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13052U - 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导体的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导体的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13052U
CN209913052U CN201822071967.5U CN201822071967U CN209913052U CN 209913052 U CN209913052 U CN 209913052U CN 201822071967 U CN201822071967 U CN 201822071967U CN 209913052 U CN209913052 U CN 209913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housing
guide
adjusting
electrical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719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尔科·克利珀
拉尔斯·瓦滕伯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Phoeni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hoeni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oeni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Phoenix Electric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13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13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455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insertion of a wire only possible by pressing on the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4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 H01R4/2404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teeth, prongs, pins or needles penetrating the insulation
    • H01R4/2407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teeth, prongs, pins or needles penetrating the insulation having saw-tooth proj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4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 H01R4/2416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 H01R4/242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the contact members being plates having a single slot
    • H01R4/2425Flat plates, e.g. multi-layered flat plates
    • H01R4/2429Flat plates, e.g. multi-layered flat plates mounted in an insulating base
    • H01R4/2433Flat plates, e.g. multi-layered flat plates mounted in an insulating base one part of the base being movable to push the cable into the slot

Abstract

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导体(2)的连接装置(1),包含壳体(10)、布置在壳体(10)上的用于与电导体(2)接触的电气接触件(11)以及布置在壳体(10)上的弹簧件(12)。调节件(13)通过引导装置(14)可移动地在壳体(10)上引导并具有用于电导体(2)插入的插入开口(131)。调节件在壳体(10)上能够沿着通过引导装置(14)构成的导轨(140)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接触位置并且通过弹簧件(12)的弹力作用保持在接触位置处,在接触位置处,插入到插入开口(131)内的电导体与接触件(11)接触。由此方式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其实现了电导体的可靠连接并且保证了用户能够轻易地识别电导体正确的连接。

Description

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导体的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导体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此类连接装置包含壳体、布置在壳体上用于与电导体接触的电气接触件以及布置在壳体上的弹簧件。
此类连接装置用于将电导体连接到电气组件上,例如连接到电路板上。接触件为此可例如具有连接腿,通过此连接腿,连接装置能够安装在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电气接触。
通过此种连接装置,原则上应实现电导体在电气组件上尽量不使用工具的简单连接。
通常已知例如在DE 20 2014 103 797 U1和EP 2 466 689 B1 中所述的弹力端子。在此种弹力端子中,电导体能够插入壳体的插入开口中,从而在接触位置处在壳体内部通过弹簧件实现与接触件电气接触的贴靠,另外还机械锁定。
在此种连接装置中期望的是,电导体的连接可靠地进行,并且用户能够直接发觉电导体是否正确地连接到了连接装置上。为了避免尤其以下情况,即仅接触并夹持了(剥除了绝缘皮的)导体末端的一短部分,或者尤其在导体由纤维构成时,仅电气接触了一些纤维,但没有连接整个导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导体的连接装置,其实现电导体的可靠连接并确保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电导体的正确连接。
此目的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实现。
由此,连接装置包含通过引导装置可移动地在壳体中引导的调节件,其具有用于电导体插入的插入开口,并且能够在壳体上沿着通过引导装置构成的导轨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接触位置,在此接触位置,插入到插入开口中的电导体与接触件接触,并且通过弹簧件的弹力作用保持在接触位置。
为了将电导体连接到连接装置上,电导体需插入调节件的插入开口中。为了与布置在壳体上的接触件电气接触,可随后将调节件以引导的方式从其初始位置移动到接触位置,在初始位置,调节件例如从壳体伸出,在接触位置,建立了已经插入到插入开口中的电导体与壳体内部的接触件之间的电气接触。电导体因此不直接插入壳体中,而是插入能够相对于壳体移动的调节件的插入开口中。
这能够保证电导体能够轻易地、可靠地并完全地插入调节件的插入开口中,并因此确保在调节件的接触位置处(总是)完全地接触并锁定电导体。这尤其也适用于由纤维构成的电导体。此种导体也能够以简单的方式以剥除了绝缘皮的导体末端或者不预先剥除绝缘皮地插入调节件的插入开口中,从而在调节件的接触位置与壳体内的接触件电气接触。
在接触位置,弹簧件作用在调节件上并将其张紧,使得调节件由于弹簧件的弹力作用而保持在接触位置。通过弹力作用,调节件因此锁定在接触位置并且无法轻易地、至少在不克服弹簧件的弹力的条件下从接触位置移出。这导致调节件保持在接触位置,并且挤压插入到调节件的插入开口中的电导体与接触件电气接触地贴靠,从而在由弹簧件弹簧机械预紧的条件下进行电气接触并由此也将电导体锁定在插入开口中。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调节件可以在从初始位置移出时例如首先是能够沿着插入方向纵向地沿着导轨推动的,电导体沿着此插入方向插入到插入开口中。因此,调节件可推移地通过引导装置在壳体上引导,并且能够沿着设定的移动导轨相对于壳体调节,从而使调节件与插入到调节件的插入开口中的电导体共同地从初始位置向着接触位置的方向移动。
调节件在从初始位置移出时可以应首先纵向沿插入方向移动,同时可设置使调节件在即将到达接触位置时以引导的方式翻转,从而使调节件在接触位置相比于初始位置相对于壳体翻转。因此,调节件在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接触位置时,首先纵向向壳体推动并为此例如移动进入壳体中。在达到接触位置之前,调节件则翻转并由此接近壳体内的接触件,使得在接触位置处,已经插入调节件的插入开口中的电导体与接触件电气接触。
导轨可例如通过导槽构成。例如,调节件可在两个彼此相对的壳体壁之间引导并由此能够在两个壳体壁之间以引导的方式调节,其中,在壳体壁上分别成型有用于构成导轨的导槽。
调节件例如具有一个或多个引导元件,通过此引导元件将调节件在导轨上引导,并且引导元件例如为此与槽状的导轨啮合。例如,可设置两个沿着插入方向彼此错开地放置在调节件上并且分别啮合在构成导轨的导槽中的引导元件。此种引导元件可以按照栓的方式横向于插入方向地从构造在调节件上的引导件上伸出,其中,引导件的彼此背离的侧面上分别可以构造两个引导元件,其分别啮合在对应的槽状导轨中。通过引导元件在初始位置和接触位置之间相对于壳体引导调节件,使得调节件(仅)能够沿着设定的移动路径相对于壳体移动。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导轨具有纵向延伸的第一区段和与纵向延伸的第一区段呈夹角的第二区段。当调节件从初始位置开始向接触位置的方向移动时,其首先沿着纵向延伸的第一区段移动。然后,通过第二区段控制调节件相对于壳体的翻转运动,调节件在即将到达接触位置时在此第二区段上引导,并且此第二区段促使调节件相对于壳体的翻转。
如果调节件具有两个沿着插入方向彼此错开的引导元件,那么,此引导元件则可以在初始位置和在从初始位置移出时首先都位于导轨的第一区段上并在此第一区段上引导。因此,由于第一区段的纵向延伸,调节件首先在从初始位置移出时纵向向壳体推动。
然而,在到达接触位置之前,引导元件其中之一进入导轨的第二区段,而另一引导元件则留在第一区段。这使得调节件从其直线的运动翻转并因此向着接触位置的方向移动。通过使调节元件进入第二区段,从而调节件实施偏离直线运动的相对于壳体的运动并由此方式移动到接触位置。
第二区段可有利地构成相对于第一区段的倒勾,并为此相对于第一区段具有小于90°的夹角。第二区段因此如此相对于第一区段弯曲,使得第二区段的一个方向向量分量反向于插入方向,这使得调节件在接触位置时相对于壳体锁定并因此由于弹簧件的弹簧力作用而机械锁定。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弹簧件具有支撑臂和弹簧臂。通过支撑臂将弹簧件例如固定在壳体上,而弹簧臂能够相对于支撑臂弹性偏移。弹簧件通过弹簧臂作用在调节件上并将其压向其接触位置,从而通过弹簧臂的弹簧力作用将调节件固定在接触位置。
例如,当调节件处于接触位置时,弹簧臂将调节件压至导轨的第二区段,使得调节件只有抵抗弹簧臂的弹力才能够从导轨的第二区段移出并因此从其在壳体上的接触位置处松开。
此外,弹簧件优选设计得使弹簧件首先在将调节件从初始位置移出时抵抗调节件的移动。在调节件的调节移动开始时,弹簧件的弹力因此反向于插入方向作用,使得调节件抵抗弹簧件的弹力作用而从初始位置向着接触位置的方向移动至壳体中。这样的优点在于,在电导体未完全连接时以及调节件未完全操纵时,调节件由于弹簧作用而自动地移回到初始位置,因此用户能够直接识别到电导体的连接未成功。在到达接触位置之前,尤其当对应的引导元件进入导轨的第二区段中并且调节件因此从其直线运动翻转时,弹力作用得到改变,其向着接触位置的方向挤压现在进入了导轨第二区段中的调节件,并且因此,调节件在到达接触位置时保持在接触位置处。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调节件具有接触开口,通过此接触开口,在调节件的接触位置处的接触件与插入在插入开口中的电导体接触。电导体在调节件位于壳体外部的第一末端上应插入调节件的插入开口中,而接触开口可例如构造在远离调节件的第一末端的调节件的第二末端上,第二末端尤其在接触位置时位于壳体内部。接触件能够穿过接触开口例如以接触区段啮合在调节件的插入开口中并由此促使与导体的电气接触。
电导体可例如以剥除了绝缘皮的导体末端插入调节件的插入开口中,并且在接触位置处由于弹簧力作用而挤压与接触件的接触区段电气接触地贴靠,从而在电导体与接触件之间建立电气接触。但也可考虑并可能的是,电导体可以不预先剥除绝缘皮地插入到插入开口中。在此情况下,可以在接触区段上例如成型一个或多个刀具,其能够切穿导体的绝缘的线缆外皮并因此在接触位置建立与导体的电气接触。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基于的构思。其中示出了:
图1A示出了用于连接电导体的连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图,调节件处于初始位置;
图1B示出了图1A中的连接装置的示图,但调节件处于接触位置;
图2A示出了连接装置的另一示图,调节件处于初始位置;
图2B示出了在调节件从初始位置移向接触位置时的连接装置的示图;
图2C示出了具有处于接触位置的调节件的连接装置的示图;
图3A示出了根据图2A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3B示出了根据图2B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3C示出了根据图2C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4A示出了处于图1B的位置的连接装置的前视图;并且
图4B示出了沿着图4A中的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1B至4A,4B示出了连接装置1的一个实施例,该连接装置具有壳体10和布置在壳体10上的接触件11。
如图1A,1B中所示,在此,多个(结构相同的)壳体10可以彼此贴靠地装配并通过栓102形式的固定件彼此固定相连,从而形成端子装置1,多个电导体2能够彼此平行且独立地连接到此端子装置上。
接触件11借助接触区段110布置在对应壳体10的内腔101中并具有连接腿111,通过此连接腿使连接装置1能够电气连接到对应组件、例如电路板上。
连接装置1具有弹簧件12,此弹簧件通过支撑臂121固定在对应壳体10的内部并借助能够相对于支撑臂121弹性变形的弹簧臂 120伸入壳体10的内腔101中。呈构成插入开口131的套筒形式的调节件13以主体130穿过壳体10的开口100并通过引导装置14在在壳体10上可移动地引导,使得调节件13能够由初始位置(图1A) 以引导的方式相对于壳体10移动至接触位置(图1B)。
当调节件13处于初始位置(图1A)时,在调节件13的主体130 中以纵向孔的形式成型的插入开口131中,能够沿着插入方向E插入电导体2。通过将调节件13从初始位置移动至接触位置(图1B),电导体2与调节件13一同引入壳体10中并且实现了电气接触地与接触区段110贴靠,从而在接触位置(图1B)处电气连接电导体2而且机械地锁定在壳体10中。
调节件13通过引导装置14在壳体10上引导。为此,在壳体壁 103上构造呈导槽形式的导轨140,调节件13的引导件133的沿着插入方向E彼此错开的引导元件134,135啮合在此导轨中并由此使调节件13在壳体10上滑动地引导。
每个壳体10都具有呈内腔101内部的壳体壁103上的导槽形式的第一导轨140以及全等的、布置在内腔101外部的壳体壁103背面上的第二导轨。如果多个壳体10组装,如图1A和1B中所示,则壳体10的调节件13在壳体10的构造在内腔101中的导轨140与相邻壳体10的成型在壁103背面上的导轨之间引导。为此,由引导件133 两面都伸出呈栓形式的引导元件134,135,从而在每个导轨140中都啮合两个沿着插入方向E彼此错开的引导元件134,135,并且调节件 13以设定的方式在对应壳体10的内腔101内部引导。
每个导轨140都具有两个区段141,142,其中,第一区段141 纵向地沿着插入方向E延伸,并且第二区段142与第一区段141具有 (锐角的)夹角α,如例如由图1A和4B中可见。在此,通过使夹角α小于90°并因此使第二区段142的一个方向向量分量反向于插入方向E,使第二区段142构成相对于第一区段141的倒勾。
导轨140的形状促使调节件13在从初始位置移出时,首先沿着插入方向E在壳体10上直线地引导,如图3A中所示。在开始的此移动过程中,对应于导轨140的两个引导元件134,135都位于导轨140 的第一区段141中,从而纵向地引导调节件13。
在到达接触位置之前,沿着插入方向E观察,较靠前的引导元件135进入导轨140的第二区段142中,如图3B中所示。由此,调节件13沿着翻转方向K相对于壳体10翻转并以调节件13的布置在壳体10内部的末端上的接触开口132接近接触件11的接触区段110 的头部112,如从图3B到图3C的过渡过程中所示。
在图3C中的接触位置处,调节件13相比于初始状态在壳体10 内翻转。较靠后的引导元件134(仍旧)位于对应导轨140的第一区段141中,而另一个较靠前的引导元件135进入第二区段142内。接触件11的接触区段110的头部112通过接触开口132啮合在调节件 13的插入开口131中,并且由此方式如图4B中所示地在插入开口131 内部与电导体2的导体末端20接触。
弹簧件12用于借助其弹簧臂120作用在调节件13上。在从初始位置移出时,调节件13首先抵抗弹簧臂120的弹力作用移动,如由图3A至图3B的过渡过程中所示。由此,确保当电导体2的插接以及调节件13向壳体10内的移入仅不完全地进行时,调节件13由于弹力作用而自动地移回初始位置,用户则直接识别到电导体2未正确地连接。
如果如图3B中所示,较靠前的引导元件135进入对应导轨140 的第二区段142,那么弹簧臂120的弹力则主要沿着导轨140的第二区段142的方向作用并因此向着图3C中的接触位置挤压调节件13。在接触位置,调节件13则由于弹簧臂120的弹力作用保持在接触位置,从而调节件13不会轻易地、至少在不克服弹簧力的条件下不会从接触位置松开。
在接触位置,调节件13因此锁定在壳体10内部。电导体2与接触件11的接触区段110的头部112电气接触,并且由于弹簧臂120 的弹力引起的挤压的贴靠而在插入开口131内位置固定。
如果要将电导体2从壳体10中松开,则可以手动地或使用工具地通过接触调节件13的经过开口100从壳体10伸出的末端而将调节件13沿着反向于翻转方向K的打开方向O翻转,并从而从接触位置松开。因此,调节件13进入图3B中的中间位置,并随后也由于弹簧臂120的弹力作用的支持而进入图3A中的初始位置,在此初始位置中,电导体2能够轻易地从调节件13的插入开口131中拉出。
电导体2能够以剥除绝缘皮的导体末端插入插入开口131中,从而在接触位置处与接触件11的接触区段110的头部112接触,如图4B中所示。在此,在头部112上可成型有齿,例如由图4B中可见,该齿用于建立可靠的接触,另外也用于将电导体2机械地锁定在插入开口131中。
也可考虑并可能的是,在接触区段110的头部112上布置一个或多个刀具,其能够切穿导体2的绝缘外皮,从而不需要在电导体2 插入前剥除其绝缘皮。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不限于前述实施例,而也能够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实现。
所述类型的连接装置能够用于将完全不同的导体连接到对应电气组件上。在此,多个连接装置能够彼此成行排列,从而实现多个导体彼此平行但彼此独立的连接。
附图标记说明
1 连接装置
10 壳体
100 开口
101 内腔
102 固定件
103 壳体壁
11 接触件
110 接触区段
111 连接腿
112 头部
12 弹簧件
120 弹簧臂
121 支撑臂
13 调节件
130 主体
131 插入开口
132 接触开口
133 引导件
134,135 引导元件
14 引导装置
140 导轨(导槽)
141,142 区段
2 导体
α 夹角
E 移动方向
K 翻转方向
O 打开方向

Claims (15)

1.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导体(2)的连接装置(1),所述连接装置具有壳体(10)、布置在所述壳体(10)上的用于与电导体(2)接触的电气的接触件(11)以及布置在所述壳体(10)上的弹簧件(12),其特征在于,通过引导装置(14)能够移动地在所述壳体(10)上引导的调节件(13),所述调节件具有用于电导体(2)插入的插入开口(131)并且在所述壳体(10)上能够沿着通过所述引导装置(14)构成的导轨(140)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接触位置并且通过所述弹簧件(12)的弹力作用保持在接触位置处,在所述接触位置处,插入到所述插入开口(131)内的电导体与所述接触件(11)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3)在从初始位置移出时,首先能够纵向地沿着插入方向(E)沿所述导轨(140)推动,电导体(2)能够沿着所述插入方向插入到所述插入开口(13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3)在接触位置处相比于初始位置相对于所述壳体(10)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40)由导槽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3)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导轨(140)啮合的引导元件(134,1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具有两个与所述导轨(140)啮合的引导元件(134,1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40)具有纵向延伸的第一区段(141)以及相对于纵向延伸的所述第一区段(141)弯曲的第二区段(1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初始位置,所述调节件(13)的第一引导元件(134)和第二引导元件(135)位于所述第一区段(141)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接触位置,所述第一引导元件(134)位于所述第一区段(141)中,并且所述第二引导元件(135)位于所述第二区段(142)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段(142)相对于所述第一区段(141)具有小于90°的夹角(α)。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件(12)具有支撑臂(121)和弹簧臂(120),所述弹簧件(12)通过所述支撑臂支撑在所述壳体(10)上,并且所述弹簧臂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臂(121)弹性地偏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件(12)构造得通过所述弹簧臂(120)作用在所述调节件(13)上,从而在所述调节件(13)上施加向着接触位置的方向的弹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件(12)构造得在所述调节件(13)在初始位置与接触位置之间的移动路径上弹性地抵抗所述调节件向着接触位置的方向的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3)具有接触开口(132),通过所述接触开口,所述调节件(13)的处于接触位置的接触件(11)与插入到所述插入开口(131)中的电导体(2)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11)具有指入所述壳体(10)的内腔中的、用于与电导体(2)接触的接触区段(110)。
CN201822071967.5U 2017-12-14 2018-12-11 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导体的连接装置 Active CN20991305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129893.2 2017-12-14
DE102017129893.2A DE102017129893A1 (de) 2017-12-14 2017-12-14 Anschlusseinrichtung zum Anschließen eines elektrischen Leiter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13052U true CN209913052U (zh) 2020-01-07

Family

ID=66674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71967.5U Active CN209913052U (zh) 2017-12-14 2018-12-11 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导体的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13052U (zh)
DE (1) DE1020171298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003844A1 (de) 2022-10-17 2024-03-28 Mercedes-Benz Group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ügen mindestens eines elektrischen Leiters in eine Haltevor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56164B1 (fr) * 1989-12-14 1992-07-17 Metallo Ste Fse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deverrouillable entre un conducteur et une lame.
DE4344132C2 (de) * 1993-12-23 1996-12-12 Broekelmann Jaeger & Busse Leiterplattenklemme
DE202006012106U1 (de) * 2006-08-08 2006-10-12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Anschlusskontakt für elektrische Leiter
DE102006047254B3 (de) * 2006-10-06 2008-05-21 Abb Ag Installationsschaltgerät
DE102010054679B4 (de) 2010-12-15 2012-08-30 Bjb Gmbh & Co. Kg Klemmkontakt
DE202014103797U1 (de) 2013-08-27 2014-11-28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Federkraftklemme für Leiter
DE102015119407B4 (de) * 2015-11-11 2020-09-03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Anschlussklemme und Mehrfachklem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7129893A1 (de) 2019-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03998U (zh) 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装置
KR101426092B1 (ko) 터미널 부품
KR100846886B1 (ko) 스프링식 플러그 단자
US5562487A (en) Electric connector
KR100987482B1 (ko)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조립 방법
US4340270A (en) Electrical terminal unit
CN108028473B (zh) 接线端子接触元件
US20040248457A1 (en) Terminal
CN109728463B (zh) 导电型材连接器和导电装置
CN108352628A (zh) 用于将电导体接触导通到印刷电路板上的接触导通装置
CN105659436A (zh) 弹簧接线端子和插接连接器
JP6861841B2 (ja) 小型導体接続端子
CA3004936A1 (en) Electric terminal
US20190123462A1 (en) Plug contact
WO201317877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0892586B (zh) 用于连接电线的连接装置
CN101123329B (zh) 用于电导线的连接接触装置
US20160286666A1 (en) Carrier rail housing
CN209913052U (zh) 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导体的连接装置
JP7220671B2 (ja) 接続端子
CN109690874B (zh) 连接元件
US4582380A (en) Spring-pressure connector for electric conductors
CN109075464B (zh) 电接线端子以及方法
CN111108651A (zh) 用于连接电线的连接装置
KR102647485B1 (ko) 안전 분리형 플러그 커넥터 부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