紧。如果将特别是柔性的导体夹紧,则在插入导体前即已需要借助于操纵构件将夹箍弹簧移入释放位置进而进行操纵,使得夹箍弹簧或夹脚背离电流条偏转,以便将导体插入位于电流条与夹箍弹簧之间的中间腔。仅当导体具备刚性故而稳定时,导体才能将足够的力施加至夹箍弹簧或夹箍弹簧的夹脚,从而使得夹脚背离电流条偏转,而无需使用者为此对操纵构件进行操纵。就柔性的导体而言,需要使用者首先通过对操纵构件进行操纵使得夹箍弹簧背离电流条偏转,以便将柔性的导体插入。为将插入的导体夹紧,需要使用者再次对操纵构件进行手动操纵,以将夹箍弹簧从释放位置移入夹紧位置。由使用者对操纵构件进行的操纵使得导体的安装或连接难度增大,这是因为操作繁琐,因而耗时也有所增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配置以及一种电子设备,其中能够将特别是柔性的导体的连接简化。
本发明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为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本发明的优选构建方案和有利改进方案参阅从属权利要求。
本发明的接线配置具有:壳体;电流条;夹箍弹簧,其具有夹脚,所述夹脚可以移入夹紧位置和释放位置;操纵构件,按压力可以借助于所述操纵构件施加至所述夹脚,以将所述夹脚从夹紧位置移入释放位置;构建在所述电流条的一个区段与所述夹箍弹簧的夹脚之间的导体连接腔;可动地布置的导引元件,其与夹箍弹簧的夹脚处于作用性连接,其中所述夹脚可以借助于所述导引元件保持在所述释放位置;以及触发元件,其在所述夹箍弹簧的释放位置上与所述导引元件卡合在一起。当待连接的导体插入导体连接腔时,触发元件可以如此地被这个导体操纵,使得触发元件与导引元件脱离卡合,且导引元件可以通过夹脚的弹力移动,从而使得夹脚移入夹紧位置以将导体抵向电流条夹紧。
借助于本发明的接线配置,现同样可以直插式地连接柔性导体并且将其抵向母线夹紧。所述夹箍弹簧优选构建为支腿弹簧,其具有保持脚和可相对所述保持脚偏转的夹脚。通过所述夹脚的偏转运动,这个夹脚能够移入释放位置和夹紧位置,在所述释放位置中,夹脚是以与电流条间隔一定距离的方式布置,并且待连接的导体是可插入由此形成于电流条与夹脚之间的导体连接腔或者是可从这个导体连接腔移出,在所述夹紧位置中,夹脚能够抵靠在电流条上或者抵靠在所连接的导体上,从而将导体抵向电流条夹紧。所述接线配置具有特别是可水平移动地支承的导引元件,该导引元件特别是在夹箍弹簧的夹脚的释放位置上与夹箍弹簧处于作用性连接,这表示,夹箍弹簧通过与导引元件的作用性连接而跟随导引元件的位移运动进而跟随其位置。导引元件将夹脚反向于其弹力保持在释放位置,具体方式是,导引元件压向夹脚。为了将导引元件保持在这个位置,导引元件在夹箍弹簧的夹脚的释放位置上与触发元件卡合在一起。如果触发元件与导引元件卡合在一起,那么导引元件就无法实施位移运动,或者位移运动就会停止。通过触发元件与导引元件以及导引元件与夹箍弹簧的夹脚在夹脚的释放位置上的作用性连接或耦合,就能在不进行额外的手动操纵情况下将夹脚保持在这个释放位置,由此,特别是可以将柔性导体插入由此在电流条与夹箍弹簧之间空出的导体连接腔。触发元件可以具有指向导体连接腔方向的按压面,该按压面与供导体插入接线配置的导体入口对齐布置,或者与导体连接腔对齐布置,使得导体在插入接线配置时撞击在触发元件的按压面上,从而由导体将按压力施加至触发元件。通过借助于导体对按压面进而对触发元件施加按压力,例如能够使得触发元件进入沿导体的插入方向的偏转运动或倾斜运动,从而使得触发元件沿导体的插入方向背离导引元件偏转或倾斜。通过触发元件的偏转运动,触发元件可以与导引元件脱离卡合,使得导引元件可以重新自由移动,由此,导引元件可以在无人力辅助的情况下仅通过夹脚的弹力移动,从而使得夹脚可以从释放位置移入夹紧位置。通过这个特殊的机制,仅凭导体的插入运动便能特别简单地实现对柔性导体的连接,而无需使用者对其他元件、诸如操纵构件进行操纵来释放夹箍弹簧并使其从释放位置移入夹紧位置。借此简化接线配置的操作,并且在连接导体的过程中节省时间。触发元件优选为独立于夹箍弹簧、电流条和导引元件构建的元件或部件。触发元件优选在电流条的可供夹紧导体的区段与夹箍弹簧之间的区域范围内延伸,使得触发元件能够在一侧形成导体连接腔的边界。导引元件可以构建为滑块元件。夹箍弹簧的夹脚借助于操纵构件从夹紧位置移入释放位置,具体方式是,可以借助于操纵构件将按压力施加至夹脚,从而使得夹脚背离电流条偏转。因此,为操纵夹箍弹簧,操纵构件直接作用于夹箍弹簧的夹脚。但操纵构件优选仅用于将夹脚从夹紧位置移入释放位置,而不用于将夹脚从释放位置移入夹紧位置。
为了在导引元件与夹箍弹簧的夹脚之间形成作用性连接,导引元件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弹簧抵靠边,夹脚可以抵靠在该弹簧抵靠边上。弹簧抵靠边可以如此地构建,使得特别是在释放位置上,夹脚或夹脚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抵靠在弹簧抵靠边上。弹簧抵靠边优选沿导体的插入方向延伸进接线配置。因此,弹簧抵靠优选横向于导引元件的移动方向延伸。根据插入并被夹紧的导体的直径大小,夹脚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在夹紧位置上抵靠在弹簧抵靠边上。
为了能够均匀地导引导引元件和夹箍弹簧的夹脚,在导引元件上构建有两个这样的弹簧抵靠边,使得夹脚在导引元件上的两个这样的弹簧抵靠边上受导引。这两个弹簧抵靠边优选相互平行地在导引元件上延伸。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夹脚具有布置在具有夹边的主区段侧面的两个滑动区段,导引元件具有两个相互间隔布置的弹簧抵靠边,其中第一滑动区段可以抵靠在第一弹簧抵靠边上,第二滑动区段可以抵靠在第二弹簧抵靠边上。这两个滑动区段的长度优选小于夹脚的主区段。主区段和这两个滑动区段优选相互平行地延伸。这两个滑动区段优选呈弧形,从而分别形成一个滑橇,其可以分别沿一个弹簧抵靠边滑动。而主区段优选呈直线形。
如果借助于操纵构件将按压力施加至夹脚以将夹脚从夹紧位置移入释放位置,则按压力优选从夹箍弹簧的夹脚传递至导引元件,从而通过夹脚背离电流条的偏转运动同样使导引元件移动,直至导引元件能够与触发元件卡合在一起。为此,导引元件可以具有对配抵靠边,在该对配抵靠边上,夹脚可以在从夹紧位置移入释放位置时将力施加至导引元件。这样夹脚就能在从夹紧位置移入释放位置时压向对配抵靠边以移动导引元件。由此,当夹脚从夹紧位置移入释放位置时,导引元件可以跟随夹脚的运动。优选地,夹脚可以通过其滑动区段将力施加至导引元件。
优选地,导引元件具有两个相互间隔布置的对配抵靠边,同样地,夹脚优选具有两个滑动区段,使得夹脚的这两个滑动区段可以同时压向导引元件的这两个对配抵靠边,以便在夹脚从夹紧位置移入释放位置时移动导引元件。
优选地,至少一个对配抵靠边与至少一个弹簧抵靠边相对布置。因此,夹脚或夹脚的滑动区段可以视夹脚的具体运动交替地抵靠在弹簧抵靠边和导引元件的对配抵靠边上。
至少一个导引元件可以具有槽形凹口,其中至少一个弹簧抵靠边和至少一个对配抵靠边可以构建在这至少一个槽形凹口的区域内。槽形凹口优选延伸进导引元件。夹脚的一部分,特别是夹脚的滑动区段,可以没入槽形凹口内部并且受导引。优选地,导引元件具有两个相对布置的槽形凹口,这些凹口上分别构建有一个弹簧抵靠边和一个对配抵靠边,使得夹脚的这两个滑动区段能够相互对称地通过这两个槽形凹口与导引元件卡合在一起。弹簧抵靠边和对配抵靠边均可以分别形成槽形凹口的分界壁的一个分区段。
导引元件优选可以如此地移动,使得导引元件的位移运动可以横向于待连接导体进入导体连接腔的插入方向实施。这样就能实现特别紧凑的构建方案,借此,接线配置的结构空间有所减小。
为了借助于插入导体连接腔的导体使得触发元件与导引元件分离,进而与导引元件脱离卡合,触发元件以可相对导引元件倾斜的方式支承。因此,触发元件可以呈翘板状。如果待连接的导体压向触发元件,那么触发元件可以沿导体的插入方向倾斜,以便与导引元件脱离卡合从而释放导引元件,使得这个导引元件可以重新自由移动。
为了在夹箍弹簧的夹脚的释放位置上形成触发元件与导引元件的卡合,触发元件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底部切口,该底部切口可以在夹箍弹簧的夹脚的释放位置上与导引元件的至少一个卡扣凸缘扣合。这样就能在夹箍弹簧的夹脚处于释放位置的情况下,在导引元件与触发元件之间形成卡扣连接。触发元件优选地具有两个底部切口,导引元件优选地具有两个卡扣凸缘,从而在导引元件与触发元件之间形成双重的作用性卡扣。如果设有两个底部切口,那么这些底部切口优选构建在触发元件的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上。触发元件在这两个底部切口的区域内可以呈T形。
此外,优选地,导引元件可以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纵向侧壁,这些纵向侧壁在第一侧和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形成导体连接腔的边界。因此,在待连接的导体插入导体连接腔的情况下,导引元件也可以形成这个待连接导体的导引件。这两个纵向侧壁可以防止导体误插。由此,导体连接腔可以在其两个侧面由导引元件形成边界,且在其另两个侧面由电流条和夹箍弹簧的夹脚形成边界。这两个侧壁上可以构建有弹簧抵靠边和/或对配抵靠边。
操纵构件例如可以为工具,例如螺丝起子,视需要可以将其插入接线配置的壳体,以将夹箍弹簧的夹脚从夹紧位置移入释放位置。为此,壳体可以具有开口,可以将操纵构件经由该开口插入壳体以操纵夹箍弹簧的夹脚。
供操纵构件插入的开口优选布置在构建在壳体上的导体入口与夹箍弹簧在壳体中的支承部位之间。在插入状态下,操纵构件优选定位在电流条的供导体抵向夹紧的区段与夹箍弹簧之间。支承部位可以为用于夹箍弹簧在该夹箍弹簧的夹脚与保持脚之间的弧形区段的容置部。
操纵构件还可以集成在壳体中,且不是需要额外插入的工具。在此情形下,操纵构件可以支承在壳体中,并且可以在构建在壳体中的导向开口中受线性导引,以将夹脚从夹紧位置偏转至释放位置。
操纵构件可以如此地构建,从而呈U形地环扣夹箍弹簧。操纵构件特别是可以在夹箍弹簧的弧形区段的区域内环扣或跨越夹箍弹簧。由此,操纵构件可以包围罩形夹箍弹簧。
操纵构件可以具有第一操纵指部和与第一操纵指部相对的第二操纵指部,其中操纵构件的侧壁可以在第一操纵指部与第二操纵指部之间延伸,该侧壁至少局部地横向覆盖夹箍弹簧。如果壳体构建为单侧敞开的,则可以通过操纵构件或操纵构件的侧壁将夹箍弹簧保持在其在支承部位处的位置上,从而防止夹箍弹簧从壳体滑出。第一操纵指部优选用于操纵夹箍弹簧的夹脚。第二操纵指部优选覆盖夹箍弹簧的保持脚的一个分区段。在借助于操纵构件操纵夹箍弹簧时,操纵构件可以通过其第一操纵指部将力施加至夹脚,同时可以沿保持脚导引第二操纵指部。
接线配置例如可以形成例如可以以接线板形式扣合在安装导轨上的接线端子。此外,接线配置也可以形成例如可以布置在印制电路板上的接线端子。
还可以设有接线端子配置,其可以具有多个接连排列布置的接线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可以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如上所述地构建和改进的接线配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一种电子设备来达成,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如上所述地构建和改进的接线配置。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接线配置的示意图,包含夹箍弹簧的处于夹紧位置的夹脚,
图2为图1所示接线配置的示意图,包含夹箍弹簧的处于释放位置的夹脚,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接线配置的示意图,包含夹箍弹簧的处于释放位置的夹脚,
图4为图3所示接线配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为图3所示接线配置的示意图,包含夹箍弹簧的处于释放位置的夹脚,以及
图6为如图5所示接线配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6示出两个不同的接线配置100。两个接线配置100均具有壳体140,该壳体可以由绝缘材料形成。除操纵构件129之外,图1至图6所示的这两个接线配置采用相同的构建方案。
壳体140中布置有电流条110和构建为支腿弹簧的夹箍弹簧111。夹箍弹簧111具有保持脚112和夹脚113。保持脚112通过弧形区段141与夹脚113连接。保持脚112保持在固定位置,而夹脚113可以相对保持脚112偏转。通过夹脚113的偏转运动,这个夹脚可以移入夹紧位置(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以及移入释放位置(如图2、图5和图6所示)。
在夹紧位置上,夹脚113压向电流条110的一个区段114或者压向插入接线配置100的导体,以将这个导体夹紧并连接至电流条110的区段114。在释放位置上,夹脚113与电流条110的区段114隔开,使得导体可以插入由此形成在电流条110的区段114与夹脚113之间的自由空间,该自由空间形成导体连接腔124。
此外,接线配置100具有导引元件115。导引元件115特别是以可相对于电流条110移动的方式支承,使得导引元件115可以实施水平的位移运动。
夹箍弹簧111的夹脚113可以借助于导引元件115保持在释放位置。为此,导引元件115与夹箍弹簧111的夹脚113处于作用性连接。
在此处所示技术方案中,导引元件115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弹簧抵靠边116a、116b,夹脚113抵靠在这些弹簧抵靠边上。
夹脚113具有主区段117,在其自由端上构建有夹边118,这一点可以从图4和图6的剖视图中看出,这些剖视图中示出接线配置100,该接线配置在夹箍弹簧111和导引元件115方面与图1和图2所示技术方案相同。主区段117侧面构建有两个滑动区段119a、119b,使得主区段117布置在这两个滑动区段119a、119b之间。这两个滑动区段119a、119b至少抵靠在释放位置上,并且在从释放位置移入夹紧位置时抵靠在导引元件115的两个弹簧抵靠边116a、116b上,其中滑动区段119a抵靠在弹簧抵靠边116a上,滑动区段119b抵靠在弹簧抵靠边116b上。
滑动区段119a、119b的长度小于主区段117。滑动区段119a、119b呈弧形,从而形成橇形,借助于这个滑板形,当夹脚113移入夹紧位置时,滑动区段119a、119b可以沿弹簧抵靠边116a、116b滑动。
这两个弹簧抵靠边116a、116b构建在导引元件115的相对的纵向侧壁120a、120b上。这两个纵向侧壁120a、120b相互平行。这两个纵向侧壁120a、120b分别具有一个上缘121a、121b和一个相对的下缘122a、122b。弹簧抵靠边116a、116b分别大体垂直于上缘121a、121b延伸。从水平延伸的上缘121a、121b出发,弹簧抵靠边116a、116b朝导引元件115的水平延伸的下缘122a、122方向向下延伸。
电流条110和夹箍弹簧111布置在导引元件115的两个纵向侧壁120a、120b之间。电流条110和夹箍弹簧111被导引元件115包围。
导引元件115还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端壁123a、123b。这两个端壁123a、123b横向于导引元件115的两个纵向侧壁120a、120b布置。
在电流条110的区段114与夹脚113之间构建有可供待连接导体插入的导体连接腔124。导体连接腔124的侧面被导引元件115的两个纵向侧壁120a、120b覆盖或由其形成边界,使得导引元件115同样形成待连接导体的导引件。
导体连接腔124与构建在壳体140中的导体入口143齐平,可以经由该导体入口将待连接导体沿插入方向E插入接线配置100的壳体140。
接线配置100还具有触发元件125。触发元件125与导体入口143和导体连接腔124齐平。触发元件125在下方形成导体连接腔124的边界。
特别是从图2、图5和图6可以看出,在夹箍弹簧111的夹脚113的释放位置上,触发元件125与导引元件115卡合在一起,使得引元件115保持在其位置上,由此,夹脚113同样通过弹簧抵靠边116a、116b和滑动区段119a、119b保持在其位置上,从而防止夹脚113非期望地从释放位置回转至夹紧位置。
触发元件125具有两个布置在侧面的底部切口126,其在夹箍弹簧111的夹脚113的释放位置上分别与导引元件115的一个卡扣凸缘127a、127b卡合在一起,以在导引元件115与触发元件125之间形成卡扣。卡扣凸缘127a构建在纵向侧壁120a的下缘122a上,卡扣凸缘127b构建在纵向侧壁120b的下缘122b上。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夹紧位置上,触发元件125与导引元件115脱离卡合,使得导引元件115可以自由移动。
触发元件125以可相对导引元件115倾斜的方式支承。
在将待连接导体沿插入方向E经由导体入口143插入导体连接腔124时,导体撞击在触发元件125上,从而使得触发元件125相对导引元件115倾斜,从而脱离与导引元件115的卡合,使得导引元件115可以重新自由移动,由此,导引元件115可以在无人力辅助的情况下仅通过夹脚113的弹力移动,从而使得夹脚113可以从释放位置移入夹紧位置。
触发元件125具有指向导体连接腔124的按压面128,该按压面与导体入口143齐平或与导体连接腔124齐平地布置,使得导体在沿插入方向E插入接线配置100时撞击在触发元件125的按压面128上,从而由导体将按压力施加至触发元件125。通过借助于导体对按压面128进而对触发元件125施加按压力,能够使得触发元件125进入沿导体的插入方向E的偏转运动或倾斜运动,从而使得触发元件125沿导体的插入方向E背离导引元件115偏转或倾斜。
在导引元件与触发元件125脱离卡合的情况下,这个导引元件115沿某个方向实施位移运动V,该方向横向于待连接导体插入导体连接腔124的插入方向E。
这两个纵向侧壁120a、120b上还分别构建有一个对配抵靠边142a、142b。从图2、图5和图6可以看出,当夹脚113从夹紧位置移入释放位置时,夹脚113以其两个滑动区段119a、119b压向两个对配抵靠边142a、142b,借此,导引元件115跟随夹脚113的偏转运动,并且通过位移运动V移动一定距离,直至导引元件115以其卡扣凸缘127a、127b与触发元件125卡合在一起并且从后面钩在该处。
这两个对配抵靠边142a、142b与弹簧抵靠边116a、116b相对地布置在导引元件115的相应纵向侧壁120a、120b上。
纵向侧壁120a、120b分别具有一个槽形凹口154a、154b,夹脚113以其两个滑动区段119a、119b没入该凹口。纵向侧壁120a、120b的弹簧抵靠边116a、116b和对配抵靠边142a、142b分别形成相应纵向侧壁120a、120b的槽形凹口154a、154b的分界壁的一部分。这两个槽形凹口154a、154b相互对称或平行地构建在这两个纵向侧壁120a、120b上。
在图1至图6所示技术方案中,夹脚113借助于操纵构件129从夹紧位置移入释放位置。除操纵构件129的种类和导引之外,图1至图6所示接线配置100均采用相同的构建方案。
在图1和图2所示技术方案中,操纵构件129为需要单独插入壳体140的工具,其在此以螺丝起子的形式示出。壳体140具有开口144,可以将操纵构件129经由该开口插入壳体140以操纵夹箍弹簧111的夹脚113。
供操纵构件129插入的开口144布置在导体入口143与夹箍弹簧111在壳体140中的支承部位145之间。支承部位145以从壳体140的后壁146伸出的销件的形式构建。夹箍弹簧111通过其弧形区段141悬挂在支承部位145。
在图3至图6所示技术方案中,操纵构件129集成在壳体140中,具体方式是,操纵构件129支承在壳体140中并且可以在构建在壳体140中的导向开口147中受线性导引。导向开口147平行于导体入口143延伸,使得操纵元件129的操纵方向B平行于导体插入壳体140的插入方向E。
从图4和图6可以看出,操纵构件129呈U形地环扣夹箍弹簧111。操纵构件129具有凹口148,夹箍弹簧111特别是在其弧形区段141的区域内没入该凹口,使得操纵构件129环扣或跨越夹箍弹簧111。由此,操纵构件129可以包围罩形夹箍弹簧111。凹口148构建在操纵构件129中心。凹口148从操纵构件129的指向夹箍弹簧111的下侧149出发朝操纵构件129的上侧150方向延伸。上侧150形成用于操纵操纵构件129的操纵面。
操纵构件129以某种方式构建,从而具有第一操纵指部151和与第一操纵指部151相对的第二操纵指部152,其中操纵构件129的侧壁152在第一操纵指部151与第二操纵指部152之间延伸,该侧壁至少局部地横向覆盖夹箍弹簧111。壳体140可以仅具有一个后壁146而不具有相对的前壁,因此,壳体140在此构建为单侧敞开的,从而通过操纵构件129或操纵构件129的侧壁152将夹箍弹簧111保持在其在支承部位处145的位置上,这样就能防止夹箍弹簧111在壳体140不具有壁部的前侧区域从壳体140滑出。
操纵构件129的下侧149由操纵指部151、152的两个自由端形成。
第一操纵指部151用于操纵夹箍弹簧111的夹脚113,具体方式是,第一操纵指部151直接抵靠在夹脚113上并且可以沿这个夹脚滑动。第二操纵指部152大体平行于夹箍弹簧111的保持脚112。夹箍弹簧111的弧形区段141布置在这两个操纵指部151、152之间。
在图1至图6所示的两个技术方案中,壳体140上还构建有测试开口155,可以通过该测试开口将测试插头插入连接配置100。测试开口155紧挨导体入口143布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0 接线配置
110 电流条
111 夹箍弹簧
112 保持脚
113 夹脚
114 电流条的区段
115 导引元件
116a、116b 弹簧抵靠边
117 主区段
118 夹边
119a、119b 滑动区段
120a、120a 纵向侧壁
121a、121b 上缘
122a、122b 下缘
123a、123b 端壁
124 导体连接腔
125 触发元件
126 底部切口
127a、127b 卡扣凸缘
128 按压面
129 操纵构件
140 壳体
141 弧形区段
142a、142b 对配抵靠边
143 导体入口
144 开口
145 支承部位
146 后壁
147 导向开口
148 凹口
149 下侧
150 上侧
151 第一操纵指部
152 第二操纵指部
153 侧壁
154a、154b 槽形凹口
155 测试开口
V 位移运动
E 插入方向
B 操纵方向

Claims (16)

1.一种用于连接电导体的接线配置(100),所述接线配置具有
-壳体(140),
-电流条(110),
-夹箍弹簧(111),其具有夹脚(113),所述夹脚可移入夹紧位置和释放位置,
-操纵构件(129),按压力可以借助于所述操纵构件施加至所述夹脚(113),以将所述夹脚(113)从所述夹紧位置移入所述释放位置,
-构建在所述电流条(110)的一个区段(114)与所述夹箍弹簧(111)的夹脚(113)之间的导体连接腔(124),
-可动地布置的导引元件(115),其与所述夹箍弹簧(111)的夹脚(113)处于作用性连接,其中所述夹脚(113)可以借助于所述导引元件(115)保持在所述释放位置,以及
-触发元件(125),其在所述夹箍弹簧(111)的夹脚(113)的释放位置上与所述导引元件(115)卡合在一起,其中当所述待连接的导体插入所述导体连接腔(124)时,所述触发元件(125)可以如此地被所述导体操纵,使得所述触发元件(125)与所述导引元件(115)脱离卡合,且所述导引元件(115)可以通过所述夹脚(113)的弹力移动,从而使得所述夹脚(113)移入所述夹紧位置以将所述导体抵向所述电流条(110)夹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配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元件(115)具有至少一个弹簧抵靠边(116a,116b),所述夹脚(113)抵靠在所述弹簧抵靠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配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脚(113)具有布置在具有夹边(118)的主区段(117)侧面的两个滑动区段(119a,119b),所述导引元件(115)具有两个相互间隔布置的弹簧抵靠边(116a,116b),其中第一滑动区段(119a,119b)抵靠在第一弹簧抵靠边(116a,116b)上,第二滑动区段(119a,119b)抵靠在第二弹簧抵靠边(116a,116b)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线配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元件(115)具有至少一个对配抵靠边(142a,142b),在所述对配抵靠边上,所述夹脚(113)在从所述夹紧位置移入所述释放位置时将力施加至所述导引元件(1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配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对配抵靠边(142a,142b)与所述至少一个弹簧抵靠边(116a,116b)相对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接线配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导引元件(115)具有槽形凹口(154a,154b),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簧抵靠边(116a,116b)和所述至少一个对配抵靠边(142a,142b)构建在所述至少一个槽形凹口(154a,154b)的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线配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元件(115)可以如此地移动,使得所述导引元件(115)的位移运动(B)横向于所述待连接导体进入所述导体连接腔(124)的插入方向(E)实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线配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元件(125)以可相对所述导引元件(115)倾斜的方式支承。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线配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元件(125)具有至少一个底部切口(126),所述底部切口可以在所述夹箍弹簧(111)的夹脚(113)的释放位置上与所述导引元件(115)的至少一个卡扣凸缘(127a,127b)扣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线配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元件(115)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纵向侧壁(120a,120b),所述纵向侧壁在第一侧和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形成所述导体连接腔(124)的边界。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线配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40)具有开口(144),所述操纵构件(129)可经由所述开口被朝所述夹箍弹簧(111)的夹脚(113)导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线配置(100),其特征在于,供所述操纵构件(129)插入的所述开口(144)布置在构建在所述壳体(140)上的导体入口(143)与所述夹箍弹簧(111)在所述壳体(140)中的支承部位(145)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线配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构件(129)支承在所述壳体(140)中并且可以在构建在所述壳体(140)中的导向开口(147)中受线性导引。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线配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构件(129)呈U形地环扣所述夹箍弹簧(111)。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接线配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构件(129)具有第一操纵指部(151)和与所述第一操纵指部(151)相对的第二操纵指部(152),其中所述操纵构件(129)的侧壁(153)在所述第一操纵指部(151)与所述第二操纵指部(152)之间延伸,所述侧壁至少局部地横向覆盖所述夹箍弹簧(111)。
16.一种电子设备,其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构建的接线配置(100)。
CN202180015439.XA 2020-02-18 2021-02-16 接线配置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1364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104138.1 2020-02-18
DE102020104138.1A DE102020104138B4 (de) 2020-02-18 2020-02-18 Anschlussanordnung
PCT/EP2021/053698 WO2021165220A1 (de) 2020-02-18 2021-02-16 Anschlussanordnung und elektronisches gerä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6416A true CN115136416A (zh) 2022-09-30

Family

ID=74668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5439.XA Pending CN115136416A (zh) 2020-02-18 2021-02-16 接线配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64800A1 (zh)
EP (1) EP4107814A1 (zh)
CN (1) CN115136416A (zh)
DE (1) DE102020104138B4 (zh)
WO (1) WO20211652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LU502538B1 (de) 2022-07-21 2024-01-22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Anschlussklemme zum Anschließen einer elektrischen Leitung
DE102022118239A1 (de) 2022-07-21 2024-02-01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Anschlussklemme zum Anschließen einer elektrischen Lei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13024B (de) * 1961-09-08 1966-03-24 Siemens Ag Klemme fuer schraubenlosen Leiteranschluss
JP3235175B2 (ja) 1991-04-26 2001-12-04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端子装置
US7115001B1 (en) 2005-09-30 2006-10-03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Wire actuated terminal spring clamp assembly
DE202006009460U1 (de) 2005-10-29 2007-03-15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Anschlussvorrichtung für Leiter
DE202013100740U1 (de) 2013-02-19 2013-03-08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Federkraftklemme für Leiter
ES2834962T3 (es) 2013-08-27 2021-06-21 Weidmue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Borne de resorte para cable
DE102015118574A1 (de) 2015-10-30 2017-05-04 Eaton Electrical Ip Gmbh & Co. Kg Kontaktierungsvorrichtung zum Kontaktieren eines elektrischen Leiters an eine elektrische Leiterbahn
DE202017103185U1 (de) * 2016-05-30 2017-09-01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Federkraftklemme für Leiter
DE102016115601A1 (de) 2016-08-23 2018-03-01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Federkraftklemmanschluss
DE202016104971U1 (de) 2016-09-08 2017-12-11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Direktsteckklemme für einen Leiter
DE202019101246U1 (de) * 2018-03-13 2019-06-14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Federkraftklemme für Lei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65220A1 (de) 2021-08-26
DE102020104138B4 (de) 2021-09-23
US20230064800A1 (en) 2023-03-02
DE102020104138A1 (de) 2021-08-19
EP4107814A1 (de) 2022-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46258B (zh) 连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730997A (zh) 接线配置、接线端子以及电子设备
CN115136416A (zh) 接线配置和电子设备
US7004781B2 (en) Terminal
CN113574740B (zh) 接线端子
JP6861841B2 (ja) 小型導体接続端子
US1131628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lider operated clamp spring arm
JP3756977B2 (ja) 簡易操作型電気接触プラグ装置
US6273737B1 (en) IC card connector having card ejecting function
CN114730998A (zh) 接线配置和电子设备
CN113178723B (zh) 接线端子和电子设备
JPH07245170A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の嵌合治具
EP2048741B1 (en) Screwless Terminal for Electrical Leads
US20220407244A1 (en) Connection arrangement, connection clamp and electronic device
CA1220258A (en) Spring-loaded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 conductors
CN113574739B (zh) 接线端子
CN111108651A (zh) 用于连接电线的连接装置
CN111373606B (zh) 用于连接电线的连接装置
CN209913052U (zh) 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导体的连接装置
US4152556A (en) Noise suppression pushbutton interlocked switch assembly
US3961146A (en) Pretravel switch for portable tools
CN116802939A (zh) 接线配置、接线端子以及电子设备
CN114730996A (zh) 连接装置、连接端子和电子设备
CN114824843A (zh) 连接组件、连接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5275667A (zh) 连接组件、连接端子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