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5905A - 用于车辆的变速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变速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5905A
CN115135905A CN202080095687.5A CN202080095687A CN115135905A CN 115135905 A CN115135905 A CN 115135905A CN 202080095687 A CN202080095687 A CN 202080095687A CN 115135905 A CN115135905 A CN 1151359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
input shaft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56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M·范德鲁滕
A·A·M·范德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gqi Power Psa Electronic Transmis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gqi Power Psa Electronic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gqi Power Psa Electronic Transmis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ngqi Power Psa Electronic Transmiss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135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59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06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power being selectively transmitted by either one of the parallel flow path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2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 B60K6/3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gearings
    • B60K6/36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gearings with the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50Architecture of the driveline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or kind of transmission units
    • B60K6/54Transmission for changing ratio
    • B60K6/547Transmission for changing ratio the transmission being a stepped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6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 F16H37/08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differential gearing
    • F16H37/0833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differential gearing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i.e. with two or more internal power path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4Combinations of toothed gearings only
    • F16H2037/047Combinations of toothed gearings only comprising one or more orbital gear sets coaxial with a first shaft and having more than one drive connection to a second shaft parallel to the first sh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特别是前轮驱动车辆的变速器系统,其具有布置用于连接到驱动源的输入部,以及布置用于连接到负载的输出部。该变速器系统包括变速器,该变速器则包括与输出部相连接的输出轴、第一输入轴和将第一输入轴与输出轴相联接的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以及第二输入轴和将第二输入轴与输出轴相联接的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变速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变速器系统,该系统具有布置用于连接到驱动源的输入部和布置用于连接到负载的输出部。
背景技术
变速器系统,诸如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系统是已知的。这样的变速器系统通常具有布置用于连接到驱动源的输入部,该驱动源诸如内燃机,和布置用于连接到负载的输出部,该负载诸如车辆的传动系。一种类型的变速器系统包括变速器,包括第一输入轴、与输出部相连接的第一输出轴以及第一输入轴和第一输出轴之间的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并且还包括第二输入轴、与输出部相连接的第二输出轴以及第二输入轴和第二输出轴之间的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因此,不同挡位,诸如第一挡位、第二挡位、第三挡位等可以与第一输入轴或第二输入轴相关联,并可以单独选择。
WO2018/192965A1描述了一种变速器系统,包括第一联接构件,该第一联接构件具有与输入部连接的第一部分,以及与变速器的第一输入轴连接的第二部分;第二联接构件,第二联接构件具有与输入部连接的第三部分,以及与变速器的第二输入轴连接的第四部分;以及另一个联接构件,该联接构件具有与第一输入轴连接的第五部分,并具有与第二输入轴连接的第六部分,用于将第一和第二输入轴直接联接到彼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比已知的变速器系统更具成本效益的变速器系统。替代地,或者附加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允许通过连续的传动装置平滑转换的变速器系统。替代地,或者附加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选择变速器传动装置方面具有灵活性的变速器系统。更一般地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或至少是替代的变速器系统。
根据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特别是前轮驱动车辆的变速器系统,该变速器系统具有布置用于连接到驱动源,诸如内燃机和/或电动机的输入部,以及布置用于连接到负载,诸如车辆的驱动系的输出。该变速器系统包括变速器,该变速器则包括与输出部相连接的输出轴、第一输入轴和将第一输入轴与输出轴相联接的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以及第二输入轴和将第二输入轴与输出轴相联接的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
本文中,术语速度变换传动装置(速度变换齿轮部)用于表示将相应输入轴的转速转换为输出轴上的(较低、相等或较高)转速的多个(例如成对的)齿轮的组合。变速器系统允许车辆以不同的档位运行,如反向挡位、第一挡位、第二挡位、第三挡位、第四挡位、第五挡位等。每个速度变换传动装置都与一个或多个变速器传动装置相关联。在本文中,变速器传动装置(变速器齿轮部)表示使得变速器以预定的挡位运行的多个(例如成对的)齿轮的组合。例如,第一变速器传动装置使得变速器以第一挡位运行,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使得变速器以第二挡位运行,等等。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变速器传动装置可能共享一个或多个齿轮。例如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表示使得变速器以第一或第二挡位运行的多个(例如成对的)齿轮的组合,例如取决于变速器系统的联接构件的设置。
根据此方面,该变速器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联接构件和第二联接构件,该第一联接构件包括第一摩擦元件,该第一联接构件具有与输入部连接的第一部分以及与变速器的第一输入轴连接的第二部分,该第二联接构件包括第二摩擦元件,该第二联接构件具有与输入部连接的第三部分,以及与变速器的第二输入轴连接的第四部分。该变速器系统包括包含第三摩擦元件的第三联接构件,该第三联接构件具有与第一输入轴连接的第五部分以及与变速器的变速器传动装置连接的第六部分,以及包含第四摩擦元件的第四联接构件,第四联接构件具有与第二输入轴连接的第七部分以及与变速器的所述变速器传动装置连接的第八部分。以此,在操作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时,变速器系统中的空转齿轮的数量就会降到最少,以减少惯性和摩擦损失。以及,这允许其他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与第一或第二输入轴连接而不需要附加的联接构件和/或轴承,因为第一和第二输入轴可以借助第三和第四联接构件经由所述变速器传动装置彼此连接。
可选地,该变速器包括仅一个输出轴。这实现了特别紧凑的构造,复杂性较低。
可选地,第一和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共同包括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除反向变速器传动装置之外的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其中,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入轴或第二输入轴相连接或能连接,而其中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的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仅一个输出轴相连接或能连接。
可选地,第三联接构件的第六部分和第四联接构件的第八部分与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或第三/第四/第五变速器传动装置连接。以此,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就可以经由第三/四变速器传动装置或第三/第四/第五变速器传动装置彼此连接。这允许其他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与第一或第二输入轴连接,而不需要附加的联接构件和/或轴承。例如,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可以连接到第二输入轴。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可以借助第三和第四联接构件经由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来与第一输入轴连接。类似地,第五/六或第五/六/七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可以连接到第二输入轴,并且可以借助第三和第四联接构件经由第三/四变速器传动装置连接到第一输入轴。
可选地,第三联接构件的第六部分和第四联接构件的第八部分直接连接到第一或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的齿轮。
可选地,第三联接构件的第六部分和第四联接构件的第八部分直接连接到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的齿轮。
可选地,第三联接构件的第六部分和第四联接构件的第八部分直接连接到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
可选地,第一和/或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被轴向地定位在第一摩擦元件和第二摩擦元件之间。
可选地,第一摩擦元件布置在变速器的第一端处,和/或第二摩擦元件布置在变速器的相对的第二端处,例如在驱动源的一侧处。
可选地,第一和/或第二联接构件包括,例如,是包含至少三个旋转构件和摩擦制动件的行星齿轮组。该至少三个旋转构件可以包括恒星齿轮、行星架和环形齿轮。
可选地,第一和/或第二联接构件包括,例如,是包含至少四个旋转构件和两个摩擦制动件的行星齿轮组。第一联接构件的第一部分可以与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旋转构件相关联。第一联接构件的第二部分可以与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旋转构件相关联。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旋转构件可与第一摩擦元件相关联,诸如第一摩擦制动件。行星齿轮组的第四旋转构件可与另一个的摩擦元件相关联,诸如另一个的摩擦制动件。
可选地,行星齿轮组的旋转构件直接连接到第一或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的齿轮。
可选地,第一和/或第二和/或第三和/或第四联接构件包括摩擦离合器,诸如湿式或干式板摩擦离合器。
可选地,第三联接构件包括第三同步器,例如包括形式闭合的联接件,诸如犬牙式离合器和/或键式联接件。
可选地,第四联接构件包括第四同步器,例如包括形式闭合的联接件,诸如犬牙式离合器和/或键式联接件。
可选地,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包括第二、第四和第六变速器传动装置。
可选地,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包括第八变速器传动装置。
可选地,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第三和第五变速器传动装置。
可选地,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包括第七变速器传动装置。
可选地,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包括反向变速器传动装置。
可选地,该变速器没有反向变速器传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变速器系统,该变速器系统具有布置用于连接到驱动源的输入,以及被布置用于连接到负载的输出。该变速器系统包括变速器,该变速器则包括与输出部相连接的输出轴、第一输入轴和将第一输入轴与输出轴相联接的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以及第二输入轴和将第二输入轴与输出轴相联接的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第一和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共同包括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其中输入齿轮与第一或第二输入轴相连接或能连接,而输出齿轮与输出轴相连接或能连接。第一和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还包括链接传动装置,包括与第一输入轴或第二输入轴连接或可连接的第一链接齿轮,以及与输出轴连接或可连接的第二链接齿轮。第一链接齿轮与第二链接齿轮相啮合,其中第二链接齿轮与变速器传动装置之一的输出齿轮旋转联接。
可选地,第二链接齿轮和变速器传动装置之一的输出齿轮都安装在共用链接轴上。
可选地,链接轴的旋转轴线与输出轴的旋转轴线重合。这允许紧凑的结构,并限制了部件的数量。
可选地,第二链接齿轮与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出齿轮旋转联接。
可选地,该变速器包括仅一个输出轴。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变速器系统,该变速器系统具有布置用于连接到驱动源的输入,以及被布置用于连接到负载的输出。该变速器系统包括变速器,该变速器则包括与输出部相连接的输出轴、第一输入轴和将第一输入轴与输出轴相联接的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以及第二输入轴和将第二输入轴与输出轴相联接的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第一和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包括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该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
可选地,该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
可选地,该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五/第六或第五/第六/第七变速器传动装置。
可选地,该变速器包括仅一个输出轴。
可选地,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其中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与第一或第二输入轴相连接或能连接,而其中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出齿轮与仅一个输出轴相连接或能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变速器系统,该变速器系统具有布置用于连接到驱动源的输入,以及被布置用于连接到负载的输出。该变速器系统包括变速器,该变速器则包括与输出部相连接的输出轴、第一输入轴和将第一输入轴与输出轴相联接的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以及第二输入轴和将第二输入轴与输出轴相联接的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第一和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包括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该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第三/第四/第五变速器传动装置。
可选地,该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
可选地,该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第六/第七/第八变速器传动装置。
可选地,该变速器包括仅一个输出轴。
可选地,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其中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与第一或第二输入轴相连接或能连接,而其中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出齿轮与仅一个输出轴相连接或能连接。
根据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前述任何一项方案的变速器系统的车辆。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面、特征和选项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可以被组合。可以理解的是,考虑到这些方面中的一个所描述的任何一个事项都可以同样适用于其他方面中的任意方面。同样清楚的是,考虑到变速器系统所描述的所有方面、特征和选项等同地适用于车辆。
附图说明
将基于附图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示例性实施例通过非限制性说明给出。应当注意的是,附图仅是以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给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性表示。
在附图中:
图1A示出了用于车辆的变速器系统的示意图示;
图1B示出了图1A的变速器系统的功能图示;
图2示出了变速器系统的示意图示;
图3示出了用于车辆的变速器系统1的示意图示;
图4A示出了变速器系统的示意图示;
图4B示出了图4A的变速器系统的功能图示;
图5A示出了变速器系统的示意图示;
图5B示出了图5A的变速器系统的功能图示;
图6示出了用于车辆的变速器系统的示意图示;
图7示出了变速器系统的示意图示;
图8A示出了变速器系统的示意图示;
图8B示出了图8A的变速器系统的功能图示;
图9A示出了变速器系统的示意图示;
图9B示出了图9A的变速器系统的功能图示;
图10A示出了变速器系统的示意图示;
图10B示出了图10A的变速器系统的功能图示;
图11A示出了变速器系统的示意图示;以及
图11B示出了图11A的变速器系统的功能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示出了用于车辆的变速器系统1的示意图示。图1B示出了图1A的变速器系统1的功能图示。变速器系统1包括输入部2。输入部2连接到驱动源,该驱动源在此情况下是内燃机ICE和/或电动机EM。该变速器系统1还包括输出部4。该输出部4连接到负载L,该负载例如是车辆的轮子和/或传动系。负载L可以例如借助差速传动装置(差速齿轮)与输出部4连接。
在此示例中,变速器系统1包括初始联接构件C0。初始联接构件C0包括摩擦元件,此处是摩擦离合器。初始联接构件C0包括在变速器系统的输入部2中。初始联接构件C0将输入部2与第二联接构件C2相连接。初始联接构件C0使变速器能够选择性地联接到驱动源,例如内燃机ICE。在此示例中,电动机EM或发电机不能通过初始联接构件C0脱开。成本效益和紧凑构造的考虑,初始联接构件C0可以省略。在其他图中所示的变速器系统中,初始联接构件C0可以省略。
变速器系统1包括变速器8,此处是6-速变速器。该变速器8具有第一输入轴12和第二输入轴14。变速器具有与输出部4相连接的单一输出轴16。这允许变速器系统1的紧凑构建,并使变速器系统1的复杂性更低。
变速器系统1进一步包括第一联接构件C1和第二联接构件C2。在此示例中,第一联接构件C1包括行星齿轮组22,该行星齿轮组22具有三个旋转构件24、26、28。第一旋转构件24与输入部2连接,第一旋转构件24在此处由环形齿轮形成。第二旋转构件26与第一输入轴12连接,该第二旋转构件26在此处由行星架形成。第三旋转构件28与第一摩擦元件30连接,第三旋转构件28在此处由恒星齿轮形成。第一摩擦元件30在此处是摩擦制动器,诸如湿式或干式板式摩擦制动器,其例如是常开的。
当第三旋转构件28制动时,第一和第二旋转构件24和26之间的传动比被发现处于数值一和二之间,向输出部降低。在此示例中,行星齿轮组22和变速器8的传动比选择成通过闭合制动器可以达到变速器系统1的最低前进挡位。
在此示例中,第二联接构件C2包括第二摩擦元件32。此处第二联接构件20是由摩擦离合器形成的。该离合器包括与输入部2连接的第一部分34,以及与第二输入轴14连接的第二部分36。此处离合器是湿式或干式的板式摩擦离合器,其通过弹簧力常规地闭合。第二联接构件C2可以布置用于经由轴向推力轴承进行致动。
因此,第一联接构件C1选择性地将输入部2与第一输入轴12联接。如果第一联接构件C1将输入部2联接到第一输入轴12,则在改变转速(这里是降低转速)的同时,第一联接构件C1将输入部2联接到第一输入轴12。这里,第一输入轴12的转速相对于输入部2的转速以一到二之间的系数降低。该系数例如可以在1.2到1.7之间,优选在1.3到1.5之间。此处的第二联接构件C2是直接联接,如果联接,在维持旋转速度同时,该第二联接构件C2可选择性地将输入部2联接到第二输入轴14。更大体而言,第一联接构件C1以第一速度比将输入部2联接到第一输入轴12,而第二联接构件C2以第二速度比将输入部2联接到第二输入轴14,其中第一和第二速度比不同。
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38连接第一输入轴12和输出轴16。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40连接第二输入轴14和输出轴16。
在变速器系统1中,第一和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共同包括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除了反向变速器传动装置,都包括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其中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与第一输入轴12或第二输入轴14连接或可连接,而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出齿轮与输出轴16连接或可连接。
变速器系统1进一步包括第三联接构件S0,其包括第三摩擦元件,此处是摩擦离合器。此处,第三联接构件S0包括第三同步器。该同步器可以包括形式闭合的联接,诸如齿形离合器和/或键式联接。这也可以适用于以下讨论的其他同步器。第三联接构件S0具有第五部分S0a,其与第一输入轴12连接,以及第六部分S0b,其与变速器的变速器传动装置连接。在此示例中,第六部分S0b与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连接。特别是,第六部分S0b与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103a连接。
变速器系统1进一步包括第四联接构件S6,其包括第四摩擦元件,此处是摩擦离合器。此处,第四联接构件S6包括第四同步器。第四联接构件S6具有第七部分S6a,其第一第二轴14连接,以及第八部分S6b,其与变速器的变速器传动装置连接。在此示例中,第六部分S6b与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连接。特别是,第八部分S6b与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103a连接。
在此,第三联接构件S0经由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选择性地将第一输入轴12与输出轴16联接,以允许变速器以第三挡位运行。第四联接构件S6经由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选择性地将第二输入轴14与输出轴16联接,以允许变速器以第四挡位运行。
此外,当第三联接构件S0将第一输入轴12与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联接,而第四联接构件S6将第二输入轴14与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联接时,第三联接构件S0和第四联接构件S6共同选择性地将第一输入轴12与第二输入轴14联接。
这样实现了一种高效的变速器系统1,因为变速器中的空转齿轮的数量最小化。
变速器系统1进一步包括第五联接构件S2,此处包括第五同步器摩擦元件,此处是摩擦离合器。第五联接构件S2具有第九部分S2a,其与输出轴16连接,还有第十部分S2b,其与变速器的变速器传动装置连接。在此示例中,第十部分S2b与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101连接。特别是,第十部分S2b与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101的输出齿轮101b连接。
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可以选择成:如果行星齿轮组22的第三旋转构件28被制动,即第一联接构件C1闭合,并且第三、第四和第五联接构件S0、S6、S2闭合以经由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101将第一输入轴12与输出轴16联接,则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101形成第一挡位。这里,第一挡位的形成涉及经由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将第一输入轴12联接到第二输入轴14。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空转,即第六联接构件S5是打开的。
变速传动装置可以选择成:如果第二和第五联接构件C2、S2闭合以经由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101将第二输入轴12联接到输出轴16,则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101形成第二挡位。这里,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101a的输入齿轮固定地连接到第二输入轴14,但是可以提供额外的联接构件用于将输入齿轮101a选择性地联接到第二输入轴14。形成第二挡位不需要诸如第三/第四和第五/第六变速器传动装置的其他变速器传动装置的空转。
变速器系统1进一步包括第五联接构件S2,此处包括第五同步器摩擦元件,此处是摩擦离合器。第六联接构件S2具有第十一部分S5a和第十二部分S5b,第十一部分S5a与输出轴16连接,第十二部分S5b与变速器的变速器传动装置连接。在此示例中,第十二部分S5b与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连接。特别是,第十二部分S5b与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的输出齿轮103b连接。
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可以选择成:如果行星齿轮组22的第三旋转构件28被制动,即第一联接构件C1闭合,并且第三、第六联接构件S0、S5闭合以经由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将第一输入轴12与输出轴16联接,则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形成第三挡位。
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可以选择成:如果第二、第四和第六联接构件C2、S6和S5闭合以经由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将第二输入轴12联接到输出轴16,则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形成第四挡位。
变速器系统1进一步包括第七联接构件S3,此处包括第七摩擦元件第七同步器,此处是摩擦离合器。第七联接构件S3具有第十三部分S3a和第十四部分S3b,第十三部分S3a与输出轴16连接,第十四部分S3b与变速器的变速器传动装置连接。在此示例中,第十四部分S3b与第五/第六变速器传动装置105连接。特别是,第十四部分S3b与第五/第六变速器传动装置105的输出齿轮105b连接。
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可以选择成:如果行星齿轮组22的第三旋转构件28制动,即第一联接构件C1闭合,并且第七联接构件S3闭合以经由第五/第六变速器传动装置105将第一输入轴12联接到输出轴16,则第五/第六变速器传动装置105形成第五挡位。
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可以选择成:如果第二、第四、第三和第七联接构件C2、S6、S0和S3闭合以经由第五/第六变速器传动装置105将第二输入轴12联接到输出轴16,则第五/第六变速器传动装置105形成第六挡位。
可以通过相对于前向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将输入部的旋转方向反转来形成反向速度变换传动装置,例如利用第一变速器传动装置。例如,电动机EM可以布置为反转输入部的方向。
如从图1中可以看出的,第一联接构件C1定位在变速器系统1的第一端42处。第二联接构件C2定位在变速器系统1的相对的第二端44处。此处的第二端44定位于驱动源的一侧。这里,第一和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38、40轴向定位在第一联接构件C1和第二联接构件C2之间。更一般地说,第一和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38、40沿轴向定位在第一摩擦元件和第二摩擦元件之间。这允许变速器系统的紧凑构建。
变速器传动装置布置成通过交替接合第一联接构件C1和第二联接构件C2来实现通过相应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挡位的连续转换。
图2示出了变速器系统1的示意图示。图2所示的变速器系统1与图1A所示的变速器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包括反向变速器传动装置52,其中经由反向变速器传动装置52将第一或第二输入轴12、14与输出轴16连接,变速器8以反向挡位运行。反向变速器传动装置107包括与第一输入轴12或第二输入轴14连接或可连接的输入反向齿轮107a。此处,输入反向齿轮107a可与第一输入轴12连接。
反向变速器传动装置52进一步包括中间轴53,此处包括第一和第二中间齿轮53a、53b,该中间齿轮53a、53b安装到中间轴53并在中间轴53上相互旋转固定联接。中间轴53使第一或第二输入轴12、14的旋转方向反转。输入反向齿轮107a与第一中间齿轮53a啮合。第二中间齿轮53b与另一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出齿轮啮合。此处,第二中间齿轮53b与第一/第二变速器101的输出齿轮101b啮合。
在此示例中,如果行星齿轮组22的第三旋转构件28制动,输入反向齿轮107a与第一输入轴12联接,并且第五联接构件S2闭合,则变速器以反向挡位运行。换句话说,变速器经由反向传动装置52和第一挡位来以反向挡位运行。
图2所示的变速器系统1与图1所示的变速器系统不同之处在于行星齿轮组22设置在第二端44上,而不是第一端44上。这实现了紧凑的构造,特别是对于包括附加的中间轴53的变速器。
图3示出了用于车辆,特别是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变速器系统1的示意图示。图3中所示的变速器系统1与图1A中所示的变速器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变速器8包括链接传动装置58(连接齿轮部),有时称为“跳转”。该链接传动装置使变速器8能够以至少七个挡位加上可选的反向挡位运行。链接传动装置58包括单独的链接轴59,该链接轴59至少与第一输入轴12基本平行延伸。链接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链接齿轮58a,其与第一输入轴12或第二输入轴14连接或可连接,以及第二链接齿轮58b,其与链接轴59连接或可连接。第一链接齿轮58a与第二链接齿轮58b啮合。第二链接齿轮58b与第三链接齿轮58c旋转固定联接。此处,第二链接齿轮58b和第三链接齿轮58c被安装在公共轴上。第三链接轮58c与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相啮合。此处,第三链接轮59c与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的输入齿轮103a啮合。
如图3所示的变速器系统1包括第八联结构件S1,此处包括第八同步器。第八联接构件S1具有第十五部分S1a和第十六部分S1b,第十五部分S1a与第一输入轴12连接,第十六部分S1b与变速器的变速器传动装置连接。在此示例中,第十六部分S1b与链接传动装置58的输入齿轮58a连接。
在紧凑的设置中,第三联接构件S0的第三同步器和第八联接构件S1的第八同步器可以形成双同步器单元。该双同步器单元允许选择性地接合第三联接构件S0或八联接构件S1。
在图3所示的变速器系统中,可以将速度变换传动装置选择成:如果第二、第四、第八和第七联接构件C2、S6、S1、S3闭合以经由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第二输入轴14和第五/第六/第七变速器传动装置105将第二输入轴14联接到输出轴16,则第五/第六/第七变速器传动装置105形成第七挡位。
与图1A、1B和2所示的变速器系统1相比,链接传动装置使变速器8能够以第一辅助挡位运行,其中,辅助的第一挡位经由链接传动装置形成。以此,至少相对于图1A、1B和2所示的变速器系统的第一挡位而言,可以获得与第一挡位不同的传动比,例如更大或更小的传动比。
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可以选择成:如果行星齿轮组22的第三旋转构件28制动,即第一联接构件C1闭合,而第三、第四和第五联接构件S0、S6、S2闭合以经由链接传动装置、第二输入轴14和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101将第一输入轴12联接到输出轴16,则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101形成辅助第一挡位。
可选地,在变速器系统1的使用中,没有使用第一挡位、辅助第一挡位和第二挡位之一。例如,在连续转换时,第一挡位被跳过。
图4A示出了用于车辆,特别是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变速器系统1的示意图示。图4B示出了图4A的变速器系统1的功能图示。图4A、4B所示的变速器系统1与图1A、1B所示的变速器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变速器8包括链接传动装置58,有时被称为“跳转”。图4A、4B所示的变速器系统1与图3所示的变速器系统不同之处在于链接传动装置58基本上设置在输出轴上,使得可以省略图3中所示的链接轴59和第三链接齿轮58c。这实现了特别紧凑和坚固的构造。该链接传动装置使变速器8能够以至少七个挡位加上可选的反向挡位运行。
链接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链接齿轮58a和第二链接齿轮58b,第一链接齿轮58a与第一输入轴12或第二输入轴14连接或可连接,第二链接齿轮58b与输出轴连接或可连接。第一链接齿轮58a与第二链接齿轮58b啮合。第二链接齿轮58b与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出齿轮之一旋转固定联接。此处,第二链接齿轮58b与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的输出齿轮103b旋转固定联接。通过这个链接传动装置,变速器系统1可以以七个变速器传动装置加上反向变速器传动装置运行。如图4A、4B所示,变速器系统1包括第五/六/七变速器传动装置,与之相比图1A、1B所示为第五/六变速器传动装置。第二链接齿轮58b和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出齿轮103b二者都安装在公共链接轴58c上。链接轴58c的旋转轴线与输出轴的旋转轴线重合。
如图4A、4B所示的变速器系统1包括第八联接构件S1,此处包括第八同步器。第八联接构件S1具有第十五部分S1a和第十六部分S1b,第十五部分S1与第一输入轴12相连接,第十六部分S1b与变速器的变速器传动装置相连接。在此示例中,第十六部分S1b与链接传动装置58的输入齿轮58a连接。
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可以选择成:如果第二、第四、第八和第七联接构件C2、S6、S1、S3闭合以经由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第二输入轴14和第五/第六/第七变速器传动装置105将第二输入轴12联接到输出轴16,则第五/第六/第七变速器传动装置105形成第七挡位。
在紧凑的设置中,第三联接构件S0的第三同步器和第八联接构件S1的第八同步器可以形成双同步器单元。该双同步器单元允许选择性地接合第三联接构件S0或第八联接构件S1。
可以通过相对于前向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将输入部的旋转方向反转来形成反向速度变换传动装置,例如利用第一变速器传动装置。例如,电动机EM可以布置为使输入部的方向反向。
反向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可以替代性地例如借助链接传动装置58形成。在此,可以在第一链接齿轮58a和第二链接齿轮58b之间设置中间齿轮反转方向。请注意,这种构造不允许变速器以第七挡位运行。
与图3所示的变速器系统1类似,链接传动装置使变速器8能够以第一辅助挡位运行,其中,辅助第一挡位经由链接传动装置形成。以此,至少相对于图1A、1B和2所示的变速器系统的第一挡位而言,可以获得与第一挡位不同的传动比,例如更大的传动比。
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可以选择成:如果行星齿轮组22的第三旋转构件28制动,即第一联接构件C1闭合,而第三、第四和第五联接构件S0、S6、S2闭合以经由链接传动装置、第二输入轴14和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101将第一输入轴12联接到输出轴16,则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101形成辅助第一挡位。
可选地,在变速器系统1的使用中,第一挡位、辅助第一挡位和第二挡位中的一个不被使用。例如,在连续转换时,第一挡位被跳过。
图5A示出了用于车辆的变速器系统的示意图示。图5B示出了图5A的变速器系统1的功能图示。图5A、5B所示的变速器系统1与图4A、4B所示的变速器系统1的不同之处在于包括分离的反向变速器传动装置52。这允许反向地操作变速器8,而不必依赖例如电动机的电池寿命。变速器系统1经由反向变速器传动装置52将第一或第二输入轴12、14与输出轴16连接来以反向挡位操作。反向变速器传动装置52包括中间轴53,此处包括第一中间齿轮53a和第二中间齿轮53b,该中间齿轮53a、53b安装在中间轴53上并在中间轴53上可旋转地固定联接至彼此。中间轴53使第一或第二输入轴12、14的旋转方向反转。第一中间齿轮53a与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啮合。在此示例中,第一中间齿轮53a与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的输入齿轮103a啮合。第二中间齿轮53b与另一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出齿轮啮合。此处,第二中间齿轮53b与第一/第二变速器101的输出齿轮101b啮合。
如图5A、5B所示的变速器系统1包括第九联接构件S4,此处包括第九同步器。第九联接构件S4具有第十七部分S4a和第十八部分S4b,第十七部分S4a与第一中间齿轮53a连接,第十八部分S4b与第二中间齿轮53b连接。
如果行星齿轮组22的第三旋转构件28被制动,即第一联接构件C1闭合,且第三、第九和第五联接构件S0、S4S4、S2闭合,则变速器以反向挡位运行。
替代地,如果行星齿轮组22的第三旋转构件28制动,即第一联接构件C1闭合,且第八、第九和第五联接构件S1、S4、S2闭合,则变速器以反向挡位运行。
可以提供专门的致动装置,用于独立于变速器系统1中的任何其他联接构件致动第九联接构件S4,例如接合和分离该第九联接构件S4。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任何前进挡位和反向挡位之间的转换时间。其还提供了变速器系统的模块化构件,其中反向挡位可以作为可选添加的特征来提供。例如,在电驱动的车辆中,第九联接构件S4可以省略,因为这样的车辆可以通过反转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来进行反向驱动。第九联接构件S4例如可以是液压和/或机电致动的。
在此示例中,驻车制动件P被包括并设置在中间轴53上。
图6示出了用于车辆的变速器系统1的示意图示。图6所示的变速器系统1与图5A、5B中所示的变速器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行星齿轮组22设置在第二端44上。变速器系统1中省略了反向传动装置,但可以理解的是,有可能包括反向变速器传动装置。
图7示出了变速器系统1的示意图示。图7所示的变速器系统1与图6所示的变速器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轴向顺序是反转的。
图8A示出了变速器系统1的示意图示。图8B示出了图8A的变速器系统1的功能图示。图8A、8B所示的变速器系统1与图1A、1B所示的变速器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行星齿轮组22包括第四旋转构件29。第四旋转构件29此处由第二恒星齿轮形成。在此示例中,第一旋转构件24与输入部2连接。第二旋转构件26与第一输入轴12连接。第三旋转构件28与第一联接构件C1相连接。第四旋转构件与另一联接构件C3相连接。第一联接构件C1包括摩擦制动件,诸如湿式或干式板摩擦制动件,其例如是常开的。此处第三联接构件C3为摩擦制动件,诸如湿式或干式板摩擦制动件,其例如是常开的。图8A、8B的变速器系统1可以以八个档位操作,再加上可选的反向挡位。
此处,第一和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38、40轴向上定位在一方面第一和进一步的联接构件C1、C3,另一方面第二联接构件C2之间。在此示例中,第二联接构件C2轴向上定位在旋转构件和第一联接构件C1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行星齿轮组22包括三个旋转构件和一个摩擦元件的实施例中,这也是可能的。
可以理解的是,在前述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行星齿轮组也可以设置至少四个旋转构件和第一和进一步的联接构件C1、C3。
如图8A、8B所示,变速器包括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101,第三/第四/第五变速器传动装置103,以及第六/第七/第八变速器传动装置105。
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可以选择成:如果行星齿轮组22的第三旋转构件28被制动,即第一联接构件C1闭合,并且第三、第四和第五联接构件S0、S6、S2闭合以经由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101将第一输入轴12与输出轴16联接,则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101形成第一挡位。
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可以选择成:如果第二和第五联接构件C2、S2闭合以经由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101将第二输入轴12联接到输出轴16,则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101形成第二挡位。这里,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101a的输入齿轮固定地连接到第二输入轴14,但是可以提供额外的联接构件用于将输入齿轮101a选择性地联接到第二输入轴14。形成第二挡位不需要其他变速器传动装置的空转,诸如不需要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第七/第八变速器传动装置空转。
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可以选择成:如果行星齿轮组22的第三旋转构件28制动,即第一联接构件C1闭合,且第三和第六联接构件S0、S5闭合以经由第三/第四/第五变速器传动装置103将第一输入轴12联接到输出轴16,则第三/第四/第五变速器传动装置103形成第三挡位。
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可以选择成:如果第二、第四和第六联接构件C2、S6和S5闭合以经由第三/第四/第五变速器传动装置103将第二输入轴12联接到输出轴16,则第三/第四/第五变速器传动装置103形成第四挡位。
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可以选择成:如果行星齿轮组22的第四旋转构件29制动,即进一步的联接构件C3闭合,且第三和第六联接构件S0、S5闭合以经由第三/第四/第五变速器传动装置103将第一输入轴12与输出轴16联接,则第三/第四/第五变速器传动装置103形成第五挡位。
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可以选择成:如果行星齿轮组22的第三旋转构件29制动,并且第二和第七联接构件C2、S3闭合以经由第五/第六/第七变速器传动装置105将第一输入轴12联接到输出轴16,则第六/第七/第八变速器传动装置105形成第六挡位。
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可以选择成:如果第二、第四、第三和第七联接构件C2、S6和S5闭合以经由第三/第四/第五变速器传动装置105将第二输入轴12联接到输出轴16,则第六/第七/第八变速器传动装置105形成第七挡位。
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可以选择成:如果行星齿轮组22的第四旋转构件29制动,并且第七联接构件S3闭合以经由第五/第六/第七变速器传动装置105将第一输入轴12联接到输出轴16,则第六/第七/第八变速器传动装置105形成第八挡位。
图9A示出了变速器系统1的示意图示。图9B示出了图9A的变速器系统1的功能图示。图9A、9B所示的变速器系统1与图1A、1B所示的变速器系统不同之处在于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的输出齿轮103b设置在与第一输出轴16分离的进一步的输出轴17上。在进一步的输出轴17上还设置了中间齿轮53b,其可以与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的输出齿轮103b旋转联接。中间齿轮53b与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101的输出齿轮101b啮合。
为了使变速器8反向运行,变速器包括第九联接构件S4,此处包括第九同步器。第九联接构件S4具有第十七部分S4a,其与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的输出齿轮103b连接,还具有第十八部分S4b,其与中间齿轮53b连接。
如果行星齿轮组22的第三旋转构件28制动,即第一联接构件C1闭合,且第三、第九和第五联接构件S0、S4、S2闭合,则变速器以反向挡位运行。
可以提供专门的致动装置,用于独立于变速器系统1中的任何其他联接构件来致动第九联接构件S4,例如接合和分离该第九联接构件S4。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任何前进挡位和反向挡位之间的转换时间。其还提供了变速器系统的模块化构件,其中反向挡位可以作为可选添加的特征来提供。例如,在电驱动的车辆中,第九联接构件S4可以省略,因为这样的车辆可以通过反转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来进行反向驱动。第九联接构件S4例如可以是液压和/或机电致动的。
变速器系统1还包括第六联接构件S5,此处包括第六同步器。第六联接构件S5具有第十一部分S5a和第十二部分S5b,第十一部分S5a与进一步的输出轴17连接,第十二部分S5b与变速器的变速器传动装置连接。在此示例中,第十二部分S5b与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连接。特别是,第十二部分S5b与第三/第四传动变速器传动装置103的输出齿轮103b连接。此处,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出齿轮103b与进一步的输出轴17连接或可连接。
图10A示出了变速器系统1的示意图示。图10B示出了图10A的变速器系统1的功能图示。图10A、10B中的变速器系统1与图8A、8B中所示的变速器系统不同之处在于设置了如图3所示的链接传动装置58,该链接传动装置58包括分离的链接轴,至少基本平行于第一输入轴12延伸。反向传动装置在图10中省略。变速器可以通过例如反转输入部的旋转方向来反向地操作,例如通过反转电动机EM的旋转方向来进行反向操作。
图11A示出了变速器系统1的示意图示。图11B示出了图11A的变速器系统1的功能图示。图11A、11B所示的变速器系统1与图10A、10B所示的变速器系统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输出轴17上设置了中间齿轮53b,用于以反向变速器传动装置操作变速器。中间齿轮53b可以与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103的输出齿轮103b旋转联接。此处,中间齿轮53b与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101的输出齿轮101b啮合。
如果行星齿轮组22的第三旋转构件28制动,即第一联接构件C1闭合,且第三、第九和第五联接构件S0、S4和S2闭合,则变速器以反向挡位运行。
替代地或附加地,如果行星齿轮组22的第三旋转构件28制动,即第一联接构件C1闭合,且第八、第九和第五联接构件S1、S4、S2闭合,则变速器以反向挡位运行。
在此,参考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示例描述本发明。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出于清楚和简明描述的目的,在此将各特征描述为相同的或不同的示例或实施例的一部分,然而,还设想了具有在这些不同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所有或一些特征的组合的替代实施例。
变速器系统可以在车辆中实施,诸如汽车、休闲车辆、卡车、公共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割草机、农业车辆、建筑车辆、高尔夫球车、手推车和机器人车辆。其他车辆也是可能的。所示的实施例涉及包括四个轮子的车辆,但是也可以利用具有不同轮数量的车辆。还可以看出,车辆中包括多个变速器系统。
联接构件的致动可以借助液压致动系统进行。然而,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借助机械、机电或电液压系统进行致动。还可以设想用于变速器的不同部件的致动系统组合。
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系统的车辆的电机或发动机可以是或包括内燃机和电动机的任何组合。其他电机和发动机也是可能的,诸如燃料电池电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是混合动力发动机和/或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发动机和/或电机。例如,油电混合动力车可以包括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其它示例是可能的。
在此,参考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示例描述本发明。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修改、变型、替代和改变。出于清楚和简明描述的目的,在此将特征描述为相同或单独实施例的一部分,然而,具有在这些单独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所有或一些特征的组合的替代实施例也被设想和理解为落入由权利要求概述的本发明的框架内。因此,说明书、附图和示例应被视为说明性意义而非限制性意义。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替代、修改和变化。此外,所描述的许多元件是功能实体,其可以以任何合适的组合和位置实现为独立或分布式组件或与其他组件结合。
在权利要求中,括号内的任何参考符号不应解释为限制权利要求。“包括”一词不排除除了权利要求中所列出的之外的其它特征或步骤的存在。此外,词语“一”和“一个”不应被解释为限于“仅一个”,而是用于表示“至少一个”,并且不排除多个。在相互不同的权利要求中陈述某些手段的纯粹事实并不指示不能有利地使用这些手段的组合。

Claims (35)

1.一种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变速器系统,其具有布置用于连接到驱动源的输入部,以及布置用于连接到负载的输出部,并包括:
变速器,其包括:
与所述输出部相连接的输出轴,
第一输入轴和将所述第一输入轴联接到所述输出轴的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以及
第二输入轴和将所述第二输入轴联接到所述输出轴的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
包括第一摩擦元件的第一联接构件,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输入部相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变速器的所述第一输入轴相连接,
包括第二摩擦元件的第二联接构件,所述第二联接构件具有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输入部相连接,所述第四部分与所述变速器的所述第二输入轴相连接,以及
第三联接构件,所述第三联接构件具有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所述第五部分与所述第一输入轴相连接,所述第六部分与所述变速器的变速器传动装置相连接,
第四联接构件,所述第四联接构件具有第七部分和第八部分,所述第七部分与所述第二输入轴相连接,所述第八部分与所述变速器的所述变速器传动装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包括仅一个输出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和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共同包括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除反向变速器传动装置之外,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其中,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的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入轴或第二输入轴相连接或能连接,而其中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的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仅一个输出轴相连接或能连接。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联接构件的所述第六部分和所述第四联接构件的所述第八部分与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相连接。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联接构件的所述第六部分和所述第四联接构件的所述第八部分与所述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或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的齿轮直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联接构件的所述第六部分和所述第四联接构件的所述第八部分与所述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的齿轮直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联接构件的所述第六部分和所述第四联接构件的所述第八部分与所述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直接连接。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轴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摩擦元件和第二摩擦元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元件布置在所述变速器的第一端处,和/或所述第二摩擦元件布置在所述变速器的相对的第二端处,例如在驱动源的一侧处。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联接构件包括包含至少三个旋转构件和摩擦制动件的行星齿轮组。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和/或第二联接构件包括包含至少四个旋转构件和两个摩擦制动件的行星齿轮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旋转构件直接连接到所述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或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的齿轮上。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和/或第三和/或第四联接构件包括摩擦离合器,诸如湿式或干式板摩擦离合器。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包括第二、第四和第六变速器传动装置。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包括第八变速器传动装置。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第三和第五变速器传动装置。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包括第七变速器传动装置。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包括反向变速器传动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1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没有反向变速器传动装置。
20.一种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变速器系统,其具有布置用于连接到驱动源的输入部,以及布置用于连接到负载的输出部,并包括:
变速器,其包括:
与所述输出部相连接的输出轴,
第一输入轴和将所述第一输入轴联接到所述输出轴的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以及
第二输入轴和将所述第二输入轴联接到所述输出轴的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和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共同包括:
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其中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入轴或第二输入轴相连接或能连接,而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接或能连接;以及
链接传动装置,所述链接传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输入轴或所述第二输入轴相连接或可连接的第一链接齿轮,以及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接或能连接的第二链接齿轮,其中所述第一链接齿轮与所述第二链接齿轮相啮合,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链接齿轮与所述变速器传动装置之一的输出齿轮旋转联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接齿轮和所述变速器传动装置之一的所述输出齿轮二者都安装在公共链接轴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接轴的旋转轴线与所述输出轴的旋转轴线重合。
23.根据权利要求20-2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接齿轮与所述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出齿轮旋转联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0-2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包括仅一个输出轴。
25.一种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变速器系统,其具有布置用于连接到驱动源的输入部,以及布置用于连接到负载的输出部,并包括:
变速器,其包括:
与所述输出部相连接的输出轴,
第一输入轴和将所述第一输入轴联接到所述输出轴的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以及
第二输入轴和将所述第二输入轴联接到所述输出轴的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和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共同包括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所述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五/第六变速器传动装置或第五/第六/第七变速器传动装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5-27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包括仅一个输出轴。
29.根据权利要求25-2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其中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的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入轴或第二输入轴相连接或能连接,而其中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的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仅一个输出轴相连接或能连接。
30.一种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变速器系统,其具有布置用于连接到驱动源的输入部,以及布置用于连接到负载的输出部,并包括:
变速器,其包括:
与所述输出部相连接的输出轴,
第一输入轴和将所述第一输入轴联接到所述输出轴的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以及
第二输入轴和将所述第二输入轴联接到所述输出轴的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和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共同包括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所述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第三/第四/第五变速器传动装置。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第六/第七/第八变速器传动装置。
33.根据权利要求30-32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包括仅一个输出轴。
34.根据权利要求30-3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其中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的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入轴或第二输入轴相连接或能连接,而其中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的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仅一个输出轴相连接或能连接。
35.一种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的车辆。
CN202080095687.5A 2019-12-11 2020-12-10 用于车辆的变速器系统 Pending CN1151359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E20195889A BE1027844B1 (nl) 2019-12-11 2019-12-11 Transmissiesysteem voor een voertuig
BEBE2019/5889 2019-12-11
PCT/EP2020/085521 WO2021116283A1 (en) 2019-12-11 2020-12-10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5905A true CN115135905A (zh) 2022-09-30

Family

ID=69779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5687.5A Pending CN115135905A (zh) 2019-12-11 2020-12-10 用于车辆的变速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23057A1 (zh)
EP (1) EP4073400A1 (zh)
CN (1) CN115135905A (zh)
BE (1) BE1027844B1 (zh)
WO (1) WO202111628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90518D2 (de) * 2000-02-15 2003-02-20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Drehmomentübertragungs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mit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KR100569136B1 (ko) * 2003-11-27 2006-04-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이중 클러치 변속기
JP4346483B2 (ja) * 2004-03-25 2009-10-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ツインクラッチ式変速機
US7597020B2 (en) * 2005-03-17 2009-10-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Gear selection strategy for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DE102010008101B4 (de) * 2010-02-15 2021-04-22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NL2004823C2 (nl) * 2010-05-06 2011-11-08 Dti Group Bv Aandrijving voor een voertuig, in het bijzonder een vrachtwagen.
RU2620633C2 (ru) * 2010-12-17 2017-05-29 ДТИ Гроуп Б.В. Система трансмиссии, а также способ изменения первого передаточного числа
WO2012102613A1 (en) * 2011-01-25 2012-08-02 Dti Group B.V.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6195190B (zh) * 2011-10-18 2019-06-18 Dti集团有限公司 变速器系统及改变传动比的方法
NL2018735B1 (en) * 2017-04-18 2018-10-29 Punch Powertrain Nv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WO2018192965A1 (en) 2017-04-18 2018-10-25 Punch Powertrain N.V.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FR3075117B1 (fr) * 2017-12-19 2020-10-30 Psa Automobiles Sa Boite de vitesses avec un embrayage et un train planetaire a deux rapports en entre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16283A1 (en) 2021-06-17
BE1027844A1 (nl) 2021-07-05
EP4073400A1 (en) 2022-10-19
BE1027844B1 (nl) 2021-07-12
US20230023057A1 (en) 2023-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09886B2 (en) Twin clutch transmission with coaxial drive and output
US20170204942A1 (en)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for rail vehicles
US10378616B2 (en) Transmission for a vehicle
CN111699099B (zh) 用于机动车、尤其是汽车的电驱动装置
US9212726B2 (en) 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
US8113978B2 (en) Nine 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9759299B2 (en) Auxiliary transmission for a vehicle
US10024395B2 (en)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JP2016523345A (ja) 自動車用デュアル・クラッチ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KR20150082368A (ko) 차량용 다단 기어박스
CN114194025A (zh) 用于车辆的电驱动装置及动力传动系
CN111577854A (zh) 具有低传动比的多速电机齿轮箱
US10100903B2 (en)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US10047830B2 (en)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CN110546024A (zh) 用于机动车的混合动力传动系和用于其操控的方法
CN111033086B (zh) 成组变速器装置
US9599196B2 (en) Transmis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US9097312B2 (en) Multi-clutch transmis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200040968A1 (en) Transmis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EP2802792B1 (en) Multi-clutch transmission for a heavy duty vehicle
CN115135905A (zh) 用于车辆的变速器系统
CN110998140A (zh) 成组变速器装置
CN108454381B (zh) 用于机动车的变速器
US10913342B2 (en) Transmis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CN111406165B (zh) 尤其用于机动车的多级变速器以及机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