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25383A - 钢管冷却移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钢管冷却移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25383A
CN115125383A CN202110643400.4A CN202110643400A CN115125383A CN 115125383 A CN115125383 A CN 115125383A CN 202110643400 A CN202110643400 A CN 202110643400A CN 115125383 A CN115125383 A CN 115125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ipe
gas
inlet
cooling
cooling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34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25383B (zh
Inventor
张根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5125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25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25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25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8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tubular bodies or pipes
    • C21D9/085Cooling or quench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062Heat-treating apparatus with a cooling or quenching zo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管冷却移送装置,用于冷却完成热处理的钢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10),分别在两端形成用于引入钢管的钢管引入口(111)和用于排出钢管的钢管排出口(113);钢管移送部(120),设置在上述外壳(110)的下部,用于移送钢管(A);以及冷却气体循环供给部(130),通过上述外壳(110)的钢管引入口(111)和钢管排出口(113)来沿着与钢管(A)的移送方向并排的方向供给冷却气体来冷却钢管。

Description

钢管冷却移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管冷却移送装置,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即,可通过向钢管的移送方向并排供给冷却气体来均匀地冷却钢管的整个区域。
背景技术
为了制造钢管而使用将钢板加工成管形状的方法,或者使用对环棒穿孔形成的无缝方法。
在钢管的制造过程中,为了提高钢管的耐久性而需要进行热处理过程。经热处理的多个钢管在钢管冷却装置中进行冷却过程。
现有的多个钢管冷却装置使用通过冷却水冷却钢管的方法和使用冷却气体的方法。但是,当通过冷却水冷却钢管时,因冷却水未均匀地涂敷在钢管的整个区域而导致未与冷却水接触的部分和与冷却水相接触的部分在耐久性方面发生差异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的申请人曾申请过韩国授权专利第10-1979019号“钢管冷却移送装置”。图1为示出“钢管冷却移送装置”的钢管冷却过程的图。
如图所示,现有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10在通过移送辊13沿着直线方向移送的多个钢管A的下部和上部供给冷却气体B1来冷却钢管A。
现有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10向与钢管A的上部和下部相垂直的方向供给冷却气体B1后,朝向移送辊13的两端移动,之后,沿着向上部的回收腔室15回收的路径进行循环并冷却钢管A。
但是,如图2所示,冷却气体B1向钢管A的上部和下部供给后,冷却气体B1借助从两侧面施加的吸入压力而沿着与钢管A的移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移动,因此,具有钢管A产生冷却气体B1无法达到的盲区的问题。
即,由于冷却气体B1向多个钢管A的两侧面移动,因此,冷却气体B1接触钢管A的上部和下部a,但无法正常接触钢管A的两侧面b。由此,测定通过钢管冷却移送装置10的钢管A的上下区域a和两侧面区域b的温度的结果,发生较大的温度偏差。如上所述,当钢管A的各个区域温度发生差异时,由于相对快速冷却的上下区域将会收缩,从而有可能发生钢管A的表面弯曲变形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用于改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可均匀地冷却钢管的整个区域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多种优点可通过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变得更加明确。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用于冷却完成热处理的钢管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实现。本发明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10,分别在两端形成用于引入钢管的钢管引入口111和用于排出钢管的钢管排出口113;钢管移送部120,设置在上述外壳110的下部,用于移送钢管A;以及冷却气体循环供给部130,通过上述外壳110的钢管引入口111和钢管排出口113来沿着与钢管A的移送方向并排的方向供给冷却气体来冷却钢管,上述冷却气体循环供给部130包括:入口气体供给部140,向上述外壳110的钢管引入口111的下部和上部供给冷却气体;出口气体供给部150,向上述外壳110的钢管排出口113的下部和上部供给冷却气体;以及气体回收循环部160,设置在上述外壳110的中间区域的上部,通过向上述外壳110内部施加吸入压力来使得分别向上述钢管引入口111和上述钢管排出口113供给的冷却气体B1朝向上述外壳110的中心沿着与钢管并排的方向移动之后被回收并向上述入口气体供给部140和上述出口气体供给部150再供给,上述气体回收循环部160包括:回收腔室161,设置在上述外壳110的中心区域的上部,内置有用于向上述外壳110的内部施加吸入压力的吸入风扇162;入口送风管165,设置有入口送风扇167,用于连接上述回收腔室161与上述入口气体供给部140;以及出口送风管168,设置有出口送风扇169,用于连接上述回收腔室161与上述出口气体供给部150。
根据一实施例,上述入口气体供给部140可包括:入口上部气体供给腔室141,在上述外壳110的钢管引入口111的上部沿着宽度方向配置,设置有朝向下部喷射冷却气体的多个入口上部气体喷嘴142;入口下部气体供给腔室143,在上述外壳110的钢管引入口111的下部沿着宽度方向配置,设置有朝向上部喷射冷却气体的多个入口下部气体喷嘴144;以及入口气体连接管145,用于连接上述入口送风管165与上述入口上部气体供给腔室141及上述入口下部气体供给腔室143。
根据一实施例,上述回收腔室161可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回收的热交换冷却气体的温度;以及冷却气体补充部170,与上述回收腔室161相结合,用于补充冷却气体。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中,冷却气体从外壳的入口和出口分别向钢管的上下喷射后,与钢管的移送方向并排朝向外壳的中心直线移动并冷却钢管,且被回收到设置在钢管的中间区域的上部的回收腔室来循环。
与冷却气体向钢管的上下喷射后向两侧面回收的现有方式相比,本发明的冷却气体的循环路径具有如下优点,即,可使得冷却气体沿着钢管的移动方向并排移动,因此可均匀地接触钢管的整个区域。由此,可均匀地冷却钢管的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现有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的钢管冷却过程的例示图。
图2为示出通过现有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冷却的钢管的截面结构的简图。
图3为简要示出本发明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简要示出本发明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的钢管冷却过程的剖面例示图。
图5为示出本发明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6为简要示出本发明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的冷却气体和钢管的冷却过程的简图。
图7为示出本发明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的冷却气体的移动路径的侧面例示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钢管冷却移送装置 110:外壳
111:钢管引入口 113:钢管排出口
120:钢管移送部 121:钢管移送辊
121a:辊旋转轴 123:辊驱动马达
125:辊电动单元 130:冷却气体循环供给部
140:入口气体供给部 141:入口上部气体供给腔室
142:入口上部气体喷嘴 143:入口下部气体供给腔室
144:入口下部气体喷嘴 145:入口气体连接管
145a:上部连接管 145b:下部连接管
150:出口气体供给部 151:出口上部气体供给腔室
152:出口上部气体喷嘴 153:出口下部气体供给腔室
154:出口下部气体喷嘴 155:出口气体连接管
155a:上部连接管 155b:下部连接管
160:气体回收循环部 161:回收腔室
162:吸入风扇 163:吸入马达
165:入口送风管 167:入口送风扇
168:出口送风管 169:出口送风扇
170:冷却气体补充部
A:钢管
B1:冷却气体
B2:热交换冷却气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便充分理解本发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变形成多种形态,本发明的范畴并不限定于以下详细说明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了向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完整地说明本发明而提供。因此,为了进一步强调明确的说明,附图中的要素形状等可被放大示出。在各个附图中,对相同的部件赋予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将省略对于判断为有可能使本发明的主旨不清楚的公知功能及结构的详细说明。
图3为简要示出本发明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10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为简要示出本发明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100的钢管冷却过程的剖面例示图,图5为示出钢管冷却移送装置100的主视图。
本发明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100用于通过急速冷却经过高温热处理的钢管来提高硬度。其中,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钢管为混合多种类金属来制成的合金钢管。根据钢管的种类,热处理可使用退火、正火、回火、淬火。
钢管冷却移送装置100包括:外壳110,形成钢管A的移送通道;钢管移送部120,设置在外壳110的内部,用于移送钢管A;以及冷却气体循环供给部130,沿着与钢管A的移送方向并排的方向朝向外壳110循环供给冷却气体来使得钢管A的整个区域被均匀地冷却。
外壳110呈箱体形态,提供使向内部引入的钢管A与冷却气体B1相接触并进行冷却的空间。如图3所示,在外壳110的一端形成用于引入钢管A的钢管引入口111,在另一端形成用于排出钢管A的钢管排出口113。
气体回收循环部160的回收腔室161以可连通的方式结合在外壳110的中间区域上部。由此,与钢管A相接触并提升温度的热交换冷却气体B2朝向回收腔室161上升并被回收。
虽未图示,但在钢管引入口111和钢管排出口113设置有不锈钢材质的阻隔帘(未图示),以防止冷却气体B1向外部泄漏。由此,仅移送钢管A并使冷却气体B1的外部泄漏最小化。
钢管移送部120设置在外壳110的下部,使得钢管A经过外壳110来移动。如图3所示,钢管移送部120包括:多个钢管移送辊121,沿着外壳110的长度方向配置;辊驱动马达123,用于驱动钢管移送辊121;以及辊电动单元125,用于向多个钢管移送辊121传递辊驱动马达123的驱动力。
多个钢管移送辊121通过辊电动单元125接收辊驱动马达123的驱动力并进行旋转,从外壳110的钢管引入口111引入的钢管A通过钢管移送辊121的旋转力朝向前方移送并向钢管排出口113排出。
冷却气体循环供给部130沿着与钢管A的移送方向并排的方向朝向外罩110循环供给冷却气体来均匀地冷却钢管A。冷却气体循环供给部130包括:入口气体供给部140,向外壳110的钢管引入口侧供给冷却气体B1;出口气体供给部150,向外壳110的钢管排出口113侧供给冷却气体B1;气体回收循环部160,在使通过入口气体供给部140和出口气体供给部150供给的冷却气体B1与钢管A进行热交换并回收温度提升的热交换冷却气体B2之后,向入口气体供给部140和出口气体供给部150供给;以及冷却气体补充部170,与气体回收循环部160相结合,用于补充冷却气体B1。
入口气体供给部140在钢管引入口111的上下方朝向钢管A供给冷却气体B1。如图3至图5所示,入口气体供给部140包括:入口上部气体供给腔室141,以与钢管引入口111的上部平行的方式形成;入口下部气体供给腔室143,以与钢管引入口111的下部平行的方式形成;以及入口气体连接管145,用于连接气体回收循环部160与入口上部气体供给腔室141及入口下部气体供给腔室143。
图6和图7为示出冷却气体循环供给部130向钢管A供给冷却气体B1的过程的例示图。
如图6所示,入口上部气体供给腔室141和入口下部气体供给腔室143并排设置在钢管引入口111的上部和下部,用于向从钢管引入口111引入的钢管A供给冷却气体B1。
在入口上部气体供给腔室141的下表面和入口下部气体供给腔室143的上表面,多个入口上部气体喷嘴142和入口下部气体喷嘴144沿着长度方向,以规定间隔形成。入口上部气体喷嘴142朝向钢管A沿着下方喷射冷却气体B1,入口下部气体喷嘴144朝向钢管A沿着上方喷射冷却气体B1。
入口气体连接管145与气体回收循环部160的入口送风管165相连接,接收的冷却气体B1并向入口上部气体供给腔室141和入口下部气体供给腔室143供给。如图5所示,在入口气体连接管145的下部,与入口上部气体供给腔室141相连接的入口上部连接管145a和与入口下部气体供给腔室143相连接的入口下部连接管145b相连接。
出口气体供给部150只是设置在外壳110的钢管排出口113侧,而具有与上述入口气体供给部140相同的结构。出口气体供给部150包括:出口上部气体供给腔室151,以与在钢管排出口113的上部水平的方式配置;出口下部气体供给腔室153,以与钢管排出口113的下部水平的方式配置;以及出口气体连接管155,用于连接气体回收循环部160与出口上部气体供给腔室151及出口下部气体供给腔室153。
气体回收循环部160设置在外壳110的中间区域的上部,向外壳110内部施加吸入压力,以使在外壳110的两侧入口上部气体供给腔室141和入口下部气体供给腔室143及出口上部气体供给腔室151和出口下部气体供给腔室153喷射的冷却气体B1在外壳110内部沿着钢管A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冷却钢管A。
如图3所示,气体回收循环部160包括:回收腔室161,以与外壳110连通的方式形成在外壳110的上部;吸入风扇162,在回收腔室161内部旋转,向外壳110内部施加吸入压力;入口送风管165和出口送风管168,用于连接入口气体连接管145及出口气体连接管155。
回收腔室161设置在外壳110的中间区域上部,用于回收在外壳110内部通过与钢管A进行热交换来提升温度的热交换冷却气体B2。在回收腔室161的两端与入口送风管165及出口送风管168相连接,在回收腔室161的上部设置有冷却气体补充部170。
在外壳110的内部移动的过程中,冷却气体B1向钢管引入口111和钢管排出口113泄漏。回收腔室161与冷却气体补充部170相结合来补充与泄漏的量对应的冷却气体B1。
并且,虽未图示,但在回收腔室161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未图示),用于测定混合有热交换冷却气体B2和从冷却气体补充部170补充的冷却气体B1的内部的温度。
吸入风扇162在回收腔室161内部进行旋转,通过在外壳110内部产生负压来使向外壳110的两端供给的冷却气体B1朝向中心区域直线移动。
在入口送风管165及出口送风管168设置有可用于对冷却气体B1进行冷却的冷却单元(未图示)。冷却单元(未图示)将从回收腔室161向入口送风管165及出口送风管168移动的冷却气体冷却成基准温度。
在入口送风管165和出口送风管168分别设置有入口送风扇167及出口送风扇169,从而,使被回收到回收腔室161之后通过冷却单元(未图示)调节温度的冷却气体B1向入口气体连接管145和出口气体连接管155移动。
通过这种气体回收循环部160的结构,冷却气体B1可以与钢管A进行热交换,通过热交换提升温度的热交换冷却气体B1在被回收之后可沿着被冷却并再供给的循环路径进行循环。
参照图3至图7,说明通过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钢管冷却移送装置100进行的钢管冷却过程。
多个钢管A从外壳110的钢管引入口111并排引入,与多个钢管移送辊121相接触并向钢管排出口113排出。
如图6所示,在此过程中,冷却气体B1从入口上部气体喷嘴142和入口下部气体喷嘴144向从钢管引入口111引入的钢管A的上部和下部供给。向从入口上部气体喷嘴142沿着下方喷射的冷却气体B1和从入口下部气体喷嘴144沿着上方喷射的冷却气体B1施加吸入风扇162的吸入压力。
通过配置在外壳110的中间区域的吸入风扇162的旋转,吸入压力作用于外壳110的内部,如图6和图7所示,使冷却气体B1朝向外壳110的中心方向沿着多个钢管A的移动方向并排移动。
另一方面,从配置在外壳110的钢管排出口113侧的出口上部气体喷嘴152和出口下部气体喷嘴154喷射的冷却气体B1也同样受到吸入压力的作用,从而使冷却气体B1朝向外壳110的中间区域沿着钢管A的移动方向并排移动。
如上所述,冷却气体在外壳110的入口和出口两侧相互朝向中心方向移动并与所移动的钢管A相接触。当钢管A通过多个钢管移送辊121从钢管引入口111向钢管排出口113移动时,分别从入口气体供给部140和出口气体供给部150排出的冷却气体B1在外壳110的外侧朝向内侧移动并均匀地冷却钢管A的外部表面。即,冷却气体B1与一同移动的多个钢管A的表面、相邻的钢管A之间的侧面及钢管A的内部接触并对其进行均匀地冷却。由此,可解决以往仅能够冷却钢管A的顶部和底部而无法冷却两侧面的问题。
另一方面,因冷却钢管A而提升温度的热交换冷却气体B2向外壳110的中间区域移动之后,朝向回收腔室161上升。被回收到回收腔室161的热交换冷却气体B2与在冷却气体补充部170供给的冷却气体B1相混合后,向入口送风管165及出口送风管168移动。而且,通过设置在入口送风管165及出口送风管186的冷却单元(未图示)降低温度并通过入口送风扇167和出口送风扇169的旋转向入口气体连接管145及出口气体连接管155供给。
向入口气体连接管145供给的冷却气体B1分支进入入口上部连接管145a和入口下部连接管145b后分别向入口上部气体供给腔室141和入口下部气体供给腔室143供给,通过入口上部气体喷嘴142和入口下部气体喷嘴144喷向钢管A。
通过上述方式喷射冷却气体B1后,冷却气体B1因吸入风扇162的吸入压力而沿着钢管A的移送方向并排移动并均匀地冷却钢管A的整个区域。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中,冷却气体从外壳的入口和出口分别向钢管的上下喷射后,与钢管的移送方向并排朝向外壳的中心直线移动并冷却钢管,且被回收到设置在钢管的中间区域的上部的回收腔室来循环。
与冷却气体向钢管的上下喷射后向两侧面回收的现有方式相比,本发明的冷却气体的循环路径具有如下优点,即,可使得冷却气体沿着钢管的移动方向并排移动,因此可均匀地接触钢管的整个区域。由此,可均匀地冷却钢管的表面。
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的实施例仅为示例,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进行多种修改或导出等同的其他实施例。因此,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详细说明中所提到的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的真正的技术保护范围应根据所附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的技术思想确定。并且,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包括通过附加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定义的本发明的思想及其范围内的所有变形技术方案、等同技术方案及代替技术方案。

Claims (3)

1.一种钢管冷却移送装置,用于冷却完成热处理的钢管,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外壳(110),分别在两端形成用于引入钢管的钢管引入口(111)和用于排出钢管的钢管排出口(113);
钢管移送部(120),设置在上述外壳(110)的下部,用于移送钢管(A);以及
冷却气体循环供给部(130),通过上述外壳(110)的钢管引入口(111)和钢管排出口(113)来沿着与钢管(A)的移送方向并排的方向供给冷却气体来冷却钢管,
上述冷却气体循环供给部(130)包括:
入口气体供给部(140),向上述外壳(110)的钢管引入口(111)的下部和上部供给冷却气体;
出口气体供给部(150),向上述外壳(110)的钢管排出口(113)的下部和上部供给冷却气体;以及
气体回收循环部(160),设置在上述外壳(110)的中间区域的上部,通过向上述外壳(110)内部施加吸入压力来使得分别向上述钢管引入口(111)和上述钢管排出口(113)供给的冷却气体(B1)朝向上述外壳(110)的中心沿着与钢管并排的方向移动之后被回收并向上述入口气体供给部(140)和上述出口气体供给部(150)再供给,
上述气体回收循环部(160)包括:
回收腔室(161),设置在上述外壳(110)的中心区域的上部,内置有用于向上述外壳(110)的内部施加吸入压力的吸入风扇(162);
入口送风管(165),设置有入口送风扇(167),用于连接上述回收腔室(161)与上述入口气体供给部(140);以及
出口送风管(168),设置有出口送风扇(169),用于连接上述回收腔室(161)与上述出口气体供给部(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入口气体供给部(140)包括:
入口上部气体供给腔室(141),在上述外壳(110)的钢管引入口(111)的上部沿着宽度方向配置,设置有朝向下部喷射冷却气体的多个入口上部气体喷嘴(142);
入口下部气体供给腔室(143),在上述外壳(110)的钢管引入口(111)的下部沿着宽度方向配置,设置有朝向上部喷射冷却气体的多个入口下部气体喷嘴(144);以及
入口气体连接管(145),用于连接上述入口送风管(165)与上述入口上部气体供给腔室(141)及上述入口下部气体供给腔室(1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回收腔室(161)包括: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回收的热交换冷却气体的温度;以及
冷却气体补充部(170),与上述回收腔室(161)相结合,用于补充冷却气体。
CN202110643400.4A 2021-03-29 2021-06-09 钢管冷却移送装置 Active CN1151253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40146A KR102334982B1 (ko) 2021-03-29 2021-03-29 강관냉각이송장치
KR10-2021-0040146 2021-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25383A true CN115125383A (zh) 2022-09-30
CN115125383B CN115125383B (zh) 2023-03-21

Family

ID=78867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3400.4A Active CN115125383B (zh) 2021-03-29 2021-06-09 钢管冷却移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334982B1 (zh)
CN (1) CN1151253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6021A (zh) * 2022-01-05 2022-03-11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轧钢加热炉和轧钢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35433A (ja) * 1987-03-24 1988-09-30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鋼管の冷却方法
CN204490952U (zh) * 2014-12-29 2015-07-22 洛伊热工工程(天津)有限公司 用于保护气氛下钢棒钢管等温退火的炉内快速冷却装置
KR101598904B1 (ko) * 2015-07-14 2016-03-02 장근수 합금강 강관급냉시스템
KR101642945B1 (ko) * 2015-07-14 2016-07-26 장근수 합금강 강관급냉이송장치
KR101979019B1 (ko) * 2018-09-18 2019-05-15 장근수 강관냉각이송장치
CN110267748A (zh) * 2017-03-31 2019-09-20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热轧钢板的冷却装置及热轧钢板的冷却方法
JP2020117792A (ja) * 2019-01-25 2020-08-06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ガスジェット冷却装置及び冷却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35433A (ja) * 1987-03-24 1988-09-30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鋼管の冷却方法
CN204490952U (zh) * 2014-12-29 2015-07-22 洛伊热工工程(天津)有限公司 用于保护气氛下钢棒钢管等温退火的炉内快速冷却装置
KR101598904B1 (ko) * 2015-07-14 2016-03-02 장근수 합금강 강관급냉시스템
KR101642945B1 (ko) * 2015-07-14 2016-07-26 장근수 합금강 강관급냉이송장치
CN110267748A (zh) * 2017-03-31 2019-09-20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热轧钢板的冷却装置及热轧钢板的冷却方法
KR101979019B1 (ko) * 2018-09-18 2019-05-15 장근수 강관냉각이송장치
JP2020117792A (ja) * 2019-01-25 2020-08-06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ガスジェット冷却装置及び冷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334982B1 (ko) 2021-12-02
CN115125383B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7600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ating glass
CN115125383B (zh) 钢管冷却移送装置
KR101642945B1 (ko) 합금강 강관급냉이송장치
US4681616A (en) Glass sheet tempering method and furnace
JP2006063363A (ja) 熱処理設備
JP2009094281A (ja) 基板冷却装置
CN210854152U (zh) 一种用于热锻件冷却的传送装置
KR101598904B1 (ko) 합금강 강관급냉시스템
CN100396464C (zh) 片状物的热处理装置及热处理方法
CN216838104U (zh) 一种滚动式退火炉的液化气钢瓶冷却轨道
KR101979019B1 (ko) 강관냉각이송장치
CN101257822A (zh) 食品的加热装置
CN112939434B (zh) 一种玻璃生产的钢化炉
CN213496399U (zh) 一种压铸机用出料冷却装置
KR20200144977A (ko) 와류분출식 냉각노즐이 구비된 열처리로
CN101338976B (zh) 板状被处理体的冷却装置和安装有该装置的热处理系统
JP5755828B2 (ja) 排ガス冷却装置
JP6274753B2 (ja) ハウジングおよび該ハウジング使用の冷却機械
KR200318436Y1 (ko) 피디피 페이스트막 소성용 연속소성로
JP6226571B2 (ja) ベルトコンベア板およびベルトコンベア機構
KR19990073248A (ko) 진공열처리시스템
KR102015506B1 (ko) 연속소둔로의 철분 제거장치
CN110423881B (zh) 一种长程辊底式固溶退火炉
KR102480027B1 (ko) 냉각 성능을 향상시킨 유리 냉각 장치
EP1512929A2 (en) An oven particularly for treatment of glass articles and a method of heating glass art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